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制裁 sanctions
#41
美國制裁林鄭月娥 名單亦包括鄭若驊與李家超及鄧炳強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00807.htm

美國財政部在網頁公布,對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以及一些中方與香港官員實施制裁,共有11人。

美國財政部指他們破壞香港自治,及限制香港公民的言論及結社自由。

制裁名單中除了林鄭月娥,亦包括律政司司長鄭若驊、保安局局長李家超、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衛、港區國安委秘書長陳國基、警務處處長鄧炳強、警務處前處長盧偉聰。

另外,名單亦包括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港澳辦副主任張曉明、中聯辦主任駱惠寧,及駐港國安公署署長鄭雁雄。

美制裁林鄭夏寶龍11官員 凍結資產禁交易 劉兆佳:料無意推金融手段「加辣」
https://news.mingpao.com/pns/%e8%a6%81%e...3%e3%80%8d

[Image: e68773d09fdae53d4f8f97e69ede1652.jpg]
[Image: e6878a98b3d89881f4cccbc40c462af4.jpg]

人大常委會開會預料討論立法會真空期前夕,美國財政部昨公布制裁11名中港官員,包括特首林鄭月娥、兩任警務處長、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及兩名副主任(見表)等,稱遭制裁的官員制訂政策限制港人表達、集會自由及民主進程,要為香港自治程度下降負責。聲明提到的制裁措施包括凍結在美資產等,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認為,美國制裁所用辦法是不希望付出很大代價,但又可以表達不滿。

鄭若驊李家超鄧炳強曾國衞在列
11名遭制裁官員包括特首林鄭月娥、律政司長鄭若驊、保安局長李家超、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曾國衞、警務處長鄧炳強、前警務處長盧偉聰、國安委秘書長陳國基;內地官員則包括屬國家領導人級別的全國政協副主席、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副主任張曉明、中聯辦主任駱惠寧,及駐港國安公署署長鄭雁雄。

財政部出手 公開被制裁者個人資料
今次制裁由美國財政部出手,主要涉凍結在美國資產(見另稿),暫未提及其他部門的限制,如美國入境簽證安排等。財政部並公開眾官員的出生日期、住址、身分證號碼等個人資料,惟部分資料已過時,舉例網站上公布林鄭月娥的住址,實為政務司長官邸;網站列出曾國衞的住址,本報查冊得悉,曾國衞於2009年已賣出該單位。

至於制裁理由,有8人被點明指與港區國安法有關,舉例林鄭月娥被指有份制訂、實施港區國安法;鄧炳強是因負責拘捕、羈押港人;李家超則是因設立新的警察小組執行法例。專責處理國家安全案件的警務處副處長(國家安全)劉賜蕙,及港府國安委部分成員,如政務司長張建宗、財政司長陳茂波,則未在制裁之列。


美財政部聲明稱,今次是根據總統上月簽署的行政命令採取制裁,並稱嚴苛的港區國安法近日在港實施,不止削弱香港自治,亦侵害港人權利,包括條文容許內地國安部門可免責在港行事,以及強制在港學校推行國安教育等。

劉:美不想付大代價表不滿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認為,美國制裁所用辦法是不希望付出很大代價,但又可以表達不滿,可預計的方法包括:制裁官員、減少移民配額、拒批簽證、美國金融機構拒交易等。他認為,美國不會動用涉及金融的「核子手段」,因為涉及美國的金融利益,美國有很多金融機構在港,相信總統特朗普不會隨便動用金融手段,令美國企業受傷害。他並相信中國一定會有反制措施。

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接受港台訪問,批評美國「橫蠻無理」,粗暴干預香港內政。

前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表示,美國今次決定是對北京連串鎮壓行動的反應,包括制訂港區國安法、DQ民主派參選人、因網上言論拘捕學生等,他稱一國兩制框架的成功在於國際對香港的信心,當北京破壞對香港自治、自由的承諾,可預計其他國家亦將檢視對港政策。

領館斥國安法為「滅聲」
港府駐港公署反駁
此外,美國駐港總領事史墨客(Hanscom Smith)早前與公民黨主席梁家傑、黨魁楊岳橋會面,遭建制媒體指稱「勾結外國勢力」、甚至稱涉違港區國安法。美駐港總領事館昨發聲明,稱外交官會與所有人會面,包括建制派、反對派,形容與領事代表「勾結」的指控荒謬(ludicrous),這些指控亦反映港區國安法與安全無關,而是有意將民主派滅聲。

特區政府回應稱,美總領事館聲明「錯誤並不恰當地」評論港區國安法影響港人言論自由,表示強烈不滿及反對;並強調港區國安法規管的,是外國及境外勢力利用香港作分裂、顛覆、滲透、破壞活動,與正常交往有明顯區別。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稱,外國駐港領事機構不得從事任何干涉中國內政、香港事務等行為及活動。

港區國安法:美國制裁11名中港高官 林鄭及鄭若驊上榜
https://hk.on.cc/hk/bkn/cnt/amenews/2020...2_001.html
[Image: bkn-20200807212209247-0807_00972_001_02b...0808010140]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月中簽署《香港自治法案》,要求美方制裁損害香港自治的個人或實體,對象包括實施《港區國安法》的官員。美國財政部周五(7日)宣布,制裁包括特首林鄭在內的11名中港官員。美國國務院指制裁行動帶出清晰訊號,就是港府官員的舉動不可接受。
按照美國財政部的制裁名單,包括特首林鄭月娥、律政司司長鄭若驊、特首辦主任兼國安委秘書長陳國基、保安局局長李家超、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警務處處長鄧炳強、前警務處處長盧偉聰;中方官員包括全國政協副主席兼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港澳辦副主任張曉明、中聯辦主任兼國家安全事務顧問駱惠寧、駐港國安公署署長鄭雁雄。
不過,一眾港區國安委官員中,包括政務司司長張建宗、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警務處副處長(國家安全)劉賜蕙、入境事務處處長區嘉宏及海關關長鄧以海,暫未有被列入美國制裁的官員名單之中。
美國財政部表示,制裁是根據特朗普上月中簽署的《香港自治法案》,及終止給予香港特殊待遇的行政命令,授權美國政府對損害香港自治的官員實施制裁。上述制裁對象在美國的資產及利益,不論是直接及間接持有、持有50%或以上,一律遭到凍結及必需通報財政部轄下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同時禁止美國境內人士與制裁對象有交易。
美國財政部指林鄭推動修訂《逃犯條例》,在港引發連串大規模示威;又稱林鄭被指定參與開發、採用或實施《港區國安法》。財長姆紐欽表示,美國支持港人繼續追求自由及民主,華府未來會繼續運用行政命令賦予的權力,制裁損害香港自治的個人。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亦發聲明,指中共已明確展示,香港不再享有50年不變的高度自治。
香港問責官員或行會成員宣誓就職時,都必須要放棄外國國籍,但其家人卻無限制,其中林鄭丈夫及2名兒子皆為英國籍。林鄭曾稱自己在美國沒有資產,也不嚮往去美國,形容美方制裁「不明道理、沒有邏輯」,對此會「一笑置之,嗤之以鼻」,又強調香港事務屬中國內政,若部分國家強行干預是違反國際法。
因應香港落實《港區國安法》,特朗普上月在白宮召開記者會,稱已簽署《香港自治法案》,並簽署行政命令終止對香港的特殊待遇地位。根據《香港自治法案》,美國國務院須每年向國會提交報告,列出尋求破壞一國兩制的官員及相關人士名單,總統有權凍結上述人待在美資產,並禁止他們入境。法案亦提供1年寬限期,讓金融機構中斷與相關人士的商業合作;寬限期過後若金融機構繼續合作,財政部將作出處罰。
時序表
2020年
5月29日
全國人大授權人大常委會訂立《港區國安法》後,特朗普威脅撤銷香港特殊待遇,制裁侵犯人權的中港官員,並禁止與解放軍有聯繫的中國研究生入境,並加強監管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
6月17日
特朗普簽署《2020年維吾爾人權政策法案》。同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在夏威夷會面,談及台灣、香港、新疆及疫情等議題。
6月26日
美國宣布對削弱香港人權和基本自由的中共官員實施簽證限制。
6月29日
中國宣布限制在涉及香港問題上表現惡劣的美國人員簽證。
7月14日
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香港自治法案》,並簽署行政命令終止香港的特殊待遇地位,有意暫停與香港的引渡協議,終止向香港警察或其他部隊提供訓練。同日,中國宣布就美國對台售武制裁美國軍火公司洛歇馬丁。
8月7日
美國財政部宣布,制裁包括特首林鄭在內的11名中港官員。

