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國際貿易法 international trade laws
#31
中國不買別國買 美大豆預購反激增逾倍
https://china.hket.com/article/2114624/%...?mtc=30008
Reply
#32
美方指責無效,WTO「創紀錄」審議肯定中國答卷
https://read01.com/2GBykx8.html

貿易戰蔓延 印度商界感憂慮
http://hk.on.cc/int/bkn/cnt/news/2018071...1_001.html
中美貿易戰延燒世界各地,連與美國聯手抗衡中國的印度也表示擔憂。在每年一度於華府舉行的美國印度戰略夥伴論壇(USISPF)峰會上,印度多名企業高層及政府官員,均談到中美爭端,並希望美印關係繼續有進展。

印度廉航SpiceJet主席辛格(Ajay Singh)表示在這個環境下,美印亦應時時檢討雙方的關係,又說:「印度是否可以信任美國,會在有需要時伸出援手?」辛格認為印度總理莫迪力推「印度製造」,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美國優先」如何調和,仍有待討論。

美國參議院印度黨團會議主席沃納,表示莫迪及特朗普關係良好,但未能轉化成實質行動。有印度前官員表示,希望美印關係在商討中而不是敵對中發展。

世貿仲裁將帶來極大衝擊
http://hk.on.cc/int/bkn/cnt/news/2018071...1_001.html
《紐約時報》三月的評論文章直言,特朗普的經貿政策將世界貿易組織變成無關痛癢,表面看來是指世貿無力介入及影響這場貿易戰的到來,須知道中美兩國均是世貿成員國,而在一般情況下世貿成員國不應另訂關稅及非關稅的保護措施。不過,正如美國喬治城大學教授Marc L. Busch早前在《哈佛商業評論》指出,真正受衝擊卻是恒之有效的規則。

世貿的前身《關稅及貿易總協定》(GATT)一直有部分條款可讓簽署國在商品貿易下施加一定程度的限制,例如當貿易涉及國家安全或履行《聯合國憲章》內相關全球安全問題時,成員國可制訂針對措施以保障國家安全或履行相關責任;另一些情況下,假如成員國認為另一成員國的貿易行為,嚴重影響其本土相關工業,成員國可實施「緊急」的保護措施,但被針對的成員國可提出相對應的「補償」措施,也就是以關稅回應關稅。

在這次中美貿易戰,特別是針對鋼鋁關稅及其他限制措施,特朗普的表達是將「經濟安全」納入「國家安全」之列,並嘗試以此回應中國及歐盟的挑戰。而中國及歐盟現時在世貿仲裁的回應,大方面都是「假設」美國關稅屬緊急保護措施,因此以關稅回應是合理做法。然而,不論美國、歐盟及中國的做法,本質上也是繞過了世貿仲裁機制,將自己對其他成員國的行為私下演繹,以支持反制措施。

由於現時世貿並沒有針對「國家安全」豁免的相關仲裁,因此不論最終仲裁結果如何,對國際貿易及國際政治均有極大衝擊︰假如世貿最終認同美國以經濟安全為由的貿易壁壘,那它將成為任何貿易壁壘的尚方寶劍,任何國家均可以經濟安全加強貿易限制,自由貿易名存實亡;假如世貿對美國說不,即意味一個國際貿易組織竟有權力凌駕國家去定義國家安全。這對中美以至其他主權國家而言,又是否一個可以接受的結局?Marc L. Busch的文章表示樂觀,但筆者卻有點保留。

可以肯定的是,不論世貿仲裁結果如何,國際貿易體制會慢慢由多邊協作,走到以數個大國及經濟體主導的雙邊協定,新的國際貿易時代將會來臨。

[ 本帖最後由 KT88 於 2018-7-15 04:44 編輯 ]
Reply
#33
華製網絡設備要繳關稅 Fb、Google被拖下水
http://hk.on.cc/int/bkn/cnt/news/2018071...1_001.html

