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2024, 03:20 PM
專訪|羅奇談訪京被禁止議論香港
https://www.rfa.org/cantonese/news/htm/u...52311.html
美國投資銀行摩根史丹利前首席經濟學家及亞洲區主席羅奇(Stephen Roach)接受自由亞洲電台粵語組專訪。
美國投資銀行摩根史丹利前首席經濟學家及亞洲區主席羅奇(Stephen Roach)接受自由亞洲電台粵語組專訪,談論他對中港政治及經濟的看法。本台將會一連兩日播出羅奇的專訪片段。在今日播出的內容,羅奇談及上周在北京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時,言論受到審查,不獲准就香港問題發表意見,他又批評其他香港與會者,沒有向北京如實反映香港的情況。
曾是中國經濟「大好友」的經濟學家羅奇,在3月下旬以耶魯大學傑克遜全球事務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的身份,獲邀出席3月24至25日在釣魚台國賓館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該論壇由前總理朱鎔基在廿多年前發起,旨在提供一個的平台,讓中央的財金官員與國內外的有識之士,真誠地討論中國經濟問題。自從2000年起,羅奇已經連續24年參與該高規格的經濟論壇,他是參與時間最長的外國代表之一。
京官禁止公開演講提香港問題
羅奇獲邀在今屆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發表講話,曾經希望在演講中表達對香港未來的擔憂,但最後被勸止。他批評,今屆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比歷屆更多制肘,無論在活動舉行之前、期間和之後,主辦方都明確表示他們不想公開聽到尖銳的問題,只希望著眼於「對中國有建設性的看法」。
羅奇:「我寫過幾篇文章,對香港的未來表示嚴重關切。這觸及北京的一些敏感問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們要求我不要在中國發展論壇上談論這個問題。」
羅奇在2月份時,兩度投稿英國《金融時報》,直指「香港已玩完」(Hong Kong is over),前特首林鄭月娥在2019年推出的《逃犯條例》成為香港經濟由盛轉弱的轉捩點,從此之後香港的優勢一去不返;他的另一篇文章感嘆現已很難再「重造一個大家以前心愛的香港」。
與史美侖辯論23條對香港影響
羅奇在會議舉行期間,於另一個場合與相識20多年、現任香港交易所主席史美倫討論中國金融市場政策。 羅奇在與史美倫的對談中提出了三個論點。第一點是經濟,提及香港與中國的經濟聯繫緊密 ,達到相互依存的程度。第二點是擔憂中美政治衝突對香港貿易造成不利的影響。第三點是香港自治權,擔心特別是23條通過後,該法例對港府管治上的影響。
羅奇回憶:「我說這三點確實會在未來幾年給香港帶來麻煩。史美倫同意我的三點中的兩點:與中國經濟的聯繫,以及中美衝突的不利影響,她不同意港府的自治權受到北京或香港本身的損害。」
沒有香港代表敢反映香港實況
羅奇指出, 他的論點是基於經濟,而非政治考慮,幾乎沒有人反對他的核心論點。他直言,香港學術界及企業界代表在北京期間,沒有如實反映香港的情況。
香港代表有八人,代表學術界及企業界,包括:現任香港交易所主席史美倫、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查懋德、香港鐵路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金澤培、瑞安集團主席羅康瑞、盈科拓展站團創辦人李澤楷、香港中文大學前院長兼中國經濟學家劉遵義、被視為習近平「國師」之一的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長鄭永年,以及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教授、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創始主任李成。
羅奇:外資管理層都在討論香港營商的政治風險
羅奇指出,2019年的香港整個城市陷入政治狂熱,特別是最後幾個月情況非常不穩定,出現近乎無政府狀態,這顯然會促使北京為自身安全而做出回應,解決這個政治問題。他和許多身處香港的朋友普遍同情香港作為一個獨立、充滿活力、堅韌性強的經濟體。
羅奇認為,剛頒布的23條為政府提供了避免重蹈覆轍的機制。至於新法例是否適合解決香港的政治爭議、會否被過度執行,這些長期影響還需要歷史學家作定論,但他肯定立法已經為為「一國兩制」規定下政治和政策自主蒙上陰影。他擔心中美衝突的背景,再加上23條,會加劇外國人才外流。
