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巴拿馬文件 Panama Papers / 巴哈馬解密 Bahamas Leaks
#11
【潘朵拉洩密文件】阿里巴巴第二大股東蔡崇信的離岸公司網絡
https://www.thestandnews.com/internation...2%E7%B5%A1

[Image: alibaba-03.png]

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CIJ)的「潘朵拉文件」(Pandora Papers)除了揭示權貴如何以財技隱藏巨富,也讓我們看到商界人士如何利用離岸公司為國際知名企業的一些交易做「掩護」。這次要說的是阿里巴巴。

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CIJ)近年透過「巴拿馬文件」、「天堂文件」等洩密文件調查,揭發全球多國政商權貴利用離岸公司隱瞞資產及避稅。最新一批密件「潘朵拉文件」(Pandora Papers)的調查報道今日公布。(《立場新聞》亦有參與相關調查工作,詳見另文)。

被福布斯列為加拿大富豪榜第二位的台裔加拿大人蔡崇信,是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之一,也是阿里巴巴的第二大股東,身家估計有 145 億美元。身為加拿大籍,蔡崇信不得直接投資於中國的科技、媒體及某些行業,卻透過一些在稅務天堂註冊的附屬公司持有阿里巴巴股權。「潘朵拉文件」詳細揭示了蔡崇信控制的離岸公司網絡。

有份參與「潘朵拉文件」調查報道的《多倫多星報》指,蔡崇信的名字至少出現在十幾家於英屬維爾京群島、開曼群島和巴哈馬等稅務天堂註冊的離岸公司董事或股東名單上。報道邀請德國維爾茨堡大學中國商業與經濟系主任 Doris Fischer 審視相關「潘朵拉文件」。Fischer 認為,文件顯示蔡崇信在構建阿里巴巴的複雜離岸業務結構中,擔當重要角色。

蔡崇信透過多家離岸公司及個人,持有阿里巴巴數以百萬計股權,其中一家離岸公司是 1999 年於英屬處女島註冊的 MFG Limited,阿里巴巴集團亦於同年註冊。2003 年 12 月,蔡崇信將 MFG Limited 持有的超過 300 萬股阿里巴巴股份,以「禮物」形式,轉讓給在英屬維爾京群島註冊的 PMH Holding。兩年後,蔡崇信成為 PMH Holding 的唯一董事。5 年後,即 2010 年, MFG 又從 PMH 購回差不多同等數量的股權。

沒有人知道將兩家離岸公司的股份轉來轉去有什麼作用,多倫多大學金融系教授 Craig Geoffrey 則估計股份是給阿里巴巴員工的報酬,包括蔡崇信本人。Fischer 則指,蔡崇信明顯是透過多家離岸公司處理阿里巴巴的多項交易,包括上市計劃。

包括阿里巴巴在內的多家中資企業,多年來透過在稅務天堂成立控股公司,以「可變利益實體」(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簡稱 VIE)的企業架構,為外商大開投資「後門」。近期美國監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警告投資者要留意 VIE 結構的中資公司的潛在風險,接著又傳出中國監管機構將審查 VIE 企業。惹來中美監管機構注意,全因 VIE 處於規管的灰色地帶。

「潘朵拉文件」洩密文件多達 1,190 萬份,涉及逾 200 個國家及地區、逾 130 位億萬富豪、政商權貴,當中包括逾 30 位國家領袖,如俄羅斯總統普京、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等。文件披露權貴巨企的離岸資產操作。

國際調查記者同盟聯同 117 個國家與地區,包括美國《華盛頓郵報》、英國《衛報》及《英國廣播有限公司》等,共 150 間媒體逾 600 名記者參與調查,並協定於香港時間 10 月 4 日凌晨同步發布報道,《立場新聞》是 ICIJ 香港合作媒體。

機密文件披露,權貴於英屬處女群島、百慕達、開曼群島等熱門離岸避稅天堂的財務足跡,他們一般會透過離岸公司或空殼公司,組成複雜架構,轉移、隱藏資產。記者透過疏理及分析文件之後,嘗試把他們資產網絡重現。

報道由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CIJ)統籌:https://www.icij.org
Reply
#12
回應巴拿馬文件? 內地立例規範官員親屬經商
https://www.hk01.com/%E4%B8%AD%E5%9C%8B/...3%E5%95%86

內媒就巴拿馬文件為習近平辯護 文章迅速被刪
https://www.hk01.com/%E4%B8%AD%E5%9C%8B/...B%E5%88%AA

【巴哈馬解密】習近平胞姐被揭持離岸公司 神秘家族成員首曝光
https://www.hk01.com/%E7%A4%BE%E6%9C%83%...D%E5%85%89

【巴拿馬文件】劉雲山媳婦 張高麗女婿擁離岸公司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C%E5%8F%B8

潘朵拉文件|揭多國政要以離岸公司擁有資產 兩名前特首榜上有名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9%E5%90%8D

【巴拿馬文件】習近平劉雲山張高麗有家族成員開離岸公司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C%E5%8F%B8

【巴拿馬文件】習近平李鵬家族成員有開離岸公司
https://www.hk01.com/%E4%B8%AD%E5%9C%8B/...C%E5%8F%B8

【巴拿馬文件】蘇澤光、郭琳廣等法定機構成員均持離岸公司
https://www.hk01.com/%E7%A4%BE%E6%9C%83%...C%E5%8F%B8