美擬制裁中俄等國 續向伊朗買石油
http://hk.on.cc/int/bkn/cnt/news/2018071...1_001.html

中美貿易戰衝擊台灣 分析指高科技產業首當其衝
http://hk.on.cc/cn/bkn/cnt/news/20180706...3c680c0136
中美貿易戰硝煙再起,除了中美兩國受衝擊外,包括台灣在內等依賴出口的經濟體,恐怕亦難獨善其身。有分析認為,由於台灣與大陸貿易連結緊密,而台灣的40%出口產品均屬往大陸和香港,加上台灣相當依賴高科技產品出口,當中包括通訊設備、電子零組件等「中間產品」,分析認為中美貿易貨品關稅調升,將直接衝擊在大陸有生產基地的台灣企業。

分析指,中美貿易戰若真致大陸對美國出口下降,包括台灣在內的經濟體將出現連鎖反應;又指台灣在相關產業鏈中的角色,多是將零組件賣予大陸,最終生產的產品才出口至美國,當中包括消費電子等產業。分析又指,以台灣等在供應鏈上專責生產「中間產品」的經濟體,必然遭受嚴重打擊。

分析以iPhone生產為例,指大陸主要使用從台灣等地進口的晶片,加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技術、設計,才組成iPhone;又稱表面上是大陸出口到美國,但實際上台灣等地本身均在供應鏈內;當中電腦晶片等關鍵零組件,屬較容易受到貿易動盪影響的產品之一。

分析更引述經濟學家言論,稱若大陸的智能手機需求因此下降,「對台灣零組件需求亦同樣受衝擊」,損失亦會變得龐大;更有經濟分析師預計,若兩國貿易衝突局勢持續加深,台灣未來數月的半導體和科技產品出口則將下降。

另有研究機構發表報告,指中美貿易戰對台灣高科技產業的影響不小。報告認為,目前台灣出口產品當中,有40%是運往大陸和香港,屬亞洲地區中第二高;又稱台灣相當依賴高科技產品出口,當中包括電腦、通訊設備、消費性電子產品及電子零組件等產品,約佔台灣總出口40%,亦佔台灣20%的本地生產總值(GDP);更指一旦關稅被調升,相關台灣企業恐難獨善其身。

報告引述經濟學家言論,美國對大陸課徵進口關稅,也會影響將「中間產品」輸往與大陸上下游合作廠商的台灣企業。專家認為,台灣企業目前仍將高附加價值產品,例如晶片、半導體和部份電子零組件的生產線留在台灣,影響不容忽視。

[ 本帖最後由 KT88 於 2018-7-15 05:37 編輯 ]
Reply
#34
華為前員工拒竊商業機密被炒 在美入稟索償8億
http://hk.on.cc/cn/bkn/cnt/news/20180715...1_001.html
華為一名前員工早前入稟美國法院,指控在拒絕為公司竊取商業機密後,今年3月被解僱,遂要求華為賠償1.05億美元(約8.2億港元)。華為於周日(15日)回應指,事件全屬造謠,強調會積極應訴。

美國傳媒報道,原告人Jesse Hong從2014年起擔任華為聖克拉拉的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Futurewei Technologies)的軟件工程師。他指控華為於2016年指使他與兩名員工以美國公司名義,混入Facebook主辦的「TIP峰會」,後來被他拒絕。另外兩名員工則成功參加會議,再將有關內容製成報告,其中包括競爭對手的計劃,隨後再轉交給華為在中國的團隊。

華為回應稱,該名前員工的指控沒有事實根據,公司將積極應訊,維護公司權益,強調遵紀守法是華為全球化合規運營的基石。

【索償$8.2億】華為員工拒混入fb峯會偷機密 入稟美法院控無理解僱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china/rea...5/58445337
中國手機品牌華為被指要求員工竊取商業機密,被拒絕後竟作出解僱。最近,該員工入稟美國法庭,要求華為賠償1.05億美元(約8.2億港元)。華為今日作出回應指,事件完全是在造謠,不是事實;前員工相關指控沒有事實依據,華為將作出應訴,維護公司權益。

