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Taiwan 台灣
共軍若「封鎖台灣」 日專家:反將賦予台灣「國家」地位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036196

共軍本月上旬「圍台」實彈射擊演習,時間經過近1個月,共軍暴走的後遺症也逐漸浮現,日本《產經新聞》引述專家分析指出,中國「封鎖台灣」不但會重創自身經濟,也可能反而賦予台灣在國際法上的地位

報導指出,中國不承認台灣是一個國家,一旦對台發動戰爭,會主張是根據國內法進行對謀反勢力的鎮壓,是一種內戰,而非國際武裝紛爭

但依國際法規定,公海和專屬經濟區 (EEZ))允許航行和飛行自由,原則上不得對此區域航行的外國船舶進行干涉。例外情況是適用戰時國際法的「國際武裝衝突」發生之際,在這種情況下,可合法在一定的海域部署軍艦,攔截所有進出船隻

這次共軍東部戰區在台灣北部、西南部、東南部海域及空域進行聯合海空演訓,強調目的之一就是「提升海空協同封控實戰能力」。

大阪學院大學國際法教授真山全指出,中國若對台灣周邊的公海或專屬經濟區進行實質封鎖,台灣將獲得「國家」 或「交戰團體」的法律地位

因為若於「內戰」的情況下,對公海或EEZ的外國船舶實施封鎖,屬於違法行為,要避免違法,就必須承認台灣為「交戰團體」,讓「內戰」變成「國際武裝紛爭」。一旦台灣被承認為「交戰團體」,就能適用日內瓦公約等武力衝突的法律權利和義務,與中國形成對等地位。

即使中國未公開承認台灣為「交戰團體」,一旦中方在公海或EEZ實施干涉外國船隻的「封鎖」行動,也將被視為「默許批准」。因此,中方若拒絕批准,其「封鎖」行為就可能被認定為違法。

而且台灣已具有國家的實際狀態,屆時可能會有主張台灣不僅是一個「交戰團體」,並默認台灣為一個「國家」。

報導指出,對中國而言,「封鎖」台灣存在著國際法的風險,為此,中國可能不會使用「封鎖」的字眼,而是以避免在戰鬥中遭到誤射的「危險水域」名義,以達到封鎖的效果。未來中國將如何釐清問題面臨國際法的「法律戰」,值得關注。


日前防相促擬撤僑方案
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2-08/0...612359.htm

日本宣稱「撤僑」,其實是讓自衛隊「師出有名」介入台海的好理由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55685

日本前防衛大臣 促擬妥撤僑方案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0118?chdtv

日本熱議╱台灣有事撤僑問題 可成台日安保對話切入點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1535923

中國四日發動封鎖台灣的實彈演習,讓日本更感受到「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的迫切性,尤其是撤僑問題近來成為熱門話題。台灣一直希望與日本就安全保障議題進行高層級對話,卻始終難以突破日台無邦交的關卡,迫在眉睫的「撤僑」議題應該會是一個很適合的切入點。

日智庫兵推 顯示撤僑難題
共軍發動圍台演習後,日本智庫「日本戰略研究論壇」舉行一場為期兩天的兵棋推演,有十多位國會議員參與,其中包括前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上月訪台的前防衛副大臣長島昭久,以及本週訪台的日華懇事務局長木原稔等人。這場兵推設定的三套劇本包括共軍同時對台灣與尖閣諸島(釣魚台列嶼)發動攻擊、相關地區日本國民及旅台日僑避難的應對,以及中國的核武威脅等。

關於撤僑部分,經過兵推發現多項問題,一旦中國對台灣周邊發動飛彈攻擊,日本將無法利用民航機和船舶撤僑,而且事態升級到日本遭「武力攻擊」時,自衛隊將以防禦為優先,恐怕沒有餘力分擔撤僑的運輸工作。兵推結果認為,在有事狀況發生前,僅鼓勵民眾使用民航機等自主撤離並不足夠,應該進行法制準備建立一套機制,以便在更早的階段開始撤離。

沖繩縣石垣市長中山義隆日前受訪時表示,共軍武力犯台同時攻打尖閣諸島的可能性極高,台灣距離與那國島僅約一百公里、距離石垣島約兩百公里,一旦台灣有事,台灣居民也可能搭乘漁船到石垣島避難,甚至透過當地民航機進入日本本土。他認為,這不是石垣島本身的問題,也涉及日本整體的安全保障。

日本沖繩縣石垣島、宮古島等先島群島的居民約十萬人,居住在台灣的日僑約二.五萬人、旅客也約二.五萬人,滯留中國的日僑則約一一○萬人。

撤僑問題在這次共軍圍台演習後成為日本政壇討論度極高的議題之一,自民黨外交部會長佐藤正久在日前的政論節目中呼籲,政府應及早規劃避難計畫,尤其對居住在台灣的兩萬多名日僑撤離保護計畫,有必要和台灣與美國進行合作。

民間合作有侷限 須靠政府間協議
從阿富汗和烏克蘭危機可發現,撤僑工作僅靠民間層次的合作有其侷限,必須有政府間的協議,即使台日沒有邦交,但遲早必須在這項議題上面對面,這是一個提升台日安保對話層次的可行切入點,問題在於台灣是否已注意到其重要性,以及將端出什麼方案與日本交手。

憂中國入侵 共同社:台日討論撤僑計畫
https://udn.com/news/story/6809/6583881

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國會議員週四(9月1日)表示,日本國會與台灣政府已經同意,就中國可能入侵台灣的情況下,討論該如何撤離在台的日本公民。

共同社指出,該協議是在日本國會議員代表團與8月訪問台灣時達成的。日本國會議員木原稔表示,由於日本與台灣沒有外交關係,官方無法直接接觸,因此國會代表團將代替該國政府行事。

