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北約 NATO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1
北約,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英語: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縮寫為 NATO;
法語: Organisation du Traité de l'Atlantique Nord, 縮寫為 OTAN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C%97%...4%E7%BB%87


The United World against China! 世界聯合對付中國!
http://www.forum4hk.com/viewthread.php?tid=14620193

世界軍事對付中國 global military against China
http://www.forum4hk.com/viewthread.php?tid=14404

五眼聯盟(Five Eyes)FVEY
http://www.forum4hk.com/viewthread.php?tid=14617828

印度-太平洋 (印太) 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 Strategy (FOIP)
http://www.forum4hk.com/viewthread.php?tid=14617813

US-India Strategic Partnership Forum (USISPF) 美國印度戰略夥伴論壇
http://www.forum4hk.com/viewthread.php?tid=14617389

G7 七大工業國組織 針對中國的政策方向 G7 Policy Against China
http://www.forum4hk.com/viewthread.php?tid=14622484

NATO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http://www.forum4hk.com/viewthread.php?tid=14619698

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 TPP -> CPTPP
http://www.forum4hk.com/viewthread.php?tid=24132

美國針對中國的政策方向 US Policy Against China
http://www.forum4hk.com/viewthread.php?tid=14617810

歐盟—中國戰略前景 European Policy Against China
http://www.forum4hk.com/viewthread.php?tid=14618356

稟告中國政府 sue CCP government
http://www.forum4hk.com/viewthread.php?tid=14620138

中國威脅論 The China Threat
http://www.forum4hk.com/viewthread.php?tid=14622488

從「日本大東亞共榮圈」到「中共人類命運共同體」
http://www.forum4hk.com/viewthread.php?tid=14622487

鄧小平四十四年前演講遭瘋傳,鄧:中國如現霸權,世界人民就應一同打倒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APghmM8exE
[youtube]jAPghmM8exE[/youtube]

中共前領導人鄧小平1974年在聯合國大會登台演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Fj5Hc0d-Uw
[youtube]XFj5Hc0d-Uw[/youtube]

1974年鄧小平在聯合國大會發表講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mvXMG9FC8w
[youtube]bmvXMG9FC8w[/youtube]

1974 鄧小平在聯合國大會的發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zvJD8z4p98
[youtube]BzvJD8z4p98[/youtube]
Reply
#2
北約峰會宣言關注中國崛起 評估將中國納入軍控協議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191205.htm
在英國倫敦舉行的北約峰會,與會領袖發表會後宣言。

宣言首次提到,北約注意到中國在國際政治中的影響力正在增加,成員國需要回應中國崛起所帶來的機遇及挑戰,亦影響到北約的安全。各國領袖一致認為,北約要以同盟方式共同應對,同時需要找到促成中國加入軍控機制的方法,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表示,成員國正在評估將中國納入軍控協議的可能性,令中國參與限制軍備。

另外,聲明亦提及俄羅斯的侵略行動,威脅歐洲大西洋的安全,重申會履行北約第五條集體防衛的承諾,以及肯定歐洲和北美之間持久的跨大西洋聯盟關係。

宣言亦提到,北約將繼續為保障網絡安全和能源安全採取措施,鞏固關鍵基礎設施,以及保障包括5G在內的通訊系統可靠及安全。

特朗普批馬克龍形容北約「腦幹死亡」言論 稱令人討厭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191203.htm
美國總統特朗普批評法國總統馬克龍早前形容北約已經「腦幹死亡」的言論,令人討厭。

到英國倫敦準備出席為期兩天北約峰會的特朗普,認為馬克龍有時會說出一些不應該說的話,又稱有時覺得對方,做了一些對他自己國家適得其反的事。

美法關係本周顯著惡化,美國貿易代表署提出對24億美元的法國貨品加徵關稅,以報復法國對Google、Facebook及亞馬遜等科網巨頭徵收數碼稅。特朗普與馬克龍將會在峰會期間舉行雙邊會談。