[ 本帖最後由 大金龍 於 2020-8-7 20:21 編輯 ]
Reply
#42
美宣布制裁11名香港及內地官員 包括林鄭月娥、鄭若驊、李家超、鄧炳強、駱惠寧、張曉明【附名單】 (22:35)
https://news.mingpao.com/ins/%e6%b8%af%e...e%e3%80%91

[Image: deac348aa31f2be7562c5343d2716c68.jpg]
美國政府周五(7日)公布制裁11名香港及內地官員,包括特首林鄭月娥。

根據美國財政部公布,被制裁的11人包括:
.香港國安委主席、特首林鄭月娥
.律政司長鄭若驊
.保安局長李家超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曾國衞
.香港警務處長鄧炳強
.前警務處長盧偉聰
.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長、特首辦主任陳國基
.港澳辦主任夏寶龍
.港澳辦副主任張曉明
.中聯辦主任、國家安全事務顧問駱惠寧
.中央駐港國安公署長鄭雁雄
美國財政部的聲明指出,受制裁對象本人、以及其直接或間接地持有50%股權以上的法人實體,在美國持有或由美國人擁有或控制的所有財產和財產權益,都會被凍結。

除非獲豁免,否則美國人或在美國境內禁止進行涉及受制裁對象財產和財產權益的交易,亦禁止為受制裁對象的利益作出捐獻,以及提供資金、商品或服務。

此前彭博社報道,美國制裁特首林鄭月娥等香港官員及內地官員,是要懲罰中國打壓香港自由。制裁是根據美國總統特朗普上月簽署的行政命令實行,該行政命令要求對中國打壓香港自由採取進一步制裁。美國白宮、國務院及財政部均拒絕評論。


蓬佩奧:美制裁行動傳達清楚信息 香港當局行動無法接受 (09:00)
https://news.mingpao.com/ins/%e6%b8%af%e...5%e5%8f%97

美國財政部周五(7日)宣布制裁11名中港官員,包括特首林鄭月娥、律政司長鄭若驊、保安局長李家超等,制裁措施包括凍結在美資產等。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隨後發聲明表示,美方的制裁行動傳達清楚信息,指出香港當局的行動令人無法接受,並違反中國在「一國兩制」及《中英聯合聲明》的承諾,他表示美國與香港人民站在一起。

蓬佩奧稱,中共明確展示香港不再享有北京承諾港人與英國的50年高度自治;總統特朗普已清楚表明,美國把香港視為「一國一制」,對遏制港人自由的人物採取行動。

蓬佩奧指出,林鄭月娥、鄭若驊、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曾國衞、駐港國安公署署長鄭雁雄、國安委秘書長陳國基、李家超與警務處長鄧炳強等人遭制裁,是由於他們涉及依據《港區國安法》脅迫、逮捕、拘留與囚禁民眾,以及他們在國安法制定與實施中扮演的角色。蓬佩奧稱,實施《港區國安法》聲稱為了「捍衛」香港安全,但事實上是中共的壓迫工具。

至於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副主任張曉明及中聯辦主任駱惠寧,蓬佩奧指出,他們所擔任的領導人或任職的單位,涉及威脅香港和平、安全、穩定或自治;前警務處長盧偉聰則是因目前或先前任職機構從事香港相關言論審查工作,因而被列入制裁名單。


林鄭被制裁 次子正在美國攻讀數學
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2718673/...8%E5%AD%B8

特首林鄭月娥今日被美國制裁,她曾言對美國制裁是一笑置之、嗤之以鼻。不過,其次子林約希,據悉目前正在美國,攻讀數學博士課程,外界關注其家人會否同受到波及?

制裁林鄭消息一出,外界關注美國的制裁程度,會否令林鄭的家人受到牽連,特別其次子林約希,正在美國哈佛大學攻讀數學博士。至於林鄭的長子林節思,則在愛爾蘭都柏林大學進修,修讀希臘哲學碩士,理應不受今次制裁影響。

根據美國總統特朗普早前簽署的行政命令,內容涉查封破壞香港民主人士,在美國的財產。而林鄭亦曾表示,不明白為何在自己國家內推行工作,會受到外國制裁,批評制裁是沒有道理及邏輯,而她本人在美國沒有任何資產,亦不嚮往去美國。

[ 本帖最後由 大金龍 於 2020-8-7 20:39 編輯 ]
Reply
#43
港區國安法:美議員歡迎制裁 英政客籲政府跟從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0080...2_001.html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月簽署《香港自治法》後,財政部周五(7日)宣布制裁多名損害香港自治的中港官員。美國多名參議員發聲明支持華府行動,指出美國必須用所有可用的外交手段,阻止香港的民主及人權倒退。

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共和黨籍的加德納(Cory Gardner)在Twitter發文稱,特朗普政府的制裁行動向世界傳遞明確清楚的信息,就是美國人民與香港並肩站在一起。他說:「香港人的聲音必須被聽到,且不用恐懼鎮壓和報復。我們必須使用所有可用的外交工具來阻止香港的民主和人權倒退。」

