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新疆) 維吾爾人權政策法案 Uyghur Human Rights Policy Act
#11
美眾院通過維吾爾人權政策法案
https://hd.stheadline.com/news/daily/chi...5%E6%A1%88

  中美關係持續升溫,除在軍事上的「萬里來訪」,在政治上也有新的對抗法案。昨日美國眾議院通過「維吾爾人權政策法案」,並要求總統特朗普對迫害維吾爾族人的中國官員實施制裁。眾議院以四百一十三票支持、一票反對獲得通過該法案。

  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就指,法案帶出「美國國會不容忍中國侵犯人權」的強烈信息。據悉,參議院早於本月十四日已一致同意通過法案。

  根據美國立法程序規定,法案經參眾兩院通過就會送交總統簽署後生效。而總統有十天考慮簽署或提出反對,不過就算特朗普不簽署亦不反對,法案則十天後自動生效。

[ 本帖最後由 后太禧慈 於 2021-3-27 13:41 編輯 ]
Reply
#12
年底大選結果 不會影響美國對中強硬路線
https://www.thestandnews.com/internation...%E7%B7%9A/

在疫情之下,美國的民主選舉仍如常進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初選,大局已定,奧巴馬時期的前副總統拜登將代表民主黨與特朗普在十一月競選總統大位。

在過去幾年,美中矛盾越來越尖銳。香港與台灣對抗北京的滲透與鎮壓,一直都單打獨鬥,但在最近三年忽然獲得美國越來越明確的公開支持。一些朋友說香港與台灣抵抗中共的戰略環境,從來沒有像現在那麼有利。總統是美國的最高元首,很多人將美國現在對中轉強硬,歸因於特朗普一人,無可厚非。但如果有朋友擔心特朗普連任失敗,拜登上場,美國會從回親中路線,則是過慮。

過去兩年美國對港對台的有利政策,其實都由國會主導,同時得到民主共和兩黨支持。現在美國政界兩極化嚴重,差不多所有與內政有關的議案,都遇到兩黨投票取向相反的情況。但所有與中共對著幹的法案,如《台灣旅行法》、《維吾爾人權政策法案》、《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卻都在國會以極大多數,甚至是毫無異議下通過。這在兩極化的美國政治環境,簡直是奇蹟。這也顯示美國對中轉向強硬,對港對台抗中加大支持,乃是兩黨共識,不單是一個總統一個黨的事情。

在 2016 年大選,無論民主黨的希拉莉和共和黨的特朗普,都主張宣布中國是貨幣操縱國,向中國貨加徵關稅。當時不論美國的主流媒體和中共媒體,都預期特朗普如當選,其中國政策將會更務實、更受商業利益影響不受意識形態干擾。更有不少人擔心,特朗普家族在中國的生意,將令他對北京強硬不起來。

特朗普當選上任後的第一年,遲遲未兌現選舉承諾向中國加徵關稅,當時不斷受到民主黨攻擊,鞭策他盡快加中國關稅。而當時也有不少分析認為,特朗普依靠中國說服金正恩與美國講和,所以會不惜在經貿問題上給中國好處。這些猜想和憂慮,當然隨著 2018 年美國正式向中國加關稅和封殺中國高科技企業而消失。去年國會幾乎無異議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特朗普遲遲未表態,又引起一些香港朋友擔心特朗普會以拒絕簽署法案交換北京在貿易談判上妥協,結果又是過慮。

事實上,美國的對中政策,就像一艘巨大航母,轉向需時,很難在短時間轉來轉去。美國對中趨向強硬,其實是奧巴馬時代開始的事情。2008 年全球金融風暴前夕,不少美國企業已經開始投訴中國沒有兌現加入世貿時的承諾,更出現美資被針對和知識產權被盜竊的狀況。調整由克林頓到小布殊美中經濟融合政策的呼聲,開始出現。中國在南海越加霸道和在朝鮮問題上不合作,則引起美國外交軍事體系要求改變對中政策。

這些意見在體制內醞釀多年。2009-11 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中國凌霸行為變本加厲,終於導致奧巴馬在第二任通過軍事上「重返亞洲」(Pivot to Asia)政策和排斥中國在外的環太平洋夥伴自由貿易協定(TPP)來圍堵中國。2018 年初在《外交事務》雜誌發文主張根本改變尼克遜以來的美國對中交往政策,作者也是奧巴馬時代的官員。特朗普時代棄 TPP 而改以關稅和科技制裁對付中國,只是方法上的轉變,而不是方向上的轉變。

當年華府的親中路線,建立在兩黨共識之上。現在華府對中強硬,也是兩黨共識。今年十一月美國大選結果無論如何,美國的對中強硬政策,都不會有原則上的轉變。香港與台灣朋友,最重要是同時爭取民主共和兩黨的支持,實在不用太著緊選舉結果。
Reply
#13
中國境外維族團體向國際刑事法院(ICC)提交受中國迫害的證據
https://www.rfi.fr/cn/%E4%B8%AD%E5%9C%8B...9%E6%93%9A

