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中國動亂, 政冶社會不穩, China Riots, Political and Social instability
生產原料有毒 害死工人
蘇州台資廠數千人騷亂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d=13632182
Reply
維權此起彼伏 工業污染引爆民眾暴力抗爭

過去 30年內地經濟快速增長,但背後環境污染、工業中毒等事件不斷。近幾年隨着民眾環保意識和健康觀念增強,因污染而維權甚至暴力抗爭事件,此起彼伏。
今年元旦前,深圳寶安一家手機配件廠有女工因四肢麻木無力、行走困難住院,診斷為正己烷中毒,勞動部門接投訴後介入,最終查出該廠有 24名女工有同樣中毒症狀,其中兩人癱軟無法下床,該廠被下令關閉。

去年 7月 29日,湖南瀏陽長沙湘和化工廠鎘污染,致當地數百人鎘中毒兩人死亡,民眾舉報未果,最後圍堵政府和派出所抗議,至當局承諾解決才罷休。為平民憤,當局撤銷瀏陽市環保局長和副局長職位,並拘捕化工廠老闆。

逾百兒童中毒 村民包圍工廠
同年 8月 2日,陝西鳳翔縣兩條村逾百名兒童血中驗出鉛超標,村民懷疑食水受附近一家大型鋅冶煉廠排放物污染,包圍鋅冶煉廠抗議,要求關閉該廠。事件令工廠生產中斷。此外,港資超霸電池( GP)在惠州和深圳等地的工廠,因工人患職業病鎘中毒並有人死亡,引發集體抗爭已延續多年,事件迄今未了。
本報記者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d=13632184
Reply
地方政府腐敗溫床 屢遭詬病
京決裁撤數千駐京辦

備受批評的地方駐北京辦事處(簡稱駐京辦)進入裁撤倒數計時。中央有關部門出台文件,決定規範整治駐京辦:縣及縣級以下政府機構將不能再設駐京辦;整治行動要在半年內結束。這意味着未來半年將有數千個駐京辦被裁撤。內地輿論紛紛叫好,但也擔心成效不佳;更有網民質疑中央是「光打雷,不下雨」。

官方新華社屬下的《瞭望》雜誌引述來自中央高層消息指,這次規範整治行動,除保留省、直轄市、自治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經濟特區一級駐京辦外,其他駐京辦要在半年內撤銷;撤銷範圍包括各地政府職能部門、開發區管委會及其他以各種名義設立的駐京辦;縣及縣以下駐京辦。文件規定,各地駐京辦撤銷後,不得再以其他名義設駐京機構。

駐京辦過萬年花過百億
據調查,目前省級駐京辦有 52個,市級駐京辦 520個,縣級駐京辦逾 5,000,加上其他職能部門、協會、國企和大學聯絡處,駐京辦超過一萬個。有關文件意味着,至少有數千駐京辦要在半年內裁撤。內地學者指,目前單 52個省級駐京辦已有 8,000名工作人員,加上各式人員,保守估計,各地駐京辦一年經費超過 100億元人民幣。
駐京辦本是內地集權體制下的獨特機構,早年因通訊聯絡不便,加上地方官頻頻赴京開會,各地相繼設駐京辦,以方便進京官員;後演變成地方政府打通中央部委、爭取中央資金項目的機構,即所謂「跑部錢進」(跑步前進諧音);改革開放後駐京辦氾濫,不但省級設,各地市縣,甚至一些小區大鎮也搞駐京辦。
多年來駐京辦一直備受輿論質疑,指駐京辦公款招待進京官員吃喝,逢年過節向各部委送禮,爭取項目資金、拉關係,甚至為地方暗藏賬外資金、小金庫,成為腐敗溫床。有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曾提議提案,要求整治駐京辦,當局也曾規範過,但因地方政府抗拒,治理並不成功,反而越加旺盛。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認為,當局這次再出手治理駐京辦是個好方向。但另一位教授龔維斌認為,駐京辦問題並非一撤了事,涉及的服務功能應解決。