特朗普與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會面後,又批評盟友遲遲未能承擔北約更多軍事預算,拖欠25至30年,又指他們目前承諾的經費數目仍然不足。

北約未將中國定為威脅 北京稱堅持和平發展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191205.htm
Reply
#3
美國務卿要北約對抗來自中國共產黨的威脅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5Bisapi%5D

北約成立七十年後,中國崛起被看作是北約面臨的新威脅。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強調中國共產黨的威脅,似乎要把北約的使命擴大到了亞洲。

周三(11月20日)蓬佩奧在布魯塞爾北約外長會議上講話說,盟友必須應對來自中共目前的潛在的長期威脅,北約國家不能忽視他們同北京執政黨之間的「根本差異和不同信仰」。

美國國務卿說,美國及其盟友建立北約的初衷是自由和民主。他還說,冷戰結束30年後,美國和盟國仍然面對來自專制政權的威脅,我們必須要共同面對他們。俄羅斯,中國,伊朗,他們的價值體系和我們的截然不同。

世界最大的軍事集團成立70年後聚焦新對手
中美俄新大三角戰略:西方警惕俄國打中國牌
習近平訪歐:中國特色的全球化令歐洲擔憂
當記者就法國和德國建議改造北約的問題提問時,蓬佩奧再次主動提到北京說,聯盟的結構應該適應一直變化的目標,顯然在1949年北約成立時並沒有考慮到「來自中國共產黨的威脅」。

強調意識形態對抗
今年4月在北約紀念成立70週年的時候,美國駐北約大使哈奇森說,北約正在對中國的行為做風險評估。這預示著北約這個軍事集團的重心開始東移,離開了當初北約在歐洲對付蘇聯侵略的初衷。

此次美國國務卿強調北約取得冷戰勝利是為了「自由和民主事業」,他把北約重心轉向中國的問題置於對立價值觀的框架內。

圖片版權GETTY IMAGES
Image caption
美國和歐洲盟國在二戰後為防止蘇聯侵略歐成立了北約軍事聯盟。美國總統杜魯門和北約領導人,1949年。
本月早些時候,蓬佩奧在柏林講話中已經就俄羅斯和中國的威脅發出警告。他說,中國壓制其民眾的手法同過去共產主義的東德「可怕的相似」,強調「自由國家」同中國和俄羅斯這些國家展開「價值觀競爭」。

華為被視作中國崛起縮影 任正非之女被捕激怒北京
一帶一路:營造西方沒落後的新格局?
再談修昔底德陷阱:中美較量 必有一戰?
蓬佩奧批駁了莫斯科是西方合作伙伴的看法。BBC的防務記者馬庫斯說,蓬佩奧的講話傳遞了意識形態鬥爭的信息。

儘管美國國務卿表達了強硬看法,但馬庫斯說,美國的根本看法究竟是什麼,仍然令許多人費解。因為美國總統特朗普似乎對莫斯科並沒有表現出同樣的敵意,也沒有把西方同俄國和中國關係放在完全對抗的戰略框架內。

BBC的防務記者認為,美國許多盟友未必完全贊同蓬佩奧的強硬看法。莫斯科和北京會對美國和盟國間的不和諧和分歧加以利用。

全球北約,應對俄中
俄羅斯一直反對北約東擴,並認為西方違背了同前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在討論允許東西德國統一時做出的承諾。不過戈爾巴喬夫的外長謝爾瓦德納澤和當時的美國國務卿貝克事後都否認西方做過類似承諾。

Image caption
根舍在同蘇聯領導人會談時說,德國很確定北約不會東擴。根舍和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1991年
中情局局長:美國最大威脅來自中國而非俄國
一帶一路:「東風壓倒西風」令西方擔憂
美國情報首腦:俄中加強關係構成「全球威脅」
但德國《明鏡周刊》的報道曾引述過一段當時的德國外長根舍同蘇聯外長謝爾瓦德納澤的談話記錄。根舍說,統一的德國作為北約成員國將是個複雜的問題,但德國很確定北約不會東擴。

