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forum4hk.com 一個香港只得一個支持言論自由香港論壇討論區一個多元化眾合論壇, 支持言論自由香港論壇討論區-
中國大陸 國家情報法 CCP National Intelligence Law - Printable Version

+- www.forum4hk.com 一個香港只得一個支持言論自由香港論壇討論區一個多元化眾合論壇, 支持言論自由香港論壇討論區- (https://forum4hk.com)
+-- Forum: 新聞區 (https://forum4hk.com/forumdisplay.php?fid=1)
+--- Forum: 法律知識 (https://forum4hk.com/forumdisplay.php?fid=8)
+--- Thread: 中國大陸 國家情報法 CCP National Intelligence Law (/showthread.php?tid=14620642)

Pages: 1 2 3 4 5


- 5Y3 - 07-13-2021

據報拜登將警告美企在港營運風險增加
https://news.tvb.com/finance/60ed64b634b031100b8506ec/%E6%93%9A%E5%A0%B1%E6%8B%9C%E7%99%BB%E5%B0%87%E8%AD%A6%E5%91%8A%E7%BE%8E%E4%BC%81%E5%9C%A8%E6%B8%AF%E7%87%9F%E9%81%8B%E9%A2%A8%E9%9A%AA%E5%A2%9E%E5%8A%A0

有報道指,美國總統拜登將警告美國企業,留意在香港經營的風險。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多名消息人士指,拜登政府最快本星期向美國商界發出警示,提醒他們在香港營業的風險,因內地對香港的影響範圍越見擴大,有能力取得海外企業儲放在香港的數據和資訊。

報道又指,拜登政府亦有機會在本星期提出更多制裁措施,以回應內地處理香港及新疆問題的手法。

美國前副總統彭斯:中國正成為「邪惡帝國」 應立即深化美台往來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E4%B8%AD%E5%9C%8B/650750/%E7%BE%8E%E5%9C%8B%E5%89%8D%E5%89%AF%E7%B8%BD%E7%B5%B1%E5%BD%AD%E6%96%AF-%E4%B8%AD%E5%9C%8B%E6%AD%A3%E6%88%90%E7%82%BA-%E9%82%AA%E6%83%A1%E5%B8%9D%E5%9C%8B-%E6%87%89%E7%AB%8B%E5%8D%B3%E6%B7%B1%E5%8C%96%E7%BE%8E%E5%8F%B0%E5%BE%80%E4%BE%86

美國前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美東時間7月14日發表卸任後首場演說。彭斯說,美國民眾慶祝7月4日美國國慶前幾天,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就中共建黨百年發表演說,他警告任何阻撓中國的人,「必將在14億多中國人民用血肉築成的鋼鐵長城面前,碰得頭破血流」。他向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喊話,「軟弱將招致邪惡」。
彭斯聲稱,中國是這世上對美國繁榮、安全與價值最大的威脅,中國或許還沒成為「邪惡帝國」(evil empire),但他們每天都努力朝這方向發展。


根據台媒中央社綜合整理,彭斯認為,必須確保美國能持續有效因應中國經濟、軍事野心並捍衛美國的重要利益,他建議應在攸關美國人民與國安產業上,加速與中國經濟脱鈎,例如禁止中國投資美國重要基礎建設計劃、讓無視規定的中國企業摘牌下市等。

彭斯甚至提到,與中國(經濟)脱鈎的同時,美國應把握這個「歷史性機會」,強化美台經貿關係,現在是與台灣洽簽貿易協定的「完美時機」,不只雙方都能受益,且能幫助台灣持續強健與安全。他說,美國與台灣往來也能鼓勵其他自由國家效法,進而促進整個區域的穩定與和平。

彭斯另外呼籲拜登政府,要求中國在新冠肺炎(COVID-19)的來源從實招來,不該允許公司部門資助中國的科學實驗室。為確保美國有足夠能力因應未來疫情,所有必要藥品、醫療儀器與防護設備,都應回到美國境內製造。

彭斯建議拜登政府,立即停止核發「H-1B」簽證給美國科技公司內中國籍僱員。這不是因為美國不信任持簽證的中國人,而是因為美國不信任中國共產黨,中國時常脅迫人民當產業間諜,逼他們交出商業機密。拜登政府應明確要求2022年冬季奧運不得在北京舉辦,除非中國清楚交代疫情來源,立即停止壓迫維吾爾族人。

彭斯指中國對美國的威脅較冷戰時期的蘇聯更大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600917-20210715.htm

美國前副總統彭斯警告,中國正在成為一個邪惡帝國,中國目前對美國構成的威脅,較冷戰時期的蘇聯更大。

彭斯在美國傳統基金會發表演講,形容中國共產黨是地球上,對美國繁榮、安全及價值的最大威脅,中國可能仍未是邪惡帝國,但每日都向這個方向發展,呼籲總統拜登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立場,包括要求北京披露新冠病毒源頭、在對美國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產業方面,將美國經濟與中國脫鉤,並加強與台灣的經濟聯繫,減少從中國進口等。

中國副外長樂玉成日前表示,中國無意與美國搞甚麼競爭,而是追求不斷超越和突破自己,希望美方回歸理性,回到對話合作的正道,不要將對抗中國當作政策,將打壓中國當作政治正確。

[ 本帖最後由 5Y3 於 2021-7-15 11:04 編輯 ]


- 李老公 - 07-29-2021

彭博社揭示華為與中共軍方關係:比已知的更密切
https://www.rfi.fr/tw/%E4%B8%AD%E5%9C%8B/20190628-%E5%BD%AD%E5%8D%9A%E7%A4%BE%E6%8F%AD%E7%A4%BA%E8%8F%AF%E7%82%BA%E8%88%87%E4%B8%AD%E5%85%B1%E8%BB%8D%E6%96%B9%E9%97%9C%E4%BF%82%E6%AF%94%E5%B7%B2%E7%9F%A5%E7%9A%84%E6%9B%B4%E5%AF%86%E5%88%87

美國或認定華為、中移動等中國企業為解放軍控制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3173356

美認定華為等 20 家企業受控中國軍方,為金融制裁鋪路
https://technews.tw/2020/06/25/20-company-with-military-backgrounds/

