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消委會 consumer council
#51
消委會:229蚊不銹鋼刀 鋒利度等同$2480三叉牌
http://hk.on.cc/hk/bkn/cnt/news/20180815...2_001.html
[Image: bkn-20180815100036175-0815_00822_001_01p...0815180641]
Reply
#52
男子社交程式誘女性購美容套票認罪 判刑前須全數賠償
http://news.tvb.com/local/5b910344e60383eb09411b59/
一名男子透過交友應用程式認識六名女子,誘使她們購買合共約二十三萬元美容療程。他在東區裁判法院承認控罪,押後至十二月判刑。

二十五歲被告黃琪昌在庭上承認六項就消費者作出屬誤導性遺漏的營業行為罪

案情指,他去年五至九月期間,透過交友應用程式先後認識六名女子,言談間假扮關心她們,又隱瞞是美容院經紀;聲稱朋友開美容院,帶她們去美容院進行千多元的美容療程,再游說購買套票。

當事主拒絕,被告以不同原因再游說,包括「不買會令他很沒面子」、「不買以後就不再見面」等,成功誘使她們購買合共約二十三萬元套票。其中一人更被困會議室三小時,最終購買超過八萬元套票。

控方指事主購買療程後,被告再沒聯絡她們。她們其後在網上搜尋美容院資料,發現很多關於銷售行為的負評,懷疑被告是美容院一分子,於是報案。

辯方求情時說,被告收取美容院三成、共七萬多元佣金,指被告受人慫恿,抵受不住「賺快錢」誘惑。

裁判官將案押後至十二月六日判刑,並頒下賠償令,被告須在判刑日前全數賠償六名事主,期間被告獲准保釋。

被告離開法院時,據了解,由於牽涉另一宗案件,隨即被深水埗警區警員拘捕。
Reply
#53
水樽含菌1,725萬個 污糟過商場廁板
擰蓋式最驚嚇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7/20493937
[Image: a0501a.gif]

不少人都有自備水樽的習慣,但水樽若沒有恰當清洗,隨時比廁所板更污糟。《蘋果》邀請8人試用4款不同種類的水樽一周,另到沙田新城市廣場採集女廁廁所板的樣本,結果發現,8名測試者使用的水樽含菌量均高於廁所板。有學者表示,若想水樽保持乾淨,應每天徹底清洗。
記者:李雨夢

《蘋果》邀請8人試用4款市面常見的水樽,包括揭蓋式、擰蓋式、吸啜式、吸管式,測試者使用全新的水樽一周,當中有一半人完全沒有清洗水樽,另一半則每天簡單以清水清洗。一星期後,本報將8個水樽交到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THEi)食品與健康科學學系化驗,調查水樽瓶口飲用位置的含菌量。結果顯示,含菌量最高為擰蓋式水樽,測試者阿淳的樣本總菌量為1,725萬個(CFU),是所有測試者中最高;含菌量最低則為吸啜式水樽,測試者李康廷的樣本測出總菌量為1,055個(CFU)。

擰蓋位較難清洗
THEi食品與健康科學學系亦曾抽驗學校裏的廁所板,結果發現總菌量只有雙位數字。《蘋果》再委託佳力高試驗中心到人來人往的沙田新城市廣場,採集女廁廁所板樣本檢驗。化驗結果顯示,該廁所板的總菌量只有40個(CFU),遠低於今次測試的8個水樽。家庭醫生林永和表示,廁所板驗得低菌量可能跟定期清潔有關,「我估係因為有做清潔,如果廁板唔抹都一定會有好多菌,因為人體皮膚都會有細菌」。
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食品與健康科學學系特任導師黃浩賢指,擰蓋式水樽驗出較高含菌量跟其面積有關,「見到擰蓋嘅面積比較大,同埋有啲位置比較難清洗,我哋口部掂到呢啲位置,飲完之後閂返個蓋會保持濕潤狀態,如果長時間懶洗,就會難清洗,咁細菌就會比較多」。吸啜式水樽含菌量較低,黃解釋:「呢啲樽飲用嘅位置暴露喺空氣中,長時間處於乾燥狀態,可能因為咁而少啲細菌。」
細菌或來自口腔
黃浩賢指,每個人使用水樽的習慣都不一樣,「使用頻率同清洗頻率都會影響含菌量,出現細菌嘅原因可能係口腔有細菌,飲用時帶到去水樽口,另外就係環境嘅細菌,水機或者水喉水都可能會令細菌走咗入去」。
家庭醫生鄭志文指高含菌量或影響健康,「要睇返係咩菌種,如果係致病嘅菌種,飲咗落去可能會影響腸胃」。鄭志文表示,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跟清潔有關,「可能有人唔會洗水樽,可能有啲水樽嘅設計令人難清洗,我哋本身口腔都會有細菌或者食物殘渣,有時用手抹個樽口,都會將啲菌帶咗入去,加上如果個環境濕,細菌就會繁殖滋生」。他又指,抵抗力較弱的人會更容易受細菌感染。
Reply
#54
Dyson空氣淨化器表現遜小米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9/20503137
[Image: a0703a.gif]
Reply
#55
六成面部護理產品含致敏物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9/20503140
[Image: a0704a.gif][Image: a0704b.gif]
Reply
#56
【美容變毀容】強國Masks菌落超標7,200倍 含激素可致畸胎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china/rea...4/58718132
[Image: 1537775611_4356.jpg]

