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3-2023, 07:19 PM
陳茂波:港元不會與美元脫鈎 資金外流受套息交易影響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20726.htm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即使近期出現資金外流、中美關係存在挑戰,但港元絕對不會與美元脫鈎,因為掛鈎符合國家戰略,是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基石,並鞏固有關地位。
隨著港匯偏弱,金管局近3個月多次入市,以捍衛港元匯率。陳茂波接受南華早報專訪時表示,有關舉動符合聯匯制度設計,市場毋須恐慌,強調本港有充足流動性。他指,近期資金外流主要受套息交易影響,而目前為止的資金流出規模只屬非常小部分。
他指,在評估香港的貨幣基礎實力時,既要看反映同業流動性的銀行體系結餘,亦要看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EFBN)水平,EFBN可吸收銀行體系過多流動性,截至6月底有關規模1.19萬億港元。
他又說,外匯儲備約4500億美元,相當於基礎貨幣的1.7倍。銀行體系流動性比率達158%,亦高於100%的全球要求。
【財經拆局】維持聯匯代價巨大,官員勿沾沾自喜,炒家狙擊港元只是幌子
https://www.rfa.org/cantonese/commentari...82425.html
上周不少財經媒體都將對冲基金經理阿克曼(Bill Ackman)狙擊港元放到頭條或顯著篇幅,這令我想起一些舊事。
話說阿克曼炒港元與美元脫鉤不是第一次,之後亦有其他基金經理包括巴斯(Kyle Bass)亦有類似部署。記得當時新聞部的主管以至當值編輯都問過我,應否將這類新聞「做大」,意思即是應否作重點報道,以至跟進新聞及學者分析影響?我幾次的答案都是:「如果做大這宗新聞,就是正中他們下懷。」
曾經在2011年3月入市賭港元脫鉤鈎升值的阿克曼,最終無功而還,事隔11年他再捲土重來,不過今次他轉為看淡港元。他在Twitter上直言:「已經透過認沽期權持倉,持有大量港元的空倉,聯繫匯率對香港不再有意義,聯匯脫鉤只是時間問題」。之後他再補充:「若果中國是強大及獨立的主權國,為何有需要將港元與美元掛鉤?」不過阿克曼並無透露具體持倉及規模。
阿克曼今次的部署,令人想起在2020年6月,即《國安法》生效前,另一對沖基金經理及港元大淡友、海曼資本管理創辦人巴斯成立新基金「海曼香港機會基金」,高調批評港區國安法將引發港元崩潰,並以期權合約進行200倍槓桿操作,對賭港元在18個月內與美元脫鉤。
當時巴斯向潛在投資者稱,一旦港元脫鉤並貶值40%,基金將狂賺64倍。相反,若港元聯繫匯率在18個月後維持不變,投資者將損失所有資金。
金管局當時回應,港元貨幣基礎遠比亞洲金融風暴時期充足,炒家難以沽空港元推高利率,又不點名批評某對沖基金多次「出口術」,籲市場留意其基金規模及往績就會一清二楚。
確實,去年美國證交會的文件顯示,當時巴斯將當中3000萬美元投資港元和其他貨幣,結果損手95%,並連累其他投資者損手離場。
表面上巴斯的確損失慘重,整個基金幾乎一鋪清袋,難怪財爺陳茂波早前出席金融峰會,在會上都要「牙擦」不點名批評巴斯,說與港元對賭的投資者必定會輸,更稱「你可以向美國的某些對沖基金經理核實我的說法,他們對港幣的看法一次又一次錯誤。」這是何等的威風!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巴斯這類金融大鱷,對賭港元貶值只是表面一道「幌子」,他以期權合約進行槓桿操作,特色是本金少,但如果賭對方向,回報就有數十倍甚至百倍計,事實上他整個「對賭港元貶值」的基金規模僅是三千萬美元,與他名下其他基金上十億美元的規模計,只是九牛一毛,即使輸清光也不會傷及要害。