致力於加強日台關係的自民黨眾議員木原稔,是上個月22日與日本國會友台團體「日華議員懇談會」一同出訪台灣的代表團成員之一。

此前,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於8月初拜訪台灣後,北京在台灣周邊地區進行大規模的軍事演習,以報復華盛頓加強和台灣在安全和經濟領域的合作。

根據日本駐台機構「日本台灣交流協會」統計,包含短期停留在內的在台日本公民數量約2萬人。

共同社報導,過去當一個國家發生緊急情況時,日本通常會派出自衛隊的飛機協助撤離其國民,但不確定若台海爆發衝突時撤僑專機是否能降落台灣,因為中國政府將其視為「領土不可分的一部分」。

根據木原說法,雖然私人飛機和船舶可以在中國入侵前用於疏散,但日本國會議員和台灣的高層官員之間尚未就此展開全面討論。

共同社指出,由於日本外務省不能與台灣進行正式談判,日本國會和企業將在閉門會議上與台灣的部長級官員接觸,討論與中國有關入侵前和入侵後的撤離方案。

在日本國會議員8月22至24日訪台期間,木原與日華議員懇談會會長、眾議員古屋圭司,與台灣的官員如總理蘇貞昌和外交部長吳釗燮會面。

日本在1972年宣布與台灣斷交後,與北京建交。自此之後日本以台灣進入以私營部門為主導的經濟關係,民間在教育、藝術和體育等領域有廣泛交流。

習帝夢路人皆知|護台灣眾志成城|#明居正 #矢板明夫 #汪浩|@華視三國演議|2022090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BDdPuUzZ4o
[youtube]mBDdPuUzZ4o[/youtube]

精彩片段》明居正:二十大路線與過去不同...【年代向錢看】2022.09.0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XnqLvn7-MI
[youtube]PXnqLvn7-MI[/youtube]

【三國演議精華】習誤判形勢一錯再錯 與全世界為敵咎由自取|華視新聞 2022083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QqMxR-RU4M
[youtube]jQqMxR-RU4M[/youtube]

習近平作繭自縛|李克強落井下石|#明居正 #矢板明夫 #汪浩|@華視三國演議|2022082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BTqkvwMDxQ
[youtube]8BTqkvwMDxQ[/youtube]

美中大戰產業鏈|民主矽盾保台灣|#黃欽勇 #矢板明夫 #汪浩|@華視三國演議|2022080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U29vrzevts
[youtube]LU29vrzevts[/youtube]

[ 本帖最後由 KT150 於 2022-9-3 12:28 編輯 ]
Reply
美連環出口術 圖阻大陸攻台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chin...00178_001/

國安顧問:威脅明顯 副參謀長瞄準解放軍核心後勤

兩岸局勢持續緊張,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周三受訪時表示,中國大陸對台動武仍然是明顯的威脅,台灣周邊可能發生軍事偶發事件。另外有美軍將領揚言,一旦北京武力攻台,美方將攻擊解放軍的核心後勤支援

沙利文未有預測解放軍可能攻台的時間,但指北京的官方政策無排除對台動武。他計劃會晤國會領袖,討論民主共和兩黨提出的《台灣政策法》法案。

該法案被視為改變美國對台灣政策,內容包括把台灣列為美國的「主要非北約盟友」、對台灣提供45億美元(約351億港元)防衞援助、支持台灣加入國際組織。

沙利文:未計劃中美領導人會面

沙利文強調美國的立場一直堅定不移,繼續反對以武力改變現狀的行為;又說目前沒有計劃安排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11月在印尼峇里出席20國集團峰會時會面,預計即使兩人會面,亦不會達成任何重大協議。他提到美方目前未發現中國向俄羅斯,提供「大規模武器支援」俄方侵略烏克蘭。

美國空軍副參謀長希諾特(Clinton Hinote)周二視像參加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會議時,談到美軍應對解放軍攻台,揚言令針對美國盟友的進攻變得非常、非常困難,希望北京盤算逾越台灣海峽及攻台的難度時考慮此事;美軍會以一切努力阻止北京進犯台灣,使之成為中國大陸史上最艱難的軍事行動

希諾特:不想見大陸向日射導彈

希諾特重申美國尋求維持台灣海峽現狀,不想見證中國大陸軍力延伸台灣海峽、進攻台灣或向日本發射導彈。

解放軍上月初圍台實戰化演訓期間,發射東風短程彈道導彈並飛越台灣上空,部分更墜落日本專屬經濟區海域。美國空軍一架RC135U偵察機周四從日本沖繩縣嘉手納基地出發,飛至台灣海峽南部空域。

解放軍45架次飛機台周邊活動

另外,台灣行政院長蘇貞昌周三主持會議,指面對境內破壞分子或境外敵對勢力可能趁機利用危險化學物質、物品進行各式破壞,相關單位需要提升危機意識。台灣國防部通報,解放軍昨日出動45架次飛機及7艘次艦艇在台灣周邊海空域活動,其中25架次飛機逾越台灣海峽中線及其延伸線進入台灣西南空域。
Reply
美國會將審議《台灣政策法案》 台灣前立委:若通過台海風暴開始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813651

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14日將審議《台灣政策法案》草案(Taiwan Policy Act of 2022),前民進黨立委郭正亮表示認為,美國參議院通過機率非常高,「只要參議院通過,台海風暴就開始了,且會主導未來美國和台灣的選舉」。

郭正亮指出,該法案值得大家關注,更稱比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又譯作波洛西或裴洛西)訪台更嚴重。

