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咸道官立小學獲評法定古蹟 防空洞天文裝置最罕見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1082...?refer=hn2
約80年歷史的戰前建築般咸道官立小學,上月獲評為法定古蹟。發展局局長黃偉綸表示,保育歷史建築不能單靠政府投入資源,社會各持份者,包括私人歷史建築業主及廣大市民須攜手合作,加強社會整體對歷史建築保育的認知和重視,傳承予下一代。
黃偉綸今(22日)在網誌分享,該校舍建於1940年至1941年,前身是羅富國師範學院,為本港首間全日制師範學院。日治期間,學院關閉,被日本憲兵用作總部,及至1946年重開。學院1962年遷往沙宣道,般咸道校舍由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使用,直至1971年書院遷往沙田。1973年完成翻新工程後,校舍交還當時已易名的羅富國教育學院作分校,直至學院1997年併入香港教育學院並遷往大埔新校舍。自2000年1月起,該歷史建築一直為般咸道官立小學校舍。
古物古蹟辦事處執行秘書蕭麗娟介紹,校舍主樓樓高三層,以混凝土建造,另建有地庫;建築呈E字形布局,中間部分狹長,兩端各有附翼,左右對稱。主樓設計是典型現代流線型風格建築,多用曲線及橫線,着重功能,極少裝飾。建築物最富特色的是面向般咸道的弧形外牆連中央旋轉樓梯,而主樓內的木門、木或鋼框窗戶及其小五金、意大利批盪作飾面的水泥階磚,以至木地板,均為具歷史價值的建築構件,保存良好。
黃偉綸稱,般咸道校舍一直用作教育用途。現時主樓外牆正門入口仍隱約看到昔日「羅富國師範學院」英文名稱的痕迹。最值得注意的是,主樓興建時,地庫設有兩個防空洞,各有氣閘,亦可作逃生出口之用;現已用作圖書館和活動室。這種防空洞的設計在香港現存的歷史建築中頗為罕見。
另外,羅富國校友會前會長馮源介紹學校另一個歷史印記。他說,以法國物理學家Jean Bernard Léon Foucault命名的傅科擺(Foucault Pendulum)是學校興建時安裝的天文裝置,以證明地球自轉。傅科擺從自旋轉樓梯頂部吊下,現時仍保存妥善。
城規會接新申請 三級歷史建築元朗荒廢古宅筱廬將變住用建築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2012...2_001.html
古蹟保育近年愈受重視。今日(21日)城規會接獲新申請,將新界元朗大旗嶺丈量約份第120約地段第1695號E分段第1小分段餘段、第1695號F分段第1小分段及第1695號H分段餘段(部分)和毗連政府土地,擬議略為放寬建築物高度限制,以作准許的社會福利設施(安老院舍)及擬議屋宇用途和保育方案,該塊土地當中就包括屬於三級歷史建築的荒廢古老大宅元朗筱廬。料屆時將會把筱廬建成1幢住用建築,另設1幢非住用建築作安老,涉及地盤面積約1,953平方米。
筱廬位於十八鄉大旗嶺,由陳慕青興建,約始建於1940年,並於1942年落成。陳慕青在印尼經商,而在日治期間,陳慕青在家鄉梅縣居住,並讓親友於筱廬暫住。戰事結束後不久,據說筱廬曾是新界自衞隊(由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協助成立 )的集結地之一,以維持鄉郊治安。陳慕青回港後便居於筱廬,直至1950年代去世為止。筱廬一直由陳氏家族擁有,直至2017年易手。
見證香港城界變遷 百年「新九龍」界石重現 民間組織尋蹤 古蹟辦列文物地點
https://news.mingpao.com/pns/%e6%b8%af%e...0%e9%bb%9e
圖5之3 - 1937年的香港地圖顯示「新九龍」界線,以九龍群山南面800 . . . . . . (香港行跡提供)
保育組織「香港行跡」公布,於大埔道與郝德傑道交界發現殖民時期劃分九龍和新界的其中一塊界石,刻有「NEW KOWLOON」、「NEW TERRITORIES」等字樣,保存良好,估計豎立至今近百年,見證香港開埠初期歷史和發展,重要程度與維多利亞城界石相若。該組織尋迹過程曲折,最初在搜尋其他資料時無意中發現坐標,實地考察發現界石表面有水泥痕迹,估計因近年有工程才得以重見天日,冀當局原址保留,若日後發現更多界石,可還原城市界線。
明報記者 馬耀森
標示新九龍範圍 牛池灣現同類界石
古蹟辦稱,已於上周四(21日)實地視察及記錄兩塊分別位於郝德傑道和大埔道交界山坡,以及牛池灣扎山道的界石,兩塊界石均刻有「NEW KOWLOON」、「NEW TERRITORIES」及「LIMIT UNDER ORDINANCE No 26 OF 1937」字樣;有關界石用作標示新九龍範圍,其豎立位置、數量及現况仍需調查和研究,兩塊界石的歷史價值已初步獲確認,會納入「由古物古蹟辦事處界定的政府文物地點」名單,並界定為「文物地點」加以保護,有需要時可為相關部門提供技術意見,協助設立說明牌。