中國境外維吾爾族團體7月6日表示:已向國際刑事法院(ICC)提交了中國侵害賠償法的證據,試圖推動使中國政府最高領導人正式被調查。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穆斯林佔多數的維吾爾族控訴他們長期在新疆蒙受不當對待。這批向海牙國際刑事法院提出的控訴多達數百頁,指控中國“政治再教育營”通過虐待等手段,來改變維吾爾人的宗教與文化。據報道:這些指控大致獲得國際媒體證實,也遭到西方政府廣泛譴責。美國政府最近更承諾,會讓大規模拘禁維吾爾人的中國官員負起責任。

海外維吾爾族團體提交的文件表示,“東突厥斯坦共和國流亡政府”(East Turkish Government in Exile)與“東突厥斯坦民族覺醒運動”(East Turkistan National Awakening Movement)這次向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提交中國“廣泛與系統性”犯罪的證據,目的在於觸發調查。

該文件把維吾爾人受虐待歸咎於中國高層領導人物,包括中國現任與前任國家主席習近平和胡錦濤,以及新疆省高官和軍方指揮官。而且犯罪事件“大規模出現,因此應該全數進行調查,以查明能否起訴或審判犯罪人”。

中國政府方面一貫否認曾經惡劣對待維吾爾人或其他少數民族,同時強調這是屬國內的事務,是干涉中國內政。北京還宣稱要以鐵腕手段根除維吾爾族內部的恐怖分子,因為有個別維吾爾人發動炸彈或刺殺攻擊。

分析認為:維吾爾人的這項行動結果如何仍充滿不確定性;因為中國並非國際刑事法院成員國。

國際刑事法院發言人尚未立即回應置評要求。
Reply
#14
蓬佩奧宣稱中國對維吾爾人進行種族滅絕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0120.htm

美國指控中國壓迫新疆維吾爾人,犯下種族滅絕和反人類罪行。

國務卿蓬佩奧在卸任前一天發表聲明說,經過仔細研究獲得的事實後,指中國共產黨自2017年3月以來,對維吾爾人和其他少數穆斯林族群,犯下反人類罪行,外界目睹,中共有系統地企圖消滅維吾爾人,而且相信種族滅絕持續。

他說,不會保持沉默,聲言如果允許中國共產黨對自己的人民犯下種族滅絕和反人類罪行,應想像一下,在不遠的將來,中共將會對自由世界做些甚麼。

蓬佩奧敦促包括法院在內的所有國際機構,就中國對待維吾爾人的行為採取行動,並稱有信心美國將繼續施加壓力。

蓬佩奧呼籲中國廢除拘禁制度、拘留營、軟禁和強迫勞動,並停止強制性的人口控制措施,包括強迫絕育、強迫墮胎等。他還敦促中國結束酷刑和虐待拘留人士。

人權組織認為,新疆至少有100萬維吾爾人和其他穆斯林被關押在「再教育營」。

特朗普政府早前宣布,停止從新疆進口棉花和蕃茄,稱這是要封鎖涉嫌使用強迫勞動產品輸入美國。

北京一直強調,新疆問題不是民族、宗教或人權問題,新疆根本不存在所謂的「再教育營」,而是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新疆採取一系列反恐和去極端化措施,取得積極效果;又反駁所謂強迫勞動問題,是美國等個別西方國家,憑空編造的世紀謊言。

美國宣稱中國對維吾爾族穆斯林犯下種族滅絕罪
https://cn.wsj.com/articles/%E7%BE%8E%E5...1611099910

最後出擊 蓬佩奧指控中國對新疆維吾爾人進行「種族滅絕」
https://china.hket.com/article/2857458/%...5%E3%80%8D
Reply
#15
加拿大國會準備投票 決定中國維吾爾人處境是否涉種族滅絶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5%E7%B5%B6

加拿大保守黨在過去1周向國會提交動議,要求加拿大正式宣布,中國對維吾爾族穆斯林的罪行涉及種族滅絶。國會最早或會於2月22日就動議進行不具法律約束力的投票。

加拿大廣播公司(CBC)指,保守黨黨魁奧圖爾(Erin O'Toole)曾說需要透過動議及投票來發出清晰及明確的訊息,稱加方會捍衛人權及人權的尊嚴,即使這代表加方要犧牲一些經濟方面的機會。

中國駐加拿大大使叢培武20日指,中國沒有維吾爾人被虐待,稱聯合國及其他人指控「數百萬人在拘留營中被強迫勞動及絕育」,只是針對中國、且無根據的攻擊。他表示,中方堅決反對加拿大的行動,因為這與事實背道而馳及干涉中國內政,新彊完全沒發生任何種族滅絶行為。
Reply
#16
歐洲議會不滿中國反制裁 急叫停審議中歐投資協定(第四版)
https://china.hket.com/article/2914270/%...?mtc=20023

[Image: 0323_1024.jpg]

美歐加英同步就新疆人權問題制裁中國,其中不僅是歐洲32年來首度向中國發出制裁決定、事件亦令中歐關係有急劇惡化的風險。就在中國宣布反制裁歐洲、對歐洲十人一機構採取行動後大半天,歐洲議會取消了一個有關中歐全面投資協定的審議會,令這份協定能否落實蒙上陰影。

(新增第十三段華春瑩回應)