《台灣政策法》全名為「2022年台灣政策法案」(Taiwan Policy Act of 2022),由美國民主黨籍參議員兼參院外委會主席梅嫩德斯(Bob Menendez)和共和黨籍參議員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共同提出,原定8月3日在美國參議院外委會討論,但據中央社報道,最終因主席梅嫩德斯以須參與院會事宜為由,決定延期。

《台灣政策法》若通過,美方未來4年將在安全協助方面提供台灣近45億美元的援助,以增強台灣防衛能力,此法案還將指定台灣為「主要的非北約盟友」。郭正亮9日在TVBS政論節目《新聞大白話》指出,自己閱讀完該法案,認為這是美國有史以來,戰略最清晰的法案,而且有法律約束力,不像以前都是授權法案。

郭正亮分析,《台灣政策法》並非《台灣關係法》的加強版,而是新的法案除「共同防禦」和「承認台灣」這沒做之外,包括介入台灣軍事規劃、執行細節,都寫進法案中。「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將改為「台灣代表處」,台灣並能成為非北約成員的主要夥伴,每一項目都非常敏感,美國國會要主導美台關係,提升到戰略清晰的程度。

郭正亮認為,《台灣政策法》對於國民黨、民進黨都很難拒絕,可是會有後果。他分析,9月14日美國參議院通過這項法案的機率非常高,若參議院通過了,台海風暴就開始了,很可能直接主導台灣、美國年底的選舉。

美國白宮國安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9月7日接受彭博社採訪曾表示,他將與國會領袖會面,討論《台灣政策法》(Taiwan Policy Act),他坦承「部分內容讓我們有些擔憂」,但並未詳細說明情況。

沙利文又表示,「我認為台灣周邊可能出現軍事偶發事件的威脅仍然顯著。」他強調,美國立場一直堅定不移,會持續反對任何以武力改變現狀的行為。

華府據報擬拉攏歐盟制裁中國 阻北京對台動武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8%8F...33665.html

《路透》引述華盛頓消息人士報道,華府研究向中國展開制裁行動,以阻止北京政府向台灣動武,台灣則尋求歐盟制訂同類行動。

報道稱,美國研究應否對北京政府實施制裁,以阻止中國對台動武,台灣也認同這種做法,並指制裁不應只限於貿易與投資,而是要更廣泛及具阻嚇力,以壓制中國在台灣海峽的軍事活動。消息人士沒有提及具體制裁建議。

同時,華府與台灣也尋求歐盟作出同樣行動,令到制裁更具效力。

[ 本帖最後由 愛新覺羅 於 2022-9-13 21:54 編輯 ]
Reply
拜登指若大陸攻台美軍將防衛台灣 中方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
https://news.now.com/home/international/...sId=490823

美國總統拜登接受美國傳媒訪問時表示,若大陸對台動武,美國將派兵防衛台灣。中方對有關言論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敦促美方慎重妥善處理涉台問題。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節目《60分鐘時事雜誌》當地周日晚播出總統拜登的專訪。被問及對台灣的立場,拜登指美國同意很久之前簽署的文件,包括「一個中國」政策,還說台灣自行決定「獨立」問題,美國不會推動或鼓勵「台獨」,強調有關問題是台灣的選擇。

拜登亦指出,如果出現前所未有的攻擊,美軍將會防衛台灣。主持追問拜登美軍是否會在大陸攻台時防衛台灣,拜登回答「是」

對於兩岸軍事衝突,美國一直採取戰略模糊政策,不表明一旦大陸對台用武,美國會否出兵協防台灣。

白宮發言人在拜登此次受訪後,澄清美國對台政策不變。

在北京,外交部表示美方言論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

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中方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我們願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同時我們絕不容忍任何旨在分裂國家的活動,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

中方敦促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慎重妥善處理涉台問題,不向「台獨」勢力發出任何錯誤信號。

此次並非拜登首次承諾會防衛台灣。他去年十月被問及一旦大陸攻台,美國是否會保護台灣時,他回答「是」,指美國有承諾這樣做,白宮發言人當時亦澄清美國對台政策並未改變。

拜登確認大陸攻台將協助防衛 重申不鼓勵台獨(有片)
https://www.am730.com.hk/%E5%9C%8B%E9%9A...87-/338982

美國總統拜登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節目「六十分鐘時事雜誌」(60 Minutes)訪問時再次表示,若台灣遇襲,美軍將協助防衛台灣,但重申華府長久以來的一中政策並無改變,並無鼓勵台灣獨立,形容這是台灣的決定。

拜登在訪問中被問到,一旦台灣遭受攻擊時,美軍會否協助台灣防衛,拜登回應指,如果出現史無前例的襲擊,將會這樣做。主持再要求澄清,台灣的情況是否與烏克蘭不同,如果大陸武攻台灣,美軍將保衛台灣,拜登簡單回應「是」。拜登又強調,美方會恪守「一個中國」政策,美方並不鼓勵台獨,台灣可自行決定。

白宮官員在錄影訪問後向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重申,華府的台灣政策不變,在協防台灣的問題上維持「戰略模糊」,但《台灣關係法》訂明,美國有義務協助台灣裝備,自我防衛。

台稱將持續強化防衛
台方表示感謝,指出拜登政府上任以來,一再重申美國對台灣堅若磐石的安全承諾,以公開發言和具體行動支持台灣,台方將持續強化自我防衛,深化台美緊密安全夥伴關係。

北京一直強調,將繼續採取有力措施,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敦促美方立即停止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錯誤信號。

President Biden on Taiwan | 60 Minut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ddUGD8jcR4
[youtube]EddUGD8jcR4[/youtube]

【美台互動】拜登挑明「中共犯台」美軍將介入 台北:展現華府高度重視台灣安全
https://www.rfa.org/cantonese/news/htm/t...60829.html

