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forum4hk.com 一個香港只得一個支持言論自由香港論壇討論區一個多元化眾合論壇, 支持言論自由香港論壇討論區-
美國針對中國的政策方向 US Policy Against China - Printable Version

+- www.forum4hk.com 一個香港只得一個支持言論自由香港論壇討論區一個多元化眾合論壇, 支持言論自由香港論壇討論區- (https://forum4hk.com)
+-- Forum: 新聞區 (https://forum4hk.com/forumdisplay.php?fid=1)
+--- Forum: 新聞時評 (https://forum4hk.com/forumdisplay.php?fid=2)
+--- Thread: 美國針對中國的政策方向 US Policy Against China (/showthread.php?tid=14617810)



- Dr.Fat - 08-10-2022

美謀趕絕華汽車供應鏈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finance/odn-20220809-0809_00202_021/

籌逾5萬億救市 購中國電池電動車不獲減稅

中美科技爭霸持續,繼晶片產業之後,新能源汽車亦成為美國的另一戰略目標。美國參議院剛通過的《減低通脹法案》當中「暗藏殺機」,試圖把中國排除於全球汽車產業鏈之外,包括在新能源車稅務優惠中添加附帶條件,要求生產商放棄中國零件。不過,有分析警告,此法案恐阻礙美國實現2030年新能源車銷售佔比五成的目標。更有專家指出,法案將適得其反,令通脹升溫!

上述法案於當地時間周日獲參議院通過,料最快周五交由眾議院表決。該法案包括通過調高企業稅收等方式籌集7,390億美元(約5.76萬億港元),並把4,330億美元(約3.37萬億港元)投資於應對能源安全及氣候變化、醫療等。其中一項條款,是對美國消費者提供7,500美元的新能源汽車稅務減免,旨在推動新能源車普及,惟同時亦對汽車的組裝地、零件來源等有特別要求。

學者:新法案反推高物價

美國汽車創新聯盟總裁John Bozzella警告,目前大多數新能源車都不符合法案的要求,故新措施反而可能不利於新能源車銷售。外媒分析亦指出,該法案透過各種限制,以阻止汽車製造商採用來自中國材料,包括要求逐步提高使用在北美生產的電池的比例。簡而言之,在明年之後,配備中國電池的電動車將無法獲得稅務優惠,明顯是為了減少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

事實上,有學者亦公開質疑這項所謂的《減低通脹法案》屬「掛羊頭賣狗肉」。杜克大學富卡商學院經濟學教授Wilbur Coleman直言,該法案將提高商品和服務的生產成本,並降低總體供應,使通脹惡化。比如法案所支持的減少碳排放措施,正是提高生產成本的舉動;而對綠色產品消費補貼亦會令需求增加,可能會推高物價。

他更指出,降低通脹需要的是增加供應或減少需求,這項法案正在推動更高的綠色產品需求,而且「全球暖化根本不會導致通脹」。在他看來,應對氣候變化、不必要地加稅以減少赤字,實際上根本無助壓抑通脹;即使是法案提到的降低處方藥價格,對整體物價的影響也是微乎其微。

Coleman表示,控制通脹的關鍵在於貨幣供應,聯儲局自2020年3月起透過量化寬鬆大規模印鈔,使M2貨幣供應增加了6.2萬億美元;相比之下,法案所提到的削減3,000億美元財政赤字根本無關痛癢。聯儲局對於當前通脹高企有主要責任,亦只有貨幣政策才能解決問題。

南韓加入晶片聯盟拒排華

另邊廂,美國積極拉攏南韓、日本及台灣組成「晶片四方聯盟(Chip 4)」,聯合盟友壓制中國的意圖也是路人皆知。不過,南韓媒體報道,當地政府部門雖然應允了美方要求,打算參與新聯盟的初步會議,惟其亦已制訂內部方案,把「不刺激內地」作為協商原則並納入會晤議題,並與美國討論半導體合作的必要性。

報道稱,南韓政府擬向美國提議「兩大原則」,包括參與國應該尊重內地所強調的「一個中國」原則,以及「不實施出口限制」。在南韓的立場來看,Chip 4應該旨在各參與方創造半導體產業的協同效應,而不是為了在技術上孤立某一方的技術安全聯盟。換言之,美國的拉攏似乎仍未足以讓南韓心甘情願地歸邊。

[Image: 0809-00202-021b2.jpg]
美國《減低通脹法案》主要內容


- Dr.Fat - 08-10-2022

中美角力|拜登簽署晶片法案 稱未來要「美國製造」 中國貿促會:不公平競爭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4%B8%AD%E7%BE%8E%E8%A7%92%E5%8A%9B-%E6%8B%9C%E7%99%BB%E7%B0%BD%E7%BD%B2%E6%99%B6%E7%89%87%E6%B3%95%E6%A1%88-%E7%A8%B1%E6%9C%AA%E4%BE%86%E8%A6%81-%E7%BE%8E%E5%9C%8B%E8%A3%BD%E9%80%A0-%E4%B8%AD%E5%9C%8B%E8%B2%BF%E4%BF%83%E6%9C%83-052138213.html

美國總統拜登昨日(9日)簽署獲美國參眾兩院通過的《晶片與科學法案》,將促進本土半導體研發及生產,提供527億美元(約4,111億港元)補貼,以提升美國高科技對中國的競爭力,並禁止受資助的半導體企業加大對中國等非友好國家的投資。拜登更指出,晶片業的未來是要「美國製造」。

料可降低成本及創造職位
拜登表示,法案是「一代人只會見到一次的美國對自身投資」,並指是次立法可讓美國在關鍵及尖端產品上減少對海外供應鏈的倚賴。拜登又稱,這會協助降低日常生活成本、緩解晶片短缺影響,以及創造包括汽車、國防、家電和電子遊戲等各範疇的職位,甚至讓美國在21世紀的經濟競爭中勝出。

拜登又指,中國積極遊說美國商界反對法案,是因為製造標槍反坦克導彈等關鍵武器需要依賴晶片。他又重提自己在11年前以副總統身份訪華時,在出席晚宴期間被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問及如何定義美國,以「可能性」一個詞作回應,意指在美國一切都有可能。

根據法例,美國不但會為本土半導體生產提供補貼,也會為晶片廠投資給予25%(相當於240億美元)的稅務減免。在未來10年內,美國亦會在科研範疇上撥款2,000億美元。

美光擬投資400億美元生產
受新法案影響,白宮指數家公司已宣佈近500億美元規模的投資計劃以製造晶片。其中美光科技(Micron)宣佈會在2030年前投資400億美元於美國本土生產晶片,料可創造4萬個職位,當中5,000個屬技術及負責營運的高薪職位。預計增加產能後,美國在晶片市佔率將由目前2%擴大至10%。公司會在未來數周公佈更多投資計劃細節。

高通(Qualcomm)亦宣佈與晶片代工公司GlobalFoundries,簽署總值42億美元協議,在紐約州工廠生產晶片。

中國貿促會反對 籲工商界合作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則發聲明表示,該項法案旨在增強美國在晶片領域優勢,與包括中國在內的國家展開不公平競爭,加劇半導體產業的全球地緣政治競爭,阻礙全球經濟復蘇和創新增長。中國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對此表示堅決反對,並呼籲全球工商界攜手應對,消除該法案對工商界的不利影響,必要時採取有力措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此外,北京環球時報社評指出,華盛頓企圖通過晶片法案,霸佔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優勢位置,並最大限度干擾和凍結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進步,但這些期待最終都將落空,必然事與願違。該文章又指,全球半導體產業格局本來由市場主導,美國難以憑借本質上是「零和博弈」封閉保守思維的《晶片法案》,在經濟全球化、自由貿易的大時代之下,作出具破壞性的重構。

美國總統拜登將簽署芯片法案 企業如何在中美間「選邊站隊」
https://yahoo-news.com.hk/BBCChineseNews/31219/?yptr=yahoo

美國時間8月9日,美國總統拜登將在華盛頓簽署《2022年芯片和科技法案》( CHIPS and Science Act 2022),這標誌著一項罕見針對單一產業的高額補貼,將在歷時一年半的醞釀和博弈後,終於生效。

該法案包括對芯片行業527億美元的補貼、對半導體和設備製造25%的投資稅收抵免等扶持政策,關注最多的條款還包括,針對中國芯片產業的排他政策,使芯片企業面臨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的難題。

「這項立法是美國家庭和美國經濟的重大勝利,」美國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在一項聲明中表示。「一旦頒布,《芯片和科技法案》將提振美國的半導體芯片生產,重振美國製造業,創造近10萬個高薪工會崗位。」近期,佩洛西訪問台灣激化兩岸局勢,芯片作為台灣的核心產業,也隨之站到地緣政治博弈的風口浪尖。

中國商務部則批評說,部分條款限制有關企業在華正常經貿與投資活動,將會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造成扭曲,對國際貿易造成擾亂。中國駐美大使館也表示,中國對此「堅決反對」,稱這讓人想起「冷戰及零和博弈思維」。

三星超前台積電量產三奈米晶片:半導體大戰背後的地緣政治
台灣「護國神山」成長記:台積電的故事
中國宣佈停止氣候變化等對美合作 兩國關係新低點?
拜登大規模刺激計劃密集上路,美國將再創輝煌還是加速沒落
芯片法案有啥內容?
《2022年芯片和科技法案》的高額補貼將怎麼花?具體而言,法案要求成立四支基金:

「美國芯片基金」共500億美元,其中390億美元用於鼓勵芯片生產,110億美元用於補貼芯片研發;
「美國芯片國防基金」共20億美元,補貼國家安全相關的關鍵芯片的生產,2022至2026年由美國國防部分期派發;
「美國芯片國際科技安全和創新基金」共5億美元,用以支持建立安全可靠的半導體供應鏈;
「美國芯片勞動力和教育基金」共2億美元,用以培育半導體行業人才。
上述四支基金中,重頭戲是美國芯片基金,獨佔近95%的份額,重中之重則是390億美元針對芯片生產的補貼,這筆錢將在今年撥付190億美元,未來四年再每年撥付50億美元。而用以支持研發的110億美元也將在2022財年總補貼額50億美元,未來四年分別為20億、13億、11億和16億美元。

此外,該法案還規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比如為投資半導體製造創造25%的稅收抵免等。

該法案最受矚目的條款之一是,禁止獲得聯邦資金的公司在中國大幅增產先進制程芯片,期限為10年,違反禁令或未能修正違規狀況的公司,可能需要全額退還聯邦補助款。

換言之,拿了美國政府補貼的資金,就不能在中國投資半導體產業。

擾亂行業?
通過該法案,美國拿出真金白銀支持半導體產業發展,而其中的排他政策,還直接點名中國。

位於中國的華泰證券分析認為,目前在中美都設有半導體廠的企業包括台積電(南京)、三星(西安)、海力士(大連),這些企業如果接受法案的補助,可能限制他們在中國建造/擴大先進制程晶圓廠。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這種「選邊站隊」的做法使台積電、三星、英特爾等企業陷入兩難。公開信息顯示,台積電在南京擁有16納米和28納米的芯片製造工廠,三星在西安擁有存儲芯片製造工廠,SK海士力在無錫和大連擁有存儲芯片製造工廠,英特爾和美光也都在中國擁有芯片封裝和測試工廠。

而且上述企業也有不少公布了在美國的投資計劃,比如,台積電將在亞利桑那州投資至少120億美元的芯片代工廠,以及三星在得克薩斯州投資170億美元的建廠計劃。

而台積電更是唯一一家在中國大陸生產28納米以下較先進制程芯片的企業(其南京工廠生產16納米芯片),這點在《2022年芯片和科技法案》中被直接針對。

芯片企業的兩難處境在法案醞釀過程中也一再體現,英特爾就曾大力游說,希望美國不要限制芯片企業對中國大陸的投資,稱這樣會「無意中削弱那些接受法案資金的公司的全球競爭力」,但最終並無效果。

事實上,這種「選邊站隊」在法案還未生效前,就已經在發生。比如,此前中芯國際等中國芯片廠商已經在美國的實體清單上了,而《2022年芯片和科技法案》帶來的新措施,相當於把目前的限制從個別企業拓寬到了整個中國。

再比如,過去兩周左右,所有美國設備製造商都收到了商務部的信函,通知他們不要向中國供應用於14納米或以下芯片製造的設備。其中,美國芯片設備廠商泛林半導體主席兼CEO蒂姆·阿切爾(Tim Archer)在7月27日的財報會上表示,美國對華技術出口管制範圍將進一步擴大至生產14納米以下芯片的代工廠。

因佩洛西訪台而造成的中美關係緊張,深化了芯片產業在地緣政治博弈中的角色,進一步加劇了這種「選邊站隊」。佩洛西抵達台灣第二天,中國商務部稱,暫停對台灣地區出口天然砂。而天然砂廣泛運用於建築業、玻璃、鑄造、陶瓷等行業,雖然其中少部分用於製造芯片的原料硅,但台灣天然砂進口量九成以上來自中國大陸,而芯片佔台灣2021年出口額的34.8%。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在近期採訪中不無感慨地提到,台積電元老張忠謀預言台積電將成為地緣政治的兵家必爭之地,而現在台積電在地緣政治議題屢屢被推上風口浪尖,驗證了他的說法。

但也有不同的聲音。經濟學人智庫技術和電信分析師希裏安(Dexter Thillien)表示,芯片法案不見得非要企業在中美之間抉擇,歐洲也有類似法案,都是為了讓一些芯片產能回流本土,尤其是一些短缺領域,比如汽車芯片。但該法案也將加強三星和台積電等亞洲企業,而且亞洲也將持續保持芯片生產的主導地位,因為大多數終端產品在那裏製造,比如超過四分之三的芯片進入手機、電腦等消費電子產品中。

希裏安還表示,中國未來將繼續扮演半導體行業的關鍵角色,因為中國是最大的最終產品製造中心,但中國希望在該領域完全自力更生的雄心或許難以實現。因為過去三十年,半導體行業已經變得分散、專業化和相互依存,沒有一個國家可以通過在每一個細分領域的領先來實現自力更生。台積電和三星將繼續與美國和中國保持關係,只有在涉及到最先進的芯片時,他們將不得不跟隨美國制裁中國的步伐。由於美國在整個價值鏈上保留了對中國的優勢,它也將繼續利用這些優勢來確保不被中國趕上。

也有觀點認為,美國的補貼可能難以起到預期效果。在台積電工作超過16年的前發言人孫又文近日出席一場線上討論會時表示,「我不怪美國政府試圖振興其半導體產業。我認為這是一個重要的行業,美國到目前為止仍然是這個行業的領導者。但為建設產能所花的錢真的不是那麼有意義。520億美元真的不是很多錢,你只需看看台積電在一年內花費的資本支出,那520億美元有什麼用呢?為什麼不把錢花在研發上?把資源花在研發上,花在材料上,花在架構上,花在創新應用上,這將帶來更大的紅利。」

「地緣政治衝突只要缺少一個元素,這整個供應鏈就會被卡住,所以,如果你只是缺少一個元素,或者你缺少一打或一百個元素,這真的不重要。你們所有的人都會被卡住。所以你怎麼能確定在任何特定的時間點,你所需要的一切都在國內?這是不現實的。」孫又文稱。

根據諮詢公司貝恩估算,要將美國芯片產能提升5%至10%,大約需要400億美元的資金,未來十年美國需要在芯片投資方面耗費約1100億美元的資金。

除了技術方面的限制外,美國投資者還被禁止持有或交易中芯國際股票。
科技戰與補貼
《2022年芯片和科技法案》醞釀一年多來,在美國政壇也引起不小爭議,首先集中於直接補貼是否合適?

美國眾議院的共和黨人也認為,該法案複製了中國的產業政策,走得太遠了。

"我知道民主黨人想說這是一個有競爭力的法案,但它是在照搬中國的劇本,」眾議院能源和商業委員會共和黨人凱西·麥克莫里斯·羅傑斯(Cathy McMorris Rodgers)稱,這一法案試圖比中國花得更多,而中國有集中的產業政策,並根據政治站位來挑選贏家和輸家。

長期以來,共和黨人不贊成政府對產業政策進行重大干預,立法者也不應該挑選「贏家和輸家」。

中美關係
美國媒體評論,該芯片法案將是美國政府迄今為止為應對中國而進行的最大規模的行動。但美國長期以來批評中國通過補貼獲得不公平的競爭優勢。

2015年五月,中國政府提出「中國製造2025規劃」,作為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本質是一項中長期產業政策。該計劃列出中國認為具有長期戰略價值的十個高新科技產業,並設立基金或者撥款,對這些產業進行投資或者補貼。美國將此作為中國「不公平貿易舉措」之一,貿易戰開打後,大量關稅集中於這些產業。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系首席教授朴之水(Albert Park)表示,美國設立大量的促進產業發展的資金,會使中美再次開啟貿易談判後,沒法指責中國的補貼行為,減損籌碼。

然而芯片行業已經不再局限在產業上的競爭,也成為地緣政治競爭的一環。

希裏安向BBC中文表示,半導體一直是美國和中國之間技術之爭的前沿陣地,但它還不止於此,隨著技術更加成為許多國家的戰略重點,它正變得越來越具有地緣政治性。芯片是這樣,但也包括App(例如TikTok)、基礎設施(例如華為和5G),甚至更多的技術問題,比如互聯網治理模式的標凖。

正因為如此,產業層面的競爭越來越不只出於經濟層面的考慮,扶持的手段也不斷升級。

該法案進一步遏制了中國芯片行業的發展,可能會促使中國進一步加大對自身芯片產業的投入,以在長期獲得與美國的競爭優勢。

該法案進一步遏制了中國芯片行業的發展,可能會促使中國進一步加大對自身芯片產業的投入,以在長期獲得與美國的競爭優勢。
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參議院共和黨人對支持這種投資表現出更大的興趣,他們認為政府對芯片等行業的補貼對於與中國競爭是必要的。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就表示,企業已經告訴政府,如果沒有對芯片生產的補貼,他們將在美國以外建立工廠。

《紐約時報》評論稱,一向反對政府高度干預商業的共和黨,此刻支持民主黨法案,罕見達成兩黨共識,除了扶持美國本土半導體之外,也是為了圍堵中國半導體產業。

路透社援引許多美國國會議員表示,他們通常不會支持對私營企業提供大規模補貼,但是他們指出中國和歐盟已經為他們的芯片企業提供了數十億美元的激勵措施。他們還提到國家安全風險和阻礙全球製造業的巨大的全球供應鏈問題。

科技產業與地緣政治糾葛在一起,會發生什麼?