更重要是透過高調提出沽空港元,令市場重新關注這位炒家的一舉一動,有利吸引資金流入他們管理的旗下基金。以巴斯為例,美國證交會去年的一分執法文件就證實,巴斯提出沽空港元後,就獲得前美國總統特朗普顧問班農(Steve Bannon)、以及商人郭文貴投資約1億美元,交予海曼資本管理,遠高於輸清光的三千萬美元,可想而知他們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而且市場不應低估這些金融大鱷的操作部署,因為很多時真正的投機目標,並非是口講一套那麼簡單。巴斯在2007年次按危機爆發前,瞄準美國樓市的結構性問題,逆市沽空美國樓市,最終基金勁賺超過2倍回報,表明這批「大鱷」熟悉金融市場的運作,大有可能提出沽空港元只是「聲東擊西」的幌子,實際上同時只要沽空港股或購入認沽期權,以恒指由去年的三萬點,到今年十月低位落到去一萬六千點,期間累計下跌近五成,回報就已經非常可觀。
這正是我在當時處理這些「狙擊港元」的財經新聞時,一般都會採取「冷對待」的處理手法:當市場放大這些炒家沽空港元的消息時,他們很可能已經透過「雙邊套戥」的手法,在金融市場尋找其他機會,當然這一個部分他們不會公開,否則就會自斷「財路」。
話說回來,阿克曼今次狙擊港元的時機,與十一年前賭港元脫鉤升值相比,他今天提出的邏輯顯然比他在2011年冒險時更為有力,而且時機比巴斯更好。香港今天的命運與內地息息相關,內地人行正在減息降準,以減低疫情封鎖以及房地產和出口崩潰的影響。
路透的Breakingview 提出,香港這個金融中心已經陷入衰退,正在面對新股集資規模減少、以及資本及人才外流等各種問題,然而,聯繫匯率確保與美元掛鉤意味著當局必須跟隨聯儲局的加息步伐,這推高了資金成本,並削弱負債人士及家庭需面對更高的借貸負擔。
這從最近銀行拆息的表現,已經見到聯繫匯率的負面影響:一個月拆息由七月初只有0.85厘的水平,截至上周五已經升穿4厘的高位,創出十四年的新高,換言之短短半年加息幅度已經超過3厘。同一時間大銀行亦按耐不住,需要上調「H按」新做按揭封頂利率,反映銀行要將資金成本上升轉嫁予貸款人。
由於擔心銀行追加利率的風險愈來愈高,令二手住宅樓市頻頻出現劈價及蝕讓潮,樓價跌勢愈來愈急,反映主要大型屋苑二手住宅樓市走勢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按周大跌1.57%,創2017年10月以來逾5年新低,相對2021年8月歷史高位更累跌16.5%。
本港第三季經濟增長大幅收縮4.5%,遠差過預期,在主要經濟體中,表現只排在陷入崩潰邊沿的俄羅斯前面,加上首兩季經濟均呈現負增長,連續三季收縮表明經濟已陷入深度衰退。
表面上以本港目前銀行結餘仍有近一千億港元,加上過萬億港元的外匯基金票據,遠高於要支持聯匯制度所需要的六千億港元貨幣基礎要求,因此再多的炒家狙擊,只要當局夠決心,也不可能動搖到聯繫匯率。
只是香港要維持聯匯制度,就必須付上沉重代價:隨著美國加息持續,金管局為捍衛聯繫匯率就要沽美元買港元,銀行結餘及貨幣基礎收縮,將促使港元息口上升貼近美息,甚至有機會出現「追過龍」的情況,即是港息高於美息。以現在一個月港元拆息升穿4厘,已經高於同期美元利率水平,這種「倒掛」現象表明,香港銀行追加利率的風險已經形成。
以香港現在深度衰退的景況,理論上應該是減息而非加息,但基於要維持聯繫匯率,追加利率已經無可避免,香港未來似乎只會走向深不見底的深度衰退,這個正就是維持聯繫匯率的代價。
當我們的財金官員還在「沾沾自喜」,以為輕鬆擊退炒家,恐怕這只是暴露自己的無知,但可怕是還要對外「說好香港故事」,認定新形勢下「由亂及治,由治及興」,卻無視眼前已陷入的深度經濟衰退風險。資產市場的調整,恐怕只是剛掀起序幕。
北約智庫示警:北京或犧牲香港 聯繫匯率存廢成疑!營商風險居高不下 外企恐陷入雙重制裁!
