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1967年香港暴動 1967 HK leftist riots
#21
【六七暴動・舊報重溫】三警打死工人 《大公報》稱警署乃謀人寺
https://www.hk01.com/%E7%A4%BE%E6%9C%83%...A%E5%AF%BA

[Image: OJvdotNz6WBAavRj8gpYrzRqNLHHhpyGNVSkIDVU...w1920r16_9]

香港曾既是英國殖民地,亦為中國國民黨與共產黨角力場。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連場示威衝突,更釀成暴動,香港進入炸彈處處黑暗時期。在這個時代,左中右立場報章分庭抗禮,親中的《大公報》、親台的《工商日報》及《工商晚報》,與相對中立的《明報》,勾畫出同一事件的不同面貌。
「新聞是歷史的初稿」,《香港01》記者翻閱舊報道,在故紙堆中,重構六七暴動期間的十件大事,重温當年左中右報章對歷史的演繹。抗議殖民政府示威浪潮,於1966年底由澳門傳到香港,港共效法澳門左派欲使英政府低頭不果,行動不斷升級。「六七暴動」歷時半年在炸彈聲中告終。左仔與警察互不相讓,早期多次示威中被捕人無數,更發生「三個警察謀殺案」,3名警員涉打死一名示威者,惟最後上訴被判無罪。(二之一)

1. 1966年鬥澳督成功1966年12月3日—1967年1月29日


澳門「一二.三」事件可謂六七暴動前奏。1966年11月15日氹仔民眾擴建校舍受澳葡阻撓,警民衝突導致多人受傷。事後何賢等澳門華人領袖代表提出澳葡政府不要阻撓辦學、賠償等要求,每日都有大批民眾到總督府示威。12月3日,警隊出動鎮壓,殺死8名示威者,傷者達212人,62人被捕。衝突引起澳門與中國極大反響,在壓力下澳葡於1967年1月30日簽署認罪書,聲明「決定承担全部責任」。《工商晚報》以「暴徒」、「澳門混亂今再暴動」形容事件。《大公報》則強調是「澳葡續製造血腥事件」、學生遭毒打。

[Image: hJhDnfE385Oy8tQf1usY0jUTy0_6yGzklz75U5c--VM?v=w1920]
[Image: xwdIUf0OeIL3mZkinHW8jYvY0my_P3g7bA98cmwPfHI?v=w1920][Image: -88yr1UJOzIA9sNsgMQpqhaDXtWq4BgVWGMj-lhjI_o?v=w1920][Image: -88yr1UJOzIA9sNsgMQpqhaDXtWq4BgVWGMj-lhjI_o?v=w1920][Image: yM_Qpq_cuTf0ibDQExwVGGT6Rue78SlVLFvdXixb3V4?v=w1920][Image: SR3LusdHgIlD1tOf7bNDuFrPz290JdIascs1BLHLNQQ?v=w1920][Image: Vq4T4zCbIA7vAP6SLRtAYbcVwvrEjM0Zoyk0daMpNHU?v=w1920][Image: 9BXNd6gnbzyGIlCHhGaTo8woGSbomA3eQ3gPCUN4Dwk?v=w1920][Image: SQCimoCdVzmNkJwSU0S-bS7Nrad4-eMR6yC7vesgu70?v=w1920][Image: ex1QaszWw1SWgXgNIOSVl9n5UWHLEqUORvKiLUbyoi0?v=w1920][Image: nk0qiXID-A9zZyZfCVOs7yTAEwdSCDq2mq8bbpqvG24?v=w1920][Image: f5OVXA_cwO0q308gGlHw9pVfwgP-lnGN460WW-OtFls?v=w1920][Image: rrlgMc45sVZIrhIpcvBe8-WVcrQ9BNbgV84XzFfOF8w?v=w1920][Image: IZwqhyoIcVJoHSOma-CensggI6Y35nIwgNRsA4DUbAM?v=w1920][Image: iD6jAN8FFlc4H8Mv4sX2UDlFZ2dXZuHYKzZunSs2bp0?v=w1920][Image: fJgpvfUjmkhBmt3dh5Ww2DqA7xV2MDvSQ2nsj0Np7I8?v=w1920][Image: j_c68vNSUGKnlaHbZ4JE1N7gb7fjhbfN7DeVhuw3lYY?v=w1920][Image: 2Kd9KSxFCtavBD47sYRU_59oaz8Gw9vBMJZ3gjCWd4I?v=w1920][Image: I8gSr0tOMG-93tY3mb7sQHlXGYDTfZPc9pstufabLbk?v=w1920][Image: 9RyN_E5Xn11yc9wi--dIe65TP-nMwP5jGS972Rkve9k?v=w1920][Image: 8y-J-Qil5Z38uCg16LuevHYbhSRcSiW26ElDwOhJQ8A?v=w1920][Image: O79d90Wx4ORlsluePvMOO8zGt08ZYSzHsH4HArB-BwI?v=w1920][Image: ExR-eyLg9DtuwnGp5R1_QiMjCLcD6PxHEBkhqxAZIas?v=w1920][Image: UpONMfMjpykGdkN-IWoLN9ijSlDdNKxMfPYRQHz2EUA?v=w1920]

數百學生因氹仔事件向澳督請願起衝突 澳門昨大騷動空布緊急戒嚴
《明報》(1966年12月4日)
澳督已簽認罪書 澳葡承担事件全責 萬人空巷參觀儀式左翼鳴炮慶祝 市面轉旺右翼人員將受逐或逮捕
《明報》(1967年1月30日)
戒嚴令解除後暴徒立即結集吶喊 澳門混亂今再暴動 警察開槍多人傷亡 宣佈今晚再度戒嚴狗場停止賽狗
《工商晚報》(1966年12月4日)
暴徒行動極為瘋狂 澳警出動防暴隊開槍將暴徒驅散 左友並在總督府朗誦毛語錄
《工商晚報》(1966年12月4日)
「一二‧三」事件解決 左派接受答覆書 澳督定今日簽約 承擔全部責任並向華人認罪賠禮道歉 撫卹死傷及賠償損失二百零五萬餘元
《工商晚報》(1967年1月29日)


香港左派受到極大鼓舞,《大公報》形容澳葡認罪在於「全澳同胞堅持長期鬥爭,掀起勢不可當的抵制怒潮的沉重打擊」。在示威期間,「一二.三」事件後《大公報》大字標題「堅決鬥爭,不達目的,決不罷休」,事後看來也為六七暴動定調。

膠棍、水龍、催淚彈、機關槍出齊 澳葡續製造血腥事件 三人被殺傷者逾百
《大公報》(1966年12月4日)
再一次有計劃有預謀的罪行 澳葡誘禁學生代表施毒打 學生們朗誦毛主席語錄堅決進行鬥爭
《大公報》(1966年12月4日)
祖國人民大力支持 澳門同胞兩月鬥爭 澳葡定於今天下午二時簽字認罪
《大公報》(1967年1月29日)

2. 人造膠花廠糾紛1967年5月6日


新蒲崗大有街人造膠花廠解僱幾十名工友,又宣佈「啤機部」停工,引發工潮,被視為六七暴動開端。5月6日,防暴隊操入大有街,拘捕至少17人(《工商日報》指17人;《明報》指21人),但未能平息民憤,民眾繼續在工廠外聚集。特別要留意,人造膠花廠糾紛後,工聯會於5月12日成立「港九各界同胞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簡稱鬥委會),在五月風暴中領導左派人士「反英抗暴」。當時《大公報》指港英「對工人進行血腥鎮壓」、《明報》則以「騷亂」形容事件。

在新蒲崗插手勞資糾紛 港英昨出動大批警察 對工人進行血腥鎮壓 毆傷及拘捕多人引起同胞極大憤慨
《大公報》(1967年5月7日)
一青年自認本報記者在工潮現場拍照被圍 防暴隊開進大有街 情況混亂有人鼓噪警方處置得宜迅復寧謐
《明報》(1967年5月6日)
香港人造花廠出貨被阻 大有街突起騷亂一人被擊受傷廿一人被捕
《明報》(1967年5月7日)
新蒲崗左派工人包圍警官廿一人被捕 二百餘防暴隊開到彈壓 人造花廠前情勢緊張 擾攘數小時始告平息
《工商日報》(1967年5月7日)

