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2024, 03:31 PM
經濟學人:港不再像國際化城市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7%B6...00918.html
《經濟學人》報道,香港正在變得不再像國際化城市,隨着外國人離港,內地人正在取代其位置。報道表示,香港人口結構發生變化,近年約有20萬名市民離開,導致人才外流。去年政府取消嚴格的疫情封控措施,宣布一系列「搶人才」計劃,惟去年首11個月,香港向西方國家的民眾發出8000份簽證,對內地人發放的簽證數量則是西方人的10倍。
搶人才側重內地
報道稱,來自西方國家的人才似乎對香港作為居住地不太感興趣,並指許多人因為疫情而離開,亦有人不滿北京收緊對香港的控制。即使仍然願意到港工作,亦很難找到工作,因香港經濟復甦緩慢,而且往往要求具普通話技能。
此外,報道引述在港擔任金融分析師的女士指出,她申請的每一份工作都需要普通話技能,尤其是法律專業,並指現時香港所有的商業工作都圍繞中國,新加坡才是亞洲國際商業中心。
不過,內地人則有不同看法。報道表示,對內地人士而言,香港提供了更多自由,而且仍然具有國際化氛圍。報道引述一位來自北京的商人,他已成功申請「高才通」,認為該計劃可令他有機會加深對國際就業市場的了解,他亦希望孩子在港可接受更好的教育。
2023年首11個月獲批的逾6萬個「高才通」申請中,獲批者中有95%來自內地。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7%B6...00918.html
《經濟學人》報道,香港正在變得不再像國際化城市,隨着外國人離港,內地人正在取代其位置。報道表示,香港人口結構發生變化,近年約有20萬名市民離開,導致人才外流。去年政府取消嚴格的疫情封控措施,宣布一系列「搶人才」計劃,惟去年首11個月,香港向西方國家的民眾發出8000份簽證,對內地人發放的簽證數量則是西方人的10倍。
搶人才側重內地
報道稱,來自西方國家的人才似乎對香港作為居住地不太感興趣,並指許多人因為疫情而離開,亦有人不滿北京收緊對香港的控制。即使仍然願意到港工作,亦很難找到工作,因香港經濟復甦緩慢,而且往往要求具普通話技能。
此外,報道引述在港擔任金融分析師的女士指出,她申請的每一份工作都需要普通話技能,尤其是法律專業,並指現時香港所有的商業工作都圍繞中國,新加坡才是亞洲國際商業中心。
不過,內地人則有不同看法。報道表示,對內地人士而言,香港提供了更多自由,而且仍然具有國際化氛圍。報道引述一位來自北京的商人,他已成功申請「高才通」,認為該計劃可令他有機會加深對國際就業市場的了解,他亦希望孩子在港可接受更好的教育。
2023年首11個月獲批的逾6萬個「高才通」申請中,獲批者中有95%來自內地。
HKdims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