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7-2020, 03:26 PM
美國制裁林鄭月娥 名單亦包括鄭若驊與李家超及鄧炳強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00807.htm
美國財政部在網頁公布,對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以及一些中方與香港官員實施制裁,共有11人。
美國財政部指他們破壞香港自治,及限制香港公民的言論及結社自由。
制裁名單中除了林鄭月娥,亦包括律政司司長鄭若驊、保安局局長李家超、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衛、港區國安委秘書長陳國基、警務處處長鄧炳強、警務處前處長盧偉聰。
另外,名單亦包括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港澳辦副主任張曉明、中聯辦主任駱惠寧,及駐港國安公署署長鄭雁雄。
美制裁林鄭夏寶龍11官員 凍結資產禁交易 劉兆佳:料無意推金融手段「加辣」
https://news.mingpao.com/pns/%e8%a6%81%e...3%e3%80%8d
![[Image: e68773d09fdae53d4f8f97e69ede1652.jpg]](https://fs.mingpao.com/pns/20200808/s00006/e68773d09fdae53d4f8f97e69ede1652.jpg)
![[Image: e6878a98b3d89881f4cccbc40c462af4.jpg]](https://fs.mingpao.com/pns/20200808/s00006/e6878a98b3d89881f4cccbc40c462af4.jpg)
人大常委會開會預料討論立法會真空期前夕,美國財政部昨公布制裁11名中港官員,包括特首林鄭月娥、兩任警務處長、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及兩名副主任(見表)等,稱遭制裁的官員制訂政策限制港人表達、集會自由及民主進程,要為香港自治程度下降負責。聲明提到的制裁措施包括凍結在美資產等,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認為,美國制裁所用辦法是不希望付出很大代價,但又可以表達不滿。
鄭若驊李家超鄧炳強曾國衞在列
11名遭制裁官員包括特首林鄭月娥、律政司長鄭若驊、保安局長李家超、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曾國衞、警務處長鄧炳強、前警務處長盧偉聰、國安委秘書長陳國基;內地官員則包括屬國家領導人級別的全國政協副主席、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副主任張曉明、中聯辦主任駱惠寧,及駐港國安公署署長鄭雁雄。
財政部出手 公開被制裁者個人資料
今次制裁由美國財政部出手,主要涉凍結在美國資產(見另稿),暫未提及其他部門的限制,如美國入境簽證安排等。財政部並公開眾官員的出生日期、住址、身分證號碼等個人資料,惟部分資料已過時,舉例網站上公布林鄭月娥的住址,實為政務司長官邸;網站列出曾國衞的住址,本報查冊得悉,曾國衞於2009年已賣出該單位。
至於制裁理由,有8人被點明指與港區國安法有關,舉例林鄭月娥被指有份制訂、實施港區國安法;鄧炳強是因負責拘捕、羈押港人;李家超則是因設立新的警察小組執行法例。專責處理國家安全案件的警務處副處長(國家安全)劉賜蕙,及港府國安委部分成員,如政務司長張建宗、財政司長陳茂波,則未在制裁之列。
美財政部聲明稱,今次是根據總統上月簽署的行政命令採取制裁,並稱嚴苛的港區國安法近日在港實施,不止削弱香港自治,亦侵害港人權利,包括條文容許內地國安部門可免責在港行事,以及強制在港學校推行國安教育等。
劉:美不想付大代價表不滿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認為,美國制裁所用辦法是不希望付出很大代價,但又可以表達不滿,可預計的方法包括:制裁官員、減少移民配額、拒批簽證、美國金融機構拒交易等。他認為,美國不會動用涉及金融的「核子手段」,因為涉及美國的金融利益,美國有很多金融機構在港,相信總統特朗普不會隨便動用金融手段,令美國企業受傷害。他並相信中國一定會有反制措施。
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接受港台訪問,批評美國「橫蠻無理」,粗暴干預香港內政。
前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表示,美國今次決定是對北京連串鎮壓行動的反應,包括制訂港區國安法、DQ民主派參選人、因網上言論拘捕學生等,他稱一國兩制框架的成功在於國際對香港的信心,當北京破壞對香港自治、自由的承諾,可預計其他國家亦將檢視對港政策。
領館斥國安法為「滅聲」
港府駐港公署反駁