https://news.hongkongmetas.com/articles/...%E8%A3%81/
總部位於美國的北約相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lantic Council) ,周二(7日)就香港營商環境發表詳細報告。報告警告仍然留守在香港的外資企業必需重新評估在港投資的政治和經濟風險,因為北京意願已經凌駕香港的官僚系統和科學決策,北京或會為了自身政治需求而犧牲香港,港幣聯繫匯率也可能因此瓦解。
商界以為不碰政治就可繼續「搵錢」 事實上面臨五大挑戰
報告首先指出,儘管眾所周知《港區國安法》被用來對付對北京具有政治挑戰的機構,包括獨立媒體和民主派人士等,但部份商界人士仍認為只要不觸碰北京紅線就不會被影響,仍然可繼續藉由香港的特殊地位獲取利益。但從客觀數據來看,事實上這場「賭注」將面臨包括貨幣風險、合規挑戰、不公平司法、資訊自由和數據安全等因素的挑戰。
北京或為防走資迫港放棄聯繫匯率
關於貨幣風險部分,報告指出理論上維持聯繫匯率制度,對香港和北京都有好處。但問題是,當中國走資情況失控,中國政府為了維持眼前金融穩定,很可能不惜將港元脫離美元,跟人民幣掛勾,而港府無能力阻止北京這做法。而最大的問題,是外界已經不再相信港府維持聯繫匯率制度的決定,因為市場只會看北京的最終意願。
外企面臨雙重制裁風險
而有關合規挑戰部分,報告指出香港夾在美、中兩國激烈競爭之中,任何一方施加經濟制裁,另一方必採取報復措施。外資企業,特別是國際金融機構,都會暴露在雙重制裁的巨大風險之下,首當其衝便是香港78家大型金融機構。
至於不公平司法部分,報告引述一些商界人士看法 ,以為只要不觸犯國安法,可以如常做生意。但實際上按照中國邏輯,國安法權力可以涉及所有經濟活動。例如在北京眼中,連股票交換都可以說成與國家安全有關,這套定義隨時都可以套用在香港。特別是與商界關係密切的民事訴訟案件,香港國安委隨時可以介入任何案件。所有決定權最終都是在北京手上,而不是香港的司法系統。
商業秘密恐送中!
最後是資訊自由和數據安全部分。除了與政治相關的資訊遭到封殺外,在中國就連披露真實經濟數據和公司財務業績基本報告等資訊,都可能被控洩露國家機密或誹謗罪名等,但這些都是維繫國際金融中心最基本的前提條件。另外,國安警有權力檢查所有企業的數據庫,甚至將數據傳送至中國內地,而企業無力透過司法制度捍衛自身利益。
LTN經濟通》港幣恐與美元脫勾 改聯人民幣?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011838
港府已動用220億美元 穩定港幣匯率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聯準會一口氣升息3碼,香港金管局也跟進美方腳步,7月28日宣布將基本利率上升3碼,至2.75%,即時生效。這已是香港金管局今年第4次升息,和聯準會動作一致。
從3月美聯儲連續加息1.5個百分點後,美元不斷上漲,港幣也不斷觸及7.85的弱方兌換保證水平。香港金管局總裁餘偉文披露,從5月12日到7月21日,香港金管局已23次出手買入港幣,共1726.38億港幣(約220億美元)。
香港金管局不斷的出手,使香港銀行體系的結餘不斷減少,不過約3個月的時間,截至7月21日已降至1650多億港幣,為2年新低。
1981年中英香港前途談判 港幣曾大跌
港幣實施聯繫匯率制,與美元掛鉤,匯率在1美元兌7.75~7.85港幣間波動,香港金管局因此會透過買賣港幣和美元,以維持匯率。
根據香港金管局的數據,截至今年6月,香港共44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支持著2200億美元的貨幣基礎,比例達2:1。目前金管局持有的美元儲備價值超過所有流通中的港幣,再加上銀行在金管局的儲備,金管局有能力支持將大量港幣兌換成美元,都是維繫聯匯制度的保障。