倫敦政經學院教授金刻羽曾表示,中美之間在貿易領域並不是競爭關係而是互補關係,卻依然還在打貿易戰。但科技領域,則完全是另一番光景,比如人工智能等,如果拉到了更多的數據和市場,就會有更大的機遇,因此中美在這個具體領域就會進行真正頭頂頭的競爭。

「我想象一個世界,一分為二,一半用中國的信息系統和基礎設施,另一半用美國的信息系統和基礎設施,這樣做明顯會有巨大的效率減損。」


- Dr.Fat - 08-10-2022

美國軍事專家推演模擬中美在台海開戰 發現美台即便獲勝也損失巨大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7%BE%8E%E5%9C%8B%E8%BB%8D%E4%BA%8B%E5%B0%88%E5%AE%B6%E6%8E%A8%E6%BC%94%E6%A8%A1%E6%93%AC%E4%B8%AD%E7%BE%8E%E5%9C%A8%E5%8F%B0%E6%B5%B7%E9%96%8B%E6%88%B0-%E7%99%BC%E7%8F%BE%E7%BE%8E%E5%8F%B0%E5%8D%B3%E4%BE%BF%E7%8D%B2%E5%8B%9D%E4%B9%9F%E6%90%8D%E5%A4%B1%E5%B7%A8%E5%A4%A7-050743900.html

[Image: 6c32f8f09d78afca32453868ba69465a]

就在中國上周環繞台灣大規模軍演之時,一些美國軍事專家也在華盛頓忙著對中美因台灣問題最終開戰進行推演模擬,不過目前來看這一情形完全屬於假設。

在距離美國白宮不遠的一棟寫字樓,這場非官方的軍事推演假設中國2026年出手攻打台灣,美國軍方做出回應。儘管是站在美國角度推演,他們發現即便美國和台灣獲勝,也會付出巨大代價

「結果顯示,在大多數(但非全部)情景下,台灣可以擊退大陸攻台,」美國戰略和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高級顧問Mark Cancian稱。「但是,台灣的基礎設施與經濟以及駐太平洋的美軍將付出非常高的代價。」

這些推演活動將持續到9月。美國的退役將領和海軍軍官以及前五角大樓官員如同棋手一般,與CSIS智庫的分析師伏案推演,推演模擬結果將於12月公佈。

在大多數場景中,假設中國要武統台灣,美國決定出兵大規模介入,當然不一定如此。另外,還假設日本增加駐日美軍基地的使用權,但不會直接干預,除非日本本土遭到攻擊,這一情況就更不一定出現。在推演情景中沒有動用核武器,所用武器基於各方所展示的兵力或2026年前具體的部署計畫。

中國最近就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台在台海地區試射飛彈,這一兵力在推演場景中得到重視。

曾擔任白宮國防預算分析師、也是退役美國海軍陸戰隊隊員的Cancian表示,在目前推演的22輪遊戲中,有18輪中國飛彈擊沈了美國和日本的大部分水面艦隊,並摧毀了「數百架地面上的飛機」,「然而,盟軍的海空兩軍予猛烈回擊中國的兩棲和水面艦隊,最終擊沈約150艘船隻」 。

「美國之所以損失慘重,是無法在近距離行動前組織系統性行動,破壞中國防禦,」他說。「美國在取得空中或海上優勢前,必須派軍攻擊中國艦隊,特別是兩棲艦艇。為了清楚損失規模,在我們上次的推演中,美國四周內損失900多架戰鬥機/攻擊機,約占海軍和空軍的一半庫存。」

他說,中國的飛彈「只有還有庫存就有極大破壞性」,因此攜有遠程飛彈的的美國潛艇和轟炸機「尤為重要」,「對台灣而言,反艦飛彈很重要,水面艦艇和飛機則略微遜色」。

「只要中國擁有遠程飛彈,水面艦艇就很難幸存,」Cancian稱。

到目前為止,推演模擬活動未估算傷亡人數,也未評估中美爆發這一衝突會造成的經濟影響。

原文標題

What-If DC War Game Maps Huge Toll of US-China Clash Over Taiwan

美智庫兵棋推演 料美台可抵禦大陸武統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20810/bkn-20220810100918270-0810_00992_001.html
[Image: bkn-20220810100918270-0810_00992_001_01p.jpg]

台海局勢持續緊張,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就中國大陸武統台灣的劇本作兵棋推演,推算出開戰初期大陸會封鎖台海登陸台島並向北推進,同時攻擊美軍在太平洋的戰力,包括駐日美軍基地。美日之後會反擊攻擊大陸的兩棲部隊,切斷解放軍戰力補給,大陸無法攻下台北,戰爭以不勝不負告終

美媒周二(9日)報道指,CSIS上周在華盛頓作兵棋推演,兩岸戰爭背景設於2026年,大陸決定武攻台灣,而美國對台提供軍事支援,並以各方現實中展示出的軍力為基礎,由電腦計算戰場上各項軍備細節,包括航母跑道規模以至潛艇重整火力的時間等,配合骰子為推演加上隨機性,但沒有包括核武的可能角色。

CSIS進行了22次推演,其中一次設想美國受歐洲另一場危機分散注意力,拖慢調動美軍前赴太平洋,大陸以資訊戰及破壞行動削弱台灣的反擊能力,以進取的攻勢在美軍反應前拿下台灣。解放軍會以彈道導彈攻擊駐日美軍基地、部署太平洋的美軍航母戰鬥群、軍艦及戰機,同時以水面艦艇組成防禦線封鎖台灣東岸,轟炸島上基建阻止台軍調動地面部隊。2.2萬名解放軍在台灣東南部登陸,往北推進,試圖佔據港口或機場,沿途需避免陷入城市戰。

美日即使軍事損失嚴重,但很快便動員炮轟大陸港口並摧毀台海封鎖線,重擊解放軍用以運送軍人及物資的兩棲軍艦,無法補充對台戰力,無法奪取台北,而大陸亦欠缺長程導彈反擊美軍仍然強大的海空軍力,最終台灣能在美軍支援下抵禦大陸,但台灣經濟也會受嚴重傷害,美軍則需要數年才能恢復戰前戰力。

【世界必分裂】倘台海開戰 經濟料損失20萬億
https://hk.on.cc/hk/bkn/cnt/finance/20220803/bkn-20220803180411934-0803_00842_001.html
[Image: bkn-20220803180411934-0803_00842_001_01p...0804172137]

外媒報道,若中國內地對台灣開戰,全球經濟恐損失2.61萬億美元(約20萬億港元),因中國將會被施加制裁,不但會引發全球金融市場混亂,也會衝擊全球物流,若再加上間接衝擊,全世界將遭受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

分析又指出,若中國和38個經合組織(OECD)成員國起衝突,將抹除中國從出口獲得的附加價值1.34萬億美元,相當於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約10%,那38個國家出口到中國的附加價值也會消失。因此,這意味全球價值2.61萬億美元(佔GDP約3%)的需求將遭受衝擊,全球金融市場必受重創。

在美國、歐洲和日本與中國貿易中斷下,共1.91萬億美元的附加價值將蒸發(包括中國受損的1.6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GDP的2.2%,預計中國GDP將減少7.6%,日本減少3.7%、歐洲減少2.1%、美國減少1.3%。

因此,對中國施以經濟制裁是「雙刃劍」,不像制裁俄羅斯般容易。再者,若對中國的經濟制裁化為現實,全球經濟可能分裂成兩大競爭體系:一個是以美歐為首的先進西方國家;另一個是中俄為首的新興國家。

【台海緊張】美表明踩入太平洋 全球經濟戰升級
https://hk.on.cc/hk/bkn/cnt/finance/20220809/bkn-20220809191422105-0809_00842_001.html
[Image: bkn-20220809191422105-0809_00842_001_01p...0809193007]

台海已成全球經濟王者爭霸戰的最主要戰場,任何風吹草動皆可頓時讓全球市場震盪,甚或扼殺個別經濟體!美國副國務卿舍曼表明,世界的未來將由太平洋定調,美國正加碼投資該地區,盡其所能地參與,並推廣以規則為基準的國際秩序。綜合市場分析警告,一旦台海開戰,首當其衝受害的是北亞貿易和能源運輸,然後是環球最先進的半導體供應,單是這樣已可令各產業陷入停產恐慌,世界經濟受創的程度將遠大於俄烏戰事,資產價格亦難免跟着急挫。

有外媒統計,若台海開戰,全球經濟恐驟失2.61萬億美元(約20萬億港元),佔環球生產總值(GDP)約3%,足夠令世界即時陷入衰退,因內地會被施加制裁,不但引發全球金融市場混亂,也衝擊世界貿易物流,若再加上間接衝擊,全世界將遭受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若中國和以先進國家為首的38個經合組織(OECD)成員國起衝突,將抹除中國從出口獲得的附加價值1.34萬億美元,相當於中國GDP約10%,而38個國家出口到中國的附加價值也會消失。

單是歐美日與中國貿易中斷,將有合共1.91萬億美元的附加價值被蒸發,相當於全球GDP的2.2%,料中國GDP將減7.6%;日本降3.7%;歐洲失2.1%;美國也會跌1.3%。因此,分析相信,西方會投鼠忌器,因為對中國施以經濟制裁是「雙刃劍」,不像制裁俄國這般容易。再者,若對中國的經濟制裁成為現實,全球經濟勢分裂成兩大競爭體系:一個是以美歐為首的先進國;另一個是中俄為首的新興國。

