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Taiwan 台灣
蔡英文與美駐聯合國大使視像通話
https://www2.hkej.com/instantnews/curren...A%E8%A9%B1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與蔡英文通話表明支持台灣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0%E7%81%A3

美駐聯合國大使與蔡英文通話 表示美國與台灣站在一起
https://udn.com/news/story/121928/5173496


蔡英文:台灣防疫成功 國際地位越來越強
https://www.hk01.com/%E5%8F%B0%E7%81%A3%...A%E5%BC%B7

13架解放軍機飛入台空域 包括8架轟6K轟炸機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10...2_001.html
[Image: bkn-20210123153619412-0123_00952_001_01p...0123202753]


美國國務院呼籲北京停止向台灣施壓
https://news.now.com/home/international/...sId=421481

美國國務院呼籲北京停止以軍事、外交及經濟手段向台灣施壓,中國多次表明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不容外國干涉。

美國國務院發表聲明,呼籲北京停止向台灣施以軍事、外交及經濟壓力,而是跟台灣的民選代表進行有意義的對話。

聲明又指美國會繼續支持和平解決兩岸問題,對台灣的承諾也是堅實的,會繼續協助台灣擁有足夠的自衛能力。

台灣的空軍司令部昨天表示多架解放軍戰機進入西南防空識別區,包括轟6K八架次、殲16戰機四架次,以及運8反潛機一架次,台灣派遣空中巡邏兵力應對,進行廣播驅離,並實施防空飛彈追蹤監察。

[ 本帖最後由 紫羅蘭 於 2021-1-24 00:12 編輯 ]
Reply
圭亞那設「台灣辦公室」 國台辦:反對台灣與大陸建交國發展任何官方關係
https://hk.appledaily.com/china/20210204...F6ZLVHHVA/

台灣外交又有新突破!台外交部今日宣佈與圭亞那(Guyana)外交部經協商達成共識,決定在圭亞那設立「台灣辦公室」(Taiwan Office),且雙方已於上個月11日簽署設處協議。對此,台灣總統蔡英文今日在Facebook表示,台灣將深化和圭亞那雙邊合作,也會強化和中南美洲的經貿交流,「台灣願意和世界交朋友」,尤其會積極擴大和民主盟友的合作關係。而中國駐圭亞那大使館官網發佈,駐圭亞那大使崔建春上月19日向蓋國總統阿里辭行,但中方迄今尚未發佈他的任免令與接任人選。

相關新聞:台外交突破|圭亞那半世紀成兩岸爭奪對象 「國父」祖籍廣東 華裔佔0.6%卻勢力大
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回應指,堅決反對台灣與大陸建交國發展任何形式的官方關係,或設立任何官方機構,中方已要求圭亞那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妥善處理涉台問題。馬曉光又指,民進黨各種伎倆「改變不了台灣是中國一部份的事實」。陸委會對此強調,這是主權國家的正當權利,「中共根本無權置喙」。

美國國務院西半球事務局代理助卿鍾茱莉(Julie Chung)在Twitter發文表示,美國歡迎台灣在圭亞那設立辦公室,這將增強雙邊日益緊密的關係。鍾茱莉也以「里程碑」形容台灣辦公室的設立,並指此舉對雙方都有助益,也能促進區域安全、民主價值與繁榮。

蔡英文則在fb表示,過去圭亞那跟台灣沒官方往來,在外交人員努力下,上月已簽署設處協議,台灣辦公室也展開初期運作。透過設立辦公室,台灣要告訴世界,台灣將深化和圭亞那雙邊合作,強化和中南美洲的經貿交流;及台灣願意和世界交朋友。「讓我們繼續走向世界,讓世界看見台灣的貢獻!」

據中國駐圭亞那大使館官網發佈,大使崔建春上月19日赴總統官邸向蓋亞那總統阿里辭行。發佈稱,總統阿里高度評價崔建春到任以來為圭中關係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強調中國是圭亞那優先戰略合作夥伴,重申圭亞那始終堅定奉行「一個中國」原則。崔建春則感謝阿里就任總統後為兩國關係發展所作的努力和對中國使館工作給予大力支持,並讚賞圭方長期以來恪守「一個中國」原則。

這是繼去年7月台灣宣佈在非洲索馬利蘭(Somaliland)設立「台灣代表處」後,第二個在非邦交國以「台灣」名義設處的外交突破。

據了解,台灣外交很少觸及圭亞那官方,尤其是在與鄰近的委內瑞拉斷交後,就未再與當地有官方往來。去年圭亞那新政府上台後,台方私下開始恢復與圭亞那交流,終於促成設立辦公室。美國等理念相近國家對此都表達樂觀其成態度。

外交部指出,圭亞那「台灣辦公室」已經自1月15日開始運作,目前正逐步完成相關籌備。如果圭亞那未來也決定在台灣設立同等地位的辦公室,將依照協議對等互惠原則設立辦公室,並享有與台灣辦公室相同的條件與待遇。

圭亞那於南美洲的東北部,礦產及石油資源豐富,首都喬治城是加勒比海共同體(CARICOM)的秘書處所在地。


蓋亞那終止台灣辦公室 中國:及時糾正錯誤
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2102050196.aspx

[ 本帖最後由 紫羅蘭 於 2021-2-5 14:10 編輯 ]
Reply
台灣駐美代表晤美國務院官員 為拜登上任後台灣官員首次進國務院
https://news.tvb.com/world/60251ce3335d1...9%E9%99%A2

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和美國國務院亞太事務官員會晤,也是美國總統拜登上任來,台灣官員首次進入國務院。

蕭美琴在Twitter轉發美國國務院東亞暨太平洋事務局的發文,附有代理亞太助理國務卿金成和蕭美琴的合照。金成指台灣是民主領頭羊及美國的重要經濟、安全夥伴,美方致力深化與台灣關係。

台灣中央社指,拍照地點應為美國國務院大樓,而美方公開合照,反映美國總統拜登有意維持台美過去四年的交往模式,台美關係沒有轉到「枱面下」。

另外,就中美領袖通電話,拜登提及台灣,台方表示感謝。

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稱:「拜登總統在通話的時候強調,美國對中國脅迫台灣等武斷行徑表示關切,外交部感謝拜登政府自1月20日上任以來,持續不斷展現對我國堅定的支持,以及對台海和平穩定的高度重視。」