古蹟辦又稱,所有新工務工程項目的倡議者和工務部門,均須研究其工程項目會否影響上述的「文物地點」,若有影響,須做文物影響評估,並訂定緩解措施。
根據1898年中英簽訂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九龍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土地,由清廷租予英國,租期為99年。1900年港府設立「新九龍區」,1937年通過法例,重新訂立九龍及新界的界線,東起鯉魚門,西至荔枝角,南至界限街的地區稱為「新九龍」,並納入市區範圍。
香港行跡稱,除新發現的界石,現存只有位於扎山道一塊同類界石,但其表面耗損,刻字模糊。該組織又指,1937年的舊地圖顯示,最西部分界線標記了3個界石位置,惟至今未有發現。
三面刻字 香港行跡:兩巧合助發現
香港行跡創辦人林曉欣表示,早前搜尋「長沙灣聖辣法危爾天主教墳場」地段資料時,發現1922年的測繪處地圖標示一塊不知名界石坐標,對比舊地圖的新九龍及新界界線,相信是其中一塊界石,最後由成員Danny Lee於上周三在大埔道及郝德傑道交界斜坡找到該界石,長、闊、高均為約0.3米,其中3個垂直面分別刻有「NEW KOWLOON」、「NEW TERRITORIES」、「LIMIT UNDER ORDINANCE No 26 OF 1937」,字樣清晰可見。
林形容今次發現有兩個巧合,一是於搜尋其他資料時無意中發現界石座標;實地搜索時,發現界石表面有水泥痕迹,估計曾被水泥覆蓋,後來進行工程才得以重見天日。該組織最近獲網民通知於筆架山發現另一塊疑似新九龍界石,不過刻字模糊,有待跟進確認。
菊石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F%8A%E7%9F%B3
菊石是菊石亞綱(學名:拉丁語:Ammonoidea)物種的通稱,是一群具有螺旋形厚重外殼、擁有眾多觸腕、進行速生速死和大批量繁殖策略的已滅絕頭足綱動物,也是中生代最具代表性的海洋軟體動物。牠們約在古生代泥盆紀早期出現在地球上,於中生代時迎來數量爆發,超過魚類和鸚鵡螺亞綱成為中生代海洋中最繁盛的中低端掠食者,菊石最後在白堊紀末滅絕事件中,與非鳥恐龍、箭石、滄龍、翼龍、蛇頸龍等生物一同滅絕。由於菊石的演化速度很快,分布也很廣,非常適合作為標準化石,地質學家可以使用牠們來確定含有菊石化石的地層的年代。[1]
菊石亞綱雖然外表看起來很像現代的鸚鵡螺,但其實牠們比鸚鵡螺特化的更加徹底、出現時間也比鸚鵡螺類晚上很多。菊石的祖先由鸚鵡螺亞綱中的杆石目進化而來,但是經過幾千萬年的進化,身體結構和生存方式已經和原始鸚鵡螺有大幅度的區別,並且能適應中生代的淺海和深海等各類海域。目前和菊石最接近的頭足類是蛸亞綱,即章魚、墨魚和魷魚等。
本港首次發現大型菊石 地質學家提醒勿擅自挖掘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2051...2_001.html
本地地質學家帶領研究人員進行地質考察過程途中,意外發現古生物化石標本!化石年代從泥盆紀到侏羅紀不等,其中於西貢北海岸找到的「菊石化石」為本港體型記錄最大,另外於大埔海島嶼更發現目前本地最大規模的「生物痕跡化石」,化石標本稍後將收藏於香港科學館及香港大學許士芬地質博物館,供市民參觀。地質學家陳龍生坦言,香港至今已有很多年未有這方面的重要發現;他又提醒發掘古蹟需得到古物古蹟辦事處許可,籲普羅大眾切勿擅自挖掘化石。
古生物化石工作者龍德駿表示,菊石被發現時保存狀況並不良好,不過經修復後推斷,菊石是出現於侏羅紀早期,即約1.9億年前,而從化石部份推算,菊石原體型長約30至35厘米,是香港至今發現過最大的菊石化石。菊石每一節近邊緣的位置均有一個「突瘤」,相信是「殼刺」,硬殼外圍更帶有一條扁平的「脊」,這特徵在一般菊石身上並不常見。至於從大埔海島嶼發現的痕跡化石,按推斷,出現年代更可追溯至二疊紀晚期,即約2.5億年前,化石上同時佈滿當時生物行走時所留下的足跡,以及泥層中挖掘隧道的鑽跡,他相信,可能由蠕蟲、節肢動物或棘皮動物等所留下。
陳龍生及龍德駿均坦言,過往本港發掘的古生物化石標本,絕大部分已被送到國外或內地供研究用途,當中甚少成功取回,不過,他們盼能藉是次收藏增加本地地質及古生物學者研究機會,另外又希望更多普羅大眾可認識或親身一睹本土的文物古蹟;同一時間更望可創下先河,有系統地紀錄以後每一件本土發現的新古生物化石。至於菊石將稍後移送至香港科學館,而痕跡化石則繼續留於港大許士芬地質博物館,陳龍生預計,有關埸地將於今年內落成,並向公眾展覽。
本港首次發現大型菊石化石及痕跡化石 年代從泥盆紀到侏羅紀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769083
在西貢北部找到的古生物菊石化石(Ammonite fossil),推算標本原本的體型長約30厘米至35厘米,屬本港記錄中體型最大。
[
本帖最後由 May35 於 2022-5-11 22:11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