美國總統拜登周日(18日)在美媒專訪中表示,若中國侵犯台灣美國部隊將會出面防衛。台灣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就此表示,拜登上任後已一再重申對台安全承諾,展現對台灣安全的高度重視與堅定支持。民進黨立委許智傑認為,拜登講話給台灣注入強心針,也更能有效嚇阻中國挑釁攻台。

美國總統拜登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六十分鐘時事雜誌」(60 minutes)專訪表示,美國對捍衛台灣具有承諾,台灣就其獨立做出自主判斷(Taiwan makes their own judgments about their independence),我們不鼓勵台灣獨立,這是他們自己的決定(that's their decision)」;拜登總統並表示「如果台灣遭到前所未見的攻擊,美國將會出兵防衛台灣」。

台灣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表示,外交部對拜登講話表示感謝。

歐江安說:白宮官員事後表示美國對台政策不變,並重申依據《台灣關係法》(TRA)提供台灣所需防衛能力。對於拜登總統再度重申美國政府對台灣堅若磐石的安全承諾,外交部表示誠摯感謝。 自拜登政府上任以來,已一再重申美國對台灣的安全承諾;尤其本(2022)年8月以來中國無端在台海地區升高軍事挑釁,拜登政府已經多次以公開發言及具體行動力挺台灣,包括美國資深官員公開聲明、促成「七大工業國集團」(G7)及歐盟外長的聲明。

歐江安重申,台灣將致力維護印太地區和平與繁榮。

歐江安說:面對中國的軍力擴張與挑釁行徑,我國政府將持續強化自我防衛能力,堅定對抗威權主義的擴張與侵略,同時深化台美緊密安全夥伴關係,並與所有理念相近國家加強合作,共同堅決維護台海安全、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及印太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繁榮。

民進黨立委許智傑認為,拜登講話能有效嚇阻中國挑釁攻台。

許智傑說:為防止中國武力犯台的野心,感謝拜登明確表示戰略清晰化,改變以往對台模糊政策,清楚表達與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不同,美軍將會保護台灣,這給台灣注入一個強心針,也更能有效嚇阻中國挑釁攻台,我們台灣不求戰也不懼戰,會繼續建構刺蝟台灣、提升國防產業、與民主國家一起捍衛自由民主。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立委趙天麟回應傳媒提問指出,拜登已經不是第一次做這樣的表述,而美國無意改變印太地區及台海現狀,但中方已片面用軍事行動試圖要改變現狀。

趙天麟表示,當有一方試圖改變現狀、成為麻煩製造者,美方自然會在戰略上或戰術上阻止這個狀況發生;美方在整體政策未改變下,為了因應中方片面試圖改現狀,因此做一個比較強而有力的表態,而朝戰略清晰這個方向更具體化,應該是可以看到的趨勢。

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回應表示,中國已經對美國提出「嚴正交涉,中方會保留所有必要措施來因應分裂國家的活動」。

毛寧說,美國要「小心適當地」處理與台灣有關的議題,不要對台灣獨立勢力送出「錯誤信號」。又指,美國不要嚴重損害中美關係以及台灣海峽的和平。

拜登:若大陸攻台美軍將防衞台灣
白宮澄清「對台政策不變」

https://www.exmoo.com/article/206875.html
Reply
「讓台自決獨立」更令京擔憂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chin...00178_002/

美國總統拜登去年初上任以來,已經四度公開發表軍事介入兩岸衝突的言論,均與美國政府現行「戰略模糊」政策相違背,被質疑是「戰略混亂」而非國內呼聲漸高的「戰略清晰」。惟學者認為他今次作出「由台灣決定是否獨立」的表態,相比明確表示美國出兵保衞台灣,這更加令北京憂心。

分析員質疑為防共和黨批評

國際預防危機組織中國高級分析員蕭嫣然表示,拜登是次專訪涉及兩岸局勢的最重要部分是「台灣獨立自決說」,因為美國政府長期以來的政策都是美方不支持台灣獨立,亦反對兩岸任何一方單方面改變現狀。美國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亞洲計劃主任葛來儀指出:「這是拜登第2次說我們應該讓台灣決定是否獨立,這將比他說如果台灣受到攻擊,美國將保衞台灣更令中國大陸擔心。」

拜登上述涉及「台獨」的言論,可能被北京解讀為不阻止台灣獨立。美國前中央情報局東亞國家分析員卡爾弗認為拜登應清楚表達有關立場,指「自1979年以來,每一位美國總統都說不支持台灣獨立」,質疑對方為了防範共和黨的批評,擺出玩世不恭的姿態,直言這種立場無法令人放心。

在美國出兵保衞台灣問題方面,美國前國防部中國、台灣和蒙古事務辦公室主任唐安竹指,任何美國防務的具體性質並代表美軍進駐台灣,在中國大陸攻台的情況下,五角大樓將向拜登提供一系列的調動美軍選項,包括在近海動用美國海軍部隊或空中力量,又或只是派美軍到區內現身。

拜登:倘大陸出兵 美防衞台灣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chin...00178_001/
[Image: 0920-00178-001b3.jpg]
上任第4度 攪局發警告 京促勿站中國人民對立面

美國《台灣政策法》草案上周三通過國會立法第一關,為全面提升美台軍事關係鋪路後,總統拜登在周日播出的專訪再次確認,一旦中國大陸對台動武,美軍會防衞台灣,更稱由台灣決定是否獨立;白宮事後澄清對台政策不變。北京提出嚴正交涉,敦促美方不要站在14億中國人民的對立面。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主持人問及拜登的對台立場,他指美國同意很久之前簽署的文件,美方維持「一中政策」,台灣自行決定獨立的問題,美國沒有鼓勵「台獨」,強調這是台方決定。