她亦稱,拜登政府多次重申 《台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台美雙方將持續密切合作,共同促進印太區域的和平、穩定及繁榮。
Reply
台海巡艦加英文「台灣」字樣
http://cablenews.i-cable.com/ci/news/article/37/722984

台灣的海岸巡防署日前下令將所有海巡艦船側的文字標識,加上「TAIWAN」字樣。有專家指出事件與福建海事局部署海巡救助船在台海執法有關。

正停泊在基隆台船維修廠檢查維修的台灣海巡艦新北艦,船身與以前有何不同?就是多了台灣英文「TAIWAN」字樣。台灣的總統府發言人稱,這是蔡英文去年12月主持安平艦下水禮時下達的指示,希望海巡艦執法時能被國際更清楚辨識,避免與大陸海警船混淆。

有專家認為,事件與福建海事局於本月部署第一艘5,000噸級大型海事巡航救助船「海巡06」,並宣稱將在台灣海峽執法有關。

台灣戰略學會研究員蘇紫雲:「主要是中國大陸向來做一些「灰色地帶」行動威脅,特別是因為一些非公務船像漁船、商船,他們對於所謂的ROC(中華民國)和PRC(中華人民共和國),可能常常比較無法區別,加上「TAIWAN」的話是有助於國際船隻的識別。」

另一方面,解放軍兩架軍機在星期三早上進入台灣的西南空域,是解放軍今個月第14天派軍機進入台灣空域, 而4架美國軍機也在差不多時間分別在台灣附近空域出現。

而在南海,美軍驅逐艦羅素號星期三駛經中國聲稱擁有主權的南沙群島附近海域執行航行自由行動,這次是繼本月5日後,美軍第2次在南海執行同類行動。

威嚇中國!經濟學人:美智庫建議若中國對台動武就逐出美元金融體系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092248

英國雜誌「經濟學人」文章提到,美國前國安官員認為,美國與盟國應形塑「地緣經濟威懾」,並明示中國,若對台動武,將被逐出以美元為基礎的金融及貿易體系,付出經濟代價。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今(20)日出刊新一期雜誌,其中一篇文章指出,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來說,中國的崛起牽涉到幾個命運的抉擇,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就是攻打台灣與否。

文章表示,如果習近平能以征服者之姿進入台北,就能與中國共產黨前領袖毛澤東並肩,被奉為黨的偉人,而他下令解放軍攻占台灣的決定,首先取決於判斷美國是否能加以阻止。

美嚇阻能力正衰退 習憂台武力夠持久

中國對「和平統一」正失去耐心,也更傾向於冷酷的算計,從根本上來說,中國尚未出手,是擔心台灣軍隊能抵抗到美國前來救援。

美國總統拜登和外交政策幕僚相當清楚美國在兩岸僵局中的核心地位,因此拜登政府就任第4天,國務院就譴責中國以軍事、經濟及外交手段威嚇台灣,並重申美國對台承諾「堅若磐石」。

文章指出,實際上,美國嚇阻侵台的能力正在衰退,一個主要原因是,中國20年來一心一意發展牽制美軍所需的先進武器和技術;另一個原因是,習近平自認有歷史天命,他利用民粹民族主義鞏固自己的權威,不過民族主義同時也提高了進攻的成本。

美國學者和退休高官在一些論壇中讚許前總統川普政府批准逾170億美元的對台軍售案,並批評川普的幕僚忽視台灣安危,為了挑釁中國而高調聲援台灣。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會長哈斯(Richard Haass)等學者型外交人員,曾呼籲美國終結「戰略模糊」政策。這種策略是在回應對台侵略時不做明確承諾,目的是讓台灣政治人物打消輕率行事的念頭,並避免激怒中國。

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中國及台灣安全專家葛來儀(Bonnie Glaser)說,拜登政府提及中國及台灣議題時展現了決心,因為拜登政府「非常擔心出事和失算的可能性」。

葛來儀擔憂未來5年或10年內兩岸飛機或船隻發生意外碰撞,以及蓄意軍事衝突的可能性,這番話令人警醒。

需讓中國掌理經濟者知道要付出何種代價

外交關係協會資深研究員卜威爾(Robert Blackwill)希望美國打造可靠的「地緣經濟威懾」,同時維持軍事嚇阻。他說,美國和日本等盟國應明確表態,中國若對台動武,將被逐出以美元為基礎的金融及貿易體系。

卜威爾曾任美國前總統小布希的國安幕僚,也是外交關係協會新報告「美國、中國與台灣:預防戰爭之道」(The United States, China and Taiwan: A Strategy to Prevent War)的共同作者。

卜威爾還表示,若中方欲戰,「我們希望掌理經濟的人」清楚知道這麼做要付出什麼代價。

文章提到,要嚇阻中國,最困難的地方在於建立能隨時回應中國侵略行為的堅實聯盟。

然而,這與冷戰時期不可同日而語。當時美國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盟國視西柏林為重大國家利益,因此不惜以戰爭阻止蘇聯染指。那時的蘇聯在經濟上微不足道,如今,美國的區域盟邦卻未必一致認為維護台灣事關重大、值得為此惹怒重要的貿易夥伴中國。

中國若收復台灣就是美全球領袖地位的結束

與此同時,中國高層也試圖提高國家面對外部經濟壓力的耐受度。

中共退役空軍少將喬良去年5月撰文表示,若為台灣打起戰爭,美國及其盟友將封鎖中國的進出口航道,切斷中國進入資金市場的管道。他認為,習近平確實應該降低中國對他國經濟需求的依賴。

喬良還說,台灣議題的關鍵將是中美角力的結果。

文章提到,喬良雖是信奉民族主義的挑釁者,但他的言論反映出習近平治下的許多中國人觀點。對許多中國人而言,收復台灣不只是神聖的國家使命,一旦實現,也將昭示美國的全球領袖地位到此為止。如果中國認為自己能以可承受的代價完成任務,就真的會動手。