3. 衝擊總督府1967年5月17日


手持毛語錄的「鬥委會」人士絡繹不絕前往港督府示威,主要張貼「大字報」形式抗議書,時而在領導人帶領下朗讀毛語錄及唱歌,要求面見港督戴麟趾,否則日日前往。據《明報》報道,左派人士更聲言「文鬥武鬥,悉聽尊便」。《工商晚報》則指「左仔騷擾港督府」。

你們不愧是毛澤東思想教導出來的好兒女」全國總工會電全港中國工人 誓作堅強後盾 堅決支持把正義鬥爭進行到底 首都今天開大會聲討港英 群眾昨續湧各美代辦處前示威
《大公報》(1967年5月18日)
左派人士仍沓雜到督轅呼號遞書 聲言非見港督不可 高叫明日再來文鬥武鬥悉聽尊便
《明報》(1967年5月19日)
左仔騷擾港督府 大批武裝警員嚴密戒備
《工商晚報》(1967年5月18日)

4. 花園道血案1967年5月22日


左派人士連日到港督府示威,港英政府於5月21日實施新令,只准左派人士廿人一組前往督轅府,避免人群聚集。示威者遂滯留在花園道一帶,不滿未能前往港督府而與防暴隊衝突。防暴隊施用警棍制服示威者,部分人血流披面,港府及至當日下午3時45分宣布宵禁令。

示威浪潮蔓延至九龍尖沙嘴等地。《工商日報》更報道事件中,警方首次發射手槍子彈「射擊暴徒」。

民族鮮血遍染中區銅鑼灣油麻地 憤怒群眾英勇抗暴 數百人昨流血受傷 港英有組織有計劃施暴 自供逮捕一六七人
《大公報》(1967年5月23日)
當局防止浴血騷亂 港島空佈宵禁 中環白晝混戰 一六六人被捕傷者屈指堪驚
《明報》(1967年5月23日)
左派騷亂暴行升級 警方加強鎮壓 港島騷亂後昨實施宵禁 警方昨首次以手槍射擊暴徒
《工商日報》(1967年5月23日)

5. 三個警察謀殺案1967年6月26日


邵氏片場職工李安6月24日參與罷工,其後因藏有一張「煽動性標語」被捕。還押3日,到6月26日上庭受審時暈倒死亡。三名看守李安的警目及警員張錦賢、陳文清及張英奇被控誤殺,案情揭發李安在黃大仙警署,被打至前後9節胸肋骨斷開,共24處傷痕,腎臟更被打至爆裂。事後三名被告被判誤殺罪名成立,警目張錦賢入獄8年,陳張二人各入獄6年。不過,三人向高等法院上訴,法官指由於證據不足,宣判三人無罪。三人當庭釋放與家人團年。當時《大公報》以「謀人寺」形容警署,以「鷹犬」形容警員。

控邵氏兩工人恐嚇罷工 其一暴斃羈所
《明報》(1967年6月27日)
騷動期間最矚目的案件判決 三警誤殺有罪 家屬及代表律師決定上訴聲言打到英廷 警目聞判八年當庭暈倒
《明報》(1967年11月7日)
合議庭除夕判決 三警獲釋團年 家屬喜極而泣庭外擁夫抱兒
《明報》(1967年1月30日)


因藏有煽動性標語被拘控 邵氏一僱員受審時昏厥 送入醫院後不久即斃命
《工商日報》(1967年6月27日)
被控謀殺暴動案囚犯李安 誤殺罪成立判入獄 警目刑期八年 聞判後暈倒犯人檻內 兩名警員均各囚六年
《工商日報》(1967年11月7日)
三警員上訴獲判無罪 家屬當庭下跪 叩謝兩大律師
《工商日報》(1968年2月1日)
左派報章《大公報》理應為左派人士發聲,在李安事件中卻是十分冷漠。除了延遲刊出李安死訊(《明報》與《大公報》均6月27日刊登,《大公報》則遲一日),其後不論三警審訊或上訴,都是置若罔聞。

黃大仙警署乃「謀人寺」 李安慘遭活生生打死 鷹犬迫家人馬虎領屍 李安之妻憤怒拒絕一定要弄清其夫死因
《大公報》(1967年6月28日)


[ 本帖最後由 失踪的老公 於 2021-11-1 09:25 編輯 ]
Reply
#22
【政策分析】《緊急法》遏反修例示威潮? 淺談六七暴動五次經驗
https://www.hk01.com/%E7%A4%BE%E6%9C%83%...3%E9%A9%97

六七暴動被查封的報紙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Lifestyl...%99-187602

近日傳聞香港特區政府會引用緊急法,去消滅反修例抗爭運動的反對聲音,筆者於是從舊書堆裡翻出三份1967年被港英政府查封的左派報紙,向大家簡單介紹當年政府怎樣動用同樣的緊急法,去對付左派報紙。

[Image: 1567620236_Zm-1280w.jpg]
1967年5月新蒲崗人造膠花廠發生工潮,左派工會介入,迅速演變成暴動,全港大小左派報章,包括《大公》、《文匯》、《晶報》、《商報》、《新晚報》、《田豐日報》、《香港夜報》和《新午報》,連續多天在報紙上炮轟港英政府迫害香港同胞,這些愛國報章得到北京當權派的默許和支持,大肆抨擊時任港督的戴麟趾,要他滾回英國祖家。


6月2日《香港夜報》和《新午報》同時大字標題報道「中共艦隊開入本港」,搞到香港人心惶惶,港英政府終在8月9日凌晨根據緊急法同一天查封了《田豐日報》、《香港夜報》和《新午報》這3份左派小報(或稱為左派外圍報紙),對《大公》、《文匯》和其他幾份左報則按兵不動,以免引起更大的中英外交風波。被查封的3份小報負責人潘懷偉、胡棣周、陳艷娟和承印3報的南昌印務的翟暖暉和李少雄等人被拘捕和檢控。


《新午報》7月25日的社論「華警夢醒矣」,被控「刊登文字圖引起警隊不滿」,觸犯警察條例第62條。

《香港夜報》6月2日刊登新聞標題為「中共三十艘炮艦大示威,闖進兄弟島海面截查港緝私船」,被控「刊登虛假消息」,觸犯出版管制條例。

《田豐日報》7月2日發表標題為「犧牲鷹犬也難卸罪責」的短評,被控「刊登煽動性文字」,觸犯煽動條例。

各人共被控21條控罪,其中觸犯警察條例4條,觸犯煽動條例14條,觸犯出版管制條例3條,各罪名合判入獄共9年,但同期執行,故實際判刑3年,各人服刑兩年多後便出獄。

潘懷偉精研馬經,有「馬王潘」之稱,他負責的《田豐日報》有大量馬經讀者。據說潘入獄服刑期間,因不時向獄卒提供賽馬貼士,令獄卒有斬獲,因此得到優待,其他囚犯也不敢向馬王潘動粗。

翟暖暉晚年(2014年)出版了《赤柱囚徒》一書,回憶他親身經歷1967年暴動和被捕判囚經過,值得細讀。

[Image: 1567620239_VI-1280w.jpg]
[Image: 1567620242_50-1280w.jpg]
Reply
#23
【世代反思・50後】經歷六七暴動 退休長者用生果金為青年人送水
https://www.hk01.com/%E7%A4%BE%E5%8D%80%...1%E6%B0%B4

一個地下黨員的覺醒 87歲劉文成:六七暴動改變我一生
https://www.thestandnews.com/politics/%E...0%E7%94%9F

[Image: shins-18_Z0iZe.png]

近兩年,劉文成努力書寫自傳。當中有此一段:

