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Taiwan 台灣
蓬佩奧在台演講 籲美國承認中華民國主權(全文翻譯)
https://www.soundofhope.org/post/599827?lang=b5
[Image: 1646451406532.jpg]

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在台訪問,3月4日他在臉書發文及在台北專題演說時指出,他認為美國應該在外交上承認中華民國(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

蓬佩奧(Mike Pompeo)在臉書發文指出,他認為,美國政府應立即採取必要且早就應該採取的措施,這是一件正確且顯而易見的事實,即在外交上承認中華民國(台灣),這不是關於台灣未來的獨立,而是關於承認一個明確的、已經存在的現實。

他表示,美國應外交承認中華民國(台灣)是自由主權國家,這無涉台灣未來的獨立,而是承認明確且早已存在的事實。台灣過去及現任領導人都明確表示,台灣不需宣布獨立,因為台灣已經是獨立的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台灣)。

蓬佩奧說,美國人民和政府應該簡單地承認這一政治、外交和主權現實,台灣是一個自由、民主和主權國家,這點應獲得世界的尊重。


蓬佩奧受遠景基金會邀請,今天於台北君悅酒店發表演說,他指出中華民國(台灣)是主權國家,美國應給予外交承認,中國共產黨所帶來的危險是當代的中心威脅。在台灣,各位自始至終對中共的威脅保持警覺。台灣人民對中共深層且實際的不信任為全球帶來啟示。

以下是蓬佩奧演講全文翻譯:

我非常高興在此與各位見面。首先,我要感謝蔡英文總統及其領導的政府在我訪台期間盛情款待,也肯定蔡總統堅定的領導能力。在當前關鍵的歷史時刻,蔡總統持續展現台灣所需要的領導人風範。

我也要感謝台灣人民對我的熱情歡迎,你們在這個島嶼創造了令人驚豔的民主奇蹟。同時我也想感謝我下榻旅館外的示威民眾,你們是這個國家民主活生生的例證,也讓我想到我的家鄉。


過去我經常提到台灣,特別是在擔任美國第70任國務卿任內。然而,這卻是我首次有幸拜訪這個偉大且自由的國家,很高興來此體驗台灣這個不凡且自由的文化與社會。

我知道我現在看起來比在國務卿任內時瘦了些,但別以為這樣我就不會去品嘗台灣各式美食。有人推薦我牛肉麵和鳳梨酥,去年蕭美琴大使送我的台灣鳳梨乾,在我們家可大受歡迎!

我無法告訴你們我是如何成功減重,不過台灣水果和澳洲紅酒確實扮演部分角色。你們的國家不僅美麗,還有豐富的歷史和深厚的傳統。在我家鄉堪薩斯州有句俗話說:「讓自由響徹雲霄。」從日月潭後方高聳的美麗山脈,到劃出台北天際線的摩天大樓,台灣各地響起自由之聲環繞。

台灣的成就
今天要談論很多議題,首先是強調台灣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台灣對自由的熱愛,加上台灣人民無與倫比的工作態度,造就出卓越的國家成就。台灣的自由經濟躋身全球最繁榮國家之列,也是少數在過去五年持續維持經濟成長的國家。去年台灣的經濟成長更創下十年新高。


更了不起的是,台灣經濟具備創新的特質,在自由市場制度激勵下,台灣公司讓全世界稱羨。若說全球電子產品幾乎都有台積電的零件,一點也不誇張。鴻海生產的手機、筆電以及各類電子關鍵零組件,更是不勝枚舉。這些成就可歸結為一個簡單的事實:台灣是全球最重要的經濟體之一。

自由國家的重要性
正因台灣是自由國家,才能造就這些傑出的經濟成就,也讓我們了解到,堅持與捍衛全球自由人民主權的重要性。只要自由受到威脅,我們應該一起挺身而出。

我們若忽視自由的重要性,必有後果。回顧第二次世界大戰,希特勒在併吞奧地利後,並不罷休,他接著覬覦蘇台德區,得到蘇台德區後,他還要取得波蘭走廊。他看準沒人會阻止他,各國在乎自身和平及安全勝過他國的自由,以致於無人為自由挺身而出,直到一切為時已晚。

看看烏克蘭近幾週的情勢。獨裁者普京罔顧自由,決定進犯烏克蘭,並以武力重劃俄羅斯與鄰國的邊界。烏克蘭人民不願屈服,奮力抵抗並血洗入侵者,為自由奮戰。

但我擔心,除非歐洲國家以更大決心反對俄國,否則烏國自由之光可能熄滅。千萬不可錯估形勢,普京不會止步於烏克蘭,直到重建蘇聯舊時版圖的影響力,否則他不會善罷乾休。

金正恩政權統治下的朝鮮也將持續挑釁及脅迫韓國,直至威脅遭到姑息,自由終將消逝。我們究竟要繼續姑息嗎,或是應該拒絕用犧牲自由及安全,只為換得一個不被遵守的協議?川普(特朗普)政府時期,我們在不姑息金正恩政權,也不損害盟友的安全之情形下,與朝鮮達成協議,我希望這項策略能延續下去。

今天最重要的討論是:我們要如何處理中國(中共)的侵略?

中共對世界的挑戰
美國在50年前和共產中國開始交往時,尼克森總統希望自由世界與共產黨獨裁政權的互動,能造就一個更自由、開放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這項策略有一部分也為了在冷戰時期擊敗共同敵人蘇聯,然而這項策略所預想的未來卻與殘酷的現實發展截然不同。尼克森總統曾表示,美國與中國獨裁政權的交往政策,「可能已經創造出一個科學怪人」。

儘管尼克森總統明確坦承長期交往政策的失敗,但華府卻很少有人願意及有勇氣去逆轉這個政策方向。川普總統當選後,我們終於決定是時候該停止與中國共產黨天真的交往方式。我們學到慘痛的教訓——特別是第一手見證的台灣人民——過去幾十年來,中國並沒有因為變得更富有而更加自由。

我們開始處理未獲履行的美中貿易協定,但很快發現問題比實際更嚴重。我們應該注意到中共破壞了另一項承諾,在「中國–—烏克蘭」戰略夥伴關係中,雙方承諾在國家主權及領土完整等共同關切的議題上彼此支持。這項承諾已蕩然無存。

中共的惡行罄竹難書,反映出中共企圖支配全球。共產黨獨裁者以經濟實力及新世代科技宰制世界的黑暗未來已益發真實。因此我多次強調,中國共產黨所帶來的危險是當代的中心威脅,許多國家現在也同意此看法。

我擔任國務卿時,率領國務院推動坦率、互惠、建立多邊同盟、以及有原則的現實主義等理念,來面對有缺陷的美中關係。我們重新進行貿易協定談判,結合盟友對抗中共及其經濟掠奪行徑,也認清中共對新疆維吾爾族犯下的種族滅絕與違反人道罪行。

我們全面制裁違反人權的中共官員,也強化與印太地區夥伴及盟友的軍事關係,以嚇阻中共的威權侵略。

在國務院以外,我們增加了美軍的投資,也開始降低關鍵供應鏈對中國的依賴。這些工作對喚醒各界認清中共對美國乃至全球的威脅,至為必要。

為何中共想要以武力侵略及統治台灣
在台灣,各位自始至終對中共的威脅保持警覺。台灣人民對中共深層且實際的不信任為全球帶來啟示。因此我一再強調,與中共打交道,要先存疑並查證,我相信台灣人民對此也深有同感。

中共想要以武力侵略及統治台灣有幾個原因,彼此息息相關。了解這些原因,有助我們認清及因應威脅。首先,中共領導人認為拿下台灣是達成數十年來共產主義意識型態的終極目標。從毛澤東、鄧小平到習近平,不能達到此一目標一直是中共對內聲望的主要污點。在習近平領導下,中共意識型態的狂妄自大達到新高,也使佔領台灣成為必要任務,用來提升及鞏固習近平個人的自大。

顯然習近平相信中共比美國強大。我們見到楊潔篪在安克拉治與拜登政府首次雙邊會談時態度傲慢的長篇大論。這讓習近平變得危險:因為深信中共能在對抗美國及其盟友時取勝,反而讓衝突的風險大幅提升,正因美國是台灣自由最堅定的後盾,拿下台灣即可改變全球權力平衡,使中共占上風。

其次,中共對台灣磨刀霍霍實際上源於恐懼和偏執。如我所述,台灣是華人社會自由民主的成功典範。只要這個典範存在,就會嚴重損害中共的威信和權威,對遭到壓迫的中國人民尤然。

我擔任國務卿期間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就是眼見香港自由與民主沉痛的滅亡。中共去年以殘暴的手段成功接管香港,助長了習近平的氣焰,但他不會滿足於香港而止步,台灣是中共「一國兩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習近平認為實現這些企圖對維持個人權力及中共合法統治至為重要。

我前面已提到不力挺自由的後果,事實是:習近平接管香港後,接著就是台灣,再來是南海及釣魚台等。若我們不從歷史中汲取教訓,若不去對抗無視他人自由及獨立的威權主義,且不能及早行動,那麼我們將被捲入一場更大規模的衝突。

美台關係
基於上述理由,美台關係在對抗中共及促進區域繁榮至為關鍵。我擔任國務卿時就已對此有清楚認知,並認為無論現在與未來,這必須成為美國外交政策的必要元素。

川普政府撤除美國與台灣外交官員的交往限制,制定政策鼓勵兩國擴大科技交流,出售價值逾200億美元武器給台灣,以使台灣更安全並進一步強化雙邊關係。我樂見拜登政府延續這些政策。

我們也積極為台灣爭取國際舞台,鼓吹台灣加入世界衛生大會。美國必須支持台灣,就像冷戰期間美國捍衛西柏林一樣。當時我們都知道,一旦西柏林淪陷,當地的自由就會死亡。我深知其中的利害關係。

蘇聯瓦解前,我曾在西德擔任戰車排指揮官,任務是邊境巡防及嚇阻侵略的威脅。如同當時的西德,台灣如今就是自由及民主的亮眼典範。

我只是個一介平民,但我認為有必要改變50年來的政策模糊,這事關美國對中華民國(台灣)的外交承認。美國一方面應持續與中國以主權政府方式交往,另一方面美國對台灣2千3百萬自由人民及其合法民選政府的外交承認,不應再被忽略、躲避或視為次等。

我認為美國政府應立即採取必要且早該採取的措施,來做正確且明顯的事,美國應以外交承認中華民國(台灣)是自由主權國家。這無涉台灣未來之獨立,而是承認一個明確且早已存在的事實。實際上,台灣過去及現任領導人都明確表示,台灣無須宣布獨立,因為台灣已經是獨立的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台灣)。