《香港自治法》提案人之一的共和黨參議員魯比奧,批評特首林鄭月娥多次向世界表明,她甘願做北京及中共的棋子,而非香港自治捍衞者,她也協助北京顛覆香港民主自由與法治。他讚揚華府制裁中港官員,形容後者精心策劃侵蝕香港自治的行動,鎮壓示威,違反香港保護普世承認的人權之承諾。

法案另外兩名提案人、民主黨籍參議員范赫倫(Chris Van Hollen)和共和黨參議員圖米(Pat Toomey)亦發聯合聲明,歡迎特朗普政府的制裁,指摘中共一直有系統地破壞承諾給予香港人的基本自由,中方必須承擔後果,美國不會就此罷手。圖米在Twitter說,必須追究涉事官員的責任,今次制裁是向世界發出一個重要信號,表明美國支持香港人爭取自由。

英國執政保守黨人權委員會副主席羅哲斯(Benedict Rogers)亦在Twitter發文歡迎美方行動,並指「英國亦應引用馬格尼茨基式制裁」。

《馬格尼茨基法案》最先是美國國會在2012年通過,後於2016年將法案覆蓋範圍擴展至全球,任何人因捍衞宗教、言論、集會自由等而遭政府迫害,美國總統可制裁有關國家。英國等多國其後都推出倣效《馬格尼茨基法案》的法案或修正案,制裁侵犯人權人士。

聲援港人組織Fight For Freedom. Stand With Hong Kong亦在Twitter發文,希望英國、澳洲、加拿大及其他民主國家,考慮制裁剝奪數百萬港人自由的人士。

[ 本帖最後由 大金龍 於 2020-8-8 00:44 編輯 ]
Reply
#44
港區國安法:美議員歡迎制裁 英政客籲政府跟從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0080...2_001.html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月簽署《香港自治法》後,財政部周五(7日)宣布制裁多名損害香港自治的中港官員。美國多名參議員發聲明支持華府行動,指出美國必須用所有可用的外交手段,阻止香港的民主及人權倒退。

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共和黨籍的加德納(Cory Gardner)在Twitter發文稱,特朗普政府的制裁行動向世界傳遞明確清楚的信息,就是美國人民與香港並肩站在一起。他說:「香港人的聲音必須被聽到,且不用恐懼鎮壓和報復。我們必須使用所有可用的外交工具來阻止香港的民主和人權倒退。」

《香港自治法》提案人之一的共和黨參議員魯比奧,批評特首林鄭月娥多次向世界表明,她甘願做北京及中共的棋子,而非香港自治捍衞者,她也協助北京顛覆香港民主自由與法治。他讚揚華府制裁中港官員,形容後者精心策劃侵蝕香港自治的行動,鎮壓示威,違反香港保護普世承認的人權之承諾。

法案另外兩名提案人、民主黨籍參議員范赫倫(Chris Van Hollen)和共和黨參議員圖米(Pat Toomey)亦發聯合聲明,歡迎特朗普政府的制裁,指摘中共一直有系統地破壞承諾給予香港人的基本自由,中方必須承擔後果,美國不會就此罷手。圖米在Twitter說,必須追究涉事官員的責任,今次制裁是向世界發出一個重要信號,表明美國支持香港人爭取自由。

英國執政保守黨人權委員會副主席羅哲斯(Benedict Rogers)亦在Twitter發文歡迎美方行動,並指「英國亦應引用馬格尼茨基式制裁」。

《馬格尼茨基法案》最先是美國國會在2012年通過,後於2016年將法案覆蓋範圍擴展至全球,任何人因捍衞宗教、言論、集會自由等而遭政府迫害,美國總統可制裁有關國家。英國等多國其後都推出倣效《馬格尼茨基法案》的法案或修正案,制裁侵犯人權人士。

聲援港人組織Fight For Freedom. Stand With Hong Kong亦在Twitter發文,希望英國、澳洲、加拿大及其他民主國家,考慮制裁剝奪數百萬港人自由的人士。

港區國安法︰美國財政部羅列制裁中港官員「罪行」
https://hk.on.cc/hk/bkn/cnt/amenews/2020...2_001.html
[Image: bkn-20200808000018086-0808_00972_001_01p.jpg]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月中簽署《香港自治法案》,要求制裁損害香港自治的個人或實體,對象包括實施《港區國安法》的中港官員。美國財政部周五(7日)宣布,制裁包括特首林鄭在內的11名中港官員,並列出各人的「罪行」。

特首林鄭月娥︰直接負責執行北京打壓自由和民主過程的政策。2019年提出修訂《逃犯條例》,結果觸發大規模示威;林鄭被指定負責制訂、採用和執行《港區國安法》。

警務處處長鄧炳強︰積極支持《港區國安法》。警方在其領導下包圍理工大學,拘捕數以百計示威者;在新成立的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擔任成員,負責脅迫、拘捕、拘留及囚禁違反《港區國安法》人士。

前警務處處長盧偉聰︰警方在其領導下,在衝突中拘捕超過4,000人,造成1600人受傷;其領導的警隊執行禁止、限制言論及集會自由,並懲罰有關人士。

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其領導的保安局負責所有保安相關政策,亦為行會成員,協助特首制訂政策;在警務處設立新部門執行《港區國安法》;負責脅迫、拘捕、拘留及囚禁違反《港區國安法》人士。

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律政司首長,曾表示其主要職責為執行和確保特區的國家安全;負責制訂、採用和執行《港區國安法》。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負責特區與中央政府的聯繫;負責制訂、採用和執行《港區國安法》。

全國政協副主席兼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今年2月起擔任港澳辦主任,協助國務院總理處理港澳事務;其領導的政府部門從事威脅香港和平、安全、穩定或自治的工作。

港澳辦副主任張曉明︰曾任港澳辦主任,期間支持修訂《逃犯條例》;其領導的政府部門從事威脅香港和平、安全、穩定或自治的工作。

中聯辦主任兼國家安全事務顧問駱惠寧︰聲稱中聯辦可以干預本港事務,違反《基本法》的規定;獲委任為國家安全事務顧問;其領導的政府部門從事威脅香港和平、安全、穩定或自治的工作。

駐港國安公署署長鄭雁雄︰其任職的部門有廣泛權力監督各部門,直接調查重大案件;其領導的政府部門從事威脅香港和平、安全、穩定或自治的工作。

特首辦主任兼國安委秘書長陳國基︰被北京政府指派為國安委秘書長,國安委的工作不會公開進行,而且不會受司法挑戰;負責制訂、採用和執行《港區國安法》。

另外,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同日指,「港區國安法」事實上是中共的壓迫工具,是中共清楚表明香港將不再享有50年高度自治;他強調,美方的行動是針對香港當局的行動,是因「港區國安法」違反「一國兩制」及「中英聯合聲明」,同時稱美國與香港人民會站在一起。

港區國安法:美凍結制裁官員資產禁入境 金融機構中斷商業合作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0080...2_001.html

