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香港人口 HK population
#41
2046年人口推算819萬 學者倡跨部門應對 建屋求量變「住大啲」
https://www.hk01.com/article/930312
[Image: nKE-vHjvdwMM44_svew1IaY668eBJev8vmo-wL5q...w1920r16_9]

家計會調查|港人月均做愛3.1次較五年前少0.6次 因職業壓力增加
https://www.hk01.com/article/930186
[Image: nqYIIqBeTfIrthvpnk52DkjNgpBzU5DSoF2SOKBd...w1920r16_9]

港人生育率持續下跌,政府提出多項鼓勵生育政策仍未改善情況。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今日(15日)公布「 2022年香港家庭計劃知識、態度及實行調查」,結果指過去十年本港婦女的子女數目持續下跌,女性沒有子女比率較5年前升幅一倍至43.2%,另外,受訪夫婦每月做愛平均次數由十年前4.3次、五年前3.7次,跌至最新的3.1次,原因主要是職業壓力。
另外,指靠體外射精避孕的女性,由2017年同期調查的1.6%上升至8.5%。

沒子女比率在五年間 上升近倍至43.2%

家計會發表「香港家庭計劃知識、態度及實行調查」為五年一度的調查,在2022年9月至12月期間,隨機抽取政府統計處提供的地址,訪問1,502名15至49歲已婚或未婚的婦女及其1,052名配偶。調查結果顯示,2022年沒有子女的女性比率,由2017年的20.6%大幅上升至43.2%,而女性平均擁有子女數目由1.3個跌至0.9個。

與此同時,港人性生活次數亦有所下跌。調查顯示,受訪1,052對夫婦平均每月做愛次數只有3.1次,當中更有19.4%女受訪者一個月沒有做愛,最多有33.5%女受訪者一個月做1至2次愛。

做愛減少的原因,最多是27%的職業壓力、其次是26%的與小孩共處一室,第三是生活空間擠迫。比較上次在2017年的同一調查,三大原因次序是生活空間擠迫和與小孩同住一室,都各佔27.4%,第三是職業壓力的17.7%。

8.5%女性主要靠體外射精避孕

在性知識方面,今次調查發現近15年港人做愛有進行避孕措施比率持續下降,由2007年的79.5%跌至2022年的57.3%。家計會執行總監林慧翔指出,7成半女受訪者最主要用男性避孕套,不過特別提到依賴靠體外射精避孕的女性,由2007年的1.6%上升至8.5%。而選擇不避孕及停止避孕的原因,近3成女受訪者表示懶得理會,其次則是覺得自已不會懷孕。

家計會:港人避孕知識得分不理想

林又表示,男女性受訪者在避孕知識好多「唔知道」,指兩者得分不理想,女性更比男性為低。調查顯示,當中最多人不知道「帶子宮環後子宮發炎機會會每年遞增」,而近4成女性(38.8%)及3成男性(32.5%)誤以為食避孕藥會引致肥胖。

六成兒童暑假無活動 九成家庭難應付開支 組織促提升各項津貼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3082...2_001.html

支援等太耐 看不見未來 拒育下一代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news...00174_001/

本港女性人口較男性多逾60萬 預期平均壽命下降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30828.htm

政府統計處發表報告,截至2022年底,香港女性人口比男性多約65萬3千多人。女性人口數目為406萬2千多人,男性人口為340萬9千多人,較2021年底分別增加1%及0.9%。

整體結婚數目由2021年的26899宗上升至2022年的30012宗。女性和男性的粗結婚率分別為7.5及8.9,均較2021年的相應比率為高。

報告又發現,單親媽媽數目遠多於單親爸爸。在2021年,單親媽媽的人數為5萬6千多人,約為單親爸爸數目的3.5倍。

在2022年,15歲及以上陸上非住院人口中,65.8%的女性具高中及以上教育程度;男性的相應數字則為69.5%。32%的女性和37.5%的男性曾受專上教育。

報告指出,女性和男性的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分別從2021年的87.9歲及83.2歲下降至2022年的87.2歲及81.3歲。

