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forum4hk.com 一個香港只得一個支持言論自由香港論壇討論區一個多元化眾合論壇, 支持言論自由香港論壇討論區-
美國針對中國的政策方向 US Policy Against China - Printable Version

+- www.forum4hk.com 一個香港只得一個支持言論自由香港論壇討論區一個多元化眾合論壇, 支持言論自由香港論壇討論區- (https://forum4hk.com)
+-- Forum: 新聞區 (https://forum4hk.com/forumdisplay.php?fid=1)
+--- Forum: 新聞時評 (https://forum4hk.com/forumdisplay.php?fid=2)
+--- Thread: 美國針對中國的政策方向 US Policy Against China (/showthread.php?tid=14617810)



- HKer - 06-30-2022

美抗中法案近3000頁 中國最怕這個....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965520

美國為遏制中國高科技發展所推出「兩黨創新法案」即將進入最終階段,傳出內容高達2、3000頁,幾乎全是衝著中國而來,估計多達43%的美國對中投資將遭到審查,美中脫鉤聲浪再起,中國最憂心的就是半導體全面脫鉤、晶片斷炊

BBC及中媒財新網今日不約而同解析美國跨黨派抗中法案-「兩黨創新法案」,這項法案被稱為「美國歷史上最大的工業法案之一」,目的是提升美國的科技研發能力,維護美國供應鏈安全,以應對中國等國的競爭壓力和威脅。參議院去年6月通過後,今年2月,眾議院通過的版本涉及投資金額更大。

為執行這項高達2、3000頁法案,美國政府將建立一個「國家關鍵能力委員會」的跨部門委員會,審查涉及晶片、AI、航空航天、機器人、能源、醫療、電子通訊、國防等領域的投資

研究機構估算,未來可能有多達43%的美國對中投資將遭到審查,美企在中投資也將面臨監管,面對如此高的投資壁壘,外界認為美國釋出中美「脫鉤」訊號

其中,對美國晶片行業520億美元的投資、對中國高科技出口的管制,以及對美國海外投資審查等內容,都受到相關行業高度關注,中國最憂心的就是半導體及晶片管制。

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副總裁白石(Jimmy Goodrich)接受中媒財新採訪時強調,SIA尊重美國政府的戰略目標,也理解某些半導體的確有「雙重用途」,終將被納入出口管制。

白石建議,對非敏感商用晶片不應該受到出口管制,美國政府應該繼續專注於那些明確用於特殊軍事系統的一小部分技術,避免廣泛的單邊限制,而且美中之間,晶片行業仍會有高度的相互依賴,「這些經濟聯繫將繼續存在,因為它們太重要了,以至於不能脫鉤。」

美審視國防授權法案 提大陸挑釁及助台防衞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20621/bkn-20220621120120548-0621_00952_001.html

美國國會着手審視美國國防部2023財政年度的國防預算,參眾兩院的《國防授權法案》草案提到中國大陸帶來的戰略挑戰日增,強調協助台灣自我防衞,透過軍售和共同演習支持。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史密斯(Adam Smith)周一(20日)公布其版本時提到,遏制大陸在印太地區軍事挑釁是美國迫在眉睫的挑戰。

美國參議院軍委會上周四(16日)以23票贊成、3票反對,通過2023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草案,目前只有摘要,暫未公布草案全文,法案將送交參議院審議。摘要中提到台灣,要求美國政府與台灣官員接觸以制訂和開展長達數年的計劃,並與台灣舉行聯合訓練,讓其獲得適當的防禦能力;強調要維持美軍阻止大陸武力攻台、單方面改變現狀的能力。

眾議院軍委會周一公布其版本的法案草案內容,料於周三(22日)審議。當中除了提到美國要繼續支持台灣發展現代化防衞力量、重點支持其不對稱作戰能力等,亦指出面對大陸限制或影響台灣自由行使權利和民主選舉權的行為,美方要致力捍衞自由開放社會。法案也提到,支持美國國防部以兵棋推演等方式說明印太司令部行動,特別是涉及兩岸衝突場景。

任志剛稱中美爆金融大戰機會不大 美國擬圍堵華保國際帶頭地位
https://news.tvb.com/local/62c1969ec652e9fc631c8764/%E4%BB%BB%E5%BF%97%E5%89%9B%E7%A8%B1%E4%B8%AD%E7%BE%8E%E7%88%86%E9%87%91%E8%9E%8D%E5%A4%A7%E6%88%B0%E6%A9%9F%E6%9C%83%E4%B8%8D%E5%A4%A7-%E7%BE%8E%E5%9C%8B%E6%93%AC%E5%9C%8D%E5%A0%B5%E8%8F%AF%E4%BF%9D%E5%9C%8B%E9%9A%9B%E5%B8%B6%E9%A0%AD%E5%9C%B0%E4%BD%8D

行政會議成員、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指,中美作為全球兩大經濟體,爆發「金融大戰」機會不大,又說若美國圍堵中國或會造成反效果。

美國近年加強打壓中國發展,外界關注中美會否爆發「金融戰」。行會成員、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認為機會不大,但美國的確有意圍堵中國,以保持金融領域國際帶頭地位。

行政會議成員任志剛表示:「如果用這些(金融)武器太厲害的時候,如限制資本流動、不許人用金融平台,甚至凍結其(中國)美元資產時,反效果就是是否有資本限制?是否有外匯管制?是否債務違約?但政治就是政治,有時不是理性的,所以我認為國家在這方面應居安思危、有備無患。」

對於有意見認為港元應跟美元脫勾,任志剛稱聯匯制度可見將來仍然會維持,以便一旦美國表面令中國難以使用美元,仍可在本港使用,讓國家有兩手準備。

但認為本港財政儲備越多越好同時,亦要平衡香港整體利益,應審視是否買債券,特別是美債。

任志剛稱:「如果我們的財政盈餘一直撥入外匯基金,而外匯基金將這些錢買美債,等如將在市民手上取得的錢借予美國政府。會否有另外更好的做法,例如撥去一個新做出來的機構去發展北部都會區,為香港將來投資?」

他又建議,當局加快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如現時讓大灣區內地城市投資者投資港澳銀行理財產品的「南向通」,更廣泛使用人民幣作為交易單位和財富儲存。

中美關係:民調顯示九成美國人視中國為對手 七成支持對華強硬政策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6284552

美國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3月4日最新報告顯示,89%的美國人認為中國是競爭對手或敵手,而非伙伴;近五成的人認為制約中國的影響力與實力應是美國的頭號外交政策目標

皮尤調查顯示,大多數美國人支持對華強硬的政策。70%的受訪者稱,美國應該要求促進中國人權,儘管那會破壞與中國的經濟聯繫;只有26%的人表示,應以與中國的經貿關係為重;

53%的美國人有信心拜登總統能夠有效與中國打交道。不過這一比例與其他外交政策相比偏低。

拜登接手白宮之際,正值美中關係的歷史低點。迄今他並未大幅度修改特朗普政府的對華政策,貿易關稅、科技禁令等制裁措施依然生效,也多次強烈批評中國的香港、新疆、台灣政策。

拜登政府上任以來,定位中國為「最嚴峻的競爭對手」。與中方頻頻提「合作」不同,華盛頓近來對美中關係的高頻關鍵詞是「競爭」。

國務卿布林肯3日發表就職以來首場外交政策演說,形容中國是美國21世紀面臨的最大地緣政治考驗。他形容美國的對華方針是「在應競爭的領域競爭,在可合作的領域合作,在必須對抗的領域對抗」。

布林肯當日還宣佈了美國的八大外交優先事項,應對中國挑戰僅名列第八。排名更高的外交優先包括控制新冠疫情、復興經濟、加強盟友關係與應對氣候變化等。

美國人對華觀感趨冷
皮尤中心在2月初採訪了約2600名美國成年人,調查發現67%的受訪者對中國有「冷感」,比起2018年的數據上升超過20%。其中表示對華「非常冷感」的人比兩年前翻了一倍,達到47%。

超七成美國人對華反感,認為中國要為新冠病毒蔓延負責
民調顯示世界多國對華惡感飆升:新冠疫情、戰狼外交與中國國際形象
這一趨勢與日前出爐的蓋洛普(Gallup)民調相符。蓋洛普的民調顯示,美國人對中國的好感度降至歷史新低的20%,是自1979年以來最低點,甚至低於1989年天安門鎮壓事件後的數據(34%)。

美國人反感中國人權,過半支持限制中國留學生
皮尤的研究顯示,美國人對中國的人權政策看法尤其負面,九成的美國人認為中國不尊重其人民的人身自由,五成人認為中國的人權政策對美國而言是一個極嚴重的問題。

55%的美國人認為應該限制在美學習的中國學生人數,43%的人反對限制。目前,約有37萬中國留學生在美學習,是美國國際學生最大群體。

美國對中國的負面觀感主要由共和黨人帶動。63%的共和黨人表示,遏制中國應是外交政策頭號重點,只有36%民主黨人有同感。不過,兩個數據與2018年比較都顯著上升。

當提到中國,美國人想到什麼?
皮尤研究中心還以開放性問題詢問受訪者,被問到中國時首先想到什麼。排名最高的答案是人權,佔20%,其中多提及缺乏個人自由、中國對維族人「種族滅絶」等指稱。

