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Resources and Mining 資源和礦業
#11
專家點評:俄烏衝突牽動華煤炭業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E7%...D%E6%A5%AD

自踏入2月份,俄羅斯與烏克蘭衝突持續升級,事態演變逐漸超出市場預期。美國總統拜登宣布升級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截至2月23日已有32個國家宣布對俄實施制裁。俄羅斯作為基礎資源品輸出大國,局部衝突將對原油、煤炭、有色金屬及鋼材等短期供需造成較大衝擊,甚至帶來長期供需格局轉變。在此探討俄烏戰爭會對俄羅斯煤炭出口造成怎樣的影響。
俄去年對華出口5200萬噸
俄羅斯能源部發布的數據顯示,去年俄羅斯煤炭產量4.38億噸,按年增長3,564.6萬噸,增幅8.9%,僅次於2019年創造的煤炭產量最高紀錄4.39億噸,是俄羅斯年度產量歷史上第二高水平。去年俄羅斯煤炭總出口達2.14億噸,較2020年增長5.7%,創出歷史最高水平,佔俄羅斯煤炭總產量的48.5%。
煤種方面,2.14億噸煤炭出口中,焦煤約3,000萬噸,其他主要為煙煤、無煙煤(噴吹)和褐煤。按照貿易規模測算,俄羅斯動力煤出口量約佔全球總貿易量的17%,焦煤出口量約佔全球總貿易量的9%,而中國、南韓和日本是俄羅斯煤炭的主要出口國。
在中國停止澳煤進口後,俄羅斯煤成為中國進口煤炭的重要來源。去年俄羅斯對中國出口煤炭約5,200萬噸,佔中國煤炭進口總量的14.4%;俄羅斯向南韓出口煤炭2,195.4萬噸,按年下降17%,佔俄羅斯煤炭出口的10.5%;向日本出口1,973.9萬噸,按年下降9%,佔俄羅斯煤炭出口的9.4%。
表面來看,若日韓兩國跟隨美國的步伐,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那麼俄羅斯每年出口至日韓的4,000多萬噸煤炭,很大機會轉至中國;中長期而言,俄羅斯也將減少歐美等國煤炭出口比例,而轉至中國。
但實際上,內地部分銀行向個別國企發送私人客戶報告,建議電廠及鋼鐵製造商停止購買俄羅斯煤炭,主因國際社會對俄羅斯的制裁加劇,限制或對內地進口商造成「意料之外的損害」。
3類煤炭期貨價格齊上揚
該消息使得昨日內地煤炭期貨價格上升,「煤炭三兄弟」做好,動力煤主力合約日內上升6%、焦煤漲逾3%、焦炭也上升超過2%。
由於對內地進口商實施貿易限制,影響進口俄羅斯煤炭,導致內地煤炭價格上升,帶動煤炭板塊昨股價做好。此外,在需求端繼續增加,供給端彈性很小的情況下,煤價易漲難跌,保持高位震盪後再上行將是大趨勢,內地煤炭行業景氣周期將持續向好。

能源嚴重依賴俄羅斯 歐盟官員:制裁傷及自身經濟
https://www.hk01.com/%E5%91%A8%E5%A0%B1/...3%E6%BF%9F

俄羅斯對烏「特別軍事行動」踏入第八日,歐盟對俄羅斯金融、銀行領域、政府官員和企業人士等已發起數輪制裁。在最新一輪制裁中,歐盟宣布將七間俄羅斯銀行踢出環球金融電訊協會(SWIFT)支付系統,措施將於本月12日生效。如果俄羅斯的軍事行動進一步升級,可以預見,美歐的制裁陸續有來。不過,歐盟官員也坦言,制裁俄羅斯也將對歐盟經濟產生不小影響。

隨着俄烏戰爭持續,歐盟對俄羅斯的制裁正在擴大。當地時間3月2日,歐盟發表聲明宣布對俄實施新一輪制裁,將七間俄羅斯銀行踢出SWIFT支付系統。聲明中說,這一新制裁措施將使受制裁銀行無法在全球快速有效地進行金融交易,從而有效阻止俄羅斯的進出口貿易。

