www.forum4hk.com 一個香港只得一個支持言論自由香港論壇討論區一個多元化眾合論壇, 支持言論自由香港論壇討論區-
勞工 labour employment related - Printable Version

+- www.forum4hk.com 一個香港只得一個支持言論自由香港論壇討論區一個多元化眾合論壇, 支持言論自由香港論壇討論區- (https://forum4hk.com)
+-- Forum: 新聞區 (https://forum4hk.com/forumdisplay.php?fid=1)
+--- Forum: 法律知識 (https://forum4hk.com/forumdisplay.php?fid=8)
+--- Thread: 勞工 labour employment related (/showthread.php?tid=28818)

Page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 李老公 - 08-25-2021

香港外派中層管理員工成本217萬元 排亞洲第4僅次內地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cle/1684855/%E5%8D%B3%E6%99%82-%E6%B8%AF%E8%81%9E-%E9%A6%99%E6%B8%AF%E5%A4%96%E6%B4%BE%E4%B8%AD%E5%B1%A4%E7%AE%A1%E7%90%86%E5%93%A1%E5%B7%A5%E6%88%90%E6%9C%AC217%E8%90%AC%E5%85%83-%E6%8E%92%E4%BA%9E%E6%B4%B2%E7%AC%AC4%E5%83%85%E6%AC%A1%E5%85%A7%E5%9C%B0

人力資源管理顧問機構ECA International今日(25日)公布2020年外派員工成本調查結果,計算薪金、福利及稅務的整體薪酬組合成本,一名外派至香港的中層管理員工整體成本為279,399美元(約217萬港元),較2019年下跌1.7%,即5,067元美元(約3.9萬港元),排列亞洲第四。

今次調查來自160個國家、逾300間企業參與,涵蓋逾一萬名外派員工。ECA International亞洲區域總監關禮廉表示,外派員工的整體薪酬組合包括現金報酬、福利如住屋、國際學校開支等,以及稅務三部分,而日本成為外派員工成本最昂貴地區,整體薪酬組合成本達405,685美元(約315萬元),其次為印度,中國大陸,香港則排第四。

他指出,2020年多個主要經濟體仍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員工流動性,逾半地區的外派員工整體薪酬成本下降,至於香港的外派員的薪酬成本,較去年減少5,000美元(約3.8萬港元),主要因為本港的住屋開支下降,而薪金大致維持不變。

調查結果顯示,2020年內地的外派員工薪酬成本顯著下降,平均減少17,762美元(約13.79萬元),薪金及福利較2019年分別下降2,950美元及8,141美元。至於台灣的整體薪酬組合成本較2019年增加10,733美元(約8.35萬元),其中福利成本平均增加超過6,500美元,升幅亦高於亞太多個地區,首次躋身最昂貴的十大地區,僅次於香港,排第5位。


- 李老公 - 08-25-2021

Hong Kong Labour Costs
https://tradingeconomics.com/hong-kong/labour-costs

內地法院裁定「996」工時制違法 有員工憂減工時削弱競爭力
https://news.tvb.com/greaterchina/6128d3db34b031c05ca4631f/%E5%85%A7%E5%9C%B0%E6%B3%95%E9%99%A2%E8%A3%81%E5%AE%9A996%E5%B7%A5%E6%99%82%E5%88%B6%E9%81%95%E6%B3%95-%E6%9C%89%E5%93%A1%E5%B7%A5%E6%86%82%E6%B8%9B%E5%B7%A5%E6%99%82%E5%89%8A%E5%BC%B1%E7%AB%B6%E7%88%AD%E5%8A%9B

內地科技企業近年盛行「996」工時制度,即「朝九晚九」、每周工作六天,不過最高人民法院明確指出「996」制度屬違法。

被譽為「中國矽谷」海淀上地,科網企業林立,隨便都可以找到返「996」的「打工仔」。

白先生說:「就是早上九點上班,晚上九點下班,一周工作六天。時間太長了,一周六天,上學才五天。」

遊戲公司員工劉先生表示:「一般這個基本上都算是行業裡的潛規則,就沒有甚麼辦法,只能選擇接受或不接受。具體的公司考評制度以及時間(合同)都沒有寫。就感覺很累,晚上到家基本都十時多、十一時,基本上洗洗就睡了,你想自己幹點別的,也沒有時間,因為早上得早起上班。」

這個「996」工時制度,科技企業曾引以為傲。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說過,能夠做到「996」是巨大福氣,但外界質疑是剝削「打工仔」,甚至違法。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一宗案例,有快遞員以工作時間嚴重超過法律規定上限為由,拒絕公司「996」安排後被解僱,和公司對簿公堂,最後獲判勝訴及賠償。裁決明確指出「996」嚴重違反法律規定,給予快遞公司警告並責令改正。

一名互聯網公司員工稱:「挺好的,本來就是應該按照勞動法來規定上班時間。我覺得效率會更高,而且工作跟生活也會平衡一些,只要保證八個小時工作時間就可以。」

亦有從業員擔心,縮減工時會削減競爭力。

另有互聯網公司員工指出:「因為它(行業)這個變化比較快,然後市場競爭非常激烈,通常都需要在最快時間,搶在別人前面做完。」

根據內地的《勞動法》,規定人民每日不可超時工作多於一小時;即使有特殊原因,需要延時工作,每日都不可超過三小時,並每月亦不可多於36小時。

[ 本帖最後由 李老公 於 2021-8-27 14:32 編輯 ]


- 李老公 - 08-28-2021

維他奶要求收集員工及家屬資料 包括與機構關聯 可交執法部門 指若拒絕或無法支薪
https://www.thestandnews.com/society/%E7%B6%AD%E4%BB%96%E5%A5%B6%E8%A6%81%E6%B1%82%E6%94%B6%E9%9B%86%E5%93%A1%E5%B7%A5%E5%8F%8A%E5%AE%B6%E5%B1%AC%E8%B3%87%E6%96%99-%E5%8F%AF%E4%BA%A4%E5%9F%B7%E6%B3%95%E9%83%A8%E9%96%80-%E6%8C%87%E8%8B%A5%E6%8B%92%E7%B5%95%E6%88%96%E7%84%A1%E6%B3%95%E6%94%AF%E8%96%AA

