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中國人口 China population
#11
一胎化對中國經濟的摧毀性 勞動力對經濟增長決定性 全面剖析中國經濟的過去和未來!〈蕭若元:理論蕭析〉2020-12-0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L8t_Bnez7E
[youtube]gL8t_Bnez7E[/youtube]

中國缺糧|30年來首購印度大米 學者:官方自打嘴巴
https://hk.appledaily.com/china/20201205...MVQ4HIXDY/
內地糧食緊缺,有報道稱,中國官方不得不從印度進口大米。有指,這是近30年來,中國首次購入印度大米,印度政府為此感到高興,但印度民間卻感不滿。目前,中國至少有7成食品依賴外國進口。業內人士及學者均指,中國要向存在邊境衝突的印度進口大米,實屬無奈之舉,也自揭之前糧食豐沛之說是謊話,相信未來從東南亞地區的糧食進口數量,必會成倍增加。

相關新聞:中國缺糧|急進口印度大米 或與越柬限制出口有關
據FX168財經報社報道,印度糧食官員本月1日表示,由於泰國、緬甸和越南的大米供應趨緊,印度政府開出大幅折扣價格後,中國已開始從印度進口大米,這是近30年來的首次。據悉,中國過去一直避免從印度購買大米,理由是質量問題。

中國每年進口大米約400萬噸。目前,印度出售給中國的大米,每噸報價甚至低於泰國、越南、緬甸和巴基斯坦等中國的傳統供應商30美元,中國這次從印度採購10萬噸大米,價格為每噸300美元左右。

不過,對於印度政府低價出口糧食,近期引發印度農民強烈不滿。據印度傳媒報道,印度農民近期紛紛走上街頭以示抗議。

內媒早前曾推算,今年受武漢肺炎疫情及洪水災害影響,中國稻米大幅減產,幅度達到3成,但官方並未公佈具體數字。在內地從事糧食買賣的唐先生表示,近20年,中國糧食和副食品的需求非常龐大,其中部份來自境外,「10年前,國家統計局的一個處長跟我說,中國的食品進口,食品對外依賴度,主副食需求合共大概60至65%之間。我覺得現在中國的糧食,主副食對外依賴度,可能會超過70%。大米問題更加嚴重,因為現在大部分人種植水稻,無錢可賺。」

唐先生說:「中國向印度進口大米也是無奈之舉,因為中印邊界正持續衝突,未來幾年,中國糧食進口問題可能是一個全世界的大問題。中國從東南亞地區的糧食進口數量必會成倍增加,對東南亞地區安全,物價穩定有巨大衝擊作用,東南亞地區由於中國大量購買,導致糧食漲價。」

山東大學一名金融學者表示,中國官方不久前宣稱糧食豐收已成定局,但最近卻購買印度大米,說明官方說謊,「中國被迫從印度大規模進口大米,可見中國戰略性物資儲備糧食中的重要一員大米,這個飯碗端在印度以及東南亞國家手中。」

中國缺糧|急進口印度大米 或與越柬限制出口有關
https://hk.appledaily.com/china/20201205...LKBG3R45A/

內地糧食緊缺,中國更是自30年以來,再次從印度進口大米,涉及10萬噸,每噸售價約300美元(約2,340港元),引發內地網民討論。內地官方數字指去年中國共進口254.6萬噸大米,其中從越南、柬埔寨合共進口70萬噸,佔總進口量的27.6%,然而,在武漢肺炎爆發後,兩國本身的糧食供應亦出現緊張,限制大米出口,有分析認為這是中國要從印度進口大米的其中一個原因,但亦有分析指,兩國禁出口僅影響中國的米價,不一定會危及中國大米供應。

相關新聞:中國缺糧|30年來首購印度大米 學者:官方自打嘴巴
內地約有六成人口,以大米作為主要食糧,每年約消耗1.9億噸。根據農業農村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的統計顯示,去年中國進口的穀物總量為1,791.8萬噸,以重量計算,大麥、粟米、小麥分別佔進口量的頭三位,大米排名第四,而以金額計算,泰國的大米進口額為3.5億美元(約27.3億港元)排首位,越南進口金額2.4億美元(約18.7億港元)排名第二,柬埔寨則排在巴基斯坦、緬甸之後,排名第五,涉及金額1.7億美元(約13.2億港元)。