白宮事後澄清對台政策不變

主持人追問:「但美軍會防衞台灣?」拜登表明:「是,若發生史無前例的攻擊。」主持人之後問:「所以不同於烏克蘭,美國部隊、美國男女士兵在中國大陸攻台時防衞台灣?」他回答說:「是。」這是他上任以來第四度公開發表軍事介入兩岸衝突的言論。白宮事後稱對台政策不變。

曾致電中方 促勿違涉俄制裁

此外拜登透露陸俄領導人今年2月在北京冬奧見面,不久後他致電中國大陸領導人,要求對方不要違反西方涉俄制裁:「我致電中國大陸領導人,不是威脅,只是告訴他,我們見面很多次,若你認為中國大陸違反對俄制裁後,美國人和其他人繼續投資中國大陸,我想你犯下巨大錯誤,但這是你的決定。」

拜登沒有交代通話時間及詳情,陸美領導人今年3月通電話,當時白宮指拜登說明向俄羅斯提供物質支援的後果。拜登向主持人稱,暫無證據顯示中國大陸向俄羅斯提供武器或其他支援,不認為陸俄關係會置美國於更複雜的新冷戰。

美台1979年斷交後,歷屆美國政府一直奉行「戰略模糊」政策,它是指美方在兩岸戰爭危機的模糊立場,不表明如何應對中國大陸攻打台灣;近年美國國內愈來愈多呼聲主張「戰略清晰」,要求白宮明確表示北京對台用武的回應政策。

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昨指,拜登的言論嚴重違反「一中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嚴重違背美方做出的不支持「台獨」的重要承諾,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嚴重錯誤信號。她促美充分認識台灣問題極端重要性和高度敏感性,切實把美國領導人作出的不支持「台獨」承諾落到實處,慎重、妥善處理涉台問題,以免進一步嚴重損害陸美關係及台灣海峽和平穩定。

俄高層晤楊潔篪 撐一中原則

拜登上周四接受是次訪問,大陸與俄羅斯領導人同一天在烏茲別克斯坦會晤。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昨在福建省與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秘書帕特魯舍夫,共同主持陸俄第17輪戰略安全磋商。帕特魯舍夫表示,俄方堅持「一中原則」,堅決支持北京在台灣問題上為維護主權和領土完整所採取的舉措。中央政法委副書記、公安部部長王小洪等人亦參加磋商。

美隱形艦劍指中國 首度部署西太平洋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2...2_001.html
美軍驅逐艦及加國護衞艦穿越台海 勢觸怒北京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2...2_001.html

倘陸武力攻台 民調:過半民眾對綠營沒信心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20...2_001.html

台灣民意基金會周二(20日)公布最新民調指,倘若中國大陸武力攻台,51.5%民眾對民進黨政府保衞台灣的能力沒信心,其中30.4%「一點也沒信心」。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認為,蔡英文領導的政府如何安定民心,已是當務之急。

民調隨機訪問1,005名20歲以上的台灣民眾,問題包括「倘若明天大陸對台灣發動戰爭,誰會贏得最後勝利?」結果顯示,51.2%覺得大陸會贏,29.6%覺得台灣會贏,10.7%很難說。游盈隆分析,即使台灣面對號稱世界第二大軍事強國,只有稍過半數民眾覺得中國會贏,意味「台灣人樂觀以對的還不在少數」。

台灣總統蔡英文周一(19日)在美國非牟利組織的峰會發表預錄演說指,近年來台灣面對來自中國日益升高的威脅;各國只有齊心協力、相互支持,才能成功抵禦威權政權的擴張主義。她相信將台灣納入聯合國體系,各國能更加緊密合作應對未來的挑戰,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全球秩序。

拜登護台言論 美印太事務協調官:不言而喻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20...2_001.html

台情報高官 入境泰照片曝光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chin...00178_007/

王毅會見基辛格 促妥善管控台灣問題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20...2_001.html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周一(19日)在美國紐約會見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王毅強調,當務之急是妥善管控台灣問題,否則將對中美關係產生顛覆性影響;又指要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美方應認真回歸一個中國本義,明明白白反對和制止「台獨」。他希望基辛格繼續發揮獨特重要作用,助力兩國關係早日重回正軌。

王毅表示,中國對美政策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但美方出於錯誤的對華認知,執意把中國視作最主要對手和長期挑戰,一些人甚至把中美交往成功的故事描繪成失敗的敍事,不尊重歷史。他提到美國眾議長佩洛西訪台、美參議院審議《台灣政策法案》、有關協防台灣的言論,都嚴重挑戰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破壞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如觸犯《反分裂國家法》,中方必將採取堅決行動,捍衞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今年是美國已故前總統尼克遜訪華和《上海公報》發表50周年。基辛格回顧當年與中國領導人達成《上海公報》的歷史經緯,表示應充分認識台灣問題對於中國的極端重要性,美中之間要對話而不要對抗,應打造和平共處的雙邊關係。

王毅還與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美國商會代表成員座談,他指出中美關係陷入建交以來的低谷,不少人擔心中美將進入新冷戰。當前中美關係前景中的確定性愈來愈少,但中方自身的發展前景、改革開放的決心、中方對美政策、中方繼續加強兩國經貿合作的態度,以及中美開展多邊協調的意願都是確定的。
Reply
中央台辦:兩岸統一後 台灣可以實行不同於大陸的社會制度
https://www.hk01.com/article/816955