涉及經濟(19%)、政治制度(17%)、威脅(13%)的答案緊隨其後。

在經濟方面,受訪者對中國的一些評價是積極的,例如提及中國的快速經濟增長和無處不在的「中國製造」。一名28歲的男性受訪者表示:「中國的成績無法被否認。中國人民的生活質量在過去五十年中實現了巨大的進步。」

在關於政治制度的回答中,美國人多以「極權主義」、「獨裁主義」、「共產主義」形容中國的制度。

一名57歲的男性受訪者形容中國是一個「以可怖方式監控其人民」的國家,「那裏的生活很棒,如果你渴望成為國家的機械人的話。否則,它是一個腐敗、令人窒息的極權社會。」

中國反駁:「毒化民意氛圍」
就蓋洛普民調顯示美國民眾對中國的好感度降至新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3月3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做出回應。

汪文斌指責特朗普政府和美國內反華勢力「抹黑中國」,「散佈政治病毒」,「毒化」兩國的民意氛圍。

他還特別提到,也有一些民調數據顯示,相當數量的美國受訪者認為應維持中美人文交流、支持美國積極同中國開展氣候治理合作。

美國據報疑針對中芯(00981)獲晶片製造工具提出新限制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7%BE%8E%E5%9C%8B%E6%93%9A%E5%A0%B1%E7%96%91%E9%87%9D%E5%B0%8D%E4%B8%AD%E8%8A%AF-00981-%E7%8D%B2%E6%99%B6%E7%89%87%E8%A3%BD%E9%80%A0%E5%B7%A5%E5%85%B7%E6%8F%90%E5%87%BA%E6%96%B0%E9%99%90%E5%88%B6-004927995.html

《路透》引述數名消息人士報道,美國政府正考慮向中國出口晶片製造工具提出新限制,試圖阻礙內地最大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00981),但同時不減低全球晶片生產速度。中芯未有回應。

報道指,負責監管出口政策的美國商務部,正討論禁止向生產14奈米及以下先進半導體的內地工廠,出口晶片製造工具可行性。同時允許將工具,送到生產較舊晶片的工廠,以保障晶片生產供應。

報道又稱,消息人士未有明確指出中芯為目標,但若商務部繼續推行構想,將是首次正式針對個別工廠制定出口政策,而美國亦將尋求荷蘭及日韓等,具頂級晶片製造設備生產商的國家加入。

商務部發言人未有直接回應,但表示半導體相關出口許可申請,與其他審查機構做出許可決定時考慮各種因素,包括擬議出口技術細節,又強調美國政府定期與盟國和業界進行磋商,討論如何制定最佳措施,阻止內地獲得民用和軍用技術。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表示,美國一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意識形態化,對他國實施技術封鎖和脫勾,只會提醒別國倚賴美國技術的風險


- HKer - 07-15-2022

美眾院通過國防授權法案 邀台參與環太軍演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20715/bkn-20220715130528001-0715_00992_001.html

美國眾議院周四(14日)通過2023年國防授權法案,支持邀請台灣參與2024年環太平洋軍演。眾院亞太小組主席、民主黨議員阿米‧貝拉提出的台灣和平與穩定法案也納入法案中,目的是加強美台夥伴關係。同獲通過的還包括由共和黨議員金映玉和麥考爾提出的修正案,要求行政部門說明對台軍售延遲交付的原因並加快交付。

美國眾議院周四以329票贊成、101票反對,通過2023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由於有多達650條修正提案,法案最終內容有待眾議院議事人員整理後才公布。阿米‧貝拉當日透過社交網表示,他提出的台灣和平與穩定法案前一晚已率先獲表決通過。作為年度國防授權法案修正案的一部分,這項跨黨立法將強化美台夥伴關係,並增強對北京企圖脅迫和孤立台灣的威嚇。金映玉周五(15日)也透露,她與眾議院外委會共和黨首席議員麥考爾提出的法案同獲通過。

根據眾院公布的國防授權法案摘要,法案涉台部分包括重申美國對台灣防衞的支持;重申美軍印太司令部不需顧忌中國大陸,有權與台灣進行聯合演習;邀請台灣參加2024年環太平洋軍演,以提高台灣軍隊備戰能力並向北京傳達訊息;支持評估台灣防空能力,並就應對措施提出建議以盡快改善;需定期更新美國向台灣提供軍事援助的狀況,並加快交付工作。

美國政府批准對台軍售 涉及總值逾1億美元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658014-20220716.htm

美國政府批准向台灣出售價值超過1億美元的軍事技術援助,是美國今年第4度對台軍售。

美國國防安全合作署表示,軍售項目包括非機密備件與維修零件,以及坦克與戰車組裝在內的技術支援,估計總額大約1億8百萬美元,指今次軍售將有助維持台灣的車輛、小型武器、戰鬥武器系統與後勤支持物品,增強應對當前與未來威脅的能力。

有關軍售已經知會國會,台灣當局預料,軍售協議將在一個月內生效。

北京一直敦促美國政府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停止與中國台灣地區進行軍事、準軍事勾連,停止向中國台灣地區出售武器。

京官推新「一國兩制」論 美代表唱反調 評論:涉港問題成中美矛盾長久戰場
https://www.rfa.org/cantonese/news/htm/hk-attraction-07072022072315.html

中國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邀請逾百名在港外資商會與使節出席宣介會,推銷新「一國兩制」定義和「說好香港故事」。美國駐港總領事同一天在智庫活動上批評北京令「一國兩制」走樣。評論指,美國在香港問題上發聲,是要維護由美方建立的遊戲規則,又指香港問題是中西方價值觀之爭,相信矛盾會長久存在。

北京把官場文化進一步引進香港。中國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周三(6日)在港主辦宣介會,邀請過百名外國在港外交人員和外國商會代表出席,推銷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新「一國兩制」定義,說好香港故事。

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劉光源發言時表示,習近平七一的講話如同向香港和國際社會派定心丸,相信外資可透過香港打開中國市場。

劉光源說:習主席的重要表態,作出長期堅持「一國兩制」的鄭重宣告,給國際社會和香港各界派了定心丸。國際社會大可以放心,香港將始終是中外交融、東西合璧、獨具魅力的香港,其特色依舊保持,地位無可替代。在香港耕耘發展的國際持份者們,可以通過香港這扇窗,打開中國宏大的市場,通過香港這一站,搶搭中國發展的快車。

美駐港總領使指北京令香港變質 呼籲中方讓香港做回舊日香港

在同一天,美國駐港澳總領事史墨客(Hanscom Smith),也發表對香港和「一國兩制」的看法,但意見與中方官員近乎相反。

在2019年7月到香港的史墨客,一路見證香港「反送中」運動,他透過影片方式,出席華盛頓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活動時,分享他在港3年期間的經驗和看法。

史墨客說:「一國兩制」的做法在初期看似有成效,但很可惜在過去幾年,北京的行動正在損害香港的自治,香港變成另一個大陸城市對誰都沒好處,尤其是中國,呼籲中國讓「香港做回香港」。

他表示,美國國會在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前通過《香港政策法》(Hong Kong Policy Act),以展現美國對香港自治的支持,希望香港能在「一國兩制」下,保持高透明度、尊重人權和有法治環境等特點繼續發展。但《香港政策法》報告指出,在過去3年,北京破壞香港的民主制度,對司法制度施加前所未有的壓力,香港在學術、文化和新聞自由等方面,大受影響,大批民間團體被迫解散;他又說,北京損害香港的獨特,對誰都沒有好處。

史墨客又說,北京在香港實施《國安法》後,有一名美國公民被拘捕及監禁;又說,被北京改造的香港,不只會影響國際對香港的信心,也會動搖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大量香港和國際人才,也因為無法評估未來的變化,選擇離開香港。他強調,美國希望香港能成功,會繼續關注香港。

評論:美國為香港發聲切合自身利益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表示,美國為香港發聲,也是切合和維護美國自身利益的需要。雖然美國在香港的持份不如英國,但美國有過千間企業駐港,過去多年在港賺取大量的經濟利益,香港的改變也會直接損害美國和美國投資者在港的投資和回報。

劉銳紹說:因為美國在香港的利益,老實說是很大的,不光是經濟的利益,還有對於中國的研究和情報,以及維護西方價值觀等,美國都需要香港發揮作用,所以從這個角度看,美國都會有很大的力量,與中國抗衡,美國不用付出好高的代價,也有很高的效果,所以在(香港)經濟和意識形態等方面,美國都會抓緊的。

劉銳紹表示,中美經濟和意識形態等方面,代表不同的價值觀,中國近年對香港的行動,正是衝擊美國的核心價值,加上美國在香港問題上,亦需支持盟友英國,相信香港問題將成為中美兩國持久的戰場。


- Dr.Fat - 07-19-2022

波洛西據報擬下月訪台 外交部:一切後果由美方負責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658404-20220719.htm

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回應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波洛西計劃下月訪問台灣的報道,警告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將採取堅決有力措施,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由此造成的一切後果必須完全由美方負責。