以上數據透露出,香港擁有充足的彈藥庫來應對做空港幣的行為。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教授黎麟祥表示,如果聯繫匯率制度無法維持,香港仍然可以嘗試將港幣與歐元或一籃子貨幣掛鉤,如新加坡一樣,並非港幣的末日。
1980年代,中國和英國就香港前途問題開啟談判,地緣政治帶來巨大不確定性。1981年香港股災,市場失去對港幣信任,港幣遭大量拋售,兌美元一路大幅貶值。香港市民紛紛花掉手中港幣,甚至出現商家不收港幣,僅收美元的狀況。
為了穩定幣值,1983年香港政府推出聯繫匯率制度,並一致持續至今。
香港出口萎縮、經濟衰退 無力撐港幣
香港政府7月25日發出的數據指出,6月香港出口較去年同期下降6.4%,降幅超乎預期,原本6月原本市場估計跌幅會縮窄至0.7%,反而大幅擴大至6.4%。仔細看來,多個主要出口目的地都面臨下滑,其中最重要的輸往中國內地的出口額下降10.4%,成為主要拖累。
另外,香港出口日本的貨值也出現兩位數下跌。分析稱,背後原因可以理解成,美元大幅加息以及俄烏衝突帶來的能源危機,日元在近幾個月大幅跳水,其購買力也相應縮減。
出口萎縮,進口意外增長。經濟學家預期進口將萎縮2.1%,但實際上增長0.5%。此消彼長下,香港6月的貿易出現685億港幣赤字,超過市場估計的385億港幣。
香港政府發言人指出,環球經濟前景惡化會對香港出口帶來更大壓力。多國央行以加息壓抑通脹,環球金融狀況料進一步收緊,會令經濟動力減弱;烏克蘭局勢持續緊張、疫情帶來挑戰。
港幣與人民幣互換 規模擴大至9400億港元
香港實施聯繫匯率制,一直與美元有掛勾。今年7月,中國央行、香港證監會、香港金管局 發布聯合公告,香港與中國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合作「債券通」的「北向通」,將於公告發布之日起 6 個月後正式啟動。
央行同日發布消息稱,中國央行與香港金管局近日簽署人民幣/港幣常備互換協議,將雙方自2009年起建立的貨幣互換安排升級為常備互換安排。互換規模則由原來的5000億元人民幣/5900億元港幣擴大至8000億元人民幣/9400億元港幣。
債券通當中的「北向通」首先啟用,「北向通」指的是境外投資者經由中港兩地在交易、託管、結算等互聯互通的機制安排,投資中國債券市場。
外界疑問,這種行為有沒有可能發展成港幣掛勾上人民幣,轉而與美元脫鉤?《彭博》分析指出,美元目前是完全可兌換的,可以在外匯市場上大量自由交易。人民幣目前不符合這個要求。而且美元尚在國際儲存貨幣占據主導地位,而人民幣在提升成儲備貨幣地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不過,高盛經濟學家也不排除這個可能性,認為若人民幣在國際上、香港當地更廣泛被使用,那這種可能性就有可能成真,並且成為一個常態。另外還有一個可能是,如果香港失去其半自治地位並融入中國,「政治」可能是一個因素。
港幣若與美元脫勾 恐造成巨量資金外流
《BBC》報導,經濟學人智庫(EIU)分析師馬雷特(John Marrett)表示,香港經濟基礎對國際貿易和投資的依賴程度,要高於全球大部分國家。而與世界儲備貨幣美元進行掛鉤,可以為投資者確保穩定性,以促進貿易和金融流動。如果沒有該制度,大規模的國際資金流動,會使港幣劇烈波動。
香港作為金融和貿易港灣,大量資金流入流出,聯匯制度就像一個錨,鉤住了在國際金融洪流中如小舟一般的香港。
《彭博》指出,對於向香港這樣的經濟體來說,穩定貨幣相當重要,因為香港是貿易和物流等主要驅動國。而投資者將資金存放在香港,是因港幣相對安全且容易兌換,這成為香港成為全球金融中心首要原因之一。也因此,若香港或某一方切斷這一錨,那將會破壞世界金融體系。
美議員促取消香港在國際組織投票權 中方反對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3031...2_001.html