不過,歐洲在石油和天然氣的進口嚴重依賴俄羅斯,這一嚴厲的制裁措施也將使歐盟遭到反噬。數據顯示,歐盟逾四分之一的石油及40%的天然氣來自俄羅斯。目前,倫敦布蘭特期油已跳升至每桶117美元的水平,而歐洲天然氣價格亦大升五成,一旦制裁措施正式生效,歐洲原已高企的通脹水平將百上加斤。

歐盟委員會副主席東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表示,歐盟近日對俄羅斯發起的數輪制裁,旨在削弱俄羅斯的經濟基礎,但他強調,疫情下的歐盟經濟充滿不確定性,近期緊張的地緣政治局勢更加劇了動盪,這些都引發了人們對歐洲安全和穩定的疑慮。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對俄羅斯進行嚴厲制裁,也將對歐盟經濟產生不小的影響。

[ 本帖最後由 EL84 於 2022-3-3 11:16 編輯 ]
Reply
#12
長城汽車2月銷量及產量都跌 受制於晶片供應不足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20308.htm
中國乘聯會:鎳價急升對新能源汽車下游影響不太嚴重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20308.htm
鎳價暴漲導致大量做空的中國大亨面臨數十億美元虧損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9%8E...15303.html

咁夠薑?傳內地國企密謀低吼俄國資源巨頭
https://hk.on.cc/hk/bkn/cnt/finance/2022...2_001.html

一直負責充實俄羅斯國庫的俄羅斯石油(Rosneft)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Gazprom),自總統普京揮軍烏克蘭後屢被外資「割席」,尤其是英國殼牌狠心拋售前者近兩成權益。不過,外媒引述消息稱,中央正與中國石油化工(00386)和中國石油(00857)母企等資源類央企商討,買入俄油和俄氣等俄國資源股公司的股份,連俄鋁(00486)也在潛在掃貨名單。
消息人士稱,這不是表達到俄國入侵烏克蘭的支持,而是保障中國的資源供應,也不一定成事。
不過,中國若買這些西方亟欲打殘以斷莫斯科「米路」的公司會招致甚麼政治結果,卻很難說。事實上,美國企業對在華營商看法已轉趨悲觀,甚至對增加投資方面感到猶豫不決。接受美國商會調查的353間會員公司中,多達40%受訪企業把監管環境,視為中國營商的悲觀情緒驅動因素之一,按年急升16個百分點。超過三分之一的受訪企業表示,由於政策不確定性,他們將降低投資;同時超過八成的受訪企業表示,提高監管環境的透明度、可預測性和公平性將鼓勵更多投資。
不僅如此,對未來兩年內地市場增長持樂觀態度的受訪者比例,也急降11個百分點至64%,預計今年中美關係會惡化的受訪者比例更增至24%,明顯高於此前的19%,更有公司稱「許多中國人才寧願不為美國公司工作。由於中美雙邊關係緊張,『美國品牌』已經開始失去價值」。
儘管人民幣近日呈強,境外資金卻於2月淨賣出約354億元人民幣國債,創2014年有數據以來單月最大減持幅度,連政策性銀行金融債等也出現淨賣出,使當月多個內地債券口徑下的外資整體持債規模縮減約669億元,減幅同創有紀錄以來單月最大。分析指,中美息差一度收窄至近3年來最小,降低了外資配置中國債券的吸引力,惟中國今年首兩個月出口數據強勁,貿易順差能支撐人民幣強勢,短期市場供需情況仍有利於人民幣進一步升值。
港元匯價繼續下行,昨曾跌穿7.82水平,續創逾兩年以來新低,向着7.85的弱方兌換水平又邁進一大步。同時,港元拆息上升,與樓按相關的一個月拆息續升至0.2417厘,長息普遍上升,惟一星期拆息跌至0.077厘。

中國考慮由國有企業出資購買俄羅斯能源和商品公司股權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4%B8...41723.html

