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forum4hk.com 一個香港只得一個支持言論自由香港論壇討論區一個多元化眾合論壇, 支持言論自由香港論壇討論區-
美國針對中國的政策方向 US Policy Against China - Printable Version

+- www.forum4hk.com 一個香港只得一個支持言論自由香港論壇討論區一個多元化眾合論壇, 支持言論自由香港論壇討論區- (https://forum4hk.com)
+-- Forum: 新聞區 (https://forum4hk.com/forumdisplay.php?fid=1)
+--- Forum: 新聞時評 (https://forum4hk.com/forumdisplay.php?fid=2)
+--- Thread: 美國針對中國的政策方向 US Policy Against China (/showthread.php?tid=14617810)



- 失蹤的老公 - 05-26-2022

布林肯異常直白闡述美國對華戰略 稱要塑造中國周邊戰略環境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7%BE%8E%E5%9C%8B%E5%9C%8B%E5%8B%99%E5%8D%BF%E5%B8%83%E6%9E%97%E8%82%AF%E5%8D%B3%E5%B0%87%E7%99%BC%E8%A1%A8%E5%82%99%E5%8F%97%E6%9C%9F%E5%BE%85%E7%9A%84%E8%AC%9B%E8%A9%B1-%E9%97%A1%E8%BF%B0%E7%BE%8E%E5%9C%8B%E5%B0%8D%E8%8F%AF%E6%88%B0%E7%95%A5-114320945.html

【彭博】-- 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周四發表演講直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領導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方面的表現,表示美國將通過塑造「北京周邊的戰略環境」來影響中國的行為。

「在習近平的領導下,執政的中國共產黨在國內更具壓迫性、在國外更加咄咄逼人,」布林肯周四闡述拜登政府對華政策時稱。「我們不能指望北京改變路線。所以我們將會塑造北京周邊的戰略環境,來推動我們對於開放性、包容性國際體系的願景。」

布林肯警告稱,中國正在尋求主導未來產業。他說,美國的對策是提高國內投資;與盟友密切配和,尤其是在印太地區;並與中國「公平」競爭。他說,習近平政府正在積極地削弱之前幫助中國崛起的國際體系,並稱美國不尋求與中國爆發新冷戰。

「北京非但沒有利用自身力量來增強和振興助其成功的法律、協議、原則和機制,以便其他國家也能從中受益,反而卻在破壞它,」布林肯表示。

布林肯此次講話異常直接。知情人士稱,他的公開講話反映了拜登政府的機密中國戰略。

對於布林肯的演講,中國駐美使館發言人劉鵬宇表示,中國的目標從來不是超越或取代美國,或是與美國進行零和競爭;歷史和現實說明,中美兩國合作則共贏,對抗必雙輸。

除了坦率直接,布林肯的演講並沒有新意,並且最大的缺失依然是經濟領域——儘管總統拜登發起了13國組成的印太經濟框架以對抗中國的影響力。美國沒有邀請中國加入這個論壇,也沒有公佈其他國家加入的條件和標準。

「缺失的板塊是一個大膽的貿易倡議,」新美國安全中心負責人Richard Fontaine表示。但如今,華盛頓幾乎沒有興趣談判新的自由貿易協定。

雖然數月來不斷暗示拜登政府的中國戰略基本形成,但仍有關鍵性的問題未得到解決,包括從川普時代繼承而來的3,00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關稅問題。美國一位高級別貿易官員周三表示,政府評估這些關稅措施可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

延伸閱讀:防疫與經濟之爭愈發突出 中央領導的分歧令下級官員無所適從

布林肯表示,美國不希望「切斷」中國與世界經濟的聯繫,但是警告稱「北京正在口是心非尋求不對稱的脫鉤,既降低中國對世界的依賴,又增強世界對中國的依賴。」他還表示,企業不應當為了進入中國市場而犧牲西方價值觀

在潛在的合作領域方面,布林肯提到了氣候變化、糧食安全、伊朗和北韓核問題,以及疫情後經濟復甦時期的「全球宏觀協調」。他說,美國不尋求與中國爆發新冷戰。

「我們將在所有可行的領域與中國建設性接觸——不是給我們自己或任何人面子,也絕不會以背棄自身原則作為交換條件,而是因為合作解決重大挑戰是世界對強國的期待,因為這直接符合我們的利益,」他說道。

布林肯講話中有關合作的段落不太可能成為中國從本次講話中解讀出的重點。布林肯針對中國政府發表異常直白的講話之際,兩國關係進一步緊張,美國方面認為中國暗中支持俄羅斯總統普丁在烏克蘭的戰爭,拜登還發表評論暗示美國將在台灣遭入侵時採取軍事行動來守衛台灣。

布林肯表示,美國對台灣的政策沒有發生改變,他說「我們不支持台灣獨立」,但他也稱美國與台北之間享有「牢固的非官方關係」。

台灣外交部在公告中稱,樂見布林肯再次重申美方堅守對台灣的安全承諾,並表示美方在事前已經向台灣簡報了布林肯的演講內容。

延伸閱讀:貿易代表辦公室官員:美國的對華關稅評估可能持續數月

美國的德國馬歇爾基金會的亞洲項目主管Bonnie Glaser表示,布林肯的講話不是要推出新政策,而是要澄清美國在美中關係上的目標,並表明華盛頓有明確的戰略來促進其利益。

「關鍵信息是,美國不能改變中國,但可以尋求塑造中國周邊戰略環境,並以此來磨礪中國的選擇,」她說。

原文標題
Blinken Aims at Xi in Speech Vowing to Shape the Global Order
(增加中國駐美使館發言人講話、台灣外交部聲明等內容)

美議員促制裁國安法官 律政司警告違國安法 大狀公會斥干預司法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769238

多名美國國會議員本月初致函總統拜登,促請華府制裁《港區國安法》指定法官及檢控人員。香港大律師公會對聯署信表達深切關注,公會對任何地方的任何人士嘗試干預香港司法及法院的獨立運作,予以最強烈的譴責及深表遺憾。

律政司強烈譴責有人公然呼籲制裁香港官員、司法和檢控人員,企圖干預特區司法程序,強調任何國家利用「單邊強制措施」壓制官員或個別人士,不單與國際法和聯合國框架相違背,也違反了國際法規定的不干涉原則。大律師公會指,香港法官的獨立及誠信毋庸置疑,法官的甄選、委任以至執行憲制職務及責任,均不涉及任何政治考慮、亦不受任何干預。

公會今早發聲明,指司法機構及人員獨立及不受干預地行使司法權力,是香港乃至全球法治社會至關重要的基石。基本法列明刑事檢控工作由律政司主管,不受任何干預,社會亦期望檢控人員公平、合法地執行憲制職能。公會指,不論檢控方或辯護方都不應受到不當施壓,否則會直接及不恰當地干預司法,並危害公眾獲得法律代表的權利。

律政司則指,主權平等是國際法的基本原則,不干涉原則是主權平等的核心概念。發言人提醒,任何人請求外國實施或串謀實施,抑或受外國指使、控制、資助以支援實施對中國及香港的制裁,都可能干犯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

台海打起來的風險有多大?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6%96%B0%E8%81%9E/%E5%8F%B0%E6%B5%B7%E6%89%93%E8%B5%B7%E4%BE%86%E7%9A%84%E9%A2%A8%E9%9A%AA%E6%9C%89%E5%A4%9A%E5%A4%A7-/321321

烏克蘭戰爭的爆發,令世人對台海的局勢更加關心。由於美國在烏克蘭戰爭開打前已表明,美國絕對不會派兵直接介入,有人於是預期,一旦台海爆發戰爭,美國也會採取一樣的態度。

不過,美國總統拜登在訪日的一個記者會上卻表達了不一樣的意見,他明確表示,一旦台灣的安全受到威脅,美國會不惜派兵保衛台灣。這種取態明顯與美國之前採取的「戰略模糊」方式不一樣。人們於是開始擔心,台海是否很快打起來。

中國在這方面的立場很清楚,台灣是中國領土,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問題,外國不得干預。中國希望台灣問題可以和平解決,但不排除動武的可能性,底線是台灣不可宣布獨立。

過去,美國不想為台灣與中國打仗,所以一直有壓制民進黨公然宣布台灣獨立;但現在為了阻止中國崛起,即使沒有台灣問題,美國的鷹派也想找機會用軍事手段削弱中國的國力。台灣問題勢必成為美方尋釁滋事的藉口。鼓勵台灣獨立,已成了美國手上的一張「王牌」。手上有「王牌」,美國不會不出,美國只不過是在等最佳的出牌時機吧了