[Image: vita_JE13P1n.png]

7.1 刺警案疑兇梁健輝,生前於維他奶任職採購主任。有維他奶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員工近日向《立場新聞》表示,公司要求員工簽署一份「個人資料處理同意書」,同意公司向員工收集其個人及家庭成員的資料,當中包括工作歷史、協會會員資格,與各機構的關聯等;同時列明若有執法部門要求,會如實向其披露。文件更提到若員工不提供資料,「公司可能無法履行與員工簽訂的合約(例如支付薪酬)」等。有任職維他奶十多年的員工稱事件令同事人心惶惶,「簽嘅話又擔心私隱,唔簽又怕飯碗不保」。

職工盟總幹事蒙兆達表示,過往甚少有企業如此苛索員工的個人資料,難免令人懷疑與 7.1 刺警案有關。蒙亦懷疑若公司過份收集員工資料,有機會抵觸私隱條例;又提到若公司要求員工提供有關協會會員資格等相關資料,舉例指是要求員工交代有否參與工會,作為聘用的條件,也會觸犯僱傭條例中防止歧視職工會的規定。

《立場新聞》就事件向維他奶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查詢,正待回覆。

員工:從未被要求簽署同類文件 不解收集家人資料目的

任職維他奶集團十多年的陳先生(化名)向《立場新聞》表示,大概 8 月中上司給組內同事派發一份文件,指是要「更新資料」、「同第時加人工」有關,要求眾人簽署。從陳先生提供的截圖中可見,文件分兩部分,一部分是「個人資料處理同意書」、另一部分是更新員工個人資料政策的細則。陳先生工作多年,從未被要求簽署同類文件,他對上司的要求感到奇怪,「做咗 10 幾年都冇話加人工要用其他資料。」

陳先生於是仔細閱讀文件,發現文件要求員工同意,公司可向員工及「特定家庭成員」收集其個人資料,當中包括他們的工作歷史、過往僱傭記錄、背景調查、協會會員資格以及與各機構的關聯等。文中又指,公司收集的資料可用作遵守政府、監管機構及執法部門的要求及命令,即若如法庭、警隊等作出要求,公司就可披露相關資料,不論有關部門是在境內還是境外。

陳先生表示,對有關條文感到百思不得其解,不明白為何公司要求收集家庭成員的資料,「我自己打工啫,又唔係屋企人打工。而家剝光豬咁喎。」他又質疑,公司沒派人向員工詳細解釋文件內容,例如要求提供「與各機構的關聯」,究竟所指的是甚麼機構?陳先生只能估計是任何有參與過的活動,可能是連曾在甚麼團體做義工也需要提供。

不提供資料或無法「出糧」 員工憂私隱外泄、飯碗不保

另一員工,同樣在維他奶集團工作十多年的李先生(化名)也向《立場新聞》透露,經由公司電郵收到同一份文件,電郵中要求他在 9 月中前簽署並交回文件。李先生指文件中清晰列明若員工不向公司提供個人資料所產生的「後果」,指「公司可能無法履行與員工簽訂的合約(例如支付薪酬或提供福利),或者公司可能無法履行其法定義務(例如確保同事的健康和安全)」。

文件指在法律要求或允許時,公司可以根據此政策處理員工的個人資料,「毋需通知員工或取得員工的同意」。李先生直言公司在製造白色恐怖,簽署的話擔心個人私隱會外洩,但不簽署的話,又怕「飯碗不保」。他形容,有些同事在上級的「威嚇」及引導下,即日便簽署交回文件。

職工盟:或違《私隱條例》、《防止歧視職工會規定》

職工盟總幹事蒙兆達接受《立場新聞》查詢時提到,企業對員工的個人資料用途上應受規範,一般公司只會收集員工的緊急聯絡人資料,看不到有任何必要性要收集員工家人的個人詳細資料。蒙指這令人懷疑是過份收集員工資料、侵犯員工個人私隱的情況,有機會抵觸私隱條例,皆因公司是過份收集一些與僱傭安排不相關的資料。

另外,文件中提到若不按照要求提供個人資料,有可能未能履行合約,蒙批評這是強詞奪理,「好似用佢個飯碗嚟要脅佢出賣自己同埋家人嘅個人私隱。咁呢個做法都好離譜。」

蒙兆達又表示,若公司要求員工提供有關協會會員資格等相關資料,舉例指是要求員工交代有否參與工會,作為聘用的條件,「係咪代表佢係工會會員,就對佢嘅就業構成不利條件?」這也有機會抵觸僱傭條例中,防止歧視職工會的規定。

7.1 刺警案疑兇生前為維他奶員工 職工盟:難免令人懷疑有關連

蒙兆達再指,過往甚少有企業如此苛索員工的個人資料,維他奶集團是次做法罕見,難免令人懷疑與 7.1 刺警案有關連。但蒙認為企業不應「做埋執法部門嘅工作」,蒙相信執法部門若要蒐證、調查刑事案件,自然有它的法例依據及要求,企業無須代辦其角色。

刺警案疑兇,其後自刺身亡的梁健輝,生前是維他奶集團的採購主任。多間傳媒曾報道,梁在十多年前曾短暫於已停刊的《蘋果日報》任兼職資料員,為期數月。

刺警案事發後一天,一份維他奶公司的內部通告流出,指梁健輝「不幸逝世」,「向健輝的家人致以最深切的慰問」,其後被中國網民批評包庇「黑暴」。維他奶及後發聲明,指早前流傳的公司內部文件未經授權,亦未有按程序審批,不應發布、公開,又指「嚴厲譴責暴力和破壞香港社會安定的行為」。