據路透社今天所見文件內容,美國總統川普政府已認定電信設備巨擘華為和監視設備製造商海康威視等中國龍頭公司,是中國軍方所屬或掌控下的企業,為美國新一波金融制裁鋪路。

一名要求匿名的美國國防官員證實了這份文件的真實性,並表示文件已送交國會。華府去年以國家安全考量為由,將華為列入貿易黑名單,並在國際間展開行動,說服盟國將華為排除在第 5 代行動通訊技術(5G)網路發展之列。

這份華府指稱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背後支持的企業清單上,共有 20 家公司。

美國國防部在 1999 年法律授權下,彙整中國解放軍「所屬或掌控」的企業清單,這些企業提供商業服務、生產製造或外銷出口。

美國國防部的認定不會引來處罰,但根據法律,美國總統可施以制裁,可能包括封鎖清單上企業的所有資產。

白宮並未說明是否會制裁名單上的企業,但表示白宮視這份清單為「對美國政府、企業、投資人、學術機構及志同道合夥伴針對與這些實體的夥伴關係進行盡職調查時的有用工具,尤其這份清單還越來越長」。中國駐華府大使館則未應要求置評。

美中關係因科技、貿易和對外政策而日益緊張,美國國防部一直承受共和、民主兩黨議員要求公布清單的壓力。

去年 9 月,美國聯邦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和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柯頓(Tom Cotton)致函國防部長艾斯培(Mark Esper),表達對北京徵募中國企業以利用新興民間技術於軍事用途的關切。

這份清單可能加深美中之間的緊張關係。這兩個全球最大經濟體因對 2019 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處理方式,以及中國強推制定香港版國安法等議題,諸多摩擦已在今年更形惡化。

上週,川普簽署「2020 年維吾爾人權政策法案」(Uyghur Human Rights Policy Act of 2020),允許行政部門制裁壓迫維吾爾族穆斯林的中國官員,中國為此揚言報復。

提出維吾爾人權法案的共和黨籍參議員盧比歐(Marco Rubio)聲明指出,這份清單「是一個開始,但令人遺憾地是不足以警告美國人民,支持中國政府和中國共產黨活動的國有和國家掌控企業正威脅美國經濟和國家安全」。

清單上的 20 家企業包括: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南方工業集團公司
中國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杭州海康威視數位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浪潮集團
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
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熊貓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中科曙光
中國移動有限公司
中國廣核集團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


- 消失的老公 - 10-18-2021

中國撤退實錄/「新文革管制」讓孫正義、山多利社長心驚:得評估願意被沒收多少再投資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25/post/202110150005/
[Image: S__5529639.jpg_1140x855.jpg]

「因為中國管制與壓力乃至新文革,外國企業只好斷念,從中國夢撤退,擔心成為世界製造強國的中國獵食其技術,個人資訊保護法只是為了大型科技企業的利益,更擔心中國掀起台海危機的風險,以及無法防止的房產泡沫崩潰。」

這一連串的報導與分析,正是10/19出刊的日文版《新聞周刊》(Newsweek)封面故事,讓各界反應相當強烈,許多日本人在網路留言討論,認為有所遲疑的日本企業早該從中國認賠殺出,否則很難自保!

[Image: S__5529645.jpg]

中國網攻超越各國忍耐限度
這篇報導非常完整討論,自1979年鄧小平宣布開放中國經濟後,讓外國企業前仆後繼做起「中國夢」,但現在許多企業都已經或打算從中國撤退,尤其是今年7月美日歐都感覺,中國網攻超越忍耐限度,12國聯合譴責中國惡意網攻,也是侵犯智慧財產權的作為。

而有關貿易摩擦及人權問題,世界各國跟中國對立越來越明顯,跟中國做生意是越來越困難,尤其是和中國關係密切的日本企業處境更是艱難。

一如報導中指出,日本過去30年在中國直接投資設廠及展店,總額估計超過1400億美元,說要撤退,過往心血都將化為泡影,但現在各國企業面臨的就是,中國搞「製造2025」,施壓要企業交出技術,不給就用各種手段逼迫,讓外國企業把北京看成是技術的獵食者,心驚膽跳。

[Image: S__5529641.jpg]

第一批海歸企業高達57家
也因此,日本政府去年5月就開始補助供應鏈企業回歸日本,第一批就有57家響應,撥款574億日圓,不僅是中小企業,也包括最近因為新冠疫苗及口服藥大紅的塩野義製藥、夏普,以及愛麗思歐雅瑪等大企業,其後又追加2200億日圓預算。

反觀北京政府在去年10月,還對日本及各國將供應鏈「從中國撤退」以及「脫離中國」匆忙滅火,表示並沒有這樣的狀況。

今年,日本企業當然對於中國的「新文革」等各種管制深有戒心,無法相信這樣一個曾經開放的大國,居然能不斷地閉鎖起來,為了成為「習帝國」而朝「北韓化」走,簡直是人類最大實驗,懷疑這樣的國家怎麼還可能有創新,連高科技產業都前途黯淡,其實就已經無法信賴中國了。

孫正義憂淪為馬雲第二,先按暫停鍵
讓日本企業真正決定斷念的,是中國有可能沒收外資企業的一切,這也是軟銀集團董事長孫正義宣布因為中國新監管措施續出,想靜觀其變、暫緩投資中國的最大原因。

雖然後來軟銀還是苦澀地出面解釋,這並不表示孫正義不繼續投資中國,但孫正義當然會怕淪為馬雲第二,就算是需要一兩年觀望、也只好先按暫停鍵。

日文版《新聞周刊》這次還特別訪問日本山多利社長新浪剛史,他很直接了當說:「現在在中國是否要擴張生產設施,必須要先認知到是否有遭中國當局沒收的可能性後,再來想是否要追加投資?」

「是否應該承擔這樣的風險?要或不要?如果要吞下這個風險,100億日圓規模的投資就先觀望暫緩才好,那50億日圓呢?或許還可以,也就是要覺悟甘願遭沒收到多少程度,必須要下這樣的判斷!」

[Image: S__5529646.jpg]

山多利社長:得評估願意被沒收多少投資

新浪剛史如此坦白地的說詞,正是孫正義或其他許多企業的憂慮,必須評估要遭沒收也願意承擔的風險,這其實不只是日本,也是任何外國企業都覺得很難承擔的風險。

報導還有個很特別的觀點,就是中國趁新冠疫情展開「強權式管制」,許多外國人對此感到厭惡而且自覺不如以前受歡迎,也就選擇離開中國,像上海、北京等少了28%以上,且中國加強對外國籍居民課稅,到今年底會有更多外國人離境。

其實這不是小問題,先進國家的全球性人才流失,中國至今的創新主要就是靠如此多樣的人才,然而現在中國都市外國人居住率卻是世界最低水準的。

日本各界認為,中國現在還是日本第一大貿易對象國,因此日本企業從中國撤退的反應或許比較慢,但還是應該早日撤退。

優衣褲選擇親中,是利還是弊?

