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倒扁」推不倒台灣民主制度
#1
2006/9/28
http://www.rti.org.tw/ajax/media/content2.aspx?id=36
線上收聽
mms://mediafile.rti.org.tw/rti/china/200609280700.mp3
( 林朝億vs. 曹長青)

播出節目:「 早安中國 」
主持人: 林朝億

台灣被喻為東亞的「民主燈塔」、被稱之為「自由國家」,和對岸的專制中國不一樣,就是因為台灣的民主;所謂「民主」指的是:既然人民有投票權,總統的當選,靠公民的選票,總統的去留,則要依憲法的規定;雖然,最近爆發陳水扁總統及其家庭成員可能涉及貪污,但法律尚未定罪前,倒扁總部發起街頭運動要陳總統為道德操守負責、下台,在陳總統的任期沒有完成之前,靠體制外的手段來結束總統任期的行為,是對台灣民選制度的一大挑戰。來自中國大陸黑龍江省,現年53歲、旅居美國多年的中國異議人士曹長青,接受央廣「早安,中國」節目的專訪,談到台灣這座民主燈塔,在面對反貪倒扁的浪潮,究竟要靠街頭運動、人民選票、國會殿堂還是司法途徑解決?曹長青提供不同層面的思考方向。


林朝億:




2000 年政權和平移轉以後,很多人就在討論台灣究竟是不是亞洲或東亞的一個民主燈塔,對台灣民主政局的發展,很多人都抱持著樂觀的看法,不過6年後,台灣政局的確出現一些問題,包括:陳水扁總統正面臨著罷免風波及他的家人與親信涉入一些司法官司。這時候所謂台灣民主燈塔的效應,特別是對中國來說,是更明亮?還是這個燈塔即將熄滅呢?今天我們將就這個議題和中國海外異議份子、也是民運份子曹長青先生聊聊。曹先生,你好!






曹長青:




你好,聽眾朋友好!很高興來到這個節目,更高興能有這個機會和大陸聽眾朋友共同探討兩岸的問題,尤其是台灣目前的政局及大陸未來的前途。


林朝億:




就目前台灣的局勢,您對我剛才所提的燈塔效應是不是會產生憂慮呢?






曹長青:




我還是比較樂觀的,我覺得台灣這座燈塔現在沒有倒塌、也沒有熄滅,不過,現在光線是不是仍舊光亮還有待觀察的。為什麼我說這個燈塔沒有倒塌呢?因為台灣的民主制度已經建立起來了,民主制度最重要的核心,就是人民有選擇的權利,台灣已經用選票選舉了無數次,光是政黨和平輪替就有兩次了,包括1996年第一次總統直選李登輝先生當選,到現在正好10年了,(民主制度)本質都沒有改變。2008年又要再次選總統,年底北高兩個重要城市也要選市長,明年立法院也要改選,一切都在走正常的司法選舉程序,所以制度上是沒有改變的。不過,就另一方面來說,台灣現在內部的確出現一些所謂的亂象,像是倒扁示威啊,希望用體制外的方式要求陳水扁總統下台等等。不過這些我覺得是作為一個新興民主國家的台灣必須要走的過程,因為畢竟台灣走向民主的時間還短嘛!而且也是華人社會中第一個走向民主的社會。中國縱使有幾千年的歷史,卻從來還沒有老百姓可以投票的歷史,從來都是帝、王、將、相,任何事都是領導者、皇帝們說了算的歷史,叫「皇帝聖旨」,這個聖旨是大家必須遵從的。包括今天中國的胡錦濤,還是新的皇帝啊!中國人民不能選擇領導人,只有領導人來管制人民你能說什麼、你不能說什麼。中國能有像央廣這麼樣的電台嗎?可以隨便就請我來和中國不同想法的人說話嗎?這是不可能的,從這一點來看台灣,它的民主社會還是值得令人欣喜的,不過它終究是新興的,是不是能更成熟,可能還有一段艱難的道路要走,台灣現在就處在這個時期,經過這個錘鍊過程,台灣選民才能真正成為一個民主社會的公民「Citizen」;什麼叫「公民」呢?最重要的就是民主社會才會產生公民,像中國這種類型的專制國家,人民只有兩種,一種是暴民,燒、殺、搶、奪,要不就是順民,大家服從統治者,所以,這種社會不會產生公民。什麼社會能產生公民?必須是民主的社會,有選票、有責任,同時要是國家的主人,像美國大約3億人口,基本上都是走向公民的社會,他們沒有大規模的倒總統,他們只會用選票、用國會(路線)來解決問題。雖然台灣目前有些社會亂象,但我還是認為,台灣還是會逐步地走向美國、英國,這些西方成熟民主國家的方向,也就是利用體制內的、通過選票的、通過立法院的方式,保證新聞、言論、示威等等自由,讓社會能更為平和,更為民主,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不認為台灣這座燈塔會熄滅、倒塌,或是燈光減弱,但還是要看將來的發展了。