【7.1 刺警案】中國網民斥包庇「黑暴」 維他奶再發聲明譴責暴力 稱網上流傳文件未經授權、措辭不當
https://www.thestandnews.com/politics/71-%E5%88%BA%E8%AD%A6%E6%A1%88%E4%B8%AD%E5%9C%8B%E7%B6%B2%E6%B0%91%E6%96%A5%E5%8C%85%E5%BA%87%E9%BB%91%E6%9A%B4-%E7%B6%AD%E4%BB%96%E5%A5%B6%E5%86%8D%E7%99%BC%E8%81%B2%E6%98%8E%E8%AD%B4%E8%B2%AC%E6%9A%B4%E5%8A%9B-%E7%A8%B1%E7%B6%B2%E4%B8%8A%E6%B5%81%E5%82%B3%E6%96%87%E4%BB%B6%E6%9C%AA%E7%B6%93%E6%8E%88%E6%AC%8A%E6%8E%AA%E8%BE%AD%E4%B8%8D%E7%95%B6

[Image: 201162473_4530788440274058_6238094116737...n_copy.png]

7.1 刺警案疑兇、其後自刺死亡的男子梁健輝,在維他奶任職採購主任,早前網上流傳一份集團的內部通告,指梁健輝「不幸逝世」,「向健輝的家人致以最深切的慰問」,被中國網民批評包庇「黑暴」;維他奶昨晚已在微博發聲明,稱全力支持港府及警方調查,今(3 日)再發聲明,指早前流傳的公司內部文件未經授權,亦未有按程序審批,不應發布、公開,又指「嚴厲譴責暴力和破壞香港社會安定的行為」。

維他奶最新的聲明指,留意到一分與「7 月 1 日發生於香港的事件」相關的文件在網路流傳,嚴正聲明文件並無經維他奶集團官方批准發布,只是一位員工「私下撰寫」並在內部轉發,未經授權,亦無遵從集團的內部審批流程;又指網上流傳文件措辭「極為不當」,該員工個人寫的內容本不應該公開,更不應該在公司內部發布,集團正調查該事件,保留追究該員工法律責任的權利。

而對事件造成的困擾和不滿,致以誠摯的歉意,強調集團長期支持香港繁榮、穩定和發展,「嚴厲譴責暴力和破壞香港社會安定的行為」,重申全力支持和配合香港警方和香港政府根據國安法調查事件。


- 藍寶石王子 - 08-29-2021

【工時996】最高人民法院列案例 裁定「996」違法
https://inews.hket.com/article/3044187/%E3%80%90%E5%B7%A5%E6%99%82996%E3%80%91%E6%9C%80%E9%AB%98%E4%BA%BA%E6%B0%91%E6%B3%95%E9%99%A2%E5%88%97%E6%A1%88%E4%BE%8B%E3%80%80%E8%A3%81%E5%AE%9A%E3%80%8C996%E3%80%8D%E9%81%95%E6%B3%95

[Image: 20210827_996_1024.jpg]

「996」裁定超時加班 快遞員狀告公司獲賠
https://www.singtaousa.com/2021-08-28/%E3%80%8C996%E3%80%8D%E8%A3%81%E5%AE%9A%E8%B6%85%E6%99%82%E5%8A%A0%E7%8F%AD-%E5%BF%AB%E9%81%9E%E5%93%A1%E7%8B%80%E5%91%8A%E5%85%AC%E5%8F%B8%E7%8D%B2%E8%B3%A0/3601382

維他奶收集員工及家屬資料 稱為更新電子系統符合法例要求
https://hd.stheadline.com/news/realtime/hk/2190692/%E5%8D%B3%E6%99%82-%E6%B8%AF%E8%81%9E-%E7%B6%AD%E4%BB%96%E5%A5%B6%E6%94%B6%E9%9B%86%E5%93%A1%E5%B7%A5%E5%8F%8A%E5%AE%B6%E5%B1%AC%E8%B3%87%E6%96%99-%E7%A8%B1%E7%82%BA%E6%9B%B4%E6%96%B0%E9%9B%BB%E5%AD%90%E7%B3%BB%E7%B5%B1%E7%AC%A6%E5%90%88%E6%B3%95%E4%BE%8B%E8%A6%81%E6%B1%82

維他奶公司要求員工簽署「個人資料處理同意書」,向員工收集資料,包括個人資歷、專業協會會員資格,及家庭成員等資料。維他奶公司強調,做法符合法規。

有報道指,維他奶公司要求員工簽署同意書,收集員工個人及家庭成員的資料;若有執法部門要求,會如實披露。文件又提到若員工不提供資料,公司或無法支付薪酬。

維他奶公司回應傳媒查詢時表示,公司人力資源系統近日進行電子化更新,因此需向員工確認將其個人資料轉移至新系統。集團強調,一直謹慎處理員工的個人資料,而所有文件經過外部律師事務所審閱和修改,符合法規。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不評論個別個案,但一般而言,根據《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的原則,僱主作為資料使用者須以合法和公平的方式收集員工的個人資料,而收集的資料是「有實際需要但不超乎適度」。同時僱主須以切實可行的方法,在收集個人資料時或之前告知員工收集及使用其個人資料的目的,以及資料可能會轉移給哪類人士等。

職工盟認為維他奶的做法罕見,難免令人懷疑與刺警案有關。

在7.1刺警案中,疑兇梁健輝刺傷警員後自殺身亡,而梁健輝生前於維他奶任職採購主任。

最高法院及人社部:「996」工作制嚴重違法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cle/1689040/%E5%8D%B3%E6%99%82-%E4%B8%AD%E5%9C%8B-%E6%9C%80%E9%AB%98%E6%B3%95%E9%99%A2%E5%8F%8A%E4%BA%BA%E7%A4%BE%E9%83%A8-996-%E5%B7%A5%E4%BD%9C%E5%88%B6%E5%9A%B4%E9%87%8D%E9%81%95%E6%B3%95

[ 本帖最後由 藍寶石王子 於 2021-8-30 16:30 編輯 ]


- 藍寶石王子 - 08-31-2021

涉虛報學歷以獲聘用賺取佣金 前保險女代理認罪候判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10831/bkn-20210831185241372-0831_00822_001.html

