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藍韜文:中國改變香港選舉制度 明顯違反中英聯合聲明
#1
中英聯合聲明 Sino-British Joint Declaration

藍韜文:中國改變香港選舉制度 明顯違反中英聯合聲明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0330.htm

英國外相藍韜文表示,中國改變香港的選舉制度,明顯違反中英聯合聲明,削弱香港人的自由,以及破壞北京在國際的義務。
Reply
#2
蔡子強:(中字)「搬龍門」架空《基本法》,選制改港民主倒退50年;中央將工商界立法會議席「溝淡」,文革2.0建制派大洗牌;學者身份研究選舉制度,恐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SM1edMMjH4
[youtube]oSM1edMMjH4[/youtube]

蔡子強(2):(中字) 港府委任變相種票,人大閃電決策漠視兩制;真選舉消失民主派艱難,北京放行民主派最多16席?;立法會將背書中共意志,中港「深層次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l6A0onxjV0
[youtube]cl6A0onxjV0[/youtube]
Reply
#3
藍韜文:要中國履行中英聯合聲明對香港承諾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0504.htm

七大工業國外長會議在英國倫敦召開。東道主英國外相藍韜文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先舉行雙邊會談。

藍韜文在會後說,有討論中國議題,有需要捍衛西方的價值觀,要中國履行承諾,無論是關於中英聯合聲明對香港的承諾,還是其他更廣泛的承諾。

他又說,在可行情況下,英美尋求以建設性方式,以明智和積極態度在例如氣候變化等議題與中國合作。
Reply
#4
英國發表《香港問題半年報告》 批評北京鎮壓異見人士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0611.htm

英國政府發表《香港問題半年報告》,講述香港去年7月至12月的情況,報告認為,北京當局在這段期間鎮壓不同政見人士,以及壓制不同政治觀點的表達,批評北京破壞中英聯合聲明對香港的高度自治、權利及自由的保障,當中,去年共有3次違反聯合聲明,兩次在7至12月期間發生,批評北京當局處於持續不遵守聯合聲明的狀態。
Reply
#5
G7聯合公布促中國按《中英聯合聲明》確保香港高度自治
https://news.now.com/home/local/player?newsId=481127

七國集團峰會結束,聯合公報要求中國按照《中英聯合聲明》及《基本法》確保香港高度自治,保障香港民眾的權利和自由,又表明會繼續迫使俄羅斯為入侵烏克蘭付出代價,包括探討向俄羅斯出口的石油和天然氣設置價格上限。

七國集團在德國巴伐利亞為期三天的峰會結束,發表聯合公報,俄烏衝突是重點之一,公報稱會繼續令俄羅斯就入侵烏克蘭的無理行動,在政治和經濟上付上代價,會採取措施阻止俄羅斯利用其能源生產國地位在戰爭中獲利,損害其他弱勢國家的利益。

七國考慮採取措施,為俄羅斯石油設定價格上限,禁止運送高於上限的石油,並邀請志同道合的國家加入。

對於俄烏衝突引發全球糧食危機,七國同意加碼提供45億美元,應對全球糧食危機及饑餓人口大增的問題。

七國特別向中國喊話,要求北京秉持和平解決紛爭的原則,敦促俄羅斯停止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針對低收入國家因為欠債引發的危機,公報促請中國等債權國要以互惠原則作出建設性的貢獻。

公報又高度關注中國的人權狀況,特別是在新疆和西藏的強迫勞動,要求中國等國家尊重普世人權和基本自由,並承諾消除在全球供應鏈中使用任何形式的強迫勞動。

公報在香港七一回歸前要求中國按照《中英聯合聲明》及《基本法》確保香港高度自治,保障香港民眾的權利和自由。

在氣候方面,公報指出目前全球的目標和措施執行不足以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七國同意建立「氣候俱樂部」,讓志同道合的國家以一致的規範和標準應對全球暖化問題。

公報籲保障香港權利自由高度自治
G7促京履《中英聯合聲明》承諾
http://www.mingpaocanada.com/Tor/htm/New...tac1_r.htm