入稟向華為索償的員工Jesse Hong,自2014年起擔任華為在美國加州聖克拉拉縣(Santa Clara)的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Futurewei Technologies)的軟件架構師,在職期間曾被華為派去刺探商業機密,在拒絕參與後,Jesse對華為從事的活動提出擔憂,沒想到今年3月卻被解僱。

根據聖克拉拉縣高等法院的起訴書顯示,Jesse Hong在訴訟中稱,在2016年,華為指使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兩名員工採取弄虛作假的手法,混入眾多電訊公司出席的一年一度的「TIP峯會」(其中大多數是與華為競爭的初創公司),這次峯會在facebook位於門洛帕克的總部召開。

所謂「混入」是指華為曾要求參加facebook主辦的眾多美國公司出席的閉門會議,但被facebook一口拒絕,所以華為下令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經理Sean Chen和另一名員工使用「掩護性的美國公司名稱」,「登記報名,並混入facebook禁止華為參加的會場」。

Sean Chen和另外一名員工出席facebook峯會後,華為隨即製作一份報告(報告附有華為競爭對手的計劃),將相關資料發回華為在中國的產品團隊。訴訟指控,另一名員工(訴訟中僅稱為「Sam」)還借助為美國公司提供諮詢服務的便利,獲取機密資料,並交給了華為。

Jesse認為,竊取商業機密或將這類機密資料發回在中國的華為是非法行為,自己好言相勸卻被開除,所以怒而將華為告上法庭。

前員工控迫竊美機密 華為:造謠
https://china.hket.com/article/2115833/%...0%E8%AC%A0
近日有美國媒體報道,華為前員工在被開除後,告發華為要求其竊取商業機密,並索賠1.05億美元(約合8.24億港元)。華為於昨日作出回應,指事件完全是在造謠。

美附屬軟件架構師 3月離職

美國媒體曾於7月10
Reply
#35
66國234項受阻!一帶一路謀取弱小國家戰略資源被嫌惡
http://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2488673
一帶一路被嫌惡 66國234項受阻
http://ec.ltn.com.tw/article/paper/1216720
「債務外交」提供貸款 謀取弱小國家戰略資源
〔編譯楊芙宜/綜合報導〕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倡議「一帶一路」正在世界各地遭遇強大阻力!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金奇(James Kynge)撰文指出,中國中心主義、北京不透明的發展融資都引發強烈非議和反對,最新例子包括馬來西亞、哥倫比亞等。據華府RWR顧問集團研究指出,近年來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66國已有234項(14%)投資計畫遭遇困境,除了反映各式管理問題外,還有對國家安全的擔憂。

印度學者批︰信貸帝國主義
美國國務院委託的研究報告更批評,中國藉「一帶一路」向弱小國家提供戰略貸款,在巴基斯坦、斯里蘭卡等16國推行「債務外交」,以謀取戰略資源,並擴大在亞太地區政治影響力。印度學者齊蘭尼(Brahma Chellaney)批評,北京推動的一帶一路其實是「信貸帝國主義」,藉廉價貸款來威脅綁住夥伴國家、剝奪天然資產。

馬來西亞新總理馬哈地正在重審中國相關的基礎建設計畫和不平等條件,本月甫叫停230億美元受中國支持的4大基礎建設項目,包括總價達140億美元、連接泰國的東海岸鐵路,以及3項油氣管線建設,主要涉及前總理納吉布和馬國國家投資基金「一馬公司 」的貪腐案;該條鐵路已破土動工,85%資金來自國有的中國進出口銀行。這是像馬來西亞這樣大小的東南亞國家首次抵制中國的國際基礎設施野心,可能激起其他國家仿效。

陷入麻煩的「一帶一路」海外基建項目正在激增,另一新例在拉丁美洲。哥倫比亞由中國國家基金提供部分融資、即將完工的伊圖安哥水力發電大壩於5月間發生潰堤危險,導致下游居民2.6萬人被迫疏散。根據環評報告,該水力發電基地本就處於潛在土石流的風險區,當地人士2010年來也一再發出警告,這項由中資主導水壩計畫卻在當地強烈反對下進行。

