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自遺跡泥土發現古人類DNA
http://cablenews.i-cable.com/ci/videopage/program/122485486/新聞通識/學者自遺跡泥土發現古人類DNA
2017/04/28 20:05
要鑑別史前人類,先決是要挖掘到骨頭、牙齒化石等遺骸,但原來,泥土也可以提供線索。
一支德國團隊首次在遺跡的泥土之中,發現史前人類的 DNA ,意味將來即使找不到化石,專家仍然有辦法偵測史前人類的蹤跡。
要追蹤史前人類演化軌跡,總是由考古發掘開始,譬如找到一個史前人類居住過的山洞,幸運的話,會有骸骨化石出土。下一步,確認古人類屬哪品種,靠比對頭骨、牙齒等形態。後來,基因分析技術面世,就可以從化石的 DNA ,得到更多資訊。
但是否必須要找到化石,才可以得到 DNA 呢?一隊由德國學者帶領的團隊,走訪分布亞洲及歐洲七個史前人類考古遺址,在其中四個遺址的泥土樣本,發現古人類殘留的 DNA ,經排序分析,確認這些泥土中的 DNA ,分別屬於「尼安德塔人」及「丹尼索瓦人」。他們都是生存在大約四萬年前的古代人種。
專家指,只要環境合適,古代生物殘留的 DNA 分子,可以保存七十萬年也不分解。
而今次發現,證明 DNA 即使脫離化石,也有機會長期殘存在泥塵之中,意味一個史前人類遺址即使沒化石,只有石器留下,一樣可能從附近的泥土,找到古人類的基因訊息,為考古研究提供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