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台灣「國家」地位? Taiwan's country status?
#21
美亞太助卿:台海問題非中國內政 美國將竭力為台灣打造國際空間
https://www.hk01.com/article/893993

繼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後,美國亞太助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2日表示,「台海和平穩定全球關切,非中國內政議題」,矢言為達成嚇阻,美國政府除了持續對台軍售,也會「為台灣打造國際空間」,竭盡所能維繫台海和平。

不久前,布林肯曾在俄烏戰爭即將屆滿一年之際,拋出「台海衝突不是中國內政」的說法。康達2日出席參議院外委會亞太小組聽證會,被問到台海情勢時,他重申此論述,並指「全球許多夥伴國家都是如此認為」。

康達首先強調,美國一中政策未變,該政策過去40多年來協助維繫台海和平與穩定,美方支持現狀,反對任何一方改變現狀。

康達表示,很欣慰看到世上許多夥伴國家,皆認知到台海和平與穩定是國際關切的重要議題,而非只是中國內政。全球貿易50%通過台海,90%高階晶片在台灣製造,「若台海發生任何危機或衝突,對全球經濟將有毀滅性影響」。

康達曾任美國駐越南大使,圖為2019年2月時任國務卿蓬佩奧與當時駐越南康達於河內與越南外交部長會面。(Reuters)

康達指出,貿然行事而引發台海衝突,對誰都沒有好處,包括中國在內。他說,華府致力透過嚇阻維繫台海和平穩定,除提供台灣防禦性軍備外,也努力為台灣打造國際空間,確保台灣持續在世界上扮演重要角色。

至於如何加強台灣防衛,康達表示,美國政府竭盡所能加速交付台灣已購買軍備項目,也每天就台灣自己能做些什麼與台灣夥伴協商;並指台灣總統蔡英文已實施一系列防衛改革,包括全民防衛、投資不對稱戰力、延長役期至一年、大幅增加國防經費等。

就在康達做出上述發言的同日,訪美的捷克外長利帕夫斯基(Jan Lipavsky)也與布林肯舉行會談,美捷會後發布聯合聲明,重申會致力維繫台海和平與穩定,並深化對包含台灣在內的區域民主夥伴的支持與合作。針對台灣問題與台海和平發聲,已成過去一段時間以來,美國與盟友政要會面暨發表聲明的標配之一。

誰更支持「武統」台灣?一份針對中國大陸受訪者的民調說了些什麼?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65745337

今年五月,知名英文期刊《當代中國》(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發表了一份有關近1800多位中國公民針對「武統」台灣的相關民調結果。研究調查顯示,受訪者中表示支持北京「武統」台灣者僅有55%,而且有33%的受訪者不同意動用武力統一台灣,表態希望立即對台灣發動戰爭者則僅有1%,民調結果引發輿論討論。

事實上,有關中國民眾對於兩岸議題的看法,因為議題敏感一直不多見。因此,近年來發表的幾分相關學術民調研究,都引發持續關注。此次發表最新研究的兩位作者分別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劉遙(Adam Y. Liu)助理教授及紐約大學上海分校副教授李曉雋。

民調報告作者之一的劉遙告訴BBC中文說,「最重要的發現是大陸民眾對解決台灣問題的手段有比較大的包容性,並不是像預期的一樣多數都傾向武統。換言之,研究結果顯示,武統並沒有在受訪者間獲得壓倒性的支持。

在兩岸局勢緊張及美中關係不睦的當下,相關調研引發各方關注。兩位作者在論文最後也提到研究結果或可讓美國決策者認識到,對多數中國受訪者來說,並沒有一個立即出兵武統台灣的時鐘正在倒數,美國無須施行強硬的對華政策。

美國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學系助理教授王宏恩在分析該民調結果時對BBC中文表示,這篇文章的結論之一是較高教育程度的中國公民更支持武統,事實上與過去其他學者的研究相同,亦即在社會階層越頂端的中國民眾,越會在民調上跟官方宣傳口徑一致。