俄羅斯面臨歐美國家一系列制裁之際,中國官方據悉正在考慮國有企業購買或增持俄羅斯能源和大宗商品類公司股份或資產的選項。

知情人士表示,這些潛在的俄羅斯公司對象包括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俄鋁等;中方參與上述討論的潛在出資公司包括中石油集團、中石化集團、中鋁集團和五礦集團。知情人士稱,此舉是出於商業考慮,主要是符合中國自身對能源和大宗商品的戰略需求,而非對俄烏戰爭的支持。

知情人士還稱,政府就此事的討論處於初步階段,尚存變數。另據其他知情人士,已有中俄能源企業開始進行磋商。

自俄羅斯對烏克蘭發起戰爭之後,已經引發多國對俄採取多項制裁舉措,包括將俄羅斯部分銀行踢出SWIFT系統。美國議員於本周達成禁止進口俄羅斯原油及對俄羅斯加徵關稅的立法框架協議。與此同時,俄羅斯也採取了關閉領空等反制措施,並威脅切斷通過北溪1號管道向歐洲輸送的天然氣。

中國官方對於制裁舉措並不支持。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周一表示,制裁解決不了問題,升級制裁反而會使局勢更加複雜擴大;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二亦呼籲與法、德領導人共同支持俄烏和談。

上述人士不願具名,因信息未公開。中國國務院國資委、中國鋁業集團、中國五礦集團沒有立即回覆彭博新聞社尋求置評的請求。中石油集團及中石化集團不予置評。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與俄鋁在當地公共假期期間未立即予以置評。

[ 本帖最後由 6V6 於 2022-3-8 12:12 編輯 ]
Reply
#13
美國鼓勵加快開採鋰等電池原材料 據報擬邀東盟參與印太合作框架
https://news.tvb.com/finance/62465daac65...6%E6%9E%B6

美國引用冷戰時期的法例鼓勵加快開採鋰等電池原材料。據報美國有意邀請東南亞國家加入排除中國的經濟合作框架。

美國再次釋放戰略石油儲備同時,總統拜登期望長遠減少消耗燃油、加快推廣使用電動車等。

為了製造更多電池等配合,宣布引用冷戰時期的《國防生產法》,鼓勵加快電池的原材料,例如鋰、鎳、鈷等開採和加工。

美國總統拜登指出:「我們需要終止長期依賴中國和其他國家,在未來能源的原材料。確保美國關鍵原材料供應鏈安全,用於電動車電池和儲存可再生能源。」

《紐約時報》引述消息指,美國政府不打算直接採購有關原材料或提供融資,主要是資助研發技術和擴展或升級現有和新的項目,未來或將類似做法推廣至能源業。

但以鋰為例,《華爾街日報》統計,中國是主要供應來源,開採全球約一成三的鋰礦,加工更佔三分二,美國的市佔率不足百分之1。

美國一直嘗試減少依賴中國的供應鏈。《日經新聞》報道,在今年計劃推動排除中國的印太經濟合作框架。

美國向日本提交草案,鼓勵東盟成員國參與,雙方正敲定文件措辭,避免觸怒中方,令與中方關係友好的東南亞國家可以更放心加入。

框架首先主張各成員合作,確保晶片等半導體生產,已經接觸南韓等。同時在清潔能源、關鍵原材料等,加強供應鏈和技術合作。美國多名參議員批評框架沒有包括降低關稅,無助促進貿易和外交關係。

中方強調堅定倡導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敦促美國停止濫用全球的金融霸權和單邊霸凌,批評是違背市場經濟原則。
Reply
#14
加拿大擬投放125億元 加速電動車電池礦物開採與加工
https://hk.on.cc/hk/bkn/cnt/finance/2022...2_001.html