在1989年冷戰結束後北約數次重新界定其使命,為北約繼續存在尋找理由,諸如在巴爾幹地區的「人道主義干涉」,2001年9/11攻擊後的反恐戰爭。

另外北約仍在保持繼續擴大。巴爾幹地區的小國如黑山共和國在2017年加入北約,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與馬其頓正在等待加入北約。

中國媒體報道,北約除了在歐洲擴展,正向全球性軍事集團轉變。與此同時,美國對歐洲盟國強調「中國威脅」。特朗普政府一直以國家安全威脅為由敦促北約盟友禁止使用中國電訊巨頭華為的5G網絡技術。

日本NHK報道引述觀察家的話說,蓬佩奧強調中國說明美國希望北約盟國在5G發展方面互相協調。蓬佩奧一直在勸說歐洲盟國不要和華為在5G領域合作。

法總統:北約「腦死亡」
美國在北約中的領導作用以及對該軍事聯盟的承諾引起成員國的質疑。本月早些時候法國總統馬克龍說,北約已經「腦死亡」,對美國保衛歐洲盟友的承諾發出質疑。法國總統說,歐盟應該發展自己的「軍事主權」。

圖片版權GETTY IMAGES
Image caption
法國總統主張歐盟應該發展自己的「軍事主權」。
據《華盛頓郵報》的報道,奧巴馬政府時美國駐北約的大使伊沃·達爾德說,一些歐洲官員曾對他說,他們擔心美國不會滿足北約組織公約第5條關於互助防禦的義務。

北約組織公約第5條規定,對北約一個成員國的攻擊被認為對北約所有其他成員國的攻擊。但去年7月北約峰會期間美國總統特朗普並沒有對盟國重申第5條規定的承諾,而是批評盟國國防開支不足。

在整個冷戰期間北約並沒有援引公約第5條規定進行過軍事行動。北約歷史上唯一援引第5條規定的軍事行動是2001年美國遭受9/11攻擊後,當時北約成員國認為9/11攻擊符合公約第5條規定,參加了美國的反恐戰爭行動。

蓬佩奧本月早些時候訪問德國時試圖打消盟友的疑慮。他強調北約「仍然是歷史上一個最重要,戰略性的伙伴關係」。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這次在會見蓬佩奧時說,在一系列戰略問題上,諸如俄羅斯,軍控以及中國崛起問題,北約仍然是北美和歐洲共同商討決策的唯一平台。
Reply
#4
美國從德國大規模撤軍 北約戰略部署還是軍費問題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3598914

美國從德國撤出部分駐軍的風聲已經傳出許久,現在終於有了確鑿的說法。

美國國防部部長馬克·埃斯珀(Mark Esper)周三(29日)宣佈,撤出近1.2萬駐德美軍。

與此同時,埃斯珀宣佈的另一個重大決定是:美軍在歐洲的指揮部將從德國斯圖加特搬遷到比利時的蒙斯。這裏也是北約歐洲盟軍最高司令部的所在地。

戰略決策威懾俄國
美國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一直在德國駐軍。目前,美國在德國駐有36000人的部隊,人數之多居北約成員國之首。本次將撤出11900美軍人員,使駐德美軍人數大幅減少約三分之一。

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宣佈,撤出的美軍約5600人將移防至北約其他國家,另外大約6400人的部隊將返回美國。

中國首次寫入北約聯合聲明 國際輿論怎麼說
北約七十年:過去、現在和將來
美國務卿要北約對抗來自中國共產黨的威脅
按照埃斯珀的說法,這是美國在歐洲重新設防大計劃中的一部分,是「重大戰略和積極的轉變」,「將毫無疑問落實美國和北約對俄羅斯的威懾作用這一核心原則。」

美國從德國撤軍三分之一的行動,是近十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雖然美國國防部將本次撤軍描述成旨在加強在歐洲地區對俄羅斯的威懾作用,不過埃斯珀也承認,撤軍行動因為特朗普總統今年6月要求削減駐德部隊的新指示而加快。