長期從事政治民意調查及研究的王宏恩補充說,「但這也有一些隱憂,畢竟55%仍是過半數字,代表就算中國忽然民主化,台灣還是可能處在威脅之下」。

劉遙也對其他媒體強調,該調查對北京中南海傳達了「武力統一」並非多數受訪者認為的唯一選擇,北京也許無須認為對台灣需要採取更強硬的態度,因為對多數受訪者而言,更溫和的兩岸政策也是可以被接受的

「武統」民調
此次劉遙二人的研究調查是透過線上選擇加入(online opt-in panel)形式進行。抽樣受訪者遍及中國大陸各地,從不同年齡、收入及性別的受訪者都有,調查是在2020年底到2021年初進行,一共回收2000多份問卷,再篩選過濾1824份有效問卷後再進行分析。受訪者不包含居住在海外的中國公民。

但是,如同所有的政治民調一樣,因為樣本數、問題導向或分析方法等,皆會影響最後的統計數據分析結果。一般來說,小規模的抽樣研究並不能代表所有人,但是需做到精確統計及分析,從樣本中提供凖確的數字給外界參考。

譬如,劉遙向BBC中文解釋,問卷問題特別強調台灣沒有宣佈「台獨」,「在不發生重大『台獨』事變的情況下」,受訪者並不認為「武統」迫在眉睫。中國政府即使選擇保持現狀也並不見得會失分。」

「我們並沒有在問卷中設計一些特殊的情境,如台灣當局觸碰大陸的《反分裂國家法》。」他補充。

針對問卷結果為何「只有」55%的人支持「武統」,王宏恩對BBC中文表示,這可能跟該問卷設計上的問法有關。他說,因為該調查問卷問的是,「是否要在2024年武統台灣」,而發問卷的時間點是2021年新冠肺炎肆虐之際,「當時很多中國民眾可能覺得沒空、或覺得2024年太近了。我認為假如問的是——是否永遠放棄武力攻打台灣,數字可能會有不同。」

這份調查問卷設計了五種不同的「統一台灣」手段,包含武力攻台或經濟脅迫等方式。結果顯示,只有55%的受訪者支持對台灣發動全面戰爭,但只有1%的最極端選項,亦即直接開戰。其他選項,包括「在台灣外圍發動有限度的軍事行動」有58%的支持率;「對台灣實施經濟制裁」則有57%的支持率。「維持現狀,以強化經濟與軍事實力,直至統一」則有57%。

此外,針對「兩岸可以各自為政,不一定非要統一」的問題,有22%的受訪者表示「接受」,71%表示「不接受」,7%表示「不確定」。香港媒體《南華早報》指出,針對在中國屬於高度敏感的台海議題,竟然有22%的受訪者表示「兩岸不一定要統一」,令人感到意外。

教育程度越高越支持「武統」?
劉遙也告訴BBC中文,此份調查同時發現,大齡、男性及教育程度高的受訪者較支持中南海使用激烈手段處理台灣問題,包含「武統」。

該調查推估出來的其中一個解釋是,或許是年紀較大的中國人耐心逐漸流失,而他們冀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台灣問題以某種方式解決,而非持續地等下去。但是,無論如何,研究者認為,調查結果某種程度上挑戰了北京官方的主流論述,即「收復台灣幾乎是每一個中國人的集體意志。」

王宏恩告訴BBC中文,事實上,近年來在中國研究前沿期刊《當代中國》,不同學者發表的「武統民意」研究具有相似的研究結果。

譬如,2022年,由中國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群組,在2019年透過手機訪問1729位沿海城市的中國公民有關「武統台灣」的意見發現,有58%的受訪者支持武力攻打台灣,而且男性、收入和教育程度較高、跟台灣人有接觸、認為中國經濟比台灣好的受訪者,更支持「武統台灣」。