林朝億:




您剛才所提很值得觀察的一個面向,就是從制度面來說,台灣已經過好幾次總統選舉,國會也全面改選,人民也習慣透過選舉的方式來解決政治上的衝突,甚至說,為了選舉提出各種論述或意見供民眾選擇。但是在政黨輪替後到現在,一些政治爭議不是現有的民主機制所能解決的,即使能解決,政治人物卻又考慮自己的政治利益,不願意利用現有制度解決問題,這都讓人懷疑所謂的民主機制其實還是有其問題的?這座台灣燈塔也是有其檢討的地方?


曹長青:




當然,台灣現在還是一個新興的民主國家,即使總統直選也不過10年的歷史,中國開放改革都已經20多年了。今天台灣民主走向成熟,成熟什麼?就是成熟這個制度、法律嘛!像台灣現在這個倒扁運動,它有幾個原則問題,如果你覺得陳總統的確涉及不法需要下台,首先就要問,是不是涉案?這個問題究竟是倒扁群眾決定還是檢調部門決定呢?從基本的政治常識來說,應該是檢調部門,就是中國說的司法部門決定,不能由街頭群眾決定的。像美國柯林頓總統涉及的緋聞案就是由獨立檢察官調查,調查報告訂出罪名,再交國會定奪,這都有一定的程序。現在不論是紅、藍、綠各方,都無法拿出陳總統本人貪污違法的事証,所以連國民黨主席馬英九都說,倒扁不需要法律理由,這也說明,連馬英九先生也認為沒有法律證據。再來,陳總統的家人現在也沒有人被定罪,目前也只是在法律審理過程中,按照美國原則來說,也應該是無罪推論,也就是在沒有定罪之前,任何人都應該是無罪的。不能像中國,先把人抓起來,然後再找罪名。就算陳總統的夫人和女婿定罪了,陳總統是不是就一定要下台也得要看有沒有這個法(源),這就需要台灣立法機構先訂出這個法及其程序,今後凡是行政官家屬犯罪,行政官也應下台,同時也要明確定義「誰是家屬」,現在要用人民公決總統是否下台是不可以的。而且決定總統去留已經有人民公決的做法了,就是4年一次投票選舉,這就是人民公決啊!何況選舉還具有相當嚴格的法律程序,像是投票者是不是具有一定的法律資格等等。所以我強調,台灣這個倒扁運動一定堅持3個原則,第一個就是,堅持不能用道德取代司法,因為道德太過於抽象,像阿拉伯世界可以合法娶4名妻子,這在很多國家都是不行的。這個道德就不一樣嗎?現在倒扁領導人施明德提出最高道德標準,什麼又是最高?什麼又是中等?什麼又是最低呢?這是很難定義的。美國柯林頓總統最後也不是因為發生性醜聞被彈劾的,他是因為在調查過程中對獨立檢察官說謊,這是阻礙司法,最後是司法彈劾了他。再如日前,馬英九市長前往同性戀的一個結婚場合祝賀,這在84%民眾都是基督徒的美國是無法認同的,所以什麼是道德?什麼又是不道德呢?也因此,道德是無法取代司法的。第二個原則是,不能用體制外的方式解決問題,也就是不能用街頭抗爭取代法制來解決問題。不過,在專制國家像中國,人民就應該用各種方式、包括體制外的方式來結束這個專制而不民主的國家。當年,美國反抗大英帝國時也是拿起武器,在體制外打了一場獨立戰爭才建國的。但是當國家民主了,就不能太強調民主而應走向共和,什麼是共和呢?就是法制、遊戲規則,一切事情都要走國會、走最高法院、走法制的道路。所以,街頭運動都是共產國家才會用的方式,因為他們沒有獨立的司法可以解決問題。如今的美國、台灣都已經是民主國家了,有選舉、言論自由等各種自由,就應該使用體制的方式解決問題。最後就是,不可以用少數人的自由權利剝奪多數人的政治選擇權,現在台灣已經有各種自由了,但是不能因為少數人要總統下台,就剝奪多數人的政治選擇權。這就像日前美國一場移民大遊行,訴求將非法移民改為合法移民,他們表達意見是他們的自由,但如果他們包圍白宮,安營紮寨,逼使布希總統改變移民法,不然就要他下台,美國人民會同意嗎?當然不會同意。因為這是少數人的權利,是不能剝奪多數人選布希總統的這個權利,這會構成司法問題,會擾亂社會秩序,美國政府是不會允許的。施明德先生說,他連署了100萬人,但陳總統當年是600多萬人選出的,100萬、600萬,誰是多數?他們可以表達意見,但是在國會再度提出第二次罷免案後,倒扁運動就應該停止了,因為再下去會造成社會混亂。尤其是這個運動也會造成族群對立、藍綠問題,像現在就有人喊出「中國人站起來了」,或有些人喊台灣人站起來了,這對台灣來說,都只會帶來負面效果,更糟的是,對台灣的國際形象更是一大損害,現在很多國家像加拿大、美國等都認為台灣現在政局混亂,而且這對台灣參加聯合國也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我覺得倒扁運動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應該見好就收、和平收場,這樣除了表達意見外,也為未來示威抗議運動樹立一個好榜樣。