地方政府難捨人脈關係
內地媒體對當局決定紛紛叫好。但有網民擔心「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質疑地方政府不會輕易捨棄長期建立與中央部門的人脈關係,駐京辦日後或會變相存在。更有網民質疑,當局此次下令整治,也和以前多次整治一樣,「光打雷,不下雨」。
北京電視台/本報記者

駐京辦八宗罪
•地方領導腐敗溫床:地方官赴京開會出差,駐京辦成為盡情享樂的行宮

•中央官員腐敗染缸:地方為爭取項目獲中央部門支持,向有關官員「請客送禮」

•地方財政黑箱:駐京辦支出多不受地方財政監管,成為賬外黑賬

•地方上訪者剋星:攔截遣返地方上訪者,製造社會矛盾

•滋生地方特權階層:駐京辦人員與中央官員打交道多,變相成為地方的第二權力中心

•浪費公帑傷害納稅人:變相增加地方納稅人負擔

•擾亂商業秩序:不少駐京辦打着地方政府旗號,在京做生意,不受監管,偷稅漏稅

•加劇京城房地產矛盾:各地駐京辦要在北京置業,谷高京城樓市

資料來源:綜合內地媒體報道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d=13660851
Reply
北京廣州一日兩宗三人燒傷
自焚抗拆遷報道遭封殺

中共當局擬修改城市拆遷條例,但強拆引發的悲劇仍不斷。北京和廣州前日先後發生抗議強拆縱火自焚慘劇,共有三人被嚴重燒傷,送院救治,生命危殆。事件被當地媒體圖文並茂披露,引發民情激憤,但事後遭當局封殺,嚴禁報道。內地學者指,當局若孰視無睹,更激烈抗爭方式將隨時爆發。

北京自焚事件發生在前日上午。《人民日報》轄下《京華時報》昨以圖片新聞方式,報道該宗慘劇,透露強拆地點是北京朝陽區化工路,戶主為抗議強拆當場自焚,被送北京積水潭醫院救治,其中張海墨、張芳被燒得面目全非。該報刊出的圖片顯示,公安在現場戒備,有人手持防暴盾,有人在場搬已倒塌房屋的家具物品。

「團火很高,幾乎衝到樹上」
張海墨、張芳兩人被燒得面目全非的悲慘圖片,震撼讀者,被網民廣泛轉貼,但未幾各網站即紛紛刪除該貼,而《京華時報》的電子版亦再不見相關報道。北京某門戶網站工作人員對本報坦承,他們是接到國新辦網絡局電話通知,指令刪除該則新聞的。
同日上午,廣州也發生抗拆遷自焚事件。廣州蘿崗區九龍鎮政府組織清拆九樓村民陳共妹「違章建設」房子,出動大批施工車及防暴隊,把陳共妹的房子團團圍住。據目擊者指,曾聲稱「拆我的房子我就死給你看」的陳共妹,當時手提一個裝有液體的可樂瓶,在呼喊抗議不果後,將可樂瓶內的液體淋在胸前。
官方南方網引述目擊者指,陳共妹點燃手中打火機後,瞬間她整個人陷入一團火燄之中,「團火很高,幾乎衝到旁邊的小樹上」。燃燒一分鐘後,她倒在沙堆上,公安用沙淋熄她身上的火種時,只見她已昏迷,外套燒成布條,頭髮幾乎完全燒掉,面部焦黑。她的丈夫和兒子趕到,現場混亂。她送院後情況危殆。當局暫停強拆,蘿崗區政府介入調查。

「權力被侵害後的無奈之舉」
一南一北兩大城市,同日發生抗拆遷自焚悲劇,引發網民無比悲憤。上海新民網一度開放新聞跟貼,網民齊聲炮轟北京,「還是天子腳下,不斷發生這種悲劇,太可恥了」、「真是慘不忍睹」、「自焚是權力被侵害後的無奈之舉」。
民眾為保家園,以自焚抗爭的事件不斷上演,如去年底震驚中外的成都市民唐福珍因抗拒強拆自焚身亡。國情專家、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星斗指,當局應重視民眾對強拆的反抗,規範城市建設的強拆行為,否則,更激烈抗爭方式將隨時爆發。
本報記者