金奇指出,北京透過國有的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國家開發銀行推動「一帶一路」基建,兩機構拒絕公開競爭性招標,把利潤豐厚的工程合約直接交給中國國企,這些中企幾乎沒有任何動力將當地人擔憂納入考慮。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研究顯示,中國在歐亞34國資助的交通基礎設施計畫中,約九成承包商都是中企。

藉「一帶一路」興建高速公路 歐洲小國恐被龐大債務拖垮
http://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2490349
中國近來向海外推行「一帶一路」計劃,企圖利用資助各洲大型企劃案來增強國際影響力,而位處歐洲巴爾幹半島的蒙特內哥羅內部正由中國企業修築長約165公里的現代化高速公路,不過有經濟專家警告,蒙特內哥羅的經濟狀況已無法承受興建高速道路所帶來的高額債務,未來恐因債務問題受中國擺布。

綜合外媒報導,中國自2015年開始興建這條高速公路,這也是蒙特內哥羅史上最大的投資項目,目前中國所修建的第一期工程是41公里的環山路段,位在蒙特內哥羅首都波德里查(Podgorica)北部,在第一期建設中,中國提供了約8億歐元貸款(約286億新台幣),佔總花費的85%,另外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算,剩餘工程將需要12億歐元經費(約429億新台幣)。

不過興建高速公路的貸款使得蒙特內哥羅的債務飆升,今年的債務預計將佔去今年GDP的80%,政府提高稅收,甚至還凍結部份公部門新資,IMF認為,蒙特內哥羅已無力承擔更多債務。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歐盟官員指出,「蒙特內哥羅如何完成這件事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在財政空間大幅縮水之下,他們已經扼殺了自己,目前這是條無處可去的高速公路」。

中國「一帶一路」引危機 東南亞6國債務已拉警報!
http://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2490328
中國力推「一帶一路」計劃,西方媒體認為,中國透過資助亞洲、東歐及非洲的大項投資案,擴大對全球的影響。根據日媒分析,寮國等6個東南亞國家所背負的外部債務水準,已明顯高於整體開發中國家平均,報導認為東南亞國家的債務危機疑慮,和中國的「一帶一路」計劃不無關係。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根據FT CONFIDENTIAL RESEARCH機構統計,東南亞國家中,寮國的外部債務佔國民所得毛額(Gross National Income,GNI)比率高達93.1%,遠超過所有開發中國家平均值26%,其他還包括馬來西亞、柬埔寨、越南、印尼、泰國也都高於整體平均。

報導認為,東南亞6國的債務疑慮,可能與「一帶一路」計劃有關,例如寮國和馬來西亞都為了「一帶一路」,背上高達數百萬美元的基礎建設案相關債務。例如寮國首都永珍到中國昆明的鐵路建案,規模高達58億美元,相當於該國GDP近40%。

文中也提到,中國藉「一帶一路」的全球投資與貸款計畫,設下債務陷阱令一些國家上鉤,斯里蘭卡向中國借錢開發赫班托達港,結果開發失敗,無法還債,只好交出大片港口土地給中國。

目前東南亞債務水準以柬埔寨、寮國和越南飆升最快,尤其柬埔寨外債飆升142%,中國為最大雙邊債權人,2016年該國約70%外債債權方為中國。

大馬東海岸鐵路工程喊卡 一帶一路計畫遇阻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2478504

在中國一帶一路背後捅刀?斯里蘭卡找上印度投資機場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2480931

「一帶一路」再踢鐵板! 緬甸要求縮減開發案規模
http://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2479638

一帶一路政策 2020年中國投資將達7400億元
http://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2471241

