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中融信託傳爆煲停止兌付產品 內媒稱規模約3500億元
https://www.hk01.com/article/929388
中植企業集團陷入債務危機,中植系的央企中融國際信託(簡稱「中融信託」)近日被多家上市公司披露,產品有無法兌付狀況。鳳凰網報道更指,投資者8日起陸續收到產品停止兌付的通知,中融信託停止兌付前夕還在拼命吸金。
截至11日晚,至少有三間內地上市公司披露與中融信託相關的公告,其中包括咸亨國際、金博股份及南都物業。金博股份稱,其購買中融信託的信託產品,共有本金6000萬元(人民幤,下同)和投資收益426萬元尚未收回。南都物業則稱,其斥資3000萬元購買中融信託的信託產品,尚未收到本金和投資收益。
內媒財聯社的報道指,從多位投資人、部分中融財富前員工處了解到,目前中融信託部分產品確實已經停止兌付。
目前中融信託的爆煲金額眾說紛紜,外傳1000億到6000多億元不等。財聯社的報道引述一名中融財富前員工稱,目前暫停兌付的產品規模在3500億元上下,但不包含中融信託自營管道產品,因為後者無法統計。
鳳凰網則報道指,在8月8日開始,中融信託的投資者陸續收到自己理財經理的通知,「產品停止兌付了」。短短兩天的時間內,投資者們自發的組織起了多個維權群。
有理財經理考慮賣樓
鳳凰網的報道更指,讓中融信託一線員工憤慨的是,8月7日,在通知全面停兌前一天,中融信託還在下軍令狀要求理財經理募集資金,而且承諾公司能渡過難關。報道指,很多理財經理都投資了自家的產品,有人投資金額高達900萬元,已經在考慮賣房子。
報道指,中融信託年報顯示,截至2022年未,其管理的信託資產規模為6293.49億元。一名參加與中融信託會談的投資者在維權群內提供的會議紀要顯示,中融信託有1000億元資金池信託是重災區。
報道指,中融信託爆煲主因是投資房地產失利,而且其投資策略跟中國官方的房市調控政策完全背道而馳。內地當局2016年喊出「去槓桿」,隔年開始調控,中融信託的房地產資產金額卻從2017年開始,連續4年大幅飆升。而且中融信託合作的「朋友圈」包括其後相繼陷入危機的華夏幸福、融創、恒大集團、佳兆業、陽光城、藍光集團、泰禾集團等數十家企業。
3間A股公司發公告 披露中融信託產品兌付逾期
https://www.hk01.com/article/929579
內房爆煲|碧桂園11隻境內債8.14起停牌 大到不能倒?細數大行專家點睇!
https://www.am730.com.hk/%E8%B2%A1%E7%B6...87-/393721
碧桂園(2007)陷債務危機,繼發表盈利預警、被評級機構穆迪降級,股價失守1元見歷史新低。旗下碧桂園地產集團周六發表通告,指其11隻境內債券將於周一(14日)起停牌,包括深圳證券交易所6隻2021年及2022年發行的人民幣債券;以及3隻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的人民幣債券,據悉規模共涉逾160億元人民幣。面對多項負面因素困擾,股價或將繼續尋底。
據碧桂園地產通告指,因近期擬就公司債券兌付安排事項,召開債券持有人會議,據深交所相關規定,經公司申請有關債券將於周一開市起停牌,包括21碧地01、21碧地02、21碧地03、21碧地04、22碧地02,以及22碧地03,復牌時間另行確定。其控股股東碧桂園上周指,面對行業困難局面,將堅決自身責任、協調各方資源,全力保交付、保運營。
該股又指,現時集團淨資產充足、土地儲備充裕,截至去年底,淨資產約3,096億元人民幣,總權益可售資源12,083億人民幣,其中可獲取權益可售資約9,555億元人民幣。此外,將做好債券持有人溝通工作,嚴格遵守有關法律法規要求,並成立專項工作小組,統籌協調、高效決策、努力渡過難關。
境內債進行重組 可獲喘息機會
據內地傳媒指,這是碧桂園準備先行對部分境內債進行重組或展期,究竟是整體重組還是逐個展期,還待與債權人協商,至於境外債重組只是時間問題。據報道,仍有不少人期望碧桂園上周美元債利息未能如期償還後,能夠在30日寬限期內獲得機構、監管支持,惟隨著債權人會議召開,債務重組將展開序幕。
據內媒統計,碧桂園涉及11隻境內公司債金額合約157億元人民幣,均在1年內到期,其中一隻將於9月2日到期,涉資39.04億元人民幣。境外債方面,共有17隻,涉資107.95億美元(約842億港元),明年1月則是到期小高峰。並引述接近碧桂園消息人士指,對債務進行展期或重組,能讓該股得以喘息,將更多精力放在「保交樓」,暫時毋須擔心保交樓問題,交付完成後,將有資金回流。同時倘債務重組成功,可以保障其營運,恢復流動性,當內地樓市回暖,亦有助其銷售回籠。
碧桂園陷危機 學者:債務重組前景不樂觀 連鎖反應波及數百城市
https://www.hk01.com/article/929634
深陷財務危機的中國房地產企業龍頭碧桂園,宣佈旗下11家境內公司債券自星期一起開始停牌,意味著公司啟動債務重組已是板上釘釘。
受訪學者認為,
有別於同樣陷入財務危機的「萬億級」房企恒大集團,碧桂園大多數項目集中在三四線城市,這些城市的房市場更低迷,嚴重供過於求,將使接盤方更難從這些樓盤中看出發展潛力,重組前景更不樂觀。
碧桂園星期六(8月12日)晚上分別在深圳和上海證券交易所發佈公告,旗下九支年至2022年發行的公司債券將在星期一(8月14日)停牌,復牌時間另行確定。碧桂園旗下的廣東騰越建築工程也宣佈一支債券停牌。當地媒體稱,碧桂園還有一隻私募債券也將暫停交易。