英籍歷史學者、哈佛大學講座教授Niall Ferguson稱,一旦台海開戰,就等如切斷全球三分之一海上交通關鍵航道,而台灣領空被封鎖將禍及半導體運送,尤其該地佔全球晶圓代工產能63%,在10納米以下最先進半導體佔全球供應比重更達92%,即全球恐頓時失去高端晶片供應。除半導體製造外,台灣還建立了一套集成電路(IC)設計、封裝和供應的生態體系,一年的IC出口值高達1,400億美元。數據顯示,現時IC是交易最熱門的第4大商品,僅次於原油、成品油和汽車。

美國智庫則估計,若中美對戰為期一年,美國GDP將挫5至10%,為19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大衰退,相比2009年也僅是下滑2.6%;西方對華實施制裁的成本也遠高於俄國,因俄不是世界工廠,而美與中台的貿易額是美與俄烏的10倍以上,同時警告中國絕不會讓美國取得任何半導體。

事實上,台媒已直言內地開打了經濟戰,禁止食品只是開端。從俄烏戰爭經驗來看,經濟戰比子彈威嚇更具效果,並提醒《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的優惠稅率只是延長、沒有簽約,意味內地可隨時終止,而台灣也可能以禁止晶片供應來報復,不但兩敗俱傷,更會礙及全世界智能產業。中長線而言,台商會有一波出走潮,將廠房轉至東南亞等地。

短線而言,台灣原油進口已受阻,超級油輪Ghinah原定上周五到達高雄港,但因軍演而要改道。若軍演從現在到9月中旬,另外4艘美國油輪航程勢被打亂,涉及800萬桶原油。分析警告,最近全球能源價格漲勢稍見緩和,如今地緣政治緊張又可能擾亂油輪運輸,或引發原材料價格再飆。

德國也就台海局勢發表研究報告,若德歐向中國實行經貿脫鈎,德國要付的代價將是英國脫歐6倍,汽車業受創最深,恐損失8.47%產值,其次是運輸設備製造商損失5.14%,機械製造業損失4.34%。這些產業統統與先進晶片有關。

相比德國,處於「第一島鏈」的日本和南韓更值得擔心,台灣專家指出,目前內地正趁機使軍演成為新常態,否認台灣海峽是國際航道,欲奪控制權。若內地真的封鎖海峽而美國又展開反制,該區所有航運貿易融資和保險將被「清零」。舉例澳洲大部分鐵礦石和天然氣貿易是行經台海運往日韓,若改道通過菲律賓呂宋海峽行徑台灣東部,很容易遭遇颱風。

因此,日資券商野村估計,若台灣「有事」,日本GDP將立即萎縮1.8%,日圓匯價將升值10%,更強調這僅估計貿易中斷的風險,若再考慮對中日貿易影響和對其他經濟體的連鎖效應等,「對日本經濟的打擊將難以計量」。

滙豐銀行首席亞洲經濟學家范力民亦警告,製造業是當前全球經濟最脆弱環節,並將連鎖拖累亞洲經濟。在台海局勢未緊張前,亞洲出口商已面臨艱巨挑戰,因美歐及中國等主要市場的需求將在未來幾個月放緩,無法排除亞洲陷入「貿易衰退」的可能性,即下半年出口量將大跌。

野村:若「台灣有事」 日本經濟損失將難以估計?
https://hk.on.cc/hk/bkn/cnt/finance/20220805/bkn-20220805185629467-0805_00842_001.html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台觸發台海緊張,野村綜合研究所最新報告料,若「台灣有事」,日本國內生產毛額(GDP)將萎縮1.8%。

野村執行經濟學家木內登英周四(4日)報告中推算,台灣若「出事」,將由三方面衝擊日本GDP,分別是日本對台灣的出口中斷、台灣半導體停止供日,以及日圓匯價率將升值10%,分別造成日本GDP下跌0.9%、0.48%和0.46%。

木內說,由於目前日本的潛在成長率估計介於0%至0.5%之間,若台灣有事,日本經濟有可能一口氣陷入衰退。

木內並稱,目前該報告僅估計貿易中斷的風險,若再考慮對中日貿易影響和對其他經濟體的連鎖效應等,「對日本經濟的打擊將難以計量」。

【台海緊張】一旦開戰 北亞貿易勢必率先癱瘓
https://hk.on.cc/hk/bkn/cnt/finance/20220808/bkn-20220808224042148-0808_00842_001.html
[Image: bkn-20220808224042148-0808_00842_001_01p...0808224042]

台海局勢依然緊張,外媒發表分析報告指出,若中國內地真的封鎖台灣,而美國展開反制,台灣海峽被宣告為戰區,該地區的所有航運的貿易融資和保險將會蒸發。舉例澳洲大部分鐵礦石貿易也是行經台灣海峽運往中國北部港口,運往日本和南韓的貨物也走這條路線。

據報今年首7個月,全球有近半貨櫃船通過台灣海峽。最大型的10%貨櫃船隊中,有88%利用這條水路。每天都有運載約100萬桶石油的油輪通過台灣海峽。雖然開往北亞的船隻可以避開台灣海峽,但若通過菲律賓呂宋海峽改道台灣東部,很容易遭遇颱風。

若不是海運,對台灣領空的任何封鎖也會對經濟產生深刻影響!台灣出口很大一部分倚賴空運而非海運,其是全球集成電路業之王,佔全球晶圓代工產能63%,在10納米以下半導體佔全球供應比重更達92%。

除半導體製造外,台灣還建立了一套集成電路(IC)設計、封裝和供應的生態體系,一年的IC出口值高達1,400億美元。而中國內地是台灣近半IC出口的目的地,台灣製造的晶片,對中國內地出口的電子產品至關重要。

數據顯示,IC現在是交易最熱門的第4大商品,僅次於原油、成品油和汽車。另外,中國內地若封鎖台灣可能遭到反制,這意味不僅是台灣的貿易會中止,運送至中國內地北方港口的大量原材料,以及中國內地要輸出的製成品也將受到影響。

東部戰區完成圍台軍事行動 台海戰備警巡常態化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20810/bkn-20220810162930660-0810_00952_001.html

中國大陸解放軍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施毅周三(10日)表示,東部戰區近期在台島周邊海空域組織諸軍兵種部隊系列聯合軍事行動,成功完成各項任務,有效檢驗了部隊一體化聯合作戰能力。

戰區部隊將緊盯台海形勢變化,持續開展練兵備戰,常態組織台海方向戰備警巡,堅決捍衞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譚克非重申,圍台演訓是要對台獨分裂勢力及外部勢力勾連挑釁的嚴正震懾,是捍衞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正當必要之舉,有關演訓行動公開、透明、專業,符合國內法、國際法和國際慣例。他指台獨分裂勢力逆時代潮流而動,注定要走向自取滅亡的不歸路。兩岸關係當前再次面臨兩種前途的抉擇,何去何從,台灣當局必須做出正確選擇。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同日再批評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上周訪台,是升級美台交往的嚴重挑釁,違背一個中國原則,是美國縱容支持「台獨」分裂活動,美方挑釁滋事在前,陸方反制合理、合法、適度。他強調陸方在自己領土周邊海域進行軍事演習是正當、合理、合法,既是對挑釁者的警示,也是對「台獨」分裂勢力的懲戒。他還指,北京暫停陸美氣候變化磋談是對佩洛西竄訪台灣的正當合理反制,她訪台已損害陸美關係的政治基礎,勢必給雙方交流合作造成重大干擾,陸方有言在先,說到做到,美方不應感到意外。


- Dr.Fat - 08-11-2022

王毅就台海局勢新動向提出「三個警惕」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802565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近日在與蒙古國、韓國、尼泊爾外長接觸中,針對台海局勢新動向闡明中方立場,強調要警惕三個危險動向。

王毅表示,美國會眾議長佩洛西竄訪中國台灣地區,已被證實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政治挑釁。此舉嚴重違反美方作出的承諾,嚴重侵犯中國的主權。中方從捍衛自身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出發,從維護不干涉內政這一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出發,從真正維護好台海的和平穩定出發,當然要做出必要和堅決的反制

王毅指出,這次竄訪也已被證明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政治鬧劇。佩洛西的表演只會使國際社會更加認清美霸權霸凌的本質,只會讓各國堅持一中政策的共識更加牢固,只會使中國人民更加團結一心,堅定不移推進國家統一大業。

王毅說,台海形勢目前還在發展,我們尤其要警惕三個危險動向:

一是警惕美國不甘心失敗,糾集一些夥計拱火澆油,加大地區軍事部署,推動形勢進一步升級,圖謀製造新的更大危機。

二是警惕「台獨」勢力誤判形勢,不自量力,繼續加緊內外勾連,在分裂國家和民族的道路上一意孤行,愈走愈遠。

三是警惕一些國家的政治人物罔顧是非,跟風炒作,甚至企圖藉機效仿,進行政治表演,謀取政治私利。這將嚴重破壞與中國交往的政治基礎,嚴重衝擊聯合國憲章和二戰後國際體系。