此外,美國駐港總領事史墨客(Hanscom Smith)早前與公民黨主席梁家傑、黨魁楊岳橋會面,遭建制媒體指稱「勾結外國勢力」、甚至稱涉違港區國安法。美駐港總領事館昨發聲明,稱外交官會與所有人會面,包括建制派、反對派,形容與領事代表「勾結」的指控荒謬(ludicrous),這些指控亦反映港區國安法與安全無關,而是有意將民主派滅聲。
特區政府回應稱,美總領事館聲明「錯誤並不恰當地」評論港區國安法影響港人言論自由,表示強烈不滿及反對;並強調港區國安法規管的,是外國及境外勢力利用香港作分裂、顛覆、滲透、破壞活動,與正常交往有明顯區別。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稱,外國駐港領事機構不得從事任何干涉中國內政、香港事務等行為及活動。
港區國安法:美國制裁11名中港高官 林鄭及鄭若驊上榜
https://hk.on.cc/hk/bkn/cnt/amenews/2020...2_001.html
![[Image: bkn-20200807212209247-0807_00972_001_02b...0808010140]](https://hk.on.cc/hk/bkn/cnt/amenews/20200807/photo/bkn-20200807212209247-0807_00972_001_02b.jpg?20200808010140)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月中簽署《香港自治法案》,要求美方制裁損害香港自治的個人或實體,對象包括實施《港區國安法》的官員。美國財政部周五(7日)宣布,制裁包括特首林鄭在內的11名中港官員。美國國務院指制裁行動帶出清晰訊號,就是港府官員的舉動不可接受。
按照美國財政部的制裁名單,包括特首林鄭月娥、律政司司長鄭若驊、特首辦主任兼國安委秘書長陳國基、保安局局長李家超、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警務處處長鄧炳強、前警務處處長盧偉聰;中方官員包括全國政協副主席兼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港澳辦副主任張曉明、中聯辦主任兼國家安全事務顧問駱惠寧、駐港國安公署署長鄭雁雄。
不過,一眾港區國安委官員中,包括政務司司長張建宗、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警務處副處長(國家安全)劉賜蕙、入境事務處處長區嘉宏及海關關長鄧以海,暫未有被列入美國制裁的官員名單之中。
美國財政部表示,制裁是根據特朗普上月中簽署的《香港自治法案》,及終止給予香港特殊待遇的行政命令,授權美國政府對損害香港自治的官員實施制裁。上述制裁對象在美國的資產及利益,不論是直接及間接持有、持有50%或以上,一律遭到凍結及必需通報財政部轄下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同時禁止美國境內人士與制裁對象有交易。
美國財政部指林鄭推動修訂《逃犯條例》,在港引發連串大規模示威;又稱林鄭被指定參與開發、採用或實施《港區國安法》。財長姆紐欽表示,美國支持港人繼續追求自由及民主,華府未來會繼續運用行政命令賦予的權力,制裁損害香港自治的個人。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亦發聲明,指中共已明確展示,香港不再享有50年不變的高度自治。
香港問責官員或行會成員宣誓就職時,都必須要放棄外國國籍,但其家人卻無限制,其中林鄭丈夫及2名兒子皆為英國籍。林鄭曾稱自己在美國沒有資產,也不嚮往去美國,形容美方制裁「不明道理、沒有邏輯」,對此會「一笑置之,嗤之以鼻」,又強調香港事務屬中國內政,若部分國家強行干預是違反國際法。
因應香港落實《港區國安法》,特朗普上月在白宮召開記者會,稱已簽署《香港自治法案》,並簽署行政命令終止對香港的特殊待遇地位。根據《香港自治法案》,美國國務院須每年向國會提交報告,列出尋求破壞一國兩制的官員及相關人士名單,總統有權凍結上述人待在美資產,並禁止他們入境。法案亦提供1年寬限期,讓金融機構中斷與相關人士的商業合作;寬限期過後若金融機構繼續合作,財政部將作出處罰。
時序表
2020年
5月29日
全國人大授權人大常委會訂立《港區國安法》後,特朗普威脅撤銷香港特殊待遇,制裁侵犯人權的中港官員,並禁止與解放軍有聯繫的中國研究生入境,並加強監管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
6月17日
特朗普簽署《2020年維吾爾人權政策法案》。同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在夏威夷會面,談及台灣、香港、新疆及疫情等議題。
6月26日
美國宣布對削弱香港人權和基本自由的中共官員實施簽證限制。
6月29日
中國宣布限制在涉及香港問題上表現惡劣的美國人員簽證。
7月14日
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香港自治法案》,並簽署行政命令終止香港的特殊待遇地位,有意暫停與香港的引渡協議,終止向香港警察或其他部隊提供訓練。同日,中國宣布就美國對台售武制裁美國軍火公司洛歇馬丁。
8月7日
美國財政部宣布,制裁包括特首林鄭在內的11名中港官員。