一生中經歷了 1967 年的事件才知道世間上有這麼的一個集團 — 可以利用人在萬分困苦中的一絲卑微的期望 — 過一個人的正常生活,它對人們作出萬般美麗的承諾,令這些善良的香港老百姓,把兩代的生命付托給它,以為用自己和下一代的生命和它一起奮鬥,會得到一個眾所祈望的新中國。

劉文成曾經深深相信這個集團。23 歲時,他在香港宣誓加入中國共產黨,以為這個集團將建立民主自由的美麗新中國。六七期間,他嚮應左派呼籲罷工,結果被政府解僱,後被捕及送到集中營。出來不久,又因聽從工聯會指示,明明已非水務工人卻續當工會理事,最終被判監,留有案底。人生就此被共產黨及左派改寫。

他悔疚,他憤怒,他鬱悶,他覺醒。

2017 年,六七暴動五十周年,劉文成已經 87 歲,自知時日無多。有些話他很想告訴世人,所以他書寫生平,所以他接受訪問。

「我年紀大了。現在不講,將來可能冇機會再講。」

躁動大時代裡,曾經有這麼一個小人物。

[Image: 17093918_1119351254853691_1804653505_n_msy4s.jpg]
[Image: EFBC88E59C96E4B889EFBC89E4B8ADE585B1E5BB...P8cH77.jpg]

「入黨是一種光榮」

入黨儀式約在中環的威靈頓餐室(現翠華餐廳對面)進行。抵達後,劉文成找了個卡位坐下,又在檯面放一本書作暗號。不一會,一個陌生男人走近,瞥了檯面一眼,逕自坐下,問:「你是劉文成?」劉點頭。對方說,由於共產黨在香港是地下組織,只能進行簡單的入黨儀式。

劉文成再點頭,把手肘擱在桌面,拳頭握緊,跟著對方唸:「我劉文成,自願參加中國共產黨成為黨員,服從黨章,遵守黨紀律,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鬥。」唸完,陌生男人與他握手,稱呼「劉文成同志」,禮成。

這樣,他成了共產黨員。那個男人是他的上線、領導。

之後幾年,像警匪片裡的卧底,劉文成一邊落力投入工會事務,一邊定期與領導見面,談國際形勢,唸毛澤東,順道報告最近工作情況。期間接頭人換了幾次,不變的是過程一直保密。「我家人都唔講,老婆都唔講。」這秘密,劉文成保守了許久,許久。

數年後,他升任水務督察,工會內出現聲音,懷疑他晉升是因為被港英收買。劉文成不以為然,但消息傳開,左派圈子對他逐漸失去信任。上線對他開始冷淡,見面愈來愈少。對共產黨滿腔熱誠的少年劉文成感覺受傷,不停問自己:「我有什麼做得不對?點解以前對我咁熱情,現在咁冷淡?」急慌了,甚至走到領導的工作場所,想找人問過究竟,卻不得要領。

1965 年,他終於認定,以後不會再有人接頭了。

劉文成第一次感覺被共產黨遺棄。

-----------

二、大罷工
1966 年,中國全國發起文化大革命,翻天覆地。同年 12 月,澳門發生「12.3」騷亂,殖民政府完全失勢,澳門基本上被中共勢力接管。

1967 年 5 月,香港新蒲崗大有街人造花廠出現勞資糾紛,引發警民衝突。左派其後控訴港英「有計畫、有組織、有預謀的對我愛國工人和愛國同胞進行瘋狂的迫害」,並成立「港九各界同胞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鬥委會)。6 月初,鬥委會要求各工會發動大罷工,全港一萬多人嚮應。

水務局工會當然參與其中。工人在九龍水務工廠貼了三大批大字報,又發起遊行。劉文成雖已不受重用,但當日在辦公室遠遠看見工友遊行,還是一腔熱血湧上腦,卒之掉下工作,趕上罷工行列。

這決定源於第一次被遺棄的經歷。「當時不想俾人話我『個個罷工佢又唔罷,梗係比港英收買咗』。」他形容自己像著迷一樣。

執迷的對象,依然是共產黨。他的信念依然強大:港英快被打倒了,香港就快解放了,還怕什麼?劉文成說,在那個火紅的年代,唯有參與罷工,才能表白一個愛國者的真心。

港英政府以強硬手段處理罷工事件,據官方資料 [2],有 1651 名公務員因此被解僱,佔全體總數的 2.35%。

而劉文成在所不惜。「前途預咗會無,這是必然的。其實參加工會、入了黨之後一直在想,遲早有一次,一係俾人拉,一係俾人殺。置生死於度外,就這樣。」他說得出奇淡然。「睇過《紅岩》、《劉胡蘭傳》這些書,就會逐漸被它侵蝕,覺得為這件事死,很光榮。」


六七暴動(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由月薪 $1760 變成日薪 $7

縱使如此,罷工還是有錢收的。當年工聯會向工人承諾「一罷到底,人工照出」,劉文成記得其中一個工會領導還興奮地道:「好呀,以後我哋揸住拳頭嗌口號過日子,唔駛做嘢就有糧出!」

結果,罷工後不久,劉文成就在灣仔龍圖酒家被警察拘捕,跟許多左派工友一樣,被送到摩星嶺集中營,並獲分派號碼 459。這個編號,他記一輩子。

劉文成在摩星嶺待了足足一年。他回憶,在集中營的日子,港英待他們不薄,他沒有被打、被羞辱,起居飲食亦算正常。但不少曾被囚於集中營的左派人士事後對外稱,曾經被不人道對待。劉文成認定有人為唱衰港英而捏造事實。

(2013 年,劉文成曾應《消失的檔案》導演羅恩惠之邀重返集中營現場,羅於《立場》撰文描述當日情況,及與劉相處點滴,見此)

入營時,六七暴動才剛開始;離開時,事件已告平息。中間的事,例如香港遍地菠蘿、林彬被燒死、北角姊弟被炸死等,劉文成出營後略知一二,卻不全然了解,因此輕信左派說法:只有港英警察單方面打工人、打學生、反英抗暴有理。

暴動失敗後,左派以「將毛澤東思想擴散出去」為由,推出「復轉改」政策,要求罷工工人「復工」、「轉工」、「改行」,回復正常生活。此前承諾的「人工照出」變成空頭支票。至於劉文成,丟了公職,失去長俸。為了謀生,唯有在牛仔褲工廠打散工,將銅釘打在牛仔褲後袋,每天工資只有 7 元。

六七前,他是二級水務督察,月薪 1760 元,生活無憂。

而他仍未醒覺。


(網上圖片)
*  *  *

三、被遺棄
直至他再次被遺棄。

1969 年 7 月,劉文成收到勞工處告票,指他「非水務工人而當工會理監事」。

事緣暴動後,水務局工會所有理事都因罷工事件而離職,但工會一直未進行改選,仍由劉文成等一眾離職工友把持。勞工處因而作出行動。

收告票本是小事。但工會書記當時通知一眾工友,要堅持「三視」(仇視、篾視、鄙視)港英法例的原則,不認罪,不罰款,坐監就坐監。「這是鬥委會和工聯會給我們的任務,理解就執行,不理解都要執行。」劉文成與工友聽從、執行,繼續當理事,結果被法庭判監兩個月,送到芝麻灣懲教所,留有刑事案底。

一生就此改寫。

記者問他,當年為何不拒絕?劉文成緊捏紙張,想了一會才回答:「嗰個時候唔可以……個別的人唔會……(隔兩秒)做自己的一套。」他的聲線微抖。看得出,這是他很介懷的一件事。

集團的指令,個體怎能違抗?