美國財政部在香港時間昨日(7日)晚上,公布制裁包括特首林鄭月娥在內的11名中港官員,直指他們損害香港的自治。影響所及,上述制裁對象在美國的資產及利益,不論是直接及間接持有、持有百分之五十或以上,一律遭到凍結及必須通報財政部轄下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同時禁止美國境內人士與制裁對象有交易。

因應香港落實《港區國安法》,特朗普上月在白宮召開記者會,稱已簽署《香港自治法案》,並簽署行政命令終止對香港的特殊待遇地位。

根據《香港自治法案》,美國國務院須每年向國會提交報告,列出尋求破壞一國兩制的官員及相關人士名單,總統有權凍結上述人在美資產,並禁止他們入境。法案亦提供一年寬限期,讓金融機構中斷與相關人士的商業合作;寬限期過後若金融機構繼續合作,財政部將作出處罰。

香港問責官員或行會成員宣誓就職時,都必需要放棄外國國籍,但其家人卻無限制,其中林鄭丈夫及兩名兒子皆為英國籍。林鄭曾稱自己在美國沒有資產,也不嚮往去美國,形容美方制裁「不明道理、沒有邏輯」,對此會「一笑置之,嗤之以鼻」,又強調香港事務屬中國內政,若部分國家強行干預是違反國際法。


港區國安法:批美國制裁卑劣無恥 港府稱支持中央採取措施回應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0080...2_001.html
[Image: bkn-20200808125003304-0808_00822_001_04b...0808153304]

港區國安法:證監會注視金融市場影響 金管局指單向制裁沒約束力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0080...2_001.html

港區國安法:鄭若驊受制裁 安樂工程剛收購美升降機公司料難接單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0080...2_001.html
Reply
#45
【突發時空.沈旭暉 014US】美國制裁林鄭月娥,對國際關係影響有多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xAcdMn-JgQ
[youtube]HxAcdMn-JgQ[/youtube]

涂謹申:很多香港人對美國制裁行動感高興
https://www.881903.com/news/local/2351247

深度剖析美國制裁的後果、影響以及中共反制可能
https://www.thestandnews.com/internation...%E8%83%BD/
[Image: dt-02_c3YKN_1200x0.png]

(利申:本人非法律從業員,亦沒有任何對 US Sanctions Law 的專業資格,以下內容純粹是自行資料搜集及分析)

由於文本過長,所以先總結一下:

1. 被制裁官員所受到影響是災難性,輕則所有在銀行的資產被凍結,重則完全沒有金融、專業機關為其服務,大公司離他們而去。但淒慘待遇仍有上升空間,皆因兩條香港法律的制裁內容尚未用盡。

2. 在美元霸權底下,中共無反枱和對等報復的能力。

3. 制裁名單的深度以及闊度都有極大上升空間,並且在中美關係惡化下必然會有更多輪的制裁。所以今輪有幸逃過一劫的高官黑警要提心吊膽了。

4. 其實制裁最有效的地方,是美國政府擁有極大的酌情權,從而令個人、企業、交易伙伴在這個相對含糊且風險極大的狀況下,選擇避險而拒絕向被制裁人士提供服務。因此,閱讀條文當然重要,但實際上還是需要放在政治氣候中理解。

前言:

1. 其實早在兩個月前,有 NGO 便收到一些關於 Global Magniskty Act 的消息,美國財務部表示開始研究制裁賣港官員,並希望 NGO 提供資訊。任何制裁行動,其實最大的難關是要得到財務部的首肯,皆因財務部內多是技術官僚,又是制裁的主要執行單位,同時有部分制措施裁會影響財政收入,財務部自然是制裁名單最大的把關者。無疑,制裁賣港官員的綠燈早已開通,其實制裁的發生只是時機的問題。而我亦當然沒有洩露風聲,以免打草驚蛇。

2. 同時,我們都可以預計制裁名單將會慢慢增加。一方面中美局勢只會繼續惡化,某程度上這些新彊、香港官員都只是「前菜」,真正坐在中共政治局常委的大佬級都尚未被動刀;另外,在兩條法案中,仍有大堆制裁尚未用到,例如制裁與違反《中英聯合聲明》或《基本法》人士進行重要交易的金融機構,禁止任何人和公司與該金融機構進行交易、制裁該本融機構的負責人等。日後或會因為局勢升溫而選用。因此,制裁的寬度及深度在未來有極大機會增加。

3. 同時,根據香港自治法案 (Hong Kong Autonomy Act),被制裁的門檻可謂有今生無來世地低,基本上只要一個非美國人為中國政府未能履行《中英聯合聲明》或《基本法》的義務一事作出重大貢獻,或意圖 (attempts) 作出重大貢獻,便可以被列入制裁名單之內 — 與 Global Magnitsky Act中當事人要涉及嚴重侵犯人權行為的高門檻有明顯差別。

4. 所以美國政府要制裁賣港高官黑警可以是「悉隨尊便」,門檻低到只要是公務員,便絕對有可能符合資格被制裁。所以張建宗、波叔、肇事黑警、DQ 主任,甚至賣港保皇黨,勸你們都是要做足準備,保險要斷供的斷供、準備在銀行搬錢擺在月餅罐吧。

5. 這亦涉及其他盟友,例如已經就 Global Magnitsky Act 立法的英國會否實施制裁。當然,正如上述所言,Global Magnitsky Act 的制裁門檻高出太多,可能未必如美國根據香港自治法案般「得心應手」,但針對單獨幾名高官,應是沒有問題的,亦只是時間問題。其餘民主國家都有相當大機會加入戰團,來表示對香港以及中國議題的關注--在大局上,制裁香港官員都只是小菜一碟,根本不會動搖到國家核心利益,因此絕對有可能成為一種簡單快捷的表態工具。

【銀行服務極有可能全被封阻凍結】

1. 被列入制裁名單,最顯而易見的結果是在美資銀行戶口、或任何銀行的美元戶口會被凍結,日後再也不能使用美元。但如果非美資銀行以美元以外的貨幣與他們進行交易,按字面的理解,「理論上」是可以的。(例如 HSBC 容許林鄭以港元存款或取款)

2. 但這些跨國銀行至少有三個考慮導致他們並不會這樣做:
一. 幾乎所有大銀行的銀行過數都會經總部設在比利時的 SWIFT 系統,而美國絕對有政治籌碼向 SWIFT 施壓。
二. 即使外資銀行,美國以及香港同為分行、子公司,仍會擔心被美國制裁波及,而無任何一間銀行可以缺乏美金營運的。
三. 在美國的 Sanctions Law 中,其中一個制裁可以涵蓋到非美國公司的條款,是只要該公司在美國「存在」,OFAC 都可以視為擁有這些交易的法定管豁權(If a non-U.S. company …... has a presence in the U.S., the transaction can become subject to OFAC jurisdiction. )。換言之,如果 OFAC 啟動這個條款,港資、中資、英資任何銀行只要在美國有營運,都是受制裁內容所限制的。