有人可能弄不明白,為甚麼美國避免與俄羅斯打,卻不避免與中國打?是因為俄羅斯的核彈比中國多嗎?這應該不是主要原因。中國的核彈雖不及俄國多,但已有足夠還擊作出報復的能力。美國不想與俄羅斯打核戰,亦同樣不願意與中國打核戰。只是台海一旦出現戰爭,可控性會打比烏克蘭戰爭大,美國有機會以常規戰的方式解決,不一定會打核戰。美國的如意算盤是把戰爭局限於自己的強項——海軍與空軍,不一定要出動陸軍

烏克蘭是內陸國家,美國一介入,戰爭就會蔓延至歐洲其他國家;一旦打起來,很容易變成世界大戰。但台灣與大陸隔了一條台灣海峽,最狹窄處也有126公里。美國要保護台灣,只需守住台灣海峽便是,這樣便可把戰爭局限於海上與空中。美國只要不攻擊中國內陸的軍事設備,就可以避免戰爭進一步蔓延。

再者,中國政府早已明言,不會首先使用核武器;以中國政府重承諾的作風,只要美國不先用核武,美國是不用擔心台灣戰爭演變成核子戰爭的。美國自以為自己的海空實力,遠勝中國,不怕與中國打一場在時空與方式上都有限度的戰爭。

美國現時面對很多積重難返的內部問題,如貧富懸殊、種族分裂、生產力轉弱,通脹失控,債台高築,治安欠佳……等;惟有打仗才可以轉移人民視線,並以非常手段去解決正常情況下沒法解決的問題。在這樣的情勢下,戰爭的威脅已愈來愈難以排除。普通人無不厭惡戰爭,害怕戰爭;但統治者要靠戰爭去解決問題,真是無奈!

美國參議員提出禁止應用程式商店接受數字人民幣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650384-20220527.htm

外電報道指,美國共和黨參議員希望禁止蘋果及谷歌(Google)等美國應用程式商店,上架容許使用數字人民幣支付的應用程式,憂慮有關支付系統可能令中方能夠監控美國人

路透引述擬議立法的文件顯示,科頓等三名共和黨參議員將公布一項議案,根據議案規定,擁有或控制應用商店的企業,不得在美國境內應用商店上架或支持任何支持或協助數字人民幣交易的應用。

科頓辦公室表示,數字人民幣可以為中國政府提供所有網上交易的實時可見性,為加入有關網絡的美國人帶來隱私及安全擔憂。

今年較早時候,騰訊旗下擁有12億用戶的微信,宣布將開始支持數字人民幣支付,螞蟻旗下的支付寶亦接受使用數字人民幣,有關應用在蘋果及谷歌應用程式商店均有上架。

[ 本帖最後由 失蹤的老公 於 2022-5-28 06:49 編輯 ]


- 失蹤的老公 - 06-04-2022

美國國務院再修改措辭 恢復不支持台獨內容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651448-20220603.htm

美國國務院網站再次更新「美台關係事實清單」的描述,恢復有關不支持台灣獨立的內容。

國務院上月修改相關內容,刪除「不支持台獨」以及「承認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措辭。中國外交部當時批評,美國這種在台灣問題上搞政治操弄、試圖改變台海現狀的做法必將引火燒身。

美國啟動美台貿易倡議,加強與台灣的經濟聯繫
https://cn.wsj.com/articles/%E7%BE%8E%E5%9B%BD%E5%90%AF%E5%8A%A8%E7%BE%8E%E5%8F%B0%E8%B4%B8%E6%98%93%E5%80%A1%E8%AE%AE-%E5%8A%A0%E5%BC%BA%E4%B8%8E%E5%8F%B0%E6%B9%BE%E7%9A%84%E7%BB%8F%E6%B5%8E%E8%81%94%E7%B3%BB-11654126507

在美中關係日益緊張之際,拜登政府正與台灣在貿易、供應鍊和技術出口管控等領域建立更密切的經濟聯繫。

美台啟動“21世紀貿易倡議”促經濟聯繫 北京嚴稱堅決反對
https://www.rfi.fr/tw/%E5%B0%88%E6%AC%84%E6%AA%A2%E7%B4%A2/%E8%A6%81%E8%81%9E%E8%A7%A3%E8%AA%AA/20220602-%E7%BE%8E%E5%8F%B0%E5%95%9F%E5%8B%95-21%E4%B8%96%E7%B4%80%E8%B2%BF%E6%98%93%E5%80%A1%E8%AD%B0-%E4%BF%83%E7%B6%93%E6%BF%9F%E8%81%AF%E7%B9%AB-%E5%8C%97%E4%BA%AC%E5%9A%B4%E7%A8%B1%E5%A0%85%E6%B1%BA%E5%8F%8D%E5%B0%8D

台灣和美國周三(6月1日)宣布啟動“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預計6月底將在華盛頓就11個議題展開談判。一些分析認為這一被法新社稱為的“無視北京”之舉,是美國試圖以彈性方式讓台灣進入其新啟動的印太經濟框架(IPEF),台北盛讚這是台美經貿關係的重大突破,北京則嚴辭回應,堅決反對美台倡議,警告“美方執意打台灣牌,只會將中美關係帶入危險境地”。

法新社報道說,台美的這一宣布是在30架次的中國軍機突然侵擾台灣防空區的兩天後作出的,此次侵擾是自今年1月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報道同時也預計,美台宣布啟動貿易談判可能會激起中國政府的強烈反應。

“歷史性突破”

根據美國貿易代表署的一份聲明,美國副貿易代表畢昂奇周三與台灣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進行了視訊會議,並宣布啟動 "美國-台灣21世紀貿易倡議",目的是制定深化 "經濟和貿易關係的具體方法"。鄧振中表示,對話將 "為經濟合作開闢更多機會"。他在會後舉行的題為“深化台美經貿關係重大成果”的記者會上說, "我們可以說這是一個歷史性的突破"。

首次會議將於 "本月晚些時候在華盛頓舉行,由美國在台協會(AIT)和台北駐美國的經濟和文化代表處主持"。報道指,在沒有外交承認的情況下,前者是事實上的美國駐台北大使館,後者在美國代表台灣。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說,周三發起倡議目的是促進貿易,採取 "健全和透明的做法",並在環境和氣候行動方面展開合作。同時雙方還 "打算探討促進農業貿易的安排 "並打擊腐敗。倡議架構了雙方談判的11項議題;包括貿易便捷化,為進出口商減少繁瑣手續的數字貿易方式等,

華盛頓和台北上周就曾表示,雙方決定加強貿易關係。美國和台灣自1994年以來一直通過貿易和投資 "框架 "保持聯繫。台北還在2002年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WTO),這促進了雙方貿易的增長。 美國事實上是台灣最重要的貿易合作夥伴國和最大的武器供應國。雙方經濟關係的下一步將是達成一個正式的貿易協定,但在目前在複雜的政治背景下,該協議的指定已被延後。鄧振中在新聞會上就說,根據倡議台美將啟動貿易談,以便未來能獲得高標準、具經濟利益的貿易協議。一位美國政府官員也在視頻記者會上說,“希望該措施在將產生一個具有約束力的框架協議“

路透報道指,由於此倡議不涉及降低關稅獲開放市場,因此無須美國國會批准。

像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一樣,美國沒有正式承認台灣,但強烈支持台灣的 "民主 "地位,反對其認為的中國 "專制"。此次美台貿易倡議的提出,也距離拜登5月23日在出訪亞洲期間宣布啟動印太經濟框架不久,這一框架並非一個自由貿易協定,但其目的是通過在數字、供應鏈、綠色能源和打擊腐敗等方面採用共同標準,促進簽署國之間的整合,從而制衡中國。對此北京心知肚明。中國外長王毅就此批評華盛頓正在尋求 "以自由和開放的名義形成小集團",警告美國企圖"遏制中國"的努力註定要失敗。

採取“彈性”做法讓台灣參與IPEF?