另一方面,現在美歐已經對於藐視中國人權問題的企業,開始有相當戒心,如打算拼命在中國新展店80至100家的優衣褲,今年已經展店20幾家,想去吃後新冠疫情後的消費熱潮。

優衣褲董事長柳井正說,他們只做生意不問政治,看來為了中國市場故意忽視中國人權問題,但其在中國銷售額縮水、消費未如預期暴增,其利益是否能超過形象和實質的損失?

「中國撤退!」日本新聞頭版!日本企業從中國逃走1400億美金化為烏有!軟銀停止投資UNIQLO減慢日廠商紛紛停止生產!逃亡原因背後解析!〈蕭若元:理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3t0k6ICfm8
[youtube]33t0k6ICfm8[/youtube]

日本政府砸700億日圓讓87家企業撤出中國,口罩「一條龍」在日本生產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8014

日本產業鏈大撤退 1700家在華日企決定走了(圖)
https://www.secretchina.com/news/b5/2020/09/15/946141.html

日資撤退令人不安
https://hk.on.cc/cn/bkn/cnt/commentary/20160926/bkncn-20160926000349832-0926_05411_001.html

日本纖維製造工廠開始從中國撤退
https://www.rfi.fr/tw/%E4%B8%AD%E5%9C%8B/20101027-%E6%97%A5%E6%9C%AC%E7%BA%96%E7%B6%AD%E8%A3%BD%E9%80%A0%E5%B7%A5%E5%BB%A0%E9%96%8B%E5%A7%8B%E5%BE%9E%E4%B8%AD%E5%9C%8B%E6%92%A4%E9%80%80

回頭愛台灣 日商中國大撤退
http://fund.pchome.com.tw/magazine/report/fi/WEALTH/9268/135472320040423049002.htm


- 失踪的老公 - 10-22-2021

路透﹕中國華大基因全球收逾 800 萬女性數據 與解放軍共享做研究
https://www.thestandnews.com/society/%E8%B7%AF%E9%80%8F%E4%B8%AD%E5%9C%8B%E8%8F%AF%E5%A4%A7%E5%9F%BA%E5%9B%A0%E5%85%A8%E7%90%83%E6%94%B6%E9%80%BE-800-%E8%90%AC%E5%A5%B3%E6%80%A7%E6%95%B8%E6%93%9A-%E8%88%87%E8%A7%A3%E6%94%BE%E8%BB%8D%E5%85%B1%E4%BA%AB%E5%81%9A%E7%A0%94%E7%A9%B6

《路透社》發表調查報道,北京華大基因在全球利用其產前檢測服務,收集超過 800 萬孕婦基因,並將所得成果與中國軍方共享,進行研究。這些數據不含個別女性名字,但包括國籍、身高、體重等。該產前檢測服務在香港亦有提供。

華大基因是香港政府指定在本港做新冠肺炎檢測的機構之一。近年令華大基因在世界知名的原因之一,是它在世界各地售賣或捐贈百萬計的 COVID-19 檢測工具。美國保安部門已警告過,這是該公司收集外國基因材料的手段。華大基因則指,其 COVID-19 檢測工具不會收集基因資料。

不過,《路透社》報道指,中國華大基因會通過其 NIFTY「胎兒染色體異常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收集基因資料。這些資料來自全球 52 個國家超過 800 萬名懷孕女性。

華大表示,不知道這些女性中有多少是在海外接受檢測,因為他們只儲存中國大陸檢測者的地理位置數據。華大基因亦堅稱,只會儲存並且分析 NIFTY 測試後所剩下的血液樣本與基因數據。其儲存的數據包括懷孕女性的國籍、身高、體重等,但不包括名字。此外,這些數據的存放地點,是一個中國政府資助的基因數據庫。

用軍方超級電腦做研究

報道指,華大基因以這些數據與中國軍方共同研究世界人口的差別與特性。路透社發現,華大基因與解放軍發表最少 12 份聯合研究報告,研究內容包括「無創產前檢查 (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s, NIPT)」以及基因調查。其中一份華大基因的報告使用了中國軍方的超級電腦,重新分析 NIFTY 所得的數據,並在此基礎上調查多種病毒在中國女性之間的地域分佈情況。該調查還篩選出西藏人及維吾爾人的基因,以找尋他們身上的基因於其特徵的聯繫。不過報道亦有提到,華大基因的一些研究,具有醫學價值。

報道指,其他進行產前檢查的公司亦會利用數據進行研究,惟沒有一家的規模可比華大基因,亦無一家有堪比華大基因的軍方聯繫。
報道引述美國府顧問指,這類研究可幫助中國成為世界製藥龍頭,亦有潛力為中國軍方強化士兵基因,譬如針對士兵聽力問題及克服高原反應,又或可用於針對美國人口或食物研發病原體。

一位做過華大基因檢測的波蘭母親對此表示震驚,並指,早知其資料會被用來做華大基因進行的研究,她就不會選擇做這個測試。

私隱條款指數據若涉國安可以對外分享

路透社記者翻閱資料,發現沒有證據指華大基因違反相關私隱條款。這些私隱條款提到,數據若「直接與國安及國防有關」,可以對外分享。北京政府在 2019 年明確提到,基因數據可以是國安事務。自 2015 年起中國已限制外國研究員接觸中國人基因資料;反而英美兩國容許外國研究員接觸該國國民基因資料,以開放科學研究。不過華大基因在其聲明中指,該公司從未被中國政府以國安及國防為由,提供 NIFTY 的基因資料。