林朝億:




曹先生剛才提到的多是司法面的層次,但是一個新興國家從威權轉移到民主這個過程中,除了政治制度的改變外,也包括:司法、財經等各個層面的改變。這次,倒扁運動曾推動民眾寫信給檢察官,希望能推動獨立的司法制度。這已經不只是倒扁或挺扁的問題了,而是突顯出過去在國民黨時代淪為打手的檢(調)系統,到現在都無法被任何一方所接受。如果類似這種民主轉型不順的情況一直無法改善的話,會不會讓剛萌芽的民主制度陪葬進去呢?


曹長青:




這種擔憂當然也有一定程度的道理。在西方,現在其實有兩大派,一種是暴力革命派,包括:史達寧、列寧、毛澤東等人;一種就是漸進派,強調改革是漸進式的;今天,中國的一些知識份子就在討論,當年孫中山推翻清王朝是不是正確的選擇,還是保持帝制,像現在的日本天皇;一個不推翻制度的、體制內的、不流血的改革,就不會有共產黨的出現,也就不會有8千多萬人喪生,這樣會不會更好,這都可以討論的,今天在西方就非常強調制度的漸進改革。你剛才提到,綠營的人對台灣檢調有看法,認為檢調部門的上層菁英都是國民黨的人,可是藍營方面卻認為,綠營執政(握)有公權力啊,雙方就會互不信任。怎麼辦呢?你還是得要相信司法,在現有情況下一點點地改變它,不能說,它不夠理想就否定掉它,這樣才能使台灣的司法更為獨立、完善。除了不信任司法問題外,台灣現在還有藍綠的問題,這是台灣最根本的問題,而這個問題的背後也就是認同的問題。其實全世界也不是只有台灣有是否要獨立的問題,現在已經獨立的立陶宛3小國,當年一些只佔10%的蘇聯人不承認自己是立陶宛人,仍認為自己還是蘇聯人,這和現在台灣外省人只佔15%的情況,不是一樣嘛?立陶宛是怎麼解決的呢?他們認為,你是哪裡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認不認同你住的這個地方就是你的家園,大家要共同保護這個家園民主,共同建設它,誰也不可以族裔對立,也不可以族裔歧視,如果不認同,你就回到你原來的那個國家。這是身分認同的問題,而這也是自己要決定的事,像我是黑龍江省人,當然是中國人啦,但我已經入了美國籍就應該要認同美國這個國家,承擔美國公民的責任,如果今天共產黨打美國,我會參加美國對抗中國解放軍,不能因為我是中國人就得聽共產黨的。台灣現在面對這個問題就得學習立陶宛,降低族裔對立,是哪裡人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做文明人,藉由投票、體制、寬容等方式解決問題,大家可以就事情討論、辯論,辯論不成可以共存。我還是覺得,不管你是哪裡人,只要你住在哪裡,你就要喜歡那裡,像我現在雖然是被迫住在美國,但我就是喜歡這住了18年的國家,我現在把她當成了我的國家,我提到美國就會說我們美國,有一天中國民主了,我就會說我們中國,但現在她是專制不民主的,她不是我們的,她是共產黨的,她被共產黨劫持了。所以,我還是要說,你住在那裡,你就要喜歡那裡,如果你覺得中國好,你可以回去啊,人活在世上不就是尋求快樂嗎,如果說統一吧,你又無法接受共產黨統治,住在台灣又覺得台灣不是中國,不願接受台獨,說支持本土政權吧,你又不喜歡那個執政黨,不喜歡所謂的正名制憲,這不是自找難受嗎?人活著就是要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不是什麼事都要扯上政治的。其實台灣人真是太幸運了,你們不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不像香港,香港現在回歸中國又怎麼樣呢,治安不好,經濟不好,失業率又高,新聞自由還受限制,誰現在還會認為香港是「民主之珠」啊!所以究竟是要追求生活品質呢,還是要追求什麼統一、回歸這些概念問題呢,這是大家要深思的問題。






林朝億:




今天要謝謝,曹長青先生提供聽眾朋友不同觀點和想法,也刺激中國共產黨走向更民主的一個機會,謝謝!


曹長青:




謝謝!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1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