中共中央宣傳部周三(21日)上午10時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請中央台辦副主任陳元豐介紹中共十八大以來對台工作和兩岸關係發展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陳元豐表示,過去十年對台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十年中,兩岸政治交往取得歷史性突破。我們推動實現1949年以來兩岸領導人首次會晤、直接對話溝通,將兩岸交流互動提升到新高度,成為兩岸關係發展道路上一座新的里程碑。雙方兩岸事務主管部門在共同政治基礎上建立常態化聯繫溝通機制,兩部門負責人實現互訪、開通熱線。

十年中,兩岸對話協商形成新局面。我們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推進兩岸政黨黨際交流,與台灣有關政黨、團體和人士就兩岸關係與民族未來開展對話協商,達成多項共識並發表共同倡議,與台灣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探索「兩制」台灣方案。

十年來,在大陸台胞逐步享受同等待遇和發展機遇。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踐行「兩岸一家親」的理念,以兩岸同胞福祉為依歸,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完善促進兩岸交流合作、保障台灣同胞福祉的製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實行卡式台胞證,實現福建向金門供水,制發台灣居民居住證,逐步為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同等待遇,持續率先同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

十年來,兩岸貿易和台商對大陸投資顯著增長。 2011年兩岸貿易額為1600.3億美元,2021年兩岸貿易額增至3283.4億美元,十年間翻了一番。截至2011年,台商投資大陸項目累計85772個,到2021年底,台商投資大陸項目累計達124142個,十年間增長44.7%。大陸穩居台灣地區最大出口市場、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台商島外投資第一大目的地。

十年來,兩岸人員往來和各界交流持續擴大。我們團結廣大台灣同胞,排除「台獨」分裂勢力干擾阻撓,推動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和人員往來走深走實。舉辦海峽論壇、上海台北城市論壇、海峽青年論壇等一系列兩岸交流活動,保持了兩岸同胞交流合作的發展態勢。 2011年兩岸人員往來710萬人次,其中台胞來大陸526萬人次;2019年兩岸人員往來約900萬人次,其中台胞來大陸超過600萬人次。近3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線上交流成為兩岸同胞交流互動的主要形式,台灣各界實際參與人數和線上可及人數屢創新高。

十年來,反「獨」促統大勢不斷增強。我們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和外部勢力干涉,有力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依法打擊「台獨」頑固分子,有力震懾「台獨」分裂勢力。妥善處理台灣對外交往問題,鞏固發展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格局。

陳元豐指出,當前,在國內國際兩個大局都發生深刻複雜變化的時代背景下,推進祖國完全統一面臨著新的形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統一的時、勢、義始終在祖國大陸這一邊。新時代我們反對「台獨」分裂和外來干涉的力量更強,實現祖國統一的意志和決心更加堅定。任何勢力的阻撓破壞,都無法改變祖國統一的歷史大勢。

「一國兩制」具體實現形式會充分考慮台灣現實情況

中央台辦宣傳局局長、新聞發言人馬曉光介紹,「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我們解決台灣問題的基本方針,也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體現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中華智慧。和平統一後,「一國兩制」在台灣的具體實現形式會充分考慮台灣現實情況,會充分吸收兩岸各界意見和建議,會充分照顧到台灣同胞利益和感情。 「一國兩制」是為解決兩岸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不同而提出的最具包容性的方案,是和平的方案,民主的方案,善意的方案,共贏的方案。按照「一國兩制」實現兩岸和平統一,將給台灣經濟社會發展和廣大台灣同胞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兩岸統一後,台灣可以實行不同於祖國大陸的社會制度。台灣同胞可以在和平安寧的狀態下生活和工作。祖國大陸將更有條件、更好地照顧台灣同胞。在確保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前提下,台灣同胞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將得到充分尊重,台灣同胞的私人財產、宗教信仰、合法權益將得到充分保障。所有擁護祖國統一、民族復興的台灣同胞將在台灣真正當家作主,參與祖國建設,盡享發展紅利。

兩岸統一後,兩岸經濟合作機制化、制度化更加完善,以大陸市場為廣闊腹地,台灣經濟發展空間更大,競爭力更強,產業鏈供應鏈更加穩定通暢,創新活力更加生機勃勃。長期困擾台灣發展和民生改善的眾多難題,可以在兩岸融合發展、應通盡通中得到解決。台灣財政收入盡可用於改善民生,多為老百姓做實事、辦好事、解難事。

兩岸統一後,台灣的文化創造力將得到充分發揚,兩岸同胞共同傳承中華文化、弘揚民族精神,交流互鑑、化育後人,台灣地域文化在中華文化根脈的滋養中更加枝繁葉茂、煥發光彩。

兩岸統一後,台灣同胞發展空間將更大,在國際上腰桿會更硬、底氣會更足,更加安全、更有尊嚴,共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榮耀。

必須強調的是,中國的統一,不會損害任何國家的正當利益包括其在台灣的經濟利益,只會給各國帶來更多發展機遇,只會給亞太地區和世界繁榮穩定注入更多正能量,只會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世界和平發展和人類進步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此外,有媒體提問稱,輿論認為大陸方面可能將會「以武促統」,大陸方面對於解決台灣問題,實現完全統一有無時間表?對此,馬曉光表示,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願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

他稱,這種高度自信來自於國家的發展進步,來自於14億多中國人民的強大民意支持,來自於中華悠久歷史文化,所以說願意繼續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前景。同時,大陸也必須把話講清楚,大陸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和意志堅定不移,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勢力侵犯和分裂祖國的神聖領土。如果「台獨」分裂勢力或外部勢力挑釁逼迫甚至突破紅線,大陸將不得不採取斷然措施。「台獨」分裂勢力企圖「以武拒統」、「倚外謀獨」,只會加快自身滅亡。