美國人民及政府應該承認這個政治、外交及主權事實。台灣人民值得世界尊重其做為一個自由、民主的主權國家。

台灣是亞洲最活躍的民主政體,也是今日自由與專制之爭的最前線。我相信只要自由民主一息尚存,台灣必定會有美國的支持。這對台灣人民及美國人民同等重要。美國對台灣的支持絕對是跨黨派的。

台灣對美國的國防及嚇阻十分關鍵。台灣位處美方從日本、韓國、菲律賓到南海的防禦前線正中央。失去台灣將直接損害我們其它重要的國家利益。

美國現在警覺到中共的威脅不僅針對美國,更針對全球。台灣過去倚賴的思維及戰略傳統,現已成為全球重要資產。台灣面對中共宿敵,有著最深刻了解、最豐富經驗以及最有效的應對方式,世界各地可以從台灣人民學到很多。

今日全球已對中共威脅覺醒,台灣已證明自己是一股良善的力量,也是華人世界的啟示。如果民主有一天能降臨到中國,中華民國(台灣)無疑是我們最佳也最有效率的夥伴。

結語
台美的未來緊密結合,因為我們利益一致。雙方均承諾要確保台海及整個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此一承諾是川普政府在此關鍵區域策略的核心,台灣的安全及完整性在現在與未來都是此一任務的關鍵。

台美在價值及原則層面亦一致,兩國完全擁抱民主及自由市場,相信個人尊嚴與生俱來,政府是為人民服務,而非人民服務政府。

今日台灣是自由理念的亮眼典範,為全球經濟、科技及公共衛生作出重大貢獻。無論在台北或堪薩斯州,台灣繁榮發展應該獲得讚頌,一如支持台灣成功的理念亦然。

我們必須共同持續強化雙邊關係,台灣必須積極提升其國際能見度。台灣在經濟的影響力應與台灣在軍事、外交及文化等領域的優勢相適。現在該是站出來的時候,向世界展現台灣及華人的實力。相信台灣有能力達成,我也知道拜登政府及未來的美國領導人也將會協助你們達成此目標。

中國共產黨相信,華人及整個印太區域的未來將屈服在其意志之下,歷史將由威權獨裁者來撰寫。但事實並非如此。我要告訴所有華人,不管是中國及台灣人民,你們的未來是自由。讓自由響徹雲霄,美國會一直與你們站在一起。謝謝,願上帝祝福你。
Reply
澳洲或對台提供武器 籲北京三思是否犯台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2...2_001.html

澳洲防長達頓早前曾指一旦兩岸爆發戰爭,澳洲無可避免要支持美國協防台灣,惹來在野工黨批評。他周日(6日)受訪時態度變謹慎,改口稱「到時會按國家利益作決定」,又指北京見到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後果,應重新評估犯台代價。
達頓指,若協防台灣符合保護澳洲國土及盟友的國家利益,政府會在那時作出對國家利益最好的決定。被問及澳洲向台灣提供武器的可能性時,達頓無正面回答,僅稱會盡所能震懾中國大陸在區內的進迫行徑,強調坎培拉希望區內和平,但無可能靠弱勢位置達成,同時不能假裝北京沒有取得核武,事實是解放軍是一支龐大部隊。他透露,可能會在大選前公布澳洲核潛艇項目詳情,交付日期或可比原定的2040年提前。
達頓還說,國際社會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強硬回應沉重打擊俄總統普京,希望可以讓大陸重新評估進犯台灣的代價。他指出,莫斯科現時承受聲譽毀壞風險,北京應三思是否想有類似後果。

中國警告美國不要組建印太版「北約」和鼓動「台獨」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4%B8...41760.html

中國警告美國不要企圖打造印太版的「北約」,並表示台灣問題與烏克蘭問題「沒有任何可比性」。

外交部長王毅周一在他的年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美國「印太戰略」的真正目的是企圖搞印太版的「北約」。中國經常指責美國試圖搞小團體來遏制中國,這一指控現在可以引起更多關注,因為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丁在入侵烏克蘭前也有類似抱怨。

「這股逆流與地區國家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圖共贏的共同願景背道而馳,注定是沒有前途的,」王毅說。

除了指責美國加強其在亞洲的聯盟網絡,王毅在近兩個小時的全國人大新聞發布會上還提出了其他不滿。他指責美國是攪亂地區和平穩定的禍水,並對美國擴大與台灣的關係發出嚴厲警告。

美國的做法「不僅會把台灣推向危險的境地,也將給美方帶來難以承受的後果,」王毅說,並表示「台灣終會回到祖國的懷抱。」

與俄羅斯的歐洲鄰國一樣,一些亞洲國家也在尋求與美國建立更緊密的安全關係,以免被該地區最大的國家控制。中國與日本、印度和越南等鄰國存在邊境爭端,並加大了對台灣的軍事、外交和經濟壓力,去年有960多架次軍用飛機進入台灣防空識別區。

拜登政府在上個月發布的印太戰略中概述了遏制中國影響力的努力。美國尋求在世界範圍內建立一個民主國家聯盟,既包括日本等傳統條約伙伴,也包括「四方安全對話」等新集團。

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攻擊削弱了人們對世界大國能夠防止台海發生同樣危機的信心。王毅駁斥了這種比較,稱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灣總統蔡英文對此並不認可。

「有些人在烏克蘭問題上強調主權原則,但在台灣問題上卻不斷損害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這是赤裸裸的雙重標準,」王毅說。

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幾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會見了普丁,公開宣布他們的友誼「沒有禁區」。中國一直避免在俄烏衝突問題上站隊,試圖在支持俄羅斯挑戰美國主導地位和自己被視為負責任大國之間取得平衡。

「堅如磐石」

王毅在新聞發布會上依然沒有批評俄羅斯的軍事行動或稱其為「入侵」,而是表示兩國關係仍然「堅如磐石」。由於美國牽頭對俄羅斯實施廣泛制裁,俄羅斯正越來越依賴中國的支持。

他說:「不管國際風雲如何險惡,中俄都將保持戰略定力,將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係不斷推向前進。」

王毅表示,中國將儘快向烏克蘭提供一批緊急人道主義物資援助。目前,俄羅斯軍隊仍在繼續轟炸烏克蘭城市,引發大量人員傷亡和更廣泛的人道主義危機。

「中方願繼續為勸和促談發揮建設性作用,也願在需要時與國際社會一道開展必要的斡旋,」王毅說。他沒有說明北京是否會在基輔和莫斯科之間進行調解。

原文標題

China Warns U.S. Against Forming Pacific NATO and Backing Taiwan

原文標題中国警告美国不要组建印太版“北约”和鼓动“台独”

[ 本帖最後由 6V6 於 2022-3-7 09:09 編輯 ]
Reply
俄羅斯遭可怕制裁 分析料華暫緩侵台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china-...57370.html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令環球政治緊張,同時令市場大上大落,人們正在觀望台灣會否出現類似的衝突。

這個居住著接近2400萬人的島嶼,位於中國以東約100英里,擁有世界上的龍頭半導體生產商,多年來也面對著強而有力的鄰居的入侵威脅。烏克蘭危機令人對台灣的情況更關注,並有一種「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令人不安的說法。

不過,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導致全球制裁,令中國攻擊台灣的機會下降,以致將這行動「擱在一旁」,投資在俄羅斯主要企業的多年的基金經理Bill Browder說。

「在這世界上,中國也是一個差不多的反派角色。」Hermitage Capital Management行政總裁兼長久以來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批評者Browder說。

「西方社會對俄羅斯的聯合金融攻擊,我想對中國來說太可怕,令他們不再想對台灣做相若的事,我想他們會暫時將這想法放在一邊。」他補充說。

根據路透社報導,由前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Mike Mullen率領的美國代表團週三重申支持台灣,反對「任何單方面地改變現狀的情況」。

台灣政府官員則淡化處理烏克蘭和台灣的相似之處。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在俄羅斯開始入侵後不久,台灣總統蔡英文已指台灣所面臨的情況與當地「非常不同」。 《華盛頓郵報》發現,台灣內閣發言人表示,將台灣描述為下一個衝突地點是「不恰當的」。

中國這俄羅斯的盟友指在上月表示,台灣「不是烏克蘭」,並重申北京一直以來擁有該島主權的立場。

在1949年,中國國民黨由中國逃難到台灣,讓共產黨統治了中國,並在台灣建立了獨立的政府。在近 50 年後的 1996 年,台灣舉行了第一次總統直選,結束了漫長的民主轉型。中國大陸是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

自 1979 年以來,美國承認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但仍然是該島的主要盟友和軍備供應國。

台海衝突將在全球經濟中蔓延,因為供應鏈中斷繼續擾亂全球貿易,而對俄羅斯的全球製裁制度給世界長期經濟前景帶來了不確定性。

在90年代尾至2000年初,Browder的公司揭露俄羅斯大企業的腐敗,進而透過企業重組帶來的股價提升而賺大錢。Browder說,他2005年嘗試入境俄羅斯被拒絕,後來其公司成為俄政府的破壞計劃的受害者。

Browder聘請去調查俄羅斯腐敗事件的律師Sergei Magnitsky被俄方拘捕,並在扣留期間死亡。

Browder對Yahoo財經表示,俄羅斯尋求中國的財政支持去試圖減輕制裁的影響。「現在西方已完全切斷了俄羅斯與金融市場的聯繫,普京將不得不去乞討。

「我認為中國會以高利貸的條件提供資金,」他補充:「就像用信用卡借錢一樣。」

普丁的侵烏戰爭就像為習近平打開了一本厚厚的攻台風險說明書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6%99...16636.html

[Image: bb409a4d3fe97b6b83d0f926bf4bedec]

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就有美國官員預告說中國可能會借機圍繞武統台灣的問題進行深入研究。但開戰近兩周後,普丁的遭遇對習近平而言並不像是路線圖,倒更似樹了一塊警示牌。

雖然台灣和烏克蘭在許多方面有著巨大的差異,但兩者都是威權大國盯上、且站在美國一邊的民主政體,所以也就經常被類比。普丁長期以來威脅要對烏克蘭採取行動,中國也拒絕排除以武力解決台灣問題的可能性,近來在該島周邊的軍事活動也在增加。

然而,俄羅斯迄今在烏克蘭的遭遇表明,僅憑優勢火力並不足以確保用最小的傷亡代價迅速取得勝利。在解放軍攻台警告聲不斷的台灣,俄軍的挫折讓當地一些居民深受鼓舞。

普丁的戰爭「給中國發出了一個信號,那就是拿下台灣不會像想象中那麼容易,」 曾擔任電視新聞主播多年的民進黨立委林楚茵說,「這也打破了小國或軍事弱國用飛彈就可以輕易擊敗的神話。」