[ 本帖最後由 消失的老公 於 2021-10-4 13:29 編輯 ]
Reply
#13
巴拿馬文件揭離岸公司相關人數 中國稱冠香港第二
https://www.hk01.com/%E7%A4%BE%E6%9C%83%...C%E4%BA%8C
[Image: lM2dNdIHIcHrY29YA6YWv-urepD9MpigoUmzaKFJ...w1920r16_9]
[Image: ZqM7YXZhsO5kbEkSPjiczrHkNAcW3ARfXC8YSFwvGEg?v=w960]
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CIJ)公開巴拿馬莫薩克.馮賽卡律師行的外洩文件,根據ICIJ網頁的搜尋結果顯示,涉及今次「巴拿馬文件」的香港人及法人,接近2.6萬個,全球排行第二,只比中國內地少。

至於中國內地涉及巴拿馬文件的人及法人數目,達到3.3萬個,為全球最多;而全球排行第三的則是台灣,有超過1.9萬個人及法人牽涉其中。

連同澳門在內,中港澳台四地組成的「大中華地區」,有接近8萬人及公司涉及於是次巴拿馬文件揭露的離岸公司當中,在總數約25萬名牽涉者中,佔全球整體人數超過三成。

【巴拿馬文件】5分鐘教你成為「巴拿馬文件」調查記者
https://www.hk01.com/%E7%A4%BE%E6%9C%83%...8%E8%80%85
Reply
#14
【巴哈馬解密】加國三大銀行擁二千離岸公司 財長有份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9%E4%BB%BD

繼今年初發佈的「巴拿馬文件」(Panama Papers),披露全球權貴、政要、明星等如何利用離岸公司隱瞞資產,甚至涉嫌洗黑錢及逃稅,《香港01》近日再度與「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CIJ)合作,翻查另一熱門逃稅天堂「巴哈馬」近130萬份解密文件,揭開另一輪涉及全球多名權貴的風波,我們稱之為:「巴哈馬解密」(Bahamas Leaks)。
巴哈馬密件揭露,加拿大三大銀行近26年間,在逃稅天堂巴哈馬設立了近2000間離岸公司,但未有證據顯示3間銀行有違法行為。另外,加國財長摩爾諾(Bill Morneau)亦的名字亦出現在密件之中。

《多倫多星報》報道,3間銀行擁有大量離岸公司,分別為加拿大皇家銀行(RBC)847間、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CIBC)632間、加拿大豐業銀行(Scotiabank)則是481間,共1960間。

巴哈馬流出的密件總共有約130萬個檔案,由國際記者協會及《南德意志報》獲得後,再分享到各個媒體。

現時未有證據顯示三大銀行有違法行為,消息人士向《星報》表示,每間銀行亦有方法確認沒有非法處理金錢。不過,巴哈馬被用於洗錢的情況,以及當地反洗錢措施是否足夠,已廣為多國政府所關注。

加國財長榜上有名 被要求辭去離岸公司職務
密件顯示,加拿大財長摩爾諾是Morneau Shepell (Bahamas) Ltd.的董事總經理。他從政之前,曾在一間名為Morneau Shepell Inc.的公司擔任執行主席。Morneau Shepell (Bahamas) Ltd.是其附屬人力資源公司。

摩爾諾的發言人表示,他已在內閣部長的要求下,於2015年10月26日卸任董事總經理之位,又指他的名字仍出現在密件中,是因為文件的訊息已經過時。

Morneau Shepell Inc.的發言人指,公司在巴哈馬設立的原因是為加勒比地區的商業機構和政府作退休金相關的諮詢服務。他表示公司並沒有由加拿大的企業中輸送金錢至巴哈馬。

摩爾諾4月巴拿馬文件釋出時曾許下諾言,致力打擊逃稅問題。

英新任內政大臣 被揭擔任離岸公司董事
除了加拿大財長,英國亦有官員的名字出現在「巴哈馬文件」。英國內政大臣盧綺婷(Amber Rudd)被揭曾在兩間離岸公司擔任董事。其中一間一名董事因涉詐騙而入獄。

《衛報》報道指,沒證據顯示她涉及任個不當行為或避稅。她在1998至2000年間,在Advanced Asset Allocation Fund及Advanced Asset Allocation Management兩公司擔任董事。盧綺婷拒絕就事件回應。

今次曝光的文件亦披露,前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之父伊恩卡梅倫(Ian Donald Cameron),在巴拿馬成立名為Blairmore Holdings Inc.的離岸基金,在巴哈馬運作。

除了摩爾諾、盧綺婷及卡梅倫,出現在這份文件上的名字,還包括阿根廷總統馬克里(Mauricio Macri)、卡塔爾前首相哈馬德(Hamad Bin Jasim Bin Jabir Al-Thani)、智利強人領袖皮諾切特(Augusto Pinochet)之子安東尼奧等。

【巴拿馬文件】滙豐涉嫌為客戶開設2300間空殼公司
https://www.hk01.com/%E8%B2%A1%E7%B6%93%...C%E5%8F%B8

國際調查記者聯盟(ICIJ)公開巴拿馬莫薩克馮賽卡律師行(Mossack Fonseca & Co.)密件,指滙控(0005)與旗下附屬銀行曾為客戶開設超過2,300間空殼公司,是所有銀行之最。

報告顯示超過500間銀行在1977至2015年間,透過該律師行註冊了15,600間空殼公司,而匯控及附屬銀行佔總數的15%。設置離岸公司並非違法,但根據國際經驗,這些公司通常會被用作避稅及隱藏財產。較早前有報道指出,巴拿馬文件記載多名國際名人涉及透過離岸公司避稅及轉移資產,包括本地影星成龍、阿根廷球星美斯及俄羅斯總統普京親信等,暫未有監管機構就此事發表意見。
Reply
#15
巴拿馬文件獲最高榮譽普立茲獎  《香港01》助揭港權貴神秘資產
https://www.hk01.com/01%E5%81%B5%E6%9F%A...7%E7%94%A2