3. 因此,即使運用狹窄的閱讀今次沒有明顯連帶 secondary sanctions 的條款,各大銀行亦有相當大可能投鼠忌器,而凍結林鄭的資產以及拒絕為她服務。銀行甚至可能會擔心林鄭會用家人的戶口避開制裁,用「連坐法」將林鄭家人都列入高風險名單內,每次提供服務前都會加強審查。皆因在「制裁」的措施上,政府是有相當大的酌情權,而美國政府亦沒有進一步說明制裁的幅度。

4. 至於制裁力度有幾大?逐條 Transaction 計,民事罰款是最高25萬美金或 Transaction 的雙倍,刑事條款則可以判最高 20 年監禁或罰款最高 100 萬。而在條文外違規銀行遭受美國政府針對,代價甚至比這些罰則高出許多。會有銀行冒險幫林鄭工作嗎?所以,結論是顯而易見的,銀行會選擇避險多於賠上自己的生存空間。

5. 當然,政府會否瘋狂到利用國安法要脅銀行,假如他們跟從美國的制裁便是違反國安法,從而逼迫這些銀行二揀一,於美國或香港撤走。如此一來,香港便正式進入超前攬炒,百年基業真的一鋪清袋。

【制裁嚴重影響高官工作、生活】

1. 在財務部的聲明中,寫明美國公司不能提供的 "funds, goods, or services" ,前兩者的意思直接了當,而當中的 "serivce" 理應是包括金錢交易。因此,合理推斷為所有免費提供的服務,被制裁的人其實應該可以享用,包括社交媒體、Whatsapp、手機免費軟件等。

2. 當然,亦有個案是被放在制裁名單上(即使是根據不同的法案及法理基礎),Facebook 仍然選擇封鎖其帳號,而 Twitter 則沒有。因此,各個服務提供者如何摸索法律的界線,其實是是有些各自判斷的空間。

3. 因此,理論上有很多事情林鄭都可以繼續:使用 Facebook、Twitter(但不能賣廣告)、Whatsapp(但不能買 sticker),透過別人替她購買所需美國用品/服務,因為當中不涉及她與服務提供者(例如 Windows、美國餐廳之類)的直接金錢交易。但正如前述,政府的酌情權是極大的,這些公司應當「避得就避」,不難預見會有很多拒絕服務的情況發生。

4. 而她的生活就變相難捱很多 — 基本上信用卡報廢,銀行卡又因為制裁相當可能報廢,所有美國產品都要由旁人替他購買。而正在續供的美資保險、投資產品,亦隨之被全面凍結,血本無歸。

5. 而任何他們所持有(或股權超過 50%)的公司,都是享有他們的「個人待遇」,受以上的限制規範。

【高官尚能入境美國,制裁暫不涉及家人】

1. 目前制裁聲明並無限制十一人入境,因總統行政命令是授權國務卿決定禁止誰人入境美國,而非財政部,因此只要是其他人協助林鄭月娥買機票,林鄭是可以入境美國的。當然,蓬佩奧可以之後也可以宣布禁止這十一人入境。但退一步來說,即使他們能繼續入境美國,他們也不能使用美金和接受任何有錢銀交易的服務,所以其實入美國都「晒鬼氣」。

2. 今次制裁不涉及家人,但假如家人在受這些制裁人物資助於美國生活,便是違反制裁禁令。例如一旦有被制裁高官的兒女是在美國讀書,而他們是必須依靠高官的資金才能繼續讀書,他們基本上便會被教育機構開除,否則便會違法。

3. 所以放在大家都很關注的問題上:林鄭的兒子應該是不受影響的,因為他應已脫離需要被資助讀書的階段。

【中共缺乏強而有力的反制】

1. 在「以牙還牙」的制裁上,或許中共會像以往一樣向部分美國官員實施制裁,但實際上的威攝力有限,因為中國政府根本不可能像美國的長臂政策般規管到國際企業拒絕服務美國官員。事實上,這些官員亦不需要將資產放在中資企業式銀行上,變相威攝力有限。

2. 以「人質外交」的角度而言,或者中共會抓捕一些他們稱為「美帝代言人」的政治人物--但這種謊言又有誰相信?那只會是美國發動新一輪制裁的契機。

3. 而在政策層面上,更是無計可施,俱俱十一位香港事務官員被制裁,已經是中國面對排山倒海的問題其中一小樁事--中共企業在美全面被圍剿、清查,Wechat、抖音被封鎖,圍際接連發出會制裁國級官員的訊息 … 老實說,這十一位被制裁高官,被當成 Condom 的機會非常大。

因此,從宏觀的角度理解制裁的效力,絕對不是林鄭月娥一句「我在美國沒有資產」可以輕輕帶過。上文已經沒有涵蓋這些高官與美國企業、政府簽署文件,以及執行公務的限制,而這些限制亦可能為他們帶來非常嚴重的後果。毫無疑問,我們都正在見證大時代;而在這些歷史時刻,我們更須裝備自己,來面對更大的挑戰。山風欲來,那就水來土掩吧。

[ 本帖最後由 大金龍 於 2020-8-8 11:33 編輯 ]
Reply
#46
被問太太會否辭去紐約時報工作 周浩鼎︰是她本人的事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00808.htm

港區國安法:蓬佩奧斥中共打壓民主 警告制裁陸續有來
https://hk.on.cc/hk/bkn/cnt/amenews/2020...2_001.html
美國財政部上周五(7日)宣布,制裁包括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律政司司長鄭若驊等11名中港官員。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翌日在Twitter發文,警告有關的制裁行動並非一次性(These actions aren't one-offs.)。

蓬佩奧表示,全世界均目睹更多中國共產黨試圖脅迫及控制其公民的例子,包括在香港拘捕民主派人士,以及控制新疆回教少數族裔。
根據《香港自治法案》,美國國務院須每年向國會提交報告,列出尋求破壞一國兩制的官員及相關人士名單,總統有權凍結上述人待在美資產,並禁止他們入境。法案亦提供1年寬限期,讓金融機構中斷與相關人士的商業合作;寬限期過後若金融機構繼續合作,財政部將作出處罰。

港區國安法:鄭若驊受制裁 安樂工程剛收購美升降機公司料難接單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0080...2_001.html

港區國安法:林鄭等11中港官員遭制裁 Fb禁其帳戶支付服務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0080...2_001.html

777與伊朗委國獨裁者同路 
國際專家:美出手富象徵意義 港商感寒意
https://hk.appledaily.com/local/20200809...4TLI6CQOU/
美國出手制裁損害香港自治民主的11名中港官員,國際媒體和專家普遍認為,雖然制裁對有關官員影響有限,但極富象徵意義,反映中美磨擦大幅升級,也可能製造漣漪效應損及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有英報更指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被美國直接制裁,令她跟委內瑞拉和伊朗獨裁領袖被打成一丘之貉。