到目前為止,烏克蘭軍隊仍在首都基輔和其它戰略要地抵抗俄軍。與此同時,國際社會紛紛祭出針對俄羅斯的空前制裁措施和禁飛令,就連一般不願參與的德國、日本和新加坡也加入其中。俄軍對居民樓、甚至歐洲最大的核電站無差別開火之舉震驚了全世界,儘管莫斯科堅稱他們只打擊軍事目標。

中國對俄烏戰爭的立場也隨著現地局勢的發展出現了變化。入侵開始後,有些官員就此問題誇誇其談。中國駐日本大阪總領事薛劍稱這一戰對台灣是「一大教訓」。「弱者絕對不要干出挑釁強者之類的蠢事,」他在推特上說。

但自那以後北京一直在表態上冷處理。雖然中國在聯合國支持俄羅斯,呼應了習近平和普丁上個月會晤時友誼「沒有止境」的宣告,但中國政府也表示支持維護烏克蘭的主權,並對平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表達了關切。

不過在台灣問題上,中國的態度還是一如既往的強硬。 周一,外交部長王毅表示台灣問題與烏克蘭問題有著本質區別,兩者沒有任何可比性。他表示,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烏克蘭問題則是俄烏兩個國家之間的爭端。王毅還針對美國與台灣建立正式關係的呼聲發出一系列尖銳警告,指責美國企圖搞印太版的「北約」。北約東擴也正是普丁進攻烏克蘭的理由。

「挑戰和掏空一中原則,嚴重違反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嚴重破壞台海和平穩定,不僅會把台灣推向危險的境地,也將給美方帶來難以承受的後果,」 王毅「兩會」期間的記者會上說,「台灣終將會回到祖國的懷抱。」

在接受採訪的十多位前政府官員和著名兩岸問題專家中,所有人都表示現在做出具體評估還為時尚早,多數人認為普丁發動的這場戰爭對北京動武有警示效應。許多人指出習近平暫時不會武統有以下原因:俄軍未能快速取勝、莫斯科遭到全球孤立、美國的盟友做出了協調一致的反應、存在美國軍事干預的可能性以及國內反彈的風險。

誠然,少數人說俄羅斯的這場戰爭也許會給習近平攻台壯膽。他們認為經濟制裁給中國造成的損失不會太大,並質疑美國是否會在台海衝突中進行軍事干預。此外,普丁的動作表明,在嚴控的政治體制中,高齡的領導人可能更願意承擔在外部看來並不合理的風險。

軍事考量

擁有強大軍事實力的俄羅斯沒能迅速征服烏克蘭,這對中國而言無疑是最突出的危險信號。和莫斯科最初打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推翻烏克蘭的澤連斯基政府一樣,中國的分析人士也經常表示對台灣要速戰速決。

前《環球時報》主編胡錫進去年12月寫道,大陸的攻台作戰將在「幾個小時內」結束,因為遇到的抵抗不會多,而且美國及其盟國也不會提供真正的援助。

然而,烏克蘭的情況表明他的這些假設可能過於樂觀。美國在開戰前幾個月就追蹤到了俄軍的集結動向,而且儘管俄烏有著漫長的陸上邊界,俄軍在維持供應線上還是遭遇了困難。此外,儘管美國及其盟國明確拒絕了派遣部隊進入烏克蘭或在該國設立禁飛區的要求,俄羅斯迄今也未掌握制空權。當然要承認,俄軍並未動用其空中力量的主力。

「烏克蘭危機將讓北京對軍事冒險主義三思,」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台灣研究項目講師宋文笛說,「這進一步提高了北京在有信心贏得跨海峽衝突前所要具備的軍事優勢的門檻。」

台灣海峽的寬度至少在130公里,美國還經常派遣海軍艦艇穿航。和烏克蘭不同的是,美國沒有排除參與兩岸衝突的可能,這就意味著習近平將需要決定是否也要消滅美軍在該區域的基地,從而立即將攻台作戰升級為全球最大兩個經濟體之間的戰爭。

台灣財團法人國策研究院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郭育仁認為,入侵台灣主島的風險可能促使習近平將目光轉向離島,與普丁最初對烏克蘭東部分離地區的做法類似。他說,此舉「會導致台灣內部產生激烈辯論,迫使台灣尋求與中國進行和平談判」。

不過,習近平本人也清楚「失敗的巨大代價,包括他個人的命運,」 前美國駐華大使溫斯頓·洛德表示。

「儘管中國具有軍事優勢,但在美國可能的干預下,跨越100英里去進攻風險很大,」 他說,「占領台灣就好像狗追車一樣。成功了會怎麼樣呢?在遠離大陸海岸的地方和抵抗者作戰嗎?」

經濟衝擊

美國及其全球伙伴對俄羅斯實施了前所未有的制裁。入侵幾天後,他們就將俄羅斯大型銀行趕出了主要國際金融支付系統,停掉了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向烏克蘭提供武器,並對普丁及其核心圈子實施制裁。就連一貫反對更嚴厲措施的德國也加入了進來。

不過,目前尚不清楚美國是否有能力對中國經濟實施類似的打擊。在俄烏戰爭中,美國最初豁免了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行業,但現在拜登政府宣布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和其它能源,推動油價飆升。

中國在多個市場和價值鏈上都具有系統重要性,而俄羅斯除了石油和天然氣,基本上就不重要了,」 萊斯大學貝克公共政策研究研究員Gabe Collins說,「所以,如果中國進攻台灣,對它會做出何種果斷的經濟反應仍然存在很多不確定性。」

美國已經制裁了一些中國企業,並試圖阻止向華為等公司出售戰略技術,但它沒有採取可能對該國經濟造成重大傷害的措施。2020年,川普政府就由於擔心遭反噬最終決定不將香港的銀行排除在美元支付系統之外。

斯坦福大學和美國企業研究所研究中國軍事問題的研究員Oriana Skylar Mastro表示,要阻止習近平攻台,國際社會需要在外交上孤立中國,並無限期地切斷和它的所有貿易聯繫。

「這種程度的經濟懲罰會讓中國覺得可笑,」 她在談到對俄羅斯的制裁時說,「他們可以很容易地消化掉,這和統一台灣帶來的好處相比太值了。」

歐亞集團分析師則表示,台灣在全球晶片供應鏈中重要性相對較高,因此提高了美國軍事干預的可能性。他們認為,台灣是美國印太戰略中的「戰略支柱」,加上它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的重要地位,華盛頓可能「與烏克蘭相比更願意承擔防衛台灣的代價」。

習近平的未來

在攻台中,習近平最大的風險就是如果一切都不順,那麼自己和中國共產黨的未來會受到威脅。畢竟,普丁的入侵行動發出了一些令人擔憂的信號。

雖然俄羅斯領導人有國內的支持,但抗議活動也已爆發,血腥的圖片、平民傷亡和俄羅斯士兵喪氣的信息突破了審查四處流傳。因一度有傳言稱邊境將被關閉,俄羅斯人在提款機前排起了長隊,還有一些人想方設法出國。不過普丁表示只會在「外部侵略的情況下」實施戒嚴。

維持穩定歷來是中共的重中之重,今年尤為如此。預計習近平今年晚些時候將在黨的代表大會上獲得第三個任期,樹立他比肩毛澤東和鄧小平的地位。

習近平必須算清楚,企圖以暴力手段奪回台灣給他的領導層帶來了巨大風險,」 國際戰略研究所執行董事Ben Schreer說,「他不能覺得拿下台灣比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更容易。事實上,情況可能恰恰相反。」

若很快採取軍事行動也將影響習近平在國內的其它目標,即在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經濟增速放緩的同時,習近平本人一直在力推實現「共同富裕」,並表示在實現和平統一的過程中時和勢始終在大陸一邊。

此外,中國經常標榜自己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表明它比俄羅斯更在意不想被視為國際社會的棄兒。若戰爭曠日持久,中國國內輿論是否會容忍大規模的傷亡和破壞也有待觀察,尤其是如果戰火蔓延到大陸時。中國共產黨在抗擊新冠疫情中對死亡採取了零容忍的政策,而且2019年香港發生大規模抗議時也抵制了出動內地警力協助鎮壓的呼聲。

經常就中國軍事戰略撰文的上海學者倪樂雄認為,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造成的破壞可能會觸動更多的人呼籲和平解決台灣問題。

「一旦打起來,所有事情都會變得非常複雜和不可預測,事態的變化也會讓人意想不到,」 他說,「對於亞洲等還沒有陷入戰爭的地區來說,最好是坐下來進行理性的談判,而不是走更一條破壞性更強路,現在認識到這點還為時不晚。」

原文標題

Putin’s War on Ukraine Shows Xi the Dangers of Attacking Taiwan

烏克蘭局勢|台學者:中國大陸看到西方對俄國制裁「膽顫心驚」
https://www.hk01.com/%E5%8F%B0%E7%81%A3%...3%E9%A9%9A

俄烏局勢緊張,首都基輔市中心槍砲聲不絕於耳。近年兩岸關係緊張,最新國際形勢亦帶動不少相關討論,台灣更有聲音擔憂「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
國民黨智庫今日(9日)舉行「俄烏戰爭對國際和兩岸關係的衝擊」座談會,有學者認為中國大陸已經選邊站,中國大陸認為西方更重要,看到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後「膽顫心驚」。

台媒《聯合報》報道指,國民黨智庫國家安全組召集人林郁方認為,中國大陸對俄羅斯一直保持警戒,並沒有像外界認為的支持俄羅斯,對於克里米亞的獨立地位也沒有支持俄羅斯。此外,相較西方抵制,俄羅斯積極參加冬奧,北京卻在烏克蘭問題上表現中立,對俄羅斯來說不夠友善。

林郁方認為,對於中國大陸來說,反美還是主軸,但中國大陸在烏克蘭問題上已經選邊站,中國大陸認為西方更重要,看到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膽顫心驚」。

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左正東也認為,中國大陸可能從無奈支持俄羅斯,到意欲擺脫尷尬處境。以現況來看,提供被制裁對象一個逃脫制裁的空間,就可能變成第二目標,北京相當謹慎。

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嚴震生則表示,烏克蘭撐了兩周,得到西方國家的聲援;如兩岸爆發戰爭,台灣的國防力量也必須撐一陣子,才可能得到國際社會的支援。不過他認為,這次俄烏衝突給予的啟示,是台灣應該要去想如何避戰,而不是如何準備戰爭,這是台灣這次要學到的功課。

烏克蘭局勢|美CIA局長:不應低估中國解決台灣問題決心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A%E5%BF%83

俄羅斯與烏克蘭戰爭對中國解決台灣問題有何影響?美國中情局(CIA)局長稱,不能因俄烏衝突低估中國大陸對統一台灣的決心。

據英媒報道,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伯恩斯(William Burns)3月8日表示,中國似乎對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戰爭以來所面臨的困難局面感到不安,但不能因此低估中國對解決台灣問題的決心。