美參議院提案促取消香港在國際組織投票權 特區政府強烈不滿
https://www.hk01.com/article/877992
[ 本帖最後由 IamHK 於 2023-3-19 14:44 編輯 ]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20726.htm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即使近期出現資金外流、中美關係存在挑戰,但港元絕對不會與美元脫鈎,因為掛鈎符合國家戰略,是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基石,並鞏固有關地位。
隨著港匯偏弱,金管局近3個月多次入市,以捍衛港元匯率。陳茂波接受南華早報專訪時表示,有關舉動符合聯匯制度設計,市場毋須恐慌,強調本港有充足流動性。他指,近期資金外流主要受套息交易影響,而目前為止的資金流出規模只屬非常小部分。
他指,在評估香港的貨幣基礎實力時,既要看反映同業流動性的銀行體系結餘,亦要看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EFBN)水平,EFBN可吸收銀行體系過多流動性,截至6月底有關規模1.19萬億港元。
他又說,外匯儲備約4500億美元,相當於基礎貨幣的1.7倍。銀行體系流動性比率達158%,亦高於100%的全球要求。
【財經拆局】維持聯匯代價巨大,官員勿沾沾自喜,炒家狙擊港元只是幌子
https://www.rfa.org/cantonese/commentari...82425.html
上周不少財經媒體都將對冲基金經理阿克曼(Bill Ackman)狙擊港元放到頭條或顯著篇幅,這令我想起一些舊事。
話說阿克曼炒港元與美元脫鉤不是第一次,之後亦有其他基金經理包括巴斯(Kyle Bass)亦有類似部署。記得當時新聞部的主管以至當值編輯都問過我,應否將這類新聞「做大」,意思即是應否作重點報道,以至跟進新聞及學者分析影響?我幾次的答案都是:「如果做大這宗新聞,就是正中他們下懷。」
曾經在2011年3月入市賭港元脫鉤鈎升值的阿克曼,最終無功而還,事隔11年他再捲土重來,不過今次他轉為看淡港元。他在Twitter上直言:「已經透過認沽期權持倉,持有大量港元的空倉,聯繫匯率對香港不再有意義,聯匯脫鉤只是時間問題」。之後他再補充:「若果中國是強大及獨立的主權國,為何有需要將港元與美元掛鉤?」不過阿克曼並無透露具體持倉及規模。
阿克曼今次的部署,令人想起在2020年6月,即《國安法》生效前,另一對沖基金經理及港元大淡友、海曼資本管理創辦人巴斯成立新基金「海曼香港機會基金」,高調批評港區國安法將引發港元崩潰,並以期權合約進行200倍槓桿操作,對賭港元在18個月內與美元脫鉤。
當時巴斯向潛在投資者稱,一旦港元脫鉤並貶值40%,基金將狂賺64倍。相反,若港元聯繫匯率在18個月後維持不變,投資者將損失所有資金。
金管局當時回應,港元貨幣基礎遠比亞洲金融風暴時期充足,炒家難以沽空港元推高利率,又不點名批評某對沖基金多次「出口術」,籲市場留意其基金規模及往績就會一清二楚。
確實,去年美國證交會的文件顯示,當時巴斯將當中3000萬美元投資港元和其他貨幣,結果損手95%,並連累其他投資者損手離場。
表面上巴斯的確損失慘重,整個基金幾乎一鋪清袋,難怪財爺陳茂波早前出席金融峰會,在會上都要「牙擦」不點名批評巴斯,說與港元對賭的投資者必定會輸,更稱「你可以向美國的某些對沖基金經理核實我的說法,他們對港幣的看法一次又一次錯誤。」這是何等的威風!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巴斯這類金融大鱷,對賭港元貶值只是表面一道「幌子」,他以期權合約進行槓桿操作,特色是本金少,但如果賭對方向,回報就有數十倍甚至百倍計,事實上他整個「對賭港元貶值」的基金規模僅是三千萬美元,與他名下其他基金上十億美元的規模計,只是九牛一毛,即使輸清光也不會傷及要害。