王毅說,中國政府正式發布《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全面闡述了台灣問題的歷史經緯和政策主張,旨在正本清源,向世界發出最權威的聲音。我們願與熱愛和平、主持公道的各國朋友們一起,堅決反對一切干涉中國內政的言行,堅決抵制一切破壞台海和平的冒險動向,共同守護好一個中國原則,共同捍衛聯合國憲章宗旨原則,共同維護地區穩定與世界和平。

佩洛西訪台|佩洛西:訪台是遵循拜登印太政策 外交部:嚴重侵犯中國主權
https://www.am730.com.hk/%E5%9C%8B%E9%9A%9B/%E4%BD%A9%E6%B4%9B%E8%A5%BF%E8%A8%AA%E5%8F%B0-%E4%BD%A9%E6%B4%9B%E8%A5%BF-%E8%A8%AA%E5%8F%B0%E6%98%AF%E9%81%B5%E5%BE%AA%E6%8B%9C%E7%99%BB%E5%8D%B0%E5%A4%AA%E6%94%BF%E7%AD%96-%E5%A4%96%E4%BA%A4%E9%83%A8-%E5%9A%B4%E9%87%8D%E4%BE%B5%E7%8A%AF%E4%B8%AD%E5%9C%8B%E4%B8%BB%E6%AC%8A/332888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出訪台灣後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率領代表團前往台灣,是遵循總統拜登的印太政策,並指到訪台灣的行程絕對值得,不能讓北京孤立台灣

佩洛西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CNN)訪問,是她結束訪問亞洲後首度受訪。她指自己早前訪台,是遵循總統拜登,把外交政策重點轉向亞太區,及呼應拜登的「印太經濟框架」倡議,到台灣聆聽相關信息,但認為此行被人小題大造,她指,早前亦有美國參議員訪台,同樣是跨黨派,同樣有高級別人員,包括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但該批參議員獲得的關注度遠低於自己今次行程,質疑是有地方出了問題。她又指,毫無疑問此行絕對值得,美方不能允許北京孤立台灣。

佩洛西形容習近平的反應為「嚇壞的惡霸」
佩洛西接受全國廣播公司(NBC)旗下新聞頻道MSNBC晨間節目訪問時談到國家主席習近平,她認為習近平處於不安全感及脆弱的境地,還說習近平專注於連任,經濟是他最大的問題。對於解放軍在她訪台後連日軍演,佩洛西以「嚇壞的惡霸」(He is acting like a scared bully)形容習近平的反應。

外交部:佩洛西竄訪台灣嚴重侵犯中國主權
在北京,外交部強調,台灣是中國的領土,中國在自己領土的周邊海域進行正常的軍事演訓活動,公開透明專業。他說,佩洛西不顧中方堅決反對和反複交涉,實際上在美國政府的縱容和安排下,明目張膽竄訪台灣,嚴重侵犯中國主權,嚴重干涉中國內政,嚴重違背美方所做的承諾,嚴重危害台海和平穩定。中方將堅定維護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堅決遏制美國「以台制華」的圖謀,堅決粉碎台灣當局「倚美謀獨」的幻想。

台海軍演|美撤銷對華關稅計劃有變? 消息人士:台海改變了一切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802623

美國拜登(Joe Biden)政府正在考慮取消對華關稅,以應對目前的高通脹危機。惟英媒8月10日引述消息人士稱,中國大陸解放軍連日在台灣周邊進行軍事演習,令拜登政府官員重新考慮是否撤銷部分中國貨關稅。

拜登團隊數月以來,一直在努力尋找各種方法來減輕前特朗普 (Donald Trump) 政府任期內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關稅的成本,以及遏制急升的通脹率,包括考慮取消部分關稅。

但因應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又譯佩羅西、裴洛西或波洛西)訪台引發中國不滿,解放軍連日在台灣附近進行軍演,令到美國政府官員重新考慮上述選項。英媒引述一名熟悉有關進程的消息人士說,「我認為台海局勢已經改變了一切。」消息人士更指,美方已擱置有關研究。


佩洛西:美國不會讓中國威脅台灣成為新常態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802609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又譯裴洛西或波洛西)8月10日談及日前訪問台灣在內的亞洲之行時稱,華府不會容許中國持續威脅台灣的行動成為新常態。

佩洛西與四名一同外訪的民主黨眾議員舉行記者會,她表示中國在台灣一帶的軍事演習後,企圖以此建立一種新常態,但華府不會讓這個情況發生

她指出,自己訪台是為了稱讚台灣,並展示美國對台的友誼,以及強調中國無法孤立台灣。對於她和直系親屬因為此行而遭到北京制裁,佩洛西稱誰會在意,而且無關重要。

而有份出訪的伊利諾伊州眾議員克里什納莫迪(Raja Krishnamoorthi)則提到,訪問團討論積壓的對台出售武器問題,並稱國會正採取措施,加快售武計劃,以兌現對所有夥伴及等待華府提供重要供應的承諾。

另外英國傳媒引述消息人士指,佩洛西訪台後,北京方面作出連串反應,華府正重新考慮放寬對華關稅的計劃。


台海軍演|美經濟學者:倘若開戰中美經濟損失慘重 台灣完蛋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801961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又譯作佩羅西、裴洛西或波洛西)8月2日訪問台灣,引起中國大陸強烈不滿。中國宣布在台灣周邊舉行實彈演習,武統台灣、兩岸開戰的聲音甚囂塵上,而因美國宣稱會協防台灣的關係,中美捲入戰爭成為今天最不穩的情勢。

儘管外界普遍對中美開戰持否定態度,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讓人不得不憂慮台海戰爭的發生。而俄烏的戰爭對全球經濟、浪食及能態源市場造成了衝擊,台海戰爭、甚至中美戰爭對全球將會是災難性的。

美國經濟學者紐曼(Rick Newman)在Yahoo的財經文章上,以經濟角度說明了中美為台灣開戰帶來的衝擊。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美國與俄羅斯的貿易額為每年360億美元;與烏克蘭的貿易額為每年40億美元,戰爭開打後這些貿易都幾乎中斷。

美國與中國大陸的貿易額為每年6560億美元,其中包括美國每個家庭的消費品進口及在美國組裝的許多商品零部件;美國與台灣的貿易額為1140億美元,其中包括世上最先進的半導體。美國與中國大陸及台灣的貿易是美國與俄羅斯和烏克蘭貿易加起來超過10倍,而且涉及的產品對美國經濟更為重要。中國、台灣和世界上大多數發達經濟體間也存在相互依存的關係。

因此若發生戰爭,這對中美兩國,以致全球都是災難性的,全球陷入蕭條幾乎是必然

中國GDP將下瀉25%

蘭德公司(Rand)研究指出,中美爆發戰爭將對美國23萬億的經濟造成5%的巨額損失,成為美國自1930年代大蕭條以來的最大衰退;而對17萬億中國來說的傷害更大,其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大跌25%。這是由於中國遭受美國及歐洲等盟友國家的制裁、中國與國際體系脫鉤、關鍵設施遭受攻擊等等

不過最大的輸家將無容置疑是台灣,台灣雖然經濟總值才6700億美元,開戰將會受到毀滅性的打擊。一如烏克蘭的今天相同,烏克蘭今年的生產總值預料會下滑45%,經濟近乎陷入停頓。

在台灣半導體產業非常重要,為不讓中國大陸到手這些工廠,台灣及美國可能會率先自行炸毀這些設施。斯坦福大學學者赫爾伯特林(Herbert Lin)表示這推斷十分合理:「他們會寧願台灣半導體產業化為灰燼,也不能落入中國大陸手中。」

[ 本帖最後由 Dr.Fat 於 2022-8-10 22:45 編輯 ]


- Dr.Fat - 08-11-2022

美媒:美國擬限制出口設計AI所需半導體 阻中國獲取先進軟件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800188

美媒8月2日報道,美國準備對用於設計半導體的特定類型EDA軟件實施新的出口限制,有關措施旨在為了減緩中國製造先進晶片的能力。

Protocol引述熟悉華府計劃的人士稱,拜登政府數月以來一直在權衡可能推出相關禁令,但目前已經選擇下令商務部發布一項新規定,以阻止晶片設計軟件出口。

新的出口限制將在未來幾週內實施,目前正在由美國管理和預算辦公室進行審查,但有關細節尚待確定。白宮和美國商務部未有對上述消息置評。

由於EDA軟件對生產人工智能應用所需的最先進晶片至關重要,知情人士說,政府的目標就是要阻止將設計工具出售給追求人工智能應用的中國公司。

EDA是晶片設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一種廣泛使用的技術的高級形式,由Cadence、新思科技(Synopsys)和西門子(Siemens)等公司開發。EDA是工程師設計產品的關鍵設計工具,這些產品最終將發送給英特爾(Intel)、台積電(TSMC)或三星(Samsung)等晶片製造商。


- KT150 - 08-15-2022

佩洛西訪台不足2週 再有美國兩黨議員抵台 5人身份曝光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803811

美軍呼號SPAR 11的C-40C行政專機被發現8月14日下午5時7分從駐日美軍橫田空軍基地起飛,下午6時53分在台北松山機場降落。台灣「外交部」同日傍晚證實一批美國跨黨派議員抵台,將15日與台灣總統蔡英文會晤,日內離開。

台外交部14日晚上發布新聞稿證實美國議員訪台,稱歡迎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馬基(Edward J. Markey)率團訪問台灣。