「工聯會為何不關顧這班人?」

離開芝麻灣後,工友各散東西。劉文成失去高薪厚職,又留了案底,此後幾年為生計不斷打散工,輾轉做過漂染工人、貨車司機、假髮廠統計員、倉務主任。生活不穩,孩子年幼,兩肩壓力大,劉文成發覺自己開始脫髮,一直掉一直掉,最後掉得一乾二淨,唯有戴假髮。直至九十年代,退了休,壓力消退,頭髮才神奇地慢慢長出來。

工友們生活同樣艱難。其中一個找不到工作,唯有去茶樓賣叉燒包維生。其他人碰見都搖頭嘆息。「他本來是一個技工喎。」

劉文成育有三名子女。長大後,大女申請一份待遇優厚的公職工作,成功獲聘,豈料上班前一天收到電話說:「劉小姐,你不用上班了,警察局說你們家中有一個人有問題。」二女試過報考政務官,連面試機會也沒有。劉文成認定自己連累家人,悔疚不已。

「每一個罷工工人都有這些痛苦經歷,有些離婚,有些夫妻吵鬧打架,有些仔打老豆,有些女兒跟父親脫離關係……好多慘劇。但你一話復轉改,就累到班工友好似上山下鄉咁,趕走哂,以後乜都唔理。」

罷工時大鑼大鼓,號召工人拋頭顱灑熱血,棄掉一切為黨抗爭;暴動後偃旗息鼓,拒絕兌現承諾,無視工人事業與家庭破碎的困境……工聯會、鬥委會的瞬間變臉,劉文成恨之入骨。

他開始想起,罷工時左派經常唸《毛語錄》,什麼「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什麼「三個互相」(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你話幾好笑,剛才還唱緊這些歌,一罷工,突然間無哂。你工聯會點解唔去關顧下呢班人?」

「他們完全冇理。」

再一次被共產黨拋棄,曾經執迷的他,終於大徹大悟。

「為什麼自己跟左派走得如此深入?想起來都是當時無分析能力,只聽一面之詞,跟著當時左派宣傳,以為共產黨是為人民服務者,參與它是貢獻自己的光榮,繼而死心地投入。」(劉文成自傳內容)


2001年,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頒授大紫荊勳章予楊光。 (政府圖片)
*  *  *

四、共產黨
六七暴動後,香港左派勢力元氣大傷。直至九七回歸,主權易手,當日潰散的親共人士班師回朝。鬥委會成員相繼受勛,主腦楊光更獲頒大紫荊勳章;工聯會勢力坐大,議員人數急增。

劉文成看不過眼。

「當年領導鬥委會的左派,包括工聯會的人員,1997 回歸後搖身一變成為立法會議員或商官,是一批工人貴族。他們的言論顛倒黑白,例如:林彬之死不是左派責任、炸彈是港英押贓、今天港人的福利是反英抗暴的成績,好像搞多幾次港人的福利比現在更好。絕口不提復轉改後被遺棄工人悲慘生活和家庭困境,完全表現了他們是一批沒良心的人。」(劉文成自傳內容)

同一時間,愈來愈多人重新將六七暴動掛在口邊。不少當年的少年犯,陸續走上前台,抒發多年鬱悶,要求政府平反,例如取消刑事案底。

不要誤會,劉文成的覺醒明顯異於他們。他的人生固然是被六七暴動害苦,但是跟其他人不同,他深深明白罪魁禍首是共產黨。當許多同代人的所謂反思完全避談共產黨的背後操控;劉文成一直耿耿於懷的,是暴動明明因共產黨而起,但對方從不認錯,更試圖掩飾真相,抹去歷史。

「共產黨希望將六七這件事壓下去,等啲老嘢死哂,就無人知。」

「這個集團不會好」

今天已經 87 歲的劉文成仍然每天讀報,關心時事。他發現,近年左派動員群眾的現象,多少有著當年六七的影子。亦因此,他想用自身經歷,勸告那些為求利益追隨共產黨的人,小心睇路。

「共產黨不單是過橋抽板,更是分分鐘不同。它做事只是按形勢需要,什麼『一帶一路』、『中國夢』,話變就變,無人顧得到。」

「所以,你跟隨它只是一陣子的事。你從它得到的利益也只是一陣子的事。」

經歷大半輩子,這個曾經的共產黨員,自問已把這個集團看得一清二楚。

「現在的人,如果仍信共產黨有一天會好,是錯的。它根本不會好。它由一開始就不是一個好的集團。它所宣揚的不是真的,全部都是假的。」

近年,左派一直想拉攏劉文成「歸隊」。他不從,決意要說真話、公道話,將自己的經歷及頓悟,告知世人。

「就算是反對我想法的人,我都敢於跟他們面對面說話;就算他們話我衰人、走狗、漢奸,我都不怕。」

劉文成眉頭一鬆,手中那張皺巴巴的紙張終於放下。

「六七這件事,共產黨這樣做很不公道。他們扭曲得太離譜,全香港的人都要知道。」



文/梁俊勤


劉文成
《消失的檔案》

今年是六七暴動五十周年。

紀錄片導演羅恩惠用四年時間,訪問了六七暴動的左派領導及他們的後人、炸彈隊成員、工會領袖和愛國學生等親身參與者,更有前警務人員、新聞處高官、記者、以及多位目擊者、受害者親述經歷。導演亦翻查了大量舊報章、政府文件及英國解密檔案,以近乎「潔癖」的求真精神,拍成紀錄片《消失的檔案》。數位當年經歷者在四年的製作過程中不幸相繼離世,片中的訪問成為他們留下來的最後紀錄。

採訪過程中,羅恩惠找到當年國務院外事辦公室港澳組副組長吳荻舟的《67筆記》及檢討材料,揭露中央對暴亂細節一直知情,並不時作出指示。

《消失的檔案》將於 3 月 8 日在香港中文大學「博群電影節」舉行首映,入場登記已爆滿。此後紀錄片將進行社區放映,多場已告爆滿。放映詳情請見《消失的檔案》網站 及 fb 專頁 。

註:

[1] 三座大山:帝國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封建主義

[2] A Report on the Public Service 1967/68, Hong Kong: Government Printer, 1968, P.21-22

六七暴動
消失的檔案
Reply
#24
【六七暴動後買樓】50年前太安樓廣告 免首期月供$80做上車業主
https://www.hk01.com/%E7%86%B1%E7%88%86%...D%E4%B8%BB

[Image: JDjYNurrqTLuNocg9PK0IzvVk4yWqONT5Y3RK-WN...w1920r16_9]

【學生被捕】深水埗老街坊 六七暴動後 相隔52年再聞催淚彈味道
https://www.hk01.com/18%E5%8D%80%E6%96%B...3%E9%81%93

[Image: 4-M0eGj-QLvazKm8TTeKguKjVwTn_ZU0a81z52vN...w1920r16_9]

浸大學生會會長方仲賢昨晚於深水埗購買鐳射筆後,被警方以涉嫌「藏有攻擊性武器」拘捕。其後有過千名街坊前往深水埗警署,聲援被捕者,警方多次發放催淚彈驅趕街坊,而前晚深水埗警署亦有發放催淚彈。深水埗警署一連兩日放催淚彈,有催淚煙湧入警署附近民居及商鋪。有受影響居民表示,家中有小童受驚哭泣。

居於警署對面唐樓的劉先生表示,連續兩日家裡均受催淚彈影響,他表示當時與太太在家裡,開催淚彈後便立即關窗,「嘭左幾槍就有味」、當時「眼淚都出埋!」,感覺十分辛苦,認為以催淚彈驅散「趕左佢一陣間又嚟有咩用!」,但認為「呢啲嘢制止唔到!」

劉先生續指此次非首次感受催淚彈,67年天星小輪加價引起的社會風波,當時因戒嚴「街上就冇人!」,當時自己未知情況,「行左落去街到聞到味,所以就走返轉頭!」

同居於警署對面唐樓的Gida表示,連續兩日放催淚彈時均感受到,雖然已關窗,但仍有煙攻進店內,當時家裏有兩名3歲同8歲的弟弟,兩人均受驚哭泣(The baby is crying),她續指,當時馬上以清水洗臉,但仍感到不適。

Limbo開的店舖位於警署附近的大南街,一連兩日警方施放催淚彈時均沒有事先通知,他表示,前日警方施放催淚彈前,已準備關門,惟警方已施放了催淚彈,(I am going to close the shop, but they (police) are firing!)。示威者即刻提醒他關門,於是Limbo迅速落閘,惟催淚彈已入店內,受催淚彈影響的Limbo至今呼吸仍受影響。而昨日深水埗警署再發放催淚彈,他因見到多人於警署外聚集,於是提早收舖,自己未受影響。

