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2022, 11:20 AM
打造「中國星鏈」 衛星生產線落戶香江
https://www.wenweipo.com/a/202211/11/AP6...1b23f.html
◆香港航天科技集團設在將軍澳工業區的數據技術中心大樓(左)及製造業中心大樓(右)。 香港文匯報記者張得民 攝
◆香港航天科技測運控中心。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背靠祖國面向世界 零關稅國際化 擁巨大競爭力
在第十四屆珠海航展上,粵港澳衛星智能製造中心沙盤和宣傳片首次亮相。此次展出的粵港澳衛星智能製造中心沙盤亦即香港衛星智能製造中心,隸屬於銳意打造「中國星鏈」工程的香港航天科技集團。香港衛星智能製造中心技術總監胡明遠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指,中心可望在明年年中落成。憑藉香港背靠祖國、面向世界的地理條件,加上擁有零關稅,國際化環境等先天優勢,他相信即使要跟全球衛星產業比拚,香港衛星智能製造中心仍然擁有極大的競爭力。在得到中央政府的支持,和特區政府對創科投入不斷增加下,相信香港的航天科技生態圈將得到更好的發展。◆香港文匯報記者 姬文風
預計年產200顆千公斤以下衛星
「中心主要目的是要在港建設全產業鏈製造衛星,我們會涵蓋通訊衛星、導航增強衛星、遙感衛星等,不同類型的衛星都可以在我們這個生產線上生產。」胡明遠介紹,該中心落成後每年預計可生產200顆1,000公斤以下衛星,「我們一方面會為商業用戶製造衛星,而我們也有自己的星鏈工程,包括『極光星座』和『金紫荊星座』,可以為大灣區以至世界各地居民提供對應的衛星服務。」不論是製造需求還是服務需求,他強調中心都致力兼顧,當中不少衛星服務更是與普羅大眾息息相關(見另稿)。
粵港海大灣區不少城市都擁有強大生產力,但該中心選擇了落戶香港,在將軍澳創新園先進製造中心開設香港首條衛星生產線,「在香港,我們還是覺得有不少優勢的,哪怕是相對於全球的衛星產業來說,我們的競爭力還是很強!」胡明遠解釋,香港具備零關稅的優勢,極大地降低了製造成本,「而且香港物流業非常發達和完善,物流成本和周期都非常低,香港可以做到全球供應鏈暢通的獨特優勢,讓商業航天衛星的上、下游產業鏈,能以更低成本,更流暢便捷地進入香港。」
胡明遠認為,香港具備中西交匯優勢,一方面可與歐美接軌,匯聚全球科技與資源,並將中心產品帶到全世界。另一方面,香港可依靠大灣區和國家的支持,「最簡單的例子,我們中心就是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簡稱航天八院)合作,由他們幫忙做這個生產線設備,當然這只是一個方面。」他指出,香港近年大力發展精密製造與再工業化,相關的政策有利中心的前期推動,大大加快了相關發展,這均是香港所能提供的有利條件。
系統培訓新人 「真刀真槍」製作
「香港環境本身亦有利於吸引國際人才,同時亦有多所頂尖大學,為行業持續提供本地人才。」胡明遠強調,作為本地企業,當然要支持本地就業。「尤其本港多所大學質素都很高,亦有不少跟衛星製造相關連的專業,例如航天系統或航天材料、太空科學、地理科學等,其實都跟衛星設計、製造、應用十分緊密。」
由於大學學科較注重理論層面,胡明遠分享中心各個崗位均設有系統化的培訓,幫助新入職者加快成為「實戰者」,「譬如,學生可能在大學時期參與過小衛星組裝設計,但那畢竟是實驗性質,而我們會提供系統培訓,助他們『真刀真槍』製作衛星。這個大概可以理解成師徒制吧,不論在熱實驗、力學實驗等各個環節,都必須使用真正衛星,在真正的環境下才可模擬、實踐,從而滿足上太空這個標準。」
他補充,中心目前已聘用多名本地大學生,「從這個角度來看,不論是本地學生就業,提供本地科研崗位等,中心都能幫忙推動起來。」
隨着國家今年首次在港澳地區選拔載荷專家,以及中心明年即將落成啟用,胡明遠相信均可為本港年輕人帶來積極信號,「吸引更多年輕人朝着這方面努力,學習相關知識,往後應該會有更多人到這個行業來。」與此同時,特區政府對創科投入不斷增加,大學亦有相關課程培養人才,相信長遠可帶來良性循環,更好地發展香港航天科技生態圈。
衛星中心生產特點
柔性生產:可以適配通信、導航、遙感等不同類型30到1,000千克不同量級衛星共線研製
智能:配備視覺導引、柔性輸送、自動倉儲、智能物流、數字化管控等體系
批量化生產:支持多星並行研製,具備年產200顆以上的批量生產能力
高效:日均一顆衛星下生產線,單顆衛星生產周期為12天
衛星生產流程
1. 基礎產品配套
2. 單板裝配
3. 整星裝配集成
4. 綜合電性能測試