【巴拿馬文件】張高麗女婿李聖潑 與匯豐前高層合組公司
https://www.hk01.com/%E7%A4%BE%E6%9C%83%...C%E5%8F%B8

【巴拿馬文件】從唐英年燒到梁振英 揭示港高官以信託隱藏利益
https://www.hk01.com/%E7%A4%BE%E6%9C%83%...9%E7%9B%8A

席捲全球的巴拿馬解密文件,揭露政商界利用規管較寬鬆的離岸註冊公司,隱藏資產及避稅。《香港01》在這批多達1,150萬份文件中,發現香港的政商界人士也牽連其中,包括曾官至第二把交椅的前政務司司長唐英年,他將沒有申報的離岸BVI公司,注入家族基金,自己卻是資產受益人。
事件突顯兩個問題,高官將BVI業務隱藏在公眾視線外,亦沒有按機制申報,這種做法有利益衝突之嫌。同樣情況亦出現在現任特首梁振英身上。雖然今次巴拿馬文件中未有梁振英BVI公司的資料,但他在上任特首申報時,將BVI公司注入信託的形式,而受益人則是他枕邊的妻子唐青儀,跟唐英年做法可謂如出一轍。至於梁振英BVI公司從事什麼業務?持有哪些資產?誰是梁的商業伙伴?公眾亦蒙在鼓裏。
有立法會議員批評,以信託方式申報資產可隱藏利益,不符公眾對官員行為操守的期望,應該將BVI公司有關資料如實披露,才更能避免官員出現利益衝突。

唐英年02年無報一BVI公司
《香港01》從巴拿馬解密文件發現,1997年7月唐英年與永泰地產主席鄭維志透過巴拿馬莫薩克.馮賽卡律師行(Mossack Fonseca & Co.)成立Fair Alliance Investment Limited(Fair Alliance),二人各持一半股權,僅唐鄭二人出任董事。1998年唐申報Fair Alliance是位於赤鱲角機場的香港商用航空中心的Investment Vehicle(意思是投資工具)。

唐英年於2002年7月1日就任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文件揭露,上任前3日,他將Fair Alliance以信託形式轉讓予父親唐翔千,唐翔千為「Mein et Moi Trust」基金的唯一信託人。翻查唐英年就任局長的申報,他將家族公司所持有的全部股份,交由唐翔千的家族信託,唐英年是信託受益人之一,但唐於其後9年的官員生涯中,都沒有申報Fair Alliance。

[Image: _rsP1NveedVz_z11jYkBknjT3-dsGFKomtgNA5rYDQM?v=w960]

梁振英亦將BVI公司注入信託
事件揭發有高官以信託形式申報,從而避過詳列手上持有的公司。其實,唐當年的特首選戰對頭人、現任行政長官梁振英的申報聲明亦「依樣畫葫蘆」,梁同樣藉申報信託基金,隱藏自己擁有實益之公司的名稱。

梁振英在2012年出任特首時申報,列明將Wintrack Worldwide(BVI)及DTZ Holdings Plc放入信託,但沒有披露相關附屬公司的名稱。相比唐英年將父親列為信託人,梁振英則指明一名執業會計師擔任信託人;唐表明自己是受益人之一,梁就將受益人指明為配偶唐青儀。

梁於2012年經傳媒連番追問後,說自己持有的Wintrack,與香港、內地及台灣的業務無關,他說這是一間外國公司,自己只是小股東。
申報被質疑漏報
擁有律師及會計師資格、專長稅務工作的立法會議員梁繼昌形容,梁的申報比唐聰明,但其實都是漏報。他指出申報制度的原意是要求公職人員公布自己擁有的實際利益,方便公眾監察,但現時梁振英卻只申報信託公司,避過申報該信託持有的其他子公司名稱,行為有如將珍貴的物件放入信封內,然後對外宣稱自己只擁有一個信封,有愚弄公眾之嫌。

梁繼昌又質疑梁振英的申報聲明是「語言偽術」,梁振英只於聲明中提及太太是信託受益人,卻未有明確提及自己是不是受益人,因此不排除他本身已是受益人,又或者太太另簽一份信託文件,將受益人轉移到梁振英名下。

其次,雖然聲明中稱已委託獨立執業會計師作信託人,但未交代信託人會否聽令於受益人,亦即梁振英太太,此舉仍未能完全釋除公眾疑慮。

特首辦回覆《香港01》查詢時稱行政長官已根據有關制度的規定,就須登記的利益作出申報,並供公眾查閱。
[Image: IipYJgCQBfJrCOePhM0qTa2zkRBo-eICV9V-RVfVfkU?v=w960]

劉慧卿:申報家族信託不理想
有立法會議員認為以家族信託申報欠透明,民主黨主席劉慧卿曾在2002年政府推行高官問責制後,在立法會質疑高官以家族信託作申報,做法不理想。她接受《香港01》訪問表示,官員將公司放入家族信託基金,受託人與官員關係密切,無法避免出現利益衝突,以唐英年為例,「父親代管資產,若唐英年知道自己的錢在哪裏投資,便可做些決定令自己可以賺錢,可能會有利益衝突。」

【巴拿馬文件】英美高官多用保密信託 避免利益衝突

【巴拿馬文件】申報制度的陽光 能照亮離岸的陰暗嗎?