大南街另一店舖吳生表示,前日六點鐘已關門,「見到咁嘅勢色唔對」便收舖,因此未受催淚彈影響。
Reply
#25
【六七暴動】一個入獄老左的反思:六七、旺角兩暴動皆脫離群眾!
https://www.hk01.com/%E7%A4%BE%E6%9C%83%...4%E7%9C%BE

[Image: M5X3gPm7JAgYY58Z00Gh3E6W5dRqynI61RODmdUT...w1920r16_9]

以古為鏡,可知興替。1967年爆發暴動,香港進入戒嚴時期;接近50年後,大年初二凌晨旺角爆發警民衝突,警察向天開兩槍,特區政府將事件定性為「暴動」。半世紀前的暴動參與者,不滿至今被扣上「暴民」的帽子,卻道今天的後生仔「破壞香港社會」。
兩場「暴動」都有參與者鋃鐺入獄。在赤柱監獄拘留18個月的六七經歷者陸德成,形容半世紀兩場暴動「脫離實際、脫離群眾」,引起社會動盪,市民由理解轉為不支持。他認為參與者都要明白後果,有可能付出代價。

「他日你做英雄都得㗎!為爭取真普選坐過監,可以作為賣點、作為資本,去選舉。」去年年初二凌晨旺角騷亂,至今3人因暴動罪被判入獄3年;另有一名男技術員楊家倫被控參與暴動及縱火燒的士罪成,入獄4年9個月。受過牢獄之苦的陸德成,認同不論六七暴動,抑或近年雨傘運動和旺角騷亂,均非「偷呃拐騙」行為,而是有目標的政治事件。六七暴動為反英抗暴,雨傘運動則為爭取真普選。



陸德成強調六七暴動爆發大有因由,反英抗暴無罪,但炸彈襲擊的確大失民心。(黎靜珊攝)
陸德成強調六七暴動爆發大有因由,反英抗暴無罪,但炸彈襲擊的確大失民心。(黎靜珊攝)
分別在於對付的政權不同。1967年,陸德成正值廿歲,青年人對於反對殖民統治大表認同,於是積極投入工會,最後在一次左派聚會中被捕。後來被稱為暴徒,半世紀過去仍然感不忿:「我哋反對殖民統治何罪之有?」參與雨傘運動的人卻不一樣,他們是破壞香港社會。陸認為,參與社會運動要預計到後果,入獄就是參與社會運動的代價,有野心的人可以視之為政治資本。

【六七暴動】一條青山道 穿越太平與動盪兩極 揭示國共勢力拉鋸
林彬之死,令左派大失民心。(1967年8月25日工商晚報)
林彬之死,令左派大失民心。(1967年8月25日工商晚報)
身為「左仔」,他長久以來心繫祖國,堅持六七暴動是「反對殖民統治愛國運動」,一開始只是想:「阿!會唔會港英(像葡澳一二三事件般)低頭認錯?」到後來連場炸彈襲擊,他也覺得震驚,但他認為當中有一些事件,證明不了是左仔所為。

六七暴動期間,土製菠蘿處處,真真假假共約萬枚。若說清華街兩姊弟被炸死,沒有證據為左派所為,那麼商台廣播員林彬之死,左派「鋤奸隊」也就難辭其咎,豈非「破壞香港社會」?陸德成放軟口氣,坦言「事後檢討,掟菠蘿唔係好方法,係脫離實際、脫離群眾。」因為當時市民只求「有兩碗飽飯食」,當騷亂阻礙「搵食」,便難得民心,最終導致失敗。
Reply
#26
香港警察篡改歷史八九民運被消失六七暴動被“河蟹”
https://www.rfi.fr/tw/%E6%94%BF%E6%B2%BB...9%E2%80%9D

比對香港警方在回歸前後的官方網頁以及出版的書籍發現,過去有關1967年毛左分子在香港發起血腥暴動的歷史,如今已經靜悄悄地遭到“河蟹”,而警方機動部隊成立史曾提到的1989六四民運事件,如今亦被消失至無影無蹤。網媒香港01報導指出,有曾參與處理1967暴動的退休警官希望能看到歷史原材料,因為“歷史不容篩選”。

報導指出,對比港英時期和去年9月警務處官方網頁所刊登的信息,發現所謂的新版本中有不少“消失的歷史”。香港01記者曾向警方查詢有關消失的內容,警方近乎忽悠地回應指,警隊有既定機制不時檢視網頁內容,需要時會作適當更新。

根據報導,至少有3宗事件曾記載於警隊官方刊物,但卻在新版警方網頁上消失:

一、有香港警員被擄返大陸:根據《警隊博物館》一書所記述,1967年毛左分子血腥暴動期間,中港邊境的文錦渡邊界於7月份始關閘數星期,兩名休班警員誤闖文錦渡橋而被內地武力扣留,經港府談判後於11月才獲釋放;另一名歐籍高級督察亦在同一地點被大陸人員擄走並扣留達36天,最後自行逃脫返港。政府1967年年報亦有證實上述事件。

二、網頁曾提天安門事件:根據《皇家香港警察隊一百五十周年紀念 1844-1994》一書記載,1956年的雙十節暴動直接促成警察機動部隊成立,該隊在1966年的天星小輪騷亂事件及翌年的1967暴動中,均表現出色。更提到在1989年,有不法之徒利用天安門事件,“打着愛國的旗號進行搶掠“,由機動部隊迅速”將騷亂撲滅於未燃”。

但香港01記者透過互聯網信息庫(Internet Archive)軟件翻查,本來“警察機動部隊”在網頁版中是獨立的篇章,惟整篇於2010年中旬被悉數刪去。至今年1月,機動部隊的成立史才再次納入警隊網頁中的“警察培訓機構”篇章內重現,但再無着墨1956年以後機動部隊所參與過的社會事件。

三、港英政府1937年曾羈留國民政府士兵:《警隊博物館》一書提到,1937年中日開戰,兩國曾在香港邊界附近交戰,若干國民政府的士兵曾闖進香港,結果被羈留在打鼓嶺警署。

日本士兵亦曾兩度越境進入香港,但在警方及軍方要求下,最後亦撤返華界。有關事件在新版警隊網頁中未有提及。

報導引述在67暴動時是機動部隊成員的退休高級警司林占士說,他認為政權變改,當年警隊載史有主觀描述及激進部分,“可以tone down(溫和語調),毋須一直挑撥仇恨”。不過,他強調,警隊要正視自己的歷史,絕不能過於簡化,眾所周知的歷史事件亦不應經篩選後刪去,反之應坦然公諸於世。
Reply
#27
【六七暴動.廣州直擊】粵檔案館1/3檔案被消失 職員:你來遲了
https://www.hk01.com/%E7%A4%BE%E6%9C%83%...2%E4%BA%86

[Image: D726ofIipQXE_-4cYbpZv0kBLWeofml-MWB6mTFg...w1920r16_9]

六七暴動牽涉中、英、港三地官方的部署和謀略,全部被封印在歷史檔案中。50年後,檔案理應已重見天日。香港檔案殘缺不全,英國檔案早已解封,記者欲在從未曝光的中國檔案入手,找尋這段歷史被忽略的細節,但卻遇到重重困難。
內地早已確立《檔案法》,40年以上的檔案理應解封,但記者在廣東省檔案館首次找到沙頭角槍戰的細節,但卻發現有三分一已開封檔案的再次「被消失」,職員說內地近年收窄輿論空間,「你來得太晚了」、「要看快點看」。
而香港關於六七暴動的檔案離奇地少,促成導演羅恩惠以《消失的檔案》為題製作紀錄片,她指檔案整批消失讓今日想千方百計重新詮釋歷史的人容易得逞,才會有人想淹沒歷史。

[Image: 04FSZB_T4fvMOT289Xa9zUq4ggIZuUcxA8ZKPQPGSj0?v=w960]

目前關於六七暴動流傳的檔案,主要是英國國家檔案館開放的檔案,香港政府的檔案遠比想像中少,另一邊廂,中國政府在六七暴動中亦扮演關鍵角色,有無可能在公開的檔案中找到蛛絲馬跡呢?