羅奇透露,國際證券公司特別擔心亞太區的業績大幅下降,管理層都在討論香港營商的政治風險,而且擔心華府制裁行動帶來的影響,因為一旦個別北京及港府官員受制裁,外國企業無法與受制裁人員繼續接觸,不然便會違反美國法律。
自從2020年開始,華府宣布了三輪制裁行動,總共制裁18名北京及港府官員,包括:現任特首李家超、現任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現任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以及現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曾國衞。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於上周五 (3月29日)又宣布有意對更多的港府官員實施入境限制。 「三司十一局」中大量港府主要官員受到美國限制外訪或與外國人交流,將會影響港府處理日常事務的能力。
羅奇: 在朱鎔基年代能自由公開討論問題
羅奇的敢言招致了建制派的猛烈批評,特別是在他發表「香港玩完」論之後,前特首梁振英和行政會議葉劉淑儀先後高調地駁斥羅奇的言論。激怒港府官員可能會帶來不好的後果,但羅奇表示自己仍然會繼續敢言,發表他覺得對香港、對中國有益的言論。
羅奇表示自己熱愛香港,雖然自己在港工作只有短短六年時間,但每次飛機降落在啟德機場的情景,行經中環交易廣場感到這個城市充滿活力的個性,香港社會對外國人的包容性,這些經歷仍然歷歷在目。
羅奇表示搬離香港後,曾經多次回港探訪,單單2023年便已經去香港三次,被問到23條通過後會否擔心再到不了香港,羅奇沉默了一頓才回答。
羅奇說:「如果建設性的批評引起政客和商人的不舒服反應,他們需要審視自己。如果他們不希望我回到他們的國家、城市或經濟體,因為我讓他們感到不舒服,我將繼續寫文章、演講、與自由亞洲電台等平台交談,努力說出真相。辯論比個人壓力重要。回到我早期在中國的時候,第一次出席中國發展論壇,那是2001年的第二屆會議,當時我參與了朱鎔基總理想聽的辯論,我們公開辯論,我呼籲中國和香港現任領導人也這樣做。討論辯論的議題,而不是根據個人政治目去討論。」
剛舉行的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出席人數超過200人,中外代表名單包括:國家領導人、中央及地方政府官員、企業高管、「大孖沙」(意指投資大戶)、金融界及學術界名人聚集一堂,參與不同的半私人和閉門討論。代表團中約二十人之後受邀,與習近平在上周三(27日)進行約90分鐘閉門會面。會面由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和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 (US-China Business Council)的共同舉辦。
外媒外商看淡香港前景 分析:香港主權評級將被下調
https://www.rfa.org/cantonese/news/htm/h...52154.html
在香港,23條正式生效, 親政府的商會以及媒體繼續努力唱好香港經濟, 但是外媒、外商一致「唱淡」。 有分析擔心,香港主權評級將被下調,削弱港府的財政應對衝擊能力。
每逢出現政治爭議,香港就瞬間浮現兩個世界各自表述的現象。這一次23條完成立法也不例外。親政府的商會描繪了一個和諧社會,形容新法例有助締造穩定、安全的營商環境,進一步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外商描述的是另一個世界:國家安全主導,香港開放型的經濟體不復存在。
對西方政商界有巨大影響力的媒體,例如:《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彭博》、《紐約時報》及《經濟學人》,連日來發布大量評論及新聞報道,形容23條為「嚴厲」的法律,立法過程是「向後大躍進」,又指出外企憂心23條對某些罪行的定義含糊不清,擔心不自覺地違反《國安法》,降低香港對國際商界的吸引力。撤資、人才不願來港、百業蕭條等之聲音不絕於耳。
去年12月,評級機構穆迪首次將香港評級展望降至負面,解釋《港區國安法》的實施及選舉制度的變更,預視香港自治權將繼續被侵蝕。中、港進一步融合意味著大陸經濟疲弱也會影響香港經濟表現,而經濟增長放緩會削弱港府的財政緩衝能力。
財經評論員顏寶剛於本台專欄《財經拆局》分析,港府除了「抹黑」西方社會的批評以外,從未真心去解決外資營運上實際遇到的不安與困難,恐怕這種選擇與西方全面割蓆的處理手法,只會加劇外資的不信任。他進一步預料國際評級機構有可能調低香港信貸評級。
顏寶剛說:「今次通過23條後,穆迪就有大條道理將香港信貸評級正式下調,而其他國際評級機構,亦好大機會以23條為主權降級藉口,這樣不單會增加企業借貸成本,連特區政府每年發行過千億債券,亦勢必負上更沉重利息。」