【巴拿馬文件】採訪手記:嚴防洩密 記者須經加密軟件獲取文件

【巴拿馬文件】李嘉誠、張震遠、劉皇發等政商名人離岸註冊曝光
【巴拿馬文件】田北辰與妻成立BVI公司 立法會扶貧會俱無申報
【巴拿馬文件】揭成龍生意拍檔 包括內地政商猛人
【巴拿馬文件】陳茂波家族早年頻成立離岸公司 多重隱身分
【巴拿馬文件】劉鑾雄持大量BVI公司 財技合法避稅逾4千萬
她亦認為梁振英將公司放入信託做法,令公眾無法得知該公司及子公司的性質亦難以接受。她認為香港應引入歐美的做法,高官應將公司注入保密信託(blind trust),受託人不但完全獨立,高官不能指示受託人,甚至受託人如何投資高官亦不能知悉。「保密信託是將公司交給獨立人士去管,高官不知投資亦不知賺蝕,變相不用經常擔心自己的錢,從而減低利益衝突。」她又認為,官員亦應將BVI公司資料如實披露。

[ 本帖最後由 消失的老公 於 2021-10-4 13:41 編輯 ]
Reply
#16
【潘朵拉文件】ICIJ揭多國政要離岸公司隱藏資產、梁振英董建華上榜 梁反批報道媒體、董:與特首工作無關(第四版)
https://inews.hket.com/article/3073430
[Image: 041021_att_1024.jpg]

國際調查記者聯盟 (ICIJ)周日(3日) 公布至今為止,調查規模最大的「潘朵拉文件」。文件揭露多國領導人、政治家和名人以離岸公司隱藏資產,涉及35名現任和前任國際政商界領袖,香港前特首董建華及梁振英亦包括在內。被指隱藏任內子企交易內容,梁振英強調,自己做法符合申報機制,反批評報道媒體是「外國代理人」,董建華就指文件內容與他特首工作期間無關,不回應事件。

ICIJ透過2016年「巴拿馬文件」、2017年「天堂文件」及2020年「金融犯罪執法局文件」,揭發全球多國政商權貴利用離岸公司隱瞞資產及避稅。雖然有關做法未必違反各地法例,而且是存在多年避稅方式,但外界藉此審視政商界做法會否隱藏潛在利益衝突,或申報制度是否符合政治倫理。

最新文件揭發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在倫敦、加州等15處地點,秘密購買價值7000萬英鎊物業。另外,前英國首相貝理雅婦被揭通過系列操作避免支付31.2萬英鎊的購樓印花稅。

梁振英持戴德梁行日本業務公司三成股權

有份參與 ICIJ「潘朵拉文件」調查工作的香港媒體報道,文件揭發梁振英在任特首期間,透過兩間離岸公司,迂迴持有一間戴德梁行日本業務公司的三成股權。洩密文件又首次揭露,該三成股權於2015年12月以20萬英鎊(約230 萬港元)出售。當時梁振英在任特首,而廉政公署正調查他與澳洲上市公司 UGL 簽訂協議,收取 400 萬英鎊一事。報道稱,翻查行政會議利益申報,梁振英從未申報持有該公司股權、也沒有申報在任特首期間出售股權,公眾無從得知他賣股獲益。

梁振英在海外設立離岸公司管理資產、處理與外國企業的關係,而ICIJ報道提及多個國家政要個人資產申報情況,但梁振英最新在社交平台不絕發文批評參與報道的香港傳媒是「外國代理人」,諷為「傻更更」。

梁振英強調,香港制度要求申報直接持有的公司股權,下面的各級子公司的股權持有及股權變動不必申報。他強調當年的申報就是申報直接持有的公司的股權,而且在制度要求以外主動作出額外安排,將所有股權放入由專業人士管理的信託。

梁振英又稱,他在就任前已啟動辭任董事程序,但各地法律及合約手續不同,不一定馬上生效。他又指,有關報道有誤導成份,已交給律師處理。

現屆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早前明言違競選承諾「走數」,不會修改官員申報利益制度,她周二(5日)出席行政會議前稱,政府有穩健申報制度,行會成員及問責官員須向公眾披露需申報的利益,而機制是信任申報人申報內容,不會另作檢查。

董建華卸任特首後成立7間離岸公司

另外,調查發現,全國政協副主席、前特首董建華及其家族成員,涉及至少72間離岸公司,董建華擁有當中7間離岸公司,而其中一間擬用作開設滙豐銀行戶口。這7間公司均於2005年3月,董建華卸任特首後設立。

董建華經發言人回覆稱,收到多家媒體查詢,但有關問題與董建華出任特首工作期間,並無關係,因此不會回應。

「潘朵拉文件」顯示中國人大代表曾設離岸公司交易美股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6%BD...40243.html

在「潘朵拉文件」(Pandora Papers)曝光的數百萬機密財務文件中,唯一一位被點名的中國政界人物是名女性企業家,報告稱她成立了一家離岸公司交易美國股票。

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CIJ)的這份報告顯示,中國人大代表馮琪雅2016年在英屬維爾京群島成立了一家名為LinkHigh Trading Ltd.的離岸公司進行上述股票交易。

ICIJ表示,該公司擁有200萬美元資產,並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註冊,但目前處於非活躍狀態。

該組織表示,馮琪雅沒有回應多次發去的置評請求。

在大多數國家,在低稅率的司法管轄區使用離岸賬戶是合法的,文件中公佈的許多人沒有被指控犯有刑事不當行為。

「潘朵拉文件」還點名了兩位前香港領導人。

億萬富翁董建華及其家人註冊了近30家離岸公司,梁振英在擔任香港特首期間擁有兩家在英屬維爾京群島註冊的公司。梁振英曾經被香港廉政公署調查,但2018年律政司以證據不足為由未對其提出檢控。

ICIJ表示,董建華和梁振英均未回覆置評請求。

原文標題China Politician in Pandora Leak Had Firm to Trade U.S. Stocks

[ 本帖最後由 消失的老公 於 2021-10-6 12:28 編輯 ]
Reply
#17
【潘朵拉文件】中國國企私企如何用離岸公司掩飾投資身分、繞過管制政策?
https://www.thestandnews.com/china/%E6%B...F%E7%AD%96