根據撤軍計劃,美軍一個戰鬥機中隊將搬遷到意大利,部分軍隊將移防至波蘭。

美國「冤大頭」

今年6月初,美國媒體報道稱,總統特朗普已經批准了計劃在今年9月之前從德國撤出約1萬人的部隊。

6月中旬,特朗普總統證實了這一撤軍計劃,稱德國「拖欠」北約大量軍費。他說:「我們在保護德國而他們卻拖欠軍費。這說不過去啊。所以我說,我們要把駐軍人數減少到2萬5千人。」

6月下旬,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會見波蘭總統杜達時表示,美國可能會將部分從德國撤出的美軍部署至波蘭。

特朗普總統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內指責北約組織中的歐洲國家防務支出太少。他表示,北約成員國不能讓美國承擔絶大部分的防務開支。

根據2014年北約峰會確定的標凖,北約歐洲成員國在2024年之前把防務支出提高至佔GDP2%的水平。儘管德國近年來增加了防務開支,但德國承認根據對目前情況的評估,德國的國防預算要到2031年才能達到這一標凖。

在美國國防部正式宣佈從德國撤軍三分之一的計劃之後,特朗普總統隨即在白宮向記者們說:「我們再也不想做冤大頭了。我們減少駐軍因為他們不肯付帳。就是這麼簡單。」

削弱北約
對美國撤軍的決定,德國官員一直表示不滿。德國方面認為,這將「削弱北約聯盟」,「影響美德關係」。

西方陣營重量級伙伴關係惡化「難以修復」的原因
華為爭議讓德國左右為難 美國加強對德國施壓
美國與歐盟關係中的楔子——俄羅斯北溪天然氣管道
在美國國內,國會議員對華盛頓的這一決定也有諸多批評,認為此舉傷害美國自身利益,是「向朋友和盟友臉上打了一記耳光」。

BBC防衛事務記者喬納森·馬庫斯(Jonathan Marcus)分析認為:

美國這一決定從一開始就讓德國政府擔心,也會讓美國在北約的其他盟友感到不安。

德國駐美國大使艾米莉·哈伯(Emily Harber)曾講出了北約成員國曆來的傳統想法,那就是美國在歐洲駐軍的目的,與其說是為德國提供保護,不如說是在保護大西洋兩岸的安全。

分析人士還指出,美國在德國駐扎相當的軍力,也為美國在中東、非洲和其他地方展開行動提供了重要的中轉點和跳板。

戰略專家們認為,美國此舉只能讓俄羅斯獲利,卻削弱北約的整體性。在歐洲以外的美國盟友們也會對此舉密切關注,他們中的很多已經看到,特朗普政府在眼下大國競爭日趨激烈的時候,卻難以捉摸也愈發不可靠了。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事實查核組(BBC Reality Check)的數字,北約各國政府用於國防的總支出有近70%由美國承擔。但美國是個全球超級大國,軍事防衛承諾遍布世界各地,而不僅僅只在歐洲。

根據北約的估計,美國2019年用於國防的經費佔GDP的3.4%,北約歐洲成員國和加拿大的平均軍費佔各國GDP1.55%。

北約的運作開銷由各成員國共同承擔,其中包括

北約總部的文職和行政開支
聯合行動、戰略指揮、雷達和預警系統,訓練和協調
國防通訊系統、機場、港口和燃料供應。
根據北約提供的數字,2019年北約文職和軍事預算約為18.4億美元,其中美國支付22%,德國支付14.76%,法國和英國分別接近10.5%,其餘由其他北約成員國分擔。
Reply
#5
北約前秘書長批大陸外交咄咄逼人 促歐盟加強對台關係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01...2_001.html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前秘書長拉斯穆森在歐盟高峰會前夕指出,中國大陸的外交政策咄咄逼人,呼籲歐盟國家用加強對台關係的方式來反擊。另美國有研究所發文稱,台灣已成為太平洋時代的「心臟地帶」,若北京突破第一島鏈,西太平洋地區的一切都將出現變化,呼籲要武裝台灣