英國《衞報》報道制裁宣佈時指出,華府甚少直接制裁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最高領袖,前日的制裁「令林鄭成了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Nicolas Maduro),以及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Ali Khamenei)的同路人」。
英國《衞報》指美國制裁已將林鄭打成與獨裁領袖一丘之貉。
英國《衞報》指美國制裁已將林鄭打成與獨裁領袖一丘之貉。
押後立會選舉成導火線

相關新聞:次子讀哈佛 留美計劃恐泡湯

美國芝加哥大學政治學家楊大利向《紐約時報》表示,制裁非常有針對性,「發出訊息並展示美國政府是回應侵犯和衝擊香港的自由和民主潛力」。美國政府在北京強立港版國安法後,表示會制裁損害香港自治、民主和自由的官員,路透社引述知情者指,林鄭上月底以因應武漢肺炎疫情為由、宣佈押後立法會選舉一年後,美方加快磋商制裁名單。

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記者馮兆音指,被制裁官員如果在美國沒經濟利益,也沒赴美打算,實際個人影響可能有限,不過她指這決定非常具象徵意義,因為是華府譴責北京收窄香港自由民主的最新行動,香港已成為中美爭拗的重點。

曾任職美國政府的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制裁專家哈勒爾(Peter Harrell)向路透社表示,特朗普政府繼就新疆穆斯林問題制裁、就TikTok和WeChat簽署行政命令後,再就香港問題推出制裁,象徵美國對華政策戲劇性升級。另一智庫「大西洋理事會」的跨大西洋經濟關係高級研究員弗里德蘭(Julia Friedlander)亦向有線新聞網絡(CNN)表示,制裁林鄭等官員是很重大升級,但指跟特朗普政府近期其他對華舉動一樣,看來是「沒有明確終局的升級」。她指近期連續捱打的北京,想回應得強硬之餘留一手,避免一旦美國11月大選白宮易主時破壞與新政府關係。
【香港】去年防暴警圍攻理大一役,濫暴對待示威者的情景深深印在港人腦中。
【香港】去年防暴警圍攻理大一役,濫暴對待示威者的情景深深印在港人腦中。
企業成磨心或撤離香港

《華爾街日報》報道指多名美國專家都認為,這次制裁除令中美外交磨擦火上加油,也會令在香港有業務的西方公司覺得營商風險提高,如華府和北京繼續以牙還牙,成磨心的企業或掀撤出潮。哈勒爾指雖然這次制裁並非封殺銀行與港府做交易,但銀行都要嘗試澄清甚麼交易是可以進行,以免觸及美國法網。

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中國研究主任布蘭切特(Jude Blanchette)也對CNN表示,制裁將對香港的亞太金融中心地位產生漣漪效應,港版國安法頒佈後,香港已朝向成為不穩定的市場,林鄭等官員被制裁,更將對香港商界帶來寒意。

私隱公署指美國財政部公布香港官員個人資料明顯不必要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00808.htm

私隱專員公署表示,美國政府公布被制裁的香港官員及前官員的個人資料,明顯是過度披露和不必要,形同「起底」,對此十分失望。

公署指,美國財政部的做法與數據道德期望完全背道而馳,過度披露個人資料可能會導致資料被非法使用,並對當事人造成極大滋擾。

公署又指,聯邦公報猶如香港特區政府憲報,因此沒有由第三方要求移除内容的餘地,但公署會去信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美國財政部及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對今次做法表達失望。

次子讀哈佛 留美計劃恐泡湯
https://hk.appledaily.com/local/20200809...3UCIRPK3A/
被制裁的官員個個也表明「唔驚」美國制裁,但其實他們最不願意談及的家人,才是其致命傷。根據美國財政部上月一份有關美國總統行政指令的文件,所有被制裁人士的直系親屬將會被禁止入境美國,包括其配偶及所有子女,年齡不限。林鄭月娥的次子林約希在美國哈佛大學修讀數學博士,曾經表示在今年秋天投身職場,如今他或會受母親被美國制裁所影響,令其留美計劃泡湯。

根據網上資料,林鄭次子林約希在美國哈佛大學修讀數學博士,並曾在網上透露今年秋天將投身職場。根據美國總統特朗普早前簽署的行政命令,因香港問題而受制裁的人士,其直系親屬都會被禁止入境美國,目前未知林約希會否受影響。
林鄭次子林約希正就讀哈佛大學,校方網站亦有列出其資料。
林鄭次子林約希正就讀哈佛大學,校方網站亦有列出其資料。
總統行政命令禁直系親屬入境

相關新聞:駱惠寧:寄美金 稱供特朗普凍結  娥特:棄簽證「不嚮往赴美」

據美國財政部上月一份有關總統行政指令的文件顯示,被制裁人士的直系親屬入境美國將會被禁止,這包括配偶及所有子女,年齡不限。

羅冠聰昨日在facebook表示,總統行政命令列明受制裁人士及其直屬家人會自動無法進入美國,因此他們應該是無權進入美國。他又指,在制裁措施中,只有入境方面會波及家人,金融制裁上則不會受影響,因此林鄭的家庭成員仍然可以使用銀行服務。

不過,羅冠聰提到,林鄭的兒子應該是「會受部份影響」,無法入境美國,但如果是遙距上課,或是在海外替哈佛大學打工,那應是沒有違反現行制裁。

本報曾向駐港美國總領事館查詢,今次被美國制裁的人士,其直系親屬能否入境美國,美領館則指,有關問題要由美國財政部回應,但美國財政部昨晚未有回應。

華為悲言:麒麟晶片恐成絕版 美國制裁下無法生產
https://china.hket.com/article/2718872
[Image: 20200808_kirin_v2_1024.png]

華為在中美5G科技戰下嚴重受挫。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坦言,由於美國制裁,華為自家設計麒麟(Kirin)晶片生產無法持續,華為今年稍後推出旗艦手機Mate 40,可能是最後一代搭載麒麟晶片手機。余承東對中國晶片生產技術,未有趕上晶片設計技術感到遺憾,並呼籲中國半導體產業加快全面發展。

余承東周五(7日)在中國信息化百人會2020年峰會上表示,華為在半導體製造方面,「很遺憾」只是做了晶片設計,但沒有搞晶片製造。

他指出,華為自家設計麒麟高端晶片,會在9月15日後因為美國制裁而無法製造,而華為計劃今年秋天上市的Mate 40手機搭載麒麟9000晶片,「可能是我們最後一代麒麟高端晶片」。

【中美角力】特朗普擺脫束縛「過去不出的招或盡出」

華為在先進5G設計方面雖然擺脫依賴美國,由子企業海思半導體領軍,但華為自家晶片生產仍要依靠台灣台積電(TSMC)等企業。美國特朗普政府今年5月加大力度打擊華為,禁止全球企業使用美國軟件或技術,為華為生產晶片,台積電其後已停接華為訂單。