趙立堅強調,中方已經多次表明嚴正立場,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來。他指出,美國國會是美國政府的組成部分,理應嚴格遵守美國奉行的一個中國政策。如果波洛西訪台,將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嚴重衝擊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嚴重錯誤信號,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趙立堅強調,中方要求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不得安排波洛西訪台,停止美台官方往來,停止製造使台海局勢緊張的因素,以實際行動履行美方不支持台獨的承諾。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波洛西此行還會前往印尼、日本、馬來西亞及新加坡,又會到訪位於夏威夷的美國印太司令部。

英美兩國警告:中國在經濟上進行間諜活動
https://hk.on.cc/hk/bkn/cnt/finance/20220707/bkn-20220707064743359-0707_00842_001.html

外媒報道,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和英國安全局(MI5)周三(6日)指責中國對英美兩國的經濟部門進行間諜活動。

在倫敦的一次活動中,聯邦調查局局長Christopher Wray表示,「中國政府對西方企業構成的威脅比許多老練的商人所意識到的還要嚴重。」 他進一步強調,北京正在利用「一切工具」來竊取西方技術,並設法在全球市場上佔據上風。

英國安全局總裁Ken McCallum表示,中國的間諜行為「並非狼來了的故事」,而是實在的威脅。

FBI及MI5領導人首次同場演講 大談中國威脅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20707/bkn-20220707020011146-0707_00992_001.html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及英國軍情五處(MI5)的領導人,周三(6日)首次同場發表演說,一致將矛頭直指中國,視之為西方經濟及國家安全的長遠威脅。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和中國外交部先後作出回應,批評有關言論無中生有,敦促美英情報部門摒棄冷戰思維,停止製造對立對抗。

聯邦調查局局長克里斯托弗‧雷以及英國軍情五處處長麥卡勒姆,一同於倫敦的MI5總部發言,警告西方商界領袖要當心中國為獲取競爭優勢而竊取他們的科技。克里斯托弗‧雷稱,美英以及盟國,一向視中國政府為經濟和國安的最大長遠威脅;他沒有直接評論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有否增加或減低北京對台動武的可能,但認為沒有任何理由相信北京減少對台灣的興趣。他又稱,希望中國能從俄烏戰事中吸取教訓,「一旦高估自己能力會發生何事」,亦認為有迹象顯示,中國或從俄羅斯吸收到經驗,尋求經濟與外界隔絕的方法,以抵禦可能受到制裁。他又呼籲希望在中國開展業務或與中國做生意的西方公司保持謹慎,指大陸一旦對台動武,在中國境內的西方投資可能崩潰,形容那將是「世界上最可怕的商業破壞之一」;情況正如在俄羅斯,西方多年來的投資可能成為抵押品,資金受困,供應鏈也中斷。

軍情五處處長麥卡勒姆則表示,中國政府及其「遍佈全球的隱蔽壓力」,是英美所面臨「最能夠改變遊戲規則的挑戰」,他形容這種感覺可能很抽象,但卻是真實且緊迫,須要討論及應對。麥卡勒姆又說,西方普遍認為,中國日益繁榮、與西方聯繫日益密切,會自然為其帶來更大的政治自由,但這已被證明是完全錯誤的;他指中方對西方的民主、媒體和法律制度感興趣,不是為了效仿它們,而是利用它們來謀取利益。

中國駐英使館發言人周三反駁,美英情報部門才是任意對別國搞竊聽、偷盜、滲透、顛覆的慣犯,指兩國散布種種涉華謊話,目的是要抹黑中國,製造恐華排華情緒,轉移公眾視線,掩蓋自身的醜惡行徑。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周四(7日)也表示,英美官員的言論,充分暴露了其根深蒂固的冷戰零和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敦促有關官員擺正心態,客觀理性看待中國發展,停止散布謠言和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中美關係的護欄就是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是世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兩國關係只能搞好,不能搞壞,雙方應秉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推動兩國關係重回健康、穩定、發展的軌道。

耶倫:盟友攜手解決供應鏈樽頸 防止中國等國支配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658388-20220719.htm

正在南韓訪問的美國財長耶倫表示,獨裁國家藉地緣政治力量在原材料和技術方面施加經濟壓力。美國和南韓有著共建自由開放印太地區的共同目標,有必要防止中國等國家在一些產品、材料領域獲得獨斷的市場支配地位。

耶倫到訪LG科技園並發表演講。耶倫對供應鏈和通貨膨脹表示擔憂,強調合作預防供應不暢順、物價上漲造成的損失,對於解決世界經濟問題非常重要。她說,南韓在晶片、電池等關鍵零部件供應上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美韓應分擔痛苦,攜手解決供應鏈樽頸。

基辛格提醒拜登 不能與華無休止對抗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20720/bkn-20220720160104606-0720_00952_001.html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近日在紐約接受美媒訪問指,美國政府對中國的看法受到過多國內政治觀點影響,提醒總統拜登應該警惕,不要讓這些觀點干擾對中國的重要理解,不能與中國進行無休止的對抗。

基辛格的訪問於周三(20日)刊出。談到對華政策時,他指美國應意識到「終結中國問題」是不可能實現,需要尋求與華共存。他認同要遏制中國,稱美國當務之急是要防止中國或任何其他國家取得霸權;但認為如今美國處理地緣政治問題需要前總統尼克遜般的靈活性,以緩解美國與中國、俄羅斯和歐洲其他國家間的衝突。

談及歐洲局勢時,基辛格認為,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紹爾茨等現任歐洲領導人缺少方向感和使命感,其表現未能達到前德國總理阿登納、前法國總統戴高樂等人的高度。有關俄烏局勢,他認為雙方正接近談判的時機,但涉及克里米亞等領土爭議應留在未來談判中解決,而不急於在雙方停火前確定。

美官方拒證佩洛西下月訪台 白宮稱堅守一中政策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20720/bkn-20220720085458796-0720_00952_001.html

英國《金融時報》周二(19日)披露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計劃8月訪問台灣,消息引起北京抨擊,又強調美方要為事件造成的一切後果負責。白宮和佩洛西辦公室回應時,均拒絕證實有關報道。

白宮發言人瓊皮埃爾拒絕就佩洛西可能訪台作出回應,僅稱美國對台灣的支持堅如磐石,又重申美國堅守一個中國政策,但同時容許與台灣保持非正式關係和軍事聯繫。白宮國安會發言人回應美媒查詢時稱,不評論議長辦公室未公布之行程,重申美國堅守一中政策,基於台灣關係法、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與六項保證,是美國數十年來的一貫立場。

佩洛西辦公室發言人在接受美媒查詢時,表示基於保密原則,不會預先確定或否認任何外訪行程。

[ 本帖最後由 Dr.Fat 於 2022-7-20 11:42 編輯 ]


- Dr.Fat - 07-20-2022

美攤牌 望擺脫對華依賴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finance/odn-20220720-0720_00202_001/
[Image: 0720-00202-001b2.jpg]
[Image: 0720-00202-001b3.jpg]

耶倫拉攏盟友鞏固供應鏈 尤其稀土太陽能板

中美兩國意識形態和地緣政治利益上的鴻溝正在加速全球經貿結構的「割席」,即使連一直質疑前朝特朗普政府對華關稅措施的美國財長耶倫也毫不含糊地指出,不能夠讓「中國之流的國家」運用其在關鍵原材料、技術或產品的市場地位,「擾亂我們的經濟秩序並發揮不當的(Unwanted)地緣政治影響力」,強調需要拉攏盟友一同去鞏固供應鏈,跟中國一直堅持關鍵技術不被外國「卡脖子」的取態如出一轍,反映中美兩國博弈愈益激烈,半球化已經沒有回頭路!

國防部掃F35戰機 料2340億

正當美國國防部與洛歇馬丁敲定3年以內提供375架F35戰鬥機的大單,據報涉資達300億美元(約2,340億港元),強化軍事實力應對地緣政治挑戰,耶倫造訪南韓車用電池巨頭LG化學位於首爾的研發中心,一邊宣稱「中美兩國的關係並非完全負面,緊張關係未至於升級到嚴重敵對……我也不想顯得一味在拔高對中國的敵意」,一邊強調「買家不應光盯着價錢牌,也要衡量一下買中國貨的地緣政治風險。」

她表示,華府尋求盟友「圍爐」(Friend-Shoring),增進「可信」貿易夥伴彼此之間的關係,減少與地緣政治對手的往來,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供應鏈,以及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戰爭暴露了過度依靠單一生產商的危險,「跟南韓這樣的關鍵盟友合作強化(電動車)電池和半導體之類戰略部件的供應鏈……可為美國企業和工人緩解引發漲價和來貨延遲的障礙。」

內地太陽能板份額逾八成

耶倫希望美國終結「對華不當依賴」的物資,所指的是稀土金屬和太陽能板。國際能源機構(IEA)警告,現時中國在太陽能發電組件所有生產階段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80%,在2025年以前之會演變成完全依賴;內地去年太陽能產品出口金額超過300億美元(逾2,340億港元),也幾乎是過去5年來貿易盈餘的7%。