而作為歐洲高科技國家的荷蘭,荷蘭外交部事後召見中國駐當地大使,就中國制裁名單中有來自荷蘭的歐洲議會議員,提出了詢問。

歐盟與美國、英國、加拿大於周一(22日)協調行動,罕見地在同一天宣布以新疆人權為由,制裁中國官員及機構。中國當局迅速作出回應,宣布對歐洲10名個人和4個實體實行制裁,包括多名歐洲議會的議員、歐洲一些知名智庫和學者,他們都曾就中國的人權問題積極發聲。

中歐關係恐因互相制裁而生變

值得注意是,歐盟對中國的制裁、中國對歐洲的反制裁,不僅可能令中歐關係惡化,更恐波及歐盟與中國的經貿關係,特別是去年底完成談判、歐洲議會正審議的中歐全面投資協定。

歐洲議會國際貿易委員會副主席居拉(Winkler Gyula)周一在電郵中說,「鑑於歐盟與中國關係今天的最新發展,尤其是(中方)令人無法接受的制裁,歐洲議會決定取消原定星期二就簽署中歐全面投資協定CAI舉行的一個審議會」。

他還在Twitter中說,「歐盟是講價值觀和原則的,無論是在歐盟內部,還是在全球範圍內」。

去年12月,中國突然在多個長期無法得到解決的關鍵領域對歐盟作出了重大讓步,從而與歐盟原則上達成中歐全面投資協定。

中方這一舉動被視爲中國拉攏歐洲國家,以瓦解美國拜登新政府與盟國組建「抗華聯盟」的一項重大措施。

但中歐全面投資協定如要落實,還必須獲得歐洲議會的批准。一些分析人士說,在此關鍵時刻,中歐關係如惡化,中歐全面投資協定前景蒙上陰影。

事實上,歐盟內部有不小的聲音,否定中方的反制裁措施。歐洲議會主席薩索利(David Sassoli)周一通過社交媒體發出聲明,對受到中國制裁的5名歐洲議會議員、和歐洲議會人權小組表達支持。

荷蘭召見中國駐當地大使時 談中方反制裁

而荷蘭首相呂特(Mark Rutte)呼應歐盟官員的說法,並表示荷蘭外長已經召見了中國大使。同樣因此召見中國大使的還有法國。

其中,法新社報道,荷蘭外交部召見中國駐當地大使時,就中國反制裁名單中有來自荷蘭的歐洲議會議員,提出了詢問。

對於歐盟釋放的訊號,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周二主持例行記者會時答問時,直指歐方不能指望一方面講合作,一方面搞制裁,損害中國的利益,這沒有道理,也根本行不通。她敦促歐方應該反躬自省,停止對抗,用實際行動維護中歐關係的健康穩定發展。

華春瑩批歐:一面講合作 一面搞制裁行不通

不過歐盟內部亦有反對制裁中國的聲音,歐盟成員國匈牙利外交與對外經濟部部長西亞爾托(Peter Szijjarto)周一批評,針對中國的制裁「毫無意義」和「有害」。

西亞爾托認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國際合作至關重要。他說,「現在應該做的事情是拯救生命,而不是制裁。歐盟外交部長會議不應該變成一個制裁會議……在歐盟,他們正試圖轉移人對疫苗等現實問題的注意力,儘管代價是人的生活、健康和歐洲的經濟損失」。


美歐加英極罕同步針對中國 一文看懂4張制裁令
https://china.hket.com/article/2913947/?lcc=ac

[Image: rgebrgb_1024.png]

美歐加英極罕有地聯手制裁中國。繼歐盟周一(22日)宣布就新疆人權議題,制裁中國4名現任或前任官員、以及一個實體後,英國、美國、加拿大亦宣布相似的制裁令。其主要內容如下。

其一:誰人被制裁?

歐、英、加宣布制裁對象為:

官員:
新疆公安廳廳長陳明國
新疆政法委書記王明山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書記王君正
新疆前政法委書記朱海侖

實體: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公安局

而美國宣布實施制裁的對象為: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書記王君正
新疆公安廳廳長陳明國。

報道指,對於新名單與歐、英、加的名單不同,美國國務院一名發言人稱,其他人員和實體去年已列入有關制裁名單。

美國去年已對新疆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全國實施制裁,不過其他國家周一宣布的制裁名單上沒有陳全國,專家和外交人士稱是為避免發生更大外交爭端。

其二:引用哪些法律制裁?

四方根據各自的相關法案作出了本次制裁:

歐盟 《全球人權制裁制度》(EU Global Human Right Sanctions Regime)
英國 《2018年制裁與反洗錢法》(Sanctions and Anti-Money Laundering Act)
美國 《全球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The Global Magnitsky Human Rights Accountability Act)
加拿大 《外國腐敗官員受害者正義法》(Justice for Victims of Corrupt Foreign Officials Act)

相關法案規定的制裁內容大致包括實施旅遊禁令、凍結資產,禁止銀行向這些人或機構提供金融服務等。

歐盟當天亦同樣以侵犯新疆人權為由制裁了俄羅斯、北韓、利比亞、南蘇丹等國的人員和機構。

美英加三國外長於周一發表聯合聲明,批評中國在新疆的舉動,又指有關行為證據確鑿,三國會就有關問題團結一致。澳洲和新西蘭外長同日亦發表聯合聲明,對新疆有關問題表示嚴重關切,並歡迎加拿大、歐盟、英國和美國宣布的制裁措施。

這是歐盟、加拿大、英國自1989年以來首次對華實施制裁;亦是美國拜登(Joe Biden)政府首次對中國實施制裁。

其三:中方怎回應?