近年中國大量作海外投資,包括對涉國防的企業。西方許多國家為安全考慮,嚴格監管涉中國、特別是有官方背景的交易。然而「潘朵拉文件」發現,中國國企廣泛運用離岸結構,投資國內及海外產業。離岸公司為中國提供便捷途徑,讓政府隱藏在交易背後。美國前商務部部官員 William Reinsch 質問,美國政府有沒有做好工作,「理解最後真正獲益者是誰」。

VIE 的興起如何改造中國市場

2000 年 4 月,.com 泡沬在華爾街爆破前,新浪 (Sina.com) 在納斯達克登場,透過 IPO 籌得 6,800 萬美元(約 5.3 億港元)。

新浪獲得米高・戴爾 (Michael S. Dell,電腦公司 Dell 的創始人兼董事會主席)及高盛支持,有 PwC 為它核數,新浪的創辦人包括史丹福大學工程學科的畢業生。

然而最令新浪與別不同的,還是它的一套財務操作。這套操作不僅在未來二十多年推動新浪成長,並從根本上改造了中國、環球金融市場以及離岸財經世界。

這種操作稱為可變權益實體(Variable Interest Entity, VIE,又稱協議控制)。透過成為 VIE,新浪得以繞過禁止外資投資中國科網企業的規定。VIE 的具體操作如下﹕新浪先在開曼群島設立離岸公司,獲得外資,將這家公司扣連到一由中國公民持有、並擁有網路牌照的境內公司,並由其他企業保證鞏固離岸公司的利益。這做法令離岸公司能夠在美國申請海外公司上市。

[Image: Cayman_Islands_in_United_Kingdom.svg.png]

曾為新浪擔任主要法律顧問的 Tae Hea Nahm 表示,「我們在嘗試平衡兩項利益。中國政府指外資不可控制科網公司,因為那是媒體資產。另一方面,我們有投資者想要搭上科網炸性增長的列車。所以我們需要找到一種結構,令中國政府高興,同時令容許該公司海外上市。」

當局未能干預新浪在美國的 IPO,顯示 VIE 架構獲得認可。於是,許多中國初創企業亦採用 VIE 架構,環球投資者亦得以投資香港上市的騰訊(700)、阿里巴巴、美國上市的百度、字節跳動等科技企業。

然而 VIE 模式亦帶來中美之間的法律與政治爭議﹕誰人控制這些企業?它們該使用何種會計標準?

「潘朵拉文件」揭中國國企、私企如何運用 VIE

由於 VIE 涉離岸公司註冊,一直以來,外界對它們所知不多。然而近日洩露的「潘朵拉文件」,揭露了 VIE 如何發展,以及中國如何運用 VIE。

對中國私企而言,離岸公司幫助它們繞過中共對貿易、外資,以及跨境資金流動的管控,進而接觸境外市場。有參與 ICIJ 調查工作的媒體 The Wire 發現,阿里巴巴的高層開設一系列離岸實體,作收購與財務用途;有國家背景的清華同方設立離岸公司,以投資數碼電視平台。文件還揭發力拓集團如何與中國富豪杜雙華繼續做生意,儘管杜曾承認向力拓行賄。這些案例都有一個共通點﹕它們都植根於新浪模式。

然而問題是,既然私企用 VIE 繞過政府管制,為何政府不會打擊?

The Wire 指,中國政府容許 VIE,可能是因為不只私人企業獲利,國企亦透過離岸方式,進入海外市場,以獲得高科技及天然資源。

中國國企開離岸公司,不是罕事。中國石化及中信集團就有登記或投資百慕達、開曼群島與塞浦路斯註冊的一系列公司。The Wire 指,技術上仍是中國的離岸地區的香港,亦長時期擔當國企的跳板,進行美元募資及海外收購。報道又指,在一帶一路下,中國企業更進一步,借助離岸金融中心,在全球修橋築路。

中國國家背景資金 欲購烏克蘭國防相關企業

史丹福商學研究院教授 Matteo Maggiori 表示,VIE 的運用已為環球投資者與監管方帶來新危機。The Wire 的報道詳細描述其中一個例子。

此例是 2015 年一宗涉及軍事技術的秘密交易。「潘朵拉文件」顯示,烏克蘭飛機引擎製造商馬達西奇公司 (Motor Sich) 主席 Vyacheslav Boguslayev,同意向一組中國政府背景的企業家出售其公司一部份股份。當時馬達西奇正面臨財務壓力。2014 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吞併克里米亞,烏克蘭政府停止向俄羅斯出售馬達西奇的戰鬥機與攻擊直升機引擎,其銷售額因此急挫。

馬達西奇的客戶之一,是中國解放軍。中國於是介入,提議出資。這些資金來自中國富商王靖等一群商人,但資金來源是中國的開發性金融機構國家開發銀行。這些中國投資者設立了多家離岸公司,包括在英屬處女群島註冊的公司 Skyrizon Aircraft。該公司起始欲以 5 億美元(約 39 億港元)購入馬達西奇的一大部份股權,其後向國家開發銀行質押他們的股權,以借取貸款(簡單而言即抵押股權借錢)。

[Image: 2560px-British_Virgin_Islands_in_United_Kingdom.svg.png]

烏克蘭政府最後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此項交易,美國亦將 Skyrizon 列為中國軍事最終用戶 (end user)。The Wire 指,雖然交易沒成功,事件仍反映中國政府運作的企業,如何在離岸金融中心擔當重要角色。

離岸公司提供便捷途徑隱藏中國政府

報道分析,中國私人企業透過 VIE 設立離岸公司,主要是為獲得外資;而國企則許多是透過登記離岸實體,獲得海外產業,包括能源及天然資源。儘管歐美更嚴謹的國防審批某程度上阻截中國海外投資,離岸公司仍提供便捷的途徑,讓中國政府隱藏在交易背後。The Wire 引述前商務部部官員 William Reinsch 質問,美國政府有沒有充份工作,「理解最後真正獲益者是誰」。