馬基是代表麻省的民主黨參議員。

台外交部新聞稿內文稱讚,在北京持續升高區域緊張情勢之際,美國會再度籌組重量級訪團來台,展現無懼北京威脅恫嚇的友台情誼,並彰顯美國對台灣的強力支持。

台總統府回應

台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回應美訪問團抵台一事時表示,蔡英文15日上午在總統府接見訪問團;基於台美雙方協調默契,將於會後發布新聞資訊。

張惇涵稱時值中國以軍演升高台海及區域緊張情勢之際,馬基率團訪台,再次展現美國國會對台灣的堅定支持,及民主夥伴共同維護台海及區域和平穩定的決心。

張惇涵表示,期盼透過這次交流,台美雙方就區域局勢、經貿關係及各項共同密切關注的議題交換意見,持續深化台美合作關係,持續維護台海及區域和平穩定,並持續強化全球民主韌性。

「美國在台協會」(AIT)稱,此訪問行程為國會議員出訪「印太地區」的一環。

AIT稱:「此行程為國會議員出訪印太地區的一環。此訪問團將與台灣資深領袖會面討論美台關係、區域安全,貿易與投資、全球供應鏈、氣候變遷,以及其他與雙方利益相關的重要議題。」

全團合計5人,分別是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馬基、代表加州的民主黨眾議員加拉門迪(John Garamendi)、代表加州的民主黨眾議員的洛溫塔爾(Alan Lowenthal)、代表維珍尼亞州的民主黨眾議員的拜爾(Don Beyer)及代表美屬薩摩亞的共和黨眾議員拉德瓦根(Aumua Amata Coleman Radewagen)。

台外交部補充稱,馬基1979年擔任美國聯邦眾議員時曾投票支持《台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s Act),為目前美國會少數曾參與《台灣關係法》立法且仍在任的國會議員。

部門又稱馬基主席當選參議員後即加入「參議院台灣連線」,自從擔任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以來積極推動友台議案,包括於本屆國會提出「台灣安心法案」(Taiwan ASSURE Act),以及授權撥款支應「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等。

台灣「外交部」常務次長俞大㵢於8月14日下午代表政府前往迎接馬基,訪問團在台期間將與台灣總統蔡英文會面,並接受外交部長吳釗燮設宴款特。他們亦將與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成員會面,雙方將就台美安全與經貿關係等議題廣泛交換意見。

在他們訪台前12天,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又譯作佩羅西、裴洛西或波洛西)8月2日晚乘專機抵達台灣,3日進行訪問,並與蔡英文會面。北京政府對此極度不滿,在她離台後展開大規模軍事演訓,以作反制及警告。

美國兩黨議員8月14日訪台?8月14日下網上流傳美軍呼號SPAR 11的C-40C行政專機下午5時7分從駐日美軍橫田空軍基地起飛,下午6時53分在台北松山機場降落。台灣「外交部」其後證實一批美國跨黨派議員抵台,他15日與台灣總統蔡英文會晤,之後離開。

訪問團成員身份?全團合計5人,分別是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馬基 (民主黨籍) 、民主黨籍眾議員加拉門迪、民主黨籍眾議員洛溫塔爾、民主黨籍眾議員拜爾及共和黨籍眾議員拉德瓦根。

[ 本帖最後由 KT150 於 2022-8-17 02:08 編輯 ]


- KT150 - 08-17-2022

美晶片法迫使半導體大廠選邊站 智庫專家:中國目前束手無策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7%BE%8E%E6%99%B6%E7%89%87%E6%B3%95%E8%BF%AB%E4%BD%BF%E5%8D%8A%E5%B0%8E%E9%AB%94%E5%A4%A7%E5%BB%A0%E9%81%B8%E9%82%8A%E7%AB%99-%E6%99%BA%E5%BA%AB%E5%B0%88%E5%AE%B6-%E4%B8%AD%E5%9C%8B%E7%9B%AE%E5%89%8D%E6%9D%9F%E6%89%8B%E7%84%A1%E7%AD%96-234039246.html

美國總統拜登 (Joe Biden) 本月簽署晶片與科學法案 (CHIPS and Science Act) 後,台積電、三星電子等半導體大廠被迫選邊站,中國的回應備受關注。專家認為,即使對此感到不滿,北京政府目前仍無法做出有力回應。

智庫歐亞集團 (Eurasia Group) 地緣科技實踐部主任 Xiaomeng Lu 周一 (15 日) 在美國技術政策研究所 (TPI) 的阿斯本論壇 (Aspen Forum) 上表示:「我不認為中國目前有任何好的直接政策可以選擇,基本上他們沒有技術可以建立晶圓廠。」

TPI 阿斯本論壇每年都會吸引美國產官學領袖共同參與,隨著美中緊張局勢加劇,美中議題自然在今年成為會議上的一大焦點。

備受期待的美國晶片法案終於在本月 10 日獲得拜登簽署立法,法案內容包含為美國半導體生產提供 520 億美元的補助,但這筆資金存在一定代價,法案規定接受補貼的任何企業未來 10 年內不得在中國或其他不友好國家擴建、新設半導體廠,或是進行其他重大投資。

台積電、三星電子等被夾在中間的半導體商被迫在兩國之間選邊站,因為維持晶圓廠運作的關鍵生產設備多半是由美國及盟國設計或提供。

Lu 向日經亞洲表示:「台積電和三星的手被綁在一起了,他們必須選擇美國這一邊。這些企業只有非常小的空間可以避免晶片法案對中國投資的限制,但他們能做的不多。」

晶片法案遭中國嚴詞批評,認為此舉將扭曲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且阻礙技術創新,儘管如此,北京當局迄今仍未宣布對美國晶片法案祭出報復行動。

美國智庫 New America 的網路安全政策和中國數位經濟研究員 Samm Sacks 表示,在美國阻止全球晶片商向華為供貨後,北京政府威脅將台積電在內等晶片商列入實體清單,部署這類政策工具肯定會對在中國的外資企業帶來龐大成本,但中國並沒有這麼做。

Sacks 注意到這點,但她認為,這不代表針對美國和接受補貼企業的報復性政策不在中國的考慮範圍內,北京政府正在等待國內半導體業成熟,當未來不再需要仰賴台積電和三星等海外晶片商時,他們就會採取行動

印太「沙皇」稱將在台海進行「標準化海空通行行動」北京嚴厲警告
https://tw.news.yahoo.com/%E5%8D%B0%E5%A4%AA-%E6%B2%99%E7%9A%87-%E7%A8%B1%E5%B0%87%E5%9C%A8%E5%8F%B0%E6%B5%B7%E9%80%B2%E8%A1%8C-%E6%A8%99%E6%BA%96%E5%8C%96%E6%B5%B7%E7%A9%BA%E9%80%9A%E8%A1%8C%E8%A1%8C%E5%8B%95-%E5%8C%97%E4%BA%AC%E5%9A%B4%E5%8E%B2%E8%AD%A6%E5%91%8A-094931516.html

[Image: cbfe0b592d6787ec40a37203df6fc40c]
解放軍對台大軍演,美軍航空母艦雷根號在台海附近就近監視。 圖:取自第七艦隊官網www.c7f.navy.mil/(資料照片)

美國白宮內專責制定中國與亞洲政策,有「印太沙皇」之稱的國安會印太政策協調員坎貝爾(Kurt Campbell),日前指責中國對眾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反應過度」,以此作為改變台海現狀的藉口等,並稱美將在台灣海峽進行「標準化海空通行行動」,支持台自衛能力,強化美台經貿合作,強化自身軍事存在,呼籲中國履行負責任大國義務

在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後,中國對台實施「封鎖式」軍演,並射飛彈穿越台灣,引發國際關注,白宮對此發出聲明,表示美艦近期內會穿越台灣海峽。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回應指出,美國無端挑釁在先,中方正當維權在後,裴洛西這一倒行逆施嚴重侵犯中國主權,嚴重干涉中國內政,嚴重危害台海和平穩定。他並警告:「玩火者絕對沒有好下場,犯我中華者必將受到懲處」、「中國說到做到,美方不應感到意外」。

汪文斌今(17)日主持例行記者會,針對媒體問及坎貝爾該番言論,他指出裴洛西這一倒行逆施嚴重侵犯中國主權,嚴重干涉中國內政,嚴重危害台海和平穩定,如果中方不對美方狂躁、不負責任、極不理性的行徑予以堅決抵制,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國際關係原則將成為一紙空文。

汪文斌並強調,2000 年美國把單方面炮製的所謂「台灣關係法」置於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之前,前幾年,美國把秘而不宣的所謂「對台六項保證」,公然放在美國一中政策的表述當中,民進黨上台後不斷推進「漸進式台獨」,大搞「去中國化」,在各種場合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台」,這些才是改變現狀的行為。

汪文斌批評,裴洛西製造的這場鬧劇根本不可能影響台灣回歸祖國的歷史大勢,也絲毫不會損害一個中國的國際共識,更阻擋不了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我們嚴正警告美方,不要輕舉妄動,不要製造更大的危機,玩火者絕對沒有好下場,犯我中華者必將受到懲處」。

[ 本帖最後由 KT150 於 2022-8-17 07:57 編輯 ]