抗中擴張!學者籲加國強化印太部署 台灣是南海關鍵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3379642

中國與加拿大關係惡化的同時,加國也愈加明顯對南海問題表態,包括國防部長公開指責中國在南海恣意擴張,加國智庫11日舉行的論壇上,學者也呼籲加國政府,應該增加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的部署,提高對該區域的影響力;專家也指出,台灣是抵抗中國的最前線,是南海問題的重要關鍵。

加國國防部長石俊(Harjit Sajjan)上個月在越南外交學院舉辦的南海國際研討會,發表主題演說,表示亞太區域攸關加國安全與繁榮,加國致力於身為堅定夥伴和盟友,以及加拿大武裝部隊透過一貫投入該區域和堅定夥伴關係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他在10月的「全球安全」(Globsec)防務峰會上,更直言批評中國的「人質外交」,指中國在南海的行動,是北京對安全構成挑戰的一個例子,需要持續監督。

「自由亞洲電台」11日報導,加國智庫「麥當諾—勞雷爾研究院」(Macdonald-Laurier Institute)11日舉行「印太地區安全挑戰」論壇,前海軍將領、現任多倫多大學全球事務學院高級研究員勒哈(Eric Lerhe)建議加國,可從幾方面拓展對印太影響力,包括應該多參與重要的印太軍事相關國際會議,提高加國太平洋艦隊戰力,加強與美國合作,積極在印太部署更多資源。

與會的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學者沛索瓦(Eva Pejsova)也指出,歐洲也已警覺中國不斷在南海擴張勢力,必須有所因應,因此法國、德國、荷蘭等多國也相繼推出印太戰略政策。

至於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上任後的態度會如何,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所」(CSIS)南海問題專家波林(Greg Poling)在會上說,拜登已表態願意重回國際組織,聯合盟友一起抗中,整體民意也很一致,拜登不可能不對中國強硬。

專家也提到,台灣是南海的重要關鍵,「因為台灣是抵抗中國的最前線,一旦台灣陷入危急,將嚴重侵蝕各國利益」。

[ 本帖最後由 紫羅蘭 於 2021-2-20 14:18 編輯 ]
Reply
經濟學人:美前官員主張以經濟嚇阻中國對台動武
https://www.taiwannews.com.tw/ch/news/4131952

英國雜誌「經濟學人」文章提到,美國前國安官員認為,美國與盟國應形塑「地緣經濟威懾」,並明示中國,若對台動武,將被逐出以美元為基礎的金融及貿易體系,付出經濟代價。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今天出刊新一期雜誌,其中一篇文章指出,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來說,中國的崛起牽涉到幾個命運的抉擇,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就是攻打台灣與否。

文章表示,如果習近平能以征服者之姿進入台北,就能與中國共產黨前領袖毛澤東並肩,被奉為黨的偉人,而他下令解放軍攻占台灣的決定,首先取決於判斷美國是否能加以阻止。

中國對「和平統一」正失去耐心,也更傾向於冷酷的算計,從根本上來說,中國尚未出手,是擔心台灣軍隊能抵抗到美國前來救援。

美國總統拜登和外交政策幕僚相當清楚美國在兩岸僵局中的核心地位,因此拜登政府就任第4天,國務院就譴責中國以軍事、經濟及外交手段威嚇台灣,並重申美國對台承諾「堅若磐石」。

文章指出,實際上,美國嚇阻侵台的能力正在衰退,一個主要原因是,中國20年來一心一意發展牽制美軍所需的先進武器和技術;另一個原因是,習近平自認有歷史天命,他利用民粹民族主義鞏固自己的權威,不過民族主義同時也提高了進攻的成本。

美國學者和退休高官在一些論壇中讚許前總統川普政府批准逾170億美元的對台軍售案,並批評川普的幕僚忽視台灣安危,為了挑釁中國而高調聲援台灣。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會長哈斯(Richard Haass)等學者型外交人員,曾呼籲美國終結「戰略模糊」政策。這種策略是在回應對台侵略時不做明確承諾,目的是讓台灣政治人物打消輕率行事的念頭,並避免激怒中國。

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中國及台灣安全專家葛來儀(Bonnie Glaser)說,拜登政府提及中國及台灣議題時展現了決心,因為拜登政府「非常擔心出事和失算的可能性」。

葛來儀擔憂未來5年或10年內兩岸飛機或船隻發生意外碰撞,以及蓄意軍事衝突的可能性,這番話令人警醒。

外交關係協會資深研究員卜威爾(Robert Blackwill)希望美國打造可靠的「地緣經濟威懾」,同時維持軍事嚇阻。他說,美國和日本等盟國應明確表態,中國若對台動武,將被逐出以美元為基礎的金融及貿易體系。

卜威爾曾任美國前總統小布希的國安幕僚,也是外交關係協會新報告「美國、中國與台灣:預防戰爭之道」(The United States, China and Taiwan: A Strategy to Prevent War)的共同作者。

卜威爾還表示,若中方欲戰,「我們希望掌理經濟的人」清楚知道這麼做要付出什麼代價。

文章提到,要嚇阻中國,最困難的地方在於建立能隨時回應中國侵略行為的堅實聯盟。

然而,這與冷戰時期不可同日而語。當時美國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盟國視西柏林為重大國家利益,因此不惜以戰爭阻止蘇聯染指。那時的蘇聯在經濟上微不足道,如今,美國的區域盟邦卻未必一致認為維護台灣事關重大、值得為此惹怒重要的貿易夥伴中國。

與此同時,中國高層也試圖提高國家面對外部經濟壓力的耐受度。

退役空軍少將喬良去年5月撰文表示,若為台灣打起戰爭,美國及其盟友將封鎖中國的進出口航道,切斷中國進入資金市場的管道。他認為,習近平確實應該降低中國對他國經濟需求的依賴。