1名前保險女代理被廉政公署落案起訴,指她向1間保險公司虛報學歷以獲聘用而賺取佣金。她於今日(31日)在東區裁判法院承認1項以欺騙手段取得金錢利益罪,主任裁判官徐綺薇決定先索取被告的社會服務令報告,並押後至9月16日判刑,期間被告暫獲准保釋。

38歲女被告吳華麗,案發時為友邦保險(國際)有限公司(下稱友邦保險)保險代理。案情指案發時所有新入職的保險代理,須透過其所屬保險公司向香港保險業聯會註冊,方可取得銷售保險產品的資格。香港保險業聯會亦要求保險代理須具中五或同等程度學歷。被告於或約於2018年7月1日向友邦保險求職,並提交了1份申請表及1張畢業證書。她在申請表上宣稱,曾於2001年9月至2004年7月在內地一間學院就讀並取得文憑。

被告的畢業證書及其他相關文件其後被提交到香港保險業聯會作註冊之用。被告則於2018年8月1日起獲友邦保險聘用為保險代理。直至2019年3月1日被告獲友邦保險聘用期間,共賺取佣金逾3.4萬元。不過案情又指被告的學歷其實未能達到友邦保險聘用的最低要求,她明知此事而向1名身份不明人士支付4000元人民幣以偽造有關畢業證書。若友邦保險知道被告從未達到中五或同等程度學歷,或知道有關畢業證書屬虛假,便不會聘用被告為保險代理。

300警封重慶大廈打擊黑工 多人被押上警車帶走
https://hd.stheadline.com/news/realtime/hk/2207452/%E5%8D%B3%E6%99%82-%E6%B8%AF%E8%81%9E-300%E8%AD%A6%E5%B0%81%E9%87%8D%E6%85%B6%E5%A4%A7%E5%BB%88%E6%89%93%E6%93%8A%E9%BB%91%E5%B7%A5-%E5%A4%9A%E4%BA%BA%E8%A2%AB%E6%8A%BC%E4%B8%8A%E8%AD%A6%E8%BB%8A%E5%B8%B6%E8%B5%B0

國泰無良 空姐向《東網》控訴 餵人奶不宜打針仍被炒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10910/bkn-20210910103431880-0910_00822_001.html

港大畢業生就業率跌4.4個百分點 月入中位數約2萬元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10911/bkn-20210911125830001-0911_00822_001.html

科大畢業生 不足七成有全職工作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E8%A6%81%E8%81%9E%E6%B8%AF%E8%81%9E/odn-20210912-0912_00174_002/%E7%A7%91%E5%A4%A7%E7%95%A2%E6%A5%AD%E7%94%9F--%E4%B8%8D%E8%B6%B3%E4%B8%83%E6%88%90%E6%9C%89%E5%85%A8%E8%81%B7%E5%B7%A5%E4%BD%9C

指外籍律師執業經驗報大數 律師行老闆索89萬元薪資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cle/1081999/%E5%8D%B3%E6%99%82-%E6%B8%AF%E8%81%9E-%E6%8C%87%E5%A4%96%E7%B1%8D%E5%BE%8B%E5%B8%AB%E5%9F%B7%E6%A5%AD%E7%B6%93%E9%A9%97%E5%A0%B1%E5%A4%A7%E6%95%B8-%E5%BE%8B%E5%B8%AB%E8%A1%8C%E8%80%81%E9%97%86%E7%B4%A289%E8%90%AC%E5%85%83%E8%96%AA%E8%B3%87

已結業的孟朋律師行老闆入稟高等法院,指其聘請的外籍律師Paul King作出虛假陳述,訛稱自己在港執業逾30年而獲聘為顧問律師,惟期後被揭發他只在港執業約13年,他翹班多時而被解僱,但在其工作電腦中發現不少色情影片及相片,包括變性男女性交片段及未成年少女性交片段等。律師行冀法庭下令該僱傭合約無效,向Paul King索償$89萬多元的薪資,並禁止Paul King向第三者泄露公司機密。

原告為Miller Peart Solicitors(孟朋律師行)的獨資經營者Roderick Miller,被告為Paul King。

小額薪酬索償仲裁處申索款額上調至不超過1萬5千元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611007-20210917.htm

小額薪酬索償仲裁處的司法管轄權限,今日起由每名申索人不超過8000元的申索款額,上調至不超過15000元。
  
修訂只適用於提出申索的權利全部或部分是於今日或之後產生的申索。如在今日之前產生,仍只限於處理每名申索人不超過8000元的申索。

勞工處發言人說,修訂旨在提高仲裁處就申索款額上限方面的司法管轄權,而維持每宗僱傭申索由不超過10名申索人提出。任何僱傭申索如超過仲裁處的司法管轄權限,會由勞資審裁處審理。

[ 本帖最後由 藍寶石王子 於 2021-9-17 14:46 編輯 ]


- 藍寶石王子 - 09-20-2021

東方民調:人才急走 港堪憂 前景暗淡 市民愁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E8%A6%81%E8%81%9E%E6%B8%AF%E8%81%9E/odn-20210920-0920_00176_381/%E6%9D%B1%E6%96%B9%E6%B0%91%E8%AA%BF%EF%BC%9A%E4%BA%BA%E6%89%8D%E6%80%A5%E8%B5%B0-%E6%B8%AF%E5%A0%AA%E6%86%82-%E5%89%8D%E6%99%AF%E6%9A%97%E6%B7%A1-%E5%B8%82%E6%B0%91%E6%84%81
[Image: 0920-00176-381b4.jpg]
[Image: 0920-00176-381b5.jpg]

暴疫夾擊 施政無能 邊緣化勢淪二線城市
本港移民潮愈趨嚴峻之際,內地又推出優厚政策挖走精英,本港人才不斷流失,「東方傳媒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受訪者直指,港府管治無方,市民面對劇烈社會動盪,包括前年反對修訂《逃犯條例》引發的黑暴肆虐,以及新冠肺炎重挫經濟等,成為港人「出走」的催化劑。受訪者坦言對前景感到悲觀,加上本港市場狹窄欠發展空間,港府無力挽留人才,恐影響本港競爭力及被邊緣化,淪為二線城市。