歷史上中國一直是大米淨出口國,每年大米淨出口量一度高達350萬噸,這種貿易格局一直延續至2010年。從2011年起,國內外大米價格出現逆轉,中國由大米淨出口國轉為大米淨進口國,進口量持續增加,至2016年更達高峯,進口量高達353萬噸。

然而,去年底中國出現武漢肺炎疫情,「出口」全球,除令6,500萬人染疫、逾151萬人死亡,亦影響全球的糧食生產。今年3月越南宣佈停止出口大米,4月柬埔寨亦宣佈暫停部份大米出口,為穩定本國的糧食供應。

分析指出,中國進口大米的去向亦呈兩極,其中一部份是民眾購買、價格較高但口感好的大米,大部份都是泰國、越南的進口米,這部份約佔進口大米三成,另一部份則是用作加工原料或摻兌後銷售的低價原料米,佔進口量的七成,多數來自越南、巴基斯坦、緬甸等國。

而路透社報道,這次中國進口的印度大米是並非印度著名的Basmati香米,而是主要用作製作麵條、釀葡萄酒的米碎,可能因為越南限制出口有關。有網民亦稱,即使是印度香米,本身也不適合中國人的口味:「不喜歡印度大米,沒有味道,一粒一粒挺長的,非常乾!」「印度大米偏硬,做炒飯還勉強,如果煮成米飯,慣吃爽口大米的廣東人都可能不習慣。」

中國農業貿促會的分析則指,越柬兩國禁大米出口,對中國供應影響有限,但可能會令中短期內國際米價出現波動。內地中關村國科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研究院特約評論員張鑫認為,個別國家限制大米出口,可能只會影響內地的大米價格,不一定會影響大米供應,而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認為,雖然中國大米減產,但目前各地的庫存量仍然較多,加上中國人飲食結構調整,對大米的需求減少,認為影響其實有限。

[ 本帖最後由 香港人加油 於 2020-12-5 12:51 編輯 ]
Reply
#12
中國去年新生兒數目按年大跌15%
https://news.now.com/home/international/...sId=423703

中國去年的新生人口有一千萬,按年大跌百分之15,亦是連續四年下跌。出生率相信是自1949年以來最低,有機會墮入「未富先老」危機。

根據公安部公布,中國去年共有1003.5萬名嬰兒出世,並完成戶籍登記,男嬰佔52.7%,女嬰佔47.3%。當中,最受歡迎的男嬰名字,依次序是奕辰、宇軒、浩宇,很多父母都鍾意以亦、宇、辰為兒子改名。至於女嬰名字,最受歡迎是一諾、依諾、欣怡,據統計諾、語、欣都多父母採用。

當父母開開心心為子女改名時,專家則憂慮中國生育率跌破警戒水平。去年的新生人口在新冠病毒疫情爆發的背景下,按年大跌15%,亦是自2016年內地開放二孩政策以來,新生嬰兒數目連續四年下跌,反映政策未能有效鼓勵生育。

《環球時報》引述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報道,中國的居住和教育成本高,加上社會環境等因素,都是造成年輕夫婦不太願意生孩子的原因。

中國人口全球最多,2019年突破14億,曾經因為人口太多,自1979年開始實施一孩政策,強制婦女節育、墮胎,但近年人口老化問題日益嚴重,去年60歲以上人口高達2.5億人,佔比高達18%。

有研究估計30年後,60歲以上人口比例將升至三分一,對經濟造成震撼性的破壞,威脅勞動人口,削弱生產力,同時令勞動和醫護成本上升。

中國除了在2016年放鬆一孩政策,今年開始引入三十日的離婚冷靜期,期望能減少民眾在衝動下離婚,維護家庭穩定,以便創造利好孩子成長的環境。
Reply
#13
中國人口據報建國後首次銳減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4%B8...12719.html

<匯港通訊> 據英國《金融時報》引述消息報道,中國遲遲不公布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因為資料強差人意,為1949年建國後首次人口數量銳減,加上長時間的一孩政策和計劃生育,導致人口嚴重老化,總人口數量不足14億人。
Reply
#14
中國人口 14.1 億 統計局:保持低速增長 老化加劇 60 歲或以上人口佔近 19%
https://www.thestandnews.com/china/%E4%B...%BF%91-19/

中國人口數字近期成焦點,外界關注是否保持增長。國家統計局今(11 日)公布,根據第 7 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中國最新人口為 14 億 1,178 萬人,比起 2010 年的 13 億 3,972 萬人,增長 5.38%,形容中國人口「10 年來繼續保持低速增長態勢」。