更重要是透過高調提出沽空港元,令市場重新關注這位炒家的一舉一動,有利吸引資金流入他們管理的旗下基金。以巴斯為例,美國證交會去年的一分執法文件就證實,巴斯提出沽空港元後,就獲得前美國總統特朗普顧問班農(Steve Bannon)、以及商人郭文貴投資約1億美元,交予海曼資本管理,遠高於輸清光的三千萬美元,可想而知他們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而且市場不應低估這些金融大鱷的操作部署,因為很多時真正的投機目標,並非是口講一套那麼簡單。巴斯在2007年次按危機爆發前,瞄準美國樓市的結構性問題,逆市沽空美國樓市,最終基金勁賺超過2倍回報,表明這批「大鱷」熟悉金融市場的運作,大有可能提出沽空港元只是「聲東擊西」的幌子,實際上同時只要沽空港股或購入認沽期權,以恒指由去年的三萬點,到今年十月低位落到去一萬六千點,期間累計下跌近五成,回報就已經非常可觀。
這正是我在當時處理這些「狙擊港元」的財經新聞時,一般都會採取「冷對待」的處理手法:當市場放大這些炒家沽空港元的消息時,他們很可能已經透過「雙邊套戥」的手法,在金融市場尋找其他機會,當然這一個部分他們不會公開,否則就會自斷「財路」。
話說回來,阿克曼今次狙擊港元的時機,與十一年前賭港元脫鉤升值相比,他今天提出的邏輯顯然比他在2011年冒險時更為有力,而且時機比巴斯更好。香港今天的命運與內地息息相關,內地人行正在減息降準,以減低疫情封鎖以及房地產和出口崩潰的影響。
路透的Breakingview 提出,香港這個金融中心已經陷入衰退,正在面對新股集資規模減少、以及資本及人才外流等各種問題,然而,聯繫匯率確保與美元掛鉤意味著當局必須跟隨聯儲局的加息步伐,這推高了資金成本,並削弱負債人士及家庭需面對更高的借貸負擔。
這從最近銀行拆息的表現,已經見到聯繫匯率的負面影響:一個月拆息由七月初只有0.85厘的水平,截至上周五已經升穿4厘的高位,創出十四年的新高,換言之短短半年加息幅度已經超過3厘。同一時間大銀行亦按耐不住,需要上調「H按」新做按揭封頂利率,反映銀行要將資金成本上升轉嫁予貸款人。
由於擔心銀行追加利率的風險愈來愈高,令二手住宅樓市頻頻出現劈價及蝕讓潮,樓價跌勢愈來愈急,反映主要大型屋苑二手住宅樓市走勢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按周大跌1.57%,創2017年10月以來逾5年新低,相對2021年8月歷史高位更累跌16.5%。
本港第三季經濟增長大幅收縮4.5%,遠差過預期,在主要經濟體中,表現只排在陷入崩潰邊沿的俄羅斯前面,加上首兩季經濟均呈現負增長,連續三季收縮表明經濟已陷入深度衰退。
表面上以本港目前銀行結餘仍有近一千億港元,加上過萬億港元的外匯基金票據,遠高於要支持聯匯制度所需要的六千億港元貨幣基礎要求,因此再多的炒家狙擊,只要當局夠決心,也不可能動搖到聯繫匯率。
只是香港要維持聯匯制度,就必須付上沉重代價:隨著美國加息持續,金管局為捍衛聯繫匯率就要沽美元買港元,銀行結餘及貨幣基礎收縮,將促使港元息口上升貼近美息,甚至有機會出現「追過龍」的情況,即是港息高於美息。以現在一個月港元拆息升穿4厘,已經高於同期美元利率水平,這種「倒掛」現象表明,香港銀行追加利率的風險已經形成。
以香港現在深度衰退的景況,理論上應該是減息而非加息,但基於要維持聯繫匯率,追加利率已經無可避免,香港未來似乎只會走向深不見底的深度衰退,這個正就是維持聯繫匯率的代價。
當我們的財金官員還在「沾沾自喜」,以為輕鬆擊退炒家,恐怕這只是暴露自己的無知,但可怕是還要對外「說好香港故事」,認定新形勢下「由亂及治,由治及興」,卻無視眼前已陷入的深度經濟衰退風險。資產市場的調整,恐怕只是剛掀起序幕。
北約智庫示警:北京或犧牲香港 聯繫匯率存廢成疑!營商風險居高不下 外企恐陷入雙重制裁!