中國擴大以經逼政 美智庫籲嚴防
http://ec.ltn.com.tw/article/paper/1208499

馬哈地︰與中重談「一帶一路」條件
http://ec.ltn.com.tw/article/paper/1204209

川普救中興恐涉「一帶一路」利益 諾貝爾經濟獎得主:接近叛國
http://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2430791

基金業:一帶一路「為政治服務」無利可圖
http://ec.ltn.com.tw/article/paper/1201274

印度:不支持「別有目的」的一帶一路計畫
http://ec.ltn.com.tw/article/paper/1198785
Reply
#36
美財長:G20無計劃與華雙邊會談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china_wor...8_002.html

中美貿易戰仍未有緩和迹象。美國媒體報道指,財政部長姆紐欽周末到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出席二十國集團(G20)財金官員會議時,未有計劃與中國官員舉行雙邊會談。

京斥美孤家寡人愈走愈遠
美國財政部一名高層官員周二透露,財政部與中國官員常有接觸,所以不必要在G20會議展開正式雙邊會談。但亦不排除會在其他非正式場合,與中方討論貿易問題,包括小組會議、晚餐等非正式場合中會面。

美國日前向世貿組織提訴,指中國、歐盟及加拿大等國就華府向進口鋼鋁徵收關稅一事採取報復,是不符世貿規則。中國商務部昨日回應指,中方已按世貿規則向美方提出補償磋商請求,但美方拒絕回應,中方不得不採取進一步行動,以平衡美方措施造成的利益損失。

另外,美國副總統彭斯日前表明,除非中方願意改變貿易策略,否則美方不會讓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周三回應稱,美方若堅持「美國打人有理,別國自衞無理」的邏輯,「只會在孤家寡人的錯誤道路上愈走愈遠」,並強調各國將更加堅決有力回擊。

對於台灣的陸委會主委陳明通近日訪美,將會見美國官員,華春瑩重申堅決反對美台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

美財長無計劃G20會議與中國進行雙邊會談
https://news.now.com/home/finance/player?newsId=313420

【中美貿易戰】G20會議期間 美財長「無計劃與中方會談」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internati...8/58455608

[ 本帖最後由 KT88 於 2018-7-20 00:08 編輯 ]
Reply
#37
中歐峰會北京舉行 圖斯克促中美俄改革WTO
http://hk.on.cc/cn/bkn/cnt/news/20180716...cb2e637a05

就中、歐等5國徵報復性關稅 美國向WTO提訴
http://hk.on.cc/int/bkn/cnt/news/2018071...cb2e637a05

美國在貿易戰再有新動作,特朗普政府針對中國、歐盟、加拿大、墨西哥和土耳其對美產品徵收報復性關稅,於當地時間周一(16日)對上述五國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訴。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發聲明指,特朗普為保護美國國安利益徵收的鋼鋁關稅符合國際協定,但中、歐、加、墨、土五個世貿成員國對美徵收的報復性關稅,完全沒根據國際規則,涉嫌違反世貿成員國根據協定作出的承諾。美國貿易代表萊蒂澤(Robert Lighthizer)指,5宗申訴涉及的美國產品總值285億美元(約2223億港元)。

萊蒂澤指摘:「部分貿易夥伴沒有與我們一起處理這個共同問題,取而代之選擇用報復性關稅回應,懲罰美國的工人、農民和企業。」他強調,美方將採取一切必要行動來保護自身利益,並敦促貿易夥伴在全球鋼鋁業的問題上與美有建設性地合作。墨西哥回應指斥,美國強加關稅不當,強調實施報復性關稅的決定合理。

特朗普政府提訴之前,中國商務部周一已宣布,就美國「301調查」對中國總值2000億美元(約1.56萬億港元)的輸美產品徵稅建議措施,向世貿提出追加起訴。

此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經濟顧問奧伯斯法爾德(Maury Obstfeld)周一(16日)表示,全球經濟在今年及下一年有3.9%增長,增長幅度為2011年以來最大;惟他同時警告,美國發動貿易戰,將令全球經濟及金融市場損失逾5000億美元(約3.9萬億港元)。