而中國外交部隨即宣布反制,對歐方嚴重損害中方主權和利益、惡意傳播謊言和虛假信息的10名人員和4個實體實施制裁,相關人員及其家屬被禁止入境中國內地及港澳,他們及其關聯企業、機構也被限制同中國往來。

中國外交部制裁的歐洲10名人員和4個實體分別是:

歐洲議會議員彼蒂科菲爾(Reinhard Butikofer)、蓋勒(Michael Gahler)、格魯克斯曼(Raphaël Glucksmann)、庫楚克(Ilhan Kyuchyuk)、萊克斯曼(Miriam Lexmann)
荷蘭議會議員舍爾茨瑪(Sjoerd Wiemer Sjoerdsma)
比利時議會議員科格拉蒂(Samuel Cogolati)
立陶宛議會議員薩卡利埃內(Dovile Sakaliene)
德國學者鄭國恩(Adrian Zenz)
瑞典學者葉必揚(Björn Jerdén)
歐盟理事會政治與安全委員會
歐洲議會人權分委會
德國墨卡託中國研究中心
丹麥民主聯盟基金會

外交部發言人批評,歐盟基於謊言和虛假信息,以所謂新疆人權問題為藉口,對中國有關個人和實體單邊制裁;又敦促歐方認識到錯誤的嚴重性,反躬自省,糾正錯誤,不要再以「人權教師爺」自居,不要再玩弄虛偽的雙重標準,不要再四處干涉別國內政,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中國駐加大使館發表聲明說,加國對中施壓的圖謀不會得逞,必將遭中方迎頭痛擊。中國駐英國公使楊曉光則表示,英國因新疆人權問題對中國官員實施制裁,是錯誤的決定,十分失望,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歐英美加對華制裁|英美加聯合聲明 稱中國鎮壓維吾爾族證據確鑿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A%E9%91%BF
[Image: i-eUPJuEpas9rhOf4V-__6K6wCerTRzJJlUrqSZV...w1920r16_9]
繼歐盟3月22日宣布就新疆人權問題制裁中國後,美國、英國及加拿大相繼跟隨。美英加外長3月22日發表聯合聲明,稱中國鎮壓維吾爾族證據確鑿,要求中方立即停止有關行為。

三國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從衛星圖像、目擊者的證詞、以至中國政府自己的文件,都說明鎮壓維吾爾族的行為證據確鑿,其中包括限制宗教自由、強迫勞動、大規模拘留、強迫絕育以及對維吾爾文物的破壞。

聲明指美英加將與歐盟採取協調一致行動,發出明確訊息,呼籲中國停止對新疆維吾爾族、穆斯林及其他少數民族和宗教進行鎮壓,並釋放被任意拘留的人。

美國表示這次的行動是要向那些侵犯國際人權的人發出強烈訊號,美國將與志同道合的伙伴採取進一步行動,加拿大表示制裁是要回應參與嚴重及有系統地侵犯人權的人士,英國則指國際社會有需要就中方在新疆的行為追究責任。
Reply
#17
歐洲議會不滿中國反制裁 急叫停審議中歐投資協定(第四版)
https://china.hket.com/article/2914270/%...?mtc=20023

[Image: 0323_1024.jpg]

美歐加英同步就新疆人權問題制裁中國,其中不僅是歐洲32年來首度向中國發出制裁決定、事件亦令中歐關係有急劇惡化的風險。就在中國宣布反制裁歐洲、對歐洲十人一機構採取行動後大半天,歐洲議會取消了一個有關中歐全面投資協定的審議會,令這份協定能否落實蒙上陰影。

(新增第十三段華春瑩回應)

而作為歐洲高科技國家的荷蘭,荷蘭外交部事後召見中國駐當地大使,就中國制裁名單中有來自荷蘭的歐洲議會議員,提出了詢問。

歐盟與美國、英國、加拿大於周一(22日)協調行動,罕見地在同一天宣布以新疆人權為由,制裁中國官員及機構。中國當局迅速作出回應,宣布對歐洲10名個人和4個實體實行制裁,包括多名歐洲議會的議員、歐洲一些知名智庫和學者,他們都曾就中國的人權問題積極發聲。

中歐關係恐因互相制裁而生變

值得注意是,歐盟對中國的制裁、中國對歐洲的反制裁,不僅可能令中歐關係惡化,更恐波及歐盟與中國的經貿關係,特別是去年底完成談判、歐洲議會正審議的中歐全面投資協定。

歐洲議會國際貿易委員會副主席居拉(Winkler Gyula)周一在電郵中說,「鑑於歐盟與中國關係今天的最新發展,尤其是(中方)令人無法接受的制裁,歐洲議會決定取消原定星期二就簽署中歐全面投資協定CAI舉行的一個審議會」。