由2016年至今年8月底,警方過去5年共收到逾15萬宗俗稱「良民證」的「無犯罪紀錄證明書」申請,主要用於各類簽證申請,包括移民、升學及工作。今年首8個月有26,397宗良民證申請,差不多等於去年全年的29,251宗。2019年是申請高峰,因為黑暴示威潮政治氣氛令人窒息,去年申請宗數稍為下跌,相信是疫情下阻礙了不少人的移民大計,日後疫情減退恢復通關,良民證申請隨時再闖高峰。

首8月申良民證逼近去年全年
「東方傳媒民意調查」於上周四至六以手機東網APP成功訪問413名18歲或以上市民,結果顯示,對於今年首8個月接獲的良民證申請,已接近去年全年宗數,43%受訪者坦言對本港前景感悲觀;33%直指移民潮愈趨嚴重;5%擔心為人口政策帶來衝擊。

港人移民潮持續湧現,31%受訪者認為主要原因是港府施政無能;31%認為是政治氣氛令人窒息;6%稱是生活質素下降。

內地推出多個條件優厚政策,招攬本港人才落戶,36%受訪者擔心本港被邊緣化;26%憂加劇人才流失;11%擔心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保。

本港大學培訓不少人才,但畢業後到外地才有發展空間,31%受訪者批評本地市場狹窄;28%斥港府缺乏協助,為他人作嫁衣;25%無奈稱創業租金成本高,難實踐理想。

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隨時不保
各行業人才流失,外國企業減少派員駐港,大部分受訪者憂影響本港發展,35%認為港府須創造吸引人才條件;30%擔心本港淪為二線城市;18%憂人才有出無入,影響競爭力。

本港面對人才荒,港府承認過往未有積極搶人才,39%受訪者歸咎廢官無力挽留人才;33%轟當局置若罔聞,後知後覺;8%斥當局補鑊懶懶閒。

綜觀情況,大部分受訪者認為本港接連遭黑暴及疫症夾擊令經濟一沉不起,港人感到前路茫茫欠出路,導致移民潮湧現,加上內地配套條件吸引,港府又無力招攬精英,人才有出無入勢削弱港競爭力,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隨時不保。

東方民調:優厚條件挖角 內地盡攬港精英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E8%A6%81%E6%B8%AF%E8%A6%81%E8%81%9E/odn-20210920-0920_00176_382/%E6%9D%B1%E6%96%B9%E6%B0%91%E8%AA%BF%EF%BC%9A%E5%84%AA%E5%8E%9A%E6%A2%9D%E4%BB%B6%E6%8C%96%E8%A7%92-%E5%85%A7%E5%9C%B0%E7%9B%A1%E6%94%AC%E6%B8%AF%E7%B2%BE%E8%8B%B1

本港經過黑暴一役,不但嚇怕內地人才,外國企業也減少派員駐港,加上內地推出多個來勢洶洶、條件優厚的招攬專才政策,吸引本港人才落戶,加劇人才流失,令港府相形見絀。有學者警告,目前人才外流情況已不容忽視,若港府仍「懶懶閒」無法挽留人才,恐影響本港長遠發展,導致百業萎縮。

良民證申請再闖高峰,但還未計及北上移居的港人,近年內地接連推出吸引本港人才計劃,包括進一步擴展粵港澳三地的備案管理措施至本地城市規劃專業,本港的城市規劃專才可透過簡便備案方式,對應內地相應資格,在廣東省直接提供服務;而建築、工程、測量和園境的專才,亦可在內地開業及執業,目前已有45間相關企業和189位專業人士完成備案。

港百企業 逾500專才 擬北上發展
另外,深圳前海和珠海橫琴亦分別於去年10月和前年12月實施類似措施,讓合資格本港建築及工程界企業和專業人士,到內地參與兩個自貿區的建設發展;至今共51間企業和331位專業人士完成備案。換言之,本港至少已有近百間企業,以及逾500名專才打算到內地工作。

除上述行業外,內地政府亦在中醫行業上,為港人提供便利措施。廣東省中醫藥局近日公布多項惠港政策措施,包括內地城市公立醫療機構招聘本港中醫師等。該局上月底公布,廣州、深圳以及珠海3個城市合共7個機構試點,已經以合約制形式招聘10名本港中醫師。

近年各行各業已面對人才荒,教育界亦是重災區,有學校因教師離職未能開設部分科目,更有新聘請的教師與學校簽約後,寧毀約賠錢離開;醫護流失亦非常嚴重,去年7月1日至今年6月底,全職醫生及護士流失率均較去年同期上升,部分是因移民所致,令公立醫院人手更加緊絀。

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講師陳偉強指出,本港大學培訓不少人才,但他們畢業後欠缺港府協助苦無出路,內地卻推出多項吸納人才措施,包括提供數以百萬元計的貸款,或以十分便宜租金,甚至免費提供地方讓人才創業,此消彼長下,本港人才流失情況恐愈加嚴重。


- 消失的老公 - 09-27-2021

10學生墮網上求職騙案 5人借聘拆單員盜58萬被捕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cle/1688398/%E5%8D%B3%E6%99%82-%E6%B8%AF%E8%81%9E-10%E5%AD%B8%E7%94%9F%E5%A2%AE%E7%B6%B2%E4%B8%8A%E6%B1%82%E8%81%B7%E9%A8%99%E6%A1%88-5%E4%BA%BA%E5%80%9F%E8%81%98%E6%8B%86%E5%96%AE%E5%93%A1%E7%9B%9C58%E8%90%AC%E8%A2%AB%E6%8D%95
[Image: _2021082716031972474.jpg]
警方近日進行代號「察言」的反詐騙行動,拘捕5人,他們的年齡介乎22至53歲,涉嫌與10宗求職騙案有關。涉事集團在網上發布招聘廣告,聲稱聘請「拆單員」,並從中盜去58萬港元。