[ 本帖最後由 大黃蜂 於 2023-8-29 00:50 編輯 ]
Reply
#42
國安法下香港人口銳減 走資嚴重成金融中心隱憂
https://www.voacantonese.com/a/gf-impact...03375.html

香港 —
香港人口持續下跌。今年年中人口為729萬人,同比下跌1.6%,有超過11萬港人“淨移出”(移入少於移出)。有分析認為,離開香港的人數激增與港版國安法的實施有直接關係。有金融界人士認為,人口大量流失,長遠來說會危及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香港統計處8月11日公佈今年年中的人口數字,香港人口約為729萬,比去年年中少了大約12萬人,也是連續第三年出現下跌,同比跌幅為1.6%。

人口下跌由自然減少(死亡多於出生)及香港居民淨移出(移入少於移出)所組成。過去一年,香港有11.3萬香港居民淨移出,比去年同期增加超過兩萬人。

反送中風波後離港人數激增
香港在發生反修例風波的2019年仍然有人口“淨移入”,但之後轉為“淨移出”,人數還不斷上升。

香港政治評論員黃志偉對美國之音表示, 離開香港的人越來越多,政治環境,包括港版國安法的實施是主要因素。

黃志偉說:“尤其中美關係惡化透過不同議題反映出來。從貿易戰到晶片到俄羅斯出兵烏克蘭乃至(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問台灣。我不會把整體移民潮的出現僅僅歸因所謂經濟原因,而經濟原因的背後其實還是政治原因。大陸已表明,很擔心自己的製度出現大變,因此要慎防香港出現‘國安短板’,有一種要排斥西方、與西方脫鉤的現象。再加上疫情的衝擊,自然促成更多人離開(香港)。”

黃志偉認為,現今港人所受到的政治衝擊超越上世紀80年代中英就香港前途談判以及1989年六四事件。

黃志偉說:“過往港人面對的政治衝擊是一種‘尚未發生’(的狀態),現在卻是‘已經發生’。 高素質人才的流失已遍及各行各業。整體經濟競爭能力必然大受打擊。中國大陸人才無法完全填補,因為這對於工作經驗、國際視野,以及高水平英語能力具備要求,更重要的是,到了關鍵時刻能否維持專業判斷,但是,現在這個平衡已經失去了。高質人才流失意味專業判斷的底氣會弱化。”

接受美國之音專訪的香港前資深銀行家吳明德推算,過去兩年離開的港人當中,20-24歲、35-39歲以及55-59歲這三個年齡組別合共約有16萬人,佔比超過八成。這些均是掌握金融知識的黃金年齡組別。

吳明德說:“20-24歲的人士正在念大學或碩士,正在受訓投身職場。已出來做事15-20年的人士屬於中層管理人才。他們是支撐將來香港經濟和企業前途的中流砥柱。55-59歲的即將退休人士則把錢帶到外國,在當地栽培他們20多歲的子女。”

美銀:港人移英5年走資5880億
英國自去年1月31日起開放擁有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身份的香港人申請居留簽證,為將近300萬港人提供庇護。持有BNO港人有資格在英國居留5年,之後可申請定居身份,定居一年後即可申請成為英國公民。美國銀行估算,從2021到2026年,會有多達32萬港人移民到當地。資金流出總額預料達到5,880億元,

吳明德說,經濟學上有所謂“乘數效應”(multiply effect),也就是貨幣對經濟的刺激作用是以倍數計算。他根據有關理論推算,認為移居英國的30多萬港人所帶走的貨幣供應(money supply)將高達5萬億港元,長遠來說,將導致香港經濟大幅收縮。

吳明德說:“如果中美脫鉤的趨勢發展下去,美元將減少流入香港,香港與外界的溝通也將減少,將直接影響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無論人才還是錢都會大受打擊。談到貨幣質量(quality of money)美元當然是最好的,然後是英鎊和歐元這些有普世價值支撐的貨幣,如果貨幣質量變成由人民幣主導的話,一旦出事,大家會想像到,俄羅斯發生的情景可能隨時在香港出現。”