為期3天的七國集團(G7)峰會昨(28日)閉幕,會後聯合公報敦促中國維持和平解決爭端的原則,向俄羅斯施壓要求停止入侵烏克蘭,並放棄在南海的「擴張性海洋主張」。G7峰會公報又連續兩年提到香港,呼籲中國履行其在《中英聯合聲明》及《基本法》的承諾,保障香港的權利、自由和高度自治。

譴責貿易手法 關注疆藏台港

G7領袖在公報中,首次直接譴責中國在國際貿易上「不透明」和「扭曲市場」的做法,稱G7將作出一致行動,確保企業和工人有公平的競爭環境,促進多樣化及抵禦經濟脅迫,以及減少「戰略依賴」。

G7領袖關注中國人權狀況,敦促北京政府尊重基本自由,公報稱,嚴重關切西藏和新疆「強迫勞動」情況,並敦促中國履行在《中英聯合聲明》的承諾,確保港人享有自由和高度自治。公報也強調維護台海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並鼓勵以和平方式解決兩岸問題。G7公報連續兩年促請中國尊重新疆的人權、香港的高度自治,以及強調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

撥款應對糧食能源暖化危機

俄軍侵烏引發全球糧食供應短缺及糧價飈升。在公報中,G7領袖承諾增加45億美元紓緩全球糧食危機,使今年的承諾撥款總額超過140億美元。他們敦促全球所有國家避免儲存過多糧食,以免進一步推高糧價。這場戰爭亦影響全球能源市場和供應安全,G7領袖稱會對抗這些影響和風險,同意探討對俄能源設價格上限。

公報亦提及堅決遵守《巴黎協定》,G7領袖強調須採取行動,到2030年將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19年減少約43%。G7也同意成立「氣候俱樂部」,協調和加快應對氣候變化。

此外,峰會的東道主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表示,他對烏克蘭局勢的看法完全與烏克蘭人對局勢的看法一致。澤連斯基與七國集團領導人對話之時,烏東頓巴斯地區局勢急迫而艱難,俄軍在佔絕對優勢的火力支援下,正在步步緊逼,逐漸向烏克蘭守軍陣地蠶食推進。澤連斯基與七國集團領導人對話結束後僅過了幾個小時,烏克蘭官員就報告俄軍使用導彈襲擊了克列緬丘克市一個人流擁擠的購物中心。
Reply
#6
外交部:英國對回歸後香港無主權 應停止干涉中國內政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20701.htm

在北京,外交部在例行記者會回應英國首相約翰遜的涉港言論,發言人趙立堅說,中方已經多次闡述有關《中英聯合聲明》的立場。他重申,香港是中國的香港,任何外部勢力無權干涉。英國對回歸後的香港無主權、無治權、無監督權,也根本不存在所謂承諾。

趙立堅說,英方一再拿《中英聯合聲明》說事,只會再次暴露他們陰暗、過時的殖民主義心態,和打著人權旗號抹黑香港形象的險惡意圖。英方應該正視香港已回歸祖國25年的現實,客觀公正看待香港發展,尊重中國主權和統一,停止干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不要再給中英關係製造麻煩。
Reply
#7
英聯邦議會聯合會以「香港情况惡化」為由 撤銷邀請兩名立法會議員到英交流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4%E6%B5%81

英聯邦議會撤回邀請出席研討會 李梓敬:強烈譴責
https://news.now.com/home/local/player?newsId=505534

英方撤回研討會交流邀請 李梓敬:主辦方做法兒戲
https://news.now.com/home/local/player?newsId=505456

英聯邦議會撤回邀請本港兩名立法會議員赴英交流。

議員李梓敬及簡慧敏原先獲邀,於3月出席由英國議會及英聯邦議會聯合會合辦的西敏寺研討會。

聯合會英國分會周四發聲明指,鑑於「香港情況惡化」,一致同意撤回對香港立法機關的邀請。

李梓敬對主辦方的決定表示遺憾,指去年底收到邀請至今,香港制度上並無新改變,認為主辦方做法兒戲。
Reply
#8
特區政府斥美國人權報告污衊抹黑香港國安法和選舉制度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30321.htm

特區政府表示,對美國國務院2022年度人權報告中對《香港國安法》和經完善的香港選舉制度、以及香港人權和法治等情況大放厥詞和污衊抹黑,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發言人重申,香港特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是根據「一國兩制」原則而設立,直轄於中央人民政府,強調特區政府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維護《香港國安法》的權威,依法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職責和義務,同時維護香港市民受到法律保障的權利和自由,確保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