東九龍總區重案組第3隊總督察莫子威表示,在7月9日至22日期間,共有10名受害人瀏覽同一個專門用作招聘的手機應用程式尋找工作,不約而同被一個招聘廣告所吸引,該廣告聲稱正聘請網上拆單員。然而,受害人不但獲取薪金,自己墊支的金錢亦被全數騙走。10名受害人均為本地人,包括9女1男,年齡介乎17至21歲,均為學生。10宗案件涉款共58萬元,單一損失由890元至16.8萬元不等。在涉款最大的案件中,受害人先後轉帳9次。

東九龍總區重案組隨即接手調查,鎖定多名犯罪集團成員的身份,前日及昨日進行代號「察言」的行動,拘捕5名本地人士,包括2男3女,年齡介乎22至53歲。被捕人均有案底,報稱無業或在髮型屋工作。行動仍在進行中,不排除會拘捕其他集團成員。警方續指,涉事集團由內地人開設公司,而被捕人則負責提供戶口供受害人「入數」。

東九龍總區重案組第3B隊高級督察沈灝旻表示,騙徒先在網上發布招聘廣告,聲稱聘請「拆單員」,又聲稱不需任何要求,並用高回報吸引受害人。受害人透過招聘廣告上的電話接觸騙徒後,對方聲稱只需到大型網購網站將商品放入「購物車」,但不需直接在網站付款,而是透過「轉數快」轉帳至特定戶口。騙徒聲稱相關做法可增加涉事網店的點擊率,而受害人則可從中得到8%至10%佣金。

為取得受害人信任,騙徒會要求部分受害人購買價錢較低的商品,當受害人完成「刷單」動作後,便按照承諾將其本金及佣金全數給予受害人。而在獲得受害人的信任後,騙徒再要求受害人購買價錢較高的商品,並從中偷取受害人的金錢。騙徒要求受害人繼續提供款項,並會以不同藉口拒絕將款項退還給受害人。

黑雨需否返工? 打工仔要知的權益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170524/bkn-20170524115823214-0524_00822_001.html

黑雨到了,打工仔還需上班嗎?天文台今早11時半發出今年首個黑色暴雨警告,根據勞工處的《颱風及暴雨警告下的工作守則》,當黑色暴雨警告生效時,道路可能嚴重水浸和天氣情況惡劣。僱主應為僱員安全着想,不應要求僱員上班,除非雙方事先已協定有關工作安排。

僱主亦應考慮交通狀況,彈性處理一些僱員因實際困難而未能上班或準時上班。如果僱員在黑雨期間已經在戶內工作地點,就應該留在原處當值,而戶外工作則應該暫停,並到安全地方暫避,直至有關天氣警告取消或天氣情況許可為止。

勞工處表示,在可能情況下,僱主應向仍須在黑色暴雨警告生效期間上班的僱員提供接送服務,或向他們發放特別交通津貼。由於暴雨屬無可避免的自然災害,僱主不應因為僱員在惡劣天氣下不能上班或準時到達工作地點,而扣減他們的工資。僱主更不應以此為由,即時解僱僱員。

工聯會鄧家彪表示,一般工種而言,僱主不應在黑雨時要求僱員上班,除非僱員已經出門或即將回到公司,因應安全起見應先返回公司。鄧又說,有些僱主在入職前,已經與僱員提及有關上班安排,可能因應工作需要,需要有人在黑雨期間當值。他又指,部分工種情況特殊,例如紀律部隊、醫療、運輸業等,則可能需要上班。

女教師涉虐待菲傭 事主曾被迫吞下加洗潔精粥水 遭鑊鏟打至瘀傷
https://www.hk01.com/%E7%A4%BE%E6%9C%83%E6%96%B0%E8%81%9E/687490/%E5%A5%B3%E6%95%99%E5%B8%AB%E6%B6%89%E8%99%90%E5%BE%85%E8%8F%B2%E5%82%AD-%E4%BA%8B%E4%B8%BB%E6%9B%BE%E8%A2%AB%E8%BF%AB%E5%90%9E%E4%B8%8B%E5%8A%A0%E6%B4%97%E6%BD%94%E7%B2%BE%E7%B2%A5%E6%B0%B4-%E9%81%AD%E9%91%8A%E9%8F%9F%E6%89%93%E8%87%B3%E7%98%80%E5%82%B7

[Image: iewtksZjfDBYDKJLHZsqDIQFNQt_jfjly9q6vMva...w1920r16_9]

看好大灣區前景 畢馬威擬增聘7000人
https://www.wenweipo.com/a/202110/14/AP61677c2fe4b08d3407dff4c7.html
[Image: 61677b05e4b0ec4dc8ae62d7.jpg]

施政報告提到擴充香港人才庫建設,並促進大灣區內人才流動。畢馬威亞太區及中國主席陶匡淳表示,香港作為大灣區的金融樞紐,正吸引着眾多內地企業擴大在港業務。因此,畢馬威計劃於未來3年開展大規模的招聘,預計在內地、香港和澳門的僱員人數將會由目前的1.3萬人增加至約2萬人,同時將辦事處數目由28個擴充至40個,以滿足香港與內地金融市場深度融合帶來的會計和諮詢服務需求的增長。

去年,為擴充香港特區人才庫,政府已經宣布將「優秀人才入境計劃」的年度配額倍增至2000個,而今年施政報告再次擴充「優才計劃」,年度配額進一步增至4000個。與此同時,政府還決定擴容人才清單,新增「資產管理合規專才」及「環境、社會及管治相關財經專才」專業,並擴大部分原有專業的領域,涵蓋醫療及健康護理科學、微電子、集成電路設計和藝術科技專才,並優化法律及爭議解決專才的要求,以配合香港特區未來重點發展金融、創科、文化藝術和爭議解決服務的政策方向。

為年輕人創造廣闊天空

畢馬威表示,施政報告積極落實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之間的深度合作,在發展模式和水平不同、制度和法制各異的背景下進行協調和互補,促進大灣區內人才流動。同時,這份施政報告能加速發展其他新興產業,建立新的支柱產業,着力於在粵港澳大灣區尋找機遇,覓得新的「增長引擎」促進經濟多元發展,為年輕人創造一片更廣闊的天空。

