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2019, 11:52 AM
銀行、金融、股票、投資業內的分析員無自由批評政府、經濟、企業(指出負面訊息), 代表金融市場訊息受監控, 代表破壞了金融中心地位, 代表 auditor 不准講真話, 代表 credit dept 要姓黨。 不准唱衰, 只准唱好, 銀行金融業已被大陸化, 失去世界銀行金融地位!
據報多間金融機構憂影響與內地客戶關係 拒聘港人
http://news.tvb.com/local/5de67c14e60383840337b943/%E6%93%9A%E5%A0%B1%E5%A4%9A%E9%96%93%E9%87%91%E8%9E%8D%E6%A9%9F%E6%A7%8B%E6%86%82%E5%BD%B1%E9%9F%BF%E8%88%87%E5%85%A7%E5%9C%B0%E5%AE%A2%E6%88%B6%E9%97%9C%E4%BF%82-%E6%8B%92%E8%81%98%E6%B8%AF%E4%BA%BA
英國傳媒報道,多間金融機構不願意僱用香港人,擔心影響與內地客戶的關係。
《金融時報》引述多間銀行、會計師樓、律師行等高層稱,擔心港人曾參與被港府定性為「非法活動」。有基金公司不明文規定不再聘請港人,又會詢問應徵者曾否參與暴力抗議活動,和增加社交媒體的「背景檢查」。
報章亦訪問於交通銀行工作14年的香港分行前首席經濟及策略師羅家聰,他稱十月被要求辭職,銀行認為香港人不適合代表中資銀行發言;而近月的抗議活動亦令香港和國內員工分歧加劇。
羅家聰指,中資銀行正逐步「肅清」港人。交銀發言人拒絕評論報道。
【修例風波】部分金融機構不願聘港人 《金融時報》:憂請「非法活動」人士影響客戶關係
http://hd.stheadline.com/news/realtime/hk/1652389/%E5%8D%B3%E6%99%82-%E6%B8%AF%E8%81%9E-%E4%BF%AE%E4%BE%8B%E9%A2%A8%E6%B3%A2-%E9%83%A8%E5%88%86%E9%87%91%E8%9E%8D%E6%A9%9F%E6%A7%8B%E4%B8%8D%E9%A1%98%E8%81%98%E6%B8%AF%E4%BA%BA-%E9%87%91%E8%9E%8D%E6%99%82%E5%A0%B1-%E6%86%82%E8%AB%8B-%E9%9D%9E%E6%B3%95%E6%B4%BB%E5%8B%95-%E4%BA%BA%E5%A3%AB%E5%BD%B1%E9%9F%BF%E5%AE%A2%E6%88%B6%E9%97%9C%E4%BF%82
反修例風波持續近半年,英國《金融時報》昨日報道,有銀行、資產管理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等金融機構的高層人士均表示不願意僱用港人,擔心若聘用了曾參與被港府視作「非法活動」的人士,會影響公司與內地客戶的關係。
一名國際律師行香港辦公室的內地合夥人向該報表示,會避免聘請曾參與暴力示威的人:「我會問他們是否曾參與暴力,因為我不認同暴力,這不是法治。」
報道亦提到,有三家總部位於香港的全球對沖基金的經理都表示,公司不明文規定不再聘用香港人。
《金融時報》又報道,交通銀行香港分行前首席經濟師羅家聰今年十月辭職。他在離職後首次接受國際傳媒訪問,指連月示威以來,香港及內地員工分歧加劇,為其離職埋下伏線,其中管理層對他曾於電台節目稱○三年沙士對香港經濟打擊大於近月示威尤其不滿,因為言論違背公司立場。羅家聰形容:「他們認為由香港人代表中資銀行發言並不適合。」《金融時報》曾向交通銀行查詢,但銀行拒絕評論。
中資金融機構據報拒聘香港人 擔心影響與中國客戶關係