- KT150 - 08-21-2022

美國印第安納州州長訪台 將簽署促進兩地經濟等合作備忘錄
https://news.tvb.com/tc/world/6302536a173785e7844667d2/%E5%9C%8B%E9%9A%9B-%E7%BE%8E%E5%9C%8B%E5%8D%B0%E7%AC%AC%E5%AE%89%E7%B4%8D%E5%B7%9E%E5%B7%9E%E9%95%B7%E8%A8%AA%E5%8F%B0-%E5%B0%87%E7%B0%BD%E7%BD%B2%E4%BF%83%E9%80%B2%E5%85%A9%E5%9C%B0%E7%B6%93%E6%BF%9F%E7%AD%89%E5%90%88%E4%BD%9C%E5%82%99%E5%BF%98%E9%8C%84

美國印第安納州州長霍爾庫姆訪問台灣,是自新冠疫情後首位訪台的美國州長。

霍爾庫姆率領經貿及學術代表團,晚上抵達台北。霍爾庫姆將在台灣逗留四日,期間將拜會相關政府機關及半導體廠商代表,又會簽署及見證促進兩地經濟、科技和產學合作的備忘錄。

繼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月初不理中方反對訪問台灣後,五名美國國會議員本月中亦訪台,中方作出反制,解放軍又在台島周邊進行實戰化演練。

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早前批評佩洛西竄訪台灣,是政治挑釁,製造台海緊張,違反一中原則,侵犯中國主權,嚴重踐踏國際關係準則。


美國駐華大使:中國須證明北京並非台海「不穩定因素」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805936

美中關係近期因為台海問題而進一步緊張,美國駐中國大使伯恩斯(Nicholas Burns)8月19日認為,北京方面需要向世界證明不是在台海問題上的不穩定因素。

伯恩斯19日接受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訪問,指華府不認為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和平訪台導致美中關係產生危機,認為這次危機是北京方面反應過度引起。

他指出全球有不少聲音憂慮中國成為台海不穩定因素,稱這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伯恩斯稱,北京方面當今要務是向世界表明,將來在台海和平行動。

佩洛西2日抵達台北後,中國副外長謝鋒為此召見伯恩斯,後者強調佩洛西有權訪台,重申華府捍衛台海和平穩定近60年,並要求謝鋒保證北京方面以推動和平穩定的方式行事。

伯恩斯表示,北京以發射飛越台灣的導彈、恫嚇和脅迫台灣當局,亦在全球推動歸咎美國損害台海穩定的行動,以及暫停中美軍方高層對話及氣候談判。

他強調,華府明確表明對台政策不變,北京停止與華府進入氣候談判對全球帶來影響,因此認為雙方應在這個問題上保持高級別對話,才符合兩國甚至全球的最佳利益。伯恩斯同時提到,美中大使館之間仍有正式接觸,但內閣級別高層對話是無可取替。


美國再將七個中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名單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663877-20220824.htm

美國商務部宣布,再將七個中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名單,涉及航空航天領域。美國商務部指列入清單的實體,違反美國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利益,認為它們取得或試圖取得美國產品以支持中國軍事現代化。

外交部批評,美方的有關「保護措施」,是美國大搞經濟脅逼的又一例證。商務部發言人亦批評,美方將出口管制作為政治打壓和經濟霸凌的工具,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造成嚴重威脅。

美國停飛26個赴華航班 中方斥極不負責任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664225-20220826.htm

美國運輸部宣佈,9月暫停四間中國民航公司由美國飛往中國的26個航班,以回應中國的熔斷機制。

中國駐美使館批評美方行動極不負責任,強調中國的航班熔斷機制公平透明,符合雙邊航空運輸協議。

美國運輸部表示,鑑於中方因應防疫而實施的熔斷機制,取消美國航空、達美航空及聯合航空的26個航班,美國政府決定採取相應行動,暫停廈門航空、中國國際航空、中國南方航空及中國東方航空,由9月5日至28日的26個航班,當中19個由洛杉磯飛中國、7個由紐約出發。

中國8月初修改熔斷機制,航班若有4%乘客檢測呈陽性,需停飛1星期;若有8%乘客檢測陽性,需停飛2星期。美國運輸部表示,旅客在美國登機前檢測呈陰性,但到達中國後檢測呈陽性,熔斷機制不合理地將旅客確診的責任推到航空公司身上,美國已多次向中國提出反對。


大陸威脅增 美台國防檢討會談料10月底召開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20828/bkn-20220828102642974-0828_00952_001.html

[Image: bkn-20220828102642974-0828_00952_001_01p...0828103331]
美台軍政高層將商討台灣的防務問題。(Getty Images圖片)

台媒周日(28日)引述台軍高層指,美台年度「國防檢討會談」(Defense Review Talks, DRTs)可望今年10月底或11月召開,屆時雙方軍政高層可深入對話形成台灣防務共識,應對中國大陸解放軍威脅上升

高層官員透露,美台之間對於防衞或軍售議題均充分溝通,包括在6月的蒙特瑞會談進行戰略對話。惟在8月的解放軍圍台軍演後,對大陸軍事威脅的評估會有變化,美台將於年度國防檢討會談深入討論。台灣去年派出國安會副秘書長層級參加,今年因大陸軍演,外界關注台方是否提高層級,由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率領。舉行時間尚待雙方敲定,料與去年11月舉行的時間相差不遠。

關於美國對台軍售內容,台軍高層認為應否優先取得大型武器在軍方內部有不同看法,而因應戰場環境變化,相信美方對於第一線攔阻解放軍威脅的海軍、空軍所需的武器項目,應會持續並擴大支持,包括戰機精準彈藥補充,或直接提高在台的維修能力。高層也說,蔡英文政府注重發展「導(彈)、潛(艦)、快(艇)」戰力,海軍內部對應否添置大型軍艦未有共識。


美軍機今早闖大陸領空 解放軍警告驅離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20828/bkn-20220828141901006-0828_00992_001.html

[Image: bkn-20220828141901006-0828_00992_001_01p...0828153432]
美軍E8C偵察機過往曾飛入大陸領空。

美軍兩艘神盾巡洋艦周日(28日)上午通過台灣海峽,台媒指當日解放軍軍機8度進入台灣防空識別區,美軍軍機其後亦飛入台防空識別區,之後飛入中國大陸領空,遭解放軍兩度驅離,警示美軍軍機嚴重侵犯大陸主權,要求立即離開。

根據廣播及航迹紀錄,解放軍機於早上近6時起多次進入台灣北部、西部、西南空域,高度2,200至3,900米,最後一次是早上10時41分。台軍戰機升空警戒並廣播驅離,內容為「你已進入我空域,影響我飛航安全,立即迴轉脫離!」。

美國軍機亦於上午飛越台灣西部防空識別區,於台軍提醒後飛入大陸領空,解放軍軍機廣播警告,美軍宣告國際航行權後持續深入,解放軍嚴厲警示:「我是中國空軍,你已進入我領空,嚴重侵犯我國主權,立即離開!立即離開!」。

[ 本帖最後由 KT150 於 2022-8-28 02:31 編輯 ]


- KT150 - 08-28-2022

蔡英文促捍衞區域安全 美議員撐台保持獨立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20826/bkn-20220826103456626-0826_00992_001.html
[Image: bkn-20220826103456626-0826_00992_001_01p...0826225525]
布萊克本(左)與蔡英文(右)會晤。

台灣總統蔡英文周五(26日)在總統府,接見到訪的美國國會共和黨籍參議員布萊克本。蔡致詞時呼籲民主國家共同捍衞區域安全,也期盼與美國共同強化半導體等高科技領域合作。布萊克本則表示支持台灣保持獨立和自由

蔡英文表示,近期美國各界人士相繼赴台,再度強化台灣自我防衞的決心。她指近來世界局勢有許多重大變化,包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中國大陸進行長時間軍演,顯示威權主義國家對世界秩序帶來干擾;此刻民主國家應團結合作,共同捍衞民主自由價值的堅定防線。她又認為共享民主價值的國際夥伴應深化經貿合作,共同打造更安全、更有韌性的供應鏈

布萊克本稱,2008年曾到台灣訪問,讓她有機會認識當地。她認同蔡指美台有共同價值,都熱愛自由民主。在她所屬的田納西州,是美國汽車生產重鎮,她樂見有更多汽車製造等企業在田納西州創造職位給當地人。她非常樂見有「選擇美國投資高峰會」這個平台,為夥伴帶來契機,一起確保製造業有穩定的供應鏈,確保穩定供應汽車給美國市場。

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周五發布新聞稿,指摘美國議員竄訪中國台灣地區,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違反美方作出的僅同台灣保持非官方關係的承諾,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華批美議員訪台挑起兩岸對抗 東部戰區或強硬反制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20815/bkn-20220815073924237-0815_00992_001.html
[Image: bkn-20220815073924237-0815_00992_001_01p...0815112637]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離台不足兩周,再有5名共和民主兩黨國會議員周日(14日)傍晚乘坐專機抵達台北訪問。中國駐美大使館周日就此事敦促美國國會議員應該按照美國政府的「一中政策」行事,並批評再有國會訪問團訪台,是再次證明美國不希望看到台海局勢穩定,不遺餘力挑起兩岸對抗,干涉中國內政。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則表示,美國國會議員訪問台灣有數十年歷史,未來會繼續有議員訪台,而有關做法符合美國長期以來的一中政策。