美国提案“重新审查中国WTO成员国身份” 遭一致否决
http://news.ifeng.com/a/20180721/59315090_0.shtml

貿戰影響未現 農業農村部:多數農產品持續跌價
http://hk.on.cc/cn/bkn/cnt/news/20180717...cb2e637a05

[ 本帖最後由 KT88 於 2018-7-21 04:22 編輯 ]
Reply
#38
美國歐盟達共識 同意建立「零關稅」框架
http://hk.on.cc/int/bkn/cnt/news/2018072...1_001.html

美歐宣布貿易戰停火 矛盾未解 歐盟允增購大豆液化天然氣 鋼鋁汽車關稅未拆彈
https://m.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2628001329

白宮指歐盟同意支持美國對抗中國
http://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80727.htm
美國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表示,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承諾,在貿易問題上支持美國對抗中國。
中國駐世界貿易組織代表指責美國企圖將中國妖魔化,強調不會屈服。

白宮指歐盟同意支持美國對抗中國
https://sina.com.hk/news/article/2018072...74946.html

白宮指歐盟承諾在貿易方面支持美國對抗中國
https://sina.com.hk/news/article/2018072...72628.html
美國總統特朗普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說,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承諾,在貿易問題上支持美國對抗中國。

庫德洛接受美國傳媒訪問時說,中國破壞世界貿易體制,美國和歐盟會結盟,對抗中國。他又說,中國試圖拉攏歐盟,反對特朗普變得強硬的貿易政策,但被容克拒絕。

較早前,中國駐世貿代表張向晨指責,美國不斷企圖將中國妖魔化。他表示,美國正攻擊中國的經濟,如果認為這種策略會迫使中國屆服,接受一系列束縛中國手腳的國際規則,是一種錯覺。

白宮經濟顧問:歐盟稱願在貿易協助美國對抗中國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D%E5%9C%8B

美與歐盟貿易上或聯手對抗華 美官員批華破壞世貿體制
http://news.tvb.com/world/5b5aa54ce603839618bdc294

美國有官員透露,歐盟有意和美國聯手,在貿易問題上對抗中國,又批評中國破壞世界貿易體制。至於美國總統特朗普與歐盟就貿易問題達成協議後,出訪中西部兩個州,爭取農民和鋼鐵工人支持。 美國總統特朗普獲歐盟同意購買更多美國大豆後,周四先去到艾奧瓦州出席會議,指美國與歐盟的貿易談判,會惠及美國農民,亦為他們成功打入歐洲新市場。 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我們剛叩開了歐洲市場,為你們農民,你們不會對特朗普太生氣了。」 中國在中美貿易戰中向美國大豆徵稅作為報復,令美國農民首當其衝,當局雖然向農民提供120億美元援助,但被批評是無補於事。 特朗普之後到伊利諾伊州一間近日重開的鋼鐵廠,稱自己來這裡是要慶祝勝利。他指自美國實施鋼鋁徵稅後,很多本地鋼鐵業工人已重回工作崗位。 特朗普說:「我們這天在這裡因為美國永不投降。美國在還擊,而我們會取勝,我們會勝利。」 特朗普早一日在白宮與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會面後,宣布將展開貿易談判,致力令非汽車業產品達致「零關稅」及消除貿易壁壘和補貼。歐盟並同意購買更多美國大豆,特朗普形容協議是「突破」。 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庫德洛,周四接受訪問時更表示,容克會上向特朗普承諾,歐盟會與美國聯手在貿易問題上對抗中國,指中國破壞世界貿易體制,稱容克明確表示有意在中國問題上協助特朗普。 至於美國眾議院周四,以359票贊成、54票反對,通過《國防授權法》,限制中國在美國投資,並會以國家安全為理由,禁止美國政府機構使用中國主要電訊商華為和中興通訊的技術,以及控制華府與它們的合同,但限制的程度遠比最初草擬的內容低。法案仍須獲參議院通過。 中國外交部早前表示,強烈不滿和反對此法案,敦促美方不要阻礙雙邊關係穩定發展。

