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2019, 05:12 AM
【蘋果統計】香港金融業赤化 4萬億貸款「送中」 有銀行近半借予內地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m/financ...9/60018187
香港近月反修例逆權運動,凸顯了企業靠攏內地缺陷──龐大生意面前,無論如何都要向中共低頭,本地大孖沙甚至是英資國泰(293)也沒有例外。比起上述企業更早「送中」的,其實是香港銀行業,無論是回歸前後,華資銀行被收購個案屢見不鮮,現時碩果僅存的,基本上是擁抱四面埋伏的中國業務。
香港銀行業與中國近乎密不可分,現時輸往內地貸款額已超過4萬億元(見圖1)。本報統計香港各間銀行去年內地貸款比例,東亞銀行(023)貸款比例高達4成,屬華資銀行中最高,中資銀行普遍超過3成以上。
就算業務往來不多,股權關係亦令不少銀行難與中資切割,滙控(005)既獲中國平保(2318)入股超過7%,自己亦投資交通銀行(3328)多年,並銳意發展大陸。
香港雖然擁有自身主權貨幣港元,但這些銀紙已經沾上濃濃的中國味道,一國兩制理論上步入僅餘的28年,實際上猝然改變的可能性更高,香港金融業邁向「一國一制」,似乎只是時間問題。
銀行屢遭中資收購
過去數十年,香港致力成為外資打開中國市場的橋頭堡,進軍逾10億人的消費市場,不可或缺的就是協助資金融通;另一個趨勢是中國過去十年亦致力人民幣國際化,冀與美元鼎足而立,香港這個中國資本賬近乎唯一的出口,造就了銀行資本百花齊放的局面。
本報記者翻查資料,華資銀行被中資吞併歷史上屢見不鮮,近年最新鮮的是廣州市政府窗口公司越秀企業,2013年以116億元收購創興銀行(1111)約75%股權,廖氏家族在高溢價下亦將銀行拱手相讓,65年歷史的老牌家族銀行就此告一段落。
此外,伍宜孫家族於2008年向招商銀行(3968)以193億港元出售所持有的53.12%永隆銀行權益,其家族成員逐步撤出董事局,去年更易名為「招商永隆」,港資痕跡進一步被抹去。再回溯1986年中信集團收購嘉華銀行,再由中信嘉華銀行易名為中信銀行,都可見華資家族足印已漸見模糊。
友聯銀行1986年因經營不善,被中美財團收購,繼而於2000年被中國最大銀行工商銀行(1398)收購並私有化,變成今天的工銀亞洲。2006年時建設銀行(939)收購美銀亞洲,變成建行亞洲。
事實上,除中資外,星展集團往時天價收購道亨銀行,華僑銀行吞併永亨銀行,加上中共早於戰前已在香港建立戰略據點,例如有中共背景的莊氏籌辦的南洋商業銀行(2015年已被另一間國企中國信達收購),令華資家族銀行市佔率愈來愈低。
中資內地貸款佔比高
香港市民不時感到奇怪,肉眼所見工銀亞洲分行人流好像不多,但資產值已經位列全港第五大,更誇張的是其中國內地貸款佔比(見圖2),以2018年計,規模為1778.7億元,佔其總貸款額高達39%,粗略地說,香港每1元存款,撇除法定準備金,大約3毫其實是借給內地;惟內地收入卻不成比例,僅佔總收入18%。
這種高比例中國內地貸款,並不只是出現在工銀亞洲。同樣以內地貸款比率計,南洋商業銀行高達39%,建行亞洲達36%,招商永隆為33%,信銀國際及創興銀行分別為27%及18%,至於中銀香港(2388)只得10%,比例上不算高,但其實際貸款額達1,270億元,僅稍低於工銀亞洲。
事實上,金管局有定期公佈「中國內地相關貸款」數字,最新截至2018年12月已經達42,490億元,佔總資產16.1%;不過由於全球經濟放緩,貸款需求減弱,該數據較去年9月(43,210億元)及6月(44,140億元)有所減少。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貸款的借款人當中,16,890億元是借給國企,12,030億元為內地民企,餘下13,560億元為非中資企業,但款項用來發展內地。
東亞擁抱內地
中資銀行擁抱內地自然不過,但僅餘的華資銀行,其實一早搭上駛入內地的高鐵,資本不紅,但資金染紅(見圖3)。當中最有代表性的東亞銀行,中國業務過去多年由李國寶二公子李民斌領導,其放貸政策只能以愈來愈激進來形容。
早於2008年時,東亞客戶總貸款額為2,303億元,當中990億元是內地貸款(佔比43%),79%屬於有抵押;2013年時,4,053億客戶總貸款中,1,798億元為內地貸款(佔比44.4%),抵押比率為70.6%;到2018年客戶貸款總額為5,006億元,內地貸款額為1,850億元(佔比37%),雖然佔比下跌,但抵押比率竟然跌至42.67%,其中一個原因是近乎無底線地向金融企業放貸,300億元貸款額抵押率只得5.7%,遇上壞賬則難有資產可回收。