早在今年一月,就有關於華大基因與解放軍合作收集 DNA 數據的相關報道。美國安全部官員曾警告當地研究中心不要採用中國的試劑,認為中國可能借此收集外國人的基因數據以協助自己的研究,惟華大強烈否認。

中國外交部回應《路透社》報道內容時指,文章反映美國「毫無根據的指控與抹黑」。解放軍則未有回應。


- 失踪的老公 - 10-22-2021

美媒:華大基因與解放軍合作收集 DNA 數據
https://www.thestandnews.com/international/%E7%BE%8E%E5%AA%92-%E8%8F%AF%E5%A4%A7%E5%9F%BA%E5%9B%A0%E8%88%87%E8%A7%A3%E6%94%BE%E8%BB%8D%E5%90%88%E4%BD%9C%E6%94%B6%E9%9B%86-dna-%E6%95%B8%E6%93%9A

[Image: Untitled-1-05_IYrND_m6DyKLN.png]

路透社及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時事節目《60分鐘》報道,全球最大生物科技公司 — 華大基因(BGI Group)同解放軍有聯繫,包括與解放軍的超級電腦專家共同分析由呼吸道病源到腦部研究等多個項目。自武漢肺炎(Covid 19)爆發以來,華大在歐美、澳洲多地銷售數以千萬計武漢肺炎試劑,美國安全部官員曾警告當地的研究中心不要採用中國的試劑,認為中國可能借此收集外國人的基因數據以協助自己的研究,惟華大強烈否認。

路透社指,翻查 40 多分中英文公開文件及研究部告,顯示華大基因同解放軍的聯繫比想像中更密切,反映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治下,利用私人科技公司進行軍方的研究項目。

華大基因是香港政府「欽點」在本港做全民自願檢測的 3 間中國國家級機構之一,早前已傳出負面消息,包括遭一間英國基因科技公司入稟高等法院,控告華大及其相關公司出售的基因測序試劑套裝,侵犯其在港註冊專利,案件排期 2 月 24 至 26 日聆訊。另外,瑞典公共衞生局於去年 8 月曾指華大出口該國的檢測套裝有「假陽性」問題。

報道引述一名曾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作供的智囊組織 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 高級研究員 Elsa Kania 表示,中國軍方致力於腦部、基因編輯以至人工基因組創建等研究,將來甚至可能配合生物武器的應用,又指美國政府應該關注華大基因同解放軍的聯繫。

華大基因回應路透社的查詢時指,公司向來遵守有關開放科學,數據共享和基因組研究的國際標準及中國法律,又強調同解放軍的合作是屬於學術研究,並「強烈否認任何同解放軍聯繫的指控,尤其是有關 COVID-19 測試的指控。」

報道又指,由 Google 前總裁 Eric Schmidt 領導的人工智能專家工作小組於去年 10 月向美國政府警告要關注中國政府對生物科技領域的資助、在收集生物數據方面的優勢以及解放軍對潛在軍事應用的興趣。小組將於今年 3 月提交報告,預期當中會警告敵對國家將以人工智能分析美國人口的基因弱點,並透過病原體改造工程以針對這些弱點,同時透過基因研究增強士兵的智力或體力。路透社就曾發現,華大基因參與解放軍一個旨在減少中國漢族人對高原反應的研究項目,以協助某些邊境地區的士兵適應環境。

另外,在 CBS 最新一集《60分鐘》報道,華大基因曾提出在華盛頓、紐約和加州等地建立和營運實驗室,時任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ODNI)反情報部門主管埃文納(William Evanina)曾警告各州不應接受這提議。他在節目中說:「外國勢力可以從新型冠狀病毒測試中收集、儲存和利用生物識別的數據。」他提到,擔心中國或利用華大基因一類的的公司收集生物數據,認為全球應更加注意生物數據資產,因為有人可能秘密收集這些數據,威脅國家安全。


- 失踪的老公 - 10-22-2021

路透社:華大基因與解放軍蒐產檢基因數據 美方質疑威脅國家安全
https://news.mingpao.com/ins/%E5%9C%8B%E9%9A%9B/article/20210708/s00005/1625733204972/%E8%B7%AF%E9%80%8F%E7%A4%BE-%E8%8F%AF%E5%A4%A7%E5%9F%BA%E5%9B%A0%E8%88%87%E8%A7%A3%E6%94%BE%E8%BB%8D%E8%92%90%E7%94%A2%E6%AA%A2%E5%9F%BA%E5%9B%A0%E6%95%B8%E6%93%9A-%E7%BE%8E%E6%96%B9%E8%B3%AA%E7%96%91%E5%A8%81%E8%84%85%E5%9C%8B%E5%AE%B6%E5%AE%89%E5%85%A8

路透社周三(7日)報道,華大基因與中國解放軍合作研發的一款產前檢測,疑被用作蒐集基因數據,美國稱華大基因蒐集並分析人體基因數據,威脅國家安全。中國外交部則反駁,報道反映美國機構的無理指控及抹黑。

華大基因2013年起在海外銷售「胎兒染色體異常無創產前基因檢測」(NIFTY),用於懷孕初期透過孕婦的血液樣本,檢查胎兒有否唐氏綜合症等異常疾病,至今已銷售至最少52國,包括英國、加拿大和澳洲等,不包括美國,全球逾800萬名女性使用過這款檢測。

報道發現,逾500名接受過檢測的女性基因數據,被儲存在由中國政府資助、華大基因管理的深圳國家基因庫,包括歐洲和亞洲女性,但未有證據顯示華大基因違反私隱協議或規定。

華大基因向路透社確認,該公司利用送至香港實驗室的剩餘血液樣本,以及檢測取得的基因數據進行人口研究,他們取得用家書面同意,並會在5年後銷毁海外樣本和數據,強調整個測試或研究過程都無法獲得可識別的個人數據。惟報道指出,私隱政策提到若數據與中國「國家安全或國防安全直接相關」,就可對外分享。華大基因強調從未因國安或國防安全目的,而提供或被要求提供檢測數據給中國當局。