他表示,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這是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的歷史大勢。台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產生,必將隨民族復興而解決,在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我們一定能夠實現祖國完全統一。

中央台辦:敦促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

中央台辦研究局局長仇開明表示,當前台海形勢嚴峻複雜,原因是民進黨當局堅持「台獨」分裂立場,勾連外部勢力不斷進行謀獨挑釁,美國一些勢力出於霸權心態和冷戰思維,變本加厲「以台製華」,為此民進黨當局大肆鼓吹「兩岸互不隸屬」謬論,美國不斷虛化掏空一個中國原則,以達到其政治目的。我們要徹底揭露,以正本清源還其本來面目,無論是「互不隸屬」謬論,還是美方掏空一個中國原則,都是試圖歪曲台灣問題的性質和現狀、否定一個中國原則。

仇開明指出,台灣自古屬於中國的歷史經緯清晰、法理事實清楚。大量史書和文獻記載了中國人民早期開發台灣的情境,也記載了自12世紀中葉起,中國歷代中央政府開始在澎湖、台灣設治,實施行政管轄的情況。

台灣問題的產生和演變同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命運休戚相關。 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西方列強入侵,中國陷入內憂外患、山河破碎的悲慘境地,台灣更是被外族侵占長達半個世紀。 1943年,中美英三國政府發表《開羅宣言》,明確規定把日本竊取的包括台灣和澎湖列島在內的中國領土歸還中國。 1945年,《波茨坦公告》重申《開羅宣言》條款必將實施。 1945年,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經過浴血奮戰,取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台灣隨之光復,重回祖國懷抱。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取代中華民國政府成為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這是在中國這一國際法主體沒有發生變化情況下的政權更替。中國的主權和固有領土疆域沒有改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享有和行使中國的主權,其中包括對台灣的主權。由於內戰延續和外部勢力干涉,海峽兩岸陷入長期政治對立的特殊狀態。

1971年10月,第26屆聯合國大會通過第2758號決議,決定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這一決議不僅從政治上、法律上和程序上徹底解決了全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而且明確了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只有一個,不存在「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問題。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處理涉及台灣問題均遵循一個中國原則。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中國同181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普遍共識和公認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

有關歷史事實、法理基礎和國際現實充分證明,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從未改變,也不可能改變。儘管海峽兩岸尚未完全統一,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從未分割,民進黨當局出於「台獨」本性和政治私利,散佈、炒作所謂「兩岸互不隸屬」、「台灣地位未定」等謬論,否定和挑戰一個中國原則,是歪曲事實、混淆視聽。

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來干涉。中美兩國建交以妥善處理解決台灣問題為前提,一個中國原則是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明確闡述了美國在台灣問題上所做的承諾。美國政府在1972年《上海公報》中明確表示「美國認識到,在台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在1978年《中美建交公報》中明確承諾,「美方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國人民將同台灣人民保持文化、商務和其他非官方關係」,「美國承認中國立場,即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然而,近年來美方卻在不斷虛化掏空一個中國原則,公然違背其在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中就一個中國原則作出的承諾,開歷史倒車。我們堅決反對。我們敦促美方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慎重妥善處理台灣問題。

仇開明強調,正如白皮書所指出的,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歷史事實和法理事實不容置疑,台灣從來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中國一部分的地位不容改變。任何歪曲事實、否定和挑戰一個中國原則的行徑都將以失敗告終。

更多的惠台利民政策措施將出台

中央台辦新聞發言人朱鳳蓮介紹,近年來,兩岸人員往來和各領域交流不斷擴大,已經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的交流格局。

朱鳳蓮稱,2015年實施台胞來往大陸免簽注政策,全面實施卡式台胞證,進一步方便了台胞往來兩岸,當年達到985萬人次峰值。 2020年以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因素和民進黨當局設置政治障礙的影響,線上交流已經成為兩岸同胞交流互動的主要形式,兩岸各界每年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了近千場交流活動。

會同各地區各部門相繼出台了一系列惠及台灣同胞的政策措施,為台胞提供大陸的發展機遇、落實同等待遇,包括制發台灣居民居住證、取消台灣居民就業許可證、擴大台胞在事業單位就業試點、擴大對台招生、保障台胞在大陸參與職業資格考試和社會保險、台胞在大陸免費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等。

現在越來越多的台灣同胞在大陸找到了發展舞台。累計設立了78家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和示範點,服務和入駐台灣青年創業項目企業220多個,有兩千多名台灣青年學者在大陸高等院校任教。每年有近三千名台灣大學生在大陸高等院校獲得獎學金,有近千名台胞已經考取了大陸各類熱門行業的職業資格證書,有近三百名在大陸工作生活的台胞獲得了地市級以上的五一勞動獎章、五四青年獎章、三八紅旗手、五好家庭等榮譽稱號。

現在兩岸的交流已經更多面向基層民眾、面向年輕一代。兩岸民間交流的最大平台海峽論壇已經連續舉辦了13屆,兩岸城市交流的重要平台「上海—台北城市論壇」連續舉辦了13屆。兩岸科技、教育、醫療衛生、體育、宗教和民間信仰、工會、婦女等各領域各界別的交流廣泛開展,每年舉辦數百場的台灣青少年夏(冬)令營、研習營,以及海峽青年節、海峽青年論壇等大型交流活動,吸引數以萬計的台灣青少年參與。在大陸台胞也都積極參與助力扶貧攻堅、鄉村振興及支教義診、賑災助困、抗擊疫情等志願服務。

朱鳳蓮稱:「展望未來,我們將出台更多的惠台利民政策措施,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持續為兩岸各界交流合作創造有力條件,促進兩岸同胞加深相互了解,增進互信認同,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統一進程。」