https://inews.hket.com/article/2511848/%E4%B8%AD%E8%B3%87%E9%87%91%E8%9E%8D%E6%A9%9F%E6%A7%8B%E6%93%9A%E5%A0%B1%E6%8B%92%E8%81%98%E9%A6%99%E6%B8%AF%E4%BA%BA%20%E6%93%94%E5%BF%83%E5%BD%B1%E9%9F%BF%E8%88%87%E4%B8%AD%E5%9C%8B%E5%AE%A2%E6%88%B6%E9%97%9C%E4%BF%82
反修例引發的社會運動持續,部分中資金融機構成為激進示抗威者針對的對象。有英國媒體報道,除了交通銀行香港分行前首席經濟師羅家聰因與公司意見存分歧「被離職」,部分金融機構高層人士亦指出,擔心若聘用了參加近月社會事件的示威人士,會影響公司與中國客戶的關係,公司不明文規定不再聘用香港人。
報道指,羅家聰今年十月離開工作了14年的交通銀行香港分行後,坦言自己「被離職」的原因,源於公司內香港員工與內地員工的分歧漸大,同時公司認為「由香港人代表中資銀行發言並不適合」。羅家聰表示,公司尤其不滿其稱2003年沙士事件,對香港經濟的影響較今年來的示威活動更大,因有關言論與政府的意見並不一致。
對於羅家聰的言論,本網曾向交通銀行香港分行查詢,暫時未有回覆。
對冲基金:不再聘用香港人
除羅家聰外,報道還訪問了部分金融服務機構,包括銀行、資產管理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在內的金融機構高層人士。有高層表示,對聘用曾在近月社會事件中參與非法活動人士感到「恐懼」(fear ),因為這可能影響公司與中國客戶的關係。
報道又稱,3家總部位於香港的全球對沖基金基金經理表示,公司不明文規定不再聘用香港人,而且不限於中資行。
有獵頭公司表示,大公司客戶愈來愈關注會否捲入政治,不想錯誤地刺激到中國。
對於有關報道,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兼研究部主管洪灝認為,分析員在給予投資建議時,應把「理智」與「情感」分開,形容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投資建議,有很大機會錯判。他強調,自己未有閱讀相關新聞,故不能作更深入之評論。
交銀羅家聰證實被要求離職 涉傳閱批評特首及中央文章
https://hk.news.yahoo.com/%E4%BA%A4%E9%8A%80%E7%BE%85%E5%AE%B6%E8%81%B0%E8%AD%89%E5%AF%A6%E8%A2%AB%E8%A6%81%E6%B1%82%E9%9B%A2%E8%81%B7-%E6%B6%89%E5%82%B3%E9%96%B1%E6%89%B9%E8%A9%95%E7%89%B9%E9%A6%96%E5%8F%8A%E4%B8%AD%E5%A4%AE%E6%96%87%E7%AB%A0-103520772.html
前交通銀行香港首席經濟及策略師羅家聰證實,今年10月被公司要求離職。他接受本台訪問說,早前將《信報月刊》一篇涉及批評特首林鄭月娥及中央政府的文章,以內部電郵向同事傳閱,令公司認為有問題,要求他離職。
羅家聰認為,事件反映業界評論空間越來越狹窄,對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帶來打擊。
羅家聰「被離職」料與過往涉反修例言論有關
https://hk.news.yahoo.com/%E7%BE%85%E5%AE%B6%E8%81%B0-%E8%A2%AB%E9%9B%A2%E8%81%B7-%E6%96%99%E8%88%87%E9%81%8E%E5%BE%80%E6%B6%89%E5%8F%8D%E4%BF%AE%E4%BE%8B%E8%A8%80%E8%AB%96%E6%9C%89%E9%97%9C-090659209.html