美國國家反情報及安全中心回應報道時稱,這類檢測「有重要醫療功能,但亦可能為中國及其生物技術公司提供另一種機制,蒐集全球基因和基因組數據」。中國外交部則稱報道反映美國機構的「無理指控及抹黑」。

路透指華大基因與解放軍研發產檢產品被用收集基因數據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599798-20210708.htm

路透社報道,華大基因一款與解放軍合作研發的產前檢測產品,被用作收集女性基因數據。

報道說,華大基因自2013年開始,在國外銷售這款「無創產前檢測」產品,透過採集孕婦血液樣本,測試胎兒有無患上唐氏綜合症等異常疾病。產品在超過52個國家銷售,不包括美國,超過800萬名女性已使用過這款產品。

路透社根據過百份文件,揭露華大與解放軍的合作,其中在2018年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使用了軍方超級電腦,分析藏族及維吾爾族婦女的樣本,找出基因與特徵的關連。報道又說,500多名女性基因數據儲存在由中國政府出資、華大在深圳營運的基因庫。

路透社說,無發現華大違反私隱或法規的證據,但相關政策指明,如果數據與國家安全有關,可以共享。華大回覆路透社證實,有將剩餘的血液樣本及取得的基因數據,用於人口研究,但在測試或研究過程,公司是無法取得可識別的個人資料,亦從未因為國家安全目的,被要求與內地當局分享數據。

外交部回應路透社查詢時表示,報道是無理指控及抹黑。

路透:華大基因與解放軍藉產前檢測收集婦女基因資料 中方批報道反映美國無理指控抹黑
https://news.now.com/home/international/player?newsId=441438

路透社檢視逾百份公開文件,指內地企業華大基因與解放軍合作,透過一種產前基因檢測,大規模收集數十個國家及地區,包括香港在內、逾800萬名婦女的基因資料。公司承認有利用相關資料進行人口研究,但強調從未因國安理由被要求提供資料給中國當局。外交部指路透社的報道,反映美國政府無理指控及抹黑。

華大基因在2013年,推出名為NIFTY的無創基因檢測,為孕婦在懷孕早期,透過驗血檢查胎兒染色體有否異常,如患唐氏綜合症的風險。全球逾50個國家及地區逾800萬名孕婦進行過此測試,包括歐洲多國、香港和台灣等,但不包括美國。

路透社檢視逾百份NIFTY的公開研究報告和宣傳資料,訪問二十多名科學家、基因法律專家及四名曾做NIFTY測試的婦女,發現華大基因與解放軍合作,研發和改良NIFTY測試,並且大規模收集和儲存從測試得來的基因數據。

華大基因向路透社證實,測試中的剩餘血液樣本會送到香港的實驗室重新分析,連同測試所得的基因資料用作人口研究,強調會在最多五年後銷毀樣本及數據,而且在測試或研究過程,公司是沒法取得可識別的個人資料。

路透社報道,沒證據顯示華大基因違反私隱條例,但NIFTY私隱政策列明,如果直接涉及國家安全或國防安全,則有權將資料分享給中國當局。華大基因表示,從沒有因這個原因,被要求提供或提供過資料給中國當局。

路透社報道,逾五百名接受NIFTY測試的歐洲和亞洲女性,基因資料被儲存在深圳,由華大基因營運的中國國家基因庫。華大基因又與北京的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及重慶的陸軍軍醫大學,合作進行NIFTY臨床測試,擴大篩查基因異常。

研究文件顯示,華大基因2018年利用軍方超級電腦,重新分析NIFTY的基因數據,例如身高、體重及病史等,特別集中研究藏族和維吾爾族,找出她們的基因和疾病或其他特徵的關係。

外交部回應指,路透社的報道反映美國當局的無理指控及抹黑;解放軍暫時未有回應。

路透社指華大產前基因檢測產品收集大量基因數據 華大否認
https://news.now.com/home/international/player?newsId=441395

有報道指,華大基因一款與解放軍合作研發的產前基因檢測產品,被用作收集女性基因數據。

路透社的報道指,華大基因在全球超過50個國家,發售檢測胎兒染色體異常的無創基因檢測產品,收集了800萬名孕婦基因,並與中國軍方合作,包括使用解放軍的超級電腦分析資料,並共同發表論文。

報道又指部分接受檢測的女性基因資料,在中國政府出資、華大基因負責營運位於深圳的基因庫儲存。

路透社指未有證據顯示華大基因違反私隱政策,但相關政策指若這些數據與國家安全有關,可以在內地分享。

華大基因回應指,公司從未取得可識別的個人數據,亦沒有與內地當局分享數據。

外交部回應路透社查詢指,有關報道顯示美國當局的無理指控及抹黑,解放軍則未有回應路透社的查詢。

美媒:華大基因與解放軍合作收集 DNA 數據
https://www.thestandnews.com/international/%E7%BE%8E%E5%AA%92-%E8%8F%AF%E5%A4%A7%E5%9F%BA%E5%9B%A0%E8%88%87%E8%A7%A3%E6%94%BE%E8%BB%8D%E5%90%88%E4%BD%9C%E6%94%B6%E9%9B%86-dna-%E6%95%B8%E6%93%9A

路透社及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時事節目《60分鐘》報道,全球最大生物科技公司 — 華大基因(BGI Group)同解放軍有聯繫,包括與解放軍的超級電腦專家共同分析由呼吸道病源到腦部研究等多個項目。自武漢肺炎(Covid 19)爆發以來,華大在歐美、澳洲多地銷售數以千萬計武漢肺炎試劑,美國安全部官員曾警告當地的研究中心不要採用中國的試劑,認為中國可能借此收集外國人的基因數據以協助自己的研究,惟華大強烈否認。

路透社指,翻查 40 多分中英文公開文件及研究部告,顯示華大基因同解放軍的聯繫比想像中更密切,反映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治下,利用私人科技公司進行軍方的研究項目。

華大基因是香港政府「欽點」在本港做全民自願檢測的 3 間中國國家級機構之一,早前已傳出負面消息,包括遭一間英國基因科技公司入稟高等法院,控告華大及其相關公司出售的基因測序試劑套裝,侵犯其在港註冊專利,案件排期 2 月 24 至 26 日聆訊。另外,瑞典公共衞生局於去年 8 月曾指華大出口該國的檢測套裝有「假陽性」問題。

