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960
Threads: 297
Joined: Feb 2019
Reputation:
0
思科第二波裁員 大連300員工一夜失業
更新: 2024年09月20日 3:06 PM 人氣 249
Facebook Twitter Line 複製鏈接 字號
【大紀元2024年09月20日訊】繼英特爾、IBM之後,美國知名科技巨頭思科(Cisco)第二波裁員計劃落地。據報,未來思科整體業務大部分或轉移到印度或日本。
鳳凰網財經報導,從不同信源了解到,思科年內第二波裁員策略落地。9月19日,多名思科大連員工爆料稱,當天正式收到裁員通知,思科藍牌(正編)員工大連預計裁員約300人。賠償方案包括兩種選擇:一,選擇立即離職並獲得「N+7」的賠償方案;二,選擇延遲兩個月離職並獲得「N+5」的賠償。
一名思科員工透露:「裁員的消息從中秋節就開始流傳了。19日總部HR(人力資源部)找了好多員工談話,並吃了散夥飯。有的部門直接消失。有的項目組20人裁了3個,後續還會裁。」
一名暫時沒有被裁的大連員工表示:「目前還算安全,不過現在也是人心惶惶。」
一名思科藍牌員工家屬說:「據我了解,思科應該是全球範圍都在裁員,目前裁員主要涉及到藍牌日韓項目員工近300人,波及TAC(技術售後)等崗位,紅牌裁員應該也快了,也就是這三個月的事。」
據知情人透露,藍牌是指思科正式員工,紅牌則是指與第三方公司簽署合同的思科非正式員工。這波大連思科裁員300人左右,剩下的員工或許也會陸續被裁。
知情人士說,裁員的風聲之前就在內部流傳,19日剛剛確定。這已經是今年思科第二波裁員了,裁員300人左右。此次裁員所涉及的員工都與日語、韓語項目有關。
對於賠償,一名思科上海前員工說,「N+7賠償已經很人性化了,以前很多同事在思科工作了十幾年,被裁員之後都是拿著賠償到處旅行。」
思科專注於物聯網、域安全、視頻會議和能源管理等市場,其在全球140多個國家設有分支機構。
思科1994年進入中國市場,2005年10月思科上海研發中心正式啟用。,2010年1月思科宣布成立大中華區。
今年2月份,思科已經裁減約4000名員工。此次全球裁員是今年8月思科宣布的第二輪裁員,裁員約7%。根據相關媒體計算,思科目前約有90,400名員工,這也意味著本次裁員將會減少6300多個工作崗位。
陸媒界面新聞、金融界也報導了上述消息。思科裁員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並被推上熱搜榜。
對於此次裁員,思科的官方解釋是,裁員將使公司能夠投資於增長機會並精簡其運營。有知情人告訴鳳凰網財經:「思科之前花了200多億(美元)收購了Splunk公司,資金流轉不過來了,所以要裁員。」
今年是思科進入中國的第30年。在今年9月舉行的2024中國AIGC創新發展論壇中,思科大中華區副總裁董玉玲公開表示,在過往40年中思科收購了將近300家公司,最大手筆收購是去年以280億美元收購Splunk,看重的是它的安全和數據。
除收購之外,思科的裁員計劃或許與業績下滑有關。
根據思科2024財年第四財季報告顯示,思科預計,2025財年該公司營收將達550億美元到562億美元之間,這一業績展望的平均值為555億美元,未能達到分析師預期。
此外,思科第四財季淨營收為136.42 億美元,同比下降10%;淨利潤為22億美元,同比下降45%;2024財年的總收入和淨利潤,分別同比下降了6%和18%,這是2020年以來,思科首次出現收入下降的情況。
今年以來,越來越多的科技巨頭加入裁員行列。IBM關閉中國研發部門,導致1000多名員工失業;英特爾宣布,為實現100億美元的成本節約計劃,裁減1.5萬名員工;蘋果則為重新專注於AI發展,解僱了100名服務部門的員工。
責任編輯:方曉#