喬良還說,台灣議題的關鍵將是中美角力的結果。

文章提到,喬良雖是信奉民族主義的挑釁者,但他的言論反映出習近平治下的許多中國人觀點。對許多中國人而言,收復台灣不只是神聖的國家使命,一旦實現,也將昭示美國的全球領袖地位到此為止。如果中國認為自己能以可承受的代價完成任務,就真的會動手。


經濟學人:美前官員主張以經濟嚇阻中國對台動武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475/5263727

英國雜誌「經濟學人」文章提到,美國前國安官員認為,美國與盟國應形塑「地緣經濟威懾」,並明示中國,若對台動武,將被逐出以美元為基礎的金融及貿易體系,付出經濟代價。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今天出刊新一期雜誌,其中一篇文章指出,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來說,中國的崛起牽涉到幾個命運的抉擇,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就是攻打台灣與否。

文章表示,如果習近平能以征服者之姿進入台北,就能與中國共產黨前領袖毛澤東並肩,被奉為黨的偉人,而他下令解放軍攻占台灣的決定,首先取決於判斷美國是否能加以阻止。

中國對「和平統一」正失去耐心,也更傾向於冷酷的算計,從根本上來說,中國尚未出手,是擔心台灣軍隊能抵抗到美國前來救援。

美國總統拜登和外交政策幕僚相當清楚美國在兩岸僵局中的核心地位,因此拜登政府就任第4天,國務院就譴責中國以軍事、經濟及外交手段威嚇台灣,並重申美國對台承諾「堅若磐石」。

文章指出,實際上,美國嚇阻侵台的能力正在衰退,一個主要原因是,中國20年來一心一意發展牽制美軍所需的先進武器和技術;另一個原因是,習近平自認有歷史天命,他利用民粹民族主義鞏固自己的權威,不過民族主義同時也提高了進攻的成本。

美國學者和退休高官在一些論壇中讚許前總統川普政府批准逾170億美元的對台軍售案,並批評川普的幕僚忽視台灣安危,為了挑釁中國而高調聲援台灣。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會長哈斯(Richard Haass)等學者型外交人員,曾呼籲美國終結「戰略模糊」政策。這種策略是在回應對台侵略時不做明確承諾,目的是讓台灣政治人物打消輕率行事的念頭,並避免激怒中國。

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中國及台灣安全專家葛來儀(Bonnie Glaser)說,拜登政府提及中國及台灣議題時展現了決心,因為拜登政府「非常擔心出事和失算的可能性」。

葛來儀擔憂未來5年或10年內兩岸飛機或船隻發生意外碰撞,以及蓄意軍事衝突的可能性,這番話令人警醒。

外交關係協會資深研究員卜威爾(Robert Blackwill)希望美國打造可靠的「地緣經濟威懾」,同時維持軍事嚇阻。他說,美國和日本等盟國應明確表態,中國若對台動武,將被逐出以美元為基礎的金融及貿易體系。

卜威爾曾任美國前總統小布希的國安幕僚,也是外交關係協會新報告「美國、中國與台灣:預防戰爭之道」(The United States, China and Taiwan: A Strategy to Prevent War)的共同作者。

卜威爾還表示,若中方欲戰,「我們希望掌理經濟的人」清楚知道這麼做要付出什麼代價。

文章提到,要嚇阻中國,最困難的地方在於建立能隨時回應中國侵略行為的堅實聯盟。

然而,這與冷戰時期不可同日而語。當時美國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盟國視西柏林為重大國家利益,因此不惜以戰爭阻止蘇聯染指。那時的蘇聯在經濟上微不足道,如今,美國的區域盟邦卻未必一致認為維護台灣事關重大、值得為此惹怒重要的貿易夥伴中國。

與此同時,中國高層也試圖提高國家面對外部經濟壓力的耐受度。

退役空軍少將喬良去年5月撰文表示,若為台灣打起戰爭,美國及其盟友將封鎖中國的進出口航道,切斷中國進入資金市場的管道。他認為,習近平確實應該降低中國對他國經濟需求的依賴。

喬良還說,台灣議題的關鍵將是中美角力的結果。

文章提到,喬良雖是信奉民族主義的挑釁者,但他的言論反映出習近平治下的許多中國人觀點。對許多中國人而言,收復台灣不只是神聖的國家使命,一旦實現,也將昭示美國的全球領袖地位到此為止。如果中國認為自己能以可承受的代價完成任務,就真的會動手。


經濟學人:應打造地緣經濟嚇阻中國犯台
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20210...3E73GIY2Y/
英國《經濟學人》專欄昨分析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研判是否要武力犯台時,影響其決心的應該是美國會不會出兵阻擋。有美國前外交官提出,美國在加強軍力嚇阻外,也應打造可靠的「地緣經濟嚇阻」,美日等盟邦應表明,中國如膽敢出兵台灣,將被逐出美元結算體系,若共軍將領喊戰,「經濟上管事的人」應明白開戰代價為何。

該文指美國總統拜登的外交團隊經驗豐富,他上任第4天,美國務院就「敦促北京停止對台灣的軍事、外交、經濟壓力,與台灣民選代表進行有意義的對話」,聲稱美國對台的承諾「堅若磐石」。

然而,美國嚇阻北京犯台的能力正在消退,一方面是20年來,中國不斷發展牽制美軍所需的先進武器與技術。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學者哈斯等人曾呼籲美國停止長期以來對中國的「戰略模糊」政策,過去美國總不明確表示是否協助台灣抵禦中國進犯,既可避免台灣當局躁進,也不激怒中國,但現在應改變策略。另一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學者葛來儀指,拜登政府談到兩岸時展現決心,但也非常擔憂兩岸近期軍事發展會擦槍走火。

「逐出美元結算體系」
曾任布希政府國安顧問的卜威爾共同撰寫的「美國、中國與台灣:避免戰爭的戰略」報告則指,美國在加強軍力嚇阻之外,應打造可靠的地緣經濟嚇阻,美國日本等盟邦應表明,中國如敢出兵台灣,將被逐出美元結算體系,如共軍將領喊戰,中國經濟上管事的人應明白開戰代價為何。