伯恩斯在出席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關於全球威脅的年度聽證會時被問及,考慮到俄羅斯在入侵烏克蘭後遭受的經濟損失,他是否認為美國與中國在台灣問題上將會有更「富有成效」的對話空間。

伯恩斯回應說,沒有。「我只能說,從分析的角度來看,我不會低估習(近平)主席和中國領導人在台灣問題上的決心。」

伯恩斯認為,中國的確在某種程度上對過去12天在烏克蘭看到的情況感到驚訝和不安,這包括西方反應的力度,以及烏克蘭人激烈反抗的方式。

伯恩斯說,他認為這對中國在台灣問題上的算計產生了影響。

伯恩斯指出,中國沒有預料到俄羅斯將會在烏克蘭遇到的困難,也對俄烏戰爭導致的經濟後果,以及可能給中國造成的「聲譽受損」感到不安。

美國國防情報局(Defense Intelligence Agency)局長貝里爾(Scott Berrier)在被問及中國是否會因為俄烏戰爭而對奪取台灣更有信心時表示,台灣和烏克蘭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

貝里爾說,美國在太平洋的威懾姿態提供了非常不同的視角,中國正在「非常、非常仔細地關注事態的發展」。

俄烏衝突爆發以來,外界頻頻對台海局勢做出解讀,但中國多次否認台灣與烏克蘭有可比性。

[ 本帖最後由 6V6 於 2022-3-9 08:53 編輯 ]
Reply
烏克蘭戰爭和台灣:解答讀者關於俄烏衝突和台海未來的三個問題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60591167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在全球掀起軒然大波,局勢進展舉世關注。

自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台灣政府一直站在譴責俄羅斯,支持烏克蘭的立場上,並且為烏克蘭人不畏強權、抵抗侵略、保衛自己國家的行為表達讚賞和欽佩。

在台灣民間,烏克蘭被入侵的命運也引起非常高度的關注,即使是平常不太關心國際政治的許多台灣人也都密切關注戰局的發展。

分析認為,一個主要原因是,不少台灣人感覺自己和烏克蘭一樣都面臨著比鄰強權的武力威脅。因此,不但對烏克蘭人遭受的侵略能夠感同身受,而且更加關心烏克蘭局勢對台灣海峽兩岸關係的未來發展可能產生的影響。

烏克蘭戰爭究竟會否、又將如何影響台海關係未來和台灣命運?如果中國「武統台灣」、美國會不會協防?

烏克蘭戰爭可能如何影響未來台海關係走向?
學者認為,烏克蘭戰爭或許會在決策、時間表兩個層面影響北京的「武統」思維。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亞太學院講師宋文笛說,在發生俄烏戰爭之後,北京會對武力統一台灣「再度三思」。

他對BBC中文網表示,「看到烏克蘭戰事的發展,中國在台灣議題上的軍事冒險主義的傾向會弱化,也就是說,北京對透過武力方式軍事解決台海問題的意願和短期內的急迫性都會下滑。」

他說,烏克蘭局勢發展證明,即使是俄羅斯這樣核武級的軍事強國,要有效運用閃電戰術的方式攻下烏克蘭也並非易事,這會讓北京的軍事策略分析師再度三思,除非能夠大幅增加中國相對於台灣的軍事優勢,否則以武力統一台灣是不會成功的。

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國研究院教授曾銳生則認為,中國會從烏克蘭戰事中「汲取教訓」。

曾銳生對BBC中文網說,「烏克蘭局勢發展會讓中國對台灣用兵的時間表一下子往後推好幾年。」

他說,中國對台灣用兵是早晚的問題,尤其是習近平不下台的話一定會做,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受挫,中國學到的教訓就是一定要做好攻台前的凖備,因此會需要更多的時間做凖備。

中國會不會效法俄羅斯武統台灣?
俄羅斯出兵烏克蘭後,「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說法一度是台灣輿論和網路討論的熱點,一方面說「小國不要挑釁大國,否則會就像烏克蘭一樣」,另一方面也是警告台灣人不要以為不會發生戰爭,不要誤判情勢或跨越紅線。

但是,這種說法有可能會發生嗎?

中國外長王毅說,「台灣問題與烏克蘭問題有著本質區別,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灣問題完全是中國的內政,而烏克蘭問題則是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個國家之間的爭端。」

台灣總統蔡英文也不接受「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這個說法,但出於不同的理由。她表示,「台海局勢和烏克蘭局勢有本質上的不同,不僅是台灣海峽的天險,還有台灣在地緣戰略的地位,國際供應鏈的重要性等,此外,國軍防衛國土的意志和戰力不斷提升,以及盟國對區域安全的高度關注及共同投入,讓我們對台灣的安全有堅強的信心。」

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國研究院教授曾銳生說,烏克蘭局勢和台灣完全不一樣,「兩者沒有什麼好比的。」

他說,烏克蘭不是北約的一部分,也不在美國重要的戰略位置上,但台灣則不同。美國對台灣有1979年的《台灣關係法》,美國政府依法必須向台灣提供防禦性武器,確保台灣有足夠的自衛能力。

至於從長遠看,中國會否武統台灣,曾銳生說,「武統台灣不是中國的第一個選擇,而是第二個選擇。」

他說,「習近平的中國夢,就是要讓中國再度強大起來,沒有台灣是不行的。中國最希望看到的是台灣自願和大陸統一,但台灣一定不會這麼做,所以沒辦法只能動武。」

宋文迪則認為,「按照目前烏克蘭的局勢發展,中國對台灣動用武力的意願是下滑的,對台灣透過和平手段促統的耐心是上升的。」

他還說,「攻打台灣要比攻打烏克蘭更難,因為從戰略地理的角度來看,台灣周圍是海洋,不像烏克蘭和俄羅斯那樣有陸地連接。」

「先不論俄羅斯是否能打下烏克蘭,就算俄羅斯最後能打下烏克蘭,也不代表中國能夠打下台灣,因為打擊海權領域的目標,困難度高於打擊大陸領域的目標。」

若中國出兵 美國會否協防台灣?

去年美軍撤出阿富汗駐軍,塔利班重新控制喀布爾的時候,台灣也有人提過「今日阿富汗、明日台灣」,意思是台灣不要指望美國,美國的軍事援助或協防台灣的承諾不可靠,強化「疑美」論調,稱美國只在乎自身利益,根本不會在中國武力侵台的時候派兵幫助台灣。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北約、美國並無軍事上的行動,如果未來台海兩岸發生戰爭,美國和其他盟國軍事介入的機會有多大?

宋文笛認為,傳統上談論軍事領域,有陸權國家和海權國家,也就是大象和鯨魚的差別,前蘇聯、俄羅斯或中國都是偏陸權主義的軍事力量,相對來說,美國一向是以海軍為主的長距離武力投射的海權軍事力量,台灣也是。

他指出,烏克蘭是偏內陸的國家,美國要在那裏實施直接軍事干預的難度、有效性和成本,都比支持海洋國家的台灣要高得多;

美國的主要盟國,包括澳大利亞、日本,還有許多歐洲國家,都算是比較偏海權的國家,在台海如果發生戰爭的情況下,對同樣是海洋國家的台灣,更容易做出安全上面的貢獻。

宋文笛說,美國的大方向是戰略模糊,未來會不會有重大改變還有待觀察,但能確定的是,美國對印太的戰略,尤其是重中之重的中國,以及連帶的兩岸議題上面,美國能夠和願意投入的精力和資源,都是遠多過於它願意投入烏克蘭和東歐這個次要戰場上的;

再加上美國對台灣安全貢獻的困難度遠低於對烏克蘭來得低,困難度下滑,意願自然上升。所以未來如果有必要的話,美國和其他西方盟國對台灣的安全,仍然會有不低的意願作出貢獻。

曾銳生也認為,美國軍事介入的可能性非常大。

他指出,烏克蘭不是北約的一部分,也不在美國重要的戰略位置上,沒有任何法律或條約規定要求美國對烏克蘭進行軍事干預。但對台灣不一樣,美國對台灣有1979年的《台灣關係法》,這個美國的法律要求美國政府向台灣提供防禦性武器,確保台灣有足夠的自衛能力;

而且,台灣是美國整個印太防衛戰略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如果失去台灣,或中國拿下台灣,美國整個的印太戰略就會垮下來。

但曾銳生強調,雖然美國軍事介入的可能性非常大,但這並不代表美國人一定會來幫忙台灣防守。

他解釋說,台灣人自己不防守台灣的話,美國人也不會來「代替」台灣人防守台灣;要是台灣人能夠自己先防守台灣,美國人就會來幫忙台灣人防守台灣。

曾銳生借用美國人常用的一個說法「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補充說, 要是台灣表現出像烏克蘭那樣有決心保衛自己的話,美國不干預的機會非常、非常小。

他說,如果台灣受到像烏克蘭同樣攻擊的話,大部分台灣人都會像烏克蘭人那樣站起來保衛家園,這是人的本性。如果台灣做好自己的防衛工作,有強大的國防力量的話,中國攻台的時間表就會往後推,如果一直不斷往後推,台灣就能避免戰爭的發生。

曾銳生認為,台灣從烏克蘭要學的最重要的教訓就是,在攻擊發生之前先做好充分的凖備,讓對方不敢來侵犯你,因為侵犯你付出的代價太大;

但反過來說,如果中國提高軍事力量強大到一個台灣無法抵擋的程度,那麼到時候台灣就沒有別的選擇,只能簽「城下之盟」,中國不用動武也能把台灣拿下來。

--------------------
「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
即係「今日俄羅斯、明日中國」, 反映出「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可能/問題!