加拿大政府將於周四(7日)公布新一份財政預算,外媒引述消息人士稱,屆時政府擬公布將投放20億加元(約125.5億港元),推動加國電動車電池供應鏈的礦物開採和加工作業,且投資項目可能持續至少一年。
加拿大上月宣布為兩座電動車電池原料工廠與1座電池超級工廠提供財務上的支援,但未宣布採礦或加工項目的相關協議。
世界銀行早前預期,到2050年,全球對鋰、鈷等電動車電池所需的礦物需求可望較目前增長近5倍。

Tesla或直接自行開採鋰礦 降低電池生產成本
https://news.tvb.com/finance/6250d04ee77...0%E6%9C%AC

美國電動車公司Tesla可能直接自行開採鋰礦,以降低電池生產成本。

創辦人馬斯克在社交媒體發文指,會自行精煉和量產鋰,以應對近期鋰價急升的問題,他形容鋰價升勢瘋狂;他又指雖然美國不欠缺鋰礦床,但精練資源有限。

俄羅斯是最大的鎳生產國,俄烏開戰後鎳等電池原料價格持續上升,Tesla一個月內三度調高美國版Model 3的售價。

馬斯克又指,公司將設計專門用作機械人的士的新車,明年可能量產這款機械人,亦將有三款新車面世。

紫金礦業首季多賺約1.4倍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20411.htm

紫金礦業公布,今年首季盈利61.2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1.44倍。

期內,營業收入647.7億元,按年上升約36%,受惠產品、產量和銷量按年增加,加上金屬價格上升。

紫金子公司涉非法採礦賺近50億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E5%...0%E5%84%84

內地傳媒於周四報道,紫金礦業的子公司在內蒙古違規採礦超過600萬噸,涉及非法收入或高達40億元人民幣(約49.7億港元),公司總經理已向內蒙公安投案。紫金礦業周五發公告稱,已經責成涉事子公司積極配合調查。(綜合報道)

五礦資源秘魯銅礦再次暫停生產
https://news.tvb.com/finance/625e06d5e77...F%E7%94%A2

五礦資源秘魯銅礦再次暫停生產。

由於當地民眾示威,抗議公司未遵守社會投資的承諾,出於安全考慮,礦場周三開始無法維持銅的生產。

五礦已經向政府提供證據,強調已經履行承諾。

[ 本帖最後由 5AR4 於 2022-4-19 09:27 編輯 ]
Reply
#15
中國發射全球首個「太空採礦機器人」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3514889
中國官方27日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長征六號運載火箭,將深圳起源太空科技公司研發的「全球首個太空採礦機器人」送入太空,編號「NEO-01」的原型機將開始「獲取太空資源」。

根據中國官媒《人民日報》報導,太原衛星發射中心27日發射長征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齊魯一號、齊魯四號、佛山一號等3顆主要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中安國通一號、天啟星座09星、起源太空NEO-1衛星、泰景二號01星、金紫荊一號衛星、靈鵲一號D02衛星等6顆衛星,一共送上9顆衛星。

深圳起源太空科技公司在官方微博指出,編號「NEO-01」的「太空採礦機器人」原型機,是未來實現太空採礦的第一代設備,能夠在近地軌道上清理其他衛星留下的太空垃圾,同時向太空獲取資源,相關技術將藉由「NEO-01」進入太空後得到驗證。

根據《紐約郵報》報導,「NEO-01」清理太空垃圾的功能,有別於使用磁力吸引太空中的碎片,「NEO-01」將使用網子捕捉碎片,並使用電力使碎片燃燒;深圳起源太空科技公司創辦人蘇萌表示,未來預計繼續發射數十個太空望遠鏡與更多的衛星,目標在2045年前對小行星進行首次商業開採。
Reply
#16
美資安公司:親中網絡鎖定西方採礦公司
https://hk.news.yahoo.com/%E7%BE%8E%E8%B...01929.html