美容變毀容!?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早前進行抽查,發現市面出售的面膜菌落總數不合格,其中有兩批次面膜檢驗結果超限量值上千倍,包括一款標稱為「珀微•面膜®藍莓嫩膚細緻面膜」,更超出標準限量值7,200倍。另有兩款面膜含有可致畸胎的糖皮質激素。有網友就嘲諷,使用這些面膜和將糞便敷在臉上沒多大分別。

據央視報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檢測人員,早前對16家企業所生產的23個批次面膜進行檢測,發現有十多家企業至少18批次的面膜菌落總數不合格。其中超標達到20倍以上的樣品分別是:

水盈七子白水分緣面膜(廣州美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委托方:美國凱納國際(香港)有限公司);
谷幽蘭淨白面膜(武漢潤禾生物醫藥有限公司);
美麗習慣®從容美白面膜(佛山市南海區裡水從容化妝品廠);
玉顏面膜二號(新疆方冠楊氏化妝品有限公司);
茜茜雨露熊果苷雪顏亮膚隱形面膜(廣州博羿化妝品有限公司);
茜茜雨露洋甘菊舒緩調理面膜(廣州博羿化妝品有限公司);
茜茜雨露備長炭淨顏水潤黑金面膜(廣州博羿化妝品有限公司);
沁顏芯鮮潤•復活草瞬透沁潤補水面膜(廣州博羿化妝品有限公司)

至於被檢測出菌落超標上千倍的兩批次面膜,其中一款標稱為「嬰國天使嬰兒蠶絲面膜」,菌落總數超出標準限量值1,000倍。另有一款為「珀微•面膜®藍莓嫩膚細致面膜」,超出標準限量值7,200倍。

另外,當局又檢測出有兩款面模添加了違禁物糖皮質激素,包括膜法奇跡之補養面膜、靜距離千顏蜜語桃花淨顏靚膚面膜。有消費者指,用了2盒膜法奇跡之補養面膜後,臉部開始脫屑、發癢。

有皮膚科專家指,糖皮質激素的短期效果就是可以收縮毛細血管,讓臉部發紅或膚質敏感的人,皮膚一下子變得好了,但該激素一般用於搶救病情危重的個案,具有抗炎、抗過敏、抗休克等多種作用。如果長期使用,會帶來許多嚴重的不良反應,如浮腫、痤瘡、高血壓、高血脂等,還可能誘發或加重糖尿病等疾病以及令胎兒畸形等。
Reply
#57
消委會屢接電器維修保養投訴 指部分保養計劃限制多
http://news.tvb.com/local/5bed7f67e60383a716f4b776/

消委會測試潔面產品 部分標籤無清晰列明成分
http://news.tvb.com/local/5becfd6ee603832f6ef4b770

消委會測試60款潔面產品 其中九款驗出可致敏防腐劑 
http://news.tvb.com/local/5bece8a9e60383dc3af4b77a

消委會:9款潔面產品可致敏 廿蚊名創優品媲美$410 SK-II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18111...l?refer=hn
[Image: bkn-20181115100002405-1115_00822_001_01p.jpg]
潔面是護膚的第一步,但要確保潔面產品不含雜質或導致皮膚過敏至為重要。消費者委員會測試市面上60款潔面產品,當中包括男士潔面產品,發現9款產品分別驗出可致敏的防腐劑或游離甲醛等,部分更超出歐盟規定。測試又指,售價最貴達410港元一支的SK-II,與售價20港元的Miniso(名創優品)潔面產品評分一樣。

消委會的測試中,樣本售價由20港元至410港元。當中有5個樣本驗出防腐劑「MIT」,有機會令部分人士產生過敏反應,而男士潔面產品「曼秀雷敦 控油清爽系列-控油冰爽潔面泡沫」的MIT含量更高出歐盟最新的規定。另外「多芬潤澤水嫩洗面乳」及「Tesco Cleansing Face Wash with cucumber extract」除驗出MIT外,亦同時驗出另一種防腐劑CMIT。

