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自行生產潛艇下周始建 料2024年服役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561039-20201120.htm
在台灣,總統府表示,計劃建造八艘自行生產潛艇,第一艘下星期動工,預期2024年下半年服役。
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表示,蔡英文總統預計將出席下星期的動工典禮。他說,蔡總統上任後啟動建造計劃,落實防務自主、也是落實台灣防衛戰略及建軍需求的重要關鍵。
台灣目前擁有四艘潛艇,其中兩艘可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與大陸艦隊實力懸殊。
台灣展開自製潛艇工程 料2025年交付第一艘潛艇
https://news.now.com/home/international/player?newsId=414121
在台灣,當局啟用製造潛艇的廠房,標誌自製潛艇工程正式展開。預計第一艘自製潛艇在2025年交付軍方,蔡英文總統形容有關計劃展示政府落實防衛自主決心。
廠房開工儀式在高雄的台灣造船公司舉行,除了多名高官,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亦有出席。
蔡英文總統致詞時指,外界一直懷疑自製潛艇能否成事,形容今次儀式粉碎了謠言。
台灣總統蔡英文:「不過挑戰跟質疑不會打倒我們,今天起,Made in Taiwan (台灣製造)的潛艦正就要式開始建造。」
蔡英文又指,自製潛艇是軍方發展不對稱戰力,嚇阻敵方圍繞台灣的裝備,落實防衛自主的決心。
蔡英文:「現在隨著潛艦國造的落實,到未來的成軍,一定能讓世界看到我們台灣守護主權的堅持。」
蔡英文之後手按雷射球,打開潛艇廠房大門。
又與一眾嘉賓按下按鈕,啟動廠內的機器壓製第一塊鋼板,標誌自製潛艇工程正式展開。
台灣這次自製潛艇計劃代號為「海昌計劃」,將建造六至八艘排水量2500至3000噸的潛艇,預計第一艦潛艇將在2024年下水,並在2025年交付海軍,陸續取代服役已超過30年的兩艘劍龍級潛艇。
對於媒體報道,新潛艇的戰鬥系統及數碼聲納系統仍未取得美國出口許可,軍方強調已取得美方同意,正在知會美國國會,不會影響建造進度。
美偵察機飛近大陸領海 解放軍軍機入台西南空域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01127/bkn-20201127093500403-1127_00952_001.html
台外交部撐澳洲葡萄酒 台澳聯誼會響應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01202/bkn-20201202124941644-1202_00952_001.html
澳洲日前促調查新冠病毒來源,中國決定對澳洲葡萄酒徵收最高212.1%的反傾銷稅,引發多國議員呼籲購買澳洲葡萄酒以對抗中國。台灣的外交部周三(12月2日)在社交網站發布澳洲產葡萄酒照片,以對澳洲表達支持。
台灣的外交部貼文一出,即引來多方回應:台灣澳洲國會聯誼會會長、民進黨立委邱議瑩亦在社交網站,上載多名民進黨立委手持澳洲葡萄酒的照片,號召其餘立委響應支持;另有不少內地網民湧入外交部貼文,留言指摘辱罵。
早前,由澳洲、法國、德國、意大利、英國、美國等19個國家,超過200名議員組成的「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發布片段,呼籲民眾購買澳洲葡萄酒,
以對抗中國霸權。
傳內鬼洩露美少將訪問行程 台國防部長:無權說明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01202/bkn-20201202134543028-1202_00952_001.html
美軍一架行政專機上月底突然現身台北松山機場,神秘訪客被指是美國海軍少將、印太司令部J2情報處處長史達曼。有傳美方不滿行程曝光,台灣的安全單位因此受命調查洩露途徑。台國防部長嚴德發周三(2日)強調,相關外賓訪問安排並非由國防部負責,因此不便說明。
台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周三審議2021年國防預算案期間,民進黨立委何志偉針對史達曼訪台曝光,傳美方表達抗議,擔心影響台美未來合作,要求國防部交代洩密的調查進展。
嚴德發回應稱,相關外賓訪台並非由國防部主導和管理,國防部只是配合辦理,因此對行程規劃和訪問內容,國防部未獲授權,也不便說明。
早前有報道引述消息人士稱,這次美軍官員訪台被洩露一事,一反美台雙方交流「秘而不宣」的默契,美方確實「不太高興」,又因洩漏的信息精確至美國官員的身份,台安全部懷疑有內部人士走漏風聲,意在破壞美台互信基礎。