發言人提到,美國一再通過所謂年度報告,作出顯然屬政治凌駕法律的卑劣技倆,肆意將人權問題政治化,只會自暴其短,理屈詞窮,以失敗告終。特區政府再次強烈敦促美國立即停止以人權為藉口,干涉純屬中國內政的香港事務。

發言人譴責,美國所謂報告中針對經完善的香港選舉制度,以及2022年行政長官選舉的失實內容,強調經完善的選舉制度為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提供了法律保障。

特區政府發言人提到,美國在報告中有關《香港國安法》的內容毫無理據,與事實全然不符,強烈反對美國所謂報告中就特區政府的執法行動所作出的毫無理據且失實內容,強調香港執法部門根據證據、嚴格依照法律,以及就有關的人士或單位的行為而採取執法行動,與他政治立場、背景或職業無關。

發言人又說,對於美國所謂報告中有關監獄及勞教中心情況的不實內容,強調懲教署致力為在囚人士提供穩妥、安全、人道、合適和健康的羈管環境。所有在囚人士作出的投訴都會獲公平、公開和公正的處理。
Reply
#9
英國發表報告批中方未履行《中英聯合聲明》承諾 港府稱言論失實抹黑
https://news.tvb.com/tc/local/6509c761dc...9%E9%BB%91

英國政府發表香港半年報告,批評中方未有履行《中英聯合聲明》的承諾。特區政府表示強烈不滿及堅決反對,強調報告言論失實抹黑。

特區政府發言人批評英方通過所謂半年報告,就香港事務顛倒是非、說三道四,以政治凌駕依法施政的技倆早已昭然若揭。強調港區是中國不可分離的部分,再次強烈敦促英方認清事實,遵從國際法和國際關係的基本準則,立即停止干涉純屬中國內政的香港事務。又反駁報告對重塑區議會的錯誤理解,指任何將區議會說成是香港民主進程一部分,都是完全曲解《基本法》的原意。

又指強烈不滿英國對《香港國安法》實施,讓廣大香港市民生活和經濟活動回復正常,營商環境恢復的實況熟視無睹。

【大國外交】英國發表《香港問題半年報告》 北京批粗暴干涉中國內政
https://news.tvb.com/tc/local/650afe3cee...7%E6%94%BF

英國政府發表「香港半年報告」,批評中方違反《中英聯合聲明》的承諾,北京批評報告老調重彈、歪曲事實,粗暴干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嚴重違反國際法原則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中方表示強烈不滿、堅決反對。

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說:「香港發展成就不容置疑。香港回歸以來,『一國兩制』在港實踐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功。香港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繼續發揮中國內地同世界各地的重要橋樑和窗口作用;香港經濟蓬勃發展,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穩固,憲制秩序穩健運行,國家安全得到維護,『愛國者治港』 得到落實,民主發展前景光明。」

毛寧表示:「《中英聯合聲明》不容濫用。聯合聲明的核心要義是中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英方對回歸後的香港無主權、無治權、無監督權。依法治港舉措不容置喙。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中國政府治理香港特區的法律依據是中國憲法和《香港基本法》。《香港國安法》的制定實施和香港選舉制度的完善,有力推動香港實現由亂到治,並進入由治及興新階段。香港特區依法處置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人員,是維護香港法治的正義之舉,也是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的必要之舉,合憲合法,無可指摘。」

毛寧稱:「我們正告英方,任何外部干預都不可能動搖中國政府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的堅定決心,任何企圖禍亂香港的伎倆都絕不會得逞。」
Reply
#10
中大民調指近63%港人政治冷感 學者分析影響政府施政或更容易出錯
https://www.voacantonese.com/a/it-reacti...84229.html

香港 —
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最近公佈一項民調顯示,接近63%受訪者對政治缺乏興趣,較去年的調查上升7.4個百分點,調查又顯示,55%受訪者同意,政府官員不太在乎市民的想法;超過50%受訪者認為政黨不能夠代表市民的意見。有學者分析,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大幅修改香港選舉制度後,候選人的提名及參選資格都被政治審查過濾,是導致港人政治冷感的主要原因,上屆立法會選舉地區直選投票率,創新低至只有30%,市民政治冷感亦會影響政府的施政更容易出錯