不過統計局指出,60 歲或以上人口比例比起 2010 年增加逾 5 個百分點,達 18.7%,形容「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面臨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壓力。

青、壯年人口減少近 7%

統計局指,2010 至 2020 年的人口年平均增長率是 0.53%,比起 2000 年至 2010 年的年平均增長率 0.57%,下降 0.04 個百分點。

年齡組成方面,0 - 14 歲人口有 2 億 5,338 萬人,佔 17.95%;15 - 59 歲人口有 8 億 9,438 萬人,佔 63.35%;60 歲或以上人口 2 億 6,402 萬人,佔 18.7%。跟 2010 年相比,3 個年齡組別的比重變化,分別是上升 1.35 個百分點、下降 6.79 個百分點、上升 5.44 個百分點。

統計局形容,中國少兒人口比重回升,是「生育政策調整取得了積極成效」,但同時人口老齡化加劇,料未來一段時期將持續面臨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壓力。

性別構成方面,男性人口為 7 億 2,334 萬人,佔 51.24%;女性人口 6 億 8,844 萬人,佔 48.76%,統計局認為國家性別結構「持續改善」。

2 億人具備大學程度 37 萬港人於中國居住

教育程度方面,全國有 2 億 1,836 萬人有大學程度;與 2010 年相比,每 10 萬人具備大學程度人數,由 8,930 人增至 15,467 人,文盲率亦由 4.08% 下降至 2.67%,統計局認為反映國家過去 10 年大力發展高等教育,以及掃除文盲等措施獲得積極成效。

城鄉人口方面,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 9 億 199 萬人,佔 63.89%;居住鄉村的人口 5 億 979 萬人,佔 36.11%。與 2010 年相比,城鎮人口比重進一步增加 14.21%。統計局指,數字反映國家新型工業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有深入發展,「10 年來我國新型城鎮化進程穩步推進,城鎮化建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另外,國家統計局亦公布了在中國居住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員人口數字。其中香港居民有 371,380 人,澳門居民 55,732 人,台灣居民 157,886 人,外籍人員 845,697 人。

金融時報曾引消息指人口減少 官方否認

中國在去年 12 月完成人口普查,數據原訂 4 月上旬公布,但是延至今日才公布。英國《金融時報》上月底引述消息指,中國人口減少,總人口不足 14 億,因此官方要非常謹慎處理,多個部門要就數據達成共識後才能夠公布,避免造成大衝擊。國家統計局後來澄清,否認人口減少,指人口「繼續保持增長」。


中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四大疑點
https://www.hkcnews.com/article/41261/%E...1%E9%BB%9E

【四大疑點】中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繼續引起公眾討論,其中少兒人口、老年人口、整體人口及推算得出的死亡人口均惹來質疑。

疑點一、少兒人口
中國2020年的0至14歲人口為2.53億,遠高於此前15年公布的出生人口總和2.39億。假設這批人15年來零死亡,即中國無端多了1400萬0至14歲人口。

疑點二、老年人口
2020年的65歲以上人士數目,比2019年多了1461萬,但翻查2016年至2019年的增幅,每年都不超過1000萬。那麼是不是65年前的1955年出生人數特別高?不是,1955年的出生人數反而較對上一年少200多萬。

疑點三、整體人口
2019年中國人口增長467萬,但2020年暴增1173萬。為何去年的人口增長率,一下子多了1.5倍?

疑點四、死亡人口
人口增長主要是出生人口減死亡人口。

官方公布去年人口增長和出生人口分別是1173萬和1200萬,如此計算,死亡人數只有27萬,遠低於2019年近千萬的死亡人數;但如果從死亡人數計算,假設去年死亡人數同樣有近千萬,那麼人口增長就絕對沒官方公布的1173萬。

或有人質疑計算中漏掉了移民人數。不過翻查國統局過去三年的口徑,他們在計算人口增長時,都只是考慮出生和死亡人數,並無計算移民。

眾多疑點成為不解之謎,我們問過國統局前副局長賀鏗。他說留意到坊間的質疑,認為部分新增人口,可能來自統計誤差。

賀鏗:「出現重覆登記情況比較多,譬如說你在北京有過登記,人家就以為你是北京的,可是要落戶調查時。他在深圳問著他的時候,他的身份又登記了。有登記誤差的問題、有過去誤差的問題 。前後的誤差,它就產生出新的問題,譬如前年登記漏了,去年反又登記進來了,(人口)自然會增加」。