直播:今日俄羅斯,明日中國,俄國經濟倒退三十年,愛國者們準備好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CNylPaOPqI
[youtube]TCNylPaOPqI[/youtube]

-------------------
台灣倘被俄羅斯制裁 中國外交部:咎由自取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A%E5%8F%96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3月14日在記者會上回應,一旦俄羅斯對台灣採取制裁,中方如何回應。

據中國外交部官方網站3月14日消息顯示,趙立堅主持中國外交部的例行記者會。有日本記者記者提問:「我們注意到俄羅斯發布的非友好國家和地區的名單裏,包括台灣在內,請問中方如何評論?如果俄羅斯對台灣採取具體的行動的話,中方如何回應?」

趙立堅表示,至於台灣地區為什麼被列入這個清單,地球人都明白。台灣如果被制裁,是咎由自取。

3月7日,俄羅斯政府批准了不友好國家和地區的名單,包括美國、歐盟成員國、英國、烏克蘭、日本和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共計48個。

[ 本帖最後由 6V6 於 2022-3-14 13:34 編輯 ]
Reply
美國通過台灣「誠實地圖」法案 北京強烈抗議 並稱華府將有「難以承受的後果」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60756678
[Image: _123724288_b016a2e9-b0b2-4993-8bdd-dc42e...c.jpg.webp]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3月11日正式簽署國會通過的《2022會計年度聯邦政府撥款法》,其中涉及台灣的法案「禁止美國政府將經費用於製作、採購或展示任何不正確標示台灣領土的地圖」,特別引發關注。

依據該法案,日後美國行政部門出版品的地圖,需「正確」標示台灣領土地圖,未來台灣在美國官方地圖上的顏色將與中國不同

台灣外交部針對此事回應說,此事證明「台灣不是中國的領土」,並感激美方透過實質立法,促進美台關係。北京外交部則在本周抨擊美方借著「地圖問題粗暴干涉內政,大搞政治操弄」

外界分析,美方在近日有關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大背景之下,沒有直接軍事介入背後釋放的信息是中國問題才是美國當下聚焦的焦點,其中台灣問題,更是重中之重。

美國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 German Marshall Fund)資深研究員司馬安洲(Andrew Small)接受BBC中文採訪時表示,當下美國針對莫斯科的措施亦有另一個目標,雖然主要目的當然是讓普京付出代價,但次要目的是警告中國若對台灣採取任何軍事行動,將可能面臨的後果

「這也是美國的亞洲盟友如此堅定支持制裁俄羅斯的原因之一,亦即給北京一個威懾(deterrent)」,司馬安洲在電子郵件中回覆BBC中文說。

目前同美國一同制裁俄羅斯的亞太「盟友」包含韓國、日本及台灣。新加坡則是在3月5日通過聲明宣佈,新加坡將針對指定的俄羅斯銀行、實體和在俄羅斯的活動等實施金融制裁措施。但近年來與美國關係密切的印度及越南等都對聯合國大會早前譴責俄羅斯軍事行動的決議案投棄權票。

司馬安洲補充分析稱,實際上美國,包括拜登本人亦已經通過先前的聲明表示在任何與台灣相關的意外事態中,美國的軍事參與程度都會有質量上的不同。

北京回應
[Image: _123724289_whatsubject.jpg.webp]
2019年倫敦政經學院(LSE)校內一座地球裝置藝術,將大陸與台灣分開呈現,引發大陸留學生抗議。
[Image: _123724533_whatsubject.jpg.webp]
2019年倫敦政經學院(LSE)校內一座倒置的地球裝置藝術。

拜登簽署法案後不久,北京立即表達強烈反對。

3月14日,針對拜登簽署地圖法案問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例行記者會上批評美方此法案製造「兩個中國」和「一中一台」,而美方打「台灣牌」如同「抱薪玩火,不僅會把台灣推向危險境地,也將給美方帶來難以承受的後果」。

台灣外交部副發言人崔靜麟則對外表示,該法案凸顯美國國會及行政部門正視「台灣並非中國一部分」的事實。台灣外交部感謝美方透過立法對台美關係的支持。

同一天(3月14日),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在意大利羅馬舉行了長達七小時的會晤。美方官員在會談後形容會面場面"激烈"。

綜合國際媒體引述在場官員說法,會中楊潔篪強調中方對美國在近期涉台問題上一系列「錯誤言行」表示堅決反對,並重申要求美方認清台灣問題的高度敏感性,「恪守一個中國原則、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等。

唐鳳「地圖」風波
[Image: _123724532_whatsubject.jpg.webp]
唐鳳則在會後回稱,相信白宮並非是因地圖問題而刪除畫面。

事實上,在美台關係持續升溫之際,有關美國對台灣地圖如何呈現,一直就是個新熱點。

在去年底,台灣行政院數位政務委員唐鳳參與拜登上任創立的首屆民主峰會(The Summit for Democracy)時,就因為台灣與中國大陸在地圖上呈現的議題,引起不小輿論爭議。

根據路透社當時報導,唐鳳在進行小組討論發言時,展示了一幅由南非非營利組織製作的全球政府開放度的地圖以介紹台灣現況,而該地圖將台灣與大陸以不同顏色區分引起白宮官員注意。根據消息人士對表示,這張地圖出現時,美國國家安全會議(NSC)方感到不滿並聯繫了美國國務院方面,「憂心地圖似乎將台灣呈現為一個獨特國家」。

對路透社透露內情的美國官員認為白宮此舉反應過度,台灣也對唐鳳視訊畫面被短暫切掉表達不滿。唐鳳則在會後回覆路透社稱,相信白宮並非是因地圖問題而刪除畫面。美國務院則對外回應稱,當時直播畫面出現的混亂情況,純綷是技術上的「無心之過」。

台灣地圖「誠實法案」是什麼?
該法案是2021年7月,由美國共和黨籍眾議員湯姆·蒂芙尼(Tom Tiffany)、史蒂夫·查博特(Steve Chabot)等人提出。之後被納入「2022財政年度國務院、對外行動和相關計劃撥款法案」,當時獲美國眾議院以217票贊成、212票反對通過。

根據台灣官方媒體「中央廣播電台」報導,蒂芙尼當時稱,自1970年代,美國「一中政策」認知北京所稱台灣是中國一部分是「虛假主張」,這項「不誠實政策」應被摒棄。他認為,所提出的條文雖無法改變這項政策,但至少能要求美方使用「誠實地圖」。

台灣國民黨立委曾銘宗接受台媒東森新聞雲(ETToday)稱,若從立法過程來看,原本條文是直接打破「一中原則」,但修改後,依舊符合美方「一中原則」、戰略模糊的政策,現階段象徵意義大於實質內容。

媒體又稱,法案條文去年在眾議院提案時,最初是明確禁止地圖把台灣畫成中國一部分,後來則修改文字為「禁止不正確標示」。

在北美研究美台關係的研究團隊「美台國會觀測站」在臉書發文分析稱,法案改名稱在美國很常發生。他們稱,美國國會一開始的提案通常會比較直接與強硬,之後討論的過程,會把法律語氣修改得更緩和,這是因為在美國,國會最終仍然是會尊重行政部門的權限。「也就是說,對於地圖標示正確與否,最終仍然是行政部門做決定。​」

該團隊又調查發現,美國一個政府單位叫做「美國國務院地理學家和國際問題辦公室」(Office of the Geographer and Global Issues),其職責便是透過地圖資料分析全球各種議題,並在該辦公室2020年出版的文件上發現了一份說明,規定「台灣」在政府出版品的地圖上標示需明確的與中國大陸同顏色,且不能將「台北」標記為首都。​

無論如何,美國《2022會計年度聯邦政府撥款法》獲得通過,未來美國官方出版物,包含相關會議上,有關台灣在世界地圖上與中國大陸如何區隔,都會成為議題。
Reply
中美角力
https://news.rthk.hk/rthk/ch/news-featur...m?nfid=288

國家主席習近平應約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視像通話,就中美關係和烏克蘭局勢等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

習近平表示,國家關係不能夠走到兵戎相向這一步,衝突對抗不符合任何人利益,和平安全才是國際社會最應該珍惜的財富。另外,拜登強調,美國不尋求同中國打新冷戰,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及不支持台獨等。新華社報道,習近平指出,台灣問題如果處理不好,將會對兩國關係造成顛覆性影響。白宮透露,拜登向習近平表明,若提供物質支援俄羅斯攻擊烏克蘭,將會引來後果及影響。

美國貿易代表處提交報告,認為中國未能滿足美中首階段貿易協議中,採購美國商品和服務的承諾,又指中國保留並擴大由國家主導的非市場化經濟和貿易方式,對世界各地工人和企業造成嚴重傷害,美國需要採取新的戰略應對。

2018年9月美國時任總統特朗普宣布對2千億美元中國產品增加10%的關稅,2019年1月1日,上升到25%關稅。其後中美雙方互相關閉對方駐本國的總領事館,美方又擴大制裁中國企業的名單,指控這些公司由解放軍所擁有或控制,以應對中國軍民融合發展戰略。中美角力持續升溫,特朗普在任內簽署多項行政命令,包括禁止美國投資者持有與中國軍方有關企業的證券,又禁止與碼蟻集團旗下支付寶等中國應用程式進行交易。

另一方面,在加拿大被扣押逾一千日的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與美國司法部達成延後起訴協議,加拿大法院亦停止引渡聆訊,孟晚舟隨即乘坐包機返國。孟晚舟2018年12月過境加拿大時在溫哥華國際機場被捕。美國指控孟晚舟隱瞞華為子公司星通與伊朗的業務往來,違反美國制裁伊朗規定,尋求引渡孟晚舟到美國受審。孟晚舟事件正值特朗普向中國發動貿易戰。外交部多次強調,事件是針對中國公民的政治迫害,目的是打壓中國的高技術企業。

解放軍批美軍驅逐艦通過台灣海峽對「台獨」勢力發錯誤信號
https://news.tvb.com/greaterchina/623695...1%E8%99%9F

美軍驅逐艦約翰遜號日前通過台灣海峽,解放軍批評美方對「台獨」勢力發出錯誤信號。

解放軍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稱,美軍導彈驅逐艦約翰遜號上周四通過台灣海峽並公開炒作,當時中方全程跟蹤監視美方軍艦,又指美方這類挑釁行徑對「台獨」勢力發出錯誤信號是十分危險,又指戰區部隊隨時保持高度戒備,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地區和平穩定。

路透社引述消息指,解放軍航母山東艦上周五,即中美元首對話之前數小時,曾在金門島附近向北航行,穿越台灣海峽,當時約翰遜號一直尾隨監察。

台國防部最新報告 台海形勢愈顯嚴峻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20...2_001.html

台灣的國防部長邱國正周三(23日)將到立法院作報告。相關最新書面報告指出,解放軍軍事現代化取得階段性成果,已突破第一島鏈且欲向東延伸。報告指控,中國大陸借灰色地帶軍事行動,企圖改變台海現狀,整體形勢愈顯嚴峻。
報告描述,本年初至今全球仍未脫離疫情威脅,隨着科技發展,假訊息傳播造成社會不同群體間分化。歐洲俄烏爆發戰火,印太地區北韓導彈試射,中國大陸軍事擴張,美國與其盟友的聯合軍事作為,均呈現複雜多變格局。其中台灣位居第一島鏈關鍵要衝,台海形勢受到國際高度關注。
台國防部認為,美國在台海議題正強調「台灣關係法」及「六項保證」,維持臺灣防衞能力,同時與其盟友借聯合軍演及在台海、南海巡航等行動,企圖遏制大陸東擴。當局將持續專注戰備整備,並推動後備役軍人改革。另「海空戰力提升計劃採購特別預算」已於上會期通過,台國防部將依法、依期程執行,以快速獲得所需武器裝備。