拉斯穆森周三(9月30日)在德國媒體撰文表示,大陸近日動作頻頻,從威脅捷克參院議長訪台將「付出深重代價」後,到逮捕前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等,顯示北京當局已不在乎外界批評。他指出,大陸對外頻頻展現的攻擊性讓歐盟國家領導人剩下兩種選擇,要不接受大陸掏空香港法治和欺凌台灣,要不與台灣展開建設性的合作。

拉斯穆森建議歐盟可用3種具體措施支持台灣,包括重新啟動與台灣的雙邊投資協定;在即將舉行的世衞大會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出席;與台灣及印太地區民主國家組織非正式結盟。

另外,美國列克星敦研究所(Lexington Institute)總裁湯普森在美國財經雜誌發文稱,台灣在軍事、經濟層面均舉足輕重,一旦台灣落入北京控制,西太平洋的戰略平衡將不可挽回地改變,也將終結美國在該地區的軍事優勢,故美國應對台出售戰機、導彈防禦系統等,增加台灣的威懾力。
Reply
#6
北約30國勁爆軍情報告,擺明視中共為敵人!
https://www.post852.com/319093/%e5%8c%97...%ef%bc%81/

世上最大的軍事聯盟北約,旗下的專家組剛剛發表了《北約2020》,嚴正中國的崛起已經對北約構成尖銳挑戰,不得不認真看待,更敦促北約要投放更多資源應對挑戰。

北約改革報告:必須更加關注中國軍事崛起挑戰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1%E6%88%B0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12月1日將發表改革報吿。路透社報道,報告將指出,儘管俄羅斯在未來10年仍是北約主要對手,但北約必須認真思考如何應對中國和中國軍事崛起。

這份報吿名為「北約2030」,將提出138項建議。有看過報吿的北約外交官指,中國不再是西方希望的良性貿易伙伴,是這個世紀的崛起強權。官員意指中國於北極和非洲的活動,以及大量投資歐洲基建。

這名外交官援引報吿稱,北約部分應對措施應該是保持對中國的技術優勢,保護電腦網絡和基礎設施。不過並非所有建議都將被採納。

報吿還指出,北約還可能與澳洲等非北約成員建立更緊密的關係。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認為,中國對北約安全構成重要挑戰,指中國大量投資新武器,從北極和非洲更迫近北約,與北約價值觀不同,並企圖威嚇別國。
Reply
#7
天下圍中|北約秘書長警告:中國崛起影響大西洋地區安全
https://hk.appledaily.com/international/...MIVBMHQIU/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警告,中國崛起對跨大西洋安全造成「後果」,西方及其緊密盟友必須加強聯繫。

他在以視像形式舉行的慕尼黑安全會議(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上說:「中國崛起對我們的安全、繁榮和生活方式有潛在後果,對跨大西洋社會是關鍵議題...此所以北約應加深與澳洲和日本等緊密盟友的關係,並在全球締結新的關係網。」


美卿揚言夥歐盟 對抗中國脅迫行為
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china_wo...8_003.html

歐盟、美國、英國和加拿大日前相繼以新疆人權問題為由向中國實施制裁,中方亦作出相應的反擊措施,東西方兩大陣營關係鬧僵之際,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展開上任後首次訪歐之行。他周三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北約(NATO)總部發表演說,指控中國的脅迫行為威脅集體安全,揚言美方會與歐盟及歐洲議會緊密合作,對抗中國「具侵略性及脅迫性的行為」

布林肯指,美國只佔全球GDP的25%,但聯同其歐洲和亞洲盟國則佔全球GDP高達60%,「這對北京而言難以置之不理」,更能有效地在貿易上制衡中國。不過他也表明,美國不會強迫盟友歸邊,強調其他國家在諸如應對氣候變化和健康保障等問題上,可與中國合作。他又指摘北京的軍事野心逐年增長,威脅航行自由,令南海軍事化,並以日益精練的軍事能力的針對整個印太地區的國家。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亦發言,他說北約沒有將中國視為對手,但提到中國大舉擴充軍備,包括可搭載核彈頭導彈等,對北約的安全有直接的影響。他又指:「我們已看到他們如何應對香港的民主示威,如何打壓國內的少數族裔,及實際上如何試圖破壞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