5. 衛星特性測試
6. 環境模擬試驗
https://www.wenweipo.com/a/202211/11/AP6...1b23f.html
◆香港航天科技集團設在將軍澳工業區的數據技術中心大樓(左)及製造業中心大樓(右)。 香港文匯報記者張得民 攝
◆香港航天科技測運控中心。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背靠祖國面向世界 零關稅國際化 擁巨大競爭力
在第十四屆珠海航展上,粵港澳衛星智能製造中心沙盤和宣傳片首次亮相。此次展出的粵港澳衛星智能製造中心沙盤亦即香港衛星智能製造中心,隸屬於銳意打造「中國星鏈」工程的香港航天科技集團。香港衛星智能製造中心技術總監胡明遠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指,中心可望在明年年中落成。憑藉香港背靠祖國、面向世界的地理條件,加上擁有零關稅,國際化環境等先天優勢,他相信即使要跟全球衛星產業比拚,香港衛星智能製造中心仍然擁有極大的競爭力。在得到中央政府的支持,和特區政府對創科投入不斷增加下,相信香港的航天科技生態圈將得到更好的發展。◆香港文匯報記者 姬文風
預計年產200顆千公斤以下衛星
「中心主要目的是要在港建設全產業鏈製造衛星,我們會涵蓋通訊衛星、導航增強衛星、遙感衛星等,不同類型的衛星都可以在我們這個生產線上生產。」胡明遠介紹,該中心落成後每年預計可生產200顆1,000公斤以下衛星,「我們一方面會為商業用戶製造衛星,而我們也有自己的星鏈工程,包括『極光星座』和『金紫荊星座』,可以為大灣區以至世界各地居民提供對應的衛星服務。」不論是製造需求還是服務需求,他強調中心都致力兼顧,當中不少衛星服務更是與普羅大眾息息相關(見另稿)。
粵港海大灣區不少城市都擁有強大生產力,但該中心選擇了落戶香港,在將軍澳創新園先進製造中心開設香港首條衛星生產線,「在香港,我們還是覺得有不少優勢的,哪怕是相對於全球的衛星產業來說,我們的競爭力還是很強!」胡明遠解釋,香港具備零關稅的優勢,極大地降低了製造成本,「而且香港物流業非常發達和完善,物流成本和周期都非常低,香港可以做到全球供應鏈暢通的獨特優勢,讓商業航天衛星的上、下游產業鏈,能以更低成本,更流暢便捷地進入香港。」
胡明遠認為,香港具備中西交匯優勢,一方面可與歐美接軌,匯聚全球科技與資源,並將中心產品帶到全世界。另一方面,香港可依靠大灣區和國家的支持,「最簡單的例子,我們中心就是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簡稱航天八院)合作,由他們幫忙做這個生產線設備,當然這只是一個方面。」他指出,香港近年大力發展精密製造與再工業化,相關的政策有利中心的前期推動,大大加快了相關發展,這均是香港所能提供的有利條件。
系統培訓新人 「真刀真槍」製作
「香港環境本身亦有利於吸引國際人才,同時亦有多所頂尖大學,為行業持續提供本地人才。」胡明遠強調,作為本地企業,當然要支持本地就業。「尤其本港多所大學質素都很高,亦有不少跟衛星製造相關連的專業,例如航天系統或航天材料、太空科學、地理科學等,其實都跟衛星設計、製造、應用十分緊密。」
由於大學學科較注重理論層面,胡明遠分享中心各個崗位均設有系統化的培訓,幫助新入職者加快成為「實戰者」,「譬如,學生可能在大學時期參與過小衛星組裝設計,但那畢竟是實驗性質,而我們會提供系統培訓,助他們『真刀真槍』製作衛星。這個大概可以理解成師徒制吧,不論在熱實驗、力學實驗等各個環節,都必須使用真正衛星,在真正的環境下才可模擬、實踐,從而滿足上太空這個標準。」
他補充,中心目前已聘用多名本地大學生,「從這個角度來看,不論是本地學生就業,提供本地科研崗位等,中心都能幫忙推動起來。」
隨着國家今年首次在港澳地區選拔載荷專家,以及中心明年即將落成啟用,胡明遠相信均可為本港年輕人帶來積極信號,「吸引更多年輕人朝着這方面努力,學習相關知識,往後應該會有更多人到這個行業來。」與此同時,特區政府對創科投入不斷增加,大學亦有相關課程培養人才,相信長遠可帶來良性循環,更好地發展香港航天科技生態圈。
衛星中心生產特點
柔性生產:可以適配通信、導航、遙感等不同類型30到1,000千克不同量級衛星共線研製
智能:配備視覺導引、柔性輸送、自動倉儲、智能物流、數字化管控等體系
批量化生產:支持多星並行研製,具備年產200顆以上的批量生產能力
高效:日均一顆衛星下生產線,單顆衛星生產周期為12天
衛星生產流程
1. 基礎產品配套
2. 單板裝配
3. 整星裝配集成
4. 綜合電性能測試
5. 衛星特性測試
6. 環境模擬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