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前中國「大好友」羅奇: 香港玩完
#1
[Image: e864f727-eddc-4fcb-9a08-355938d8d43a.jpeg]

2019年後,香港不但政治上,連經濟的盛勢都一去不返。不少原本看好香港經濟前景的國際金融重量級人物都舉白旗投降,跨國公司又紛紛用實際行動表態,將核心業務從香港轉移至海外。財經評論員指,種種跡象暗示,很多外商對香港未來的法治獨立欠缺信心,正在重新評估在港營商的政治風險。

昔日中國大好友、摩根士丹利前亞洲區主席羅奇(Stephen Roach)周一(12日)在英國《金融時報》以《我很痛心地說,香港已玩完》(It pains me to say Hong Kong is over)為題撰文,直指前特首林鄭月娥在2019年推出的《逃犯條例》成為香港經濟由盛轉弱的轉捩點,從此之後香港的優勢一去不返。

羅奇分析,香港的終結是受到三個因素影響。首先是本地政治,回歸後首20年,政局相對穩定,但由《逃犯條例》的修訂引發大規模的「民主示威活動」,其後中央實施新《國家安全法》,削弱香港自治,令「五十年不變」這個承諾被腰斬。

第二是中國因素。羅奇認為,一直以來香港股市對大陸經濟起著槓桿作用,但中國經濟最近「撞墻」,結構性問題,特別是 「三個D」,即高債務、通縮和人口結構老化(debt, deflation and demography),加上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以及房地產市場和地方政府融資處於下行周期壓力相結合,種種力量引發長達三年的熊市,香港亦直接受到拖累。

第三原因是國際形勢。自2018年以來,中美競爭愈演愈烈,而香港已深陷其中,此外,美國向香港的亞洲盟友施加壓力,要求他們在中美之間選邊站,將供應鏈設置在與美國有共同價值觀的地區,導致香港與其許多亞洲貿易夥伴之間產生隔閡,這會產生巨大的後果,因為香港已沒有了政治上的決定權(political discretion )。

財經評論:羅奇言論猶如「震撼彈」

財經評論員顏寶剛在本台的《財經自由講》中指出,羅奇除了是投資銀行家,他在經濟學界及政商界的影響力都很大,他寫的這一篇評論文章,就好似一個「震撼彈」,預料會令到很多人重新評估在港營商的政治風險。

顏寶剛說:「羅奇過去多年都是一個中國『大好友』,基本上看好中國經濟改革開放之後,無論是政治或金融市場的表現,可以說他是華爾街主流聲音的一個代表,代表背後的投資銀行、金融機構和銀行很重要的一個聲音,所以這一篇文章在《金融時報》寫出來,說『香港已經玩完』,這是一個震撼彈。」



全球第二大律師行在香港設立防火墻

另一方面,《金融時報》同一日報道,全球第二大的美資國際律師事務所瑞生(Latham & Watkins LLP)會將香港分公司的數據庫與律師樓的國際數據庫分拆;在香港工作的員工,由本月開始,除非經特別允許,除了儲存在中國及香港的檔案以外,他們不能翻查其他地區資料庫的內容。

兩位知情人士告訴《金融時報》,這間以洛杉磯為總部的跨國律師樓,如眾多美國公司一樣,對北京加強對香港的控制越來越警惕,律師樓的內部政策已經將「香港與中國一視同仁」。

香港分公司一早已經限制員工讀取機密客戶資料,新一波措施更進一步收緊香港員工存取儲存在中國以外的非私人文件。

錢志健:外商視在港業務為「打仗」

根據知情人士所說,律師樓擔心23條通過後,香港管轄資訊安全的法律會與中國相似,如果執法部門突擊搜查律師樓,有機會造成資料外洩,所以將香港分公司的數據庫,與其他亞洲部門,包括首爾、 新加坡及東京分拆,只是與北京部門的檔案連接組成大中華數據庫。香港員工亦不能夠讀取律師樓在美國、 歐洲及中東的數據庫。

錢志健形容這消息對香港的影響是雪上加霜。

錢志健說:「我覺得現在在打仗,因為文章說會計師樓德勤(Deloitte)和畢馬威(KPMG)的員工,去香港時和大陸一樣要用『鬼機 』,甚至比大陸更加差,因為香港會選擇性執法。香港23條立法,假設會在7月1日回歸慶祝日之前實行,只剩不到四個月的時間,這是釘在棺材上的最後一根釘子。」

香港財政司長陳茂波上周見記者時仍然強調,雖然賣地情況不理想,導致收入減少,但政府財政狀況仍然相當穩健。

記者:江穎 編輯:溫曉平

https://www.rfa.org/cantonese/news/hk-ga...81528.html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1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