歐洲議會議長 揚言向華報復
另外,中國制裁歐洲議會議員,激起抵制中歐全面投資協定聲浪高漲,歐洲議會取消了原定周二討論中歐投資協定的會議,議會內的重要黨團也要求同意協定的前提是取消制裁,而歐洲議會議長薩索利更表示,歐洲不是中國的「沙包」,絕不能接受恐嚇,並揚言對中國採取報復行動。


美歐宣布重啟中國議題對話機制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0325.htm

美國與歐盟同意,重啟關於中國議題的雙邊對話機制,合作應對中國的挑戰行為。

訪問歐洲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會面後宣布,重啟有關的對話機制,討論對華立場

兩人發表聲明,均認為與中國的關係是多方面,包括合作和競爭。 兩人又討論過在氣候變化、新冠疫苗、伊朗和土耳其議題上合作。

聲明又說,多黨民主、保護人權和遵守國際法,支持印太地區的穩定與繁榮。雙方將合作,促進安全、可持續、自由和開放的海上供應路線和供應鏈,並期待與志同道合的夥伴加深合作。

博雷利說,歐美有關對華政策的對話機制將涉及高層官員與專家會議,討論包括經濟利益、人權、安全和氣候變化等議題。
Reply
#8
烏總統視察東部前線 兩美艦將入黑海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1...2_001.html

美軍頭警告中國崛起 世界陷潛在動盪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1...2_001.html

美國國防部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Mark Milley)當地周三(5日)表示,隨着中國崛起,加上人工智能和機械人等技術將成為戰爭中的決定性因素,世界恐正進入「潛在國際動盪」的時代。

米利當日在華府的霍華德大學發表演說時稱,將現今時代與羅馬帝國滅亡以及前蘇聯解體等歷史上重大的地緣政治轉變作出比較。他指出,在過去數十年,美國的全球軍事、政治與經濟實力未受挑戰,但中國崛起卻改變了現狀。

他警告,隨着這改變而來,是在機械人、高超音速武器、人工智能和其他技術等的科技創新,而這些科技具有極大破壞性,更可能在戰事中發揮決定性作用。


美軍司令稱中國擬在非洲西岸建立軍港 威脅美國安全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1...2_001.html

美國密切關注中國軍事動向。美國非洲司令部司令湯森(Stephen Townsend)表示,來自中國的威脅日益增加,解放軍正準備在非洲西岸建立大型軍港,部署航空母艦或潛艇,經大西洋對美國構成威懾。

外媒周四(6日)報道,湯森近日接受美國媒體訪問,指出中國已在非洲東北岸國家吉布提建立海外軍事基地,並已開始接觸毛里塔尼亞、納米比亞等非洲西南沿岸國家,意圖建立海軍設施。一旦落成,解放軍海軍部署將由太平洋延伸至大西洋。

解放軍2017年進駐吉布提軍事基地,新蓋的碼頭規模未來或可容納多艘航空母艦,被指是美國的一大隱患。湯森認為,該基地仍在擴建,有多達2,000名軍人,包括數名百海軍陸戰隊士兵,並且擁有裝甲戰車等武器,未來或會派駐攻擊型直升機。

默克爾:拜登讓跨大西洋合作再起作用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1...2_001.html

德國總理默克爾周三(5日)出席一個網上論壇時指,美國與歐洲恢復跨大西洋合作,美國是歐洲的最重要盟友。她亦強調,與中國關係不佳無法解決全球議題,仍相信中歐投資協定是一項重要任務。

默克爾承認與美國前朝特朗普政府的關係沒有像可能的那樣良好,又指拜登當選美國總統讓跨大西洋的合作重新發揮作用,但不代表一切照舊,因近年發生很多變化。默克爾說,雙方只有更密切合作才能找到共同任務和未來問題的答案。她說德國對世界像冷戰時期那樣劃分成不同的陣營沒有興趣,但歐洲最重要盟友美國在與中國和俄羅斯的競爭中,能站在歐洲大陸這邊是好事,她支持歐盟與美國簽署雙邊貿易協定。