事實上,太陽能產業鏈上最上游的多晶硅,10大廠商7家是中國,非中國的「一哥」是德國瓦克化學集團(Wacker)。不僅如此,中國連技術也頗為領先,於2018年創立的大正(江蘇)微納科技成為全球首家量產大型可彎曲鈣鈦礦(Perovskite)太陽能電池的公司,即使能源轉換率僅約一成,遠低於主流技術,成本亦顯著較高,勝在安裝較靈活,該公司首席科學官正是鈣鈦礦技術發明者宮坂力,可否衝擊美企First Solar的薄膜技術仍有待觀察。

晶片法案生變 累Intel拓華

另一方面,美國竭力進行技術封鎖的先進半導體產業,也是耶倫希望美國擺脫中國(註:她真正指的是台灣)依賴的領域。她的黨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表示,該院周二開始表決經修訂的《美國創新及競爭法》,為當中520億美元(約4,056億港元)提振美國半導體產業的《晶片法案》鋪路。

不過,據報《晶片法案》又生枝節,事緣它有條款規定拿美國政府補貼的廠商不得在中國興建先進半導體設施,關鍵是不許在華生產的「先進小晶片」該如何定義(之前版本是以28納米製程為限)。

曾經揚言拿不到錢就可能押後俄亥俄州200億美元先進晶片廠投資的英特爾(Intel),以及半導體產業協會(SIA),正在游說議員不要限制他們在中國的經營,要求給美國商務部一些餘地決定甚麼晶片不受到限制。

拜登預期十日內與習近平對話 稱軍方認為佩洛西訪台非好主意
https://news.tvb.com/tc/greaterchina/62d8de19fe5c9d0fc80d9fbd/%E5%85%A9%E5%B2%B8-%E6%8B%9C%E7%99%BB%E9%A0%90%E6%9C%9F%E5%8D%81%E6%97%A5%E5%85%A7%E8%88%87%E7%BF%92%E8%BF%91%E5%B9%B3%E5%B0%8D%E8%A9%B1-%E7%A8%B1%E8%BB%8D%E6%96%B9%E8%AA%8D%E7%82%BA%E4%BD%A9%E6%B4%9B%E8%A5%BF%E8%A8%AA%E5%8F%B0%E9%9D%9E%E5%A5%BD%E4%B8%BB%E6%84%8F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籲美方別與中國無休止對抗 倡靈活處理地緣政治問題
https://news.tvb.com/tc/greaterchina/62d7dc2afe5c9d0fc8097424/%E5%85%A9%E5%B2%B8-%E7%BE%8E%E5%9C%8B%E5%89%8D%E5%9C%8B%E5%8B%99%E5%8D%BF%E5%9F%BA%E8%BE%9B%E6%A0%BC%E7%B1%B2%E7%BE%8E%E6%96%B9%E5%88%A5%E8%88%87%E4%B8%AD%E5%9C%8B%E7%84%A1%E4%BC%91%E6%AD%A2%E5%B0%8D%E6%8A%97-%E5%80%A1%E9%9D%88%E6%B4%BB%E8%99%95%E7%90%86%E5%9C%B0%E7%B7%A3%E6%94%BF%E6%B2%BB%E5%95%8F%E9%A1%8C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表示,美國不能與中國無休止對抗,建議拜登政府應像前總統尼克遜般靈活處理地緣政治問題,有助化解衝突。

現年99歲的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周二接受彭博訪問,談及中美關係等議題。

面對近年中美關係持續緊張,基辛格指出,現屆總統拜登政府及之前數屆政府,對中國的看法太受美國國內影響,提醒拜登要警惕,不能讓美國國內政治干擾對中國的理解,要尋求與中國共存。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稱:「防止中國或其他國家霸權很重要,但不可以透過無休止對抗來實現。」

基辛格認為,現今地緣政治局勢,需要已故前總統尼克遜的靈活性,協助化解美國和中國,以至俄羅斯與其他歐洲國家之間的衝突。

1972年2月21日,美國時任總統尼克遜在當時的國家安全顧問基辛格陪同下訪華,是中美關係的重要轉捩點。

尼克遜在七天訪華行程結束前,與時任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共同發表《中美聯合公報》、亦即是《上海公報》,為中美關係正常化揭開序幕。加上之後的《中美建交公報》和《八一七公報》,都是兩國關係的重要基石。

近年基辛格多次就美中關係發表看法,當中提過美中關係越來越敵對的話,有可能引發堪比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全球災難。


- Dr.Fat - 07-22-2022

華府憂佩洛西訪台 陸或設禁飛區反制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20722/bkn-20220722100340583-0722_00952_001.html

有傳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計劃未來數周訪問台灣,美國官員周四(21日)透露,華府憂慮中國大陸尋求在她出訪前對台灣劃設禁飛區,進一步推高緊張局勢。佩洛西否認訪台是對中國大陸挑釁,重申需要展示對台的支持。

美國傳媒報道,若北京對台灣設立禁飛區,將禁止飛機進出台灣。報道引述的美方官員補充,大陸也可能出動戰機,進一步飛入台灣自設的防空識別區,作為對佩洛西訪台的回應,此舉可能觸發美台採取行動應對,但無交代細節。在近年針對台灣的行動,解放軍飛機都會飛入台方防空識別區而非其「領空」。

佩洛西計劃依照國會代表團的標準,乘坐美軍飛機前往台灣,但美方官員稱這對北京而言就像「軍事行動」。總統拜登周三(20日)表示,軍方不認為佩洛西現時訪台是好主意;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發言人巴特勒稱,軍方一般來說會向決策官員匯報軍事評估,講述對手可能的行動,討論後勤、軍事計劃和戰備。

對於出訪傳聞,佩洛西周四在每周例行記者會回應時維持一貫立場,不願證實或否認,但強調「我們當中沒有人表明支持台灣獨立,此事由台灣決定」。政治立場與佩洛西相左的共和黨眾議員麥考爾,受訪時卻開腔支持她訪台,原因是需要向北京展示美方支持台灣,「議長前往台灣是一個非常強大的表態」。

龐皮歐:美國應立即承認台灣 印太地區擴大安全聯盟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971653

美國前國務卿龐皮歐昨晚在華府哈德遜研究所發表演說,再次強調台灣已是自由、獨立的主權國家,美國需要做出正式的外交承認。他指出,台灣被中國佔領將嚴重削弱美國在印太地區的影響力,威脅到整個印太地區,他因此認為,美國必須在印太地區「擴大四方安全對話」(QUAD),除日本、澳洲、印度和美國外,還需包括韓國、英國和法國,「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AUKUS) 也應併入這個擴大的安全聯盟。

龐皮歐在這篇論述烏克蘭戰爭與全球自由聯盟的演說中,首先批評俄羅斯總統普廷是施行大規模屠殺的兇手,缺乏人性。只要他繼續掌權,與其領土接壤的任何國家都不會安全。他並說,普廷非法發動戰爭代表了有計劃的種族滅絕,即蓄意消滅一個民族。另方面,新疆也在發生一場種族滅絕。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場種族滅絕,就像史達林屠殺了數百萬人的烏克蘭大饑荒。

他並認為,普廷知道俄羅斯正走向衰落,為了確保統治,他覬覦頓巴斯的天然氣和煤炭、烏克蘭未開發的油田,還尋求永久控制烏克蘭的港口和能源管道。他警告,如果讓俄羅斯統治頓巴斯和烏克蘭的海岸,普廷接下來將尋求控制其他獨立國家的能源資源。美國必須採取行動支持烏克蘭的領土完整,這符合美國的利益,也是美國的使命。他同時指出,經由幫助烏克蘭的力量,我們向中國展示入侵台灣的代價。

談到台灣,龐皮歐說,美國自杜魯門以來的每一位總統,都認為台灣的存在對美國的國防至關重要。一旦台灣被佔領,將嚴重削弱美國在印太地區的影響力;台灣是美國的主要技術和經濟夥伴,如果半導體供應中斷,美國經濟將步履蹣跚;還將消除中國軍事突圍的戰略要塞,威脅印太地區,包括關島、夏威夷、日本和澳洲。他建議,印太地區須擴大四方安全對話,除了日本、澳洲、印度和美國,還包括韓國、英國和法國,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也應該併入這個擴大的安全聯盟。

因此,龐皮歐說,美國促進印太安全的方法是相信我們與台灣的關係應該隨時得到加強。台灣已是民主典範,成為亞洲人民的民主,成為全亞洲的希望。美國政府應該立即給予台灣外交承認,因為台灣已是一個自由和主權的國家。我們對台灣的承認不應取決於會發生什麼。台灣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我們的政府應該簡單地反映這一事實。

針對美國的地緣戰略,龐皮歐主張,美國必須幫助建設三座自由燈塔(lighthouses for liberty)。這些燈塔應該集中在衝突激烈的國家:烏克蘭、以色列和台灣。它們可以成為連接全球自由國家聯盟的新安全架構的中心,加強每個成員國的實力,讓這三個堡壘與北約聯繫起來,以及新的和擴展的印太安全框架將建立一個「全球自由聯盟」。這將使美國受益。