賀鏗希望大家相信官方公布,並體諒人口普查不是實驗,必然存在誤差。

[ 本帖最後由 6SN7 於 2021-5-13 17:24 編輯 ]
Reply
#15
經濟學家警告:中國人口高齡化正威脅全球供應鏈…
https://hk.on.cc/hk/bkn/cnt/finance/2021...2_001.html

澳新銀行(ANZ)經濟學家昨(12日)警告,中國人口持續高齡化恐對世界造成巨大影響,因為全球供應鏈正高度依賴這個第二大經濟體。

中國最新的10年一度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中國總人口14.1億人,過去10年的平均增長率僅0.53%,乃自1950年代以來最慢增速,也低於2000年至2010年的0.57%增長率。

外媒引述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楊宇霆(Raymond Yeung)表示,高齡人口扶養的趨勢將繼續上升,這不僅是對中國,也是對全世界的警告,因為中國為供應鏈的核心之一。

楊警告,未來幾年中國將失去7,000萬人的勞動力,這將對全球供應鏈造成巨大打擊。中國高齡化人口也可能會對金融市場造成影響,因為中國的高儲蓄率一直支持着全球市場。

數據還顯示,中國的出生人口持續下降,在2020年下滑了15%,為連續第4年下降。他指出,雖然中國放寬了一胎化政策,目前出生率下降的趨勢仍不太可能逆轉,認為中國需要推進勞動生產率。比起關注人口數量,他認為中國更應該繼續透過技術發展來維持增長,追求高科技及高附加價值,推動整個供應鏈的轉型,並在可持續的基礎上支持經濟增長,這才是「更實際」的解決方法,又指這是一個非常緊迫的問題,中國確實需要馴服這頭「灰犀牛」,所有人都知道問題所在,大家都知道應該做些甚麼。


深圳人口10年增714萬 成為廣東省最具吸引力城市
https://hd.stheadline.com/news/realtime/...E%E5%B8%82

廣東省統計局周六(15日)公布第7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該省於去年底常住人口約1.26億人,與2010年約1.04億人相比,10年來共增加2170萬人,其中深圳常住人口10年來增加714萬人,為全省最具吸引力城市。

統計局表示截至去年11月,廣東全省常住人口為1.26億人,10年來共增加2170萬人,增長近20.81%,年平均增長率為1.9%。全省21個城市按人口排名,廣州以1868萬人居首、其次為深圳1756萬人,東莞則為1047萬人,屬該省第3個常住人口破千萬的城市。

其中,深圳常住人口10年來增加714萬人,相當於全省同期增長約3分之1,為該省最具吸引力城市。而深圳60歲及以上人口僅佔5.36%,比全國平均低超過13%,為全省「最青春城市」。同樣年輕的還有東莞,60歲及以上人口佔5.47%,15至59歲人口比例達8成1。

深圳五年發展藍圖出爐 GDP將達4萬億人民幣超越首爾
https://hd.stheadline.com/news/realtime/...6%E7%88%BE

中國共產黨深圳市第七次代表大會今日開幕,規劃未來五年發展藍圖,5年後深圳GDP將達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9萬元。深圳衛視解讀稱,這意味着深圳過兩年將趕超韓國首爾,成為亞洲第四城,5年內逼近倫敦、巴黎。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今天在大會指出,深圳將前瞻布局6G、量子科技、深海深空、無人駕駛、智慧網聯汽車等前沿領域,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達到5%左右。

今日上午,深圳黨代會開幕。市委書記王偉中向大會作報告稱,未來5年,深圳在經濟實力、發展質量躋身全球城市前列,新經濟發展國際領先。深圳經濟總量超過4萬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超過1.5萬億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9萬元。他說,在爭當全球標桿城市的賽道上,「深圳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

深圳衞視解讀稱,這意味深圳過兩年就能超過韓國首爾,成為亞洲第四城,5年內應該可以逼近倫敦、巴黎,爭取進入世界城市前10位。

未來5年,深圳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達到5%左右。報告指出,深圳的綜合實力、產業競爭力、創新要素集聚力等方面,與國際先進城市還存在較大差距。深圳經濟高質量發展面臨較大壓力,基礎研究、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仍比較突出。