https://news.hongkongmetas.com/articles/...%E8%A3%81/
總部位於美國的北約相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lantic Council) ,周二(7日)就香港營商環境發表詳細報告。報告警告仍然留守在香港的外資企業必需重新評估在港投資的政治和經濟風險,因為北京意願已經凌駕香港的官僚系統和科學決策,北京或會為了自身政治需求而犧牲香港,港幣聯繫匯率也可能因此瓦解。
商界以為不碰政治就可繼續「搵錢」 事實上面臨五大挑戰
報告首先指出,儘管眾所周知《港區國安法》被用來對付對北京具有政治挑戰的機構,包括獨立媒體和民主派人士等,但部份商界人士仍認為只要不觸碰北京紅線就不會被影響,仍然可繼續藉由香港的特殊地位獲取利益。但從客觀數據來看,事實上這場「賭注」將面臨包括貨幣風險、合規挑戰、不公平司法、資訊自由和數據安全等因素的挑戰。
北京或為防走資迫港放棄聯繫匯率
關於貨幣風險部分,報告指出理論上維持聯繫匯率制度,對香港和北京都有好處。但問題是,當中國走資情況失控,中國政府為了維持眼前金融穩定,很可能不惜將港元脫離美元,跟人民幣掛勾,而港府無能力阻止北京這做法。而最大的問題,是外界已經不再相信港府維持聯繫匯率制度的決定,因為市場只會看北京的最終意願。
外企面臨雙重制裁風險
而有關合規挑戰部分,報告指出香港夾在美、中兩國激烈競爭之中,任何一方施加經濟制裁,另一方必採取報復措施。外資企業,特別是國際金融機構,都會暴露在雙重制裁的巨大風險之下,首當其衝便是香港78家大型金融機構。
至於不公平司法部分,報告引述一些商界人士看法 ,以為只要不觸犯國安法,可以如常做生意。但實際上按照中國邏輯,國安法權力可以涉及所有經濟活動。例如在北京眼中,連股票交換都可以說成與國家安全有關,這套定義隨時都可以套用在香港。特別是與商界關係密切的民事訴訟案件,香港國安委隨時可以介入任何案件。所有決定權最終都是在北京手上,而不是香港的司法系統。
商業秘密恐送中!
最後是資訊自由和數據安全部分。除了與政治相關的資訊遭到封殺外,在中國就連披露真實經濟數據和公司財務業績基本報告等資訊,都可能被控洩露國家機密或誹謗罪名等,但這些都是維繫國際金融中心最基本的前提條件。另外,國安警有權力檢查所有企業的數據庫,甚至將數據傳送至中國內地,而企業無力透過司法制度捍衛自身利益。
LTN經濟通》港幣恐與美元脫勾 改聯人民幣?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011838
港府已動用220億美元 穩定港幣匯率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聯準會一口氣升息3碼,香港金管局也跟進美方腳步,7月28日宣布將基本利率上升3碼,至2.75%,即時生效。這已是香港金管局今年第4次升息,和聯準會動作一致。
從3月美聯儲連續加息1.5個百分點後,美元不斷上漲,港幣也不斷觸及7.85的弱方兌換保證水平。香港金管局總裁餘偉文披露,從5月12日到7月21日,香港金管局已23次出手買入港幣,共1726.38億港幣(約220億美元)。
香港金管局不斷的出手,使香港銀行體系的結餘不斷減少,不過約3個月的時間,截至7月21日已降至1650多億港幣,為2年新低。
1981年中英香港前途談判 港幣曾大跌
港幣實施聯繫匯率制,與美元掛鉤,匯率在1美元兌7.75~7.85港幣間波動,香港金管局因此會透過買賣港幣和美元,以維持匯率。
根據香港金管局的數據,截至今年6月,香港共44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支持著2200億美元的貨幣基礎,比例達2:1。目前金管局持有的美元儲備價值超過所有流通中的港幣,再加上銀行在金管局的儲備,金管局有能力支持將大量港幣兌換成美元,都是維繫聯匯制度的保障。
以上數據透露出,香港擁有充足的彈藥庫來應對做空港幣的行為。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教授黎麟祥表示,如果聯繫匯率制度無法維持,香港仍然可以嘗試將港幣與歐元或一籃子貨幣掛鉤,如新加坡一樣,並非港幣的末日。