而這些激進放貸,正正令到東亞中期業績見紅,截至6月底止,4筆總值62億元早年批出的內地貸款評級惡化,需要撥出25至30億元的減值損失,令到中國業務上半年錄得除稅前虧損39.4億元。
滙豐與中資股權交往
除了貸款灌輸中國,香港銀行業擁抱中國的方式,很多時候可能是股權上的「交往」。滙豐銀行是典型的例子,這間銀行雖然生於香港,但1992年透過併購英國米特蘭銀行,遷冊至倫敦,惟未有忘記中國才是環球經濟增長引擎。早於2002年時,滙豐入股平保,2012年出售,現時風水輪流轉,平保持有滙控超過7%,成為單一最大股東,但前者強調入股是財務投資,不涉實際營運。另外,滙豐亦早於2004年購入交行19.9%股權。
與近月「中伏」的國泰航空母公司太古(019)一樣,滙豐業務上擁抱中國,擁抱習近平提出的國策,無論是一帶一路或是大灣區,對這間銀行來說是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
滙豐行政總裁王冬勝則是集團「中國通」,在商業上成功,政治上亦八面玲瓏,其政協身份代表滙豐及本地金融業發聲,與內地官方保持暢順的溝通;他亦是香港總商會常務副主席,在香港不少諮詢委員會均有任職,故此每次香港政府高層空缺,王冬勝總是熱門潛在人選。近日社會事件,這間銀行亦都發聲明譴責暴力,期待香港和平及繁榮穩定發展的同時,亦不忘指出「要為中國經濟的未來作出貢獻」。
安全穩健的金融體系、行之有效的貨幣制度,是香港金融業的良好基因,在銀行愈來愈「紅」的大環境下,未來會否連這種基因都被竄改?曾經問香港人應否加入共產黨的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曾提倡研究聯繫滙率改掛人民幣或一籃子貨幣,繼而要求人民幣及美元代替港元作交易貨幣,金融威脅並非天馬行空,金管局如何就這些有損香港穩定的「意見」見招拆招,市場拭目以待。
圖1:香港輸往內地貸款額逐年遞增,早已突破4萬億元。
圖2:中資銀行內地貸款比例最多達4成。
圖3:非中資比例較低,惟東亞特別名列前茅。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m/financ...9/60018187
香港近月反修例逆權運動,凸顯了企業靠攏內地缺陷──龐大生意面前,無論如何都要向中共低頭,本地大孖沙甚至是英資國泰(293)也沒有例外。比起上述企業更早「送中」的,其實是香港銀行業,無論是回歸前後,華資銀行被收購個案屢見不鮮,現時碩果僅存的,基本上是擁抱四面埋伏的中國業務。
香港銀行業與中國近乎密不可分,現時輸往內地貸款額已超過4萬億元(見圖1)。本報統計香港各間銀行去年內地貸款比例,東亞銀行(023)貸款比例高達4成,屬華資銀行中最高,中資銀行普遍超過3成以上。
就算業務往來不多,股權關係亦令不少銀行難與中資切割,滙控(005)既獲中國平保(2318)入股超過7%,自己亦投資交通銀行(3328)多年,並銳意發展大陸。
香港雖然擁有自身主權貨幣港元,但這些銀紙已經沾上濃濃的中國味道,一國兩制理論上步入僅餘的28年,實際上猝然改變的可能性更高,香港金融業邁向「一國一制」,似乎只是時間問題。
銀行屢遭中資收購
過去數十年,香港致力成為外資打開中國市場的橋頭堡,進軍逾10億人的消費市場,不可或缺的就是協助資金融通;另一個趨勢是中國過去十年亦致力人民幣國際化,冀與美元鼎足而立,香港這個中國資本賬近乎唯一的出口,造就了銀行資本百花齊放的局面。
本報記者翻查資料,華資銀行被中資吞併歷史上屢見不鮮,近年最新鮮的是廣州市政府窗口公司越秀企業,2013年以116億元收購創興銀行(1111)約75%股權,廖氏家族在高溢價下亦將銀行拱手相讓,65年歷史的老牌家族銀行就此告一段落。
此外,伍宜孫家族於2008年向招商銀行(3968)以193億港元出售所持有的53.12%永隆銀行權益,其家族成員逐步撤出董事局,去年更易名為「招商永隆」,港資痕跡進一步被抹去。再回溯1986年中信集團收購嘉華銀行,再由中信嘉華銀行易名為中信銀行,都可見華資家族足印已漸見模糊。
友聯銀行1986年因經營不善,被中美財團收購,繼而於2000年被中國最大銀行工商銀行(1398)收購並私有化,變成今天的工銀亞洲。2006年時建設銀行(939)收購美銀亞洲,變成建行亞洲。