在大灣區建設方面,報告指出,將加快東部過境高速公路、深港西部快軌等重點項目規劃建設;探索在教育、醫療等領域擴大與港澳專業資格互認範圍;全面深化前海改革開放;加快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建設,打造國際離岸創新中心;高水準規劃建設深港口岸經濟帶;加快深圳都市圈規劃建設;

《深圳特區報》報道指,報告出現很多新舉措,比如「建設世界級地標性商圈和高品質步行街」「引導境外高端消費回流,探索建設國際免稅城」「打造國際會展之都」等。在實施「全產業鏈發展」戰略下,報告提出將在以往創新實施重點產業鏈「鏈長制」的基礎上,培育一批「鏈主」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報道稱,報告鮮明提出「勇當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第一方陣」,指出實施「未來產業引領」計畫,在前瞻布局的新一批未來產業中,出現了6G、量子科技、深海深空、無人駕駛、智慧網聯汽車等前沿領域,同時提出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31%,看來深圳一個新的支柱產業正在形成。

[ 本帖最後由 6SN7 於 2021-5-18 19:26 編輯 ]
Reply
#16
中國平均每個家庭戶人口不足3人 家庭規模繼續縮小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E%E5%B0%8F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11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結果。結果顯示,中國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62人,家庭規模繼續縮小。

數據顯示,中國共有家庭戶49416萬戶,家庭戶人口為129281萬人;集體戶2853萬戶,集體戶人口為11897萬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62人,較2010年的3.10人減少0.48人。

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指,家庭戶規模繼續縮小,主要是受人口流動日趨頻繁和住房條件改善年輕人婚後獨立居住等因素的影響。

(中國網)


中國據報考慮到2025年全面取消生育限制
https://www.mpfinance.com/fin/instantf2....e=20210618
[Image: 2e8f557dc8409f676e4ccafc666df79c.jpg]
繼早前內地宣布落實「三孩政策」後 ,《道瓊》引述知情人士報道,中國官員正在制訂計劃,進一步放寬生育限制,並向明確鼓勵生育的政策過渡。

據報,中國擬於2025年年取消生育限制的可能性。報道又指,中國可能會首先在出生率最低的省份取消生育限制,然後再推行到全國範圍。

兒童相關股份今日個別發展,好孩子國際(1086)跌2.15%,收報1.82元;衍生集團(6893)升4.11%,報0.38元;中國飛鶴(6186)跌0.11%,報18.58元;錦欣生殖(1951)升2.91%,報18.4元。

[ 本帖最後由 6SN7 於 2021-6-19 18:58 編輯 ]
Reply
#17
中國千萬人口超大城市增至7座
https://news.mingpao.com/pns/%e4%b8%ad%e...7%e5%ba%a7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經濟社會發展統計圖表: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超大、特大城市人口基本情况》,顯示人口超過1000萬的超大城市已增至7座,依次為上海、北京、深圳、重慶、廣州、成都、天津;其中上海城區常住人口為1987萬人,位居榜首。

人民網昨日(23日)引述圖表報道,除超大城市,內地有特大城市14座,分別是武漢、東莞、西安、杭州、佛山、南京、瀋陽、青島、濟南、長沙、哈爾濱、鄭州、昆明、大連。其中武漢城區常住人口為995萬人,距離超大城市門檻僅差5萬人。

國家統計局介紹,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城市為特大城市,1000萬以上則為超大城市。城區人口指城區常住人口,而城區是指在市轄區和不設區的市,區、市政府駐地的實際建設連接到的居民委員會所轄區域和其他區域,不包括鎮區和鄉村。

住建部2020年底公布《2019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鑒》時,符合超大城市標準的為上海、北京、重慶、廣州、深圳、天津6市。當時的特大城市則有東莞、武漢、成都、杭州、南京、鄭州、西安、濟南、瀋陽、青島10座城市。

人口普查|新疆人口達2585萬 維族佔近半有1162萬人增長率16.2%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8E%8716-2
安徽省政府:人口形勢極為嚴峻 出生人口呈「斷崖式下跌」
https://china.hket.com/article/3070354/%...mtc=rwamd6

中國人口問題|「未富先老」或將導致經濟「三駕馬車」熄火
https://www.hk01.com/%E4%B8%AD%E5%9C%8B%...4%E7%81%AB

內地人口普查顯示3大隱憂 「人才紅利」育成是未來政策重點
https://www.hk01.com/%E4%B8%AD%E5%9C%8B%...D%E9%BB%9E

內地2020年平均工資數據出爐 城鎮私營單位員工平均年薪57727元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7%E5%85%83