他還在Twitter中說,「歐盟是講價值觀和原則的,無論是在歐盟內部,還是在全球範圍內」。

去年12月,中國突然在多個長期無法得到解決的關鍵領域對歐盟作出了重大讓步,從而與歐盟原則上達成中歐全面投資協定。

中方這一舉動被視爲中國拉攏歐洲國家,以瓦解美國拜登新政府與盟國組建「抗華聯盟」的一項重大措施。

但中歐全面投資協定如要落實,還必須獲得歐洲議會的批准。一些分析人士說,在此關鍵時刻,中歐關係如惡化,中歐全面投資協定前景蒙上陰影。

事實上,歐盟內部有不小的聲音,否定中方的反制裁措施。歐洲議會主席薩索利(David Sassoli)周一通過社交媒體發出聲明,對受到中國制裁的5名歐洲議會議員、和歐洲議會人權小組表達支持。

荷蘭召見中國駐當地大使時 談中方反制裁

而荷蘭首相呂特(Mark Rutte)呼應歐盟官員的說法,並表示荷蘭外長已經召見了中國大使。同樣因此召見中國大使的還有法國。

其中,法新社報道,荷蘭外交部召見中國駐當地大使時,就中國反制裁名單中有來自荷蘭的歐洲議會議員,提出了詢問。

對於歐盟釋放的訊號,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周二主持例行記者會時答問時,直指歐方不能指望一方面講合作,一方面搞制裁,損害中國的利益,這沒有道理,也根本行不通。她敦促歐方應該反躬自省,停止對抗,用實際行動維護中歐關係的健康穩定發展。

華春瑩批歐:一面講合作 一面搞制裁行不通

不過歐盟內部亦有反對制裁中國的聲音,歐盟成員國匈牙利外交與對外經濟部部長西亞爾托(Peter Szijjarto)周一批評,針對中國的制裁「毫無意義」和「有害」。

西亞爾托認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國際合作至關重要。他說,「現在應該做的事情是拯救生命,而不是制裁。歐盟外交部長會議不應該變成一個制裁會議……在歐盟,他們正試圖轉移人對疫苗等現實問題的注意力,儘管代價是人的生活、健康和歐洲的經濟損失」。


美歐加英極罕同步針對中國 一文看懂4張制裁令
https://china.hket.com/article/2913947/?lcc=ac

[Image: rgebrgb_1024.png]

美歐加英極罕有地聯手制裁中國。繼歐盟周一(22日)宣布就新疆人權議題,制裁中國4名現任或前任官員、以及一個實體後,英國、美國、加拿大亦宣布相似的制裁令。其主要內容如下。

其一:誰人被制裁?

歐、英、加宣布制裁對象為:

官員:
新疆公安廳廳長陳明國
新疆政法委書記王明山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書記王君正
新疆前政法委書記朱海侖

實體: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公安局

而美國宣布實施制裁的對象為: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書記王君正
新疆公安廳廳長陳明國。

報道指,對於新名單與歐、英、加的名單不同,美國國務院一名發言人稱,其他人員和實體去年已列入有關制裁名單。

美國去年已對新疆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全國實施制裁,不過其他國家周一宣布的制裁名單上沒有陳全國,專家和外交人士稱是為避免發生更大外交爭端。

其二:引用哪些法律制裁?

四方根據各自的相關法案作出了本次制裁:

歐盟 《全球人權制裁制度》(EU Global Human Right Sanctions Regime)
英國 《2018年制裁與反洗錢法》(Sanctions and Anti-Money Laundering Act)
美國 《全球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The Global Magnitsky Human Rights Accountability Act)
加拿大 《外國腐敗官員受害者正義法》(Justice for Victims of Corrupt Foreign Officials Act)

相關法案規定的制裁內容大致包括實施旅遊禁令、凍結資產,禁止銀行向這些人或機構提供金融服務等。

歐盟當天亦同樣以侵犯新疆人權為由制裁了俄羅斯、北韓、利比亞、南蘇丹等國的人員和機構。

美英加三國外長於周一發表聯合聲明,批評中國在新疆的舉動,又指有關行為證據確鑿,三國會就有關問題團結一致。澳洲和新西蘭外長同日亦發表聯合聲明,對新疆有關問題表示嚴重關切,並歡迎加拿大、歐盟、英國和美國宣布的制裁措施。

這是歐盟、加拿大、英國自1989年以來首次對華實施制裁;亦是美國拜登(Joe Biden)政府首次對中國實施制裁。

其三:中方怎回應?

而中國外交部隨即宣布反制,對歐方嚴重損害中方主權和利益、惡意傳播謊言和虛假信息的10名人員和4個實體實施制裁,相關人員及其家屬被禁止入境中國內地及港澳,他們及其關聯企業、機構也被限制同中國往來。

中國外交部制裁的歐洲10名人員和4個實體分別是:

歐洲議會議員彼蒂科菲爾(Reinhard Butikofer)、蓋勒(Michael Gahler)、格魯克斯曼(Raphaël Glucksmann)、庫楚克(Ilhan Kyuchyuk)、萊克斯曼(Miriam Lexmann)
荷蘭議會議員舍爾茨瑪(Sjoerd Wiemer Sjoerdsma)
比利時議會議員科格拉蒂(Samuel Cogolati)
立陶宛議會議員薩卡利埃內(Dovile Sakaliene)
德國學者鄭國恩(Adrian Zenz)
瑞典學者葉必揚(Björn Jerdén)
歐盟理事會政治與安全委員會
歐洲議會人權分委會
德國墨卡託中國研究中心
丹麥民主聯盟基金會