此外,有5個樣本驗出含酒精成分異丙醇,如頻密使用相關產品就有機會令皮膚乾燥。另測試同時發現4款樣本含水楊酸,若長期經皮膚大量吸收,或有機會引致水楊酸中毒,出現頭痛、嘔吐等反應。

另外,有逾30款樣本評分得最高的5分,當中售價最貴的為產自日本的「SK-II Facial Treatment Gentle Cleanser」,與最便宜的20港元「Miniso Rice Cleansing Foam」,以及售價只售29港元的「Garnier 櫻花透白潔面乳」同得5分,亦無驗出防腐劑等。

在產品標籤方面,19款樣本沒有詳細列明全部成分資料,當中大部分來自日本。

消委會:$150易潔鑊媲美$2388貨 9成樣本不耐刮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18111...l?refer=hn
消委會測試25款易潔鑊,售價介乎70港元至2388港元,發現一款售價僅150港元的宜家家居Ikea易潔鑊與售價達2388港元的Le Creuset總評同獲4星,其在各項表現更較後者平均,反映市場亦有價廉物美的產品。

今次評分最高的三個牌子為Vita Craft、Magic Living及GreenPan,售價分別為1980港元、988港元及799港元,其總評達4.5星。消委會用氣體爐、電磁爐及電陶爐測試各樣本加熱及熱力均勻能力,發現各樣本表現參差,其傳熱速度可相差達1.8倍至3倍。熱力均勻測試方面,各樣本表現十分懸殊,鑊面溫差達攝氏20度至100度不等。

至於耐用方面,Dorco mychef、雅窗牌e.window及匡橋Concorde樣本耐磨程度較差,更有22款(即近九成)樣本在耐刮測試下,其部分塗層被刮走,令內層金屬外露。

至於模擬載重測試,在裝載其全滿容量的水的2倍重量下,Fissler僅提取4600次已出現連接位置斷裂情況。消委會同時在Dorco mychef及尚膳廚Zenez的輔助手柄金屬鏍絲攝氏95.5度及122.8度,高於標準上限的攝氏55度,該2款產品更未在說明中提醒用戶使用隔熱裝備,消委會已就結果通知海關。

消委會提醒消費者勿使用尖銳廚具攪拌食物,及易潔塗層一旦脫落,情況嚴重便應停用等。

[ 本帖最後由 ChairmanMao 於 2018-11-15 13:20 編輯 ]
Chairman Mao
Reply
#58
消委會:家電保養搵笨? 維修4K電視要1萬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18111...2_001.html
Chairman Mao
Reply
#59
陳庭欣代言 消委會譴責
凱詩美容不良推銷 呃殘疾男碌卡3.7萬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7/20555654
[Image: a0801b.gif]

開業30多年、無綫藝人陳庭欣任代言人的凱詩美容集團昨日被消委會點名譴責,斥其以高壓或脅迫方式、誤導合約條款等不良銷售手法推銷療程,甚至向殘疾人士「埋手」,誘使他簽下3.7萬元療程。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表示,不少投訴人也是接到凱詩的推銷電話,稱可以98元優惠價享用皮膚分析和美容服務,誘使他們光顧,再以各種手法迫使買下療程。黃提醒市民便宜莫貪,「面對優惠時要諗清諗楚」。
記者:李思潁

凱詩美容有16間分店,遍及港九新界。消委會歸納其常見推銷手法,如以低價體驗療程或招募神秘顧客等,誘使消費者到訪分店,再以高壓和硬銷手法推銷;職員為求開單,解釋合約條款時含糊其辭,最終消費者發現與事實不符。凱詩又以免費禮物或抽獎等哄騙消費者交出信用卡,聲稱不會簽賬,但最終卻擅自幫他們簽卡,更涉向肢體傷殘和精神狀況有異人士推銷療程,迫使他們簽單。

今年29宗投訴

其中一個案為腦部殘障、持有殘疾人士登記證的男士,今年1月被推銷電話吸引至上水分店。月入9,000元的他在職員游說下拿出信用卡,花費3.7萬元購買療程。他的哥哥及後向凱詩追討要求退款,並提供無行為能力的醫生證明,惟凱詩堅持他自願購買,拒絕退款。另一個案是一名女士6月中被凱詩以擔任示範者為由吸引至分店,再以抽獎誘使她交出信用卡登記。職員其後不斷以分期還款和簽下可即獲智能手機等理由疲勞轟炸她,事主為求脫身終購買16.8萬元的美容療程。

消委會指2016年至上月已接獲82宗相關公司的投訴,並把50宗轉介海關跟進,涉及總額逾235萬元。投訴個案持續增加,單是今年首10個月已有29宗,涉及總額達130萬元,比2016年時的37.4萬元增加約3.5倍。黃鳳嫺指凱詩的代表不合作,去年開始相約會面時間,終拖至今年4月才會面。自4月會後接獲19宗投訴,當中只有2宗解決,7宗未達共識,其餘10宗更沒回應,可見凱詩無積極處理和改善,故此決定公開譴責。