近年內地抗強拆自焚事件
03/02/2010 北京朝陽區化工路一戶人家遭拆遷,戶主當場自焚,因全身嚴重燒傷,被送院搶救;廣州蘿崗農婦不滿拆遷,自焚燒傷

15/12/2009 北京海淀區四季青鎮北塢村居民席新柱家被強拆,戶主淋汽油抗議,拆遷辦人員煽動說:「你點啊!點啊!」戶主被嚴重燒傷

13/11/2009 四川成都金牛區居民唐福珍,因四層住家被強拆,在樓頂點汽油自焚身亡,事件引起海內外輿論強烈反響

25/02/2009 三名新疆人因家被強拆赴京上訪,被新疆駐京辦押送轉運,車經王府井時他們點汽油自焚,其中兩人受傷

14/11/2008 江蘇灌南縣一名六旬老人在房內開煤氣罐點火引爆,抗議當局強拆,嚴重燒傷後不治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個案一
值 800萬房子賠 200萬
內地民眾以命抗爭拒絕搬遷的主因,是當前的拆遷補償條例,完全站在清拆方立場,成為政府或發展商強取豪奪的依據。去年底震驚海內外的四川成都居民唐福珍以命抗爭(圖),就是典型例子。
1996年 8月,唐福珍家人與當地金華村簽協議,興建三層高樓房。至 2007年 10月,當局下達限期拆除決定書時,該樓市值約 800萬元(人民幣.下同),但當局按 1996年的建材成本價賠償,即約補償 200萬元。去年 11月 13日當局強拆房屋,釀成唐福珍自焚身亡的慘劇後,國務院近日決定重新修訂拆遷條例。

個案二
強拆人員:你點火啊
去年 12月 15日,北京海淀區政府啟動舊村改造工程,對轄下北塢村強行拆除。村民席新強因當局未和他談論賠償和拆遷補償事宜,拒絕搬遷。為阻止強拆,他在自己身上灑上汽油。
強拆行動開始時,他拿出打火機,威脅強拆人員出去,但強拆人員沒有理會,還十分冷血地煽風說:「你點啊,你點啊!」席新強怒不可遏,「噗」一聲打着打火機,他身上立即燃起熊熊大火,強拆人員大驚,撲滅大火後將他送院救治,但他的住房仍被拆。醫院診斷他全身 10%面積燒傷,住院一周後才脫離危險。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d=13699513
Reply
共魔一天不亡, 人民一天受苦.
Reply
探針:中國的深層次矛盾