美國一間資安公司今天公布報告說,一家親中國的線上網絡公司正鎖定西方採礦企業,這些企業專門採集用於製造智慧型手機和其他高科技產品所需的元素。

中國掌握全球80%稀土元素供應,稀土元素是從電動車到螢光燈等任何東西的重要元件,西方列強多年來一直努力試著恢復平衡。

麥迪安(Mandiant)2019年發現一個由數以千計假社群媒體帳號組成的網絡,與幾個推動親中訊息和不實消息的行動有關。

麥迪安今天的報告指出,這個名為Dragonbridge的網絡花了數月時間鎖定採集稀土的企業。

環球能源戰白熱化 中國澳洲成最受惠國家?
https://hk.on.cc/hk/bkn/cnt/finance/2022...2_001.html

俄羅斯揮軍烏克蘭後,商品價格進入大升浪,全球能源供應版圖也徹底執位,擁有豐富資源的澳洲坦言,西方集團因要尋求俄國替代品,能源價格停留在高位的時間會較預期長,估計澳洲全年度相關出口收入創新高;國際能源機構亦料高價會持續兩年。受西方制裁的俄國及伊朗則爭相以折讓價向中國傾銷原油,令中國得益之餘,世界一分為二的格局愈趨明顯

澳洲產業、科學、能源暨資源部周一(4日)公布的最新報告稱,由於西方正尋求俄國能源替代品,料能源和資源價格將停留在高位,歷時會較原預期更長,估計由今年7月起到明年6月底止的一年期間,澳洲礦物和能源出口將按年增3%,至4,190億澳元(約2.2萬億港元),創歷史新高。其中,液化天然氣(LNG)出口額將按年飆19%至840億澳元;發電用煤炭出口額料按年多15%至440億澳元;用於煉鐵等原料炭出口收入則料按年升3%至600億澳元。澳元兌美元周一曾升逾1%,報68.83美仙。

報告提到,由於北半球能源庫存遠低於正常水平,任何供應中斷都將導致價格進一步飆升,並警告澳洲東部遭暴雨襲擊,可能使煤炭產量減少。

澳洲受惠的同時,伊朗則進一步下調原油出口價,與俄國競爭中國市場份額。專注研究全球能源局勢的Vanda Insights創始人Vandana Hari稱,伊朗和俄國原油之間唯一的競爭應是中國市場,這對中國完全有利,也可能讓波斯灣產油國感不安,因寶貴的市場被大幅降價的原油佔據。

自2020年底以來,中國官方數據列出的伊朗原油進口量僅有3個月資料,包括今年1月和5月,但第三方數據顯示原油供應穩定,繼4月略降後,5月和6月日均進口量逾70萬桶。不過,來自俄國的烏拉爾原油已取代了一些伊朗原油,故伊朗已將油價減至較布蘭特期油每桶低近10美元,看齊俄國,有別於俄烏開戰前伊朗僅折讓4至5美元。布油周一仍處111美元水平,按日變動不大。

目前市場正關注中國今夏降雨量,若未如往年般多,恐加劇環球能源短缺,因降雨可帶動水力發電和空調需求減少。截至5月底,內地水力發電量按年增長18%,若相關發電量大減,額外的電力就要靠燃煤廠,估算將消耗約2,700萬噸煤炭。

至於歐美,其失去俄國和伊朗兩大原油供應國可謂自討苦吃!有報道指,儘管美國總統拜登不斷敦促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提高產量,但調查顯示,油組6月日產量反降12萬桶,為連續兩個月減少,主要是尼日利亞產量降至新低,就連拜登7月將訪問的沙特阿拉伯也未能兌現產量承諾,其日產量大約1,045萬桶,比目標低約21萬桶。

現時德、法、意、英,甚至捷克等國已向民眾補貼能源費用,市場預期這輪「能源救市」燒錢達千億歐元。除大撒幣外,歐洲政府也準備隨時接管重要能源基建,例如德國政府已沒收俄羅斯天然氣公司的設施,該設施佔德國近20%儲氣量。專家指出,鑑於政府限制加價,歐洲多國的供氣供電企業已巨虧,若高能源價格再持續一到兩年,可能會出現大規模「國有化能源企業」,違背資本主義原則。