分析:企業在港的合規營商成本增加
顏寶剛又指,儘管港府官員不斷強調23條對營商環境沒有影響,最顯而易見的後果是即時增加了所有企業的合規營運成本。即使是親政府的企業或金融機構,都包含在「境外勢力」泛指「國際組織」的定義下,未能夠獨善其身。
顏寶剛說:「日後企業經營的任何決定,包括選擇商業合作夥伴、尋找新的資金引入股東,甚至簡單如聘請一名初級員工,都要對對方身分進行背景審查,包括對方會否構成任何程度的國安風險,這些都是營商新的合規成本。」
中國外交部:23條保護在港外國機構和人員正當商業行為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上周五( 22日)的一份聲明中表示,23條「將對香港人以及對美國人和在香港經營的美國公司產生廣泛影響」,他同時擔心,與2020年實施的《國家安全法》一樣,香港當局可能會使用23條跨境恐嚇、騷擾和限制美國公民的言論自由。
就布林肯的聲明,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周一( 25日)於例行記者會回覆,稱對美方一再詆毀抹黑香港《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強調條例「切實地保護在港外國機構和人員正當商業行為和國際互動需要,完全不影響香港的高度自治」。
林劍說:「美國自己的國家安全體系密不透風,立法數量之多、域外效力之廣世所罕見,卻在香港制定國安條例問題上指手畫腳,這是赤裸裸的政治操弄和虛偽雙標。我要強調,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任何外國無權說三道四。中國政府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決心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的決心堅定不移。我們敦促美方切實尊重中國主權和香港法治,恪守國際法原則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立即停止插手香港事務、停止干涉中國內政。」
【財經拆局】全面割蓆?23條立法後西方社會將令香港「孤島化」
https://www.rfa.org/cantonese/commentari...01233.html
https://www.rfa.org/cantonese/news/htm/u...52311.html
美國投資銀行摩根史丹利前首席經濟學家及亞洲區主席羅奇(Stephen Roach)接受自由亞洲電台粵語組專訪。
美國投資銀行摩根史丹利前首席經濟學家及亞洲區主席羅奇(Stephen Roach)接受自由亞洲電台粵語組專訪,談論他對中港政治及經濟的看法。本台將會一連兩日播出羅奇的專訪片段。在今日播出的內容,羅奇談及上周在北京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時,言論受到審查,不獲准就香港問題發表意見,他又批評其他香港與會者,沒有向北京如實反映香港的情況。
曾是中國經濟「大好友」的經濟學家羅奇,在3月下旬以耶魯大學傑克遜全球事務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的身份,獲邀出席3月24至25日在釣魚台國賓館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該論壇由前總理朱鎔基在廿多年前發起,旨在提供一個的平台,讓中央的財金官員與國內外的有識之士,真誠地討論中國經濟問題。自從2000年起,羅奇已經連續24年參與該高規格的經濟論壇,他是參與時間最長的外國代表之一。
京官禁止公開演講提香港問題
羅奇獲邀在今屆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發表講話,曾經希望在演講中表達對香港未來的擔憂,但最後被勸止。他批評,今屆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比歷屆更多制肘,無論在活動舉行之前、期間和之後,主辦方都明確表示他們不想公開聽到尖銳的問題,只希望著眼於「對中國有建設性的看法」。
羅奇:「我寫過幾篇文章,對香港的未來表示嚴重關切。這觸及北京的一些敏感問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們要求我不要在中國發展論壇上談論這個問題。」
羅奇在2月份時,兩度投稿英國《金融時報》,直指「香港已玩完」(Hong Kong is over),前特首林鄭月娥在2019年推出的《逃犯條例》成為香港經濟由盛轉弱的轉捩點,從此之後香港的優勢一去不返;他的另一篇文章感嘆現已很難再「重造一個大家以前心愛的香港」。