報道並指,中國政府除利用離岸公司隱藏投資者身分外,亦與私人企業同樣,運用離岸公司操作資金,甚至會利用離岸公司,像外資那樣投資中國的私人企業。

報道舉出的例子是,數年前,中國石化想要分拆其市場部,並得到中國政府允許出售股權予本地及海外投資者。這些投資者當中卻包括國企,如中金公司、中國信達,以至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這些實體均是用開曼群島或英屬處女群島註冊的實體購入股權。

另一例子是 2012 年,阿里巴巴打算向雅虎回購其股權,當時阿里巴巴有在開曼群島註冊 VIE,而要回購股權,阿里巴巴的開曼群島註冊公司需要資金。其中一個出資者,就是中國國家開發銀行。

VIE 令企業難知是否受中國監管 投資者風險增

今年 7 月,中國網約車平台滴滴出行疑因不理勸誡赴美上市,遭中國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網信辦)下令下架。中國即收緊企業海外上市審查要求,發出《關於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意見》,要求加強審查數據安全、跨境數據流動,並會修改國務院關於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別規定。美國證券交易所隨即警告投資者,注意美國上市中國企業的風險。

除此以外,中國政府在「共同富裕」的大旗下,近月亦多次打擊大型科技企業。這些企業有許多就是 VIE。

Matteo Maggiori 認為,中國大量使用離岸公司進行操作,令甚麼是在中國法律下運作,變得模糊難分。Maggiori 指,此制度令投資風險增加,因為對環球投資者來說,這就等於「錢正處於未知的水域」。
Reply
#18
习近平家族富可敌万国
https://news.chinanewscenter.com/archives/1530

邵明:“新四人帮”无缘巴拿马密件,习近平家族跃然榜首
https://news.boxun.com/news/gb/pubvp/201...0229.shtml
[Image: 5RKhu_6iXnEXFxsQ2MyEuDfOvlpz_Abah5CQY8Gg...rqAlFhPAA9]

巴拿馬密件揭密 稱習近平家族藏富海外
https://hk.news.yahoo.com/%E5%B7%B4%E6%8...29199.html

巴拿馬1家律師事務所傳出大量客戶密件外洩,揭露中國大陸部分領導人的家族利用國際避稅天堂隱藏財富,遭點名的包括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家族。 至少8名現任及前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家族成員名列其中,凸顯中共高層財富是個極度敏感的話題。 針對巴拿馬「莫薩克馮賽卡」(Mossack Fonseca)律師事務外洩的1150萬份客戶密件所作的調查顯示,全球各國有多達140位政要被捲入,包括上述8人。 這些權貴家屬成員包括習近平的姊夫鄧家貴。鄧家貴2009年在英屬維京群島(British Virgin Islands)成立2家公司,當時習近平還是政治局常委,尚未出任國家領導人。 習近平一直被外國媒體揭露中共高層家族財富的相關報導所困擾,而大陸主流媒體對習近平家族財富的傳聞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同時大陸也封鎖網路上的相關新聞。 彭博社2012年曾公布調查報告,披露習近平家族坐擁巨額財富,踢爆鄧家貴和他的老婆擁有價值數億美元的公司股票與房地產。 習近平2012年上台後,就啟動大規模打貪行動,樹立權威,致力提高透明度,以證明自身清白。 大陸前總理李鵬女兒李小琳也榜上有名。李鵬在1987年至1998年擔任總理。 密件揭露,原本擔任大陸國企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副總裁的李小琳,是一家列支敦士登基金公司的受益人,這家基金公司掌控一家在英屬維京群島註冊的公司,而當時李鵬依然官居總理。

八大紅色家族控制着中國
https://www.rfi.fr/tw/%E4%B8%AD%E5%9C%8B...D%E5%9C%8B

假設毛澤東在地下有靈,也將會吃驚嗎?彭博社說八大紅色家族控制着中國。法國世界報電子版在國際欄發表文章引述彭博新聞社的爆料指出,共產黨八大不朽的長老家族繼承人,不僅與共產黨鬧革命均貧富的烏托邦理想背道而馳,更在極大限度斂財的同時,在中國造成貧富差距的鴻溝,而中共新領導人習近平竟是八大家族之一的繼承人。

世界報文章從王震將軍用絲毫不客氣的詞語罵他的兒子寫起,王震把他們罵成王八蛋,中國人常常用這個詞來訓斥不成器的子孫後代。那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事情,王震行將就木,但仍然對社會變化義憤填膺。王震曾提着腦袋冒着生命危險幹革命,為打下所謂均貧富的烏托邦共產主義江山,可他的兩個兒子卻與其理想背道而馳,居然想在他1949年曾經帶兵浴血打仗的山谷計畫用十六億美元去建造革命主題的遊樂園。

彭博社經濟網站經過極為慎密浩瀚的調查後,重新追寫這些紅色貴族發家的歷史與軌跡,對八大革命領導人家族共一百零三個極為富有的紅色權貴子孫後代作仔細檢視。彭博社用圖形繪製出這些家族系譜與後代之間的錯綜複雜的利益鏈連接關係,其中包括他們每個人發展經歷,比如,出國留學,經營房地產,等等。

八大不朽的紅色家族的後代們極大得益於家族在中共黨內掌權的優勢,在中國走向市場經濟的過程中從完全受國家控制的國營企業獲利。彭博社指出,中共中央政治局七常委中有四人是革命大佬家庭後代,其中就有習近平;而王震兒子王軍,鄧小平的女婿賀平,曾是毛澤東經濟顧問的陳雲兒子陳元,僅這三人所佔有的財富多達1.6萬億美元,佔中國2011年國民經濟總產值的相當高的比重。