銀行界人士:中國政局影響香港經濟前景
香港除了是國際金融中心也以集資市場見稱,吸引不少中資企業到來上市集資。

前資深銀行家吳明德認為,香港能否保住集資市場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國政局的發展。

吳明德說:“香港出於中國和世界文明國家的夾縫當中。如果中國還是堅持‘民族主義’、‘共同富裕’的一套。香港出於夾縫中運氣肯定會溜走。外資大不了就抽走資本。大家試想像,澳門一旦沒有賭場還會剩下什麼。”

港府對於香港人口銳減的趨勢仍維持審慎樂觀。發言人表示,疫情爆發前已離港的香港居民可能選擇暫時在其他地區居留或未能返港,相信是疫情和防疫要求影響人才流入,預料當隔離和社交距離措施放寬後,問題可能得到解決。
中國好呻吟
Reply
#43
港男女平均壽命略減 出生嬰兒十年間跌逾6成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4011...2_001.html

港人以長壽見稱,惟政府統計處出版最新一期《香港統計月刊》顯示2022年本港男性平均預期壽命均較2021年下跌,其中男性平均為80.7歲,女性為86.8歲,比2021年的83.2歲及87.9歲略減,惟比較各地數據後,發現香港兩性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可媲美日本及新加坡等正經歷低死亡率的經濟體。

根據統計,本港男女於2022年的平均預期壽命均較2021年略減,不過整體(1991至2022年)仍呈上升趨勢,亦與其他死亡率低的國家相近。日本男女平均預期壽命分別為81.1歲同87.1歲,略高於香港。至於新加坡,男性平均預期壽命與香港相同,女性就低於香港、為85.2歲。港人的平均預期壽命相與法國、丹麥、瑞典及挪威等歐洲國家相若。

另外,在2022年呼吸系統疾病(包括新冠病毒病)取代腫瘤成為男性及女性死亡的首要原因,呼吸系統疾病、腫瘤及循環系統疾病分別佔男性死亡數目的37%、25% 及 17%,而女性的相對數字分別是33%、24%及17%。統計月刊同時分析本港過去30年的標準化死亡率,由1991年每1000人有11.8人死亡,下跌至2021年的6.9人;不過到2022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死亡率顯著回升至每千人有8.4人死亡。香港在2020至2022年,每年死亡人數均逾5萬,其中2022年升至63,692人,而2019年死亡人數為48,957人。

值得關注的是,近年出生率持續下跌,活產嬰兒數目由2012年的91,558人跌至2022年僅32,501人,10年間下跌超過6成。至於粗出生率(按每千名人口計算)由為2012年的12.8,銳跌至2022年的4.4。而登記結婚數目亦由2012年的60,459,驟降至2022年的30,012。
2A3
Reply
#44
本港人口逾750萬連續第2年增長 逾5萬人淨移入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40220.htm

統計處公布,本港去年年底人口有750萬3100人,較前年同期增加30500人,升幅0.4%。期內出生人數是33200人,較前年年底稍為回升700人。期內亦錄得51700名香港居民淨移入、即是移入人數多於移出。

政府表示,香港人口在復常後連續第二年錄得增長。不少在疫情期間留在外地的香港居民陸續返港,亦有內地及海外人士透過各項計劃移入香港。

有學者分析,移入香港人數有增加,但當局的措施是否已經見效,需要時間觀察,又認為最重要是留住這批人士在港工作和居住。
Banff
Reply
#45
政府統計處夥中原地圖 發布按地理和樓宇組群劃分人口普查統計數字
https://www.am730.com.hk/%E6%9C%AC%E5%9C...%97/440778
[Image: WhatsApp%20Image%202024-03-27%20at%206.0...A4MzU5ODI.]