龐培歐籲建立自由聯盟助三燈塔:烏克蘭、以色列和台灣
https://udn.com/news/story/6809/6415040

美國之音25日報導,美國前國務卿龐培歐(Michael Pompeo)24日在華盛頓智庫哈德遜研究所發表演講,闡述了美國援助烏克蘭打贏的重要性和方式,以及組建新的全球自由聯盟(Global Alliance for Freedom)的必要性,以防止形成包含俄羅斯、由中國領導的泛歐亞巨無霸(Pan-Eurasian colossus)的霸權統治。

龐培歐認為,援助烏克蘭美國破壞了俄羅斯-中國軸心(Russian-Chinese axis)的建立,「該軸心致力於在歐洲、亞洲和中東施加軍事和經濟霸權。這將進一步破壞美國人的生活和我們在國內的經濟。」

龐培歐進一步表示,「事實上,通過向烏克蘭賦予力量,我們向中國展示了入侵台灣的代價,或者坦率地說,向世界各國施加影響的代價,從而有助於挫敗中國通過破壞半導體等商品的供應,發起一場破壞全球生活水平的攻擊。」

龐培歐建議,美國必須在印太地區擴大四方安全對話(QUAD),除日本、澳洲、印度和美國外,還需包括南韓、英國和法國,美英澳三邊安全倡議(AUKUS) 也應該併入這個擴大的安全聯盟。

「在我們當前的地緣戰略重點之外,美國必須幫助建設三座自由燈塔(lighthouses for liberty)。這些燈塔應該集中在衝突激烈的國家:烏克蘭、以色列和台灣。它們可以成為聯結全球自由國家聯盟的新安全架構的樞紐,加強每個成員國的實力,並且及時將這三個堡壘與北約聯繫起來,以及新的擴大的印太安全框架,它們共同建立一個'全球自由聯盟'。這將使美國受益。」

抗衡中國 龐皮歐:美須擴大印太安全聯盟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1525171

再次強調台灣是主權國家 華府應立即外交承認
美國前國務卿龐皮歐美東時間廿四日在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發表演說,再次強調台灣已是自由、獨立的主權國家,美國應給予正式的外交承認。他指出,台灣被中國佔領將嚴重削弱美國在印太地區的影響力,威脅整個印太地區。為抗衡中國,他主張美國必須擴大「四方安全對話」(QUAD),除日本、澳洲、印度和美國,還需包括韓國、英國和法國,「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AUKUS)也應納入這個擴大的安全聯盟。

美須力挺烏克蘭抗俄 嚇阻中國犯台
龐皮歐在這篇論述烏克蘭戰爭與全球自由聯盟的演說中,先是批評俄羅斯總統普廷是施行大規模屠殺的兇手。只要他繼續掌權,與其領土接壤的任何國家都不會安全。他強調,美國須採取行動支持烏克蘭的領土完整,這符合美國的利益。而經由幫助烏克蘭的力量,美國也向中國展示入侵台灣的代價。

談及台灣,龐皮歐說,美國自杜魯門以來的每一位總統,都認為台灣的存在對美國的防衛力量至關重要。一旦台灣被佔領,將嚴重削弱美國在印太地區的影響力;台灣是美國的主要技術和經濟夥伴,如果半導體供應中斷,美國經濟將步履蹣跚;防堵中國軍事突圍的戰略要地也將不存,危及關島、夏威夷、日本和澳洲等印太地區的安全。

四方安全對話 應再納入英、法、韓
因此,龐皮歐說,促進印太安全的方法,應是美國與台灣的關係要不斷加強。美國政府應該立即給予台灣外交承認,因為台灣已是一個自由和主權的國家。美國對台灣的承認不應取決於會發生什麼,台灣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我們的政府應該直接地反映這一事實」。

針對地緣戰略,龐皮歐主張,印太須擴大四方安全對話,除了日本、澳洲、印度和美國,還包括韓國、英國和法國,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也應該納入這個擴大的安全聯盟。此外,美國須幫助建設三座自由燈塔(lighthouses for liberty):烏克蘭、以色列和台灣。它們可以成為連結全球自由國家聯盟的新安全架構的樞紐,透過加強個別成員國的實力,讓這三個堡壘與北約聯繫起來,加上新的和擴展的印太安全框架,共同形成一個「全球自由聯盟」。這將使美國受益。

[ 本帖最後由 Dr.Fat 於 2022-7-23 12:09 編輯 ]


- Dr.Fat - 07-24-2022

英媒:北京私下嚴厲警告美方 或軍事回應佩洛西訪台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659088-20220724.htm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北京針對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可能下月訪問台灣,私下向拜登政府發出嚴厲警告,暗示可能作出軍事回應

報道引述6名知情人士說,北京這次警告的措辭比過往顯著強烈,沒有明言會採取哪些回應措施,解放軍可能會試圖阻止佩洛西的專機降落台灣,或出動戰機攔截美國軍機

報道說,白宮正評估北京威脅的虛實,是否採取「邊緣策略」試圖透過施壓,迫使佩洛西放棄訪台

報道又說,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及其他國家安全委員會高層成員都反對佩洛西訪台,原因是可能加劇台海緊張局勢。

總統拜登日前回應時說,軍方認為佩洛西現時訪台不是好主意。

在北京,外交部早前連續兩天作出回應,表明要求美方不得安排佩洛西訪台,以實際行動履行不支持台獨的承諾,由此造成的一切後果必須完全由美方負責,並警告,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將採取有力措施堅決應對和反制,中方說到做到。

英媒:中國大陸私下警告美國 北京或軍事回應佩洛西訪台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795812

美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傳擬8月訪台 北京:後果自負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794032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以安全為由拒評訪台計劃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795193

拜登:軍方認為佩洛西此時訪台非好主意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794769

含糊回應訪台計劃 拜登令佩洛西難為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20724/bkn-20220724222237370-0724_00992_001.html

傳佩洛西訪台 美軍擬派航母戰機保護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20724/bkn-20220724153234621-0724_00952_001.html

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計劃下月出訪台灣,引起中國大陸強烈不滿,據報更私下警告華府可能作出軍事回應。美媒上周六(23日)表示,美國軍方正在制訂保護佩洛西代表團的選項,措施包括調動航空母艦或派遣戰機提供密接空中支援。

《華盛頓郵報》專欄作者羅金(Josh Rogin)撰文,表示的確有部分美國軍方領袖對佩洛西計劃訪台表達憂慮,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印太司令部司令阿奎利諾、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等人已經向佩洛西及其職員,匯報相關的情報評估及軍事計劃。他稱有華府官員透露,大陸正在策劃潛在破壞穩定的回應,但美方不知道北京將會具體做出甚麼事來應對佩洛西訪台。

文章續指,根據美國國會代表團訪台的正常程序,佩洛西將乘坐軍機前往台灣,美國軍方正在制訂保護專機的選項,考慮出動航空母艦或戰機,但或被北京誤解為侵略性而非防禦性的措施。美國在亞洲的主要盟友亦對此表達憂慮,認為佩洛西訪台性質是被視為挑釁,可能影響美方與其他區內國家在台灣問題上的合作。華府官員同時擔心北京以為總統拜登支持佩洛西訪台,但實情是華府現正努力緩解與北京的緊張形勢。

美國現時在西太平洋部署的航空母艦只有列根號,該艦現時停留新加坡,姊妹艦林肯號則在夏威夷群島參加美國的環太平洋軍演。被視為輕型航母艦、搭載F35B隱形戰機的兩棲攻擊母艦的黎波里號亦在西太平洋。假如軍方決定為佩洛西的專機提供空中護航,很可能出動距離台灣最近、駐守日本沖繩縣嘉手納空軍基地的戰機。

維持對台戰略模糊 美警惕與陸陷冷戰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20723/bkn-20220723140501511-0723_00992_001.html

有傳美國第3號政治人物、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8月訪問台灣,引起外界關注華府對台政策是否有變。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周五(22日)重申,美方依舊對台戰略模糊,但同時需要警惕與中國大陸的衝突升級,可能觸發新冷戰。

沙利文出席在科羅拉多州舉行的阿斯彭安全論壇,被問及總統拜登三度公開表示將「軍事保衞台灣」時,否認拜登政府對台政策有變。他說:「模糊戰略的創造性張力,讓美國多屆政府數十年內能夠維持台灣海峽兩岸的和平與穩定。正如總統本人(拜登)所言,我們的政策沒有改變,我們保持着戰略模糊。」

美國前國防部長埃斯珀日前訪台時呼籲,華府放棄戰略模糊,指一個中國政策過時。面對這些質疑,沙利文說:「這不但在國際事務中如此,在人類生活很多不同領域亦都如此。我不會稱這是前後不一致,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在非常複雜的情況下,模糊必須是戰略的特徵之一,從理念而言我捍衞這個概念。」

沙利文提到美國在太平洋、歐洲和中東與中國大陸競爭,但相信美方處於有利位置並有效應對。他亦比較俄烏戰爭與潛在兩岸軍事衝突,指兩者都是大國入侵弱小的一方,但前者是地面戰爭,後者以海上侵略為主,應用的裝備及戰略都不同;北京吸取俄羅斯陷入困境的教訓,台灣則學習公民動員及領土防禦。