國家統計局周三(19日)發布2020年平均工資數據,顯示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57727元(人民幣.下同)。以行業而言,IT業不論在城鎮非私營單位或是私營單位中,年平均工資都是最高的。

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97379元,比上一年增加6878元,名義增長7.6%,增速比上年回落2.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2%。而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57727元,較上一年增加4123元,名義增長7.7%,增速比上一年回落0.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3%。

以行業而言,城鎮非私營單位中年平均工資最高的3個行業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及金融業,分別達177544元、139851元及133390元,分別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82倍、1.44倍及1.37倍。最低的3個行業則分別是農、林、牧、漁業,住宿和餐飲業及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分別為48540元、48833元及60722元,分別為全國平均水平的50%、50%及62%。

至於城鎮私營單位中,年平均工資最高的3個行業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及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分別達101281元、82930元及72233元,分別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75倍、1.44倍及1.25倍。最低的3個行業分別是農、林、牧、漁業,住宿和餐飲業及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分別為38956元、42258元及43287元,分別為全國平均水平的67%、73%及75%。

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副司長孟燦文表示,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是針對法人單位所統計,個體工商戶和自由職業者不包括在內,而反映的是稅前工資,包括單位從個人工資中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險基金和住房公積金等個人繳納部分,故公佈的平均工資,要較個人實際拿到的要高。他又指,由於各單位所處行業、地區和經濟效益的不同,以及個人所屬的職位不同,工資水平有高有低;要更準確地了解工資差距及變動情況,不但要看總體平均數據,也要結合更詳細的分地區、分行業、分崗位工資數據作具體分析。

[ 本帖最後由 消失的老公 於 2021-10-5 08:19 編輯 ]
Reply
#18
吉林防疫檢測 揭人口普查誇大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E5%...7%E5%A4%A7
Reply
#19
2030年中國失能人口達1億 養老剛需不斷加大
https://hk.finance.yahoo.com/video/2030%...00493.html

(中字)中國低出生率為最大死穴?!多段推測都指向死亡結果!再不行動將邁向最少生育國家之一!任澤平團隊中國人口預測報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ohqKUSvSfI
[youtube]dohqKUSvSfI[/youtube]
(中字) 中國2100年只剩5億人口俾中共玩?!中國應如何改善現狀?引入移民又是否可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B0nXQYzyug
[youtube]XB0nXQYzyug[/youtube]

中國人口危機繼續惡化 2021年出生人口至少為1950年以來最低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4%B8...41687.html
https://s.yimg.com/ny/api/res/1.2/gHAzVN...07f359b686

獨居時代:中國獨居人口達9200萬 35年離婚人數翻近10倍
https://hk.finance.yahoo.com/video/%E7%8...00163.html

[Image: %E4%B8%80%E5%80%8B%E6%9C%88%E7%9A%84168%...%BA%86.jpg]
https://www.yogadate.hk/%E4%B8%80%E5%80%...%E5%8C%96/

近年興起的間歇性斷食,目的是讓腸胃有足夠時間的休息,並達到減肥的效果。之前我對斷食鮮有認知,最近閱讀了Dr.Jason Fung 的 《肥胖大解碼》和《斷食全書》,改變了一些我根深蒂固的健康迷思。台灣宋晏仁醫師針對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阻抗,通過斷食法幫助不少病人逆轉糖尿病和肥胖等慢性疾病。日本研究學者Yoshinori Ohsumi發現斷食可產生令細胞發生自噬作用,令細胞更新的機制,在2016年獲得諾貝爾生物學或醫學獎。斷食也不是近年的新鮮事,古代就已有記載辟穀斷食。很多宗教例如佛教和穆斯林教會實行斷食來達到淨化的作用。不少研究顯示斷食對身體有不少好處,包括燒脂、提升新陳代謝、提升抗氧化能力,細胞更新等。今次,出於好奇和各種臨床研究指出斷食的好處,我嘗試了一個月的168間歇性斷食法,體驗一下斷食對我自身的影響。

內地去年人口僅增48萬 出生率創新低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20...2_001.html

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一(17日)在北京公布,內地2021年末全國人口(不包括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員)為14.1260億人,較2020年末增加48萬人。相比前一年度增加的204萬人口,升幅大跌約七成半,而出生率更創下1950年有紀錄以來新低。