美國印太經濟框架包括13個國家,台灣並未包括在內。但一位美國高級官員向記者說,美國雖然未將台灣納為IPEF初始成員國,仍打算未來採取“彈性”的做法讓台灣參與。這位官員強調華盛頓堅持 "長期一貫的一中政策"不變,但表示拜登政府與台灣也同樣有 "強有力的非官方關係,她說,我們致力於深化這種關係"。

北京警告“美方執意打台灣牌,只會將中美關係帶入危險境地”

北京方面周四強烈回應台美宣布啟動貿易談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當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中方一貫堅決反對建交國與台灣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包括商簽具有主權意涵和官方性質的協定,他批評美國近期在台灣問題上動作頻頻,伎倆不斷;警告美方如果執意打台灣牌,只會將中美關係帶入危險境地。同時趙立堅針對台灣民進黨當局,稱要正告其打消倚美謀獨的算計,否則跳得越高,摔得越慘。

美副國務卿稱北京挑戰安全價值 籲歐洲一致抗中
https://hk.news.yahoo.com/%E7%BE%8E%E5%89%AF%E5%9C%8B%E5%8B%99%E5%8D%BF%E7%A8%B1%E5%8C%97%E4%BA%AC%E6%8C%91%E6%88%B0%E5%AE%89%E5%85%A8%E5%83%B9%E5%80%BC-%E7%B1%B2%E6%AD%90%E6%B4%B2-%E8%87%B4%E6%8A%97%E4%B8%AD-032001780.html

美國副國務卿雪蔓(Wendy Sherman)今天譴責中國挑戰歐洲的安全、經濟與價值,呼籲歐洲協助美國共同對抗北京的競爭。

雪蔓從華府透過視訊連線對歐洲媒體表示:「即使是在2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宣稱雙方之間『沒有限制』的夥伴關係之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就已經在挑戰歐洲的安全、歐洲的經濟和歐洲的價值了。」

儘管俄羅斯於2月底入侵烏克蘭,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最近仍直指北京當局才是世界秩序的主要威脅。

華府指控北京當局意圖重塑世界秩序。布林肯在5月25日的演說中表示,華府與北京激烈競爭,目的是要維護當前的世界秩序。

美國總統拜登政府曾說有必要逼迫中國照遊戲規則來,包括在南海和貿易爭端等方面。

雪蔓說,「北京或許遠在千里之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行動對於歐洲未來仍至關重要」,她樂見美國與歐洲現有合作關係,同時也仍尋求彼此「行動一致」。

雪蔓表示,在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與俄烏戰爭影響下,「我們都著眼於供應鏈議題」。

她說,美國不想與中國起衝突,也無意與中國斷絕經濟關係,「我們不想要新冷戰…但我們不能指望北京改變自己的行為」。

雪蔓也強調,美國對於俄羅斯與中國之間的關係一直心存警惕,若中國當局決定運送軍事設備給俄羅斯,可能會面臨「後果」。

她表示:「坦白說,我認為蒲亭和俄羅斯會被各國拒絕往來很長一段時間,我不確定這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有好處。」

[ 本帖最後由 失蹤的老公 於 2022-6-4 09:03 編輯 ]


- 失踪的老公 - 06-11-2022

劍指中國!美國會擬立法審查企業境外投資 料納抗中法案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5%8A%8D%E6%8C%87%E4%B8%AD%E5%9C%8B-%E7%BE%8E%E5%9C%8B%E6%9C%83%E6%93%AC%E7%AB%8B%E6%B3%95%E5%AF%A9%E6%9F%A5%E4%BC%81%E6%A5%AD%E5%A2%83%E5%A4%96%E6%8A%95%E8%B3%87-%E6%96%99%E7%B4%8D%E6%8A%97%E4%B8%AD%E6%B3%95%E6%A1%88-003733803.html

有關美國是否擴大政府權力的辯論持續升溫,日經亞洲 (Nikkei Asia) 報導,美國國會擬提案審查自家企業在部分國家的投資項目,包含中國和俄羅斯,並將其納入抗衡中國的競爭法案中。

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 (CFIUS) 是負責進行外資審查的跨部門機構,旨在防止可能對國家利益造成重大影響的投資進入美國,而上述研擬中的機制則與 CFIUS 的使命相反,目的為評估美國企業的海外投資交易,是否對國家安全構成重大風險

眾院版本法案要求,企業將生產或開發作業轉移到「受關注的國家或實體」之前,必須事先發布通知,且總統有權要求修改或取消任何被視為對國家關鍵能力構成「不可承受風險」的交易,半導體、製藥和人工智慧等關鍵領域料將面臨審查。

該機制預計會被納入美國抗中法案,目前參眾議員正針對《跨黨派創新與競爭法》(Bipartisan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on Legislation) 進行兩黨協商,其中也包含 520 億美元的晶片補助。

考慮到中國是特斯拉 (TSLA-US) 等科技公司或汽車業者的投資重鎮,此舉恐為美企的中國業務帶來巨大衝擊,在美國經商的的外國公司也可能受影響

榮鼎諮詢 (Rhodium Group) 數據顯示,2000 年至 2019 年期間,美企對中國的直接投資額達 2430 億美元,其中有 45% 的產業投資可能需要接受審查。

儘管美國已對中國實施一系列技術出口管制,仍未緩解人們對中國利用美國技術強化軍事能力的擔憂,要求 CFIUS 擴大管制的呼聲難平,新冠疫情和俄烏戰事爆發後,對供應鏈過度集中的風險也引發關切。

日經指出,上述評估機制已獲拜登政府支持,美國財政部也釋出一項試驗計畫,要求企業必須就涉及敏感技術的交易發布通知。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 (Gina Raimondo) 本月初向日經表明,她和拜登總統都支持這個想法,但商業人士因擔心海外投資受阻,強烈反對這項提案。

安慶國際法律事務所 (Aiken Gump Strauss Hauer & Feld) 合夥人 Christian Davis 認為,考量到兩黨議員對這類境外投資審查的支持,最後過關機率很大。


- HKer - 06-15-2022

布林肯指北京對台行動破壞穩定 促引俄烏衝突為鑑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653092-20220615.htm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示,過去幾年看到北京針對台灣,採取具有潛在危險和破壞穩定的行動。

他接受美國傳媒訪問時表示,俄羅斯出兵烏克蘭被多個國家聯合抵制,北京應該引以為鑑,又說,無法揣測北京會做或不做甚麼,但美國正努力改變可能影響北京決策的大環境。

布林肯重申美國協助台灣自衛的承諾不變,美國致力遵循一個中國政策和《台灣關係法》。美國在《台灣關係法》下,有責任確保台灣有能力保衛自己。

中國外交部多次強調,在涉及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核心問題無妥協退讓餘地,敦促美方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在台灣問題上謹言慎行,不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錯誤信號,以免嚴重損害台海局勢和中美關係。

中俄元首通話 美國警告中國「不要站在歷史錯誤一方」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653231-20220616.htm

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電話。習近平強調,中方始終從烏克蘭問題的歷史經緯和是非曲直出發,獨立自主作出判斷。

克里姆林宮表示,兩人都認為俄中關係處於史無前例的高水平,兩國會擴大在能源、金融、工業、運輸及其他領域的合作。

美國國務院發聲明,警告中國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問題上,不要站在歷史錯誤的一方,發言人表示,中國聲稱中立,但中國的自身行為顯示,中國仍在投資自己與俄羅斯的密切關係,認為支持普京的國家將不可避免發現自己正站在歷史錯誤的一方。

反駁中國主張 美:台海屬國際水域 蘇貞昌:台海絕非中國內海
https://news.mingpao.com/pns/%e4%b8%ad%e5%9c%8b/article/20220616/s00013/1655316358768/%e5%8f%8d%e9%a7%81%e4%b8%ad%e5%9c%8b%e4%b8%bb%e5%bc%b5-%e7%be%8e-%e5%8f%b0%e6%b5%b7%e5%b1%ac%e5%9c%8b%e9%9a%9b%e6%b0%b4%e5%9f%9f-%e8%98%87%e8%b2%9e%e6%98%8c-%e5%8f%b0%e6%b5%b7%e7%b5%95%e9%9d%9e%e4%b8%ad%e5%9c%8b%e5%85%a7%e6%b5%b7

中美再就台海問題爭議。對於中國多次強調「台灣海峽非國際水域」,美國反駁指出,台海是國際水域,範圍內的航行及飛行自由受國際法保障。內地專家認為,「國際水域」一說是美國出於海上行動目的而單邊擬制的概念,中國毋須採納。

在近期新加坡舉行的第19屆香格里拉對話會上,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10日與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會晤表達中方對台灣問題的強烈表態,隨後又發表主旨演講稱為統一「一定會不惜一戰」。彭博社周一引述消息人士指出,中國軍方官員近幾個月來與美方會晤時,多次聲稱台灣海峽不是國際水域。