為配合大灣區內的人才培訓計劃,以及尋找區內機遇,陶匡淳指出,香港作為大灣區金融樞紐,正吸引着眾多內地企業擴大在港業務,而在短時間內成功物色符合其特定需求的人才已是當務之急。因此,畢馬威將在中國開展大規模的招聘。

「雙城三圈」推動香港未來發展

另外,今年施政報告一大重點是設立北部都會區,並計劃與深圳市聯手,建立深圳灣優質發展圈、港深緊密互動圈和大鵬灣/印洲塘生態康樂旅遊圈相互連接,確立「雙城三圈」空間概念。由北部都會區與維港都會區將推動香港未來發展。

畢馬威表示,「雙城三圈」概念全方位突破了深港兩地固有的行政界線,令新納入發展的流浮山對準剛擴容的前海合作區,新田科技城可放大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群聚效應,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內的深度融通,並在宏觀政策視野下綜合統籌規劃,創造協同發展容量。

陶匡淳指出,在國家賦予的開放定位下,香港將通過發揮國際循環格局中的重要節點作用,更好地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令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 本帖最後由 消失的老公 於 2021-10-14 07:39 編輯 ]


- 消失的老公 - 10-14-2021

調查:香港畢業生對就業前景信心全球「包尾」 原因係咁...
https://hk.on.cc/hk/bkn/cnt/finance/20211013/bkn-20211013132736749-1013_00842_001.html

特許金融分析師(CFA)協會發表一份大學生及應屆畢業生對就業前景的調查結果,發現全球15個市場中,有58%受訪者在新冠肺炎疫情後仍對就業前景充滿信心,其中美國受訪者最有信心,達73%,而德國及英國緊接其後,分別有70%及66%,香港及日本均僅得43%,在眾市場中「包尾」。

單計本港市場,有46%受訪者認為自己的就業前景比上一代好,惟受訪者最恐懼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勝任他們想要的工作;其次是他們首選的行業薪酬較低。另有44%受訪者贊同具有研究生學歷或專業資格能為他們在當前的就業市場中帶來優勢,而實習、人脈,以及獲得的技能亦在畢業後於就業市場上佔優。

值得留意的是,香港有86%受訪者認為當前就業市場中,提升技能和獲取專業資格或研究生學歷十分重要,在亞太區中僅次於印度的93%。受訪者則最希望僱主提供良好薪酬、彈性工作時間和明確晉昇機會,首五個對社會和環境產生積極影響的職業包括醫生、教師、科學家、社工及護士。

CFA協會亞太區董事總經理連伯樂(Nick Pollard)表示,政府吸引人才在港工作的努力,尤其是具備金融界資產管理合規、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知識的人才,和落實制定金融科技專業資格標準等,對選擇持續進修的人來說是個十分正面的訊息。為滿足需求,高等教育和認證機構需確保所提供的學術支援能幫助畢業生提高專業技能。

環球市場而言,結果顯示教育、醫學、資訊科技、公營機構和醫療保健,以及金融業,成為首五大最有價值的行業。

儘管疫情令畢業生重新評估就職前景,整體上對前景也保持樂觀態度。全球3/4畢業生認為其未來的職業生涯比上一代好甚至更好,而讀會計和金融的畢業生對此特別有信心,比例達80%。
不過,有45%區內受訪者會因應疫情重新評估自己的職業道路,憂慮其首選的行業工資低、疫情導致工資減少,以及首選行業缺乏工作崗位等。另有46%的亞太地區受訪者表示,疫情改變了其對職業前景、願望和期望看法;而41%受訪者表示,不得不重新評估疫情後想加入的行業。

連伯樂指,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開展職業生涯的大學畢業生需要改變思維,並為加入職場做好準備。雖然有畢業生坦言自己並未為開始工作而作好準備,但也有畢業生發現自己已熟習混合工作場所、網上會議和遙距工作至凌晨等新常態,未來就業市場或仍有點扭曲,但適應性強、靈活及能隨機應變的技能是有一定價值。

解僱主任後被追130萬 平機會上訴得直免賠償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11018/bkn-20211018173613645-1018_00822_001.html

[ 本帖最後由 消失的老公 於 2021-10-18 12:58 編輯 ]


- 失踪的老公 - 10-25-2021

巨額罰款賠償化解歧視訴訟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cle/1764911/%E5%8D%B3%E6%99%82-%E5%9C%8B%E9%9A%9B-%E5%B7%A8%E9%A1%8D%E7%BD%B0%E6%AC%BE%E8%B3%A0%E5%84%9F%E5%8C%96%E8%A7%A3%E6%AD%A7%E8%A6%96%E8%A8%B4%E8%A8%9F

科網巨企facebook被美國司法部指控歧視美國本地應徵者,特別優待獲發特別簽證的外國人及聘請他們擔任高薪厚職。facebook同意支付四百七十五萬美元(約三千七百萬港元)罰款,另最多賠償九百五十萬美元(約七千四百萬港元)給合資格的受害人,藉以結束相關的訴訟。

在周二公布的庭外和解方案中,facebook也同意加強培訓員工,讓他們認識反歧視法規,並推行更廣泛的宣傳和招聘政策,讓更多人公平地獲得就業機會。

司法部轄下的民權部門指出,該公司預留了一些職位給獲發臨時簽證的外國人,並慣常地拒絕招募、考慮或聘用美國本土人擔任那些職位。受影響的包括美國公民、在美國擁有合法居留權的人、獲庇護的人和難民等。

facebook特別偏好聘請持有「H-1B」簽證及取得「綠卡」並獲授權在美國工作的外籍人。其他科網公司也有類似的情況。有人批評這些外國人的薪酬,比本地人的薪酬低,但各科網公司否認,辯稱它們聘請外國人,是因為在美國應徵者當中找不到合資格的程式員和其他工程人員。