文章指面對中國挑戰,美國最難的是找到心意相同的盟邦。目前美國與區域盟友未必一致認為維護台灣事關重大,值得為此惹怒重要貿易夥伴中國。

此外,中國一直試圖減輕對外界的經濟依賴,解放軍退休少將喬良去年5月預言,如果共軍對台開戰,美國與盟邦將封鎖中國的進出口航道,並切斷中國進入資本市場管道。對許多中國人而言,收復台灣是「神聖使命」,一旦實現,代表美國當全球領袖的時代終結,如果中國相信能在「可承受」代價下完成大任,就真的會動手。

智庫促華府與盟友合作 阻嚇中國大陸攻台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1...2_001.html

聯合盟友嚇阻中國武力犯台!美智庫籲拜登拉攏亞太國家
https://www.nownews.com/news/5188009

華爾街日報:不排除大陸於拜登任內攻台 籲「武裝台灣」嚇阻中共
https://www.hk01.com/%E5%8F%B0%E7%81%A3%...D%E5%85%B1

[ 本帖最後由 紫羅蘭 於 2021-2-20 18:37 編輯 ]
Reply
華郵:夾在政治和疫情中間 台灣拒用中國疫苗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091083

在世界各國政府都亟欲獲得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之下,「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點名台灣、烏克蘭和伊朗,他們不僅拒絕使用對手生產的疫苗,甚至下令禁止進口。

「華盛頓郵報」報導,台灣官員去年就表明不會買中國製疫苗,近期當局更重申禁止進口這些疫苗,並警告在中國施打疫苗的台灣民眾返台不能免除隔離。

烏克蘭近期禁止俄羅斯製疫苗,儘管同儕審查的數據顯示,俄國研發的「衛星-V」(Sputnik V)有效性相當高。另外一方面,伊朗政府已經禁止美國和英國製的疫苗,但批准衛星-V。

這與疫苗民族主義的邏輯相反。疫苗民族主義指的是,強國會盡可能囤積疫苗以擺脫疫情。目前超過50個國家已經為民眾施打8000多萬劑疫苗,部分國家接種速度遙遙領先。

不過台灣、烏克蘭和伊朗尚未正式展開施打疫苗計畫。儘管台灣成功防疫廣泛獲得全球認可,但烏克蘭和伊朗疫情嚴重且許多人病歿。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高級研究員黄延中說:「這結合了政治考量以及對疫苗效力和安全性的擔憂,無論他們是否有(購買疫苗的)選擇。」

烏克蘭前衛生副部長科夫托努克(Pavlo Kovtoniuk)表示,基輔當局擔心俄國疫苗不僅關乎政治,還是國家安全的議題。

科夫托努克說:「過去數十年來,尤其是7年前不宣而戰的戰爭期間,烏克蘭充分了解什麼是混合戰。」


馬籲別拒絕中國疫苗 陳時中:技術性資料不完備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091764
Reply
美議員重提防止台灣遭侵略法案 促陸美脫鈎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10...2_001.html

台海局勢持續緊張,美國參眾兩院去年分別提出《防止台灣遭侵略法案》,惟因美國總統大選關係未付諸審議。周四(18日)國會舉行會議,有共和黨議員在參眾兩院重提法案,內容是要求當大陸對台動武時,授權美國總統動用武力防衞台灣。另一共和黨參議員柯頓則指出,美國必需在各關鍵領域與大陸脫鈎。

提出法案分別是參議員史葛(Rick Scott)及眾議員雷斯琴薩萊爾(Guy Reschenthaler)。兩人分別發新聞稿表示,大陸圖支配全球的渴望已不是秘密,美國無法坐視不管,首先必須支持和平與民主的盟友台灣。法案是為展現美方對台灣及民主自由的承諾,同時進一步強化台美關係,也增強台灣對抗中國侵略的能力。

法案內容包括,要求強化台灣抵抗大陸進犯的能力、有限度授權美國總統可為特定目的出兵保衞台灣、協助台灣對抗大陸在台海建構的軍事威脅、要求大陸放棄以威脅武力統一台灣、鼓勵美國總統或國務卿訪台並與台總統會面、制定軍事行動協調機制以防大陸進攻台灣、敦促美國貿易代表與台方洽談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等。

柯頓同日在一場網絡會議上,發表對華經濟策略報告,內容鼓吹美國要改變戰略模糊,一旦大陸改變台海現狀,美國應伸出援手。他又聲稱要制裁從美國「竊取知識產權」的大陸公司,並鼓勵盟友一同加入。他引用美國前總統列根談及冷戰的經典演講《抉擇時刻》,認為美國再度走到命運抉擇的關鍵路口。


美國議員向國會再提防止台灣遭侵略法案
https://news.now.com/home/international/...sId=424571

美國兩名共和黨議員,向國會重提《防止台灣遭侵略法案》,授權美國總統在必要時動武防衛台灣。

共和黨籍參議員斯科特和眾議員雷申塔勒,分別在參眾兩院提出《防止台灣遭侵略法案》,旨在進一步加強美國與台灣的關係,以及增強台灣抵禦大陸軍事行動的能力。

法案內容包括,強化美國對台灣的長期政策,授權總統出於保護台灣,免受武裝攻擊的特定目的,有限度使用武力。法案亦要求大陸放棄使用或威脅使用武力實現兩岸統一,並且鼓勵美國總統和國務卿訪台,與台灣的總統會面,以及歡迎台灣的總統對美國國會聯席會議發表演說。

另外,近40名跨黨派議員在眾議院提出另一項法案,要求協助台灣重獲世衛觀察員身份。


美議員重提《防止台灣遭侵略法》 授權總統必要時動用武力
https://hd.stheadline.com/news/realtime/...6%E5%8A%9B

美國共和黨參議員史考特(Rick Scott)和眾議員瑞森紹爾(Guy Reschenthaler)在當地時間周四(18日)重新提出《防止台灣遭侵略法》,確保台灣不受中國侵略,加強美台關係,要求中國放棄武力統一台灣,並授權美國總統,在必要時動用武力防衛台灣。