在本周一,中國外交部亦提到,中國對台灣海峽享有主權、主權權利和管轄權,「有關國家聲稱台灣海峽是國際水域,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不過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相隔一日就反駁,據路透社,他在電郵中回覆稱,台灣海峽是一條國際水道,這意味着台灣海峽是公海自由的區域,根據國際公約保障之下,具有包括航行和飛越的自由。他重申,美方關注北京對台的侵略言論和脅迫行為,美方將繼續在國際法允許的地方飛行、航行和行動,包括穿越台灣海峽。

台灣行政院長蘇貞昌昨日亦表示,中國大陸要併吞台灣的野心從不停止,也從不遮掩,台灣海峽為國際自由航行水域,絕非中國內海

在北京,國台辦再次反駁美國和台灣的說法。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昨表示,民進黨當局炒作問題完全是為了配合外部勢力。「完全是基於『台獨』分裂圖謀,這種做法損害兩岸同胞利益,也損害中華民族利益,令人不齒。」

據彭博新聞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中方官員近日否認台灣海峽是國際水域的提法,引發拜登政府內部疑慮。而過往,台海的法律地位,並非中美官員會晤時經常談論的話題。

陸學者:美單邊擬制國際水域概念
北京着力強調當中的法律依據,台灣海峽最寬的地方約220海里,最窄處僅約70海里,而專屬經濟區可劃到海岸線以外200海里。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和中國國內法,台灣海峽水域由海岸起,依次為中國的內水、領海、毗連區和專屬經濟區。自然資源部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研究員李明杰指出,《公約》沒有「國際水域」一說,該詞是美國出於海上行動目的,單邊擬制的概念,中國毋須採納。

《環球時報》前總編胡錫進前日則稱,這幾年美艦通過台海,解放軍都派軍艦和飛機監視。隨着中國公開否定台海是「國際水域」,「解放軍採取更堅決行動,對抗美國軍艦和飛機在台海的有害行徑完全是可能的,而且我認為,那會成為一個趨勢」。他另稱,有台灣分析人士說,大陸的聲明是為最終武力解決台灣問題展開法律準備,「他們那樣想也沒壞處,因為兩岸終將統一」。

京曾稱台海是陸台共享「國際水道」
翻查資料,解放軍航母遼寧艦在2017年通過台灣海峽,當時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表示,台灣海峽是大陸與台灣共享的國際水道。當時美國國務院副發言人唐納(Mark Toner)被問到台灣海峽是否為國際水域時,表示「我不確定」。

[ 本帖最後由 HKer 於 2022-6-15 15:51 編輯 ]


- HKer - 06-15-2022

反駁中國主張 美:台海屬國際水域 蘇貞昌:台海絕非中國內海
https://news.mingpao.com/pns/%e4%b8%ad%e5%9c%8b/article/20220616/s00013/1655316358768/%e5%8f%8d%e9%a7%81%e4%b8%ad%e5%9c%8b%e4%b8%bb%e5%bc%b5-%e7%be%8e-%e5%8f%b0%e6%b5%b7%e5%b1%ac%e5%9c%8b%e9%9a%9b%e6%b0%b4%e5%9f%9f-%e8%98%87%e8%b2%9e%e6%98%8c-%e5%8f%b0%e6%b5%b7%e7%b5%95%e9%9d%9e%e4%b8%ad%e5%9c%8b%e5%85%a7%e6%b5%b7

中美再就台海問題爭議。對於中國多次強調「台灣海峽非國際水域」,美國反駁指出,台海是國際水域,範圍內的航行及飛行自由受國際法保障。內地專家認為,「國際水域」一說是美國出於海上行動目的而單邊擬制的概念,中國毋須採納。

在近期新加坡舉行的第19屆香格里拉對話會上,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10日與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會晤表達中方對台灣問題的強烈表態,隨後又發表主旨演講稱為統一「一定會不惜一戰」。彭博社周一引述消息人士指出,中國軍方官員近幾個月來與美方會晤時,多次聲稱台灣海峽不是國際水域。

在本周一,中國外交部亦提到,中國對台灣海峽享有主權、主權權利和管轄權,「有關國家聲稱台灣海峽是國際水域,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不過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相隔一日就反駁,據路透社,他在電郵中回覆稱,台灣海峽是一條國際水道,這意味着台灣海峽是公海自由的區域,根據國際公約保障之下,具有包括航行和飛越的自由。他重申,美方關注北京對台的侵略言論和脅迫行為,美方將繼續在國際法允許的地方飛行、航行和行動,包括穿越台灣海峽。

台灣行政院長蘇貞昌昨日亦表示,中國大陸要併吞台灣的野心從不停止,也從不遮掩,台灣海峽為國際自由航行水域,絕非中國內海

在北京,國台辦再次反駁美國和台灣的說法。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昨表示,民進黨當局炒作問題完全是為了配合外部勢力。「完全是基於『台獨』分裂圖謀,這種做法損害兩岸同胞利益,也損害中華民族利益,令人不齒。」

據彭博新聞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中方官員近日否認台灣海峽是國際水域的提法,引發拜登政府內部疑慮。而過往,台海的法律地位,並非中美官員會晤時經常談論的話題。

陸學者:美單邊擬制國際水域概念
北京着力強調當中的法律依據,台灣海峽最寬的地方約220海里,最窄處僅約70海里,而專屬經濟區可劃到海岸線以外200海里。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和中國國內法,台灣海峽水域由海岸起,依次為中國的內水、領海、毗連區和專屬經濟區。自然資源部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研究員李明杰指出,《公約》沒有「國際水域」一說,該詞是美國出於海上行動目的,單邊擬制的概念,中國毋須採納。

《環球時報》前總編胡錫進前日則稱,這幾年美艦通過台海,解放軍都派軍艦和飛機監視。隨着中國公開否定台海是「國際水域」,「解放軍採取更堅決行動,對抗美國軍艦和飛機在台海的有害行徑完全是可能的,而且我認為,那會成為一個趨勢」。他另稱,有台灣分析人士說,大陸的聲明是為最終武力解決台灣問題展開法律準備,「他們那樣想也沒壞處,因為兩岸終將統一」。

京曾稱台海是陸台共享「國際水道」
翻查資料,解放軍航母遼寧艦在2017年通過台灣海峽,當時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表示,台灣海峽是大陸與台灣共享的國際水道。當時美國國務院副發言人唐納(Mark Toner)被問到台灣海峽是否為國際水域時,表示「我不確定」。

美國務院:台灣海峽是國際水域,軍艦照常通行 中方斥威脅主權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781647

美國稱台灣海峽是一條國際水道,適用國際法「公海自由」原則,中國外交部則表示「有關國家稱台灣海峽為國際水域,是操弄涉台議題,威脅中國主權安全」。

英媒《路透社》和台媒《中央社》報道,近年來,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軍艦,數度駛過台灣海峽,讓北京非常擔憂。

中國外交部13日表示,中國對台灣海峽享有「主權、主權權利和管轄權」,且「國際海洋法上根本沒有『國際水域』一說」,有關國家稱台灣海峽為國際水域,是操弄涉台議題,威脅中國主權安全

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6月15日舉行新聞發布會表示,外交部日前已代表中國中央人民政府表明了我們的態度。民進黨當局配合外部勢力炒作,完全是基於「台獨」分裂圖謀,損害兩岸同胞利益,出賣中華民族利益,令人不齒。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賴斯(Ned Price)14日在致路透社的電郵中表示:「台灣海峽是一條國際水道,這意味著台灣海峽是公海自由的區域,根據國際公約保障之下,具有包括航行和飛越的自由。」

他說,台灣海峽的和平穩定對世界有長遠的利益,「我們認為,這對更廣大印太地區的安全與繁榮極為重要」。他重申,美國十分關切中國「針對台灣的侵略性言論和脅迫活動」,表示美國「將繼續在國際法允許的任何地方飛行、航行和執行任務,包括通過台灣海峽」。

針對中國宣稱台灣海峽不是國際水域,台灣方面駁斥為「謬論」,強調台灣海峽是國際水域,適用國際法的「公海自由」原則。

台灣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表示,台灣向來尊重外國船舶在台灣海峽任何符合國際法的行動,包括無害通過,台灣理解並支持美國自由航行任務對促進區域和平與穩定所帶來的助益。

歐江安強調,中方此舉無助於降低區域緊張情勢,台灣將持續與理念相近國家緊密合作,共同捍衛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促進印太區域的和平、穩定與繁榮。