政府官員表示,周二公布的和解方案和條款,是當局實施《移民及國籍法》下的反歧視規例三十五年以來,最大金額的罰款和賠償。

瑪麗醫院重建地盤 逾百工人一度堵路 工人:突遭解僱 私人物品被棄置
https://www.thestandnews.com/society/ab-%E7%91%AA%E9%BA%97%E9%86%AB%E9%99%A2%E9%87%8D%E5%BB%BA%E5%9C%B0%E7%9B%A4-%E9%80%BE%E7%99%BE%E5%B7%A5%E4%BA%BA%E4%B8%80%E5%BA%A6%E5%A0%B5%E8%B7%AF-%E5%B7%A5%E4%BA%BA%E7%AA%81%E9%81%AD%E8%A7%A3%E5%83%B1-%E7%A7%81%E4%BA%BA%E7%89%A9%E5%93%81%E8%A2%AB%E6%A3%84%E7%BD%AE
[Image: Untitled-10-13.png]

突遭解僱私人物品棄地 地盤工瑪麗外堵路
https://news.mingpao.com/pns/%E6%B8%AF%E8%81%9E/article/20211027/s00002/1635272253656/%E7%AA%81%E9%81%AD%E8%A7%A3%E5%83%B1%E7%A7%81%E4%BA%BA%E7%89%A9%E5%93%81%E6%A3%84%E5%9C%B0-%E5%9C%B0%E7%9B%A4%E5%B7%A5%E7%91%AA%E9%BA%97%E5%A4%96%E5%A0%B5%E8%B7%AF
[Image: 6a34ee49fadeb9238d351ef3692c5c3d.jpg]

[ 本帖最後由 失踪的老公 於 2021-10-26 20:28 編輯 ]


- 失踪的老公 - 11-14-2021

foodpanda外賣員罷工 多區服務停 促今對話
https://news.mingpao.com/pns/%E6%B8%AF%E8%81%9E/article/20211114/s00002/1636827510941/foodpanda%E5%A4%96%E8%B3%A3%E5%93%A1%E7%BD%B7%E5%B7%A5-%E5%A4%9A%E5%8D%80%E6%9C%8D%E5%8B%99%E5%81%9C-%E4%BF%83%E4%BB%8A%E5%B0%8D%E8%A9%B1

[Image: 0935324fa577f3c896332253a20c71bd.jpg]

foodpanda外賣員不滿被無理削減服務費,昨今兩日發起罷工,部分外賣員停止接單,並在尖沙嘴foodpanda總部辦公室及各區pandamart外集會以期癱瘓服務,罷工期間多區foodpanda外賣送餐及pandamart等服務暫停,有未參與罷工者被打傷送院。罷工代表估計行動有逾千人響應,要求今日和公司對話,否則行動升級。

foodpanda:樂意下周安排討論會
【明報專訊】foodpanda外賣員不滿被無理削減服務費,昨今兩日發起罷工,部分外賣員停止接單,並在尖沙嘴foodpanda總部辦公室及各區pandamart外集會以期癱瘓服務,罷工期間多區foodpanda外賣送餐及pandamart等服務暫停,有未參與罷工者被打傷送院。罷工代表估計行動有逾千人響應,要求今日和公司對話,否則行動升級。

foodpanda:樂意下周安排討論會

foodpanda香港回應稱,樂意於下周安排討論會,在適合對話的環境下討論最受關注及切身的議題,並保證透過官方渠道提出意見的送遞員不會受罰;有部分送遞員於數個地區試圖阻礙其他送遞員如常工作,甚至有人在旺角pandamart攻擊一名正在取單的送遞員。該名送遞員面部受傷,需送院治理,強調不接受傷害他人的行為。警方稱,一名50歲非華裔外賣員在塘尾道取單時,被6至7個非華裔男子拳打,鼻及心口受傷送院,暫未有人被捕。

有接單者遭圍毆送院
罷工期間本報曾瀏覽foodpanda應用程式,觀塘區外賣食物服務及foodpanda mall服務一度暫停,屯門區及將軍澳區的pandamart服務亦一度暫停。

罷工發言人鄭先生稱,今年1月至今foodpanda每張外賣訂單最少減10元,不同地區減幅不同。部分外賣員因交通意外或餐點被偷去被迫取消訂單,其後會被罰停接單,「一停停7日無法開工,話停就停」,對生計無保障。外賣員曾向客服投訴,但foodpanda客服設在馬來西亞,經常言語不通,大家「積怨已久」,「今次終於減人工減到我們底線下,我們終於爆發,點起團火,出來罷工」。

多名foodpanda外賣員響應行動自行停止接單,部分在各區pandamart分店及foodpanda尖沙嘴總部外聚集,近百人在舉起「停止無理減薪」等標語。

員工批收入大減罰則不透明 業界:人手過剩

罷工員工的新聞稿表示,現時foodpanda外送員全為自僱者。去年初電單車手每張單可獲至少60元,步兵可獲至少45元,本年初已減至分別50及30元,本月兩者每單可掙費用跌至38及22元。他們提出多項訴求,包括爭取訂單費重回2020年末水平、更透明的服務費架構、容許外賣員拒絕假單等。

步兵外賣員陳先生(化名)向本報指出,foodpanda外賣員主要為自僱,每張單靠基本服務費及繁忙時間按距離計算的額外服務費,不同地區服務費不同,並向本報提供foodpanda內部的訂單服務費表(見表)。而本年初至今各區服務費下調10%至20%,他形容為「倒水式」減薪。另外,本年初幾乎每區均有5至25元額外「距離費」,惟至本月多區已取消。陳又稱,以往由同一餐廳送多於一份餐(孖單)的服務費相若,但現時第二張單的服務費大減,批評公司「賺到盡」。

飲食及酒店業職工總會組織幹事何鴻興稱,疫情嚴重時大量人投身外賣員行列,現時人手過剩,導致foodpanda本年不斷減薪,以全職計收入少三成。

數十人聲援送遞員與foodpanda會面 警舉藍旗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620070-20211116.htm

[ 本帖最後由 失踪的老公 於 2021-11-17 00:01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