余承東稱,內地半導體生產工藝現在還沒有趕上。他形容,華為在晶片領域開拓了十幾年,從嚴重落後變成現在領先,過程很艱難,「但是在晶片製造這樣的重資產領域,華為並沒有參與」,而麒麟晶片停產「是我們非常大的損失」。

封殺華為言猶在耳 英國對TikTok開綠燈有玄機

中國內地晶片製造技術,現時仍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2代。據了解,內地晶片龍頭中芯國際現時技術處於「14納米製程」,而世界目前標準領先技術是7納米製程,台積電部分高端產品甚至已開始使用5納米製程技術。

余承東呼籲,內地半導體產業應該全面發展,突破包括EDA(電子設計自動化技術)的設計。「天下沒有做不成的事情,只有不夠大的決心和不夠大的投入。」

余承東又指,華為正在產業鏈多個領域層層發力,嘗試突圍。他稱,華為在多個終端器件上都在加大投入,並在底層操作系統、軟件生態、物聯網上加強發力,而華為也帶動了一批中國企業公司的成長,包括射頻等向高端製造業跨越。


指特殊地位不再
「港交所勢枯竭」特朗普:美今後發大財
https://hk.appledaily.com/local/20200806...UKGZ35UBE/

【兩制蓋棺】中國在香港強推港版國安法後,美國取消香港經濟上的特殊地位。美國總統特朗普昨日接受訪問時揚言,香港將不會是成功的金融交易所,美國證券交易所將因此有更多生意。

特朗普昨接受霍士新聞(Fox News)訪問,談到香港問題,指美國取消香港特殊地位,將會令美國得益。他說:「因為自由,我們之前給了他們(香港)極大好處,他們搶走了紐約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我們其他交易所大量生意。」他指香港交易所之前做得好是應該的、容易的。

但特朗普指,隨着美國取消香港特殊地位,「我們將所有之前給他們的都收回,香港將不會是成功的交易所,交易所和商界都會枯竭和失敗,我們現在起將會賺很多錢」。他又將香港問題歸咎中國違反《中英聯合聲明》承諾。
特朗普揚言香港被美國取消特殊地位後,將不會是成功的金融交易所;圖為特朗普昨出席疫情記者會。美聯社
特朗普揚言香港被美國取消特殊地位後,將不會是成功的金融交易所;圖為特朗普昨出席疫情記者會。美聯社
蓬佩奧:保護港流亡者

相關新聞:以色列公司停售港破解軟件

另一方面,對於香港警方以港版國安法通緝六名在海外的香港民主派人士,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前日發表聲明,表示會保護流亡海外的香港民主派人士,並譴責北京的決定。

蓬佩奧在聲明中批評,「中共容不下人民的自由思想,越加頻繁地試圖延伸影響力到中國境外」。他說:「美國及其他自由國家會繼續保護我們的人民,使他們免受北京專制主義的長臂所傷害。」他同日亦在Twitter推文,「譴責中共企圖迫害居於美國等中國海外地區的民主倡導者」,表明美國會站在自由一邊。
蓬佩奧前日發聲明表示會保護流亡海外的香港民主派。
蓬佩奧前日發聲明表示會保護流亡海外的香港民主派。
中國官媒上周五報道,香港警方已根據港版國安法正式通緝六名流亡或身處海外港人,包括羅冠聰、陳家駒、劉康、鄭文傑、朱牧民及黃台仰,其中朱牧民是美國公民,在美國居住近25年。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昨反擊蓬佩奧的說法,指他「近期一再就涉港問題發表錯誤言論,對中國依法維護自身國家安全的正當之舉說三道四、橫加指摘」,又指對方的「政治謊言毫無事實依據」。他強調,香港警方依法通緝疑犯是正當執法行動。

中美關係緊張,中國外長王毅接受新華社專訪,批評美國總有一股勢力企圖否定中國共產黨領導,目的是要遏制中國、搞亂中國。他強調「中方無意亦無興趣跟美方打外交戰,但如美國一錯再錯,中方必將奉陪到底」。

[ 本帖最後由 大金龍 於 2020-8-8 15:23 編輯 ]
Reply
#47
【熱點直播】前銀行法規部調查主任盧俊宇(3):(中文字幕) 人大討論立法會真空期前夕美國下重錘,制裁11高官核彈效應;銀行會如何跟隨制裁令?|2020年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2bZTvhntPg
[youtube]q2bZTvhntPg[/youtube]
Reply
#48
【國安法】指英國正準備新一輪制裁名單 藍韜文:不排除包括林鄭月娥
https://hd.stheadline.com/news/realtime/...8%E5%A8%A5

英國外相藍韜文周一(6日)在國會下議院宣布,對俄羅斯、沙特阿拉伯、北韓和緬甸的49個人士或組織實施經濟制裁。對於制裁名單上未有包括中國官員,藍韜文表示這次只是首輪制裁名單,政府會在適當時候作出決定。他又指,不排除會包括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

英國首次根據《馬格尼茨基修正案》,制裁49個個人或組織,該法授權英國政府禁止受制裁者入境英國、通過英國銀行進行資金轉移或從英國經濟中獲利,並允許當局凍結受制裁者的個人資產。

外相藍韜文表示,制裁是針對近年惡名昭彰以及違反人權的人,英國政府不會容許這些人在英國購買物業,或透過銀行及金融機構洗黑錢。

對於制裁名單上未有包括涉及打壓新疆及香港人權的中國及香港特區政府官員,藍韜文表示,這次只是首輪制裁名單,正準備新一輪的名單,不排除會包括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他強調,港區國安法只是剛剛公布和實施,英國政府會在適當時候作出決定。

傳真社:林鄭讀哈佛幼子林約希疑失蹤 向室友稱「家有急事」回港
https://www.hk01.com/%E6%94%BF%E6%83%85/...E%E6%B8%AF
[Image: nhg3WXORiJOSxZHcqHtoQ8uPuB4kBToYsA0si7ANLIs?v=w1920]
[Image: zayKgS4W9ycx6PkKYbZZwcUuzCV2zSEjzIJ0ocyCdKE?v=w1920]

美國財政部前日(7日)公布制裁11名中港官員,包括特首林鄭月娥,指他們推動港區國安法,涉侵害港人自由,外界關注被制裁官員身在美國的家屬,資產及入境會否受影響。

《傳真社》報道,林鄭月娥幼子、在美國哈佛大學攻讀博士的次子林約希,自上月25日起失蹤至今,並一度向室友稱「家有急事」回港。其室友、大學同學、租住單位的業主,自7月27日後亦未能聯絡上對方。

《香港01》正就報道向行政長官辦公室查詢。

7月27日回覆業主電郵後再未能聯絡

林約希目前正在美國哈佛大學修讀數學博士,《傳真社》派員到美國嘗試與林約希接觸,先到訪其於波士頓的住址,並聯絡上其業主。該業主引述林的室友於7月25日前後稱,已與林約希失去聯絡數天。業主其後致電林約希,卻被接駁到當地電訊商Verizon第24號公告,內容指「由於線路限制,此通話未能成功撥出」。