西藏流亡政府駐台新代表 下月履新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086210
歐洲民調:中國形象輸台灣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085099
根據最新公佈的一項在歐洲十多個國家進行的問卷調查,中國在歐洲民眾眼中的形象欠佳。而德國人對中國也普遍存在較大的疑慮。
德國民眾看中國 疑慮多
德國之聲報導,多國學者今年9月對歐洲13個國家的民眾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德國受訪者對中國整體評價不高,在一個從0到100分(最高分)的評分系統中,中國得到35.4分,明顯低於英國(51.6)、法國(61.6)等歐洲鄰國,同時也低於日本(55分)和台灣(46.4分)等亞洲民主社會。德國人對美國的評價(39.2分)略高於對中國。
超過46%的德國受訪者表示,他們對中國的看法在最近3年中變得更負面,對中國印象有所改善的僅有13%。62.5%的人對中國存在不信任感,對俄羅斯不信任的有60.1%。對美國感到不信任的比例也有54%。
儘管如此,多數受訪者還是希望德國和歐洲在氣候保護等全球性問題上與中國合作。近30%的人期待歐盟制定出一套中國戰略,而德國應在其中扮演領導角色。
問卷在歐洲13個國家進行,包括英、法、德、俄羅斯、義大利、西班牙、波蘭、拉脫維亞、瑞典、塞爾維亞、捷克、斯洛伐克。主題是「新冠時期歐洲人對中國的看法」。問題涉及方面包括大眾對中國的看法、中國(與其它大國相比)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以及新冠危機中的作為(與問卷參與國家相比)。
參與問卷的13個國家中,有10個國家的民眾對中國的負面觀感明顯占主導,尤其在西歐和北歐國家。德、法、英國和捷克民眾對中國的看法尤為負面,拉脫維亞、俄羅斯(將近60%)和塞爾維亞民眾的看法則最積極。
涉及到本國與中國的交往,只有貿易一項在除英國、法國外的其它國家受到大部分民眾的積極評價。受到最負面評價的是中國對全球環境和其它國家民主的影響,在13個國家中無一例外得到顯著差評。
所有國家中,僅有少數受訪者認為中國的國際形象在新冠疫情期間得到改善。即便在塞爾維亞,持此看法的人也僅有30%,俄羅斯為16%。但被問到本國分別從歐盟、俄羅斯和中國獲得的抗疫援助,很大一部分受訪者認為中國提供了援助,只有瑞典除外。義大利和捷克民眾對中國防疫支援的認可度最高。
這一調研專案得到歐盟資助,由捷克帕拉茨基大學(Palacký University Olomouc)的中國研究項目「Sinophone Borderland」領銜,歐洲多個國家大學研究人員參與。在德國有1,501名受訪者參與了問卷調查。
9成日人對中國印象不好
不僅是德國人對中國疑慮多,根據最新公布的另一項跨國民調,近9成日本人對中國印象不好。
共同社報導,日本民間非營利團體「言論NPO」和中國國際出版集團公佈了在兩國實施的聯合民意調查結果。其中對中國印象「不好」的日本人較去年上升5.0個百分點至89.7%,印證了對中國感情的惡化。每4名中國人中有3人認為「日中關係重要」,而日本人則自2005年開始調查以來首次跌破7成。
言論NPO的代表工藤泰志分析:「日本對釣魚台(日本稱尖閣諸島)問題和新冠病毒疫情上的中方應對加深疑慮。另一方面,似乎中國因美中對立而寄希望於對日關係的改善。」
對中國有「好」印象的日本人僅為10.0%,下降5.0個百分點。這一年裡對中國印象「變壞」的回答增加14.2個百分點至37.0%。作為對中國印象不好的理由(複選),最多的是「侵犯釣魚台週邊日本領海、領空」,達到57.4%。
對日本有「好」印象的中國人為45.2%。「不好」為52.9%,與去年基本持平。作為印象不好的理由,最多的是「對侵略歷史不道歉、不反省」,達到74.1%。
認為「日中關係重要」的中國人增加7.7個百分點至74.7%,而日本人則減少8.5個百分點至64.2%。回答稱「應儘早實現元首互訪」的日本人佔18.8%,反映出對延期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日的期待感很低。
該調查迄今已是第16次實施。在9至10月期間,有1,000名日本人和1,571名中國人參與 。
台建造逾20潛艇巡防艦計畫出爐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cle/1441471/%E5%8D%B3%E6%99%82-%E4%B8%AD%E5%9C%8B-%E5%8F%B0%E5%BB%BA%E9%80%A0%E9%80%BE20%E6%BD%9B%E8%89%87%E5%B7%A1%E9%98%B2%E8%89%A6%E8%A8%88%E7%95%AB%E5%87%BA%E7%88%90
[
本帖最後由 香港人加油 於 2020-12-7 06:31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