[ 本帖最後由 大金龍 於 2020-8-7 20:21 編輯 ]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00807.htm
美國財政部在網頁公布,對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以及一些中方與香港官員實施制裁,共有11人。
美國財政部指他們破壞香港自治,及限制香港公民的言論及結社自由。
制裁名單中除了林鄭月娥,亦包括律政司司長鄭若驊、保安局局長李家超、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衛、港區國安委秘書長陳國基、警務處處長鄧炳強、警務處前處長盧偉聰。
另外,名單亦包括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港澳辦副主任張曉明、中聯辦主任駱惠寧,及駐港國安公署署長鄭雁雄。
美制裁林鄭夏寶龍11官員 凍結資產禁交易 劉兆佳:料無意推金融手段「加辣」
https://news.mingpao.com/pns/%e8%a6%81%e...3%e3%80%8d
![[Image: e68773d09fdae53d4f8f97e69ede1652.jpg]](https://fs.mingpao.com/pns/20200808/s00006/e68773d09fdae53d4f8f97e69ede1652.jpg)
![[Image: e6878a98b3d89881f4cccbc40c462af4.jpg]](https://fs.mingpao.com/pns/20200808/s00006/e6878a98b3d89881f4cccbc40c462af4.jpg)
人大常委會開會預料討論立法會真空期前夕,美國財政部昨公布制裁11名中港官員,包括特首林鄭月娥、兩任警務處長、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及兩名副主任(見表)等,稱遭制裁的官員制訂政策限制港人表達、集會自由及民主進程,要為香港自治程度下降負責。聲明提到的制裁措施包括凍結在美資產等,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認為,美國制裁所用辦法是不希望付出很大代價,但又可以表達不滿。
鄭若驊李家超鄧炳強曾國衞在列
11名遭制裁官員包括特首林鄭月娥、律政司長鄭若驊、保安局長李家超、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曾國衞、警務處長鄧炳強、前警務處長盧偉聰、國安委秘書長陳國基;內地官員則包括屬國家領導人級別的全國政協副主席、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副主任張曉明、中聯辦主任駱惠寧,及駐港國安公署署長鄭雁雄。
財政部出手 公開被制裁者個人資料
今次制裁由美國財政部出手,主要涉凍結在美國資產(見另稿),暫未提及其他部門的限制,如美國入境簽證安排等。財政部並公開眾官員的出生日期、住址、身分證號碼等個人資料,惟部分資料已過時,舉例網站上公布林鄭月娥的住址,實為政務司長官邸;網站列出曾國衞的住址,本報查冊得悉,曾國衞於2009年已賣出該單位。
至於制裁理由,有8人被點明指與港區國安法有關,舉例林鄭月娥被指有份制訂、實施港區國安法;鄧炳強是因負責拘捕、羈押港人;李家超則是因設立新的警察小組執行法例。專責處理國家安全案件的警務處副處長(國家安全)劉賜蕙,及港府國安委部分成員,如政務司長張建宗、財政司長陳茂波,則未在制裁之列。
美財政部聲明稱,今次是根據總統上月簽署的行政命令採取制裁,並稱嚴苛的港區國安法近日在港實施,不止削弱香港自治,亦侵害港人權利,包括條文容許內地國安部門可免責在港行事,以及強制在港學校推行國安教育等。
劉:美不想付大代價表不滿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認為,美國制裁所用辦法是不希望付出很大代價,但又可以表達不滿,可預計的方法包括:制裁官員、減少移民配額、拒批簽證、美國金融機構拒交易等。他認為,美國不會動用涉及金融的「核子手段」,因為涉及美國的金融利益,美國有很多金融機構在港,相信總統特朗普不會隨便動用金融手段,令美國企業受傷害。他並相信中國一定會有反制措施。
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接受港台訪問,批評美國「橫蠻無理」,粗暴干預香港內政。
前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表示,美國今次決定是對北京連串鎮壓行動的反應,包括制訂港區國安法、DQ民主派參選人、因網上言論拘捕學生等,他稱一國兩制框架的成功在於國際對香港的信心,當北京破壞對香港自治、自由的承諾,可預計其他國家亦將檢視對港政策。
領館斥國安法為「滅聲」
港府駐港公署反駁
此外,美國駐港總領事史墨客(Hanscom Smith)早前與公民黨主席梁家傑、黨魁楊岳橋會面,遭建制媒體指稱「勾結外國勢力」、甚至稱涉違港區國安法。美駐港總領事館昨發聲明,稱外交官會與所有人會面,包括建制派、反對派,形容與領事代表「勾結」的指控荒謬(ludicrous),這些指控亦反映港區國安法與安全無關,而是有意將民主派滅聲。
