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能成了馬政府的烙印(呂一銘)2009年06月23日蘋果日報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 ... 68/IssueID/20090623若說馬政府無能,有些人一定會跳腳,認為不公平。殊不知政府是一體,有其一貫、延續性,而政黨輪替只是「換頭不換腳」,僅是換了一批政務官的執政團隊,一般公務員照領俸祿執行公務。換言之,沒有什麼事比建立一個政府的新秩序更困難、更不確定能成功、更難管理。馬政府施政的混亂,閣員頻頻凸槌,一年多下來,各項滿意度總和平均三成上下;若新的領導中心和執政團隊夠強,自易發揮風行草偃的效能,反之亦然。但馬常把:「自我感覺很好」掛在嘴上,卻使國家發展停滯、資源分配不公、失業人口暴增、經濟衰退,類此的「數字會說話」,馬政府無能事實顯然勝於雄辯。
像香港的政經風險顧問公司前次發表亞洲地區貪污評比報告裡,中國居第八名,台灣第九名;另瑞士洛桑管理學院公布的2009年的世界競爭力排名,台灣更從去年的13名掉下至23名,還輸給馬來西亞,無疑是重大警訊。
淨搞些花拳繡腿
根據財政部財稅資料中心最新統計,以全國537萬綜合所得稅申報戶分為二十等分,2007年位於金字塔頂端最高5%的平均所得為428萬餘元,位於最底層5%平均只有六萬九千多元,兩者相差62倍,創下歷史新高。
馬總統違反承諾要兼黨主席,遠見民調中心近日發布最新民調顯示,有55%的民眾認為,基於憲法規定,國軍要超出黨派,總統身為三軍統帥,就不應兼;即使傾向支持國民黨的民眾當中,亦有43.9%不贊同,對馬的不信任度,則上升增至38%。
民眾並不認為馬兼主席能大刀闊斧改革國民黨積弊,譬諸黨產、黑金、醬缸文化等。民眾也對馬的兩岸政策憂心,為討好中國,馬幾是全方位退卻:像不准達賴來、六四超低調、國防虛化、間疏美日、不敢碰觸中國人權等,被「國共論壇」牽著走,只會炒短線利益,猶且脫離台灣優先核心價值,不知「手段使目的正確」的重要,凡此種切,反易造成台灣分裂,成為台灣罪人。而黨政軍情治、立法司法一把抓,乃至干擾媒體、收買媒體,又不受人民監督,後果不只堪虞,還會導致淪亡。
再如馬對貪瀆的評比結果,感到痛心疾首時,卻說:「這些貪瀆案件發生時間都在前政府,民進黨執政時期」,就忽略政府的一體性,任何新政府都得概括承受;又如他受到輿論民意的「無能」批判,為執政團隊打氣時,竟說:「這樣好的部長要到哪裡找!」令人瞠舌!馬常不經意輕忽誠信(遠如「633」,近如「兼黨主席」),或謀定後動的重要性(像識正書簡、倡有品運動等),縱容行政團隊疏失,淨搞些花拳繡腿表面功夫,無疑助長官僚作風,不見政府效能,既不能苦民所苦,解決人民痛苦,甚至為民造福,自易民怨四起,終將失去民心,殆可預卜矣。
作者為前《臺灣新生報》發行人兼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