中稱對台灣海峽享有主權 美國務院反駁:這裡是公海!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2-06-15/770428

中國近日對外宣稱,對「台灣海峽」享有主權,對此我國外交部在 14 日回應,台灣海峽是國際水域,屬於台灣領海範圍外的水域,都適用國際法公海原則。美國國務院也在昨( 14 )日表達「支持」台灣方面看法。

據《路透社》報導,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內德·普萊斯(Ned Price)於昨日在回覆《路透社》的電子郵件中表示,「台灣海峽是一條國際水道,台灣海峽是屬於公海自由的區域,在國際法保障之下,具有可航行和飛越的自由。」

普萊斯補充:「全世界對於台灣海峽的和平和穩定有著持久利益,我方認為這對更印太地區安全與繁榮極為重要」。同時也重申了美國對於中國「針對台灣的侵略言論和脅迫行動」感到擔憂,並表示美國將持續在國際法允許的地方飛行、航行與行動,其中也包含通過台灣海峽。

我國陸委會也對此發佈聲明,強調中方的說法是破壞台海現狀,升高區域緊張情勢。台灣海峽不是中共對台施壓、軍事擴張的海域。正告中國認清現實,切勿一再挑戰國際秩序、不斷威脅台灣安全及製造圖謀侵犯的藉口。政府將落實安全防衛與執法,堅定捍衛國家主權與台海和平。

台海非國際水域 更非戰爭之地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781861

[Image: dHiPMcLdCt7zuUxmbIaUlcPPitats5RH2lvltNpb...w1920r16_9]

內地近日有關於「台灣海峽並非國際水域」的立場,再次引起國際對兩岸緊張關係的關注。彭博社周日(12日)引述美國政府知情人士稱,中國官員多次透過不同層級向美國政府表達反對「台灣海峽為國際水域」的講法。中國外交部翌日回應時強調台灣海峽非國際水域,中國對其享有主權及管轄權。周二(14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賴斯(Ned Price)則以電郵回覆路透社,指美國將在國際法保障下於海峽自由航行及飛行。

很多人將近來中美的台海爭論解讀為北京將收緊台海政策,甚至認為內地打算封鎖台灣海峽,為戰爭作準備。這顯然是因為不熟悉海洋法而作出的過份解讀,中方的台海立場其實一貫如此,而且中國強調對台灣海峽的主權也與美國的繼續航行沒有矛盾。

中國不承認美國的「國際水域」

首先,中國一直以來只承認聯合國認可的公約,不承認美國的「國際水域」概念並非新鮮事。根據聯合國的《海洋法公約》及《公海公約》,臨海國家的領海基線內稱為「內水」(internal waters),其外12海里為「領海」(territorial waters),再外12海里為「毗鄰區」(contiguous zone),而從領海基線外一直200海里則為專屬經濟區(exclusive economic zone,篇稱EEZ),在此之外才是「公海」(High Seas)。

台灣海峽最寬處才約220海里,從兩岸算起每邊只延伸110海里,雖然超過了領海的12海里界限,但卻未超過專屬經濟區的範圍,換言之台灣海峽中間並不存在公海。可以說,國際海洋法中沒有美國所稱的「國際水域」概念,而台灣海峽也非海洋法中的「公海」。中國認為其擁有台灣主權,有權不承認台灣海峽為美國所說的「國際水域」。而美國一直將其稱為國際水域,無非在混淆視聽,淡化中國對台灣的主權。

以為中方因此將封鎖台灣海峽備戰,更顯然是過份解讀。在海洋法中,只有領海基線內的內水才絕對禁止外國船隻航行,即使是屬於疆域一部分的領海也容許無害通過。而毗鄰區及專屬經濟海域更不屬於疆域的一部分,領有該區的國家雖然獨自享有該海域的經濟權利,例如漁獲、海床資源開發等,但其他國家船隻和飛機仍可通過。台灣海峽最窄處為70海里,扣除兩岸延伸出來的領海中間仍有數十海里不屬於領海範圍,根據國際法美軍艦隻仍然可以繼續通過。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周日表示「中國對台灣海峽享有主權權利和管轄權,同時也尊重其他國家在相關海域的合法權利」,可見中國強調台灣海峽並非國際水域的講法只是重申對台的主權,根本沒有阻止美國通過台灣海峽的意思,甚至乎與普賴斯所說美國將繼續在該海域航行也沒有衝突。

看似劍拔弩張 中美仍在對話

近年中美關係走向谷底,在台灣問題上更是劍拔弩張。雖然氣氛極差,但雙方亦未有放棄繼續溝通以避免戰爭。例如,中方積極參加了6月10至12日於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會議雖然是美國宣揚其政策的主場,但防長魏鳳和仍然直接表達了中國在台灣問題上的底線。而之前要求與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許其亮對話的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也妥協地與魏鳳和繼續交流。在此不久後的周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又與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Jake Sullivan)在盧森堡舉行會面討論兩國關係,這已是兩人第四次會面。

從表面看,這些會面只是中美雙方在各陳己見,未有什麼重要共識,但對話本身已具外交意義,是避免意外擦槍走火的最好方法。其實以中美的規模,經濟及軍事能力而言,雙方都明白一旦開戰將沒有贏家。而對於我們這些旁觀者而言,就更加應該冷靜地了解中美關係的變法,不應過度附和,尤其不應該鼓吹以戰爭解決問題。

中國通告世界:台灣海峽不是國際水域
https://www.rfi.fr/tw/%E5%B0%88%E6%AC%84%E6%AA%A2%E7%B4%A2/%E8%A6%81%E8%81%9E%E5%88%86%E6%9E%90/20220614-%E4%B8%AD%E5%9C%8B%E9%80%9A%E5%91%8A%E4%B8%96%E7%95%8C-%E5%8F%B0%E7%81%A3%E6%B5%B7%E5%B3%BD%E4%B8%8D%E6%98%AF%E5%9C%8B%E9%9A%9B%E6%B0%B4%E5%9F%9F

中國大陸宣稱台灣海峽不是國際水域的說辭近期甚囂塵上引發震驚,台灣方面首當其衝立即反駁。北京挑戰國際海洋秩序之舉勢必將為6月底日本韓國參加的北約擴大峰會提供緊急討論的新事項。

中國軍方近期多次向美方主張,台灣海峽並非國際水域,引起美國政府的擔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6月13日在例行記者會中回應相關提問時說,“國際海洋法上根本沒有‘國際水域’一說”,有關國家稱台灣海峽為國際水域,是操弄涉台議題,威脅中國主權安全。

彭博社報導,美國和其盟國都表示:台灣海峽的大部分地區是國際水域,也是他國航艦作為航行自由演習的一部分。這些國家經常派海軍艦艇通過台灣海峽。美國軍艦每年在東海和南海之間航行期間數次通過台灣海峽,2021年平均每月一次。根據彭博統計數據,美國海軍今年至少3次穿越台灣海峽。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邁納斯中校(Martin Meiners)以電郵回復彭博社詢問時表示:“美國將繼續在國際法允許的地方飛行、航行和行動,這包括穿越台灣海峽。”

海洋生命線、運輸線依賴台海、南海的日本14日通過其政府發言人表示:“台海的和平及穩定不僅對我國(日本),對國際社會也極為重要。”

今年5月22日首次訪問日本的美國總統拜登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舉行高峰會談,會後發表聯合聲明的標題為“加強自由開放的國際秩序”,凸顯國際秩序的重要性,表明美日將攜手合作共同維護印太地區的穩定及和平。拜登還清晰指出美國將全力支持日本的防衛能力,而且更期盼美日同盟的相乘效果能發揮到最大。日前舉行的美日韓三方防長會談聯合聲明中也首次提出台海和平問題。

對於北京的新說辭,台灣反應強烈,其大陸委員會14日嚴正反駁說 : 陸方的說法破壞台海現狀,升高區域緊張情勢。台灣海峽不是中共對台施壓、軍事擴張的海域。

陸委會透過書面方式表示,中華民國是主權國家,在所屬島嶼及其海空域享有主權、既有權利及管轄權;兩岸互不隸屬是事實、台灣更非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分。

陸委會表示,中共片面對台灣及台灣海峽宣稱的主張,企圖將“台灣內國化、海峽內海化”,完全違反國際法及台海事實現狀。“這是破壞台海現狀、進一步升高區域緊張的挑釁舉措,我方及國際社會不予承認、絕不接受”。