報道引述一名曾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作供的智囊組織 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 高級研究員 Elsa Kania 表示,中國軍方致力於腦部、基因編輯以至人工基因組創建等研究,將來甚至可能配合生物武器的應用,又指美國政府應該關注華大基因同解放軍的聯繫。

華大基因回應路透社的查詢時指,公司向來遵守有關開放科學,數據共享和基因組研究的國際標準及中國法律,又強調同解放軍的合作是屬於學術研究,並「強烈否認任何同解放軍聯繫的指控,尤其是有關 COVID-19 測試的指控。」

報道又指,由 Google 前總裁 Eric Schmidt 領導的人工智能專家工作小組於去年 10 月向美國政府警告要關注中國政府對生物科技領域的資助、在收集生物數據方面的優勢以及解放軍對潛在軍事應用的興趣。小組將於今年 3 月提交報告,預期當中會警告敵對國家將以人工智能分析美國人口的基因弱點,並透過病原體改造工程以針對這些弱點,同時透過基因研究增強士兵的智力或體力。路透社就曾發現,華大基因參與解放軍一個旨在減少中國漢族人對高原反應的研究項目,以協助某些邊境地區的士兵適應環境。

另外,在 CBS 最新一集《60分鐘》報道,華大基因曾提出在華盛頓、紐約和加州等地建立和營運實驗室,時任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ODNI)反情報部門主管埃文納(William Evanina)曾警告各州不應接受這提議。他在節目中說:「外國勢力可以從新型冠狀病毒測試中收集、儲存和利用生物識別的數據。」他提到,擔心中國或利用華大基因一類的的公司收集生物數據,認為全球應更加注意生物數據資產,因為有人可能秘密收集這些數據,威脅國家安全。


- 愛新覺羅 - 09-26-2022

瑞銀料審計合作無改中概股回流 底稿出境不確定 美退市威脅未除
https://hk.news.yahoo.com/%E7%91%9E%E9%8A%80%E6%96%99%E5%AF%A9%E8%A8%88%E5%90%88%E4%BD%9C%E7%84%A1%E6%94%B9%E4%B8%AD%E6%A6%82%E8%82%A1%E5%9B%9E%E6%B5%81-%E5%BA%95%E7%A8%BF%E5%87%BA%E5%A2%83%E4%B8%8D%E7%A2%BA%E5%AE%9A-%E7%BE%8E%E9%80%80%E5%B8%82%E5%A8%81%E8%84%85%E6%9C%AA%E9%99%A4-192100977.html

美國監管機構本月中已派員來港,展開對中概股的審計檢查,外界聚焦中美審計監管協議執行的成效。投資界對中概股前景保持審慎,瑞銀中國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協議的簽署,代表雙方邁出一大步,但在敏感數據處理、審計底稿出境等問題上仍存在不確定性,中概股能否維持美國上市地位屬未知數。他相信,中概股出於規避風險的考慮,將繼續回流香港上市

中美審計監管爭拗持續近20年,雙方今年8月突破性簽署合作協議,惟中美對協議具體細節各自表述。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稱,會視乎本次檢查的合規情況,在12月作出評估。受消息刺激,中概股股價曾短暫上漲,協議簽署以來卻普遍向下,阿里巴巴(09988)、京東(09618)ADR至今累挫近兩成。

王宗豪指出,從現時的公開資訊中,尚不清楚中方會如何處理審計底稿中的敏感數據,若底稿被遮掩,可能無法滿足美方要求。此外,美國監管機構有機會把審計底稿作為證據帶回國,意味審計底稿需要出境,中方對此未知能否接受

投資信心弱 長倉基金忍手

退市危機即使稍為紓緩,投資者對中概股信心仍偏弱。王宗豪解釋,目前股價水平並沒有反映中概股繼續在美國上市的潛在利好,投資者更傾向從中美博弈的角度考慮問題,此前中美談判反反覆覆,投資者難以確切判斷未來走向,料只有美國明確表態中概股可繼續上市,市場才能重拾信心。他預計,現時對沖基金在中概股市場較為活躍,長倉基金參與度較低。

鑑於中美關係的不確定性,王宗豪認為符合條件的中概股仍會回流香港,盡量降低風險。「(回港)第二上市可能需要3個月,主要上市需要6至12個月,有很多準備步驟要做,相信這些公司此前已經展開籌備工作,現在中概股能繼續在美國上市的可能性也不是那麼明朗,從企業家的角度需要防範風險,即使多地上市的合規成本較高。」

富瑞稱有機會納「港股通」

富瑞分析師李裕生則較樂觀,他提到,雖然中美針對協議的用語、語氣不同,但沒有矛盾之處,料美國是基於政治需要採取更強勢的態度,中國此前為達成協議,已經花費大量工夫,包括修訂法規等,有信心最後中方會完全合規。

不過,李裕生強調,就算審計監管問題解決,不意味中概股會停止回流香港,以現時的中美關係,企業無法預計未來風險,加上美國投資者對購買中概股的意欲已經縮減。同時,若中概股回港上市,有機會被納入「港股通」,成為潛在利好。

騰訊(00700)旗下騰訊音樂(01698)上周三(21日)成功在香港第二上市,成為本港首家企業版同股不同權(WVR)公司。針對採用不同投票權架構的中概股回港上市,畢馬威中國資本市場諮詢組合夥人劉大昌回應本報查詢時說,若採用企業同股不同權的公司在2020年10月30日或之前已在其他交易所上市,則適用於港交所(00388)的豁免安排,能夠回港上市。劉大昌補充,對於投票權高於一股10票的公司,要視乎該公司是否在2017年12月15日或之前已在其他交易所上市,若已上市,則可獲豁免,投票權架構將不會成為其在香港上市的阻礙。


- QEpark - 10-23-2022

字節跳動前員工講述中國網絡審查 「我在做對社會有害的事情」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63342570

現居美國的曾嘉俊曾是中國龐大的網絡審查機器的參與者,也是少數願意對外講述這類經歷的中國人。

年少時,他第一次透過VPN在網路上觀看到有關「六四」天安門事件的紀錄片,對此大為震驚。十年後,他加入了擁有抖音及TikTok等人氣社交軟體的中國互聯網公司字節跳動,成為其審核工具開發團隊的一員。