外交部發言人批評,歐盟基於謊言和虛假信息,以所謂新疆人權問題為藉口,對中國有關個人和實體單邊制裁;又敦促歐方認識到錯誤的嚴重性,反躬自省,糾正錯誤,不要再以「人權教師爺」自居,不要再玩弄虛偽的雙重標準,不要再四處干涉別國內政,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中國駐加大使館發表聲明說,加國對中施壓的圖謀不會得逞,必將遭中方迎頭痛擊。中國駐英國公使楊曉光則表示,英國因新疆人權問題對中國官員實施制裁,是錯誤的決定,十分失望,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歐英美加對華制裁|英美加聯合聲明 稱中國鎮壓維吾爾族證據確鑿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A%E9%91%BF
[Image: i-eUPJuEpas9rhOf4V-__6K6wCerTRzJJlUrqSZV...w1920r16_9]
繼歐盟3月22日宣布就新疆人權問題制裁中國後,美國、英國及加拿大相繼跟隨。美英加外長3月22日發表聯合聲明,稱中國鎮壓維吾爾族證據確鑿,要求中方立即停止有關行為。

三國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從衛星圖像、目擊者的證詞、以至中國政府自己的文件,都說明鎮壓維吾爾族的行為證據確鑿,其中包括限制宗教自由、強迫勞動、大規模拘留、強迫絕育以及對維吾爾文物的破壞。

聲明指美英加將與歐盟採取協調一致行動,發出明確訊息,呼籲中國停止對新疆維吾爾族、穆斯林及其他少數民族和宗教進行鎮壓,並釋放被任意拘留的人。

美國表示這次的行動是要向那些侵犯國際人權的人發出強烈訊號,美國將與志同道合的伙伴採取進一步行動,加拿大表示制裁是要回應參與嚴重及有系統地侵犯人權的人士,英國則指國際社會有需要就中方在新疆的行為追究責任。
Reply
#18
古特雷斯冀中方允聯合國人員不受規限地到新疆視察
https://news.rthk.hk/rthk/ch/video-galle...id=1583238
聯合國倡不設限制訪新疆 華拒有罪推定式調查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1...2_001.html
Reply
#19
BBC:新疆警局安裝人工智能偵測維吾爾人情緒
https://www.thestandnews.com/china/bbc-%...5%E7%B7%92
[Image: camp-11_qQEF0.png]

早前爆出阿里巴巴的人面識別系統可用作辨識新疆維吾爾族人,阿里巴巴後來要發聲明,指已刪去種族標記功能,惟現在再有中國軟件工程師對英國廣播公司 (BBC) 節目《Panorama》披露,新疆警察部門正以人工智能系統(AI)測試情緒識別功能。有人權運動人士形容事件令人震驚。

AI 分析被綁疑犯面部表情毛孔變化

該名不具名、未有透露所屬公司的中國軟件工程師對 BBC 展示 5 張圖片,稱中國當局正在測試情緒識別系統,「中國政府以維族人為測試對象,就如同老鼠實驗般。」他指自己的工作是在新疆多所警局內安裝攝影機,「我們將這些情緒識別攝影機置於受測者 3 米前。這有如測謊機的運作,但用上更先進的科技。」

沒任何可靠證據下預先判斷

他指警員會對疑犯使用「約束椅」,雙腕及脚踝會被鎖上。系統會檢測及分析疑犯的臉部表情以及皮膚毛孔的改變,從而運算出其情緒變化,並製作「情緒狀態分布圖」,在圓形圖(pie chart)顯示出被審訊者的情緒,例如代表負面或憂慮情緒的紅色佔比為多少。他表示,軟件旨在「於沒有任何可靠證據下,進行預先判斷」。事實上,科研界一直都對「測謊機」,或者以表情及生理變化作為「測謊工具」的可信性有懷疑。

人權監察中國區總監 Sophie Richardson 對 BBC 指,「這是令人震驚的資料。這不只是人被簡化成圓形圖,這還是處於高度脅迫條件、高壓、在可被理解的緊張情緒下,被視作為有罪的指標。我認為這是非常有問題。」

新疆人權爭議成為近年國際關注重點,歐美多國指中國針對居於當地的維吾爾族人進行「種族滅絕」行為,包括強制勞役及設有中國聲稱的「再教育營」的高設防拘留營,估計有逾百萬維族人被囚禁。北京已多次否認。

家門置二維碼,誰在誰不在一目了然

今次已非中國政府及企業首次被指以新科技監控新疆民眾,科羅拉多州大學研究人員 Darren Byler 指,當局定期會收集新疆維族人的 DNA 數據、並在智能電話上安裝軟件收集數據等:「維族人生活就是在生產數據⋯⋯每個人都知每日都要帶著智能電話,如果不帶著就可能會被捕,他們知道正被追蹤,無處可逃。」