1980年代,中國和英國就香港前途問題開啟談判,地緣政治帶來巨大不確定性。1981年香港股災,市場失去對港幣信任,港幣遭大量拋售,兌美元一路大幅貶值。香港市民紛紛花掉手中港幣,甚至出現商家不收港幣,僅收美元的狀況。
為了穩定幣值,1983年香港政府推出聯繫匯率制度,並一致持續至今。
香港出口萎縮、經濟衰退 無力撐港幣
香港政府7月25日發出的數據指出,6月香港出口較去年同期下降6.4%,降幅超乎預期,原本6月原本市場估計跌幅會縮窄至0.7%,反而大幅擴大至6.4%。仔細看來,多個主要出口目的地都面臨下滑,其中最重要的輸往中國內地的出口額下降10.4%,成為主要拖累。
另外,香港出口日本的貨值也出現兩位數下跌。分析稱,背後原因可以理解成,美元大幅加息以及俄烏衝突帶來的能源危機,日元在近幾個月大幅跳水,其購買力也相應縮減。
出口萎縮,進口意外增長。經濟學家預期進口將萎縮2.1%,但實際上增長0.5%。此消彼長下,香港6月的貿易出現685億港幣赤字,超過市場估計的385億港幣。
香港政府發言人指出,環球經濟前景惡化會對香港出口帶來更大壓力。多國央行以加息壓抑通脹,環球金融狀況料進一步收緊,會令經濟動力減弱;烏克蘭局勢持續緊張、疫情帶來挑戰。
港幣與人民幣互換 規模擴大至9400億港元
香港實施聯繫匯率制,一直與美元有掛勾。今年7月,中國央行、香港證監會、香港金管局 發布聯合公告,香港與中國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合作「債券通」的「北向通」,將於公告發布之日起 6 個月後正式啟動。
央行同日發布消息稱,中國央行與香港金管局近日簽署人民幣/港幣常備互換協議,將雙方自2009年起建立的貨幣互換安排升級為常備互換安排。互換規模則由原來的5000億元人民幣/5900億元港幣擴大至8000億元人民幣/9400億元港幣。
債券通當中的「北向通」首先啟用,「北向通」指的是境外投資者經由中港兩地在交易、託管、結算等互聯互通的機制安排,投資中國債券市場。
外界疑問,這種行為有沒有可能發展成港幣掛勾上人民幣,轉而與美元脫鉤?《彭博》分析指出,美元目前是完全可兌換的,可以在外匯市場上大量自由交易。人民幣目前不符合這個要求。而且美元尚在國際儲存貨幣占據主導地位,而人民幣在提升成儲備貨幣地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不過,高盛經濟學家也不排除這個可能性,認為若人民幣在國際上、香港當地更廣泛被使用,那這種可能性就有可能成真,並且成為一個常態。另外還有一個可能是,如果香港失去其半自治地位並融入中國,「政治」可能是一個因素。
港幣若與美元脫勾 恐造成巨量資金外流
《BBC》報導,經濟學人智庫(EIU)分析師馬雷特(John Marrett)表示,香港經濟基礎對國際貿易和投資的依賴程度,要高於全球大部分國家。而與世界儲備貨幣美元進行掛鉤,可以為投資者確保穩定性,以促進貿易和金融流動。如果沒有該制度,大規模的國際資金流動,會使港幣劇烈波動。
香港作為金融和貿易港灣,大量資金流入流出,聯匯制度就像一個錨,鉤住了在國際金融洪流中如小舟一般的香港。
《彭博》指出,對於向香港這樣的經濟體來說,穩定貨幣相當重要,因為香港是貿易和物流等主要驅動國。而投資者將資金存放在香港,是因港幣相對安全且容易兌換,這成為香港成為全球金融中心首要原因之一。也因此,若香港或某一方切斷這一錨,那將會破壞世界金融體系。
美議員促取消香港在國際組織投票權 中方反對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3031...2_001.html
美參議院提案促取消香港在國際組織投票權 特區政府強烈不滿
https://www.hk01.com/article/877992
[ 本帖最後由 IamHK 於 2023-3-19 14:44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