2020年春天李文亮醫生過世成為曾嘉俊辭職離開的最後一根稻草,他再也無法接受自己繼續成為這個生態系統的一部分。

TikTok 否認字節跳動會利用其追蹤美國用戶資訊
https://hk.news.yahoo.com/tiktok-%E5%90%A6%E8%AA%8D%E5%AD%97%E7%AF%80%E8%B7%B3%E5%8B%95%E6%9C%83%E5%88%A9%E7%94%A8%E5%85%B6%E8%BF%BD%E8%B9%A4%E7%BE%8E%E5%9C%8B%E7%94%A8%E6%88%B6%E8%B3%87%E8%A8%8A-070003622.html

針對 Forbes 曝光字節跳動利用 TikTok 追蹤「特定美國公民個人位置」的報導,TikTok 現在給出了正式回應。根據他們的說法,爭議的監測行為實際上是公司內部審計和風險控制措施的一部分,它背後的團隊通常是負責調查在職和離職員工的潛在不當行為。不過按照 Forbes 的說法,在其了解到的案例中至少有兩例涉及的美國公民從未被 TikTok 雇用過。

對此 TikTok 表示 Forbes 審略了自己聲明中所說的「不會蒐集精確 GPS 資訊」的部分,他們解釋說這部分「否定了(報導)核心指控的可行性」,另外 TikTok 也強調自己從未針對美國政府成員、公眾人物、活動家或記者。為了讓美國監管方安心,TikTok 此前已經換掉了自己的全球安全官。而且他們稱自己也已經從系統中刪除了美國用戶的受保護數據,並完全轉向了 Oracle 的美國伺服器。但對此 Oracle 代表表示雖然 TikTok 已經在使用他們的服務,但 Oracle 並不了解他們具體的操作。


- 揸流攤 - 11-18-2022

FBI知悉華在美設警察站 正調查事件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21118/bkn-20221118120048150-1118_00952_001.html
[Image: bkn-20221118120048150-1118_00952_001_01p.jpg]

歐洲有人權組織早前揭發中國政府在美國紐約等全球多個主要城市設立「警察站」,監控在海外的中國異見人士。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局長克里斯托弗.雷周四(17日)向參議員承認有上述警察站存在,FBI正調查事件,他非常關注。

克里斯托弗.雷出席參議院國土安全和政府事務委員會的聽證會,他指FBI知道存在警察站,但拒絕透露詳情。他稱無法容忍中國警察試圖在無恰當協調下,於紐約設立據點,這是侵犯美國主權,規避標準司法及執法合作程序。他提到,美國已處理多宗涉及中國政府騷擾、監視、跟蹤及勒索在美的中國異見者案件,這是真實問題,不只發生在美國,華府正與外國夥伴討論。

另外,共和黨籍眾議員上月已去信司法部,查詢拜登政府是否正調查警察站一事,指出中方可利用警察站脅迫來自中國的美國居民。

FBI局長警告 北京或利用TikTok控制用戶裝置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21116/bkn-20221116120740213-1116_00952_001.html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局長克里斯托弗‧雷(Christopher Wray)周二(15日)警告,中國短片應用程式抖音海外版TikTok引發國家安全憂慮,中國政府可能控制並利用TikTok,來影響用戶甚至控制其裝置。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周三(16日)回應稱,散布虛假資訊並以此為藉口打壓華企,已成美方的慣常做法。

克里斯托弗‧雷在眾議院國土安全委員會的聽證會上向國會議員表示,中國政府可能利用TikTok控制收集數以百萬計用戶的數據,並操控推薦演算法以影響其運作,藉以這個由華企字節跳動擁有的應用程式,操控數百萬個裝置的軟件,技術上危害這些裝置。

被問及美國外商投資審查委員會(CFIUS)有關TikTok的調查時,他指,FBI的外國投資部門亦有參與,其提供的資訊可影響CFIUS與TikTok之間最終達成的安全協議。TikTok發言人表示,不能評論相關機密討論,但有信心可以完全滿足美方的合理國安關切。

對於美方稱正評估TikTok是否可在當地繼續運行,毛寧在中國外交部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對此堅決反對,並希望美方採取更負責任的方式,切實尊重和遵守公平開放和非歧視的國際規則。另有美方情報官員稱,他們正在阻攔來自中國及其他國家的黑客獲取科研成果。毛寧以早前報告顯示美方對中國的西北工業大學發起網攻為例,反指美方應停止對他國的網絡竊密和攻擊,同時停止在網絡安全問題上不負責任地指摘其他國家。

美FCC委員促封殺TikTok 保民眾數據安全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21102/bkn-20221102140021613-1102_00992_001.html

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委員卡爾(Brendan Carr)周二(1日)建議,美國外商投資審查委員會(CFIUS)封殺中國影片分享程式抖音海外版TikTok,確保美國民眾的數據安全,被視為FCC迄今對TikTok最強硬的表態。

卡爾接受美媒訪問時指沒有一個世界足以安全保護數據,避免資料落入中國政府手中,強調美國的數據流向中國,以及TikTok被用於影響美國政策的風險,認為除封殺TikTok外沒有第二個選擇。卡爾早前曾去信美國蘋果公司和互聯網巨擘Google,要求從手機應用程式商店移除TikTok。

TikTok批評,卡爾發表與FCC委員角色無關的言論。TikTok目前與CFIUS談判能否剝離母公司北京字節跳動,變成一間美國公司,並繼續在美營運。FCC雖無權直接監管TikTok,但可能左右負責國家安全審查的CFIUS態度。

近日另有報道指,美國政府已要求日本等國家,對中國實施半導體出口限制,日本政府內部正討論採取限制措施。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周三(2日)回應稱,中方反對美方的經濟脅迫和霸凌行徑,也希望其他國家從本國長遠利益和國際社會根本利益出發,獨立自主地作出正確判斷。

雙11大捷 TikTok美國試水直播帶貨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9%9B%99-11-%E5%A4%A7%E6%8D%B7-tik-tok%E7%BE%8E%E5%9C%8B%E8%A9%A6%E6%B0%B4%E7%9B%B4%E6%92%AD%E5%B8%B6%E8%B2%A8-032347853.html