[ 本帖最後由 Dr.Fat 於 2022-7-24 11:46 編輯 ]


- Dr.Fat - 07-25-2022

白宮:拜登與習近平通話 料談及台灣議題及俄烏戰事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20727/bkn-20220727050010901-0727_00992_001.html

感染新冠病毒後正康復中的美國總統拜登周一(25日)稱,仍希望本周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有關安排尚待確定;就此,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周二(26日)表示,預計台海緊張局勢、管理兩國之間的經濟競爭,以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等都會是二人通話的議題。

柯比又認為,拜登不會在與習近平通話前,就是否撤消對中國商品加徵的關稅作決定,關稅甚至未必是通話的主要議題。

就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盛傳有意出訪台灣一事,柯比稱,因為佩洛西位列總統的繼任順序,所以她出訪海外關乎國家安全,但只有她能夠決定她的行程;他又指北京就此事的「好戰」言論,只有加劇緊張形勢。柯比指出,美中關係存在緊張,但有可以合作的領域,例如應對氣候變化,又指拜登希望與中方保持暢通的溝通渠道。

美研航母戰機 護送佩洛西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china_world/odn-20220725-0725_00178_001/

未訪台已掀緊張局勢 北京暗示軍事反制

有傳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下月訪問台灣,但未成行已經掀起緊張局勢。據報中國大陸私下向美方發出強硬警告,暗示可能作出軍事回應。白宮擔心觸發台灣海峽危機,國家安全官員反對訪台計劃;軍方則制訂保護佩洛西代表團的選項,包括調動航空母艦或派遣戰機提供密接空中支援。

沙利文反對行程 憂升級局勢

英國《金融時報》上周二最先披露佩洛西計劃在亞洲之行期間前往台灣,該報上周六指北京今次向華府私下發出的警告,比以往就涉台問題對美表達的不滿更強硬。中國大陸至今未有詳述其潛在回應將是甚麼,報道指解放軍可能企圖阻止佩洛西專機降落台灣,或出動戰機攔截接載她的美國軍機。白宮嘗試評估陸方是否作出嚴重威脅,還是採取戰爭邊緣策略,試圖施壓佩洛西放棄訪台。

報道指,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及其他國家安全委員會高級官員反對佩洛西訪台,擔心令台灣海峽緊張局勢升級;美國盟友亦憂慮陸美兩國之間因而爆發危機。

華駐美使提早回北京做準備

此外,美國駐中國大陸大使伯恩斯突然縮短上周在華盛頓的行程,提早返回北京市,原因是對台灣問題的關注,以及為陸美兩國元首通電話做準備。

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華府擔心中國大陸領導層視佩洛西訪台為美方有目的地挑釁,美國國防、軍方及情報官員嘗試向她解釋訪台時機的風險,參與匯報的包括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一名華府官員強調這與是否支持台灣無關,而是北京可能以外界無法預測的方式回應,但承認要尊重三權分立,無法指示佩洛西做甚麼,北京很可能無法理解美國總統拜登不能命令佩洛西不訪台。

《華盛頓郵報》專欄作者羅金(Josh Rogin)撰文透露,部分美國軍方領袖對佩洛西計劃訪台表達憂慮,又指大陸正在策劃潛在破壞穩定的回應。根據美國國會代表團訪台的正常程序,佩洛西將乘坐軍機赴台,文章指軍方考慮出動航空母艦或戰機保護專機,但此舉可能被北京誤解為侵略性而非防禦性的措施。

美國在亞洲的主要盟友亦對此表達憂慮,認為佩洛西訪台性質將被視為挑釁,這或影響美方與其他區內國家在台灣問題上的合作。華府官員同時擔心北京以為拜登支持佩洛西訪台,但實情是華府現正努力緩解與北京的緊張雙邊關係。

4解放軍機再度飛近台空域

另一方面,台灣的國防部昨日晚上通報,解放軍當天向台灣西南空域派遣一架運8反潛機、一架運8電子偵察機、兩架殲16戰機;當中該架反潛機的飛行距離最長,經巴士海峽飛往台灣東南空域後折返,其餘軍機僅停留台灣西南空域。

美共和黨人鼓勵佩洛西訪台 陸稱會嚴陣以待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20725/bkn-20220725102722574-0725_00992_001.html
[Image: bkn-20220725102722574-0725_00992_001_01p...0725191818]

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下月可能訪問台灣,引來中國大陸不滿,有傳私下警告會軍事回應。美國共和黨多名眾議員均鼓勵佩洛西訪台,呼籲要重新審視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前國務卿蓬佩奧則聲言,要與佩洛西一同訪台。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周一(25日)表示,中方已多次表明堅決反對及嚴重關切佩洛西訪台事宜,正嚴陣以待。

共和黨籍眾議員蒂法尼與佩里上周五(22日)聯合致函佩洛西,台媒周一引述信件內容,蒂法尼與佩里指佩洛西貴為眾議院議長,與美國盟友的對話不需要外國獨裁政權或美國國務院同意,他們提到前防長埃斯珀等專家質疑一中政策,美國當初與大陸建交是基於北京承諾和平解決兩岸分歧,但陸方近年頻頻威脅要武統台灣,解放軍機今年闖台灣空域近600次,根本忽視上述根本性的保證,美國國會是時候檢視一中政策,公開辯論如何把政策現代化

蓬佩奧在Twitter發文,稱:「南希(佩洛西的名字Nancy),我會與你一起去,我在大陸被封禁,但熱愛自由的台灣沒有,在那邊見!」共和黨眾議員菲茨帕特里克與培根(Don Bacon)也先後發文,指不能屈服於陸方,否則會展現美國在國際舞台上軟弱的一面。趙立堅回應時強調,美方若一意孤行,中方必將採取堅定有力措施捍衞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美國要責上由此造成的一切嚴重後果

佩洛西據報未決定是否訪台 若成行將在美中領袖通話後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659419-20220726.htm

早前有報道指,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可能在下月訪問台灣。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佩洛西仍未就下月亞洲之行會否停留台灣,作出最終決定,但如果成行,預計會在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後幾日內。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消息人士說,拜登即將與習近平通話,華府希望改善美中貿易關係,可能不想受佩洛西的行程影響。

白宮發言人未有直接回應佩洛西計劃中的訪問行程,但指出有例行向有機會出訪的議員提供相關資訊,包括地緣政治和安全考慮,由議員自行決定。

在北京,外交部昨日說,中方已多次向美方表明堅決反對佩洛西訪台的嚴正立場,中方正嚴陣以待,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一切嚴重後果由美方負責。

眾院議長裴洛西擬訪台 美國憂恐越過中國紅線
https://hk.news.yahoo.com/%E7%9C%BE%E9%99%A2%E8%AD%B0%E9%95%B7%E8%A3%B4%E6%B4%9B%E8%A5%BF%E6%93%AC%E8%A8%AA%E5%8F%B0-%E7%BE%8E%E5%9C%8B%E6%86%82%E6%81%90%E8%B6%8A%E9%81%8E%E4%B8%AD%E5%9C%8B%E7%B4%85%E7%B7%9A-073501687.html

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可能訪問台灣,令總統拜登政府繃緊神經,擔憂這趟訪問可能會越過中國的紅線,而且無從解套。

美國聯邦政府由立法、行政、司法3個部門組成,分別由美國憲法賦予權力給國會、總統、及聯邦法院。

國會作為政府平等部門之一,國會議員可自由出訪,但行政部門擔心原有的微妙狀態被打破,而美國愈來愈支持台灣,在北京政府眼裡相當於推動宣布台獨圖謀一環。

台灣在向來分歧的華府政界獲得跨黨派支持,中國對裴洛西訪台發出的警告,只是強化了呼籲裴洛西出訪的聲浪。

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薩斯(Ben Sasse)說:「裴洛西議長應該前往台灣,拜登總統應該非常清楚地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明,中國共產黨做什麼都無濟於事。」

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的中國事務專家沙特(Robert Sutter)說,拜登政府現在面臨「真正的問題,因為如果他們退縮,如果他們試圖勸裴洛西不要訪台,他們會顯得很軟弱,好像在向中國的施壓策略讓步,而中國在欺負人」。

他說,中國對於國會議員訪台的反應並不一致,「但這次看來非常嚴肅」。他還說:「他們可能認為,如果裴洛西真的降落台北,就必須採取激烈的行動。」

沙特又說,在中共第20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前,習近平可能會認為這趟訪問已經超過他的容許程度,因此是時候在台灣議題上展現強勢。

共和黨籍前眾院議長金瑞契(Newt Gingrich)曾於1997年訪問台灣,但共和黨當時在野,北京的反應相對較緩和。裴洛西則與拜登同屬民主黨。

金瑞契今天批評五角大廈對裴洛西計劃訪台一事提出警告,他在推特(Twitter)寫道:「如果我們被中國共產黨嚇到,連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都保護不了,北京怎麼還會相信我們可以協助台灣生存?

