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2022, 03:19 PM
過去10年中年女士人口激增13.1% 同齡男性只上升0.4%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2101...2_001.html
政府統計處今日(17日)出版2022年10月號《香港統計月刊》,當中包括專題文章「2021年女性及男性的特徵」,按年齡及性別組別分析,在2011年至2021年期間,45至64歲的女性人數大幅上升13.1%至1,260,796人,同齡男性人數則只上升0.4%至1,070,974人。
另一方面,65歲及以上女性及男性人數分別上升了52.8% 及55.7%。儘管後者的升幅較大,2021年的女性長者數目(768,520人)仍較男性長者數目(682,338人)為多。而由於生育率持續處於低水平,15歲以下女性及男性兒童佔該性別人口的相應比例分別由2011年的11.3%及12.9%下降至2021年的10.6%及12.3%。
此外,人口遷移也是近10年引致香港人口結構轉變的重要因素。較多的女性單程通行證持有人從中國內地來港,令性別比率(按每千名女性計算的男性人數)由2011年的939下降至2021年的910。不同年齡組別的性別比率亦有差異,在2021年,30歲以下的年齡組別的性別比率高於1000,即男多於女;而30歲及以上的年齡組別,性別比率均低於1000,即女多於男。
本地|民青局:18至39歲勞動人口兩年失11.6萬人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6%9C...15874.html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首份《施政報告》指出,本港在過去兩年期間共流失14萬勞動人口,勞福局局長孫玉菡10月24日在電台上指,其中7.8萬人是25至39歲。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在立法會以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陸頌雄質詢時,進一步引述統計處數字,提供18至39歲勞動人口數字變化。
在2020年第2季至2022年第2季,本流18至39歲勞動人口由141.85萬人減少至130.19萬人,下跌11.66萬人,佔全港過去兩年流失的勞動人口約8成;而2022年第3季的18-39歲臨時勞動人口數字為132.93萬人。套用勞福局局長孫玉菡的數字計算,18至24歲的勞動人口,兩年間下跌約3.86萬人。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早前曾交代,流失人口大部分屬高技術人員。數據顯示,以行業分類,18-39歲的就業人口中,從事「金融、保險、地產、專業及商用服務」的流失最多,由2020年第2季的35.28萬人降至2022年第2季的31.17萬人,流失4.11萬人。其次是從事「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由2020年第2季的21.41萬人降至2022年第2季的19.87萬人,流失1.54萬人。
[ 本帖最後由 QEpark 於 2022-11-2 08:36 編輯 ]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2101...2_001.html
政府統計處今日(17日)出版2022年10月號《香港統計月刊》,當中包括專題文章「2021年女性及男性的特徵」,按年齡及性別組別分析,在2011年至2021年期間,45至64歲的女性人數大幅上升13.1%至1,260,796人,同齡男性人數則只上升0.4%至1,070,974人。
另一方面,65歲及以上女性及男性人數分別上升了52.8% 及55.7%。儘管後者的升幅較大,2021年的女性長者數目(768,520人)仍較男性長者數目(682,338人)為多。而由於生育率持續處於低水平,15歲以下女性及男性兒童佔該性別人口的相應比例分別由2011年的11.3%及12.9%下降至2021年的10.6%及12.3%。
此外,人口遷移也是近10年引致香港人口結構轉變的重要因素。較多的女性單程通行證持有人從中國內地來港,令性別比率(按每千名女性計算的男性人數)由2011年的939下降至2021年的910。不同年齡組別的性別比率亦有差異,在2021年,30歲以下的年齡組別的性別比率高於1000,即男多於女;而30歲及以上的年齡組別,性別比率均低於1000,即女多於男。
本地|民青局:18至39歲勞動人口兩年失11.6萬人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6%9C...15874.html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首份《施政報告》指出,本港在過去兩年期間共流失14萬勞動人口,勞福局局長孫玉菡10月24日在電台上指,其中7.8萬人是25至39歲。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在立法會以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陸頌雄質詢時,進一步引述統計處數字,提供18至39歲勞動人口數字變化。
在2020年第2季至2022年第2季,本流18至39歲勞動人口由141.85萬人減少至130.19萬人,下跌11.66萬人,佔全港過去兩年流失的勞動人口約8成;而2022年第3季的18-39歲臨時勞動人口數字為132.93萬人。套用勞福局局長孫玉菡的數字計算,18至24歲的勞動人口,兩年間下跌約3.86萬人。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早前曾交代,流失人口大部分屬高技術人員。數據顯示,以行業分類,18-39歲的就業人口中,從事「金融、保險、地產、專業及商用服務」的流失最多,由2020年第2季的35.28萬人降至2022年第2季的31.17萬人,流失4.11萬人。其次是從事「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由2020年第2季的21.41萬人降至2022年第2季的19.87萬人,流失1.54萬人。
[ 本帖最後由 QEpark 於 2022-11-2 08:36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