隸屬大陸中央軍委治政治工作部的官媒周日引述軍方人士透露,針對美國國會議員率團竄訪台灣,東部戰區可能在這期間於台灣周邊海空域組織強有力的軍事反制行動。


台籲建立安全對話機制 維護台海和平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20816/bkn-20220816110108448-0816_00952_001.html
[Image: bkn-20220816110108448-0816_00952_001_01p...0816112543]
蔡英文(右四)與訪台的美國國會議員會面。

台灣總統府周二(16日)公布總統蔡英文接受日本月刊《Libre》的專訪,她指台灣的民主自由如被擊倒,對區內各國的影響深遠,呼籲國際社會維護台灣和印太區域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並盡快建立安全對話機制。

在訪問中,蔡英文指台海和平與穩定對東亞及印太地區國家非常重要,同時會嚴重影響世界經濟。她指出,台灣是高科技產品製造重鎮,台海也是連結東海及南海的主要航路,台海和平穩定攸關全球高科技產品、半導體產業供應鏈的穩定

蔡英文認為,台海危機的風險還看民主國家能否團結應對威權擴張,強調台灣會持續加強自我防衞能力,期待持續深化與美國、日本等合作,共同維持台海及印太區域和平穩定。有份提問的日本數字大臣河野太郎則表示,違反國際秩序的國家應該受到嚴懲。

晤佩洛西 蔡英文重申面對軍事威脅不退縮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20803/bkn-20220803102714595-0803_00992_001.html
[Image: bkn-20220803102714595-0803_00992_001_01p...0803185200]

訪問台灣的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周三(3日)早上到訪美國在台協會及立法院後,於10時30分到訪總統府,與台灣總統蔡英文及副總統賴清德會面。二人會面後出席聯合記者會,蔡指會維護台海現狀。

會面開始前,蔡英文向佩洛西頒授特種大綬卿雲勳章。蔡英文指佩洛西是台灣的真正朋友,今次來訪展示美國國會對台的支持。蔡英文指,台海局勢緊張,一旦台灣受侵略,印太安全將受巨大衝擊

蔡英文闡述台灣面對不確定的3個基本態度,一是面對持續且刻意升高的軍事威脅,台灣不會退縮,會堅定維護主權、堅守民主的方式,也希望和全世界的民主國家團結合作,共同維護民主的價值。二是台灣會盡最大努力強化自我防衞力量,致力維護台海和平穩定,讓台灣可以成為區域安全的關鍵、穩定力量,確保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及全球貿易與供應鏈穩定發展。第三,台灣是美國可靠且可信賴的合作夥伴,台方會持續和美國國會、行政部門在印太區域安全、經濟發展、人才培育及供應鏈合作等強化合作,讓台美關係進一步提升。

佩洛西表示,國會代表團今次訪台展示美國不會放棄對台的承諾,代表團成員都在眾議院擔任多個委員會職務,很感謝有機會與台灣官員接觸。台灣是一個由女性總統領導的自由之地,美國與台灣的團結十分重要。她重申全球安全、經濟繁榮及治理是今次行程的3大支柱,美台在這些領域都有許多合作,台灣的防疫很成功,世界面對民主與專制的選擇,美國對保護台灣的民主是堅定不移


佩洛西見記者 強調台灣與大陸不同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20803/bkn-20220803121347234-0803_00952_001.html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與台灣總統蔡英文周三(3日)見面後,出席共同記者會。佩洛西接受記者提問時指,今次行程反映美國國會的民主黨人決心維護台灣安全及自衞能力,無論大陸要做甚麼,他們都會在自己認為有利的時機行動,大陸領導人亦有自己的政治考量。惟北京要清楚美國朝野兩黨都很支持台灣,也重視台灣安全,她此行只是向台灣的成功致敬、學習台灣。

佩洛西指出,今次行程是要向世界展現台灣把自己變成更民主之地,尊重人權,情況與大陸及香港的「一國兩制」有明顯分別。她稱,安全、經濟、治理是緊密相關,美國不會背棄這些理念。

佩洛西說,台灣是防疫模範生,美國會繼續強化交流並和台灣合作,致力台灣安全,這攸關共享的民主自由價值,以及台灣如何成為世界榜樣。她指,安全永遠是很大的議題,大陸很時常政治化。


- KT150 - 08-28-2022

南韓周邊一旦爆發危機 駐韓美軍可隨時出動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20805/bkn-20220805152910131-0805_00992_001.html

[Image: bkn-20220805152910131-0805_00992_001_01p...0805183654]

普魯伊斯(小圖)指一旦南韓周邊地區爆發危機,駐韓美軍準備好出動。

南韓電視台周四(4日)播出駐韓美軍副司令、美國空軍中將普魯伊斯(Scott L. Pleus)專訪,他表明由美國空軍第7航空隊等部隊組成的駐韓美軍,肩負的主要任務雖是防禦北韓,但一旦南韓周邊地區爆發危機,駐韓美軍隨時可以出動。

普魯伊斯指出,南韓周邊地區若爆發危機,駐韓美軍能夠投入到朝鮮半島以外的任何地區。記者問及中美緊張關係因台灣問題升溫,而駐韓美軍U2偵察機近年經常派往南海,未來駐韓美軍戰力會否更常投入南海,普魯伊斯指第7航空隊任務是防禦及擊退北韓所有攻擊,但世界正在改變,若接到太平洋空軍或印太司令部指示,第7航空隊能夠參與朝鮮半島以外地區災後重建、維安、人道主義或其他危機處理的任務,隨時準備好應對這樣的命令。

負責採訪的記者認為,普魯伊斯的表態似是針對正在台灣海峽演訓的中國大陸

佩洛西訪台踩大陸紅線 台海局勢急轉直下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20828/bkn-20220828200221863-0828_00992_001.html

美國政壇第3號人物、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本月2日無視北京嚴厲警告到訪台灣,成為25年來首位訪台的美國眾議長,台海局勢急速惡化。她訪台後,接連有美國國會和州政府代表團訪台,局勢持續緊張,至周日(28日)再有美國軍艦通過台海,情勢再次升溫。

●8月2日:佩洛西專機深夜飛抵台灣松山機場,大陸解放軍空軍蘇35戰機隨即穿越台海,宣布同月4日至7日在台灣周邊6個海空域同步軍演,形同封鎖台灣;演訓區域後來增至7區。

●8月3日:佩洛西拜會立法院及會晤台灣總統蔡英文,黃昏離開台灣。大陸宣布停止進口柑橘類水果等及出口天然砂。

●8月4日:解放軍圍台演習開始,首日發射多枚彈道導彈,台軍戰機掛彈升空戒備,美軍派偵察機、導彈追蹤艦等監視解放軍演習。當日有4枚大陸導彈飛越台灣本島北部上空,日本指有5枚導彈落入其專屬經濟區水域。

●8月5日:大陸外交部宣布制裁佩洛西及其直系親屬,並公布8項反制美國措施,包括取消陸美兩軍戰區領導通話、取消陸美國防部工作會晤等。同日,解放軍052C型導彈驅逐艦長春號越過海峽中線遭台軍跟監,雙方最近距離僅有約180米。

●8月8日:台軍當日指,解放軍軍艦近日駛入台灣24海里海域「領海」鄰接區海域,是逾70年來首次。

●8月10日:解放軍東部戰區宣布完成圍台演訓,比原定官方演訓日期遲結束,同時公布解放軍常態化台灣海峽方向的戰備警巡。

●8月14日:5名美國共和民主兩黨國會議員訪台,翌日東部戰區於台灣周邊海空域實戰化演練。

●8月16日:中共中央台辦宣布對列入清單的一批「台獨」頑固分子等多人實施制裁,包括台灣行政院長蘇貞昌、立法院長游錫堃、外長吳釗燮、台駐美代表蕭美琴等,禁止他們進入大陸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並限制相關合作。

●8月21日:美國印第安納州州長霍爾科姆率團訪台。

●8月25日:美國參議員布萊克本抵台訪問,解放軍東部戰區翌日公布近日在台島周邊海空域實戰化演練。

●8月28日:2艘美軍神盾巡洋艦通過台灣海峽,為佩洛西訪台後首次。

陸美作戰直升機 今現蹤台海中線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20828/bkn-20220828192825729-0828_00952_001.html
[Image: bkn-20220828192825729-0828_00952_001_01p...0828200414]

美軍神盾巡洋艦周日(28日)過航台灣海峽,衞星導航監察技術(ADS-B)數據顯示,一架艦載美軍MH60R反潛直升機,當天下午4時出現在台海中線,至下午5時50分仍位於澎湖外海一帶。

另一邊廂,台灣國防部通報截至周日下午5時,解放軍23架次戰機和8艘次軍艦在台灣周邊海空域活動。其中8架次解放軍軍機當日飛越台海中線,包括3架次殲11戰機、2架次殲10戰機、1架次直10武裝直升機(武直10)和1架次蘇30戰機。

此外,2架次殲16戰機和1架次運8反潛機飛入台灣的西南空域。台軍派遣空中巡邏兵力應對、廣播驅離,並以防空導彈追監。

大陸戰機俯瞰澎湖 台軍官駁斥是認知戰假象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20816/bkn-20220816130015226-0816_00952_001.html

解放軍機艦現台周邊 台軍嚴密監控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20814/bkn-20220814134519002-0814_00952_001.html
[Image: bkn-20220814134519002-0814_00952_001_01p...0814204814]

[ 本帖最後由 KT150 於 2022-8-28 07:06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