粵檔案館 多份六七文件限制查閱
中國內地在1987年立《檔案法》,規定政府機關都要妥善保存和開放檔案。《香港01》記者早前到位於廣州天河區的廣東省檔案館,查閱香港六七暴動和內地文革的檔案,但困難重重。

記者曾以多組關鍵字搜索,找到已經解封的檔案,包括1967年廣東省經濟委員會人事保衛科發出的《民兵武器、彈藥上送集中保管統計表》,「總公司」發出的《印發對香港出口問題碰頭會議紀要》,外貿部的《關於對香港出口問題的通報》,以及多份涉及香港華潤公司的檔案。不過記者欲調閱以上檔案,但被檔案館職員拒絕。

當局收緊輿論 1/3檔案再被消失
為何有些已在目錄上的檔案,不能調閱呢?廣東省檔案館職員笑稱「你來得太晚了」,又指近兩三年,內地輿論環境收緊,有三分之一已公開的檔案又再封鎖,更形容記者能在目錄中找到「敏感字」,只是系統出錯,更多檔案「被消失」。

我也以為像英國、美國那樣,一旦公開了,就永遠公開,但這裡是中國。你要看就快點看,過多一陣可能又有檔案被消失。
廣東省檔案館職員
職員更指,以往公開的檔案多數都已經數碼化,用館內的電腦可直接開啟,但現在就要經職員審核,「覺得不好就不准你看」,亦不能拍攝、複製和影印,「可以看,可以抄。」

檔案反映內地在暴動中有角色
在可翻閱的檔案中,有沙頭角槍戰中,內地民兵張天生點燃汽油前被擊斃的細節,亦有部份文件,能看出中國政府支援香港左派運動的端倪。

如廣東省航運廳、中國銀行廣東分行發出的《關於反英抗暴期間提高船員外匯伙食費標準的通知》,表明因支持反英抗暴,會提高船員每人每天都伙食費,至1港元以內。

暴動後1968年,廣東省革命委員會(文革時期相當於廣東省政府)生產組發出《關於切實做好對港澳出口供應工作,堅決反擊帝、修、反爭奪我港澳市場的通知》,透露當時內地商品的出口量和質量下降,港澳的大米、蔬菜等市場被美國、日本和「蔣匪幫」佔據,從側面反映六七暴動對內地的負面影響。

前檔案處長:有人想湮滅歷史
香港政府檔案處前處長朱福強早前率團參觀該館,有傳媒跟隨拍攝,當時檔案館宣傳指,市民可以自由查閱已公開的中共黨委和政府的「紅頭文件」。

朱福強對《香港01》說,曾多次到廣東省檔案館查閱檔案,對重新封鎖檔案很可惜,「更突顯有人想將這段歷史湮滅。但你除了可惜外,基本沒什麼可以做到,內地無民主,亦無上訴機制找到。」他指除非檔案開放時,有學者複製出來,就阻止不到流傳,「現在你找到一點資料,已經很幸運。」

城大公共政策學系教授葉健民指中國外交部亦曾解密外交檔案,但現在不再公開,相信近年中國政治氣氛愈趨緊張,民間互動和公民社會的空間都收窄,開放檔案亦不能倖免。

《消失的檔案》導演羅恩惠拍攝六七暴動紀錄片時,發現多個香港檔案無故失蹤,她認為檔案可以揭穿謊言。(羅君豪攝)
《消失的檔案》導演羅恩惠拍攝六七暴動紀錄片時,發現多個香港檔案無故失蹤,她認為檔案可以揭穿謊言。(羅君豪攝)
羅恩惠:檔案可揭穿謊言
資深新聞工作者羅恩惠用4年半時間籌備拍攝關於六七暴動的紀錄片《消失的檔案》,但她在找尋歷史檔案時,發現不少關於六七暴動的檔案整批消失,如最初爆發暴動的新蒲崗,前後年份資料都很齊全,獨缺1967年;1956年右派暴動,犯案者資料非常詳盡,但六七暴動卻什麼也沒有。

羅恩惠更認為不少檔案被粗暴拿走,「一疊資料,只剩下幾頁,而且可以看出,有人拿走這些文件時很倉促,有人故意讓這些檔案消失。」她說人的記憶會有偏差,亦可以說謊,但若反覆核證不同的檔案,就可以揭穿謊言。

六七暴動期間,左派示威者手持毛主席語錄上街示威。(政府新聞處)
六七暴動期間,左派示威者手持毛主席語錄上街示威。(政府新聞處)
新聞處六七影片剩21秒 被實習生誤刪?
她亦欲向政府購買當年的影像資料,最後政府找到9張DVD,裡面均是一段只有21秒的影片,「我曾在無綫、亞視、港台工作,回歸前我們有同事去複製,有完整的六七暴動影片,為何當年電視台新聞部有,現在卻剩下21秒?」令她更生氣的是政府的答案,「他說可能是97年,被當時負責將影像轉換成DVD的intern(實習生)錯誤編碼,導致找不到。你相信嗎?」

更離奇的是,羅恩惠在製作《消失的檔案》後公開批評歷史檔案館的檔案被有心人移走,但事後她獲其他傳媒告知,其中一份此前找不到的檔案離奇重現,「是不是被我們發現後,政府知衰呢?」
Reply
#28
【六七暴動】中國密檔揭沙頭角槍戰從未曝光細節 民兵放火被擊斃
https://www.hk01.com/%E7%A4%BE%E6%9C%83%...A%E6%96%83

[Image: oUyPMAyk_gte_GJJm1GfK__RukweN-hsWnrdNlp6...w1920r16_9]

今年是導致800多人死傷的六七暴動50周年,其中1967年7月8日的沙頭角槍戰,更是中港邊境百年來的第一槍。當日5名香港警察和1個內地人死亡,若槍戰持續,香港歷史或許從此不一樣。
香港警務處網站,曾指當日有「『共產黨民兵』從中國邊境開火」,但之後淡化成「內地槍手」、「槍手的真正身份眾說紛紜」。究竟是平民還是民兵?
記者在廣東省檔案館發現一份從未曝光的廣東省軍管會解密檔案,證實當日內地民兵張天生準備用汽油彈焚燒香港警崗,點火前被香港警察擊斃。
一直有研究六七暴動的學者葉健民指,這些從未曝光的資料證實了行動被中國政府認可。紀錄片導演羅恩惠亦指,查閱過多份解密檔案,亦未見過有關細節。

1967年7月,距六七暴動的起點新蒲崗膠花廠事件已經兩個月,香港局勢愈來愈緊張,內地官媒亦大肆宣傳「香港同胞反英抗暴鬥爭」。當時正值文革初期,全國各地都有舉行聲援香港同胞的集會,包括中港邊境的沙頭角。

六七暴動期間中港邊境氣氛緊張,1967年7月8日沙頭角爆發槍戰,5名香港警察死亡,英軍及啹喀兵在下午到場支援。此照片攝於當日下午,英軍在英界邊境戒備。(政府新聞處)
六七暴動期間中港邊境氣氛緊張,1967年7月8日沙頭角爆發槍戰,5名香港警察死亡,英軍及啹喀兵在下午到場支援。此照片攝於當日下午,英軍在英界邊境戒備。(政府新聞處)