事實上,除中資外,星展集團往時天價收購道亨銀行,華僑銀行吞併永亨銀行,加上中共早於戰前已在香港建立戰略據點,例如有中共背景的莊氏籌辦的南洋商業銀行(2015年已被另一間國企中國信達收購),令華資家族銀行市佔率愈來愈低。
中資內地貸款佔比高
香港市民不時感到奇怪,肉眼所見工銀亞洲分行人流好像不多,但資產值已經位列全港第五大,更誇張的是其中國內地貸款佔比(見圖2),以2018年計,規模為1778.7億元,佔其總貸款額高達39%,粗略地說,香港每1元存款,撇除法定準備金,大約3毫其實是借給內地;惟內地收入卻不成比例,僅佔總收入18%。
這種高比例中國內地貸款,並不只是出現在工銀亞洲。同樣以內地貸款比率計,南洋商業銀行高達39%,建行亞洲達36%,招商永隆為33%,信銀國際及創興銀行分別為27%及18%,至於中銀香港(2388)只得10%,比例上不算高,但其實際貸款額達1,270億元,僅稍低於工銀亞洲。
事實上,金管局有定期公佈「中國內地相關貸款」數字,最新截至2018年12月已經達42,490億元,佔總資產16.1%;不過由於全球經濟放緩,貸款需求減弱,該數據較去年9月(43,210億元)及6月(44,140億元)有所減少。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貸款的借款人當中,16,890億元是借給國企,12,030億元為內地民企,餘下13,560億元為非中資企業,但款項用來發展內地。
東亞擁抱內地
中資銀行擁抱內地自然不過,但僅餘的華資銀行,其實一早搭上駛入內地的高鐵,資本不紅,但資金染紅(見圖3)。當中最有代表性的東亞銀行,中國業務過去多年由李國寶二公子李民斌領導,其放貸政策只能以愈來愈激進來形容。
早於2008年時,東亞客戶總貸款額為2,303億元,當中990億元是內地貸款(佔比43%),79%屬於有抵押;2013年時,4,053億客戶總貸款中,1,798億元為內地貸款(佔比44.4%),抵押比率為70.6%;到2018年客戶貸款總額為5,006億元,內地貸款額為1,850億元(佔比37%),雖然佔比下跌,但抵押比率竟然跌至42.67%,其中一個原因是近乎無底線地向金融企業放貸,300億元貸款額抵押率只得5.7%,遇上壞賬則難有資產可回收。
而這些激進放貸,正正令到東亞中期業績見紅,截至6月底止,4筆總值62億元早年批出的內地貸款評級惡化,需要撥出25至30億元的減值損失,令到中國業務上半年錄得除稅前虧損39.4億元。
滙豐與中資股權交往
除了貸款灌輸中國,香港銀行業擁抱中國的方式,很多時候可能是股權上的「交往」。滙豐銀行是典型的例子,這間銀行雖然生於香港,但1992年透過併購英國米特蘭銀行,遷冊至倫敦,惟未有忘記中國才是環球經濟增長引擎。早於2002年時,滙豐入股平保,2012年出售,現時風水輪流轉,平保持有滙控超過7%,成為單一最大股東,但前者強調入股是財務投資,不涉實際營運。另外,滙豐亦早於2004年購入交行19.9%股權。
與近月「中伏」的國泰航空母公司太古(019)一樣,滙豐業務上擁抱中國,擁抱習近平提出的國策,無論是一帶一路或是大灣區,對這間銀行來說是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
滙豐行政總裁王冬勝則是集團「中國通」,在商業上成功,政治上亦八面玲瓏,其政協身份代表滙豐及本地金融業發聲,與內地官方保持暢順的溝通;他亦是香港總商會常務副主席,在香港不少諮詢委員會均有任職,故此每次香港政府高層空缺,王冬勝總是熱門潛在人選。近日社會事件,這間銀行亦都發聲明譴責暴力,期待香港和平及繁榮穩定發展的同時,亦不忘指出「要為中國經濟的未來作出貢獻」。
安全穩健的金融體系、行之有效的貨幣制度,是香港金融業的良好基因,在銀行愈來愈「紅」的大環境下,未來會否連這種基因都被竄改?曾經問香港人應否加入共產黨的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曾提倡研究聯繫滙率改掛人民幣或一籃子貨幣,繼而要求人民幣及美元代替港元作交易貨幣,金融威脅並非天馬行空,金管局如何就這些有損香港穩定的「意見」見招拆招,市場拭目以待。
圖1:香港輸往內地貸款額逐年遞增,早已突破4萬億元。
圖2:中資銀行內地貸款比例最多達4成。
圖3:非中資比例較低,惟東亞特別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