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2020, 05:25 PM
李小加:香港是中國資本市場開放與國際化進程中重要一環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6%9D...36188.html
<匯港通訊> 港交所(00388)行政總裁李小加發表網誌表示,表面上看香港早已不再是對中國GDP貢獻最大的城市,香港相對中國內地GDP的佔比已經從1993年的27%跌至2018年的2.7%,香港實體經濟對於飛速發展的中國經濟的重要性已經非常微小;但是調整一下審視香港的視角,聚焦香港在中國金融市場發展中的獨特貢獻;香港在過去的十年已當之無愧地成為連接中國與世界的最重要紐帶。香港市場充分利用一國兩制的優勢,充當了中外聯通的翻譯機與轉換器,為中國創造了重要的戰略價值。
李小加表示,對於中國和國際金融市場而言,面對未來十年的高度不確定性,香港作為翻譯機和轉換器的功能會顯得尤為重要與迫切。一方面,世界與中國都迫切需要中國的金融市場更加開放、更加國際化;另一方面,中國金融市場的巨大體量、自成一體的市場結構和監管路徑,決定了雙方很難在都不大改自己的前提下充分相容與融合。因此,香港一定仍然會是中國資本市場開放與國際化進程中的極其重要的一環。
對於金融市場特別是香港交易所而言,未來十年,還是要繼續辦好四件事:三通(股票通、債券通、商品通)和一擁(擁抱科技、跨越發展)。(EC)
李小加:港取信中國才能制勝 港交所未來10年做好「三通一擁」
https://hk.news.yahoo.com/%E6%9D%8E%E5%B...00377.html
2019年本港在風雨之中渡過,港交所(00388)行政總裁李小加昨天以「2020已至,香港還行嗎?」為題撰寫網誌,提到這個是不少人心中默默思考的問題,他在文尾更果斷地回答未來10年「香港還行!肯定行!」又指香港要取得中國信任,才有可能制勝;至於港交所未來10年還要繼續辦好4件事,包括三通(股票通、債券通、商品通)和一擁(擁抱科技、跨越發展)。
本地作用突出 不會邊緣化
李小加網誌分作「十年回顧」及「十年展望」兩部分,他提到香港享盡了中國在全球化進程中的發展紅利,但還未能通過「一國兩制」有效地解決香港社會蓄積已久的深層次政治經濟矛盾,為「一國兩制」帶來空前的挑戰。
香港實體經濟對於中國的重要性已經非常微小,其GDP佔比從1993年的27%跌至2018年的2.7%,故香港是否還可行,就成為經常討論的話題;不過,若聚焦香港在中國金融市場發展的貢獻,過去10年已成為連接中國與世界的最重要紐帶。
展望未來10年,中美兩極化格局將帶來更大的地緣政治和經濟發展挑戰,中國與全球,特別是金融市場,迫切需要雙方均認可的「戰略緩衝區」來實現市場的聯通與融合,故李小加認為,香港的作用只會更加突出,而不是淡化,更不會被邊緣化。
一國與兩制缺一不可
不過,他提醒,香港人必須清醒地意識到,要取得中國的信任,香港才有可能制勝,對內地而言,只有讓世界認可香港獨特的國際地位,香港才能繼續幫助中國成功,故「一國」與「兩制」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假若香港人不清醒認知,就會自暴自棄、走入末路,內地朋友若不清醒認知,就有可能感情用事,把「孩子與洗澡水一起潑掉」。
李小加又提到,世界與中國都迫切需要內地的金融市場更加開放及國際化,香港一定是中國資本市場開放與國際化進程中極其重要的一環,任重而道遠。
對港交所而言,股票通未來10年要做到升級、擴容及換代,從現貨通擴容到衍生產品通,從二級市場通擴容到一級市場通;債券通推出回購、離岸清算、融資融券等多種服務,提高兩地市場的流動性,用科技找到重塑國際債券市場的機會。
冀華與國際商品價格接軌
另一方面,商品通努力複製股票通模式去實現商品交易通、清算通,通過產品互掛等方式,讓中國和國際商品市場的價格接軌,加快在岸實物交割的國際化進程。