六七暴動期間的1967年7月8日,沙頭角爆發槍戰,8名香港警察和1名內地民兵死亡,英軍和啹喀兵當日下午到場支援。圖為槍戰翌日,啹喀兵在中港邊界荷槍實彈戒備,英界內有沙包和鐵絲網,華界的建築物印有文革標語,圖中可看到中英兩國國旗。(政府新聞處)
六七暴動期間的1967年7月9日,沙頭角槍戰翌日,沙頭角居民出入時接受啹喀兵檢查。(政府新聞處)
六七暴動期間的1967年7月9日,沙頭角槍戰翌日,英軍嚴陣戒備。(政府新聞處)
六七暴動期間的1967年7月9日,沙頭角槍戰翌日,英軍嚴陣戒備。(政府新聞處)
六七暴動期間的1967年9月28日,港督戴麟趾視察沙頭角邊境。(政府新聞處)+1
中英互斥對方先動武
1967年7月8日早上,數百名內地民兵持槍在邊界聚集,向着香港方向示威,又朝警崗投石,警方發射木製子彈。民兵其後突然闖入英界,將警員圍困於沙頭角警崗及聯鄉會,並爆發槍戰。香港警察寡不敵眾,兩名巴基斯坦籍及3名華籍警員死亡,12名警員受傷。香港警察向駐港英軍求援,被圍困6小時後,英軍及啹喀兵在下午到場支援。翌日《星島日報》指,香港警察被埋伏田野的機槍掃射而中彈身亡。

根據政府新聞處的發稿,啹喀兵解救被困於鄉委會的80名警察,下午5時恢復平靜。但中國官方就指港英先動武,新華社7月10日報道,港英出動防暴隊增援後「向我方境內施放大量催淚彈和瘋狂掃射,我方群眾一人中彈當場光榮犧牲,8人光榮負傷。」

六七暴動發生時的1967年7月9日,《大公報》、《星島日報》、《明報》、《南華早報》頭條報道前一日的沙頭角槍戰。
六七暴動發生時的1967年7月9日,《大公報》、《星島日報》、《明報》、《南華早報》頭條報道前一日的沙頭角槍戰。
六七暴動發生時的中共廣東省委機關報《南方日報》在7月10日開始報道沙頭角槍戰。
六七暴動發生時的中共廣東省委機關報《南方日報》在7月10日開始報道沙頭角槍戰。
提兩罐汽油燒警署 點火前被擊斃
內地傳媒其後透露中方死者的身份,是41歲的沙頭角公社貧農社員、民兵張天生。7月11日沙頭角和新界5萬同胞為「張天生烈士」舉行追悼會,但記者翻查隨後的《大公報》、《文匯報》、中共廣東省委機關報《南方日報》,以及《明報》、《星島日報》和《南華早報》,並無更多張天生死亡的細節。

不過記者在廣東省檔案館找到一份1967年7月27日廣東省軍管會革命委員會發出的《關於授予張天生同志革命烈士稱號》解密文件,發現更多張天生死亡的經過。

廣東省檔案館的解密文件,只能查閱及手抄,不能拍攝及影印。記者抄寫文件細節,如張天生的「犧牲時間、地點及原因」:「1967年7月8日上午在新界沙頭角車坪差館門口反英抗暴,拿兩小罐汽油,擬燒英差館而中彈犧牲。」文件有詳述當日細節,指張天生跑入英界的中英街警崗,準備點火時被擊斃。

張天生再一次參加沙頭角廣大民兵、革命群眾、革命幹部聲討大會,遊行向中英街綜合商店門口處對面的車坪,兩支遊行隊伍匯合。 英帝國主義害怕得要死,也狠得要命,獸性大發,開槍屠殺我們的遊行隊伍。張天生想起了毛主席的教導「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提着汽油箱,英勇地衝過100多米敵人的火力網,跑到差館下,正在點火焚燒鷹犬的巢穴的戰鬥中,不幸中彈光榮犧牲。
廣東省軍管會革命委員會《關於授予張天生同志革命烈士稱號》,1967年7月27日
六七暴動期間,中港邊界氣氛緊張,常有內地群眾越境示威。圖為內地紅衛兵越過羅湖橋進入英界,宣傳毛澤東思想。(政府新聞處)
六七暴動期間,中港邊界氣氛緊張,常有內地群眾越境示威。圖為內地紅衛兵越過羅湖橋進入英界,宣傳毛澤東思想。(政府新聞處)
證民兵身份 曾越界燒指揮車
文件更列出他的生平,指他在1926年4月27日出生,解放初期就參加民兵。7月8日「犧牲」當日,更並非第一次投擲汽油彈,槍戰前兩周,曾越境到英界燒警車。

1967年6月24日,張天生參加沙頭角反英抗暴示威遊行,我方隊伍遊行到中英街與新界沙頭角,英方施放催淚彈。張天生勇敢地衝向敵區,使用汽油燒毀了敵人的一輛指揮車,用石頭打壞了敵人兩輛裝甲車,狠狠地還擊了敵人。
廣東省軍管會革命委員會《關於授予張天生同志革命烈士稱號》,1967年7月27日
記者到廣東省檔案館查閱關於香港六七暴動的檔案,檔案不能影印只能手抄,部份曾解封的檔案再被消失。(勞顯亮攝)
記者到廣東省檔案館查閱關於香港六七暴動的檔案,檔案不能影印只能手抄,部份曾解封的檔案再被消失。(勞顯亮攝)
對比解密文件及當年中國官方說法,發現兩者有出入和前後矛盾。如《人民日報》指「被殺害」的是「示威者」,而解密文件就證實死者張天生的民兵身份。解密文件指港英警察先「屠殺」遊行隊伍,其後張天生攜汽油罐點火被擊斃,但《人民日報》和新華社都指只有一人「犧牲」,即不存在有中國人被港英警察「屠殺」。

時任駐守警察:港方不可能主動開槍
沙頭角槍戰後,英國向中國提出外交抗議,中國反要求英方道歉,之後文錦渡、打鼓嶺邊境先後再爆發衝突,香港在邊境建起鐵絲網,隔絕中港邊界。而香港局勢進一步緊張,左派更在市區放置真假「菠蘿」,多人死傷。

當年派駐邊境警區的時任警員鄭則文說,香港警察根本不可能主動開槍,「槍戰前已經有內地人燒我們的鐵甲車,就讓他們燒,不會開槍,在邊境開槍好大件事。」他指不清楚內地民兵如何被擊斃,但對內地解密文件描述事情的真確存疑。

六七暴動期間,發生7月的沙頭角槍戰後,中港邊界開始架設鐵絲網,圖片於1967年8月24日在沙頭角拍攝。(政府新聞處)
六七暴動期間,發生7月的沙頭角槍戰後,中港邊界開始架設鐵絲網,圖片於1967年8月24日在沙頭角拍攝。(政府新聞處)
研究六七學者:檔案證行動有政府認可
一直有研究六七暴動的城大公共政策學系教授葉健民指,這部分細節之前從未曝光,「之前看過英國和香港的檔案,以及中國的報道,都未見過中方人員被擊斃的細節。歷史當然知道得愈多愈好。」他分析文件由省軍管會發出,證明行動得到中國政府認可,「證明了沙頭角有槍戰中,有大陸武裝力量參與。」

紀錄片《消失的檔案》導演羅恩惠亦指,查閱過多份解密檔案,亦未見過有關細節,認為檔案可以揭穿謊言。

香港檔案處前處長朱福強亦指,這份檔案證實了張天成的身份是中國民兵,「中國官方都證實了是民兵,好過香港警務處網頁說是『內地槍手』。」香港警務處網頁刊載警隊歷史,2015年被揭發淡化六七暴動內容,把「共產黨民兵」改成「內地槍手」,2016年初再改成「槍手的真正身份眾說紛紜」。

[Image: UdNxTonOPR8su4vr_TBSm6e65xCqr-KC-zKOPfsyjj0?v=w960]
Reply
#29
【六七暴動】京官吳荻舟筆記曝光 曾阻屠刀運港 證周恩來撐鬥爭
https://www.hk01.com/%E7%A4%BE%E6%9C%83%...5%E7%88%AD

[Image: 9fJM6LeVch5kfDuqtipBGo3yegbYlgK9Sj7I6Uo-...w1920r16_9]