日出康城年齡中位數38.8
人口特徵方面,日出康城現有逾4.6萬人口之中,年齡中位數38.8歲,全港排名第3(玉桂山灣畔同樣38.8歲),僅次南昌站(37.5歲),以及馬料水(29.3歲),日出康城一帶名乎其實「年輕中產地區」。而太古城年齡中位數47.8歲,排名第129。

除了中產一族外,日出康城亦受到內地學生租客歡迎,租務市場活躍,吸引不少投資者買樓收租。據中原地圖數據顯示,康城2021年19,931名非工作人口之中,學生人口佔比40.1%,即大約7,992人,較2016年增加約3,153人,是將軍澳學生人口最密集的一個片區,估計當中不學生租客。日出康城今年首季已錄得約400宗租務成交,按季增加約16%。

如以全港173個樓市片區作分析,位於沙田的馬料水學生人口比例最高,2021年達65.1%,即平均每10個人,就有差不多7個是學生,他們主要為居於中文大學及科學園的學生。

[Image: 18_1.jpg?itok=02Wh-zZt]

全港最富貴地區排名 日出康城超越傳統中產太古城?|樓市片區
https://www.am730.com.hk/%E5%9C%B0%E7%94...%80/443716

[Image: L_5.jpg?itok=f4cUHtMn&_gl=1*1lanpd0*_ga*...A4MzU5ODI.]

作為近期樓市焦點的將軍澳日出康城,屬本港有史以來最大的地鐵站上蓋住宅項目,近年已成為年輕中產家庭首選居住地區。從政府統計處及中原地圖按「樓市片區」劃分的最新人口普查數字可見,日出康城家庭住戶收入,已超越傳統中產地區太古城,成將軍澳最「富有」地區。

將軍澳劃分為5個樓市片區,包括坑口、將軍澳、康城、調景嶺及寶琳。根據2021年人口普查數字顯示,全區總人口近42萬,較2016年40萬人增加4.7%。康城仍是將軍澳最「富有」地區,2021年家庭月入中位數達60,100元,較2016年55,240元上升8.8%,較全港中位數27,650元高逾1.1倍,全港則排行第29。

全港家庭月入中位數最高的3個片區,全部位於港島傳統豪宅區,分別是舂磡角(201,040元)、深水灣(195,850元),以及山頂(183,000元)。石硤尾則取代流浮山「包尾」,2021年家庭月入中位數為16,060元。

太古城五成業主供滿樓
提到中產屋苑,可能各位會馬上聯想到太古城,該區2016年家庭月入中位數為58,200元,2021年跌至58,180元。從數據可見,居於在日出康城一帶的居民,其家庭月入中位數已超越太古城這個港島東藍籌屋苑。曾有網民指,「年輕人係咪已經唔會再追捧太古城、黃埔花園啲舊式藍籌屋苑」。但據2021年人口普查統計,太古城業主供滿樓(自置、沒有按揭供款及借貸還款)比例高達52%,日出康城則約10.4%。

隨着日出康城多個新盤入伙,該區2021年總人口增至46,755人,較2016年30,575人急升53%;其中主打三房及四房大單位的第3A期緻藍天,家庭月入中位數高達87,610元,冠絕同區;區內收入最少為LP6第3座,家庭月入中位數為42,050元。
7days
Reply
#46
政府指65歲以上高教育水平人士勞動比率升 勞動人口將保持平穩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40723.htm

在立法會研究人口政策和措施小組委員會會議,署理政府統計處助理處長鄭立仁表示,雖然人口老化情況將會持續,但勞動人口未來10年將保持平穩,而65歲以上人士的教育水平高,參與勞動的比率會上升,所以勞動人口能保持平穩。

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透露,正進行的人力推算工作,將於明年初公布,有關研究將涵蓋傳統行業、及與「八大中心」定位相關企業的人力需求。

對於有議員關注香港的勞動參與率較亞洲其他地方低,何啟明回應說其他地方有農業、亦有較多長者會做兼職,所以相關地方的長者勞動參與率較香港高。他又說,本港女性的學歷相對較低,較多女性在結婚後會專注家務,脫離勞動市場。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1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