特區政府回應稱,美總領事館聲明「錯誤並不恰當地」評論港區國安法影響港人言論自由,表示強烈不滿及反對;並強調港區國安法規管的,是外國及境外勢力利用香港作分裂、顛覆、滲透、破壞活動,與正常交往有明顯區別。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稱,外國駐港領事機構不得從事任何干涉中國內政、香港事務等行為及活動。
港區國安法:美國制裁11名中港高官 林鄭及鄭若驊上榜
https://hk.on.cc/hk/bkn/cnt/amenews/2020...2_001.html
![[Image: bkn-20200807212209247-0807_00972_001_02b...0808010140]](https://hk.on.cc/hk/bkn/cnt/amenews/20200807/photo/bkn-20200807212209247-0807_00972_001_02b.jpg?20200808010140)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月中簽署《香港自治法案》,要求美方制裁損害香港自治的個人或實體,對象包括實施《港區國安法》的官員。美國財政部周五(7日)宣布,制裁包括特首林鄭在內的11名中港官員。美國國務院指制裁行動帶出清晰訊號,就是港府官員的舉動不可接受。
按照美國財政部的制裁名單,包括特首林鄭月娥、律政司司長鄭若驊、特首辦主任兼國安委秘書長陳國基、保安局局長李家超、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警務處處長鄧炳強、前警務處處長盧偉聰;中方官員包括全國政協副主席兼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港澳辦副主任張曉明、中聯辦主任兼國家安全事務顧問駱惠寧、駐港國安公署署長鄭雁雄。
不過,一眾港區國安委官員中,包括政務司司長張建宗、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警務處副處長(國家安全)劉賜蕙、入境事務處處長區嘉宏及海關關長鄧以海,暫未有被列入美國制裁的官員名單之中。
美國財政部表示,制裁是根據特朗普上月中簽署的《香港自治法案》,及終止給予香港特殊待遇的行政命令,授權美國政府對損害香港自治的官員實施制裁。上述制裁對象在美國的資產及利益,不論是直接及間接持有、持有50%或以上,一律遭到凍結及必需通報財政部轄下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同時禁止美國境內人士與制裁對象有交易。
美國財政部指林鄭推動修訂《逃犯條例》,在港引發連串大規模示威;又稱林鄭被指定參與開發、採用或實施《港區國安法》。財長姆紐欽表示,美國支持港人繼續追求自由及民主,華府未來會繼續運用行政命令賦予的權力,制裁損害香港自治的個人。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亦發聲明,指中共已明確展示,香港不再享有50年不變的高度自治。
香港問責官員或行會成員宣誓就職時,都必須要放棄外國國籍,但其家人卻無限制,其中林鄭丈夫及2名兒子皆為英國籍。林鄭曾稱自己在美國沒有資產,也不嚮往去美國,形容美方制裁「不明道理、沒有邏輯」,對此會「一笑置之,嗤之以鼻」,又強調香港事務屬中國內政,若部分國家強行干預是違反國際法。
因應香港落實《港區國安法》,特朗普上月在白宮召開記者會,稱已簽署《香港自治法案》,並簽署行政命令終止對香港的特殊待遇地位。根據《香港自治法案》,美國國務院須每年向國會提交報告,列出尋求破壞一國兩制的官員及相關人士名單,總統有權凍結上述人待在美資產,並禁止他們入境。法案亦提供1年寬限期,讓金融機構中斷與相關人士的商業合作;寬限期過後若金融機構繼續合作,財政部將作出處罰。
時序表
2020年
5月29日
全國人大授權人大常委會訂立《港區國安法》後,特朗普威脅撤銷香港特殊待遇,制裁侵犯人權的中港官員,並禁止與解放軍有聯繫的中國研究生入境,並加強監管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
6月17日
特朗普簽署《2020年維吾爾人權政策法案》。同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在夏威夷會面,談及台灣、香港、新疆及疫情等議題。
6月26日
美國宣布對削弱香港人權和基本自由的中共官員實施簽證限制。
6月29日
中國宣布限制在涉及香港問題上表現惡劣的美國人員簽證。
7月14日
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香港自治法案》,並簽署行政命令終止香港的特殊待遇地位,有意暫停與香港的引渡協議,終止向香港警察或其他部隊提供訓練。同日,中國宣布就美國對台售武制裁美國軍火公司洛歇馬丁。
8月7日
美國財政部宣布,制裁包括特首林鄭在內的11名中港官員。
[ 本帖最後由 大金龍 於 2020-8-7 20:21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