傳中共今秋攻台 台國安局:不太可能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5%82...43997.html

<匯港通訊> 中時新聞網報道,對於傳有俄羅斯機密文件宣稱中共今秋將攻台,台灣國安局長陳明通在立法院指,這是一種認知作戰,綜合資訊研判,就中共時間表來講,今年要辦二十大,對方希望整體能夠維穩,故有關說法不太可能。他又指,兩岸關係在「蔡總統任內沒問題」。

另外,中央社引述陳明通指,中國從俄烏戰爭學到很多東西,雖然中國不會輕易發動戰爭,但「不動則已,要動絕對是全面性」,亦一定比過去有更多準備,強調台灣必須料敵從寬,不能鬆懈。

陳明通指,俄烏戰爭給予台灣很大啟發,國防部等單位都在重建所有抵抗機制,不管是關鍵基礎建設、戰力及心理建設等,都要有戒慎恐懼之心。

陳明通又指,美國派遣特使團來台灣,表達對台灣的支持「堅若磐石」,台灣亦深刻了解一定要有防禦及抗敵決心,不能敵人打進家園,自己卻不站起來抵抗。

外交部斥民進黨當局與「第二中情局」狼狽為奸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20330.htm

在北京,外交部回應台灣地區領導人會見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會長,稱期待雙方分享經驗、一起強化「民主韌性」。

發言人汪文斌表示,民進黨當局去年企圖以所謂「領導人民主峰會」擴大分裂活動空間,結果自討沒趣,今年又與號稱「第二中情局」的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狼狽為奸,試圖上演「台獨」綁架民主的鬧劇,只會再次自取其辱,不管民進黨當局如何為自己塗脂抹粉,都欺騙不了國際社會,其「台獨」的醜陋面目,只會越描越醜。

國台辦︰民進黨政客妄圖升級「兩國論」是赤裸裸挑釁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20330.htm

在北京,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民進黨一些政客出於政治本性和一黨私利,肆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妄圖進一步升級「兩國論」,是赤裸裸的挑釁和冒進。民進黨當局的倒行逆施是包藏禍心、極度危險的政治圖謀,嚴重危害廣大台灣同胞安危福祉。

朱鳳蓮正告民進黨當局,不要誤判形勢、打錯算盤,更不要低估北京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和強大能力。

對於台美日前簽署軍售案,朱鳳蓮表示堅決反對美國向中國台灣地區出售武器,反對美國同台灣進行軍事聯繫等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民進黨當局妄圖勾連外部勢力「以武謀獨」,只會將台灣推向災難。

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訪台 外交部:民主不是台獨擋箭牌
https://news.now.com/home/international/...sId=471111

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代表團訪問台灣,蔡英文總統指希望互相交流,強化台灣全民動員防衛能力。在北京,外交部正告民進黨,民主不是台獨的擋箭牌。

蔡英文與基金會會長威爾遜會面時稱,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再次凸顯全球民主國家團結反威權主義的重要性,而威爾遜過去不單與烏克蘭民間團隊合作,與瑞典、芬蘭國土防衛相關組織也有合作,台灣希望有機會參與相關交流,進一步強化全民動員防衛。

蔡英文又指,台灣有豐富經驗應對威權國家散播的假訊息,期望與基金會共同分享。

在北京,外交部正告民進黨當局,民主不是台獨的擋箭牌,更加不會成為台獨分子的護身符,又指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是美方干涉別國內政的工具,以民主為旗號,為台獨勢力站台不會得逞。

【中國評論】蔡英文首次證實美軍在台灣協助軍事訓練
https://news.now.com/home/international/...sId=454889

【Now新聞台】題目:蔡英文首次證實美軍在台灣協助軍事訓練

評論員:《當代中國》總編輯潘少權

蔡英文接受CNN專訪首證美軍在台訓練
https://news.now.com/home/international/...sId=454757

在台北,蔡英文總統接受美國傳媒訪問,首次證實美軍在台灣進行訓練;而在北京,外交部多次敦促美方應停止對台售武和美台軍方聯繫,以免嚴重損害中美關係。

蔡英文在接受美國有線新聞網絡獨家專訪時表示,大陸對台灣的威脅與日俱增,台灣是民主的「燈塔」,需要捍衛以維護世界對民主價值的信任。

她又首次證實美軍在台灣進行訓練,表示有信心美國在有必要時,會協助台灣抵抗大陸。

美國《華爾街日報》月初報道,美軍特種部隊和海軍陸戰隊超過20人的小型部隊,秘密駐紮了在台灣最少一年,協助訓練台灣軍隊。

在北京,外交部曾多次敦促美方停止對台售武和加強美台軍方聯繫,以免嚴重損害中美關係和台海和平穩定,強調中方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捍衛主權和領土完整。

[ 本帖最後由 6V6 於 2022-3-30 05:47 編輯 ]
Reply
我陸委會主委提互認主權 國台辦批「升級兩國論」
https://tw.appledaily.com/international/...VYL77TYHA/

陸委會主委邱太三日前主張兩岸應互相承認主權,中國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今天(30日)批評這是升級兩國論。她又批評蕭美琴、曹興誠等人主張兩國論是「數典忘祖的跳梁小丑」。

中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今天上午舉行例行記者會,朱鳳蓮在會中回應相關提問時,做上述表示。

大陸委員會主委邱太三日前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維護中華民國的主權」不算台獨的話,未來在兩岸做任何協商談判上,應該會是比較好的基本條件。他之後受訪時又指,前總統馬英九的「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主張已不足,兩岸應「互相承認主權」。

朱鳳蓮今天首先重申兩岸同屬一中的說法,宣稱「海峽兩岸尚未完全統一,但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從未改變,中國主權和領土從未分割。」

她批評「民進黨一些政客」出於政治本性和一黨私利,「妄圖進一步升級『兩國論』,是赤裸裸的挑釁和冒進」。

朱鳳蓮又宣稱台灣政府「包藏禍心、極度危險的政治圖謀」,危害台人安危福祉。

她呼籲台灣政府勿誤判形勢、打錯算盤,勿低估中國大陸捍衛國家主權及領土完整的決心、意志及能力。

駐美代表蕭美琴日前投書美國《華盛頓郵報》指台灣在任何時候都非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近日也主張保衛中華民國需要兩國論。

朱鳳蓮今天在會中不點名批評指,某些人鼓吹兩國論,「只能證明他們是數典忘祖的跳梁小丑」。

插畫家得國際獎「Taiwan」卻遭中國施壓塗銷 歐江安:已要求改正並嚴厲譴責
https://tw.appledaily.com/politics/20220...PQOIB3TPI/

中國教授施壓台灣留學生改國籍變中國 米蘭理工大學回應了
https://tw.appledaily.com/international/...AFXAGNLMA/

中國教師要求台生改國籍 義大利輿論怒批霸凌
https://tw.appledaily.com/international/...SASUD2RKE/

米蘭理工大學建築學院教授陳蓁線上授課時「建議」台籍學生把報告上的國籍改為中國,強調台灣不是國家。影片引發眾怒,網友與政治人物批評霸凌,媒體也撰文指控陳師侵害學生人權。

義大利米蘭理工大學建築學院客座教授陳蓁(Chen Zhen)日前不滿台籍王姓學生在報告上國籍寫「台灣」,因此利用線上授課講評小組報告的時機,突然改說中文,單獨向王姓學生表示台灣並非國家,且不受歐盟國家承認。

陳蓁「建議」王同學把報告的國籍從台灣改成中國。他向王同學說:「我看到你這麼寫,我作為一個中國人必須要說出來... 希望你不要把這當作我從老師的角度去霸凌、欺負你。」

台灣駐義大利代表處25日得知訊息後,立即致函米蘭理工大學校長瑞斯塔(Ferruccio Resta)、建築學院院長與陳蓁任教科系的主任等,以捍衛學生權益。


米蘭理工大學校長瑞斯塔28日回函表示,校方取得影片後,已立即成立紀律委員會展開內部調查,查證教師行為是否符合大學「教師道德及行為準則」,並會在調查結束後做出相關處置。

雖然陳蓁在影片中強調,他的「建議」跟「論文和研究沒有關係,跟成績也無關」,但推特下方評論多認為陳蓁具教師權威,學生勢必因擔憂個人或小組成績受影響而修改。

事件曝光,其實是因為陳蓁本人18日透過微信發表此段影片,甚至刻意於影片最後對照報告初稿與最終版本國籍修改前後的差別,以展示自己的「溝通」成果。

此影片24日首先被現居澳洲受政治庇護的中國異議人士吳樂寶(Wu Lebao)轉載至推特,引起軒然大波,影片在推特目前已有超過45萬次觀看。

事件隨後也在義國社群媒體引發討論及批評。澳洲華裔異議藝術家巴丟草(Badiucao)分享影片,批評陳師霸凌且不適任的行為。

台義「國會友協」會長、右派「義大利兄弟黨」(Fratelli d’Italia)參議員馬蘭(Lucio Malan)27日轉推巴丟草推文,並表示將就此「中師對台生『再教育』」事件要求相關部會說明。

另外,曾任義大利外交部次長的左派民主黨資深媒體人威內第(Gianni Vernetti)也推文要求米蘭理工大學,應將這位「霸凌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中國大外宣」的教職人員停職。

也有中國籍網友看不下去,不僅起底陳蓁教學履歷,更發起「大翻譯運動」,把陳蓁的發言翻成英文、義文。許多網友也表示已主動致函米蘭理工大學,促請校方妥善處置。

社群媒體譴責聲浪未歇,28日義國「日報」(Il Giornale)更以「如今在義大利不能自稱台灣人了」(E in Italia ora e vietato dichiararsi di Taiwan)為題報導指出,台灣雖僅有包括教廷在內的14個邦交國,但是與全球多數國家均維持經貿及外交關係,並事實在台灣及外島行使主權;文中也嚴詞指出陳師違反台籍學生的人權及公民權。

俄烏局勢|若兩岸動武 馬英九:美國賣武器但不會出兵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A%E5%85%B5

中國駐美大使館去信華盛頓郵報 就涉台言論表達不滿
https://news.tvb.com/world/62477363e774f...D%E6%BB%BF

中國駐美大使館去信《華盛頓郵報》編委會,就該報日前刊登的涉台言論表達不滿。

大使館雙邊處負責人朱海權在信中指出,《華盛頓郵報》上月24日刊登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的文章,借烏克蘭局勢拋出一系列妄圖改變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謬論。

朱海權強調台灣問題與烏克蘭問題有本質區別,烏克蘭是主權國家,烏克蘭問題是主權國家間的衝突;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