總理溫家寶去年底接見曾蔭權時,提醒他要解決香港的「深層次矛盾」。但何謂「深層次矛盾」,溫總沒言明,事後其智囊下屬也不解釋,成了待解啞謎,各界只能各自表述。但一隻手指指向別人時,其餘四指指着自己,溫總提醒曾氏的固是事實,但問題根源在北京,即香港政制及社會資源過於向商家傾斜,而中國社會的深層次矛盾其實比香港嚴重百倍,近日溫總就首度觸及此問題。
上星期,中央開設規格極高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專題研討班」,九常委悉數出席,學員都是省市區、中央部委、軍隊及大型國企主要負責人,胡錦濤、溫家寶親自講話授課。
胡氏重申中全會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決議,包括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提高發展質量、效益和國際競爭力、抗風險能力,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這是典型的胡式官話。溫家寶的講話倒有不少新意,值得分析一下。
溫家寶說,不僅要通過發展,做大社會財富這個「蛋糕」,也要通過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讓全體人民分享改革發展的成果;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扭轉收入差距擴大的趨勢。他提出三項工作:一,加快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及勞動報酬所佔全國收入的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建立企業職工正常加薪和保障的機制,特別是加緊解決農民和民工加薪較慢的問題。二,加大稅收對收入分配的調節作用,深化改革壟斷行業的收入分配制度,規範其收入分配秩序。三,對低收入家庭給予更多關愛,保障其基本生活和基本權益。
溫家寶所言,正是中國深層次矛盾所在。中國的貧富懸殊,更多是社會制度不公平造成。特權階層透過壟斷政治權力,令他們積累大量財富;相反平民百姓無法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只能在低薪、低人權狀態下苟活。溫總首次公開提到,要改革分配制度,令全民享受發展成果,不啻是認知上的巨大進步,也切中了中國社會問題的要害。
不過,溫氏提出把「蛋糕」分好的三項工作,卻是治標不治本,就像香港特區政府的「派糖政治」,無法解決這些深層次矛盾。中央確可強令壟斷型國企減薪減福利,也可提高各地最低工資,甚至以稅收及社會福利去增加弱勢社群的收入,但問題根源,也就是特權階層壟斷政治、經濟及社會資源的根本格局,並沒改變,貧富懸殊趨勢也就不可能扭轉,貪污腐敗溫床更不會消失,分享「蛋糕」只會淪為空談。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id=3371207
Reply
(视频实录)9月8日武警镇压温州市民对政府的抗议—戴海静案惹民怨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0kbTf1DI...re=related
[youtube]l0kbTf1DIHk&feature=related[/youtube]

湖北省石首市,几万民众将前来镇压的上千武警击退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RHWQBd1MC0&NR=1
[youtube]qRHWQBd1MC0&NR=1[/youtube]
Reply
六四 20年來首次
長安街再現示威 藝術家抗議強拆

北京一批藝術家昨日下午打出橫額,遊行到長安街,抗議他們所在的藝術區被強拆、多名畫家被毆傷。這是 1989年六四事件後 20年來,再有示威民眾集體走上長安街抗議,事件引起外界關注。大批公安在距天安門不遠處攔截遊行者,將他們勸散,無人被捕。當局禁令內地媒體跟進和報道事件。

昨日下午 4時許, 10多名京城自由畫家、藝術家突然出現在東長安街,沿馬路邊向天安門方向行進,並打出用白布製作的橫額,上用黑墨大書「公民權利」、「嚴懲兇手,除黑打惡」、「正陽(即藝術區)受災」等,其中有人頭上纏着紗布,坐在輪椅上,由別人推着行進,傷者沿途高喊「我要控訴這個社會」!

百漢持大砍刀 棍棒闖京藝術區
北京長安街這一罕見現象,吸引大批境外駐京媒體記者到場採訪。有現場目擊者通過手機,向交流網站 Twitter發短訊,即時報道事件。現場文字和圖片顯示,已故中共紅色詩人艾青的兒子、著名藝術家和維權活動家艾未未也參加了遊行,並且隨隊攝影,拍下示威者遊行過程。
遊行隊伍在距天安門還有一站巴士遠處、東二環近全國婦聯大樓對出路段時,被大批公安車輛包圍截停,公安將示威者叫到路邊問話交涉。約下午 5時許,遊行者和平散去。現場消息指,公安一度要強行沒收示威者的橫額,後經示威者交涉而自行收回。事件中無人被捕,但圍觀者被公安強行驅散。
現場消息指,事緣昨日凌晨 2時許,近百名不明身份的男子帶着各式兇器,包括棍棒和大砍刀,戴着口罩,闖入位於朝陽區東北部的正陽藝術區,要趕走守在區內的畫家們,其中有七名畫家因反抗被對方打傷,包括日本籍藝術家岩間賢,他頭部被打。