香港特首李家超將於10月25日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前年大幅修改香港選舉制度後,首次“愛國者治港”的區議會選舉將於12月舉行。

調查指63%受訪者對政治缺乏興趣
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上星期三(9月20日)公佈一項有關市民對政治興趣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接近63%受訪者對政治缺乏興趣,較去年的調查上升7.4個百分點。

這項民意調查在7月20日至8月21日進行,以電話隨機抽樣成功訪問了711位18歲或以上的香港市民。

調查列出一些表達政治意見的途徑,詢問市民過去一年有沒有透過這些途徑,就地區或全港性問題表達意見。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受訪市民並未積極運用這些途徑表達意見。

調查發現接近84%的受訪者完全沒有透過區議員或立法會議員表達意見;超過81%的受訪者完全沒有透過非政府團體反映意見;另有超過83%受訪者完全沒有直接向政府部門或有關官員反映意見。

學者指政治冷感來自選舉缺認受性
調查列出一些有可能影響市民政治興趣的意見,結果顯示,55%受訪者同意,政府官員不太在乎市民的想法,較去年的調查上升7.3個百分點;另有接近52%的受訪者同意,認為“像我這類人對政府的政策並無任何發言權”,較去年的調查上升接近9個百分點。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前助理教授鍾劍華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大幅修改香港選舉制度後,候選人的提名及參選資格都被政治審查過濾,是導致港人政治冷感的主要原因,也反映在上屆2021年的立法會選舉,地區直選投票率創新低至只有30%,相比2019年的區議會選舉創紀錄的超過7成投票率,下跌超過4成。

鍾劍華說:“你現在這個選舉在提名及參選資格,那裡已經完全被政治審查去過濾,這個選舉根本不是真的選舉、不會有公平的選舉來的,即是你(當局)已經在過程裡面利用行政權力去剝奪了很多人的政治權利,所以我覺得這樣的情況下香港人不去投票,或者說不認為應該支持這些選舉,這個是很自然(的現象),因為你怎樣選都是選它(建制)那班人,我覺得既然上一次(2021年)的立法會選舉,已經充份顯示到這一點,特別是上一次的立法會選舉,跟2019年11月那個區議會選舉做一個比較,你就更清楚知道那個分別,所以香港人得到這個結論,其實在上一次的立法會選舉裡面,已經透過這些行動表達出來了。”

對於調查顯示,55%受訪者同意政府官員不太在乎市民的想法,鍾劍華表示,反映很多香港市民已經不在乎政府的施政,對特首的施政報告以及財政司發表的財政預算案公眾諮詢都漠不關心,甚至官方舉辦的地區公眾諮詢大會,參加者都經過篩選。

鍾劍華說:“以往施政報告派(發)的時候,市民排隊去拿的,但是去年都不見了,即是對上一次(施政報告),市民簡直不看施政報告了,所以其實香港人對施政報告,或者其他那些財政預算案的反應,完全是從這個政治上覺得,我無需要參與這個‘虛假的遊戲’,我覺得是完全一致的,當市民個個都不理(政治)的時候,對施政有甚麼影響,很簡單講對政府表達意見那些,或者有平台表達意見那些,全部都是政府自己‘欽點’了、或者‘篩選’了的人,對它(政府)來說,做甚麼都容易了很多,現在(向)立法會要錢就有錢,要(通)過某些(法)例就通過某些例,完全沒有阻力也沒有辯論了。”

市民漠不關心政府施政易出錯
鍾劍華表示,這種政治“一言堂”的現像,表面上政府的施政好像更容易,但實際上市民的政治冷感,亦會影響政府的施政更容易出錯。

鍾劍華說:“因為你(政府)任何政策若果你純粹官員自己公務員‘閉門造車’,或者一班只是‘內圈人物’給意見的話,你事實很容易就忽略了、你測試不到公眾那個反應,所以它出錯的機會比較高。”