又指所謂中國大陸「威脅」台灣根本講不通,台灣問題不是「民主對抗威權」的問題,而是分裂與反分裂的鬥爭。

[ 本帖最後由 6V6 於 2022-4-2 07:13 編輯 ]
Reply
美司令指華核武庫驚人擴張 對美風險急增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2...2_001.html

美國戰略司令部司令理查德(Charles Richard)周二(5日)擬在一個閉門聽證會上向國會議員表示,中國大陸的戰略武器和核武庫正在驚人擴張,對美國來說是一個急速升級的風險。美軍太平洋艦隊司令帕帕羅(Sam Paparo)則表示,很難預測解放軍何時攻台。
理查德在眾議院國防撥款委員會網站上,發布其準備好的書面證詞。當中提到美國屢指大陸在去年試射高超音速導彈的更多詳情,稱大陸去年7月首次試射洲際彈道導彈發射的高超音速滑行器,在逾100分鐘內飛行了4萬公里,形容為一項對戰略穩定具有嚴重影響的技術成就。美媒指,這是至今美國對大陸試射高超音速導彈最詳細的描述。
理查德表示,大陸正大力投資用於全球打擊的高超音速和導能武器,以及反衞星、反導彈和反無人機等能力,並正在西部推進核導彈場建設,每個有約120個發射井。他相信,大陸和俄羅斯都有能力單方面隨時隨地把衝突升級,美方不能再假設相關風險永遠都低
朝鮮半島局勢方面,理查德指北韓早前試射的洲際彈道導彈,顯示該國有意繼續發展導彈威脅,並擁有大量戰區導彈。他重申美國對兩個盟友日本和南韓的「延伸威懾」防衞承諾,並支持美國國防部與地區夥伴降低區內軍事緊張,通過外交途徑達致半島無核化。
另外,美軍太平洋艦隊司令帕帕羅(Sam Paparo)周一在華盛頓向來自印太國家的駐美記者表示,很難預測解放軍何時攻台,牽涉太多複雜因素,必須長期保持警覺。他認為,大陸勢必從俄烏衝突中借鏡學習,美國履行防衞台灣、挺台加強自衞能力的承諾不能鬆懈;又指台海一旦爆發戰爭,台灣必須把自己變成難以鎖定的動態軍隊,必要時出動整個社會作戰。
Reply
倘若中國武統台灣?耶倫說美國將動用全部制裁工具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5%80...20033.html

【彭博】--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表示,如果北京對台灣動武,拜登政府會準備好使用所有制裁工具懲罰中國。

「我相信我們已經顯示,我們能夠」對侵略性的國家造成巨大痛苦,對俄羅斯的制裁已經證明了這一點,耶倫周三在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作證詞時對議員們說,「我認為你們不應該懷疑我們面臨其他情況時做同樣事情的能力和決心。」

耶倫在回答來自北卡羅來納州的共和黨眾議員Patrick McHenry提問時做了上述表示。後者問她財政部是否會像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對待莫斯科那樣願意對中國實施制裁。

原文標題
Yellen Says U.S. Would Use Sanctions If China Invaded Taiwan

Yellen Says U.S. Would Use Sanctions If China Invaded Taiwan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ded-taiwan
Treasury secretary comments during congressional hearing
‘You should not doubt’ U.S. resolve to use its tools

Treasury Secretary Janet Yellen said the Biden administration would be prepared to use all its sanctions tools against China if Beijing moved aggressively toward Taiwan.

“I believe we’ve shown we can” impose significant pain on aggressive countries, as evidenced by sanctions against Russia, Yellen told lawmakers Wednesday as she testified before the House Financial Services Committee. “I think you should not doubt our ability and resolve to do the same in other situations.”

Yellen was responding to questions from Republican Representative Patrick McHenry of North Carolina over whether the Treasury would be as willing to use sanctions against China as it has against Russia following Moscow’s invasion of Ukraine.

Read more: Yellen to Warn War Threatens ‘Enormous Economic Repercussions’

Russia’s attack on Ukraine has undermined confidence that world powers would be able to prevent a crisis from similarly erupting over Taiwan, a democratically governed island of more than 23 million people and key global source of semiconductors. China has long claimed Taiwan as a renegade province and threatened to invade to prevent its independence.

Last month, China warned the U.S. against trying to build what it called a Pacific version of NATO, while declaring that security disputes over Taiwan and Ukraine were “not comparable at all.”

US Treasury Secretary Yellen: US open to all tools if China invaded Taiwan
https://www.fxstreet.com/news/us-treasur...2204061440

The United States is open to all tools if China invades Taiwan, US Treasury Secretary Janet Yellen said on Wednesday, reported Bloomberg. The US is monitoring attempts to use crypto to evade sanctions, she added, referring to sanctions on Russia.

A senior Biden administration official just announced that the US is "dramatically escalating" the financial shock on Russia by cutting off the country's largest banks. The US is to impose full blocking sanctions on Russia's Sberbank and Alfa Bank, the official added, while US President Joe Biden is also set to sign a new executive order banning all new investment in Russia.

Ukraine war: US spells out sanctions on Russia, heaping more pressure on China to comply
https://www.scmp.com/economy/china-econo...aping-more

Among the various restrictions, if a Russia-bound item was made using American tools or equipment, it could be covered by Washington’s sanctions

But while Chinese firms may try to avoid running afoul of US sanctions, overall China-Russia trade should remain strong because most products will not be affected

Here’s What Could Happen If China Invaded Taiwan (Repeat)
https://finance.yahoo.com/news/could-hap...33836.html

[Image: 8c3a9db37455259b872c89bc9190ba4b]

(Bloomberg) — (This story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Oct. 2020. It’s being republished to accompany our Big Take on the risks of attacking Taiwan.)

Xi Jinping’s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has threatened to invade Taiwan for more than seven decades. Now fears are growing among analysts, officials and investors that it might actually follow through over the next few years, potentially triggering a war with the U.S.

In September,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ircraft repeatedly breached the median line in the Taiwan Strait, eliminating a de facto buffer zone that has kept peace for decades. The party-run Global Times newspaper has given a picture of what could come, urging China’s air force to patrol the skies over Taiwan and “achieve reunification through military means” if it fires any shots. Taiwan announced it would only shoot if attacked.

Despite the saber rattling, China and Taiwan have many reasons to avoid a war that could kill tens of thousands, devastate their economies and potentially lead to a nuclear conflict with the U.S. and its allies. The overwhelming consensus remains that Beijing will continue efforts to control Taiwan through military threats, diplomatic isolation and economic incentives. Equities in Taiwan have recently hit record highs.

But several forces may push them toward action: President Xi Jinping’s desire to cement his legacy by gaining “lost” territory, falling support among Taiwan’s public for any union with China, the rise of pro-independence forces in Taipei and the U.S.’s increasingly hostile relationship with Beijing on everything from Hong Kong to the coronavirus to cutting-edge technology.

“I am increasingly concerned that a major crisis is coming,” said Ian Easton, senior director at the Project 2049 Institute who wrote “The Chinese Invasion Threat: Taiwan’s Defense and American Strategy in Asia.” “It is possible to envision this ending in an all-out invasion attempt and superpower war. The next five to 10 years are going to be dangerous ones. This flash point is fundamentally unstable.”

Taiwan will be among the most pressing security issues facing whoever wins the U.S. election on Nov. 3. While Taipei has enjoyed a resurgence of bipartisan support in Washington and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 has made unprecedented overtures, President Donald Trump himself has expressed skepticism about Taiwan’s strategic value. Democratic nominee Joe Biden has previously said Congress should decide whether the U.S. should defend Taiwan in any attack.

Analysts such as Easton have gamed out scenarios of a potential Chinese invasion of Taiwan for years, based on military exercises, arms purchases and strategy documents from the major players. Most of them foresee China going for a quick knockout, in which the PLA overwhelms the main island before the U.S. could help out.

On paper, the military balance heavily favors Beijing. China spends about 25 times more on its military than Taiwan, according to estimates from the 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and has a clear conventional edge on everything from missiles and fighter jets to warships and troop levels — not to mention its nuclear arsenal.

Beijing’s optimistic version of events goes something like this: Prior to an invasion, cyber and electronic warfare units would target Taiwan’s financial system and key infrastructure, as well as U.S. satellites to reduce notice of impending ballistic missiles. Chinese vessels could also harass ships around Taiwan, restricting vital supplies of fuel and food.

Airstrikes would quickly aim to kill Taiwan’s top political and military leaders, while also immobilizing local defenses. The Chinese military has described some drills as “decapitation” exercises, and satellite imagery shows its training grounds include full-scale replicas of targets such as the Presidential Office Building.

An invasion would follow, with PLA warships and submarines traversing some 130 kilometers (80 mile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Outlying islands such as Kinmen and Pratas could be quickly subsumed before a fight for the Penghu archipelago, which sits just 50 kilometers from Taiwan and is home to bases for all three branches of its military. A PLA win here would provide it with a valuable staging point for a broader attack.

As Chinese ships speed across the strait, thousands of paratroopers would appear above Taiwan’s coastlines, looking to penetrate defenses, capture strategic buildings and establish beachheads through which the PLA could bring in tens of thousands of soldiers who would secure a decisive victory.

In reality, any invasion is likely to be much riskier. Taiwan has prepared for one for decades, even if lately it has struggled to match China’s growing military advantage.

Taiwan’s main island has natural defenses: Surrounded by rough seas with unpredictable weather, its rugged coastline offers few places with a wide beach suitable for a large ship that could bring in enough troops to subdue its 24 million people. The mountainous terrain is riddled with tunnels designed to keep key leaders alive, and could provide cover for insurgents if China established control.

Taiwan in 2018 unveiled a plan to boost asymmetric capabilities like mobile missile systems that could avoid detection, making it unlikely Beijing could quickly destroy all of its defensive weaponry. With thousands of surface-to-air missiles and anti-aircraft guns, Taiwan could inflict heavy losses on the Chinese invasion force before it reached the main island.

Taiwan’s military has fortified defenses around key landing points and regularly conducts drills to repel Chinese forces arriving by sea and from the air. In July outside of the western port of Taichung, Apache helicopters, F-16s and Taiwan’s own domestically developed fighter jets sent plumes of seawater into the sky as they fired offshore while M60 tanks, artillery guns and missile batteries pummeled targets on the beach.

Chinese troops who make it ashore would face roughly 175,000 full-time soldiers and more than 1 million reservists ready to resist an occupation. Taiwan this week announced it would set up a defense mobilization agency to ensure they were better prepared for combat, the Taipei Times reported. Other options for Beijing, such as an indiscriminate bombing campaign that kills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civilians, would hurt the Communist Party’s ultimate goal of showcasing Taiwan as a prosperous territory with loyal Chinese citizens, Michael Beckley, who’s advised the Pentagon and U.S. intelligence communities, wrote in a 2017 paper.