據網上資料,第24號公告是電訊商限制電話帳號使用時發出的通知,發出公告可有不同原因,當中包括用戶未有繳交電話費。

該業主指,室友於7月27日告知已透過Facebook找到林,並轉達後者因「家有急事」(family emergency)返回香港。

業主於7月27日向林約希發電郵,指對方未有在前一日(7月26日)的限期前,簽回下一年度的租約(2020年9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詢問他是否繼續租用該單位,否則便會將單位放租。根據電郵紀錄,業主當日上午10時33分發電郵到林約希的哈佛大學電郵,指在7月26日曾致電給林但未能接通,假如林繼續租用單位就會預留單位給他。林約希同日晚上9時31分回覆電郵表示,會租用單位一年,並著業主將租約傳給他。

不過業主表示,截至8月7日林仍未簽署下一年度租約,多次發電郵聯絡也未獲回覆。林約希的室友其後表示,林的個人物品目前仍在單位內。至於8月的租金,業主指已於8月1日透過繳款應用程式收到。

《傳真社》記者其後再到林約希於波士頓另一個曾租住的地址。其中一名應門男子是林約希的大學同學,他稱以往每星期均會與林見面,過去幾星期由於太忙碌,未有與林聚會。應門的女子則道,最近一次見林約希是7月13日,他回來收拾物品及取回一些郵件。該男子隨即嘗試以電話聯絡林約希,但未能成功,兩人均表示十分擔心林的情況。

《傳真社》其後嘗試聯絡林約希的室友,對方回覆指沒有補充。至於林約希於哈佛修讀數學博士的同學及導師,都未有回覆。

《香港01》正就報道向行政長官辦公室查詢,截稿前暫未獲回應。

[ 本帖最後由 大金龍 於 2020-8-9 00:56 編輯 ]
Reply
#49
華為受美國制裁 麒麟晶片被逼下月停產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C%E7%94%A2

「很遺憾在半導體製造方面,(華為)只是做了芯片的設計,沒搞芯片的製造。」華為今年秋天將上市搭載自家麒麟9000晶片的旗艦手機,但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周五(7日)在中國信息化百人會峰會上透露,由於美國制裁,華為麒麟高端晶片在9月15日之後將無法製造,因此麒麟9000將成為絕版。

華為雖然在5G領域有全球優勢,但自家晶片一直依靠台灣台積電等企業代工。美國政府今年5月加大對華為的制裁,禁止全球企業使用美國軟件或技術,為華為生產晶片,台積電其後已停接華為訂單。余承東表示,麒麟9000擁有更強大的5G能力、AI處理能力,但現在中國國內的半導體工藝上還沒有趕上。

余承東表示,華為將全方位推動在半導體方面的研發,「現在我們從第二代半導體進入第三代半導體時代,希望在一個新的時代實現領先。在終端的多個器件上,華為都在投入。」他強調:「天下沒有做不成的事情,只有不夠大的決心和不夠大的投入。」

不過,余承東也帶來了一些好消息。他透露,雖然因為美國的制裁而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難,但今年上半年,華為消費者業務還是實現了收入增長,原因一是高端產品賣得很好,佔比愈來愈高;二是非手機產品高速增長,PC、穿戴、手表、手環、耳機、平板都實現了高速增長。截至今年第二季,華為平板在中國市場份額是第二,全球第三;筆記本電腦在中國市場份額第二。
Reply
#50
【美國制裁】黃之鋒:林鄭、李家超等高官配偶子女擁外國國籍 促放棄以「反制西方」
https://www.thestandnews.com/politics/%E...%E6%96%B9/
[Image: marxismo-e-educacao20copy_0ATPO_1200x0.png]

美國財政部昨日(7 日)公布制裁 11 名中港官員,特首林鄭月娥明言並不懼怕,自己「亦不嚮往到美國」。前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今日在 Facebook 貼文指,在制裁之列的林鄭月娥、律政司司長鄭若驊、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其家人均擁有英國和加拿大籍;亦列出多名局長和行會成員均持有英、美等地的海外物業。黃之鋒促請官員拋售海外物業及安排家人棄外國籍,「那个官员不愿意,就是不效忠国家,向外国示好的表现!」

黃之鋒在社交平台指,多名高官的家人均有外國國籍,其中遭美國制裁的林鄭月娥、李家超,各自的配偶和兒子均為英籍,鄭若驊的丈夫則為加拿大籍;另外,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的太太和兩名兒女亦是英國籍,環境局局長黃錦星的妻子則為加拿大籍。至於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其子女均是往澳洲留學。

而海外物業方面,翻查政府今年 7 月 1 日更新的行政會議成員個人利益登記冊,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分別擁有或與家人擁有三個英國物業,與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擁有的一個英國物業同為出租用途,行會成員李國章、周松崗則分別報稱擁有兩個和一個英國物業自用。

另外,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和環境局局長黃錦星的妻子分別報稱擁有一個加拿大物業,用途為自住和出租,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的妻子則擁有一個澳洲物業作出租。未有被美國制裁的行會成員陳智思,仍在美國三藩市擁有一個物業,報稱為自住,行會成員史美倫亦擁有一間美國寓所出租。

黃之鋒在帖文中促請所有香港官員盡快拋售海外物業,及安排家屬放棄外國國籍,指既然香港特區官員反對制裁,那此舉就是「反制西方制裁的第一步」。又以簡體字反問,「作为龙的传人,为何家人要持有外国国籍?身为五千年来的中华儿女,怎能容让西方列强欺负我们?」「不能容让八国联军有借口批评我们,伙儿们回大湾区养老就最好了。」他又認為,「那个官员不愿意,就是不效忠国家,向外国示好的表现!」

黃之鋒Vlog分析國際制裁骨牌效應:https://www.patreon.com/posts/40226036

特首林鄭月娥:丈夫林兆波(國藉:英國)
特首林鄭月娥:兒子林節思(國藉:英國)
特首林鄭月娥:兒子林約希(國藉:英國)
律政司司長鄭若驊:丈夫潘樂陶(國籍:加拿大)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太太許步明(國藉:英國)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兒子陳天行(國藉:英國)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女兒陳天欣(國藉:英國)
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妻子(國藉:英國)
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兩名兒子(國藉:英國)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妻子梁素雲(國籍:加拿大)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子女(留學:澳洲)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三個物業:英國)與太太黃雪兒等家人共同持有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三個物業:英國)部份與妹妹共同持有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物業:英國)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物業:英國)
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物業:加拿大)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妻子(物業:加拿大)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妻子(物業:澳洲)
行政會議成員陳智思(物業:美國)
行政會議成員李國章(兩個物業:美國)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1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