鍾劍華表示,如果政府施政願意廣開言路,接受公眾表達的意見去制訂政策,一旦出錯市民都願意承擔一部份的責任,但是現在香港市民政府冷感的情況下,認為政府不願意聽取民意,對施政漠不關心,政府就要自己承擔所有決策失誤的責任,例如最近推動夜經濟的“香港夜繽紛”活動,不斷被市民挖苦。

鍾劍華說:“你甚麼‘夜繽紛’那些,你就說、你就做吧,大家都沒有給意見,大家亦都不理,亦都事實上那個反應很冷淡。你到頭來就見到大家用各種方式去挖苦,你花了那些錢大家亦都覺得你花‘怨枉錢’,到頭來要問責的時候到底誰負責呢﹖我覺得問題就是一時的(施政)利便,造成的結果就是容易出錯,以及令到整個社會不會去為一些施政上的困難、問題承擔責任,這個是一個很不理想的社會來的,但是香港現在正正就是這樣。”

“愛國者治港”下議員不能代表民意
至於調查發現,接近84%的受訪者完全沒有透過區議員或立法會議員表達意見,政治學獨立學者、時事評論員黃偉國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結果反映國安法之下市民不願意表達意見,亦認為“愛國者治港”下的區議員或立法會議員,不能夠代表民意。

黃偉國說:“現在香港是國安法‘大哂’(最大)了,所以市民就覺得你政府可以隨時用國安法,檢控一些批評政府的市民,那當然不出聲了,然後你那些‘愛國者治港’只是‘扒下來’,個個‘躺平’不做事情、只是‘騙飯吃’,更加不會覺得那些‘愛國者’,或者甚至現在民建聯、工聯會,或者甚至是自由黨那一堆(議員)會代表到他們(市民)。”

黃偉國又表示,《港區國安法》實施超過3年以來,市民回應民意調查亦會擔心犯法的風險,他認為國安法也是造成市民政治冷感的原因之一。

黃偉國說:“所以我覺得第一件事情,肯接受訪問的受訪者已經很難得,因為很多受訪者都覺得,會不會接受這個訪問,都會可能被一些負面的意見或者評分,會不會觸犯國安法等各方面,所以這個信息都很明顯,就是市民那種政治冷感,或者對政治漠不關心,其實是由整個政治制度、或者那個政治文化,在國安法之下的一個情況造成的。”

評論員指反映市民對政制民主化的無力感
調查也列出一些市民對香港政黨不同功能的意見,結果顯示,超過50%受訪者認為,政黨不能夠代表市民的意見,較去年的調查上升超過15個百分點;超過47%受訪者認為,政黨不能夠有效監督政府。

時事評論員譚美德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調查發現市民對國安法下仍然運作的民主派政黨都不太信任,可能是覺得這些民主派政黨包括民主黨等,都仍然抱殘守缺,甚至覺得民主派政黨都應該再參與”愛國者治港”的選舉

譚美德說:“可能會覺得它們(民主派政黨)抱殘守缺,因為很多民主派的支持者可能覺得它們都不應該再去選舉了,因為現在的選舉根本就不是朝著一個民主發展的方向去做,民主黨的政治包袱更加大了,因為它的黨就叫做‘民主’了,但是現在你還要去參選(區議會選舉),我相信它們很多支持者會覺得這是一種抱殘守缺。”

譚美德又表示,調查結果亦反映香港人對政制前途的一種無力感,因為在國安法實施前,香港民主派仍然有民主黨、公民黨等較具規模及民意支持的政黨,可以在政制走向民主化的發展上,有較大的討價還價能力,但國安法下過去幾年公民社會的民主派政黨及組織全面土崩瓦解,能夠留下來的也不知能夠運作多久。

譚美德說:“即是大家見到早前公民黨說解散,其實整個香港社會或者民間,基本上可以說相當沉靜,大家沒甚麼很大的意見,諒解的諒解、不捨的不捨,但是亦都很明白它們做不到些甚麼,所以其實現在的情況只不過發生在民主黨身上而已,所以除那種抱殘守缺之外,多一點我會覺得是香港人對我們的政改或者政制發展,特別是所謂邁向民主代的進程裡面,是《基本法》所講的‘最終達致普選’這件事情,是覺得非常之無力,這種無力感他(市民)最象徵的意義,可以表達出來的話,就是對現在碩果僅存的民主黨都不信任了。”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1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