六七暴動期間,中央多個部門組成「港澳聯合辦公室」,吳荻舟是群眾鬥爭組組長,傳達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外事辦主任廖承志指揮左派「反英抗暴」鬥爭的指令。他當年的日記,記錄了中央指令的詳情。
《香港01》獲得部分吳荻舟當年的筆記,顯示當年總理周恩來對香港左派的行動一直知情,並常下達指示,筆記內容又指吳荻舟曾阻止左派將8,400把甘蔗刀運港,間接制止了更血腥的殺戮。

吳荻舟,中共建政前就在香港做地下黨員,五六十年代中共主管港澳事務的高層,曾任《文匯報》社長、招商局顧問,1962年始出任國務院外事辦公室港澳組副組長,六七暴動時剛好60歲,是中央多個部門組成的「港澳聯合辦公室」群眾鬥爭組組長,接受總理周恩來、國務院外事辦主任廖承志指令,指揮左派在香港的「反英抗暴」鬥爭。他在1992年逝世,生前曾多次撰寫回憶錄和錄音,記錄60年代中共對香港的行動和部署。

吳荻舟曾長時間擔任中共駐港領導,之後上調北京繼續做對港工作,六七暴動期間是中央聯辦鬥爭組組長。(《消失的檔案》宣傳片)
吳荻舟曾長時間擔任中共駐港領導,之後上調北京繼續做對港工作,六七暴動期間是中央聯辦鬥爭組組長。(《消失的檔案》宣傳片)

廖承志提鬥爭方案 周恩來同意
歷史學者余汝信,曾在2012年出版《香港,1967》一書,他多次接觸吳荻舟女兒吳輝,獲得吳輝提供吳荻舟的多份文件和材料。該書出版後,吳輝再在其父親的遺物中找到一本只有手掌大小的筆記,並把副本交給余汝信。今年上映的紀錄片《消失的檔案》,亦有引用吳荻舟筆記。

吳荻舟筆記記錄,六七暴動期間的1967年5月25日,中央成立「聯辦」(港澳反迫害聯合辦公室),吳荻舟負責群眾鬥爭組。(余汝信提供)
吳荻舟筆記記錄,六七暴動期間的1967年5月25日,中央成立「聯辦」(港澳反迫害聯合辦公室),吳荻舟負責群眾鬥爭組。(余汝信提供)
這本只有84頁的筆記橫跨5月至8月初,余汝信說,最大的發現是周恩來對「反英抗暴」一直知情,「5月初人造膠花廠事件後一星期,廖承志就向周恩來打報告,證明鬥爭方案是廖提出的,周恩來同意的,並叫廣東軍管會和港澳工委執行。」

六七暴動期間,不少示威者被警方拘捕。(美聯社)
六七暴動期間,不少示威者被警方拘捕。(美聯社)
1967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外事辦公室(外辦)、國務院外交部、中央調查部要員組建「反迫害聯合辦公室」,根據吳荻舟筆記,他負責群眾鬥爭組組長,要「吃透群眾的鬥爭情緒」,每日了解鬥爭情況。根據吳荻舟的其他回憶錄,他要每日通過周恩來的秘書,向總理匯報情況;而香港則成立「反迫害指揮部」,由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祁烽負責。

吳荻舟筆記記錄,1967年5月27日(筆誤為24日),周恩來召集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梁威林、聯辦鬥爭組組長吳荻舟等中共港澳系統高層到北京開會,提出25點指示,既要防左,又怕群眾降溫。(余汝信提供)
吳荻舟筆記記錄,1967年5月27日(筆誤為24日),周恩來召集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梁威林、聯辦鬥爭組組長吳荻舟等中共港澳系統高層到北京開會,提出25點指示,既要防左,又怕群眾降溫。(余汝信提供)
吳荻舟筆記記錄,1967年5月27日(筆誤為24日),周恩來召集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梁威林、聯辦鬥爭組組長吳荻舟等中共港澳系統高層到北京開會,提出25點指示,既要防左,又怕群眾降溫。(余汝信提供)
吳荻舟筆記記錄,1967年5月27日(筆誤為24日),周恩來召集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梁威林、聯辦鬥爭組組長吳荻舟等中共港澳系統高層到北京開會,提出25點指示,既要防左,又怕群眾降溫。(余汝信提供)
吳荻舟筆記記錄,1967年5月27日(筆誤為24日),周恩來召集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梁威林、聯辦鬥爭組組長吳荻舟等中共港澳系統高層到北京開會,提出25點指示,既要防左,又怕群眾降溫。(余汝信提供)
總理指示顯兩面 執行者難揣意旨
到5月27日,周恩來召集包括港澳工委最高領導、即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梁威林,以及其他港澳系統人員到北京開會,吳荻舟亦是與會者之一,他當時的筆記記錄了周恩來的25點指示,包括:

1. 「大屠殺」26/5還出現,是不符合毛澤東思想的。
2. 既不和英打一仗,又不準備收回香港,那樣強調過頭。
8. 「把HK搞成紅彤彤」的形勢,你能考慮嗎?一切以國內做行嗎?
10. 同意不能(楊匯報工委的計劃)低下來,不能示弱,避免群眾情緒下降。

吳荻舟筆記,1967年5月27日(筆誤為24日)
吳荻舟的筆記指,六七暴動期間,總理周恩來對香港「反英抗暴」鬥爭一直知情,會議中亦引述毛澤東的指示。圖為1967年國慶,毛澤東、周恩來、林彪手持紅寶書檢閱慶祝隊伍。(視覺中國)
吳荻舟的筆記指,六七暴動期間,總理周恩來對香港「反英抗暴」鬥爭一直知情,會議中亦引述毛澤東的指示。圖為1967年國慶,毛澤東、周恩來、林彪手持紅寶書檢閱慶祝隊伍。(視覺中國)
筆記中的「大屠殺」,是指5月22日花園道示威者與警員發生流血衝突,余汝信說,當時小新華社(即負責報道新聞的通訊社)報道有200人死傷,是「大屠殺」,但實際無人死亡,「總理是知道情報有錯的,批評《文匯》《大公》繼續用『大屠殺』是誇大失實。」而楊,則是回歸後獲頒大紫荊勳章的鬥委會主任楊光。

余汝信認為這25點指示,反映了周恩來指示有兩面性:「又要防左,又怕群眾降溫,又不能違背毛澤東。下面的人怎樣執行呢?」

吳荻舟筆記揭示其曾阻止運送8400把甘蔗刀到港。(《消失的檔案》提供)
吳荻舟筆記揭示其曾阻止運送8400把甘蔗刀到港。(《消失的檔案》提供)
阻700打甘蔗刀運港
及後鬥爭氣氛愈演愈烈,更有人欲借華潤總經理的名義,訂購700打甘蔗刀來港。吳荻舟筆記亦記錄了6月27日,有人提出要把700打(即8,400把)甘蔗刀運來香港「支援抗暴鬥爭」,但吳荻舟反對,筆記寫了「我暫止於深圳」。

「為了積極支援我們的抗暴鬥爭,請速供應700打甘蔗刀。」我暫止於深圳。
吳荻舟筆記,1967年6月27日
吳荻舟筆記記錄,1967年6月27日,阻止700打甘蔗刀運來香港,指香港要搞文鬥為主。(余汝信提供)
吳荻舟筆記記錄,1967年6月27日,阻止700打甘蔗刀運來香港,指香港要搞文鬥為主。(余汝信提供)
同日,吳荻舟筆記的另一段,亦有記錄這700把甘蔗刀的問題,認為要搞「文鬥」,不應搞武鬥。

提出700把甘蔗刀問題,我認為這不應搞,還是要搞文鬥,但先摸清情況。
吳荻舟筆記,1967年6月27日
吳荻舟阻止大批武器運港,間接制止了更血腥的殺戮,但可惜香港始終躲不過傷亡。7月起周恩來忙於處理內地文革奪權和武鬥,無暇顧及香港,冷兵器雖無進入香港,但香港的局勢亦開始失控。7月8日爆發沙頭角槍戰,8月左派人士更放火燒死商台播音員林彬,之後全港處處現土製「菠蘿」,最後全港共出現8,000多枚真假炸彈,造成800多人死傷。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1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