與史美侖辯論23條對香港影響
羅奇在會議舉行期間,於另一個場合與相識20多年、現任香港交易所主席史美倫討論中國金融市場政策。 羅奇在與史美倫的對談中提出了三個論點。第一點是經濟,提及香港與中國的經濟聯繫緊密 ,達到相互依存的程度。第二點是擔憂中美政治衝突對香港貿易造成不利的影響。第三點是香港自治權,擔心特別是23條通過後,該法例對港府管治上的影響。
羅奇回憶:「我說這三點確實會在未來幾年給香港帶來麻煩。史美倫同意我的三點中的兩點:與中國經濟的聯繫,以及中美衝突的不利影響,她不同意港府的自治權受到北京或香港本身的損害。」
沒有香港代表敢反映香港實況
羅奇指出, 他的論點是基於經濟,而非政治考慮,幾乎沒有人反對他的核心論點。他直言,香港學術界及企業界代表在北京期間,沒有如實反映香港的情況。
香港代表有八人,代表學術界及企業界,包括:現任香港交易所主席史美倫、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查懋德、香港鐵路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金澤培、瑞安集團主席羅康瑞、盈科拓展站團創辦人李澤楷、香港中文大學前院長兼中國經濟學家劉遵義、被視為習近平「國師」之一的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長鄭永年,以及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教授、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創始主任李成。
羅奇:外資管理層都在討論香港營商的政治風險
羅奇指出,2019年的香港整個城市陷入政治狂熱,特別是最後幾個月情況非常不穩定,出現近乎無政府狀態,這顯然會促使北京為自身安全而做出回應,解決這個政治問題。他和許多身處香港的朋友普遍同情香港作為一個獨立、充滿活力、堅韌性強的經濟體。
羅奇認為,剛頒布的23條為政府提供了避免重蹈覆轍的機制。至於新法例是否適合解決香港的政治爭議、會否被過度執行,這些長期影響還需要歷史學家作定論,但他肯定立法已經為為「一國兩制」規定下政治和政策自主蒙上陰影。他擔心中美衝突的背景,再加上23條,會加劇外國人才外流。
羅奇透露,國際證券公司特別擔心亞太區的業績大幅下降,管理層都在討論香港營商的政治風險,而且擔心華府制裁行動帶來的影響,因為一旦個別北京及港府官員受制裁,外國企業無法與受制裁人員繼續接觸,不然便會違反美國法律。
自從2020年開始,華府宣布了三輪制裁行動,總共制裁18名北京及港府官員,包括:現任特首李家超、現任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現任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以及現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曾國衞。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於上周五 (3月29日)又宣布有意對更多的港府官員實施入境限制。 「三司十一局」中大量港府主要官員受到美國限制外訪或與外國人交流,將會影響港府處理日常事務的能力。
羅奇: 在朱鎔基年代能自由公開討論問題
羅奇的敢言招致了建制派的猛烈批評,特別是在他發表「香港玩完」論之後,前特首梁振英和行政會議葉劉淑儀先後高調地駁斥羅奇的言論。激怒港府官員可能會帶來不好的後果,但羅奇表示自己仍然會繼續敢言,發表他覺得對香港、對中國有益的言論。
羅奇表示自己熱愛香港,雖然自己在港工作只有短短六年時間,但每次飛機降落在啟德機場的情景,行經中環交易廣場感到這個城市充滿活力的個性,香港社會對外國人的包容性,這些經歷仍然歷歷在目。
羅奇表示搬離香港後,曾經多次回港探訪,單單2023年便已經去香港三次,被問到23條通過後會否擔心再到不了香港,羅奇沉默了一頓才回答。
羅奇說:「如果建設性的批評引起政客和商人的不舒服反應,他們需要審視自己。如果他們不希望我回到他們的國家、城市或經濟體,因為我讓他們感到不舒服,我將繼續寫文章、演講、與自由亞洲電台等平台交談,努力說出真相。辯論比個人壓力重要。回到我早期在中國的時候,第一次出席中國發展論壇,那是2001年的第二屆會議,當時我參與了朱鎔基總理想聽的辯論,我們公開辯論,我呼籲中國和香港現任領導人也這樣做。討論辯論的議題,而不是根據個人政治目去討論。」