Posts: 960
Threads: 297
Joined: Feb 2019
Reputation:
0
【洞察國情】中俄邊界不對等撤軍
2024.09.20
Share
【洞察國情】中俄邊界不對等撤軍
粵語組製圖
筆者從1997年開始就揭發中共同俄羅斯在邊界現狀的基礎上簽訂新邊界條約,實質上就等於自願放棄原本屬於中國但被沙俄奪走的土地,而這些土地是蘇聯曾經三次發表公布要歸還給中國的。筆者形容這是中共以「平等條約」來合法化過去沙俄以「不平等條約」所強加給中國的邊界,所以是十足的賣國行為。其實,中共在簽訂新邊界條約時,除了無償放棄國土外,還有一項鮮為人知的的喪權辱國行為,就是雙方從邊界「不對等撤軍」:中國從邊界撤軍500公里,而俄羅斯僅僅撤軍100公里。
在我不斷追究領土問題的過程中,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了這個「不對等撤軍」的問題。當時由於我不能透露消息來源,卻又沒有第二來源,所以沒有報導這件事,不過這個不對等撤軍的問題始終放在心上,直到有一天,終於看到來自俄羅斯的消息證實這一件事。
大陸《千龍新聞網》披露了國家機密
2002年12月25日北京市政府新聞平台《千龍新聞網》翻譯了《俄羅斯新聞社》(RIA Novosti)的軍事評論員維克多·利托夫金(Viktor· Litovkin)一篇文章,題為「俄中邊界10年前已經成為一條安全的邊界」(原文為俄文)[1],證實了不對等撤軍的安排。
文章說:「2002年12月18日是俄中兩國新型關係奠基10周年紀念日。10年前,在俄羅斯首任總統伯里斯·葉利欽正式訪問北京期間,雙方簽署了當時被稱之為我們兩國友好合作基石的兩份文件,即《關於俄羅斯聯邦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相互關係的聯合聲明》和《兩國政府間在彼此削減邊界地區武裝力量和加強軍事領域信任問題上的相互諒解備忘錄》。」
第一份文件是後來簽訂的《俄中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筆者按:即是放棄領土的協議)的基礎,而第二份文件則是為後來的「不對等撤軍」的安排打下基礎。1997年4月22日,5國的元首簽署了《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斯坦和中國關於相互削減邊界地區武裝力量的協定》。
文章說:「為了加強軍事領域的相互信任,北京當時就採取了一系列史無前例的措施,承擔了單方面的義務,即:做到在與這幾個國家交界的邊界地區,在500公里寬的沿邊地帶,除邊防人員外沒有任何軍隊。對俄羅斯和其它幾個獨聯體國家來說,這條沿邊的『不設防地帶』則只有100公里寬(只有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的幾個地段例外)。」
文章這樣解釋「不對等撤軍」的「理由」:「俄中兩國在『不設防地帶』100公里寬和500公里寬這種寬度上的『不對等』,其理由說起來其實相當地簡單,即我們之所以不能像中國人那樣將自己的軍隊從邊界線後撤500公里,是因為對我們來說這筆費用實在是太高了。其具體原因是:我們如果必須後撤500公里,那恰好是泰加林地帶,而泰加林地帶是沒有發達的基礎設施的----既沒有發達的軍用基礎設施,也沒有發達的民用基礎設施。如果我們必須後撤500公里,俄方將不得不花費鉅資安置駐軍,建造營房、武器裝備存放基地和彈藥庫,同時還要修建一系列的機場和靶場,敷設通訊線路和鐵路等等,等等。」他還強調說:「於是,削減中國邊境一帶的駐軍,尤其是拿它的費用同從東歐和波羅的海沿岸三國撤軍的費用相比,對我們俄羅斯來說,實際上是沒有花錢。」
中國實際上是單方面撤軍