默克爾警惕,沒有與中國的良好關係,貿易和氣候變化等全球議題也不能得到解決。歐盟周三宣布暫停批准中歐投資協定,默克爾強調這項協定為互利的貿易奠定基礎,讓歐盟在市場准入方面獲得更多的互惠,但重要的是解決與中國的所有問題,包括人權。

另外,德國周四(6日)表示歐盟首次讓北約成員國美國、加拿大和挪威加入「軍事機動性計劃」,促進歐洲大陸調兵行動,北約視之為與俄羅斯爆發衝突時的關鍵一環。

拜登稱有信心下月出席G7與北約領袖峰會時與普京會面
https://news.tvb.com/world/6095bfd4335d1...3%E9%9D%A2
Reply
#9
斯托爾滕貝格:中國崛起為北約帶來嚴峻挑戰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1%E6%88%B0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表示,中國的崛起為北約帶來嚴峻挑戰。他批評中國不相信民主,不相信言論自由,並指北京迫害新疆維吾爾人,打壓香港反對派等。

斯托爾滕貝格5月31日出席記者會,被問道北約將如何面對中國崛起。斯托爾滕貝格表示,中國的崛起為北約的經濟和貿易帶來機遇,特別是應對氣候變化等共同挑戰。

斯托爾滕貝格表示,中國的崛起同時為北約帶來嚴峻挑戰。他稱,中國很快會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已經擁有全球第二大國防預算,擁有世界最大規模的海軍。他提到,中國正在投資新科技到武器系統,包括超音速武器,和結合面部識別、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新技術。

斯托爾滕貝指中國未與北約分享共同價值觀,批評中國不相信民主、不相信言論自由和媒體自由,又迫害新疆維吾爾人等少數民族、鎮壓香港民主反對派、威脅鄰國及台灣。

斯托爾滕貝格又指出,在任何地方都能看到中國的身影,包括網絡世界、非洲和北極。他稱,中國在歐洲進行大量的基建投資,這些都是關乎北約安全的問題。

北約挺拜登 指中國“不認同我們的價值觀”
https://www.rfi.fr/tw/%E5%9C%8B%E9%9A%9B...C%E8%A7%80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史托騰伯格周一在結束與美國總統拜登的會晤後表示,中國政府的領導人“不認同我們的價值觀”。史托騰伯格還說,北約同意拜登對俄羅斯的態度,包括他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日內瓦將進行的對話。下個星期北約召開峰會,討論議題包括聚焦俄羅斯與中國。美國總統拜登將與會。

北約秘書長稱中國不“認同我們的價值觀”。據路透社報道稱,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史托騰伯格是於周一在結束與美國總統拜登的會晤後作上述表示,史托騰伯格說,中國政府的領導人“不認同我們的價值觀”。

史托騰伯格在白宮告訴記者,拜登將出席6月14日在布魯塞爾舉行的北約峰會,屆時中國和俄羅斯將是討論的議題之一。

據史托騰伯格說,北約同意拜登對俄羅斯的態度,包括他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日內瓦將進行的對話。

俄羅斯防長:美國與北約向俄邊境增派軍隊 俄軍採取演習行動應對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9%E5%B0%8D
Reply
#10
拜登晤北約秘書長 共同對抗中俄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1...2_001.html

七國集團(G7)領導人峰會及北約峰會即將舉行,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周一(7日)到訪美國首都華盛頓,與美國總統拜登會面,同意有必要在全球競爭時代加強跨大西洋同盟,應對中國與俄羅斯的威脅。

拜登、斯托爾滕貝格、美國防長奧斯汀、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會面,斯托爾滕貝格會後向記者表示,雙方同意在更具競爭的世界加強北約同盟,共同面對安全威脅。他與拜登主要商討下周的北約峰會安排,以及面對全球恐怖主義、氣候變化及與中俄的緊張關係時如何強化同盟。