陸委會說,台灣海峽長期以來是維繫兩岸及區域和平穩定的海峽,不是中共對台武力施壓、地區軍事擴張與海事擴權的海域。

台灣政府認為,台灣海峽是國際水域,屬於中華民國領海範圍以外的水域均適用國際法“公海自由”原則。“我國向來尊重外國船舶在台灣海峽任何符合國際法的行動,包括無害通過,我方理解並支持美國等自由航行任務對促進區域和平穩定的助益”。

台灣陸委會表示,國際及區域事務並非由北京當局專斷決定。正告對岸認清現實,切勿一再挑戰國際秩序、不斷威脅台灣安全及製造圖謀侵犯的藉口。政府將堅決反對,更將落實安全防衛與執法,堅定捍衛國家主權與台海和平。

值得回顧的還有,歐洲議會6月7日曾經以474票贊成,60票反對,80票棄權壓倒性票數通過的“歐盟與印太地區之安全挑戰”報告,報告內容多處表達對台海安全的關切,強調中國對台灣領土完整構成威脅,不利區域安全與穩定,反對任何脅迫及破壞台海現狀的單邊行動,並強烈駁斥北京企圖將俄烏戰爭與台灣安全局勢相提並論的宣傳。此外,法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德國的軍艦都曾先後通過台海。

北京通告國際社會:台灣海峽並非國際水域。是試圖從法理上去除美國等盟國維護台海和平努力的合法性。能否奏效?受到各方關注。


- HKer - 06-15-2022

拜登不是失言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773771

[Image: aesyA0ShOgonpHIK95-6AKqe80mKEwpC_-UyyP_l...w1920r16_9]

如果年屆七十五是小布殊將烏克蘭說成是伊拉克的解釋,或許七十九歲也可以是拜登失言的藉口。然而一次的失言是失言,兩次、三次的「失言」似乎難以再用失言來解釋。即使是以胡謅見稱的特朗普,其言論也不是背後沒有想法,拜登的「失言」自然更是如此。

出訪日本的美國總統拜登被記者問及若中國大陸攻台時,表示美國願意武力介入捍衛台灣,「那是我們已作出的承諾」。跟去年拜登兩次表示美國會防衛台灣那樣,白宮發言人隨後澄清美國的一中政策沒有改變,表示拜登只是重申美國將按《台灣關係法》的承諾,供應軍備給台灣自衛。

戰略模糊與現實考慮

有人形容拜登正在背離戰略模糊政策,但隨着他一再「失言」及白宮一再澄清,誰能肯定這又何嘗不是另一種戰略模糊?美國政府在台海戰爭危機上的政策並沒有因為拜登多說幾句而變得清晰,反而令人愈聽愈摸不着頭腦。

而事實上,美國不但沒有軍事介入台海的許諾,迅速應變的能力亦都成疑。第七艦隊雖然以日本橫須賀為基地,但戴維森去年卸任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前曾指出,美軍從西岸到第一島鏈增援的需時多達三星期。這還未算上從撤兵阿富汗到袖手烏克蘭,美國汲取了以往干預政策的教訓,對於用兵已經愈來愈多顧忌,愈來愈不情願。

由此可見,台灣雖然第一島鏈,但台海一旦爆發戰爭,美國的出兵意願、應對能力及規模相信受限。當然美國不會作壁上觀,但就好像烏克蘭危機那樣,經濟制裁等手段並不能將烏克蘭人民拯救出戰火之中。

「失言」與「語言偽術」

或許正因為美國有現實考慮而不欲軍事介入台海,因此才巧言令色,企圖起震懾之效。類似的戲碼在烏克蘭問題上已出現不只一次。拜登在1月曾言俄羅斯的「小規模入侵」只會引起「較小反應」,但這既無法阻止俄羅斯的大舉入侵,更反而令人看穿美國不會軍事介入。後來拜登又聲稱不能讓俄羅斯總統普京「繼續掌權」,以及自言打算親訪烏克蘭首都基輔,兩次也是要白宮澄清。拜登的一再「失言」,沒有一次能起震懾之效。

由克林頓在萊溫斯基醜聞的誤導言詞,到約翰遜在疫下派對的謊話被揭,我們對西方政客的「語言偽術」都不應該感到陌生。中方不會因拜登的協防台灣論而改變既有策略,台灣當局卻似乎聽得迷迷糊糊,其外交部表示感謝拜登和美國政府「重申堅守對台灣堅若磐石的承諾」。民進黨政府若昧於現實,真的以為美援可恃而愈加對抗中國,最終對兩岸人民都是有害無利。

中俄元首通話 美國警告中國「不要站在歷史錯誤一方」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653231-20220616.htm

澳洲外長訪所羅門群島 美軍帕勞測試導彈攔截系統被視為抗衡中國影響力
https://news.tvb.com/world/62ac49c0e774ffc60ec065ba/%E6%BE%B3%E6%B4%B2%E5%A4%96%E9%95%B7%E8%A8%AA%E6%89%80%E7%BE%85%E9%96%80%E7%BE%A4%E5%B3%B6-%E7%BE%8E%E8%BB%8D%E5%B8%95%E5%8B%9E%E6%B8%AC%E8%A9%A6%E5%B0%8E%E5%BD%88%E6%94%94%E6%88%AA%E7%B3%BB%E7%B5%B1%E8%A2%AB%E8%A6%96%E7%82%BA%E6%8A%97%E8%A1%A1%E4%B8%AD%E5%9C%8B%E5%BD%B1%E9%9F%BF%E5%8A%9B

澳洲外長黃英賢到訪所羅門群島,是當地與中國簽署安全合作協議後,首位到訪的澳洲部長。而美軍則在太平洋島國帕勞成功測試導彈攔截系統,被視為是要抗衡中國影響力。

美軍一架模擬敵方導彈的無人機,從帕勞最大城市科羅附近的機場發射。大約10分鐘後,「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相隔3秒,接連發射了兩枚「愛國者2型」導彈攔截,在帕勞外海約30公里處,精確命中無人機目標。

演練在周三進行。作為美軍印太司令部兩年一度、於關島及帕勞舉行的聯合演練一部分,是美軍首度在帕勞試射「愛國者」導彈,被視為是要加強與太平洋島國的軍事聯繫,抗衡中國在區內日益增加的影響力。

美國印太事務協調員坎貝爾周四在華盛頓一個智庫會議上表示,美國計劃下周發起一項倡議,透過與澳洲、英國、法國、日本及新西蘭在內的理念相近國家合作,加強與太平洋島國的關係,推動該區保持「開放」和「不受脅迫」,同時強化美國在太平洋的存在。

所羅門群島早前與中國簽署安全合作框架協議,引起美國、澳洲等國家憂慮。澳洲外長黃英賢周五轉到所羅門群島訪問,與所羅門群島總理索加瓦雷會面。

黃英賢在會後表示,索加瓦雷向她保證,所方不會讓中方在當地建立軍事基地,或持續容許外國軍事力量進駐。所方還保證澳洲仍然是他們首選的安全及發展夥伴。

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早前到訪太平洋八國,包括所羅門群島。他當時表示,中方在發展與太平洋島國關係時,將堅持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合作共贏和開放包容;又強調太平洋島國都是主權獨立國家,不是誰家的「後院」。

[ 本帖最後由 HKer 於 2022-6-17 07:30 編輯 ]


- HKer - 06-20-2022

拜登:若美國不阻止俄羅斯 北京或將有膽接管台灣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782960

美媒6月17日公布訪問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的內容。拜登表示,如果美國不阻止俄羅斯繼續深入歐洲大陸,歐洲可能會變得混亂,中國大陸或將有膽接管台灣,而有核武器野心的朝鮮也有可能變得更具侵略性

美聯社17日公布他們訪問拜登的內容。拜登說:「如果美國袖手旁觀,那麼中國大陸會如何看待台灣?那麼除試驗和施壓之外,朝鮮對核武器的看法會是什麼?」

芬蘭和瑞典已申請加入北約(NATO)。拜登稱,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想將北約「芬蘭化」,但最後卻見到芬蘭「北約化」。

芬蘭本為永久中立國,但在俄烏戰事2月爆發後,當地民情出現轉變,主張國家應加入北約的國民比例上升,芬蘭在5月中正式提交加入北約申請書。

談經濟:衰退可避免

拜登又在訪問中談到美國經濟,他表示美國人民經歷兩年疫情,如今又要面對經濟動盪與高企油價是感到「真的、真的沮喪」,但他強調衰退並非不可避免(not inevitable),希望民眾對國家更有信心。