換言之,在所謂共同撤軍的過程中,俄羅斯實際上甚麼都不用做(不必真正撤軍)就完成「撤軍」的責任,但中國軍隊後撤500公里,要重新建立國防設施,實際上是單方面撤軍。
這就證實了我當初聽到的「不對等撤軍」的事屬實。對中共來說,諾大的領土都可以放棄,何況區區不對等撤軍又算甚麼一回事呢?對於中共為甚麼願意簽署不對等撤軍的條約,中共一直沒有解釋,甚至沒有公布相關的協議,中國人根本不知道有此一事。所以《千龍網》在轉載這篇文章時加了一段短小的按語:「該文以大量公眾無法瞭解的事實盛讚中俄兩國10年在軍事領域的合作」,這裡關鍵字是「大量公眾無法瞭解的事實」。
倒是維克多·利托夫金為中共願意「史無前例的承擔了單方面的義務」的原因,提出他的解釋,這包括:
- 中共通過讓步,建立一個安全的大後方,使其腹地免受威脅;
- 不設防地區以外的軍事演習,規模都不會太大,而且會知會各方;
- 中共能夠獲得俄羅斯武器供應,對東南亞國家贏得軍事優勢;
- 中共倡議的「上海合作組織」能夠獲得俄羅斯及其以前的衛星國的支持。
是耶?非耶?如果是,為甚麼中共不敢理直氣壯地公布?如果非?則只能說明中共喪權辱國本質不變。
- 程翔
Posts: 960
Threads: 297
Joined: Feb 2019
Reputation:
0
美擬禁聯網車用中國軟硬件 「軟件突失靈或導致災難後果」
2024.09.23
Share
美擬禁聯網車用中國軟硬件 「軟件突失靈或導致災難後果」
拜登早前表示「中國的政策可能使我們的市場充斥他們的車輛,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我不會讓這種情況在我任內發生」。
粵語組製圖
美國商務部預計在周一(23日)提出,基於國家安全考慮,禁止美國道路上行駛的聯網與自動駕駛車輛,使用中國的軟件和硬件設備;此舉標誌著美國對中國車輛、軟件和零件持續設限情況下的一次重大升級。
《路透社》報道,拜登政府對中國企業可能蒐集美國駕駛者與基礎設施的數據,以及外國可能操控聯網汽車和導航系統的風險,表達嚴重關切。消息人士透露,建議中的新規定將禁止進口和銷售,帶有關鍵通訊或自動駕駛系統軟、硬體的中國車輛。
上周,拜登政府針對中國進口商品大幅加徵關稅,當中包括對中國製電動車徵收100%的關稅,並對電動車電池和關鍵礦物進一步調高關稅。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在5月曾表示,美國聯網車輛使用中國軟件或硬件存在極大風險,並形容「試想像一下,如果美國道路上數百萬輛車的軟件突然失靈,可能導致災難性後果。」
美國總統拜登是在今年2月下令調查中國進口車輛的聯網技術是否構成國安風險,並評估應否全面禁止所有在美國道路上的車輛使用相關軟、硬件。拜登早前表示「中國的政策可能使我們的市場充斥他們的車輛,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我不會讓這種情況在我任內發生」。
近半德國車主信不過中國車
美國商務部將進行30日公眾諮詢,並建議軟件禁令針對2027年款的車型,以及硬件禁令針對2029年1月或2030年款的車型開始生效。目前美國道路上幾乎所有較新的車輛都被視為「聯網車輛」,配能夠連接互聯網的硬件,並與車輛內外的設備共享數據。
另外,《德國之聲》報道,民意與市場分析機構YouGov今年7月對德國1149名車主進行問卷調查,1/3的新車買家表示,車輛遭受駭客攻擊風險的高低,是買車的重要參考指標,43%受訪者甚至表示,出於對數據安全的考慮,絕不會購買中國汽車,而有關5G網絡設備禁用華為產品的討論顯然也對中國汽車製造商產生負面影響,「信任問題或會成為中國車企面臨的一大問題」。
編輯:李向陽(台北) 網編:池煥衡
Posts: 960
Threads: 297
Joined: Feb 2019
Reputation:
0
中國試射東風導彈威脅美軍基地與本土 議員警告出現「珍珠港」、「911」翻版