斯托爾滕貝格指,與中國合作為西方國家帶來經濟機會,其他事務則令雙方關係緊張,他譴責北京對台灣、新疆維吾爾人、香港示威者的高壓政策,但北約需就氣候變化、軍備控制等與中方磋商。他說,中國即將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軍費開支則是全球第二高,又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海軍,北京在先進軍事能力投入巨大資源,但與北約價值觀不同。

對於俄羅斯,斯托爾滕貝格稱拜登認同對俄採取「震懾、防衞、對話」的雙軌政策,與俄對話不代表示弱,若無法與克里姆林宮保持友好關係,就要處理好雙方的緊張關係。

對於斯托爾滕貝格指中俄關係加強對國際秩序構成挑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周二(8日)回應稱,和平發展合作是當今時代的潮流,要團結不要分裂,要多邊不要單邊,要合作不要對抗,已是世界人民的普遍願望。北約作為全球最大的軍事聯盟,應摒棄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以客觀積極開放的態度看待中國發展,多做有利於維護國際和地區安全與穩定的事。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應加強政策應對中國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D%E5%9C%8B
斯托爾滕貝格:中國崛起為北約帶來嚴峻挑戰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1%E6%88%B0
北約秘書長:中國崛起對北約帶來嚴峻挑戰
https://news.now.com/home/international/...sId=436846
七國集團峰會結束 各國對如何應對中國現分歧
https://news.now.com/home/international/...sId=438481

北約更新戰略概念應對中俄挑戰
https://news.now.com/home/international/...sId=438470
繼七國集團峰會之後,北約峰會將於本港時間今晚在布魯塞爾上演,美國預告北約將修改戰略概念,以確保到2030年及之後持續有能力應對中俄挑戰,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同意要強化政策應對中國。

美國總統拜登由英國轉抵比利時布魯塞爾,準備出席北約峰會和美歐峰會,延續他在七國集團峰會游說盟友加強應對中國的路線,預料中國議題成為北約峰會焦點。

白宮在會前預告北約30個成員國同意修改北約「戰略概念」,因應不斷變化的戰略環境,啟動一系列雄心勃勃的行動計劃,確保北約到2030年及之後持續有能力應付中國和俄羅斯對北約整體安全、繁榮和價值觀等帶來的挑戰,以及恐怖主義、網絡攻擊、氣候變化等威脅。

路透社早前報道,北約的「戰略概念」將首次涵蓋中國軍事崛起的挑戰。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在峰會前夕表示,中國國防預算是全球第二高,並大量投資新式軍事物資,影響北約成員國的安全,又指中國和北約價值觀不同。

斯托爾滕貝格:「中國與我們的價值觀不同,可見他們打壓香港民主示威和維吾爾族等少數民族,他們利用現代科技、社交媒體、樣貌辨識來監控人民的方式,都是我們前所未見的,因此北約要強化政策應對中國。」

拜登星期三將到瑞士日內瓦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峰會,拜登坦言美俄關係處於低點,他明白很難改變獨裁者行為。

拜登:「你無法保證能改變別人的行為或這個國家的行為,獨裁者手握大權,他們不需向公眾問責。」

北約秘書長:北約應制定強而有力政策應對中國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0614.htm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說,北約各國領袖應制定更強而有力的政策應對中國。

北約領袖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召開峰會前夕,斯托爾滕貝格接受加拿大廣播公司專訪時強調,中國國防預算高居全球第2、擁有最大規模的海軍力量,而且正在大量投資新型軍事物資,影響北約的安全。

他又認為,中國與他們的價值觀迥異,北京打壓香港的民主抗議運動、迫害維吾爾人等少數族群,利用科技監控人民。

他又譴責北京持續扣押加拿大公民康明凱和邁克爾,是完全令人無法接受。

剛結束的七國集團峰會,對中國採取比以往更強硬的立場,斯托爾滕貝格認為,就氣候變遷和武器管制等共同問題,與中國交涉相當重要。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2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