剛舉行的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出席人數超過200人,中外代表名單包括:國家領導人、中央及地方政府官員、企業高管、「大孖沙」(意指投資大戶)、金融界及學術界名人聚集一堂,參與不同的半私人和閉門討論。代表團中約二十人之後受邀,與習近平在上周三(27日)進行約90分鐘閉門會面。會面由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和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 (US-China Business Council)的共同舉辦。
外媒外商看淡香港前景 分析:香港主權評級將被下調
https://www.rfa.org/cantonese/news/htm/h...52154.html
在香港,23條正式生效, 親政府的商會以及媒體繼續努力唱好香港經濟, 但是外媒、外商一致「唱淡」。 有分析擔心,香港主權評級將被下調,削弱港府的財政應對衝擊能力。
每逢出現政治爭議,香港就瞬間浮現兩個世界各自表述的現象。這一次23條完成立法也不例外。親政府的商會描繪了一個和諧社會,形容新法例有助締造穩定、安全的營商環境,進一步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外商描述的是另一個世界:國家安全主導,香港開放型的經濟體不復存在。
對西方政商界有巨大影響力的媒體,例如:《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彭博》、《紐約時報》及《經濟學人》,連日來發布大量評論及新聞報道,形容23條為「嚴厲」的法律,立法過程是「向後大躍進」,又指出外企憂心23條對某些罪行的定義含糊不清,擔心不自覺地違反《國安法》,降低香港對國際商界的吸引力。撤資、人才不願來港、百業蕭條等之聲音不絕於耳。
去年12月,評級機構穆迪首次將香港評級展望降至負面,解釋《港區國安法》的實施及選舉制度的變更,預視香港自治權將繼續被侵蝕。中、港進一步融合意味著大陸經濟疲弱也會影響香港經濟表現,而經濟增長放緩會削弱港府的財政緩衝能力。
財經評論員顏寶剛於本台專欄《財經拆局》分析,港府除了「抹黑」西方社會的批評以外,從未真心去解決外資營運上實際遇到的不安與困難,恐怕這種選擇與西方全面割蓆的處理手法,只會加劇外資的不信任。他進一步預料國際評級機構有可能調低香港信貸評級。
顏寶剛說:「今次通過23條後,穆迪就有大條道理將香港信貸評級正式下調,而其他國際評級機構,亦好大機會以23條為主權降級藉口,這樣不單會增加企業借貸成本,連特區政府每年發行過千億債券,亦勢必負上更沉重利息。」
分析:企業在港的合規營商成本增加
顏寶剛又指,儘管港府官員不斷強調23條對營商環境沒有影響,最顯而易見的後果是即時增加了所有企業的合規營運成本。即使是親政府的企業或金融機構,都包含在「境外勢力」泛指「國際組織」的定義下,未能夠獨善其身。
顏寶剛說:「日後企業經營的任何決定,包括選擇商業合作夥伴、尋找新的資金引入股東,甚至簡單如聘請一名初級員工,都要對對方身分進行背景審查,包括對方會否構成任何程度的國安風險,這些都是營商新的合規成本。」
中國外交部:23條保護在港外國機構和人員正當商業行為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上周五( 22日)的一份聲明中表示,23條「將對香港人以及對美國人和在香港經營的美國公司產生廣泛影響」,他同時擔心,與2020年實施的《國家安全法》一樣,香港當局可能會使用23條跨境恐嚇、騷擾和限制美國公民的言論自由。
就布林肯的聲明,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周一( 25日)於例行記者會回覆,稱對美方一再詆毀抹黑香港《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強調條例「切實地保護在港外國機構和人員正當商業行為和國際互動需要,完全不影響香港的高度自治」。
林劍說:「美國自己的國家安全體系密不透風,立法數量之多、域外效力之廣世所罕見,卻在香港制定國安條例問題上指手畫腳,這是赤裸裸的政治操弄和虛偽雙標。我要強調,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任何外國無權說三道四。中國政府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決心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的決心堅定不移。我們敦促美方切實尊重中國主權和香港法治,恪守國際法原則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立即停止插手香港事務、停止干涉中國內政。」
【財經拆局】全面割蓆?23條立法後西方社會將令香港「孤島化」
https://www.rfa.org/cantonese/commentari...01233.html
7d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