通過享有各種各樣的特權積斂起來的巨額財富完全與革命追求的初衷相反。當然,八大紅色家族長老們當初提着腦袋幹革命的追求曾是想讓老百姓過個好日子,當然也為避免出現危害到共產黨統治下出現動亂。從八十年代開始,他們就把自己的孩子安插到大型國營企業當頭目,這些有權有勢的家庭從六億多貧窮中國人中脫穎而出,變成紅色權貴,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的位置的同時他們也製造了不平等和貧富懸殊的鴻溝。

彭博社的調查報告引述美國加州聖地亞哥大學研究中國經濟的教授巴里諾頓的分析說,“中共幾乎只受這八人領導,他們建立了自己的掌權合法性,因為他們要比其他人更強大,但現在他們正在失去掌控,因為他們無法控制自己的自私慾望與無邊的貪婪。”

成都欲成為國際化重城

回聲報國際欄發自北京的文章指出,中國西部重要城市四川成都向全球推出宏大的城市發展規畫,以期吸引國際投資。

成都準備充分利用中國中央政府推行多年的西部開發政策與優惠措施,大面積鋪開城建計畫,建設快速城市區間鐵路,發展地鐵交通,重修先進設備的大型國際機場,開建各種中心建築,使成都成為西南重要城市,與鄰近的重慶相比美。而成都,重慶與西安三大城市的快速發展,構成中國西部開發重要基地,帶動中國西部地區經濟發展。

回聲報說,成都的發展規畫中多有追求宏大浩瀚而不計耗資,比如,為了接待名為財富的國際論壇,成都即將竣工一座綜合會議中心,建築面積兩倍於法蘭西體育場,投資多少,沒有披露,但肯定的一點是,成都綜合會議中心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建築。

今天法國全國性報紙頭版頭條主要集中在法國人關心的大事之上:法國昨天公布法國失業人口持續十九個月上升,十一月份又多出兩萬九千三百個失業者,法國費加羅報說,2013年最大的恐懼就是失業問題。解放報圍繞失業率再度升高發表對為爭取企業生存下去的僱員的採訪,某些僱員強調他們正在默默地死亡的處境。十字架報羅列抵制失業的布列塔尼赫魯瓦爾河地區。法共人道報譴責社會黨政府走上經濟自由化之路。回聲報聚焦利用礦產發財致富的世界級億萬富翁,礦產十五年來價格飛漲,最富的礦主巴西人身價三百億美元。

三元老子婿操控12.5萬億資產
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china_wo...8_001.html
[Image: 1228-00178-001b1.jpg?t=1634074946417]

前日中共已故領導人毛澤東生日紀念日,美國彭博社發表長篇報道,指毛澤東繼承人已成資本主義新貴。包括改革開放時期的已故中共「八大元老」家族,其家族經過多年後坐擁巨額財富,最少有廿六名「紅後代」掌控中國大型國有企業,其中王震之子王軍,鄧小平女婿賀平以及陳雲兒子陳元三人,所控制企業資產規模達一萬六千億美元(約十二點五萬億港元)。

該篇題為《毛澤東繼承人是今天中國頂尖資本主義新貴》報道,提及鄧小平、薄一波、陳雲、宋任窮、彭真、王震、楊尚昆、李先念等中共「八大元老」。報道引述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經濟學教授諾頓稱,八大元老的子女,如今都累積驚人財富。

廿六個紅色後代控制了中國頂尖國有企業,並舉例指前國家副主席王震兒子王軍,已故中共領導人鄧小平女婿賀平、已故中共元老陳雲的兒子陳元,僅三人控制的國有企業二○一一年的資產規模達到一萬六千億美元。

被指擁內線情報方便逃稅
報道還提到彭博社今年六月報道中共新任總書記習近平家族資產後,彭博社網站遭到中國當局封鎖。報道表示,當中國的貧富差距逐漸擴大之際,一般老百姓對於太子黨的動向很敏感,只要是紅二代經營的產業,民眾都很關心。包括王軍於一九八○年代與有軍職的賀平一起投資軍工產業,造就巨大財富。

報道指出,由於紅二代容易利用關係取得內線情報,還能引導法律的走向,這些人更方便逃稅、轉移資產、取得外國護照。並列出八大家族的利益關係圖,內容包括薄一波孫子薄瓜瓜曾經與陳雲孫女陳曉丹交往並同遊西藏;陳元○九年大手筆投資薄熙來主政的重慶,顯示力挺薄熙來。據稱,薄熙來弟弟薄熙成曾擔任大陸中信證券董事,王軍此前擔任大陸中信集團董事長。

宋任窮子:民眾有權憤怒
對於紅色後代巨額財富令民眾不滿,報道引述宋任窮兒子宋克荒稱,他們這一代對中國的革命和解放都無任何貢獻,現有人利用父母的地位搜括錢財,公眾當然有權憤怒。
前日中共已故領導人毛澤東生日紀念日,美國彭博社發表長篇報道,指毛澤東繼承人已成資本主義新貴。包括改革開放時期的已故中共「八大元老」家族,其家族經過多年後坐擁巨額財富,最少有廿六名「紅後代」掌控中國大型國有企業,其中王震之子王軍,鄧小平女婿賀平以及陳雲兒子陳元三人,所控制企業資產規模達一萬六千億美元(約十二點五萬億港元)。

八大元老後代多赴美發展
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china_wo...8_002.html

彭博社的文章亦大爆中共八大元老後代在外國的生活情況,報道追蹤一百零三名「紅後代」的情況,指多人在外國工作、生活或學習,美國成為他們主要前往國家。

王震曾孫女被指炫富
彭博社的調查數據指,有近半數的八大元老後代目前在外國生活,學習及工作,部分人前往澳洲、英國及法國,但主要均以美國為目的地。共有卅四名元老後代在美國工作或擁有物業,至少有廿三人在美國讀書,其中三人就讀哈佛大學,四人在史丹福大學就讀。