他們去年曾聯合提出法案,但由於臨近大選,未有排上議程。現在新國會開始,他們分別在參眾兩院重新提案。

提案內容包括協助台灣反制大陸在台海的軍力擴張、鼓勵美國總統或國務卿與台灣的總統,在台灣境內會面,並建立有限度的授權,容許總統出於保護台灣抵抗武裝襲擊的具體目的而使用武力等。

史考特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一心主宰世界,美國不能坐視不管,要支持和保護作為民主盟友的台灣。瑞森紹爾批評北京近月對台敵對行動升級,法案有助加強台灣抵抗能力。

美議員重提《防止台灣遭侵略法》 授權總統必要時動用武力
https://www.singtao.ca/4781939/2021-02-1...iant=zh-hk

美參眾兩院重提「防止台灣遭侵略法案」 授權總統必要時可武力衛台
https://www.rfa.org/cantonese/news/htm/t...55352.html

台灣的安全問題持續受到關注,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周四(18日)分別再有議員重新提出「防止台灣遭侵略法案」,確保台灣受中國侵略時,美國總統可以有限度動用武力防衛台灣。台灣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表示,法案展現國際社會對台灣安全及區域和平穩定的高度重視。民進黨立委希望美國對台友好政策能持續下去。(鍾廣政 台北報道)

台灣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周五(19日)回應媒體詢問時,感謝美國議員對台灣局勢的關注和支持,並表示會深化雙方的合作,共同促進印太區域的和平。

歐江安說:(台灣)外交部感謝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議員採取各項友我作為,展現對台灣安全及區域和平穩定的高度重視,並強力支持台美軍事安全合作。美國拜登政府上任後,已多次重申遵守《台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並強調美國對台灣的承諾「堅若磐石」。 外交部將持續關注法案後續審議情形,並與美國國會友人及行政部門保持密切聯繫,深化台美友好合作,共同促進印太區域的和平、穩定及繁榮。

民進黨立委、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羅致政指出,法案顯示美國對台的政策有一致性與延續性,這些政策要由行政部門來執行,希望美國國會,不論是參眾兩院或行政部門,能有一致的做法,來表達對台灣的支持,跟長久的友誼延續。

民進黨立委王定宇表示,除了「防止台灣遭侵略法案」外,美國眾議院也有40位眾議員提案,支持台灣成為世界衛生組織觀察員,同時拜登政府也首度參與四方會談,對台灣安全及台灣在印太地區的重要性等,都是正面的消息。

王定宇說:第一個協助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第二個台灣的安全,是歐美自由民主陣營所重視的事情;第三個原來在亞洲印太地區,遏止中共軍力擴張的四方會談,那拜登政府持續進行,也首次來與會,我想這對台灣的安全,以及台灣在印太地區的重要性,都是正面的消息。

美國聯邦參議員史考特(Rick Scott, R-FL)及聯邦眾議員瑞森紹爾(Guy Reschenthaler, R-PA)於美東時間周四(18日),分別在參、眾兩院提出「防止台灣遭侵略法案」(Taiwan Invasion Prevention Act),授權美國總統在必要情況下有限制動用美國軍力,以確保台灣不受中國的武力攻擊及侵略。去年,聯邦眾議員游賀(Ted Yoho, R-FL)及參議員史考特,也曾分別在美國國會兩院牽頭提出該法案。

參議員史考特發布新聞稿表示,「防止台灣遭侵略法案」能遏制共產中國對和平的民主力量動用武力,也能強烈表明對台灣的承諾,以及自由民主的重要性。

法案內容也提到,在美台與理念相近的安全夥伴間,建立安全對話、舉行聯合軍事演習、敦促美國貿易代表與台灣,就雙邊貿易協定展開協商、鼓勵美國總統或國務卿,在台灣領土與中華民國總統會晤,也歡迎中華民國總統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說。

美參議員接力再提「防止台灣遭侵略法案」 授權美總統動武護台
https://www.hk01.com/%E5%8F%B0%E7%81%A3%...7%E5%8F%B0

美參眾兩院議員再提防止台灣遭侵略法案
https://www.metroradio.com.hk/news/live....0219105837

美議員重提《防止台灣遭侵略法案》授權總統動武護台
https://www.rfi.fr/tw/%E6%B8%AF%E6%BE%B3...7%E5%8F%B0

[ 本帖最後由 跑10k 於 2021-2-21 22:21 編輯 ]
Reply
第7艦隊點名中越台 非法限制自由航行 違反國際法!美軍挺台變調 挑戰我南海主權
https://tw.news.yahoo.com/%E7%AC%AC7%E8%...00159.html

蔡英文總統農曆年前國安談話才肯定美軍機艦在南海執行自由航行任務,但尷尬的是,美軍第7艦隊前天卻發布新聞稿強調自由航行任務是「挑戰」中國、越南與台灣對無害航行施行的非法限制,此舉形同否定中華民國在南海的主張與主權。由於美軍作法明顯與蔡總統談話不同調,內政、外交、國防部都不願發表評論。

美國海軍9日宣布,羅斯福號、尼米茲號2航空母艦打擊群在南海進行「雙航母」聯合軍演;蔡總統同天召開國安高層會議,指美軍機艦執行自由航行任務,「展現美國對印太地區安全現狀遭到挑戰時的明確態度」。當時國民黨副祕書長黃奎博就批評蔡總統發言不當,恐損及國格與國家權益。

美國海軍第7艦隊USS拉塞爾號17日在南沙島嶼海域進行自由航行任務,並發新聞稿指出,對南中國海非法跟廣泛的海洋權利聲索,對自由航行、飛行、自由貿易、商業及沿海國家的經濟自由是嚴重威脅;美國將無論聲索國,在全世界挑戰過度的海事主張;中國、越南與台灣單方面要求外國軍事船隻無害通行時取得許可或事先通知,已違反國際法。

第7艦隊這次「挑戰」含台灣在內的海事主張,被認為形同打臉我國在南海的主張與主權。總統府昨對此無回應;外交部長吳釗燮頒發外交之友貢獻獎章後即離去,未受訪,外交部也無回應,但對美國國會議員提出「防止台灣遭侵略法案」則表達感謝;國防部則指主權認定應由內政部答覆;內政部說,國土疆界很清楚,但第7艦隊的發言不是內政部該回答的。

黃奎博則表示,蔡總統農曆年前國安談話提到的美國自由航行任務,再次把台灣與中國、越南都視為在南海「非法限制」美國符合國際法規範的航行。美國是維護台灣安全的最重要力量,但中華民國自有主權主張和權利,蔡總統須注意美國是以行動否認我國對南海諸島及相關水域「美國認定的過多的」主權主張。

民進黨發言人謝佩芬說,國民黨的說法不但明顯超譯,也可能造成國際社會有台灣「敵友不分」的錯誤認知。國民黨的說法,是不是與中國譴責美國自由航行任務是在煽動南海區域動亂,和干涉內部事務的說詞,相為呼應呢?