人權監察指,大部份維族人數據會在「一體化聯合作戰平台 (Integrated Joint Operations Platform, IJOP) 」處理,這些數據會記錄民眾的日常行為:「系統會收集幾十種完全合法行為的數據,包括是否走後門而不是前門,是否為不屬於自己的汽車入油等⋯⋯當局也會在維族人家門口放二維碼,由此輕鬆得知哪些人應該在那兒,哪些人不應在那兒。」

來源:BBC

美國國會聽證會 討論香港新疆人權問題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1...2_001.html

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ECC)周二(19日)舉行聽證會,討論為香港人和新疆維吾爾人建立人道主義途徑。多名議員要求拜登政府採取更多措施,為逃離中國的人士提供保護。流亡美國的香港前「民間外交網絡」發言人張崑陽亦以「香港民主委員會」(HKDC)顧問身份出席,建議美國協助赴美港人融入社區。

民主黨籍新澤西州眾議員馬利諾夫斯基(Tom Malinowski)表示,制裁中港官員並不足夠,需要實際幫助港人,故他早前提出《香港人民自由與選擇法案》,為在美港人提供臨時保護身份(TPS),加快港人的難民審批程序等。他認為,香港問題短期內看不到曙光,而延遲強制離境待遇只有一年半限期,因此有必要長期推行TPS措施;又指港府會以沒收護照等方式阻止港人流亡,故此措施迫切性很大。

CECC成員指出,不少涉港法案仍等待國會表決,認為拜登政府應自行採取措施;共和黨籍新澤西州眾議員史密斯(Chris Smith)建議向政府致函施壓。張崑陽則指,香港情況急速惡化,促請美國國會早日通過救生艇法案;又指很多在美年輕港人買不起保險、付不起學費,希望協助他們重新融入社會。中方就類似問題已多番強調,不接受「教師爺」,反對美國以人權干涉中國內政。

[ 本帖最後由 后太禧慈 於 2021-10-20 13:56 編輯 ]
Reply
#20
【新疆人權】報告:約5500境外維吾爾人成中共追捕目標 沙特埃及阿聯酋成幫兇
https://www.rfa.org/cantonese/news/chase...61012.html

[Image: a25a0bdd-cb1a-4678-8460-7f0262fb7a9d.jpeg]

中共政權的新疆人權紀錄受到國際社會的猛烈抨擊,一份美國智庫發表的最新報告指出,超過5500名在中國境外的維吾爾人成為北京的目標;包括網上騷擾、拘留和引渡等迫害問題,已經在44個國家發生;自1997年以來,發生了1500多宗拘留和強迫返回中國的事件,其中1300多宗是自2014年以來發生的。報告又指,沙特阿拉伯、埃及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在迫害海外維吾爾人方面成為北京的幫兇。

「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簡稱「威爾遜中心」)轄下「基辛格中美研究所」近日發表報告,題為「鋼鐵長城」(Great Wall of Steel)。該報告對中國國家安全部騷擾、拘留和引渡世界各地的維吾爾人的情況,以及中共政權從中東和北非政府那裡得到的合作,進行了詳細描述。

「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轄下「基辛格中美研究所」近日發表報告,對中國國家安全部騷擾、拘留和引渡世界各地的維吾爾人的情況,以及中共政權從中東和北非政府那裡得到的合作,進行了詳細描述。(網絡截圖)
「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轄下「基辛格中美研究所」近日發表報告,對中國國家安全部騷擾、拘留和引渡世界各地的維吾爾人的情況,以及中共政權從中東和北非政府那裡得到的合作,進行了詳細描述。(網絡截圖)
根據該報告,超過5500名在中國境外的維吾爾人成為北京的目標,受到網路攻擊和對留在中國的家庭成員的威脅,超過1500名維吾爾人被拘留或被迫返回中國,面臨監禁和警察拘留的酷刑。

報告的作者,威爾遜中心的施瓦茨曼研究員和奧克蘇斯中亞事務協會的研究主任布賈丁(Bradley Jardine)向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表示:這是第一份將新疆人道主義危機置於全球背景下的重要研究,報告揭示北京鎮壓維吾爾人運動如何在國際層面操作。

根據該報告,學者們所說的「跨國鎮壓」,從網上騷擾到拘留和引渡,已經在44個國家發生,維吾爾人在美國、日本和整個歐盟受到威脅和恐嚇。自1997年以來,發生了1500多宗拘留和強迫返回中國的事件,其中1300多宗是自2014年以來發生的。

該報告將鎮壓分為三個不同的階段。從1997年到2007年,89名維吾爾人被主要在南亞和中亞的當地安全部門拘留或驅逐。在第二階段,從2008年到2013年,126名維吾爾人主要在東南亞成為目標。而在正在進行的第三階段,從2014年至今,有1364名維吾爾人被拘留、引渡或從集中在中東和北非的18個國家被引渡。

該報告基於賈丁與維吾爾人權項目和奧克斯中亞事務協會合作建立的數據庫,名為「中國對維吾爾人的跨國壓迫數據集」。研究人員摘錄了新聞報道和政府文件,並對維吾爾人進行了採訪,以編制有記錄的中國境外迫害事件的綜合清單。賈丁和NBC新聞的報道表明,其規模可能比官方報道的還要大。