他稱「我們比世上任何國家都處於更有利地位,去克服這種通貨膨脹。」


- HKer - 06-21-2022

美國《維吾爾強迫勞動預防法案》生效 中方批惡意詆毀新疆人權狀況
https://news.tvb.com/world/62b15ea6c652e9c40b22e133/%E7%BE%8E%E5%9C%8B%E7%B6%AD%E5%90%BE%E7%88%BE%E5%BC%B7%E8%BF%AB%E5%8B%9E%E5%8B%95%E9%A0%90%E9%98%B2%E6%B3%95%E6%A1%88%E7%94%9F%E6%95%88-%E4%B8%AD%E6%96%B9%E6%89%B9%E6%83%A1%E6%84%8F%E8%A9%86%E6%AF%80%E6%96%B0%E7%96%86%E4%BA%BA%E6%AC%8A%E7%8B%80%E6%B3%81

美國提出的《維吾爾強迫勞動預防法案》今日生效。

美國總統拜登去年12月簽署這項法案,美方會將全部或部分在新疆生產的貨物視為強迫勞動產品,除非進口商能夠證明產品和強迫勞動無關。

法案獲共和、民主兩黨廣泛支持,共和黨參議員魯比奧等發聲明,稱美國國會會確保這項歷史性法案全面落實。

中方多次駁斥美國有關新疆存在「強迫勞動」的謊言,批評法案罔顧事實,惡意詆毀新疆人權狀況,敦促美方停止利用涉疆問題干涉中國內政,遏制中國發展,警告將採取有力措施,堅決維護自身利益和尊嚴。

美國涉疆防止強迫勞動法案生效 北京稱將採措施維護企業公民權益
https://news.tvb.com/world/62b1a0dae774ffaa64f539c1/%E7%BE%8E%E5%9C%8B%E6%B6%89%E7%96%86%E9%98%B2%E6%AD%A2%E5%BC%B7%E8%BF%AB%E5%8B%9E%E5%8B%95%E6%B3%95%E6%A1%88%E7%94%9F%E6%95%88-%E5%8C%97%E4%BA%AC%E7%A8%B1%E5%B0%87%E6%8E%A1%E6%8E%AA%E6%96%BD%E7%B6%AD%E8%AD%B7%E4%BC%81%E6%A5%AD%E5%85%AC%E6%B0%91%E6%AC%8A%E7%9B%8A

美國《維吾爾強迫勞動預防法案》今日生效,中方批評是美國對華打壓升級,將採取有力措施,堅定維護中國企業和公民的合法權益。

美方傳出有意削減中國貨品關稅之際,限制新疆產品出口的《維吾爾強迫勞動預防法案》周二正式生效。

根據美國總統拜登去年12月簽署《法案》的內容,美方將全部或部分在新疆生產的貨物視為強迫勞動產品,除非進口商能夠證明產品和強迫勞動無關,否則可能會面對貨品被充公和罰款等懲罰。

法案獲共和、民主兩黨廣泛支持。共和黨參議員魯比奧等發聲明,稱美國國會會確保這項歷史性法案全面落實。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副會長巴里則稱,有和中國做生意的美國公司對法案實施表達關切,表示美國當局並無公布進口商舉證責任的細節,擔心貨物可能會被無故扣押。

在北京,外交部批評《法案》打壓中國,亦損害國際貿易。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所謂新疆存在『強迫勞動』,原本就是反華勢力為抹黑中國炮製的彌天大謊。美方試圖以所謂的法律形式,在新疆製造強迫失業,在全球推行同中國脫鈎。這充分暴露了美國打著人權的旗號破壞人權、打著規則的旗號破壞規則的霸權實質。中方對此予以強烈譴責和堅決反對。」

發言人強調,中方將採取有力措施,堅定維護中國企業和公民的合法權益,美方逆時代潮流而動注定將以失敗告終。


- HKer - 06-23-2022

戴琪:美國必須找到新工具來應對中國的不公平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6%88%B4%E7%90%AA-%E7%BE%8E%E5%9C%8B%E5%BF%85%E9%A0%88%E6%89%BE%E5%88%B0%E6%96%B0%E5%B7%A5%E5%85%B7%E4%BE%86%E6%87%89%E5%B0%8D%E4%B8%AD%E5%9C%8B%E7%9A%84%E4%B8%8D%E5%85%AC%E5%B9%B3-000212255.html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在為參議院聽證會準備的證詞中表示,美國必須使用一切可用手段並開發新工具來捍衞自身經濟利益和價值觀,抵禦中國的不公平做法

她續稱,美國自去年10月開始與中國領導層直接溝通,敦促北京方面兌現與特朗普政府達成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但幾輪「艱難的討論」表明中國對全力跟進協議不感興趣。

戴琪說:「這已經成為一種模式的一部分,美國一再尋求並獲得了中國的承諾,最後發現並沒有持續性的改變。」

她重申,美國需要改變策略的觀點,並稱美國重新把重點放在與受到中國不公平貿易和經濟做法傷害的伙伴和盟友的接觸上。

戴琪稱對華商品徵收關稅是美中貿易關係中重要籌碼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654337-20220623.htm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說,美國對中國商品徵收關稅,是美中貿易關係中的一個重要籌碼,取消關稅對控制短期通脹的效果,可能有限

戴琪出席國會參議院撥款小組委員會會議時表示,一名貿易談判者從來不會放棄籌碼,總統拜登政府的關鍵挑戰,是將有關籌碼轉換成戰略計劃,加強美國競爭力,重要的是專注保護美國的貿易利益,對抗中國主導半導體等重要市場的計劃

分析指戴琪的言論,反映她仍在努力爭取拜登保持對華商品徵收關稅。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早前說中美經貿合作本質是互利共贏,貿易戰及關稅戰都沒有贏家,在全球高通脹之下,從企業及消費者利益出發,取消全部對華商品加徵的關稅,有利於中美兩國,亦有利於世界。

對華關稅給談判提供了重要籌碼 美國貿易代表坦言不會放棄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7%BE%8E%E8%B2%BF%E6%98%93%E4%BB%A3%E8%A1%A8%E7%A8%B1%E5%BF%85%E9%A0%88%E6%89%BE%E5%88%B0%E6%96%B0%E5%B7%A5%E5%85%B7%E4%BE%86%E6%87%89%E5%B0%8D%E4%B8%AD%E5%9C%8B-%E5%9B%A0%E5%8C%97%E4%BA%AC%E5%B1%A5%E8%A1%8C%E6%89%BF%E8%AB%BE%E6%84%8F%E9%A1%98%E4%B8%8D%E8%B6%B3-142942666.html

[Image: 056f00769f320af2d3ebfb0951765a7d]
對華關稅給談判提供了重要籌碼 美國貿易代表坦言不會放棄

【彭博】-- 美國總統拜登的貿易代表在其政府內部就是否繼續維持對華關稅進行辯論時表示,每年對從中國進口的逾3,00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是一個重要的砝碼,從談判角度而言有利無害。

田納西州共和黨參議員Bill Hagerty問到:取消對華懲罰性關稅是不是會縱容北京做出更多不好的行為,戴琪回答稱,「在我看來,對華關稅是一個重要籌碼,一個貿易代表是永遠不會放棄它的」。

拜登6月18日表示,他正在權衡是否要取消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前總統川普從2018年開始課徵關稅以向中國施壓,希望結束知識產權遭到濫用和強制技術轉讓的做法。

戴琪周三稱,如果要通過關稅調整來降低通膨,「我們能做的事情有限」。

她對參議員說,「關於下一步的行動,正在等總統做決定」。

這番表態與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形成鮮明對比,後者本月早些時候曾表示,關稅已經傷害了美國消費者和企業,並助長了40年來最猛烈的通膨。耶倫表示,降低關稅可能有助於給通膨降溫,但也承認降關稅不是解決通膨的「靈丹妙藥」。她說,拜登政府希望「重新設置「關稅。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本月早些時候表示,通過取消部分商品的關稅來遏制通膨可能是有用的。

戴琪週三表示,美國必須使用一切可用手段並開發新工具來捍衛自身經濟利益和價值觀,抵禦中國的不公平做法。之前的談判顯示中國在履行承諾方面明顯意願有限。

她說,美國自去年10月開始與中國領導層直接溝通,敦促北京方面兌現與川普政府達成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但幾輪「艱難的討論」表明中國對全力跟進協議不感興趣。