美軍威爾伯號駛經台灣海峽 解放軍稱隨時應對一切挑釁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0225.htm

國台辦:倘台灣承認「九二共識」 交往將不存在障礙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0224.htm

美軍驅逐艦周三通過台海 國民黨智庫籲正視兩岸或爆武力衝突
https://news.tvb.com/greaterchina/6037a2...D%E7%AA%81

美軍一艘驅逐艦周三通過台灣海峽,是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的第二次。國民黨智庫則舉辦軍事研討會,呼籲各界正視兩岸爆發武力衝突的可能性。

美軍第7艦隊司令部公布,神盾驅逐艦「魏柏號」周三以符合國際法的方式,例行駛過台灣海峽,並稱是展現美國對自由與開放印太區域的承諾,將繼續國際法允許的範圍內,進行相關飛行、航行與作業。

在台灣,國防部表示,美軍戰艦是自北向南行駛,台方全程掌握、狀況正常。

美國總統拜登上台後,台海情勢走向受到關注。藍營智庫國政基金會舉辦論壇,國安組召集人前立委林郁方指,兩岸在「九二共識」議題上互不退讓,台海仍充滿戰爭風險,美國態度依然是關鍵。

國政基金會國安組召集人林郁方稱:「我認為其實到目前為止,中共是沒有把握、美軍不會介入的,不管是用甚麼方式。當然,介入的方式很多,供應情報、供應物質,這都是有可能,對不對?」

前立委、退役中將帥化民則認為,大陸的東風導彈對美軍航空母艦構成威脅。

國民黨前立委帥化民表示:「當美國可以反制東風飛彈,保護它航母的安全的時候,那它海空軍才能介入(台海),現在我覺得它介入的可能性很低。兩條航母打沉的話,不是美國人能承受得起。」

曾在馬英九執政時期擔任國防部長楊念祖則提出,大陸對台進行政治、軍事、心理各方面消耗戰,瓦解民心士氣,對台灣安全造成巨大壓力和挑戰。


蘇貞昌評論向華強移民申請被駁回 稱保護台灣安全第一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0226.htm

在台灣,行政院長蘇貞昌說,香港影視名人向華強父子移居台灣申請被駁回,主管部門對案件經過嚴謹程序並了解,以保護台灣安全為第一。

陸委會主委邱太三說,不評論個案,尊重主管機關的決定。被問到陸委會有無給予建議,邱太三說,有將相關資訊提供給聯審委員會參考,包括各機關收到的資訊和傳媒報道。

至於如果向華強日後再提申請,陸委會是否給予協助,邱太三回應,原則上還是會由聯審機關處理,按相關法律規定提供意見。

[ 本帖最後由 跑10k 於 2021-2-27 15:46 編輯 ]
Reply
美國兩名共和黨眾議員提決議案 促恢復與台灣外交關係
https://news.tvb.com/world/603dbfb334b03...C%E4%BF%82

美國兩名共和黨眾議員提出共同決議案,呼籲美國摒棄「一個中國」政策,恢復跟台灣的正式邦交。北京早前重申,美方應恪守「一個中國」政策,並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來。

美國共和黨眾議員蒂法尼和佩里近日再次提出決議案,呼籲拜登政府恢復跟台灣的正式外交關係。

決議案指出,台灣本島和離島從未受到中國共產黨管治或控制,但北京持續非法宣稱擁有台灣主權,並將「一個中國」政策武器化,來阻礙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和活動,包括聯合國、世界衞生組織以至是奧運。

決議案認為「一個中國」政策已經過時,對台灣或美國人民都沒用處,亦無法反映台灣過去七十年來都是主權和獨立國家的事實。

決議案呼籲美國總統承認台灣民選政府的合法性,將美台外交關係正常化,並互相派駐大使。而總統亦應廢除限制美台官員正常往來的準則。決議案也要求美國政府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以及啟動跟台灣展開自由貿易協議談判程序。

蒂法尼在聲明中表示,過去逾四十年來,美國兩黨總統都在重複北京稱台灣是中國共產黨一部分的謊言;又稱美國不需要中國共產黨批准,去跟全球各地的朋友以及夥伴談話。

蒂法尼去年九月亦曾提出相關決議案,但由於未能在上屆國會會期結束前排期討論而無疾而終,而有關決議案不具法律約束力。

北京多次重申,美方應恪守「一個中國」政策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來,強調中方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維護自身的主權安全利益,美方要為錯誤行為付出沉重代價。


王毅稱兩岸必須統一 敦促美新政府慎重處理涉台問題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0307.htm

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表示,兩岸必須同必然統一,是大勢所趨,不會也不可能改變,中國政府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堅定不移,也有能力挫敗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行徑,強調一個中國原則是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紅線不可逾越,敦促新一屆美國政府,充分認識台灣問題的高度敏感性,徹底改變上屆政府越線、玩火的危險做法,慎重和妥善處理涉台問題。

王毅在兩會的外長記者會,回應中方對美國對台政策時指出,中國政府在台灣問題上沒有妥協餘地,沒有退讓空間,重申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一部分,要求美方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


王毅稱兩岸必須及必然統一 有能力挫敗台獨分裂行徑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0307.htm

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表示,兩岸必須及必然統一,是大勢所趨,不會也不可能改變;中國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堅定不移,也有能力挫敗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行徑,強調「一個中國」原則是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紅線不可逾越。