記者:潘加晴(華盛頓)、BenarNews
2024.09.26
Share
00:00/00:00
收聽節目 聲音下載
中國向太平洋發射1枚攜載訓練模擬彈頭的洲際彈道飛彈,解放軍所屬的《中國軍號》微博公布畫面,被認定是最新的「東風-41型」洲際彈道飛彈,射程範圍覆蓋美軍在太平洋的基地,甚至是美國本土。事件引起美國政界關注,甚至有眾議員警告白宮,應該以「珍珠港」、「911事件」為鑑,應對中國的威脅。
中國在太平洋試射洲際彈道引發了多個鄰國抗議和擔憂。澳洲和紐西蘭正在尋求中國就其試射洲際彈道飛彈一事作出解釋,並將在本周的聯合國大會上與太平洋盟友進一步磋商。有美國議員更提出大幅增加對關島的國防資助,支持國防部的5億美元飛彈防禦系統計劃。
中國軍方周三(25日)成功向太平洋發射了一枚攜帶模擬彈頭的洲際彈道飛彈(東風-41),這是40多年來首次。其射程在12,000公里至15,000公里(7,500-9,300英里)之間,這意味著它可以到達美國本土,與及美軍在太平洋的所有軍事基地。
2024-06-21T014613Z_582363109_RC2CF8A7GZSN_RTRMADP_3_CHINA-UNITED-STATES-NUCLEAR.JPG
今次中國試射的飛彈,被認為是最新的「東風-41型」洲際彈道飛彈。(路透社圖片)
距離北京比夏威夷近得多的關島,在中國導彈的射程之內。多名美國國會候選人都表示,來自解放軍的威脅凸顯了加強關島防禦系統的迫切性。關島駐國會代表莫伊蘭(James Moylan)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北京今次發射飛彈的行動,凸顯了美國國會議員需要為國防部提議的5億美元飛彈防禦系統提供資金支持,以便為關島提供 360 度全方位保護。
莫伊蘭說,「雖然當地一些居民可能擔心島上存在這種360度防禦系統,但現實是,我們生活在不同的時間和時代,對手不僅距離僅幾個小時,而且還具有特定的防禦能力。」
有關島居民今年7月曾抗議有關興建該系統計劃,擔心將使關島捲入潛在衝突,同時也擔憂衝擊當地環境和原住民文化。
Protest.jpeg
有美國國會議員提議國防部提高飛彈防禦系統預算,以便為關島提供 360 度全方位保護。但有關島居民今年7月就曾抗議有關計劃,擔心將使關島捲入潛在衝突,同時也擔憂衝擊當地環境和原住民文化。(Mar-Vic Cagurangan)
關島的國土安全官員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經過評估,關島沒有受到洲際彈道飛彈發射的直接威脅。又說當局將會繼續進行監控,同時會與地方、軍方和聯邦部門合作。
美國國會「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主席穆納理(John Moolenaar)在周三出席一個華府智庫活動時,強調太多中國公司滲入美國最關鍵的產業和供應鏈中,對美國本土安全構成了不可接受的風險,急需解除這些「上了膛的槍」
他更把中國當前的威脅,比喻為「珍珠港」、「911事件」,要求白宮以此為鑑。他說:「尋找『決定性證據』並不是理解與中國相關風險的正確方式,決定性證據意味著已經發生了某種事件,要求在採取行動之前看到決定性證據,會使政策制定者處於被動的姿態,當我們的領導人未能連接事件之間的關係,並採取主動行動時,後果往往是災難性的,例如珍珠港事件和911事件。」
中國首次公開的洲際彈道飛彈試射是在1980年 5月,當時中國向南太平洋發射了至少兩枚飛彈,以示對蘇聯的威懾。此後,解放軍沒有宣布進行任何進一步的測試。
美國國防部在2023年中國軍力報告中表示,在2022年,中國已完成至少300個洲際彈道飛彈發射井的建設。到2030年,中國的核彈頭數量可能將超過 1,000 個。
編輯:溫曉平