歐盟將聯同美國在貿易方面對抗中國
http://www.881903.com/Page/ZH-TW/newsdet...id=1021406

【貿易戰】白宮經濟顧問:歐盟與美結盟對抗中國 (08:25)
https://m.mingpao.com/ins/instantnews/we...2650234468

美國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Larry Kudlow)表示,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承諾美國總統特朗普,將幫助美國在貿易方面對抗中國。

庫德洛於當地時間周四接受福斯財經網(Fox Business Network)訪問,他在節目中表示,「美國將與歐盟結盟,對抗打破世界貿易體系的中國」。他又指,歐盟將立即增加購入美國大豆、牛肉及液化天然氣。

容克周三(25日)訪問白宮,與特朗普會面,就歐盟與美國的新階段合作關係展開會議。

[ 本帖最後由 KT88 於 2018-7-27 09:09 編輯 ]
Reply
#39
太陽能板遭美加稅 中國向WTO提訴
http://trad.cn.rfi.fr/contenu/20180815-%...0%E8%A8%B4

華府警告︰若中國續進口伊朗石油 將面臨制裁
http://hk.on.cc/hk/bkn/cnt/amenews/20180...2_001.html

特朗普:表現繼續無改善 美國將退出世貿
http://hk.on.cc/hk/bkn/cnt/amenews/20180...2_001.html
中美貿易戰如火如荼之際,美國總統特朗普周四(30日)在白宮接受彭博社訪問時指,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表現沒有變好,美國將會退出。特朗普曾多次公開批評WTO,指該組織對待美國非常差,期望它改變處事方式。

特朗普曾公開抱怨中國經濟力量強大,卻被WTO視為發展中國家,因而享有巨大的額外津貼及好處,指控WTO「不恰當及差劣地對待美國」;又要求審視其成員國地位的同時,並批評世貿無力解決紛爭。

世貿的爭端解決機制,負責調解各國的貿易糾紛及作出最後裁決。特朗普要求世貿改革爭端解決委員會(DSB);美方此後多番拒絕委任DSB法官,令機構只餘3名法官,僅僅符合開庭聆訊的最低要求,貿易外交官及律師紛紛批評美國在世貿製造危機。

特朗普警告不必讓加國加入新協議
http://cablenews.i-cable.com/ci/videopag...4%E8%AD%B0

特朗普拒讓步 美加貿易談判陷僵局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internati...2/20490119

[ 本帖最後由 KT120 於 2018-9-1 23:43 編輯 ]
Reply
#40
中興華為到大疆 貿易戰變科技戰
https://china.hket.com/article/2153931/%...?mtc=30010

隨着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溫,內地高科技公司也逐一出事,繼中興、華為之後,大疆亦被美國同業指控侵犯其專利。

中美貿易戰今年7月開打,但這不僅是貿易戰,還是科技戰,打的是「中國製造2025」。美國一直指控中國剽竊美國的知識產權,強迫美國企業向中國轉讓知識產權和技術。在今年的中美貿易談判中,要求中國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是談判重點之一。

這次美國企業的申訴,就是指控大疆的無人機及其組件侵犯其專利。

美劍指中國製造2025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去年按照美國《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對中國發起「301調查」,調查重點就是針對中國企業涉嫌侵犯美國知識產權和強制美國企業作技術轉讓,特別是美國企業被迫與中方合作夥伴分享先進技術。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於今年4月發布依據301條例對中國產品徵收關稅的清單建議,其中就提到,「中國政府強制美國公司將技術和知識產權轉讓給中國企業。中國政府採取這些政策是為了其一些工業計劃在先進的科技領域佔據主導地位,例如中國製造2025。」

基於301調查結果,今年7月6日起,先後對500億美元中國進口商品加徵25%關稅,產品涉及航空、資訊和通訊、機械人等行業。此外,美國最快在本周宣布對另外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微關稅。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3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