他敦促新一屆美國政府,要充分認識台灣問題的高度敏感性,徹底改變上屆政府越線、玩火的危險做法,慎重和妥善處理涉台問題。

王毅在兩會的外長記者會指出,中國政府在台灣問題上沒有妥協餘地,沒有退讓空間,重申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求美方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


美軍將領太平洋威懾計劃:想讓中國主動放棄統一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1%E4%B8%80

美國印太司令部於3月2日向國會提交了一份預算報吿,這份名為「太平洋威懾計劃」的報吿比此前向國會索要的撥款多一倍,內容大部分指向遏制中國。

據美國《國防新聞》3月2日報道,印太司令部為「太平洋威懾計劃」(Pacific Deterrence Initiative)所要求的撥款比之前直接翻了一番,從2021財年的22億美元增加到2022財年的46億美元,並且計劃未來5年共計投入273億美元。

報道指出,「太平洋威懾計劃」中包含印太司令部計劃加強的四種軍事能力:第一,防禦能力;第二,檢測能力;第三,打擊能力;第四,強化後勤補給和盟友體系。美國希望在以中國為假想敵的作戰推演中,把資源集中於關鍵的軍事能力缺口上,以此實現作戰平台的現代化,提升美國在印太地區對中國的威懾能力。

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Philip Davidson)3月1日指出,「我們必須讓北京相信,使用武力達到目標的代價實在太高」。

除此之外,香港亞洲時報網站還在3月4日報道稱,戴維森設計了「四大支柱」計劃以威懾中國,即通過增強聯合部隊殺傷力、改進區域兵力結構及部署、加強聯盟和夥伴關係、演習試驗創新,增強美軍應對中國的想法。

這代表了美國海軍的重大轉變。美國海軍與美國海軍陸戰隊一道降低了「來自俄羅斯威脅」的級別,並將重點放在中國身上。

有分析認為,美方愈來愈傾向於認為,和平統一台灣的可能性愈來愈小,而最終實現武統的可能性則愈來愈大。所以,這個「威懾計劃」,實際上是希望拖延中國統一的進程,為自己爭取更多的時間和機會。

但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曾報道稱,美國立法者們認為「太平洋威懾計劃」是對抗中國的計劃中「最浪費錢、最適得其反、最具煽動性」的計劃。

報道指出,面對中國愈來愈大的影響力,大多數美國人更願意選擇減少而不是增加美國的軍事存在。美國人認為他們的國家在過去幾十年裏過度擴張了,他們不想也沒有興趣讓美國在亞洲捲入新的紛爭中。

[ 本帖最後由 跑10k 於 2021-3-8 03:15 編輯 ]
Reply
美國白宮稱對台灣立場明確不變
https://news.now.com/home/international/...sId=426665

美國白宮回應中國外長王毅日前有關台灣問題的言論,指華府對台灣立場明確不變。

白宮發言人普薩基:「我們對台灣立場仍然清晰,我們會與朋友及盟友站在一起,推動我們共同分享的印太地區繁榮、安全和價值。我們一貫維持作出的承諾,按照三個聯合公布勾劃的大綱、台灣關係法和六項保證,我們會繼續協助台灣維持足夠的自我防衛能力,我們的立場仍然一樣。」

普薩基是回應中國外長王毅日前在人大記者會上指,中國政府在台灣問題上沒有妥協餘地和退讓空間,又強調一個中國原則是中美關係政治基礎,不可逾越的紅線,促請拜登政府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改變上屆政府越線及玩火的危險做法,慎重和妥善處理涉台問題。


美印太司令稱美軍在地區威懾力下降 中國或6年內攻台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0310.htm

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出席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聽證會時,指出隨著中國迅速擴張,美國在印太地區的軍事優勢正不斷消失,在美軍常規威懾力下降的情況下,中國採取軍事行動的威脅增加。

戴維森憂慮,隨著中國加快取代美國在亞太地區軍事力量的步伐,可能在2050年將全面取代美國在國際秩序上的領導地位。他又警告台灣肯定是中國大陸的目標之一,北京有可能在6年內攻佔台灣,美方將為台灣提供專業協助,以提高防禦能力。

戴維森強調,需要與日本等盟友深化合作,並促請議員增加遠程武器的預算,讓中方了解取代美國的行動代價會太高。

蓬佩奧:美台應有更多公開對話 對兩岸和全球是好事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0310.htm

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表示,美台之間應該有更多公開對話,對台海兩岸以至區域和全球都是好事。

蓬佩奧接受台灣中央社專訪,提到在卸任前解除美台長年交往限制,形容相關限制沒有道理,在全面檢視後,認為美台之間能夠有更多、更公開的對話,對美國來說是合理做法。

對於部分美國國會議員近期積極呼籲美方強化與台灣關係,蓬佩奧指出,美台關係已有很大進展,他期望先讓總統拜登檢視後,再作出評論。他又期望北京能夠改變方向,不要有掠奪性的經濟行為、或威脅其他國家專屬經濟海域的行為。


台灣央行:台灣有可能被美國列為匯率操縱地區
https://www.881903.com/news/china/2382505

台灣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台灣有可能被美國列為匯率操縱地區,央行會第一時間會與美國磋商,認為不至於有立即影響。楊金龍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表示,台灣對美國出口擴大與美國及北京貿易衝突,以及美國對台灣通訊產品需求疫情下上升有關,指美國對台灣晶片需求高,如果要限縮台美的貿易順差,台灣是否要停賣晶片。他強調貿易衝突、疫情以及美國實施量化寬鬆,導致全球金融市場形勢有所改變,列為匯率操縱地區條件不符合在這段時間運用。

美國匯率報告預計4月中公布,如果對美國商品貿易順差超過200億美元,經常帳盈餘佔本地生產總值(GDP)超過2% ,以及淨買匯金額佔GDP超過2%,列為匯率操縱地區。台灣去年已被美國財政部列入匯率操縱地區觀察名單,外界認為一旦美國將台灣列為匯率操縱地區,影響美台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

[ 本帖最後由 跑10k 於 2021-3-11 01:02 編輯 ]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1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