Posts: 960
Threads: 297
Joined: Feb 2019
Reputation:
0
美眾院通過制裁中共暴政及壓迫法案 四成議員反對指議案阻兩國溝通
記者:江穎(華盛頓)
2024.09.26
Share
00:00/00:00
收聽節目 聲音下載
美國國會將會因大選再次休會,眾議院在周三(25日)的最後一個立法日,審議H.R.3334《制裁中國共產黨暴政及壓迫人士法案》(STOP CCP Act,簡稱《阻止中共法》);共和﹑民主兩黨議員就法案及數項修訂進行了激烈辯論,最終以243票同意、174票反對通過。此法案一旦成為法律,美國將有制裁措施對付中共中央委員會全體成員,要他們為損害香港自治等一系列侵犯人權的行為負責。
法案提到,以習近平為首的中共高層官員應該為損害香港自治、加劇對台灣的侵略、助長壓迫中國境內個人或社會團體(包括維吾爾族),及其侵犯人權行為負責。制裁對象包括中共中央委員,及其成年家屬;其配偶或配偶的成年家屬亦包含在內。制裁人士會被禁止買賣在美資產,及限制入境美國。
法案列明,受制裁人士一旦停止破壞民主和侵犯人權的行為,美國總統可遵照一個可驗證的程序結束制裁,例如受制裁人士明確聲明退出中國共產黨、採取措施譴責或糾正構成制裁依據的行為。
眾議員激烈辯論制裁令細節
議案只獲得六成議員支持,當中包括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資深成員米克斯(Gregory Meeks)反對法案,認為制裁令會切斷美國與中國的溝通渠道,增加戰爭意外發生的風險。
米克斯說:「即使在古巴飛彈危機期間,我們當時也在與俄羅斯對話,正是對話可能避免了當時發生核戰爭。我們應該承認對話和外交對防止意外戰爭發生的重要。這就是為何這法案不是正確的法案。」
撮寫法案的眾議員麥珂蓮(Lisa McClain)反駁,指制裁令是別無選擇。
麥珂蓮說:「法案沒有說我們不能跟他們(中共)對話,也沒有說我們不能進行外交。法案的重點是我們不需要為破壞美國的人提供資金。我完全支持對話,但對話起了甚麼作用呢?我們不斷與他們(中共)對話,結果呢?他們不斷挑戰底線。所以,或許我們應該考慮,既然對話無效,是否該實施一些制裁?」
代表關島的眾議員莫伊蘭(Jim Moylan)指,法案提出的制裁適度,美國需要付諸行動,應對中國的軍事威脅。
莫伊蘭說:「政府反對這項法案,聲稱需要保持靈活性『以避免陷入衝突』。遺憾的是,我擔心對手已經習慣依賴拜登及賀錦麗的靈活性。昨晚,中國向關島附近發射了一枚洲際彈道飛彈,飛彈落在夏威夷附近。顯然,我們現在必須釐清容忍的界限。」
修訂將中共中央候補委員加入制裁令範圍
眾議員又提出四項修訂,包括將生產或分銷非法芬太尼的中國國有企業列入制裁清單;干涉美國聯邦、州和地方選舉的行為亦會列入「可制裁行為」資格清單中。另外兩項修訂列明,中共中央委員會的候補委員也將受制裁令覆蓋,又將中國對西藏人民的壓迫,作為解除制裁的條件之一。
四項修訂全部獲得通過,會增加到法案原文中,送交參議院審議。
提出修訂的眾議員奧格斯(Andy Ogles)指,中共中央委員會是全國黨代表大會內最高的權力機構,其205名正式成員擁有極其重要的決策權和投票權,包括選舉總書記、政治局及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成員的權力,所以全體中共中央委員亦需要負上責任。
奧格斯說:「這項法案不僅允許美國總統對這205名成員實施制裁,還包括171名所謂的中央委員會候補成員。雖然這些候補成員沒有投票權,但他們是委員會的成員。修正案明確指出,立法懲罰性制裁也可以針對這些候補成員,同時為國會提供支持,堵截和禁止這些中共高級幹部的所有交易和財產。」
編輯:溫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