俄國則看準時機再出招。總統普京命令接管佔全球LNG供應達4%的庫頁島2號油氣田項目,牢牢掌握供應權。另當地媒體報道,俄國政府自6月30日起已批准不再以美元結算穀物、葵花籽油和油籽粕的出口關稅,改以該國貨幣盧布結算,進一步弱化美元。當地最大金融機構聯邦儲蓄銀行(Sberbank)亦稱,財政部可能最快本周宣布買入人民幣,以間接抑制盧布持續升值。

[ 本帖最後由 HKer 於 2022-7-4 08:34 編輯 ]
Reply
#17
重要資源|土耳其發現大量稀土 可滿足全球千年需求 或藉採礦成領先國家
https://hk.news.yahoo.com/%E9%87%8D%E8%A...29013.html

據《土耳其日報》報道,位於土耳其西北部的埃斯基謝希爾省(Eskişehir Province)發現大量稀土資源,其數量可以滿足全球1,000年的需求

該省發現的礦床約含6.94億噸稀土元素,加工後能為土耳其帶來數十億美元的收益,同時可為當地人和年輕人創造工作崗位。土耳其礦業及金屬出口商聯合會成員梅京.切金奇表示,開採礦山將會令土耳其躋身世界領先國家的行列。

中國現時為最大生產國
事實上,許多重要產業都要使用稀土,例如軍事、化工、機械、紡織、石油及高科技產品等產業,並用以生產電子儀器、電動車、軍事裝備、飛機引擎、導彈巡航系統等。此外,稀土具有優秀且無法取代的磁、光、電性能,能改善產品的性能及品種,但開採稀土會產生重金屬殘渣,從而造成嚴重的放射性污染,對環境造成損害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於年初發佈的報告,世界稀土已知總儲量為1.2億噸,其中中國擁有全球稀土礦藏的37%。同時,去年全球稀土開採量為28萬噸,中國開採量則達16.8萬噸,為全球最大生產國。據國內的鋼鐵網站價格統計數據,稀土精礦的中位價約為7萬人民幣一噸

土耳其稀土逾7億噸、夠地球用1,000年 中國專家質疑:可能只有數公斤
https://www.edigest.hk/362152/
https://www.edigest.hk/%e6%8a%95%e8%b3%8...bc-362152/

[ 本帖最後由 HKer 於 2022-7-10 05:35 編輯 ]
Reply
#18
有圖有偈傾|稀土不稀有 已知蘊藏量夠美國用3千年 投資12年輸一半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6%9C...00154.html

[Image: a70b0e933d34222e8b5f7efc444fcad4]
土耳其一單資料來源引存疑的新聞,疑似發現6.9億噸稀土蘊藏量,引起網絡熱烈討論。數稀土一詞早於2010年興起,當年中國對日本大打「稀土牌」,限制出口17種稀土,令大眾對於該17種化學字有所認識。事隔12年稀土議題再次炒起,回望過去並不曾短缺問題,世界已知蘊藏量更足夠美國使用3157年。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統計,全球已知有約1.2億噸稀土蘊藏量,以每用年用3.8萬噸計,足3千年使用。中國每年產量14萬噸稀土,以及以4,400萬噸蘊藏量,均列世界第一。後來者美國及緬甸年產僅38,000噸及30,000噸。

[Image: d7b3e0265e9a92d8440ab4a39f8df04e]

今次傳出土耳其6.9億噸「稀土」蘊藏量,較為貼合現實應為礦石量,每噸可產出1至4公斤稀土氧化物,視乎化學物濃度。故此,實則蘊藏量或者會排於全球第12位。

用途關鍵但供應不缺
大眾對稀土的認識,相信源自中國掌握關鍵原料論述,世界上眾多電子零件均會用到少量稀土,按比例為最多的26%用於磁性元件,例如電腦的Hard Disk及汽車零件﹔19%用於金屬合金,即電池用途﹔16.5%在拋光,即防UV玻璃等。

[Image: b051a9f2a19887cfa6ddf751d6e594fd]