[ 本帖最後由 大冬瓜 於 2020-1-7 10:27 編輯 ]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6%9D...36188.html
<匯港通訊> 港交所(00388)行政總裁李小加發表網誌表示,表面上看香港早已不再是對中國GDP貢獻最大的城市,香港相對中國內地GDP的佔比已經從1993年的27%跌至2018年的2.7%,香港實體經濟對於飛速發展的中國經濟的重要性已經非常微小;但是調整一下審視香港的視角,聚焦香港在中國金融市場發展中的獨特貢獻;香港在過去的十年已當之無愧地成為連接中國與世界的最重要紐帶。香港市場充分利用一國兩制的優勢,充當了中外聯通的翻譯機與轉換器,為中國創造了重要的戰略價值。
李小加表示,對於中國和國際金融市場而言,面對未來十年的高度不確定性,香港作為翻譯機和轉換器的功能會顯得尤為重要與迫切。一方面,世界與中國都迫切需要中國的金融市場更加開放、更加國際化;另一方面,中國金融市場的巨大體量、自成一體的市場結構和監管路徑,決定了雙方很難在都不大改自己的前提下充分相容與融合。因此,香港一定仍然會是中國資本市場開放與國際化進程中的極其重要的一環。
對於金融市場特別是香港交易所而言,未來十年,還是要繼續辦好四件事:三通(股票通、債券通、商品通)和一擁(擁抱科技、跨越發展)。(EC)
李小加:港取信中國才能制勝 港交所未來10年做好「三通一擁」
https://hk.news.yahoo.com/%E6%9D%8E%E5%B...00377.html
2019年本港在風雨之中渡過,港交所(00388)行政總裁李小加昨天以「2020已至,香港還行嗎?」為題撰寫網誌,提到這個是不少人心中默默思考的問題,他在文尾更果斷地回答未來10年「香港還行!肯定行!」又指香港要取得中國信任,才有可能制勝;至於港交所未來10年還要繼續辦好4件事,包括三通(股票通、債券通、商品通)和一擁(擁抱科技、跨越發展)。
本地作用突出 不會邊緣化
李小加網誌分作「十年回顧」及「十年展望」兩部分,他提到香港享盡了中國在全球化進程中的發展紅利,但還未能通過「一國兩制」有效地解決香港社會蓄積已久的深層次政治經濟矛盾,為「一國兩制」帶來空前的挑戰。
香港實體經濟對於中國的重要性已經非常微小,其GDP佔比從1993年的27%跌至2018年的2.7%,故香港是否還可行,就成為經常討論的話題;不過,若聚焦香港在中國金融市場發展的貢獻,過去10年已成為連接中國與世界的最重要紐帶。
展望未來10年,中美兩極化格局將帶來更大的地緣政治和經濟發展挑戰,中國與全球,特別是金融市場,迫切需要雙方均認可的「戰略緩衝區」來實現市場的聯通與融合,故李小加認為,香港的作用只會更加突出,而不是淡化,更不會被邊緣化。
一國與兩制缺一不可
不過,他提醒,香港人必須清醒地意識到,要取得中國的信任,香港才有可能制勝,對內地而言,只有讓世界認可香港獨特的國際地位,香港才能繼續幫助中國成功,故「一國」與「兩制」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假若香港人不清醒認知,就會自暴自棄、走入末路,內地朋友若不清醒認知,就有可能感情用事,把「孩子與洗澡水一起潑掉」。
李小加又提到,世界與中國都迫切需要內地的金融市場更加開放及國際化,香港一定是中國資本市場開放與國際化進程中極其重要的一環,任重而道遠。
對港交所而言,股票通未來10年要做到升級、擴容及換代,從現貨通擴容到衍生產品通,從二級市場通擴容到一級市場通;債券通推出回購、離岸清算、融資融券等多種服務,提高兩地市場的流動性,用科技找到重塑國際債券市場的機會。
冀華與國際商品價格接軌
另一方面,商品通努力複製股票通模式去實現商品交易通、清算通,通過產品互掛等方式,讓中國和國際商品市場的價格接軌,加快在岸實物交割的國際化進程。
[ 本帖最後由 大冬瓜 於 2020-1-7 10:27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