前交通銀行香港首席經濟及策略師羅家聰,早前接受英國《金融時報》訪問時說「被離職」。他接受本台查詢時提到,10月將《信報月刊》一篇關於財金的文章以電郵形式發送給其他同事,其中末段內容疑令公司覺得有問題,因此要求他離職。
有關文章由香港業餘天文學家楊光宇撰寫,名為「大清亡國公債成貿戰新武器」,文章末段談及特首小圈子選舉及批評特首林鄭月娥強行通過修訂逃犯條例,羅家聰估計是要求他離職的觸發點。
羅家聰說,估計事件亦可能與過去曾談及「反修例對本港經濟影響不及沙士」等言論有關,獲悉需要離職一刻心情平靜,早在預計之中。他認為,理解工作空間越來越狹窄,現時環境可能不適合自己,於是在10月中自行遞信辭職,亦沒有指責任何一方。
被問到是否代表中資銀行日後只會聘請內地人士,港人在行內發展機會減少,羅家聰說,有關現象一直存在並惡化,自己不會擔心太多,認為中資機構傾向招聘內地人士,是大勢所趨。
他表示,外媒廣泛報道他離職的消息,亦反映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對壘,每個行業在聘請員工時都會進行政治審查,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如果一些基本的資金流向事宜都不能討論,是很大的問題,質疑財金分析界發展及言論空間收窄,自己做事作風一向「有碗話碗」,又說如果學識之士連基本分析都不能,則枉擔任分析師之位。
據報多間金融機構憂影響與內地客戶關係 拒聘港人
http://news.tvb.com/local/5de67c14e60383...F%E4%BA%BA
英國傳媒報道,多間金融機構不願意僱用香港人,擔心影響與內地客戶的關係。
《金融時報》引述多間銀行、會計師樓、律師行等高層稱,擔心港人曾參與被港府定性為「非法活動」。有基金公司不明文規定不再聘請港人,又會詢問應徵者曾否參與暴力抗議活動,和增加社交媒體的「背景檢查」。
報章亦訪問於交通銀行工作14年的香港分行前首席經濟及策略師羅家聰,他稱十月被要求辭職,銀行認為香港人不適合代表中資銀行發言;而近月的抗議活動亦令香港和國內員工分歧加劇。
羅家聰指,中資銀行正逐步「肅清」港人。交銀發言人拒絕評論報道。
據報多間金融機構憂影響與內地客戶關係 拒聘港人
http://news.tvb.com/local/5de67c14e60383840337b943/%E6%93%9A%E5%A0%B1%E5%A4%9A%E9%96%93%E9%87%91%E8%9E%8D%E6%A9%9F%E6%A7%8B%E6%86%82%E5%BD%B1%E9%9F%BF%E8%88%87%E5%85%A7%E5%9C%B0%E5%AE%A2%E6%88%B6%E9%97%9C%E4%BF%82-%E6%8B%92%E8%81%98%E6%B8%AF%E4%BA%BA
英國傳媒報道,多間金融機構不願意僱用香港人,擔心影響與內地客戶的關係。
《金融時報》引述多間銀行、會計師樓、律師行等高層稱,擔心港人曾參與被港府定性為「非法活動」。有基金公司不明文規定不再聘請港人,又會詢問應徵者曾否參與暴力抗議活動,和增加社交媒體的「背景檢查」。
報章亦訪問於交通銀行工作14年的香港分行前首席經濟及策略師羅家聰,他稱十月被要求辭職,銀行認為香港人不適合代表中資銀行發言;而近月的抗議活動亦令香港和國內員工分歧加劇。
羅家聰指,中資銀行正逐步「肅清」港人。交銀發言人拒絕評論報道。
【修例風波】部分金融機構不願聘港人 《金融時報》:憂請「非法活動」人士影響客戶關係
http://hd.stheadline.com/news/realtime/hk/1652389/%E5%8D%B3%E6%99%82-%E6%B8%AF%E8%81%9E-%E4%BF%AE%E4%BE%8B%E9%A2%A8%E6%B3%A2-%E9%83%A8%E5%88%86%E9%87%91%E8%9E%8D%E6%A9%9F%E6%A7%8B%E4%B8%8D%E9%A1%98%E8%81%98%E6%B8%AF%E4%BA%BA-%E9%87%91%E8%9E%8D%E6%99%82%E5%A0%B1-%E6%86%82%E8%AB%8B-%E9%9D%9E%E6%B3%95%E6%B4%BB%E5%8B%95-%E4%BA%BA%E5%A3%AB%E5%BD%B1%E9%9F%BF%E5%AE%A2%E6%88%B6%E9%97%9C%E4%BF%82