數據顯示,內地2021年出生人口為1,062萬人,人口出生率為7.52‰(千分率);死亡人口為1,014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1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34‰。男性人口為7.2311億人,女性人口為6.8949億人,總人口性別比例為104.88(以女性為100)。
此外,內地2021年16至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為8.8222億人,佔全國人口的62.5%;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736億人,佔全國人口的18.9%。城鎮常住人口為9.1425億人,較去年末增加1,205萬人;鄉村常住人口為4.9835億人,減少1,157萬人。城鎮人口佔全國人口比重(城鎮化率)為64.72%,比上年末增加0.83個百分點。
全國人戶分離人口(即居住地和戶口登記地不在同一個鄉鎮街道且離開戶口登記地半年以上的人口)為5.0429億人,較去年末增加1,153萬人;其中流動人口3.8467億人,增加885萬人。
對於去年出生人口減少,國家統計局寧吉喆認為與育齡婦女人數持續減少、生育率持續下降、以及受新冠疫情影響等情況有關。寧吉喆表示,內地人口未來一段時間將維持在14億人以上,且能保持每年1,000多萬人出生的規模。隨着三孩政策逐步見效,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婦女的生育意願將逐漸變多。

[ 本帖最後由 EL84 於 2022-1-29 14:57 編輯 ]
Reply
#20
印度人口已超越中國成全球第一? 聯合國:料2027年成真
https://www.hk01.com/%E5%A4%A7%E5%9C%8B%...0%E7%9C%9F

[Image: ZWCGa4Zk5zLD-vKiEXW2NDZAyIj3oc6R5khqReZIakU?v=w1920]
[Image: _F9g1KtGj0clyuqo6aVWGonNrXA3q497skN887JDfPM?v=w1920]

近兩日,網上流傳印度人口達到14.1565億人,比中國多出300萬人口,成為世界第一大人口大國。

惟經核查,印度受新冠疫情影響,仍未公布2021年的人口普查數據,網傳所謂「印度人口超過中國」的說法,實際上是援引一印度醫療網站的估算,而該估算與其他機構的估算並不一致。

印度醫療資訊網站Medindia內「印度人口時鐘」(Indian Population Clock)的頁面顯示,截至2022年3月6日下午6時,印度人口為14.15億人。該網頁的開發者 Vaishali Gokulakrishnan稱,動態的印度人口時鐘是一個預測印度人口的實時時鐘,根據該國的出生率(每千人19.3)和死亡率(每千人7.3)每秒不斷地更新。

印度醫療資訊網站Medindia內「印度人口時鐘」(Indian Population Clock)的頁面顯示,截至2022年3月6日下午6時,印度人口為14.15億人。(有據)

網頁開發者稱,動態的印度人口時鐘是根據該國的出生率(每千人19.3)和死亡率(每千人7.3)每秒不斷地更新。(有據)

文章的參考頁面顯示,「印度人口時鐘」的數據來自countrymeters.info的統計。然而,兩個頁面的數據顯示並不一致,Medindia頁面顯示的印度人口數偏多,countrymeters.info頁面則偏少。另幾家不同的數據網站比較結果均顯示,印度人口仍未超越中國。

事實上,印度未有發布2021年人口普查通告的官方數據。《印度快報》報導,印度內政部國務部長拉伊(Nityanand Rai)稱,由於新冠疫情爆發,人口普查和相關的實地普查活動被推遲直到獲得進一步通知的指令。

此外,印度傳媒並無報道「印度人口達14.1565億」的消息。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數據,2020年,印度人口達13.8億人。

雖然「印度人口超過中國」是謠傳,但世界經濟論壇曾發表文章,預測前述情況最早會在2026年發生。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顯示,全國人口共141178萬人,與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增加了7206萬人。今年1月,國家統計局公布,2021年末全國人口為141260萬人,比2020年末增加48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062萬人,比2020年減少140萬人。

2020年11月4日,世界經濟論壇在官網發表《印度人口和中國人口在1800年後發生了什麼變化》(This is how the populations of India and China have changed since 1800),文章預測過去三百多年來,中國的人口一直比印度多,但這種情況最早可能會在2026年發生轉變。

另聯合國的報告顯示,從現在到2050年,印度的人口預計將增加近2.73億,預測到2027年將超過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報告稱,到本世紀末,印度仍將是人口最多的國家。

廣西翁違規生15子女 11名涉事官員被處分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20...2_001.html

[ 本帖最後由 6V6 於 2022-3-21 11:27 編輯 ]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1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