黃提醒不要隨便把信用卡等個人資料交予他人,當遇上被迫購買療程時應保留所有單據,並趁記憶猶新時以文字或錄音方式記錄過程,方便追討。美容服務的不良銷售手法不是冰山一角,市民鄭小姐表示,曾在接受服務期間遭游說加購服務,自言懷疑受騙。《蘋果》曾到凱詩銅鑼灣分店和辦公室,惟無人回應,並以電郵再查詢,截稿前亦無回覆。

涂謹申促修《商品例》堵漏洞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7/20555656

為加強對不良營商手法的監管,政府2013年實施經修訂的《商品說明條例》條例,惟修訂後仍出現多宗涉及健身及美容行業等不良銷售手法的個案。民主黨涂謹申指營商手法層出不窮,若累積一定數量的不良營商手法案例,政府可考慮修例以堵塞漏洞。

被問及法例需否再修訂,涂謹申指,法例條文需有準確字眼,若有一定數量案例顯示相類似的不良銷售手法,或成新的立法方向。海關回覆查詢時指本月下旬收到由消委會轉介一宗涉及凱詩美容的個案,正進行調查,強調每宗個案皆有其獨特性,實際個案需據調查結果和有關證據才能判斷。

海關查114案僅檢控7宗

海關提到,2013年7月至今年10月底,就美容美髮服務方面一共展開114宗調查個案,當中7宗成功檢控,涉案人士分別被判監3個月、社會服務令200至240小時或罰款1,000至60,000元;4宗被法庭裁定無罪;另外4宗審訊進行中,當中2宗個案的被告已認罪並將於下月判刑;另有3宗正在調查。

據《商品說明條例》條文,商戶不得向消費者提供任何虛假或具誤導性的資料。若任何商戶作出《條例》禁止的營業行為,如「虛假商品說明」、「誤導性遺漏」、「具威嚇性的營業行為」和「餌誘式廣告宣傳」等即屬違法,最高可被判罰款50萬元及監禁5年。
Reply
#60
【華仔騷腰斬】演唱會取消只退正價 消委會:買黃牛飛需自負風險
http://std.stheadline.com/instant/articl...8%E9%9A%AA

消委會抽查 九成餅點含致癌物
泰昌蝴蝶酥 榮華蛋卷 Sainsbury’s曲奇最高危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6/20592207

港女過深圳
3分鐘被索$1,400漫遊費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6/20592088

有港人過境深圳3分鐘即被收1,400元漫遊費!消委會在過去3年,每年收到逾200宗涉數據漫遊的投訴。有專家提醒,市民在毋須使用數據漫遊時,應自行關掉漫遊功能,最徹底的做法是要求營辦商關閉漫遊服務,以防不慎被收取高昂的漫遊費。

3年727宗投訴

投訴人李小姐兩年前向一間電訊公司申請漫遊日費計劃,早前她前往深圳,不到兩分鐘即收到600元的數據漫遊收費短訊,再過一分鐘再收短訊指其漫遊費用已達1,400元,需暫停其漫遊功能。她其後再收到短訊指,其數據漫遊費用已逾4,500元,提示她申請日費計劃。她回港後向電訊商投訴,惟對方指她申請日費計劃有時效性並已過期,若她願意為其本地月費計劃續約,願意減收一半費用。李不忿電訊商做法,遂向消委會投訴,經調停後電訊商同意李只需支付30%漫遊費用。

消委會過去3年收到727宗有關數據漫遊投訴,去年和前年各有236宗及253宗。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表示,港人外遊較多人選用Wi-Fi蛋和電話卡上網,當中Wi-Fi蛋最易使用,但缺點是沒有電話功能。不過,他提醒市民購買電話卡時,需注意電話卡是由當地還是香港電訊商發出,「如果係外國出,咁你插卡個時已經係當地網絡,應該唔會收你漫遊費,但如果係香港電訊商出嘅電話卡就要留意,啟動張卡時有機會連到漫遊」。

他建議,市民可開設日費漫遊服務,「唔小心用咗漫遊數據,一日最多都係收多你幾十至百零蚊」,若要完全避免誤用漫遊數據服務,最徹底做法是向電訊商要求關閉漫遊數據服務。

旅遊達人小斯提醒市民搭飛機前要開啟飛行模式,亦要關閉上網功能,「有時你冇熄到上網,落機可能連咗上網,又或者有人搭飛機唔閂手機,一嚟影響飛機安全,二嚟有時喺飛機上面有機會上到網,可能唔包係日費漫遊,無辜要額外畀錢」。

[ 本帖最後由 WeAreHK 於 2019-1-15 19:31 編輯 ]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1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