停牌債券總額約157億人民幣 此次公告不包括在境外債券
據澎湃新聞統計,被令停牌的11支債券餘額約157.02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即將在9月份到期的債券共有三支,總餘額超過73億元。此次公告並沒有包括公司在中國境外的債券。
碧桂園在公告中稱,公司將與各持份者溝通,考慮採取各種債務管理措施,以保障公司的未來長遠發展,為各持份者保存價值、維護利益。
有關碧桂園陷入財務危機的消息在上周相續傳出。公司在上星期二(8月8日)證實外界傳聞,因資金出現流動壓力,無法支付兩筆到期的美元債利息,處於違約邊緣。碧桂園在兩天後也宣佈,公司因面臨房地產行業銷售下行等因素,上半年預計出現最多550億元的虧損。
身為中國房地產龍頭企業之一,碧桂園是繼恒大集團之後中國又一家陷入債務危機的大型地產發展商。截至2022年底,恒大總負債是2.44萬億元,碧桂園是1.43萬億元。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研究員宋丁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指出,碧桂園長期以來似乎扮演著業界「特長生」的角色,很少和同行在一二線城市高價搶地,而是選擇在三四線城市大量拿地蓋樓,通過差異化策略曾經取得一系列亮眼的成績。
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宋丁解釋說,碧桂園有三分之二的項目集中在三四線城市;當整個房地產形勢發生逆轉時,這些城市的樓市就會首當其衝陷入低迷,導致公司的整體銷售大幅放緩,財務狀況亮起紅燈。
即便碧桂園已經啟動債務重組,但宋丁認為重組的前景並不樂觀。他說,重組的成敗關鍵在於接盤方必須認同他們旗下樓盤的未來發展潛力。如果沒有人願意成為這些沉澱資產的接盤俠,重組就很難成功。
為提振房地產市場,中國官方在過去一個月持續傳遞積極信號和出台扶持政策,推動房地產在下半年走向復蘇。
宋丁研判,儘管碧桂園的困局並不會扭轉房地產復蘇的大勢,但這場危機可能使復蘇勢頭減弱,加重房地產市場低迷的陰影。
他預計,碧桂園已出現的債務困局將形成連鎖反應,波及公司業務覆蓋的數百個城市,導致各地政府、銀行、債權人和購房者等受到不同程度牽連。負面效應也會向房地產上下游五六十個產業滲透,項目所在城市的經濟也將受到影響。
至於碧桂園在海外的業務,宋丁認為,由於公司也涉外債,債務危機將直接導致資金鏈受阻,對那些建設中,以及尚未出售或交付的樓盤造成衝擊。
碧桂園11隻境內債周一起停牌 擬舉行債券持有人會議
https://www.hk01.com/article/929371
中植系恐成為「中國版雷曼」? 投行咁樣睇…
https://hk.on.cc/hk/bkn/cnt/finance/2023...2_001.html
碧桂園(02007)「爆雷」之際,「中植系」理財產品無法如期兌付鬧得沸沸揚揚,市場甚至以「中國版雷曼」稱之。
「中植系」是指內地大型綜合企業中植集團旗下多家從事金融業的公司,據報管理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的資產,這次出事的是其「戰略參股」的中融信托。
網上流傳中植上周向投資者稱,上月已聘請畢馬威會計事務所審計財務、負債和資產情況,之後就能得出投資產品的兌付率,預計不需要一年時間,問題是中植的資產非常龐雜,以債權類資產最大,應收貸款達800億至1,300億元,「不保證一定能收回來」,其餘多是給地產商的股權和債權融資,以及一些土地和三、四線城市的地產。這些資產評估需時,不排除要打折。
釀成2008年「雷曼爆煲」和金融海嘯的是2007年開始發酵的次按危機,即2000年代初美國人鹵莽批出的劣質按揭打包而成的證券,因為敍造按揭的「劣質」貸款人還不了錢而無法兌付。就投資產品底層資產有問題這個角度,中植逾期兌付有點雷同。
不過,市場動軏用「雷曼」稱這個那個危機,就要視乎金融機構有否和怎樣被火燒連環船,以及短期資金鏈會否因為市場恐慌而突然斷裂。
次按被打包成獲得高評級的按揭抵押證券(MBS)對外發售,次按業主漸變負資產且無力還錢,MBS價值一落千丈,中伏的金融機構蒙受龐大損失,巨型險企美國國際集團(AIG)未能兌付為MBS爆煲損失「包底」的債券抵押證券(CDO),高槓桿且依賴短期融資的雷曼滿手劣質MBS沒有人願意接手,導致資金斷裂,連同AIG轟然倒下。
摩根大通估計,考慮到內地信托在內房和地方債的投資,80%地方政府融資平台(LGFV)恐無法還本,總值約2.8萬億元(或全國約13%)的信托資產違約風險上升,其違約會令民營內房債務雪上加霜,原因包括擔心他們不願或無法為內房的投資續期。
對於內地銀行來說,摩通指,風險在於一旦信托「落雨收遮」,內銀收到「國家任務」進場拯救內房項目,儘管暫時來看,這種機會仍低。
不管如何,消息指,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原來早在上月已成立一個工作組去檢視中植系的風險,範疇包括負債餘額,並要求中融提交兌付計劃,以及有甚麼資產可以出售,避免流動性斷裂。暫時知道中融籌集的資金,接近一半被轉移至母公司及關連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