該數據庫包括424宗維吾爾人被強行送回中國的案例,其中大多數是在2014年之後,當時中國共產黨發起了自己的「反恐」運動。

報告稱,中國的特工部門在許多情況下依靠外國政府,在一些情況下依靠國際刑警組織,幫助遣返他們希望控制的維吾爾人。

NBC引述威爾遜中心基辛格研究所所長戴利(Robert Daly)說:「這改變了(中共對)維吾爾人的論述,明確了中國不僅在中國境內虐待維吾爾人,而且還在國際上通過合法和非法渠道大規模地追捕他們。」「中國正在世界各地追捕、騷擾和拘留中國的維吾爾人,並盡可能地將他們送回中國進行懲罰。」

數據庫中的許多維吾爾人被拘留,並在沒有被指控犯罪的情況下被送回中國,而其他人則面臨各項指控,例如丟失護照、沒有簽證、從事恐怖主義活動等。一些人被指控發表批評北京在新疆的鎮壓政策的政治聲明,或與這些人有聯繫,而其他人僅僅因為在國外學習宗教而被遣返。該數據庫包括60個有記錄的維吾爾人案件,他們被指控促進或參與分裂主義或恐怖主義,或與極端主義團體有聯繫。

在摩洛哥,一名批評中國政策的維吾爾族人權活動家和記者在國際刑警組織應北京的要求對他發出紅色通緝後仍被監禁。雖然國際刑警組織後來以其章程禁止以政治、宗教或種族為由進行迫害為由撤回了紅色通緝令,但摩洛哥法院在2021年批准了中國的引渡請求。

國際刑警組織發言人在給NBC新聞的一份聲明中說,一個「專門的工作隊」審查每一個紅色通緝令請求,以確保符合該組織的規則,同時考慮到發布時的信息,如果出現新的信息,可以重新審查任何通知,就像在摩洛哥的案件中那樣。國際刑警發言人向NBC說:(國際刑警組織)總秘書處正在不斷審查、評估和更新其程式,以確保該系統的最大誠信度,以及對其工作的信任。

在中國的維吾爾人旅行「可疑」國家名單中,沙特阿拉伯與北京的合作越來越多。報告稱,在過去四年中,沙特當局至少將六名維吾爾人遣返到中國,這些人有的去麥加朝聖,有的合法居住在該國。

維吾爾人集中營

中國當局在2017年開始圍捕穆斯林群體,主要是來自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和吉爾吉斯族的穆斯林。中共政權將他們拘留在「再教育營」,稱要進行「去極端化」教育。

根據人權組織和第一手資料,據信有100萬至200萬來自新疆的維吾爾人和其他少數民族成員被關押在這些「再教育營」,他們被迫學習馬克思主義,放棄自己的宗教信仰,在工廠強制工作並面臨虐待。北京表示,這些「再教育營」提供職業培訓,對於打擊極端主義是必要的。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沒有回應NBC對這篇文章的評論請求。

2017年,埃及警察在開羅的一所大學圍捕維吾爾族學生,並將他們遣返到中國和中東其他地方。報道稱,一些人逃到了杜拜,但在那裡面臨拘留。

賈丁在報告中寫道:我通過採訪阿聯酋的維吾爾族人士了解到,中國警方與杜拜協調了埃及的鎮壓行動。試圖從埃及逃到阿聯酋的維吾爾族學生被抓走,這也是這種協調的一部份。

在通過電子郵件發給NBC新聞的一份聲明中,一位政府發言人說,阿聯酋政府「斷然否認」這些指控,稱其「毫無根據」。 「阿聯酋在拘留、審訊和移交外國政府追捕的逃犯方面,遵循國際刑警組織等國際組織制定的所有公認的全球規範和程式。」

2020年,沙特阿拉伯、埃及和阿聯酋與其他42個國家一起簽署了一封信,支持中國在新疆地區的大規模拘留運動。

NBC指出,強制遣返中國的行動無時無刻都在進行之中。4月13日,沙特阿拉伯將一名維吾爾族婦女和她13歲的女兒驅逐出境並遣返中國,在那裡他們有可能被關押在中國新疆的「再教育營」中。女孩的父親和另一名維吾爾族穆斯林學者繼續被拘留在中國。目前還不清楚他們中是否有人被正式起訴。

德國人類學家鄭國恩(Adrian Zenz)研究並記錄了北京對維吾爾人的系統性鎮壓,他向NBC表示,北京正在利用其龐大市場和基礎設施項目作餌,向各國施壓,包括那些穆斯林人口佔多數、可能同情維吾爾人困境的國家。

報道引述設在華盛頓的非牟利組織「共產主義受害者紀念基金會」的高級研究員鄭國恩說:中國人相當害怕穆斯林人口對中共的維吾爾政策有意見,並特別努力影響這些國家的政府和民眾輿論。

NBC引述鄭國恩說:「這完全反映出(沙特阿拉伯方面)是多麼的冷酷無情,因為他們知道這些維吾爾人到了中國後會發生甚麼。」「中國政府希望在全世界範圍內清洗維吾爾人,這樣在中國境外就不會有不配合北京主旋律的維吾爾人的小圈子。」

沙特阿拉伯、埃及和摩洛哥的大使館沒有回應NBC的評論請求。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1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