反修例風波持續近半年,英國《金融時報》昨日報道,有銀行、資產管理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等金融機構的高層人士均表示不願意僱用港人,擔心若聘用了曾參與被港府視作「非法活動」的人士,會影響公司與內地客戶的關係。
一名國際律師行香港辦公室的內地合夥人向該報表示,會避免聘請曾參與暴力示威的人:「我會問他們是否曾參與暴力,因為我不認同暴力,這不是法治。」
報道亦提到,有三家總部位於香港的全球對沖基金的經理都表示,公司不明文規定不再聘用香港人。
《金融時報》又報道,交通銀行香港分行前首席經濟師羅家聰今年十月辭職。他在離職後首次接受國際傳媒訪問,指連月示威以來,香港及內地員工分歧加劇,為其離職埋下伏線,其中管理層對他曾於電台節目稱○三年沙士對香港經濟打擊大於近月示威尤其不滿,因為言論違背公司立場。羅家聰形容:「他們認為由香港人代表中資銀行發言並不適合。」《金融時報》曾向交通銀行查詢,但銀行拒絕評論。
中資金融機構據報拒聘香港人 擔心影響與中國客戶關係
https://inews.hket.com/article/2511848/%E4%B8%AD%E8%B3%87%E9%87%91%E8%9E%8D%E6%A9%9F%E6%A7%8B%E6%93%9A%E5%A0%B1%E6%8B%92%E8%81%98%E9%A6%99%E6%B8%AF%E4%BA%BA%20%E6%93%94%E5%BF%83%E5%BD%B1%E9%9F%BF%E8%88%87%E4%B8%AD%E5%9C%8B%E5%AE%A2%E6%88%B6%E9%97%9C%E4%BF%82
反修例引發的社會運動持續,部分中資金融機構成為激進示抗威者針對的對象。有英國媒體報道,除了交通銀行香港分行前首席經濟師羅家聰因與公司意見存分歧「被離職」,部分金融機構高層人士亦指出,擔心若聘用了參加近月社會事件的示威人士,會影響公司與中國客戶的關係,公司不明文規定不再聘用香港人。
報道指,羅家聰今年十月離開工作了14年的交通銀行香港分行後,坦言自己「被離職」的原因,源於公司內香港員工與內地員工的分歧漸大,同時公司認為「由香港人代表中資銀行發言並不適合」。羅家聰表示,公司尤其不滿其稱2003年沙士事件,對香港經濟的影響較今年來的示威活動更大,因有關言論與政府的意見並不一致。
對於羅家聰的言論,本網曾向交通銀行香港分行查詢,暫時未有回覆。
對冲基金:不再聘用香港人
除羅家聰外,報道還訪問了部分金融服務機構,包括銀行、資產管理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在內的金融機構高層人士。有高層表示,對聘用曾在近月社會事件中參與非法活動人士感到「恐懼」(fear ),因為這可能影響公司與中國客戶的關係。
報道又稱,3家總部位於香港的全球對沖基金基金經理表示,公司不明文規定不再聘用香港人,而且不限於中資行。
有獵頭公司表示,大公司客戶愈來愈關注會否捲入政治,不想錯誤地刺激到中國。
對於有關報道,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兼研究部主管洪灝認為,分析員在給予投資建議時,應把「理智」與「情感」分開,形容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投資建議,有很大機會錯判。他強調,自己未有閱讀相關新聞,故不能作更深入之評論。