當局下令官方網站禁報事件
事件在 Twitter網上詳盡報道,網友們稱讚艾未未等藝術家的壯舉為「閃電遊行」,指這是 1989年後 20年來首度有人敢走上長安街遊行抗議。內地新浪微博一度有網民暗示事件,但很快被刪除,而所有官方網站對事件不着一字,顯示當局已下令禁報事件。
六四學運領袖之一、獨立學者莫之許指, 1989年王丹領學生沿長安街由西向東, 2010年艾未未領藝術家沿長安街由東向西,折射出社會環境巨變,以及民間抗爭動力轉換。他說:「社會大變革一般先為文藝家所感知,為知識人所傳播,進而行動者加以組織實踐,此三步驟,鮮有例外者。」
本報記者

[Image: 23cc2p.jpg]
北京藝術家昨打出橫額在長安街遊行,抗議藝術區被強拆,多人被毆傷。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d=13753348
Reply
中国六四20年來首次,長安街再現示威!!藝術家抗議強拆!
http://www.forum4hk.com/viewthread.php?t...1#pid58767
Reply
「雙重標準」下的中國

「殺人」一事可否「量化」?這個問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史研究1》一書裏有清楚的答案。作者楊奎松對「土改」、「三反」、「五反」運動作了較客觀的分析,得出許多與過往史書不同的結論。
除此之外,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毛澤東等人對「量化」癡迷。不僅地主、富農、中農、貧農的數量可以根據政治運動的發展形勢隨意定出一個百分比,甚至該殺多少人來達到平民憤、動員群眾的目的都可以一一量化,往往不顧各地實際情況之差異──因此而被殺寃死的平民百姓相信不在少數。


信仰數字又排斥數字
改革開放後,過去對「量化」的迷信,逐漸變成今日對「數字」的信仰。GDP大小不僅是衡量地方政績的重要指標,更成為中國在國際社會立足的重要資本──這也是今天舉國上下對GDP盲目崇拜的一大原因。因為百多年來受盡西方列強的欺淩,所以中國還逐漸養成了一個「時時事事都要爭第一」的習慣,以此證明中國人不再是「東亞病夫」。每年都有數不清的人、團體、地方政府急着打破、保持「健力士」世界紀錄、建世界最大或最高的建築物,就是最好的說明。
但中國不是推崇所有的「數字」,而只是相信那些自己創造或有利於自己的「數字」。許多世界非政府組織在每年公佈的調查報告中,常把中國的新聞自由、言論自由、人權狀況,甚至國民幸福感指數排在名單的中下游。對此,中國不是以「干涉中國內政」,「傷害中國人民感情」回應,就是用「與事實不符」、「無中生有」加以否定,但卻從不作進一步解釋。這是中國回應境外聲音的慣常做法。
對內,它則採取「和諧」的方式處理,不允許媒體報道相關消息,甚至由政府作出相關回應和聲明──間接印證了「恐懼來源於心虛,心虛則導致恐懼」這句話。掩蓋消息在過去的確有效,但在網絡時代,這已不再可能,甚至還給網民提供了揶揄惡搞的機會,如《草泥馬之歌》和《網癮戰爭》。


尊嚴只適用於某些人
中國不僅有數字,而且有言語上的「雙重標準」。溫家寶在春節團拜上提到「要讓人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在和網民交流時,他進一步解釋尊嚴的其中一個方面,就是「每個公民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範圍內,都享有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自由和權利,國家要保護每個人的自由和人權」。類似的話聽過不少,起初還讓人有所期待,但殘酷的現實卻一再說明,溫總理的話,給人的感覺是反諷的味道要遠遠大於承諾的意思。這不是說中國完全做不到,而是存在「雙重標準」──對某些如中央電視台突出報道的「模範人物」適用,對另一些如絕迹於內地媒體的市民則沒有多少意義。
中國還有許多的「雙重標準」──規則有「明規則」和「潛規則」,腐敗有「暴力腐敗」和「溫和腐敗」,承諾有「真承諾」和「假承諾」,這不禁讓人想起《雙城記》裏的名句:「那是最美好的時代,那是最糟糕的時代……說它好,是最高級的;說它不好,也是最高級的。」今天的中國不正是如此嗎?

馮廣甯
內地大學生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d=13783857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3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