華府憂陸未來一年半攻台 或先封鎖台海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20726/bkn-20220726103003106-0726_00992_001.html

傳出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計劃訪台後,台海局勢快速升溫。美國傳媒周一(25日)披露,佩洛西未決定是否訪台,若成行將定於8月初,在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大陸領導人通電話後數日內抵台。另有美媒指,華府愈來愈憂慮大陸可能在未來一年半攻台,可能是全面或局部封鎖台海,或是奪取台灣外島。

《紐約時報》引述多名知情美國官員報道,華府內部對大陸攻台的擔憂近日加劇,認為佩洛西在中共二十大前訪台會增加衝突和誤判風險。參議員庫恩斯(Chris Coons)透露華府關注俄烏戰爭對北京的影響,其中一個是或會令北京認識到要在台灣加強防衞前快速及強硬地行動,衝突或會提早爆發,「與其說是入侵,不如說是擠壓」。陸方清楚拜登政府試圖透過軍售把台灣變成「豪豬」,配備充夠的有效軍備及防衞系統震懾北京進攻。

美國官員指,目前未有情報顯示陸方決定短期內攻台,正分析何時是大陸採取更大膽行動的最佳時機,而核心問題是北京如何看待解放軍實力相對於台灣、美國、美國區內盟友包括日本和南韓已有所提升。官員稱,佩洛西目前仍繼續推進訪台行程,可能會乘軍機出行,有合理憂慮陸方會派軍機伴飛,雖然不太可能,若成真華府將視之為嚴重的局勢升級,國防部和白宮人員正與佩洛西辦公室討論政治環境和潛在風險,一切需由佩洛西決定。

美國軍方人士說,解放軍現時要對台發動海空攻勢是有難度,一旦大陸真的比預期早攻台,可以是零碎的行動,可能是實踐對台海主權的聲索,執行有限度行動試探美國反應,另一可能是奪取接近大陸的台灣外島

佩洛西傳訪台 鄭永年:美國打可進可退的如意算盤 非常考驗中國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796644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又譯作裴洛西)盛傳8月訪台,目前她仍然拒絕證實有關消息,但北京方面連日表明反對,強調會嚴陣以待。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教授、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鄭永年接受官媒《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在佩洛西訪台與否的問題上,美國打的是一個可進可退的如意算盤,這非常考驗中國的政治智慧和勇氣。

鄭永年表示,美國政客近期一系列涉台言行有美國中期選舉等政治利益考量,但這不是唯一的理由,他們的訪台計劃也絕非心血來潮,「這顯示出,儘管內部意見有分化,但美國政界在台灣問題上已經沒有底限」。

鄭永年稱,美國近期在台海問題上的種種動作還基於一個判斷,即認為「中國一定會在美國處在相對衰弱的時候武力解決台灣問題」。在這一判斷的基礎上,華盛頓試圖通過一系列動作向中國顯示出「美國並未忘記亞太」的態度,也向地區其他盟友傳遞「華盛頓可以照顧他們的利益」的信號,這本質上是一種虛張聲勢。

鄭永年分析稱,借佩洛西的計劃,美國可能在打這樣一個算盤:如果中國對此反應很弱,當然對美國有利;如果中國反應很強,在美國國內民粹情緒和反華情緒高漲的大環境下,則可以證明他們對中國的判斷是正確的,對民主黨的國內政治議程也有利;如果中美兩國甚至因此發生小規模衝突,華盛頓剛好可藉此機會將正在推動中的「亞洲版北約」正式化。

鄭永年表示,美國打的是一個可進可退的如意算盤,這非常考驗中國的政治智慧和勇氣。

「在這個問題上,中國要有真動作」

鄭永年又認為,「在這個問題上,中國要有真動作」。鄭永年舉例稱,比如北京早些時候已經宣布台海不存在「海峽中線」,那麼就可以再進一步,派軍機「護送」佩洛西的飛機進台灣,並同時開展演習。不過鄭永年又強調,「中國要非常堅決地鬥,但要避免發生公開衝突」。

中國社科院美國問題專家呂祥則認為,一旦佩洛西成行,即意味著美國人聲稱的「兩岸現狀」已被改變,接下來的「遊戲規則」也會發生很大改變,相信中國空軍跨越台灣進行低空偵查等會成為常態化的安全措施,華盛頓也應對此做好準備。

[ 本帖最後由 Dr.Fat 於 2022-7-26 21:35 編輯 ]


- Dr.Fat - 07-27-2022

若佩洛西訪台美軍將保護 華警告堅決反制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20727/bkn-20220727141253168-0727_00992_001.html

中國國防部日前警告,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不得一意孤行訪台,否則不會坐視不管。言猶在耳之際,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周三(27日)表示,一旦佩洛西或其他人決定出訪並尋求軍方支持,美軍會採取必要行動確保行程安全。美聯社報道,美方憂慮中國可能攻擊佩洛西的專機,國防部正制訂應變計劃。

報道指,美方官員目前未知佩洛西是否訪台,成事的話美軍會增加在印太地區的部隊及資源調度。他們拒絕提供細節,但指戰機、艦船、監視系統及其他軍事系統,可能在佩洛西飛往台灣及逗留期間提供全方位保護。官員續指,有需要在佩洛西及專機附近建立緩衝區,美軍原已在區內部署大量部隊,現有部隊可負責任何升級安全。美軍亦要準備好應付任何空中或地面意外,需具備在台灣附近的拯救能力,可能調動區內直升機或艦隻。

美方官員憂慮中國派出軍機,在佩洛西專機附近攔截或展示武力,令美軍軍機及其他軍事資源須在附近戒備。拜登政府內部質疑中國會否採取行動,直接針對佩洛西或試圖阻止行程,但不排除中方艦機增加擾台、過航台海的次數,又或在區內其他地方行動展示實力。

美國海軍航空母艦列根號打擊群目前在西太平洋活動,上周停泊新加坡,前日重返南海。列根號有一個艦載機聯隊,擁有F/A-18超級大黃蜂戰機、直升機及偵察機等。神盾驅逐艦本福德號亦在區內執行自由航行任務,早前通過台灣海峽。美國空軍一架RC135V偵察機抵達澳洲達爾文不足24小時後昨日再次起飛,沿菲律賓西部海岸飛行,在南沙群島上空偵察。

米利表示,討論任何特定行程言之尚早,若佩洛西或任何人提出軍事協助請求,軍方將提供必要措施確保行程安全。有消息指,佩洛西已邀請民主黨及共和黨人士同行,在未來數周內啟程。中國官媒特約評論員胡錫進則表示,期待屆時解放軍戰機「伴飛」佩洛西航機,開啟在台灣上空巡航的先例,如美軍航母挑釁接近引發衝突,將被解放軍消滅。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昨日表示,已多次表明堅決反對佩洛西訪台的嚴正立場,若美方一意孤行,挑戰中方底線,必將遭到堅決反制,因此引起的一切後果完全由對方承擔。

佩洛西傳訪台 胡錫進:一旦發生海上衝突 美航母編隊將被消滅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796707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又譯作裴洛西)盛傳8月訪台,目前她仍然拒絕證實有關消息,但北京方面連日表明反對,強調會嚴陣以待。官媒《環球時報》前任總編輯、現任特約評論員胡錫進25日(周一)發文稱,佩洛西訪台將製造中美的「狹路相逢」,解放軍將出師有名,是對台灣軍事控制的契機。一旦中美發生海上衝突,美國航母編隊將被消滅。

胡錫進的文章稱,佩洛西的訪台計劃的確製造了一次「狹路相逢」,但是道義在中方這邊,中方為捍衛主權不惜代價的意志對美方處於上風,而且中方的力量和戰術準備也遠比美國的充分,所以現在中方在氣勢上是壓著美方的,美方看不到中方可能後退的任何跡象。現在的情況是,如果華盛頓放水讓佩洛西訪問台灣,他們就必須準備迎接一場高強度的台海局勢和中美關係危機。

文章又稱,中方一定會採取行動打擊佩洛西的訪問,壓倒該訪問一旦被執行所產生的影響。而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封鎖進出台灣的空域,或者派解放軍戰機飛到台灣上空去,以此宣示對台灣的主權,把佩洛西此訪變成解放軍升級對台灣軍事控制的契機。

文章稱,由於這一次佩洛西挑釁在先,全世界對此看得清清楚楚,解放軍將出師有名,美國動員西方在這場危機中支持它對抗中方、操弄國際輿論抹黑中方將大大增加難度。

文章最後稱,如果台軍膽敢向隨佩洛西座機或單獨飛入台灣上空的解放軍戰機開火,必將遭到解放軍壓倒性的火力報復,那將意味著台海戰爭的提前到來。如果美軍航母此時挑釁性靠近台灣,解放軍一定會派出足夠的軍事力量與其對峙,岸基導彈也會對美國軍艦實施瞄準。一旦中美發生海上衝突,美國航母編隊將被消滅。


美傳不接受華對中概股審計底稿設權限 退市後仍需受審查
https://hk.on.cc/hk/bkn/cnt/finance/20220727/bkn-20220727102125477-0727_00842_001.html