交銀羅家聰證實被要求離職 涉傳閱批評特首及中央文章
https://hk.news.yahoo.com/%E4%BA%A4%E9%8A%80%E7%BE%85%E5%AE%B6%E8%81%B0%E8%AD%89%E5%AF%A6%E8%A2%AB%E8%A6%81%E6%B1%82%E9%9B%A2%E8%81%B7-%E6%B6%89%E5%82%B3%E9%96%B1%E6%89%B9%E8%A9%95%E7%89%B9%E9%A6%96%E5%8F%8A%E4%B8%AD%E5%A4%AE%E6%96%87%E7%AB%A0-103520772.html
前交通銀行香港首席經濟及策略師羅家聰證實,今年10月被公司要求離職。他接受本台訪問說,早前將《信報月刊》一篇涉及批評特首林鄭月娥及中央政府的文章,以內部電郵向同事傳閱,令公司認為有問題,要求他離職。
羅家聰認為,事件反映業界評論空間越來越狹窄,對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帶來打擊。
羅家聰「被離職」料與過往涉反修例言論有關
https://hk.news.yahoo.com/%E7%BE%85%E5%AE%B6%E8%81%B0-%E8%A2%AB%E9%9B%A2%E8%81%B7-%E6%96%99%E8%88%87%E9%81%8E%E5%BE%80%E6%B6%89%E5%8F%8D%E4%BF%AE%E4%BE%8B%E8%A8%80%E8%AB%96%E6%9C%89%E9%97%9C-090659209.html
前交通銀行香港首席經濟及策略師羅家聰,早前接受英國《金融時報》訪問時說「被離職」。他接受本台查詢時提到,10月將《信報月刊》一篇關於財金的文章以電郵形式發送給其他同事,其中末段內容疑令公司覺得有問題,因此要求他離職。
有關文章由香港業餘天文學家楊光宇撰寫,名為「大清亡國公債成貿戰新武器」,文章末段談及特首小圈子選舉及批評特首林鄭月娥強行通過修訂逃犯條例,羅家聰估計是要求他離職的觸發點。
羅家聰說,估計事件亦可能與過去曾談及「反修例對本港經濟影響不及沙士」等言論有關,獲悉需要離職一刻心情平靜,早在預計之中。他認為,理解工作空間越來越狹窄,現時環境可能不適合自己,於是在10月中自行遞信辭職,亦沒有指責任何一方。
被問到是否代表中資銀行日後只會聘請內地人士,港人在行內發展機會減少,羅家聰說,有關現象一直存在並惡化,自己不會擔心太多,認為中資機構傾向招聘內地人士,是大勢所趨。
他表示,外媒廣泛報道他離職的消息,亦反映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對壘,每個行業在聘請員工時都會進行政治審查,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如果一些基本的資金流向事宜都不能討論,是很大的問題,質疑財金分析界發展及言論空間收窄,自己做事作風一向「有碗話碗」,又說如果學識之士連基本分析都不能,則枉擔任分析師之位。
據報多間金融機構憂影響與內地客戶關係 拒聘港人
http://news.tvb.com/local/5de67c14e60383...F%E4%BA%BA
英國傳媒報道,多間金融機構不願意僱用香港人,擔心影響與內地客戶的關係。
《金融時報》引述多間銀行、會計師樓、律師行等高層稱,擔心港人曾參與被港府定性為「非法活動」。有基金公司不明文規定不再聘請港人,又會詢問應徵者曾否參與暴力抗議活動,和增加社交媒體的「背景檢查」。
報章亦訪問於交通銀行工作14年的香港分行前首席經濟及策略師羅家聰,他稱十月被要求辭職,銀行認為香港人不適合代表中資銀行發言;而近月的抗議活動亦令香港和國內員工分歧加劇。
羅家聰指,中資銀行正逐步「肅清」港人。交銀發言人拒絕評論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