報道提及王震的曾孫女、現年廿一歲的王吉湘在瑞士的寄宿學校就讀,她今年八月曾在社交網站展示擁有的Dior手袋等名牌,各項飾品的價值均超過五千元人民幣,盡顯生活豪奢,而網站上更曾貼出她與本港影星成龍的合照。

報道又指六四事件前,陳雲已安排其子陳元往美讀書,陳元子女日後亦一樣負笈美國,其女兒陳曉丹為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兒子薄瓜瓜的前女友,今年剛在哈佛大學完成MBA課程;兒子陳小欣早年曾獲史丹福大學MBA學位。
Reply
#19
【潘朵拉文件】華為向塞爾維亞國營電訊公司高層秘密付逾千萬港元 換取「顧問」服務
https://www.thestandnews.com/internation...D%E5%8B%99

【潘朵拉文件】英、加議員關注港官當地資產 致函外長要求審計
https://www.thestandnews.com/internation...9%E8%A8%88

本月初,國際調查記者同盟 (ICIJ) 聯同《立場新聞》在內的多家國際媒體,透過「潘朵拉文件 (Pandora Papers)」揭發前特首梁振英和董建華的離岸公司資產(詳看系列報道),包括梁振英持有從未申報的公司股權。

事件引起英國上議院議員奧爾頓勳爵 (Lord David Alton) 及加拿大參議員 Leo Housakos 的關注,二人在加拿大《國會山莊時報 (The Hill Times)》撰文指,已向英國和加拿大外長致函,要求審計香港官員在當地資產。二人表示,此舉可揭露親中領袖如何逃避中共制肘收埋資產。

二人的文章提到,過去一年,梁振英利用社交媒體攻擊香港教師「不愛國」,又推崇中國政府改寫香港選舉制度;而董建華則透過傳媒,為選舉制度被改革撐腰。文章認為,香港近期的選舉制度改革,直接違反《中英聯合聲明》。

文章又指,「潘朵拉文件」的調查反映,就算是中國政府最忠誠的支持者,講到稅務,也會想將資產存放在離岸地點,不讓中國共產黨接觸到。

文章認為,利用離岸戶口收埋的資產,在香港高級官員的海外資產當中,只是冰山一角;由於香港曾經歷殖民時代,許多高級官員都有英國和加拿大護照,並在海外持有物業與資產。

點名提林鄭、鄭若驊等

文章說,以特首林鄭月娥為例,其家人就持英籍,「也許他們會想告訴我們,他們在英國持有甚麼投資和資產。」文章又指,律政司司長鄭若驊、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及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均曾有報道指在加拿大持有財務及個人關係。

二人指,他們已向英、加外長致函,要求他們審計香港官員在英加的資產及聯繫。「那些有分肆無忌憚破壞香港自治與自由的人,應該成為協調下的馬格尼茨基制裁(即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制裁)目標。」

二人認為,透過審計香港官員資產,西方政府可以揭露這些親中領袖的資產如何逃避中共制肘。而透過人權法制裁,西方則可反映他們站在香港人一方,而不是剝奪港人自由的一方。

[ 本帖最後由 失踪的老公 於 2021-10-26 22:19 編輯 ]
Reply
#20
【巴拿馬洩密】揭中共高層離岸操作 微博討論被刪除
https://www.thestandnews.com/china/%E5%B...A%E9%99%A4

[Image: jap-10_sfey7.png]

國際調查記者聯盟(ICIJ)獲得全球第四大離岸業務律師行的逾千萬份內部文件,揭發全球多名政經領袖利用離岸公司避稅及轉移資產。文件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姐夫、中央政治局常委張高麗及劉雲山的家人,均被指透過離岸公司轉移資產。《環球時報》發表評論文章質疑文件真偽,而大陸媒體報道巴拿馬文件時,亦未有提到涉及中國的部份。而在社交網站,有關巴拿馬文件的討論亦被刪除。

《環球時報》發表評論文章,質疑巴拿馬文件真假,指文件針對的是「非西方國家」領導人,「對(俄羅斯總統)普京這樣的非西方領導人,只要『有爆料』,假的也會被當成疑似真的」。

專門追蹤微博審查和刪文的「自由微博」網站,將「巴拿馬」列為第一熱門的搜索詞,而剛獲獎的本地電影《十年》則排第4。

BBC引述巴拿馬文件披露,中國有七名現任及前任領導人的家人,利用「避稅天堂」進行離岸交易。除了習近平、李鵬、賈慶林的家人外,還包括張高麗及劉雲山的家族成員,這些親信被指在英屬處女島等「避稅天堂」的公司出任主管或股東。

習近平姐夫鄧家貴,全資擁有兩間英屬處女島公司,但在習近平2012年上台前,兩間公司已處於非活躍狀態。而前總理李鵬的女兒、李小琳,與丈夫劉知遠在歐洲列支敦士登開設的基金公司Fondation Silo,是英屬處女島一間公司的唯一股東。文件披露,為令外界更難察覺她與李鵬的關係,李小琳在背景審查時使用香港特區護照,並以「劉李小琳」之名示人。

陸網絡討論遭河蟹 《環球時報》質疑文件真偽

是次披露的文件逾1150萬份,被統稱為「巴拿馬文件」(Panama Papers),均來自巴拿馬莫薩克•馮賽卡律師行(Mossack Fonseca & Co.),文件的時間橫跨40年,涉及全球140名政要及官員,當中12名是現任或前任國家元首。

[ 本帖最後由 失踪的老公 於 2021-11-3 10:41 編輯 ]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1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