中美雙方對在美上市中概股的審計爭論沒完沒了。外媒報道,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在審查美國上市中概股的審計底稿方面,將不會接受設置任何訪問權限限制,而且審查具追溯性,包括被除牌的中國企業。

消息人士指,PCAOB必須能夠根據風險來挑選審查對象,不接受有審計限制的要求,並強調必須完全的准入權限,若果中國監管機構要在任何程度上提出限制,那將無法讓當局完成授權,當局也不會接受。同時,PCAOB的檢查具追溯性,意味即使在退市後,經審計的財務報表仍需接受審查。

美國一直要求獲得在美上市中國企業的全部審計文件,但內地以國家安全擔憂為由,禁止中國企業向外國機構提供審計工作底稿。

PCAOB發言人Kent Bonham表示,「PCAOB必須全面獲取它想審計或調查的任何公司的審計工作文件,沒有漏洞,沒有例外。」

如果中美審計底稿問題無法解決,可能有逾270多家中國企業將被除牌退市。

美國有眾議院議員稱獲佩洛西邀請共同訪台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7%BE%8E%E5%9C%8B%E6%9C%89%E7%9C%BE%E8%AD%B0%E9%99%A2%E8%AD%B0%E5%93%A1%E7%A8%B1%E7%8D%B2%E4%BD%A9%E6%B4%9B%E8%A5%BF%E9%82%80%E8%AB%8B%E5%85%B1%E5%90%8C%E8%A8%AA%E5%8F%B0-035955882.html

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共和黨首席議員麥考爾證實,眾議院議長佩洛西邀請他和小部分議員一同訪問台灣,雖然他未能參與,但相信佩洛西等人應該能夠成行。

佩洛西拒絕就有關訪台計劃透露任何消息,重申基於安全原因,她不會按照慣例討論出訪計劃。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表示,已經與佩洛西交談,並且提供安全評估。

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昨日重申,中方堅決反對佩洛西訪台,如果美國繼續推進並挑戰中國的底線,由此產生的一切後果將由美方承擔。

[ 本帖最後由 Dr.Fat 於 2022-7-28 11:43 編輯 ]


- Dr.Fat - 07-29-2022

報道指佩洛西今赴亞洲 台灣列為「暫定」行程
https://news.now.com/home/international/player?newsId=484661

有報道指,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今日出發前往亞洲訪問,台灣列為「暫定」行程。

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指,佩洛西會在當地周五出訪前往亞洲,訪問地點包括日本、印尼及新加坡。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則引述消息指,台灣行程被列為「暫定」,又指佩洛西與幕僚過去一周多次開會,討論可能訪問台灣的行程。

北京之前已表明強烈反對佩洛西可能訪台,指會嚴陣以待,軍隊亦絕不會坐視不管。

美國白宮發言人重申,佩洛西尚未公布任何外訪行程;又指總統拜登認為行程安排應由佩洛西自己決定。

美國白宮發言人皮埃爾:「總統也曾擔任參議員長達36年,他了解有關程序,他不會告訴國會議員,他可以及不可去哪些地方。他認為這是眾議院議長的決定,我亦需要表明現時未有公布任何行程。」

報道指佩洛西今出發訪問亞洲 白宮指行程由佩洛西自行決定
https://news.now.com/home/international/player?newsId=484643

美陸軍擬在亞洲部署第三支多領域特遣隊
https://news.now.com/home/international/player?newsId=484553

美國軍方正加強在亞太地區的軍事部署,聲稱是針對中國在台海和南海的野心,其中美國陸軍計劃在亞洲部署一支集導彈和電子戰等能力的多領域特遣隊

美國陸軍目前有兩支為數約幾千人的多領域特遣隊,分別駐守在美國和德國。特遣隊在和平時期會搜集情報,了解對手的行為模式和弱點,一旦爆發戰鬥,會發動電子和網絡攻擊,破壞敵方的通訊指揮和控制系統,再用導彈摧毀敵方的船艦和設施。

美國陸軍太平洋地區指揮官查爾斯弗林接受《日經亞洲》訪問時說,正考慮在亞洲部署第三支多領域特遣隊,預計在2023年之後成立。這支特遣隊原先計劃部署在夏威夷,現在改到亞洲,原因是要靠近中國,美軍研發的數款導彈射程最多只有數千公里,無法到達中國或其附近水域。

《日經亞洲》的報道指,美軍計劃在沖繩、台灣和菲律賓等的第一島鏈部署陸基導彈。美國國防部的意見認為,要為這個計劃分配一支多領域特遣隊,地面部隊的特點是較為靈活,肩負摧毀中國的防空和指揮控制系統,為美軍軍艦和戰機打開接近中國周邊地區的缺口,但問題是誰願意讓美軍進駐,因為一旦爆發戰爭,這些美軍可能成為解放軍的攻擊目標。

美國海軍部長德爾托羅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接受美聯社訪問時亦表示,美國會專注在亞太地區,尤其是不會放鬆有爭議的南海軍事重點,警告任何亞洲的侵略者若果侵犯其他國家的主權,都可能受到西方的懲罰。

德爾托羅不點名地批評中國侵犯亞洲鄰國的主權水域和違反國際法,而沒有受罰,又重申美國總統拜登早前保證會履行對菲律賓防禦條約的義務,任何國家只要犯佔菲律賓的領土,美國都會用所有方法支持菲律賓和民眾。

[ 本帖最後由 Dr.Fat 於 2022-7-28 21:14 編輯 ]


- Dr.Fat - 07-29-2022

佩洛西如訪台大陸恐派殲16伴飛 美或集結4航母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20729/bkn-20220729110151412-0729_00952_001.html

[Image: bkn-20220729110151412-0729_00952_001_01p...0729120650]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即將出訪亞洲,更可能踏足台灣,引起兩岸關注。大陸官媒旗下微信公眾號「樞密院十號」周四及周五(28及29日)均發文分析,指佩洛西一旦赴台,大陸可能派出殲16甚至殲20戰機伴飛、攔截,並以殲16D電子戰機進行壓制支援,對其構成強大威懾。分析又指,美軍顯然已開始調動軍力,準備為佩洛西可能訪台護航,或集結最多4艘航母。

文章指出,華盛頓與台北距離逾1.2萬公里,但美軍C17運輸機或其他行政專機難以執行此次直飛任務;故佩洛西如訪台,可能先飛抵日韓基地再轉往台北。佩洛西專機以上述方案赴台必經東海附近上空,航線完全在解放軍陸基戰機的作戰半徑內,屆時殲16或殲20可在預警機的指揮下互相配合,一前一後、一明一暗執行伴飛攔截,並透過無線電溝通警告。文章提到,佩洛西也有先飛往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等方案,從台灣東部進入,此路徑會大幅削弱解放軍空力投送到位的實力。

「樞密院十號」另綜合北京大學海洋研究院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SCSPI)平台及美國海軍協會官網的資訊分析指,美方最多可能派4艘大甲板航母及「閃電航母」參與對佩洛西的護航,包括列根號、林肯號以及作為「閃電航母」作戰概念的兩棲攻擊艦的黎波里號、美國號。這可能算不上美軍在西太部署航母最多的時候,但絕對可能成為火藥味最濃的一次。

佩洛西反中往事:1991年曾私訪天安門廣場展示抗議橫幅
https://yahoo-news.com.hk/BBCChineseNews/31101/?yptr=yahoo

佩洛西傳訪台灣 美媒:下週乘美軍機降落台北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798370

傳佩洛西今赴亞洲 訪台行程預期成事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20729/bkn-20220729041818682-0729_00992_001.html

佩洛西傳訪台 胡錫進:阻攔不成即擊落,美方須面對機毀人亡風險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798350

習拜通話 | 習近平:「玩火必自焚」 北京已做好軍事鬥爭準備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797849

胡錫進恫嚇裴洛西訪台 龐皮歐:這是美台兩個主權國家的事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009265

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這週末啟程訪問亞洲,中共黨媒「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發文恫嚇,若美軍戰機護送裴洛西訪台,解放軍將強制驅離,「驅離無效就可以擊落它們」,美方須面對可能發生「裴洛西機毀人亡的風險」。美國前國務卿龐皮歐呼籲總統拜登不要軟弱,「必須」全力支持裴洛西訪台,這是「美國和台灣兩個主權國家」之間的事。

胡錫進29日在推特以英文發文,「如果美軍戰機護送裴洛西訪台,就是侵略,解放軍有權強制驅離」,「如果驅離無效,就可以擊落它們」。但是這段推文因違反規定被要求刪除。

針對中方揚言擊落裴洛西專機,美國前國務卿龐皮歐30日發推文呼籲總統拜登「必須」全力支持這趟訪問,「不要軟弱向北京微不足道的戰爭販子和獨裁者的要求屈服。支持愛好自由的台灣人民」;若向中共屈服,會展現非常危險的軟弱,「我們不是誰的衛星國,這是兩個主權國家:美國和台灣之間的事。」

裴洛西計畫訪台 日媒︰逾10架美軍機抵沖繩 疑與美中緊張有關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009876

法廣︰裴洛西可能這天訪台 將與蔡英文會面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009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