王宏恩認為,該研究也顯示了北京掌握武統台灣的民意,有一個由上而下的過程,顯現在教育程度上:「而戰狼外交也是呼應了中國比較具有資源的群體人士的看法。」

此外,2017年三位台灣學者發表了與北京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合作的研究顯示,有51.6%的受訪中國民眾支持「越快統一越好」,28.8%的受訪者接受可以「慢慢來談」統一。但僅有6%的受訪者選擇「武統」,82.1%則支持協商

該研究又稱,受訪者中越認為自己住的城市比台北先進、或越覺得台北市落後的群組就越想盡快統一以及對台動武。

該研究是在2013年收取樣本,以電腦輔助電話調查系統,在包含北京、重慶、哈爾濱、深圳、上海等10個城市,抽樣手機號碼訪問了2000名年滿18歲的中國城市居民。

王宏恩教授說,該調查樣本雖然並無法代表全體中國民眾,但已是少數能做到跨省份且是大型的民意調查,受訪者背景多元。

報告:大陸如控制台灣 對美構成災難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3...2_001.html

美媒周四(6日)引述美國海軍情報局(ONI)上月一份分析報告指出,如果中國大陸成功控制台灣,無論有沒有動用武力,對美國來說都是災難。報告指,這將標誌大陸在意識形態上戰勝民主、自由和西方,並得以吸納台灣這個主要經濟體,認為美方應強力反制中國在全球的霸行

ONI指摘,大陸領導層願利用漸進的擴張主義和武力來解決領土問題,犧牲鄰國的利益;而解放軍已成為一支強大、高殺傷力的戰鬥力量,與美軍旗鼓相當。當局認為,台灣陷落可能令大陸有更多國家臣服而影響力大增,而美國影響力與信譽則暴跌,其自由開放印太地區的承諾將受質疑

另外,台灣國防部周六(8日)公布,截至當日早上6時的24小時內,共偵獲解放軍軍機13架次、軍艦6艘次持續在台海周邊活動。其中2架次蘇30戰機、1架次BZK005無人機逾越海峽中線,1架次運8反潛機飛入台西南空域。

海外官網將中國與台灣並列 奢侈品牌BULGARI道歉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30...2_001.html
官網將台灣列國家 寶格麗道歉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chin...00178_003/
[Image: 0713-00178-003b1.jpg]
寶格麗海外官網把「中國」與「台灣」並列。
Reply


Messages In This Thread
[No subject] - by 愛新覺羅 - 10-13-2022, 07:07 PM
[No subject] - by 愛新覺羅 - 10-13-2022, 07:09 PM
[No subject] - by QEpark - 10-27-2022, 07:28 PM
[No subject] - by QEpark - 10-28-2022, 06:18 PM
[No subject] - by QEpark - 11-02-2022, 04:08 PM
[No subject] - by 揸流攤 - 11-19-2022, 08:22 PM
[No subject] - by 陪瞓導師 - 12-15-2022, 10:07 PM
[No subject] - by hippies - 01-21-2023, 06:45 PM
[No subject] - by hippies - 01-21-2023, 07:38 PM
[No subject] - by hippies - 02-16-2023, 04:13 PM
[No subject] - by hippies - 02-16-2023, 04:16 PM
[No subject] - by IamHK - 03-19-2023, 11:27 AM
[No subject] - by IamHK - 04-13-2023, 06:22 PM
[No subject] - by KowloonWalk - 04-20-2023, 10:59 AM
[No subject] - by KowloonWalk - 05-08-2023, 03:31 PM
[No subject] - by 鐵木真 - 05-30-2023, 09:13 PM
[No subject] - by 鐵木真 - 06-02-2023, 12:40 AM
[No subject] - by 大咸濕 - 06-17-2023, 10:51 AM
[No subject] - by 大咸濕 - 07-04-2023, 07:20 PM
[No subject] - by 大咸濕 - 07-05-2023, 10:05 PM
[No subject] - by 大雪茄 - 07-15-2023, 07:01 PM
[No subject] - by 大黃蜂 - 08-30-2023, 07:17 PM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1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