環球經濟衰退,TikTok下調廣告收入預期,不過近日被揭發已經密密尋找新的盈利增長點,低調在北美試水溫推直播帶貨,內部更早有計劃,目標將在中國價值4000億美元的產業引入美國。

美股外幣即時報價 多國新聞任睇

TikTok美國業務本地化
根據fortunechina的專欄文章透露,TikTok在美國展開TikTok Shop業務,目前正進行內部測試,只有獲邀請而且有簽署保密協議的商戶才能夠參與,TikTok並未就此業務大肆宣傳,不過美國商戶「賣家中心」的頁面經已上線,市場陸續傳出測試的消息。

除了新的神秘自家網購平台,TikTok與美國運通近日推出一個名為 #ShopSmallAccelerator的項目,旨在吸納當地小企業在TikTok做生意,據了解商戶有專門的ShopSmall配樂,也會有TikTok的KOL參與,幫助企業銷售商品,未知此項目是否與TikTok Shop有關,然而肯定的是,TikTok將推出更多美國本地化業務。

TikTok Shop雙11大捷
事實上,TikTok Shop並非新業務,在此之前,業務經已獲引入英國、泰國、越南、新加坡等地,而最近「雙11」數據亦大捷,在「雙11」期間,TikTok Shop整體GMV增長137%,訂單量增長141%,新商家訂單增長158%,馬來西亞更達到單場GMV增長達1214%。

分析指TikTok在美國的TikTok Shop測試,料將針對亞馬遜的「B2C」電商市場,TikTok 將以「中小賣家支持者」出現,勢將搶奪亞馬遜市場。

TikTok於美國佈局電商多時,只因美國政界一直擔心引發「國家安全問題」,怕敏感資料落在中國企業手中,所以業務擴展只能緩慢進行。

計劃在美國建物流中心
去年中TikTok終於開始與Shopify合作,讓Shopify的店門可以連接TikTok,上月初更與TalkShopLive合作推直播帶貨平台,此外TikTok又傳計劃在美國建立物流中心,已在LinkedIn招聘物流職位。

就解決敏感資料問題,TikTok曾表示正在推行一項「德克薩斯計劃」(Project Texas),只讓美國員工才能接觸美國數據,另邊廂TikTok正在招攬被裁的美國科企員工,甚至已經面試了一些Meta的前員工,以加強當地業務,未知招攬Meta前員工,是否與此計劃有關?


- 陪瞓導師 - 11-28-2022

美禁售華為等5中企電訊設備 FCC終極裁決:不可接受的國安風險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7%BE%8E%E7%A6%81%E5%94%AE%E8%8F%AF%E7%82%BA%E7%AD%895%E4%B8%AD%E4%BC%81%E9%9B%BB%E8%A8%8A%E8%A8%AD%E5%82%99-fcc%E7%B5%82%E6%A5%B5%E8%A3%81%E6%B1%BA-%E4%B8%8D%E5%8F%AF%E6%8E%A5%E5%8F%97%E7%9A%84%E5%9C%8B%E5%AE%89%E9%A2%A8%E9%9A%AA-192200955.html

中資數碼設備公司持續遭美國政府質疑從事間諜活動,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繼上月中表明計劃禁止向華為及中興(00763)發出產品銷售許可,上周五(25日)作出終極裁決,宣布基於國家安全面對不可接受的高風險,已通過新規定,禁止華為、中興,以及去年3月一同被列入威脅國家安全通訊設備和服務清單的海能達通信、海康威視及大華技術,這5間公司的設備進口或銷售。

FCC去年已禁止接受聯邦政府補貼資助的網絡營運商購買清單上公司的生產設備和器材,美國總統拜登去年11月再簽署《安全設備法》,禁止美國監管機構向有關中資公司批出新許可證出售設備。

FCC主席Jessica Rosenworcel表示,FCC致力確保不可信任的通訊設備不會獲得授權在國境內使用,以保護國家安全,並將繼續展開這些工作;是次的新規定,是保護美國國民免受涉及電訊的國家安全威脅,而採取的持續行動當中重要的構成部分。

海康威視指無法律依據

華為拒絕置評。海康威視回應稱,旗下閉路電視產品沒有對美國構成安全威脅,FCC的決定毫無技術或法律依據;有關裁決也不利美國的小企業、地方部門、學區、個人消費者去保護其自身、家庭、企業及財產,因相關成本會更高。

FCC此前已經禁止聯邦政府補貼資助被用於購買清單上公司的設備或服務、啟動《安全設備法》去移除已安裝在美國網絡中的不安全設備,以及基於國安機構建議,撤銷中國國有營運商的經營權等。

華府對清單上公司的禁令行動自上屆特朗普政府延續至今,並沒有因拜登上場而收回成命,彭博引述公共政策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高級研究員Klon Kitchen說,是次新規定屬終極行動,過往由特朗普主導下展開的舉措現正落實,由拜登持續對這些公司施壓,因為相關威脅並未改變。

有華府官員透露,上周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雙邊會談中,沒有談及是次FCC的新規定,但雙方有廣泛地討論一些技術問題,拜登也表明美方將繼續採取行動保護國家安全。

拜習會未談及FCC新規定

美國監控研究機構IPVM政府研究主管Conor Healy認為,海康威視及大華技術面臨的影響最大,因其產品在美國獲廣泛使用,尤其是需要大量監控設備的政府機構,而警方等部門則使用海能達的手提對講機。

美禁華企電信及監控設備 北京促美糾正錯誤做法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677535-20221128.htm

在北京,外交部強調,中方反對美國禁止進口和銷售多家中國企業的電信和監控設備,敦促美方糾正錯誤做法。

發言人趙立堅說,美方此舉是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國家力量無理打壓中國企業的又一惡劣案例。這種做法違反市場經濟原則,破壞國際貿易規則,損害中國企業利益。美方應停止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武器化,為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各國企業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視的市場環境。中方將繼續堅定維護中國企業的正當合法權益。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上星期以國家安全為由,宣布禁止批准五家中國企業,包括華為、中興、海康威視、大華技術和海能達生產的電信設備進口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