數到關鍵用途就不得不提軍事用途,根據美國國會研究發現SSN-774 Virginia-class潛艇、DDG-51 Aegis destroyer驅逐艦、F-35 Lightning II及戰機均需用到數百公斤稀土,若按其本身重量計算,其實當中佔比連1%也未到。

[Image: dabca54222477ca2166edc725278fe89]

按美國每日進口稀土價值計,2019年總值1.6億美元﹔2020年跌至1.1億美元,可想言之,稀土市場規模相當之小。

[Image: f9455eac2a48abc72aee8996491d1566]

最後,如果當初本著稀土罕有及珍貴,而決定投資相關ETF的話,美股上有一隻2010年掛牌的REMX,曾經曇花一現炒作一輪,但長揸至今回報至少跌5成。
Reply
#19
鋰業好景 兩巨頭發盈喜 天齊半年多賺134倍 贛鋒增長5倍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9%8B...00998.html

新能源行業一片榮景,多隻新能源概念股昨日齊發盈喜,預告上半年純利大增。其中,兩大鋰業巨頭贛鋒鋰業(01772)與天齊鋰業(09696)因產品價量齊升,半年純利急漲,贛鋒鋰業預計上半年多賺逾5倍,天齊鋰業增幅更達134倍。比亞迪(01211)亦受惠新能源汽車銷售暢旺,預計上半年盈利增長超過2倍。

比亞迪料中期利潤翻兩番

受股神畢非德(Warren Buffett)擬部署減持消息籠罩,比亞迪股價連跌4個交易日後,昨反彈5.5%,收報283元,成交額縮至37億元。

比亞迪昨收市後發布中期業績預告指出,上半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料介乎28億至36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同期上升139%至207%。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則為25億至33億元,按年多5.78倍至7.95倍。

該公司表示,儘管面對宏觀經濟下行、疫情散發、晶片短缺及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等諸多不利因素,但上半年新能源汽車行業表現一枝獨秀,旗下新能源車銷量增長勢頭強勁,市佔率遙遙領先,推動盈利大幅改善,並一定程度上對沖了上游原材料價格帶來的盈利壓力。

本周三才掛牌的天齊鋰業則提到,上半年營收大幅增加,主要受益於全球新能源汽車景氣度提升,鋰離子電池廠商加速產能擴張,以及下游正極材料訂單回暖等多個積極因素,令公司主要鋰產品的銷量和均價明顯提高。天齊鋰業期內純利料介乎96億至116億元,按年勁升111倍至134倍。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淨利潤更飆436倍至535倍。不過,天齊鋰業股價昨續下滑3.7%,收報79元。

雅迪控股預告純利升50%

贛鋒鋰業情況亦類似,因新能源行業快速發展,市場對鋰鹽產品的需求持續上升,有利鋰鹽產品價格維持在較高水平,令公司產品銷量和均價得以上揚,帶動業績大幅增長。贛鋒鋰業上半年純利預計達72億至90億元,按年漲幅介乎4倍至5.4倍,惟鑑於持有的部分金融資產股價下跌,導致非經常性損益變動,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則按年升8.6倍至10.7倍。

至於生產電動兩輪車的雅迪控股(01585)亦預告,上半年純利較去年同期增加不少於50%。
Reply
#20
普京簽令 限不友好國家投資金融和能源項目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2...2_001.html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多國制裁,俄羅斯總統普京周五(5日)簽署命令,在金融和燃料能源領域對其他國家的不友好行為採取特別措施,禁止持有俄羅斯戰略企業股份的「不友好國家」代表在今年年底前交易這些股份

根據這份命令,除非獲得俄羅斯總統的特別許可,今年年底前「不友好國家」的投資者不能交易薩哈林1號油氣項目和哈利亞金油田的股權。另外,涉及範圍亦包括煤礦、鈾礦、稀有金屬及鑽石等開發企業的股票交易。

俄方表示,由於美國和其他外國及國際組織,對俄羅斯公民和法人實體,實施限制性措施的不友好和違反國際法行為,為保護俄羅斯國家利益並根據相關法律法令規定,實施這項限制。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3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