“The PLA clearly would have its hands full just dealing with Taiwan’s defenders,” Beckley wrote. “Consequently, the United States would only need to tip the scales of the battle to foil a Chinese invasion.”

The potential involvement of the U.S. is a key wild card when assessing an invasion scenario. American naval power has long deterred China from any attack, even though the U.S. scrapped its mutual defense treaty with Taiwan in 1979 as a condition for establishing diplomatic ties with Beijing. The Taiwan Relations Act authorizes American weapons sales to “maintain a sufficient self-defense capability.”

Failing to intervene could hurt U.S. prestige on scale similar to the U.K.’s failed bid to regain control of the Suez Canal in 1956, Ray Dalio, the billionaire founder of Bridgewater Associates, wrote on Sept. 25. That crisis accelerated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British Empire and signaled the pound’s decline as a reserve currency in favor of the dollar, Dalio said.

“The more of a show the U.S. makes of defending Taiwan the greater the humiliation of a lost war,” he said. “That is concerning because the United States has been making quite a show of defending Taiwan while destiny appears to be bringing that closer to a reality.”

China’s Anti-Secession Law is vague on what would actually trigger an armed conflict. Its state-run media have warned that any U.S. military deployment to Taiwan would trigger a war — one of several apparent red lines, along with a move for Taipei’s government to declare legal independence. State broadcaster CCTV recently warned “the first battle would be the last battle.”

Since the Communist Party’s legitimacy is based in part on a pledge to “unify” China, its hold on the country’s 1.4 billion people could weaken if it allowed Taiwan to become an independent country. And while any invasion even of outlying islands carries the risks of economic sanctions or a destabilizing conflict, threats issued in state-run media allow Beijing to appeal to a domestic audience and deter Taiwan at the same time.

The PLA Air Force released a video in September showing H-6 bombers making a simulated strike on a runway that looked like one at Anderson Air Force Base on Guam, a key staging area for any U.S. support for Taiwan. The Global Times reported that China’s intermediate ballistic missiles such as the DF-26 could take out American bases while its air defenses shoot down incoming firepower.

This is a worry for U.S. military planners. A University of Sydney study warned last year that America “no longer enjoys military primacy” over China and that U.S. bases, airstrips and ports in the region “could be rendered useless by precision strikes in the opening hours of a conflict.”

“Beijing’s strategy isn’t just based on undermining Taiwan’s resistance, it’s also a gamble on how the U.S. will approach the cross-strait issue,” Daniel Russel, a former top State Department official under President Barack Obama, said in Taipei on Sept. 8. “The strongest driver of increased Chinese assertiveness is the conviction that the Western system, and the U.S. in particular, is in decay.”

In August, China fired four missiles into the South China Sea capable of destroying U.S. bases and aircraft carriers. Since the DF-26 can be armed with both nuclear and conventional warheads, arms-control experts have worried that any signs China was mobilizing to fire one could trigger a preemptive U.S. strike against Chinese nuclear forces — potentially leading to an uncontrollable conflict.

Whether the world will ever get to that moment largely hinges on political leaders in Beijing and Washington.

Some in the U.S., like Trump’s former national security adviser, John Bolton, wanted the administration to do much more to show it would come to Taiwan’s aid. Richard Haass, president of th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argued last month that the U.S. should explicitly state it would intervene to deter Xi and reassure allies.

“Above all, Xi is motivated by a desire to maintain the CCP’s dominance of China’s political system,” Haass wrote in Foreign Affairs magazine on Sept. 2 in a piece co-authored with David Sacks. “A failed bid to ‘reunify’ Taiwan with China would put that dominance in peril, and that is a risk Xi is unlikely to take.”

China’s military said in September that it would defeat Taiwan independence “at all cost.” Ma Xiaoguang, a spokesman for China’s Taiwan Affairs Office in Beijing, separately warned that Tsai’s pro-independence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was “totally misjudging” the situation.

Taiwanese officials have also said China’s military threat is rising, even though Defense Minister Yen De-fa told lawmakers on Sept. 29 there’s no sign the PLA is amassing troops for an invasion.

“We simply have to be prepared for the worst,” said Enoch Wu, a former non-commissioned officer in Taiwan’s special forces now with Tsai's ruling party who heads the Taipei-based Forward Alliance, a group that promotes security reforms. “China is no longer ‘biding its time’ and no longer trying to win hearts and minds.”

Ultimately, Xi would need to order any attack. Last year he said “peaceful reunification” would be best even though he wouldn’t “renounce the use of force.” He called Taiwan’s integration with China “a must for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the new era” — a key reason he’s used to justify scrapping presidential term limits in becoming China’s most powerful leader since Mao Zedong.

While an invasion carries enormous risks for the party, Xi has shown he will take strong action on territorial disputes. He’s ignored international condemnation in squashing Hong Kong’s pro-democracy camp, militarizing contested South China Sea land features and setting up reeducation camps for more than a million Muslim Uighurs in Xinjiang.

That record worries analysts like Easton, who wrote the book on China’s invasion threat.

“Taiwan fighting by itself could make Beijing pay a terrible price, at least several hundreds of thousands in casualties,” he said. “But that may be a price Xi Jinping is willing to pay. We underestimate the CCP’s capacity for radical decision making at our peril.”
Reply
美副國務卿籲陸吸取俄教訓 若武力犯台國際社會必回應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2...2_001.html

美國副國務卿舍曼周三(6日)表示,中國大陸應由俄烏戰事吸取教訓,若武力侵犯台灣,國際社會必會回應
舍曼出席眾議院外交委員會聽證會,被問到若大陸武力犯台,國際社會較難如俄烏戰事般,集結力量聲援台灣,美方如何回應。

舍曼回應時指出,強調美國的一中政策,不接受大陸企圖以武力奪台,此舉無助於台海或印太區域穩定。她指美國會持續協助台灣維持足夠自衞能力,提供必要武器。美國也會保持能力,抵抗任何會危及台灣的武力或脅迫行動。

舍曼又指出,美國與盟友對俄羅斯實施多項制裁,讓大陸清楚了解,若向俄國提供任何物資支援,將會面臨後果

美財長耶倫:若中國攻台 將面臨與俄同等制裁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6%E8%A3%81

自俄烏開戰以來,將台灣與烏克蘭作比較的聲音就一直存在,而美國在相關問題上對台灣的表態也就更令外界關注。

據美國彭博社4月6日報道,美財長耶倫(Janet Yellen)6日表示,如果北京對台灣採取激進行動,拜登(Joe Biden)政府將準備對中國使用所有制裁工具

據報道,耶倫6日在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House Financial Services Committee)作報告時,北卡羅來納州共和黨眾議員麥克亨利(Patrick McHenry)向其提問稱,假如中國對台灣採取行動,財政部是否會像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對俄一樣對中國實施制裁?

耶倫回答說:「絕對會。我認為我們已經證明了我們可以。在俄羅斯的問題上,我們威脅要有嚴重後果。我們已經施加了嚴重後果。我認為,你們不應該懷疑我們在其他情況下採取同樣行動的能力和決心。」

彭博社指出,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攻擊削弱了人們對世界大國能夠防止台灣同樣爆發危機的信心

大陸孤立台灣 美智庫促華府外交抵制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20...2_001.html

美國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周四(24日)發表報告,敦促美國應組織夥伴國家展開一場外交運動,抵制中國大陸把台灣排除在聯合國機構和其他國際組織外的愈來愈強迫性做法

報告建議美國官員要主動出擊抵制大陸在聯合國高層的普遍影響力,反對陸方官員在聯合國機構擔任高級職位的任命和選舉。基金會指,大陸外交官努力確保台灣不能參加國際機構活動,會迫使聯合國人員保證在文件把台灣寫成「中國的一個省」。

聯合國於1971年通過了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在聯合國唯一合法代表決議,報告指北京利用決議及與其他成員國建立正常雙邊關係的協議,錯誤地聲稱「一個中國」原則是受普遍接受的準則,部分做法是通過對政府施加經濟壓力。北京亦會就對台灣的表述向私營企業和非政府組織施壓,例如陸方在新冠疫情爆發初期禁止台灣參加世衞大會。大陸駐美國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說,台灣地區參與國際組織、包括世界衞生組織的活動,必須遵守「一個中國」原則。

台初審通過增訂經濟間諜罪 最高判囚12年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20...2_001.html

台灣的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周四(7日)初審通過安全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增訂經濟間諜罪及核心關鍵技術營業秘密之域外使用罪。根據草案,從事經濟間諜、竊密予陸港澳或境外敵對勢力等,可判囚5至12年,得併科500萬至1億元新台幣(約135萬至2,700萬港元)罰款。

修法說明指出,各地競爭已不限於軍備,還包括產業與科技角力;修法是為了防止台灣的高科技產業遭外地的競爭對手違法挖角人才,並阻止產業核心技術被竊取。草案明定,任何人不得為大陸、香港、澳門、外國、境外敵對勢力或其設立或實質控制的各類組織、機構、團體或其派遣的人,從事侵害台灣核心關鍵技術營業秘密行為。

另外,草案新增核心關鍵技術營業秘密之域外使用罪,明定任何人不得意圖在外國、陸港澳使用台灣核心關鍵技術的營業秘密,而有侵害台灣核心關鍵營業秘密的行為。違者可判囚3至10年,並罰款500萬至5,000萬新台幣(約1,350萬港元)。

外交部:用甚麼方式解決台灣問題 外國無權干涉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20407.htm

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回應美國財長耶倫和副國務卿舍曼的涉台言論時表示,用甚麼方式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任何外國無權干涉。

舍曼早前出席國會聽證會時表示,北京應該從俄烏戰事中,西方針對俄羅斯的協調反應汲取教訓,如果北京以武力侵犯台灣,會得到國際社會回應。耶倫出席另一個聽證會時亦警告,若果大陸武力攻台,華府會對北京實施制裁。

中方就波洛西擬訪台向美方嚴正交涉 要求取消訪台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20408.htm
[Image: mfile_1643000_1_L_20220408085437.jpg]

中國駐美大使館發言人表示,針對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波洛西計劃訪台,及後因為新冠檢測陽性而推遲一事,中方已就此向美國國會和行政部門提出嚴正交涉,並表明嚴正立場,要求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取消波洛西訪台計劃。

美國海軍預測中心:2030年共軍攻打台灣!最終只會出現四種結果!告訴大家我的看法、指出他沒提到的關鍵!《蕭若元:蕭氏新聞台》2022-04-1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f_4MwsOvUE
[youtube]5f_4MwsOvUE[/youtube]

[ 本帖最後由 5AR4 於 2022-4-13 10:58 編輯 ]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2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