「這已經成為一種模式的一部分,」戴琪說。 「美國一再尋求並獲得了中國的承諾,最後發現對方並沒有持續性的改變。」

她重申美國需要改變策略,把重點放在與受到中國不公平貿易和經濟做法傷害的伙伴和盟友的接觸上。其表示,拜登認識到美國需要與受到中國傷害的盟友和伙伴合作,以應對「與現代全球貿易體系完全背道而馳」的政策。

美國貿易代表稱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未令中國改變做法 需要新的工具

週四,當被問及拜登本月關於對華關稅的言論以及重新評估關稅的可能性時,中國商務部再次呼籲美國取消對中國商品徵收的關稅。

「在當前高通膨形勢下,早取消對華加徵關稅,消費者和企業就能早受益,」商務部發言人束珏婷在例行發布會上告訴記者。

中美從2018年到2020年初爆發貿易戰,在中國承諾未來兩年增加從美國進口之後,兩國宣布「休戰」。不過,美國仍對每年來自中國的超過3,000億美元進口商品徵收關稅,中國的對美進口沒有達到承諾水平。

課徵關稅固然提供一些企業在面對中國進口產品時的保護,但在製造業等領域會使用這些商品的公司卻受到了傷害。

拜登說「很快」會和習近平交談 正在權衡放鬆中國商品關稅

戴琪說,這些關稅支持拜登政府的「深思熟慮、長期的願景」,即配合美國的優先事項重新調整與中國的關係。

原文標題
US Tariffs on China Give Negotiating Leverage: Trade Chief (1)

商務部:早取消對華加徵關稅 消費者和企業就能早受益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654386-20220623.htm

[ 本帖最後由 HKer 於 2022-6-23 06:23 編輯 ]


- HKer - 06-24-2022

戴琪:美對中徵關稅是重要貿易手段
https://hk.news.yahoo.com/%E6%88%B4%E7%90%AA-%E7%BE%8E%E5%B0%8D%E4%B8%AD%E5%BE%B5%E9%97%9C%E7%A8%85%E6%98%AF%E9%87%8D%E8%A6%81%E8%B2%BF%E6%98%93%E6%89%8B%E6%AE%B5-032003591.html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今天指出,美國對中國貨物加徵關稅是制衡北京的關鍵因素,華府應不要輕易放棄。

法新社報導,戴琪告訴國會議員,由於制衡中國貿易行為不公「難有」進展,這讓關稅措施成為美國一項重要手段。

戴琪出席聯邦參議院撥款委員會(Senate Appropriations Committee)聽證時指出:「依我之見,對中國加徵的關稅是一個重要籌碼,一個貿易談判員絕對不會放棄籌碼。」

「美國一再尋求並獲得中國的承諾,但只發現仍捉摸難定。」

美國總統拜登表示,他正考慮取消前總統川普對中國進口貨物加徵的若干關稅,並計劃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談話。

白宮新聞秘書尚皮耶(Karine Jean-Pierre)今天說,尚未對關稅問題做出決策。

她說:「總統一直在與執政團隊討論。」目前沒有做任何宣布的時間表。

不過川普時代設立的關稅除非續延,否則這些措施將於7月6日到期,因此拜登政府可能近期將有所決定。

為了報復中國竊取美國智慧財產及強迫技術轉移,前總統川普對中國進口貨物加徵數輪關稅,年進口總值約達3500億美元。

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等官員認為撤銷部分關稅可能有助紓緩通膨;美國通膨已飆漲至40年高峰,導致家庭生計吃緊。

葉倫19日指出:「我們持續實施的關稅措施,其中部分不具戰略目的,卻加重了消費者負擔。」

葉倫表示,政府正考慮「重新配置其中一些關稅,以增添合理性並減輕一些不必要的負擔」。

然而戴琪說,短期內處理物價上漲能做的方式有限。

此外,美國建築公司發出聲明,促政府移除對加拿大木料關稅,以降低美國購屋者壓力。

美攔截俄國油輪 將支持俄軍的五家中企列黑名單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7%BE%8E%E6%94%94%E6%88%AA%E4%BF%84%E5%9C%8B%E6%B2%B9%E8%BC%AA-%E5%B0%87%E6%94%AF%E6%8C%81%E4%BF%84%E8%BB%8D%E7%9A%84%E4%BA%94%E5%AE%B6%E4%B8%AD%E4%BC%81%E5%88%97%E9%BB%91%E5%90%8D%E5%96%AE-023336322.html

美國政府持續擴大對俄國經濟制裁的壓力並嚴格執行相關禁令,美國當局週二 (28 日) 傳出已攔截一艘滿載俄油的油輪,同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將五家支持俄國軍隊的中國企業列入貿易黑名單。

美國自今年 3 月初全面禁止俄羅斯産的原油、天然氣、煤炭及相關製品的進口,而且持續嚴格執行相關禁令。

外媒引述消息人士報導,一艘代號 Daytona 的油輪,船東為希臘最大的船舶運營商 TMS Tankers、由全球最大的獨立原油貿易公司 Vitol 租用,6 月初從俄羅斯黑海的塔曼半島 (Taman Peninsula) 航向美國紐奧良港口,預計週日抵達。不過 Daytona 油輪已被阻止卸貨,美國海關邊境保護局 (U.S. 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 正進行檢查。

同時,美國商務部週二宣布將五家支持俄國軍隊和國防工業中企列入貿易黑名單,包括金派科技 (香港) 有限公司、維科電子 (香港) 有限公司和香港世捷達物流有限公司等。

商務部還將來自俄羅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立陶宛、巴基斯坦、新加坡、英國、烏茲別克和越南的 31 家公司列入貿易黑名單。

商務部表示,這些遭點名的公司在 2 月 24 日入侵之前已向被關注的俄羅斯企業實體提供物品,並在俄國企業實體遭受制裁後,持續與他們簽約合作。

負責工業和安全事務的商務部副部長 Alan Estevez 指出,今天的行動向全球的實體和個人發出了一個強有力的訊息,即如果他們尋求支持俄羅斯,美國也將與他們斷絕聯繫。

中國駐美大使館回應,中國沒有向烏俄兩國提供軍援,將採取必要措施保護中國企業的權益。

〈俄烏衝突〉全球對俄國晶片出口下降9成 雷蒙多警告中國不要亂來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4%BF%84%E7%83%8F%E8%A1%9D%E7%AA%81-%E5%85%A8%E7%90%83%E5%B0%8D%E4%BF%84%E5%9C%8B%E6%99%B6%E7%89%87%E5%87%BA%E5%8F%A3%E4%B8%8B%E9%99%8D9%E6%88%90-%E9%9B%B7%E8%92%99%E5%A4%9A%E8%AD%A6%E5%91%8A%E4%B8%AD%E5%9C%8B%E4%B8%8D%E8%A6%81%E4%BA%82%E4%BE%86-172241918.html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周三(29 日)表示,自美國及其盟友因俄國入侵烏克蘭而對其實施出口管制以來,全球對俄國的半導體出口已大幅下降 90%,同時雷蒙多也加強施壓中國,稱中芯國際若向俄國供應晶片,將讓該公司「停工」(shut down)

雷蒙多在美國商務部的年度會議上還表示,對俄羅斯航太產業的管制,正在打擊該國創造收入與軍事航空能力。她補充說:「未來四年,俄國可能會被迫停飛一半至三分之二的商用飛機,以便從中拆取零組件」。

此外,雷蒙多加大力道威脅稱,如果發現中國最大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 (0981-HK) 向俄國供應晶片,將讓該公司「停工」。

雷蒙多說:「如果中芯國際或其他中國半導體公司向俄國供應晶片怎麼辦?」「我們會讓這些公司暫停營運,而且也能這麼做,因為全球和中國的幾乎每一片晶片都是用美國的設備與軟體製造,如有必要將會兌現這一承諾。」

日前拜登政府將 5 家中國公司列入貿易黑名單,原因是這些公司涉嫌支持俄國的軍事與國防工業基地,藉此向俄國展示美國實施制裁的實力。

目前美國已與盟國合作,懲罰俄國總統普丁下令入侵烏克蘭的行為,有大量俄國公司與寡頭遭到制裁,同時部分企業也列入黑名單。

另一方面,儘管美國官員先前曾表示,中國大致上遵守這些限制,但華府誓言密切監控中國遵守狀況,並嚴格執行這些規定。

雷蒙多:全球對俄國晶片口減九成 若中企援俄將讓其關閉
https://news.now.com/home/finance/player?newsId=48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