另外,她表示,美國等外部勢力打「台灣牌」,不斷虛化掏空一個中國原則,縱容「台獨」分裂勢力冒險挑釁,把台灣當做遏制中國發展進步、阻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棋子,導致台海形勢緊張持續升級,嚴重損害台灣同胞利益福祉和光明前途。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在今年8月不顧中方強烈反對,執意竄訪中國台灣地區,是台美勾連的嚴重升級,是對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嚴重侵害,是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嚴重違背,是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的嚴重踐踏,是美國對中國作出嚴肅政治承諾的背信棄義,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嚴重錯誤信號。我們對此給予嚴厲譴責和強烈抗議,並採取了一系列堅決有力的反制行動。
Reply
蓬佩奧下周訪台晤高雄市長 赴經貿論壇演講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20...2_001.html


中國若武力犯台 美國議員逼問花旗等大行是否會從中國撤出業務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4%B8...05342.html

花旗集團的Jane Fraser被迫回答如果中國解放軍入侵台灣,她的銀行是否會從中國撤出業務。摩根大通的Jamie Dimon被問到:是否會切斷與俄羅斯公司的聯繫。

週三,美國國會議員在一個聽證會上針對最近的政治緊張局勢和焦點議題逼問美國大型零售銀行的首席執行官們。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的眾議員們希望了解他們對一系列議題的看法,包括烏克蘭衝突升級和種族平等到化石燃料融資等。

擔任委員會主席的加州民主黨人Maxine Waters在6.5小時的聽證會上說,當然有擔憂,也有不同意見,但這就是民主的運作方式。

正如Waters所說,這些問題涉及之廣提醒人們得注意大型銀行廣泛的影響力。在此同時,美國經濟面臨不穩定,通貨膨脹率處於數十年高位,且人們對經濟衰退的擔憂升高。這些銀行的首席執行官們不得不說明所屬公司如何幫助消費者應對飛漲的價格和不斷上升的美國經濟衰退風險。

美國最大銀行的首席執行官Dimon表示,消費者現在狀況良好,但承認有可能出現溫和衰退,地緣政治事件可能會加劇。

消費者體質

美國銀行首席執行官Brian Moynihan表示,消費者賬戶中的資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但承認通貨膨脹和失業對他們不利。在他們發表評論前,聯儲會週三才連續第三次加息75個基點,並預測利率在2023年將達到4.6%。

國會議員提出的問題包括中國侵犯人權的報導以及其對台灣態度引發的疑慮,這些高管得回答其在中國大舉開展業務的棘手問題。密蘇里州眾議員Blaine Luetkemeyer就問銀行高管,中國大陸如果入侵台灣,是否會促使他們從中國撤出業務。

花旗的Fraser與其他銀行的回答一致——她會在採取行動之前尋求美國政府的指引。但Luetkemeyer想知道,如果政府表示花旗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做出回應,她會怎麼做。Fraser說,這是一個假設性的問題,但很有可能花旗在該國的存在會大幅減少。

來自加利福尼亞州的民主黨人Brad Sherman在問及各家銀行與俄羅斯公司的關係時,要求這些高管只要回答「是或否」。Dimon回答說,該銀行正在遵循美國政府的指引,但該議員不以為然。

高盛的David Solomon和摩根士丹利的James Gorman沒有出席聽證會,華爾街這兩家銀行都沒有大型消費者業務。

原文標題
Wall Street CEOs Grilled on China, Russia Ties by US Lawmakers


美議員提案加速對台軍售 促在台儲存軍備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20...2_001.html

美國眾議院外委會亞太小組首席議員查伯特周三(21日)發新聞稿稱,他與資深議員舍曼近日提出一項新的涉台法案,要求行政部門加速對台軍售,並增列台灣為美國軍備儲存地點,以應對中國大陸對台威脅。

該項名為《加速對台軍備轉移法》(Accelerating Arms Transfers to Taiwan Act)的法案,盼解決美國對台售武交貨延宕問題。查伯特透過辦公室發新聞稿稱,台灣面對來自大陸的生存威脅,《台灣關係法》認為此威脅將對美國在印太區域利益產生深遠影響,但美台均未以足夠迫切性的態度對待這問題。新聞稿以俄烏戰爭為例,指一旦等到侵略發生才交付武器,實在不足以為台灣提供防禦。今次提案能協助加速軍備轉移和交付,讓台灣做好防衞準備。舍曼則表示,美國維繫台灣及全球各地民主的決心如鋼鐵般堅定,在台灣面臨日增威脅之際,法案重申美國這份決心。

法案重點包括,要求行政部門優先把美國超額防衞物資提供台灣;要求行政部門運用特別防衞採購資金,提前採購美方認為台灣可能需要的軍備,藉此最多能縮短兩年交貨時間;並要求修改《援外法》,授權在台灣儲存彈藥及軍備。


美智庫:大陸預期攻台時 美將出兵護台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20...2_001.html

中國大陸早前圍台演訓,令台海局勢升溫。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國力計劃(China Power Project)因應局勢,收集64名兩岸相關領域專家的意見。83%人不認為,大陸打算在2027年前對台動武;但所有人都同意,大陸預期攻台時美國會出兵護台。

訪問在上月10日圍台演訓結束至本月8日進行,受訪者包括28名美國高官、23名前美國政府政策和情報分析師及13名來自學界和智庫的專家。84%人認為,大陸願意為統一台灣而等待,但不會永遠接受現狀,但只有20%人相信大陸有一致的戰略實現和平統一。

此外,63%受訪者認為,大陸可能在未來10年內攻台;44%人相信大陸內部已設定死線,在2049年或之前統一台灣;亦有42%人認為只要北京仍有望實現統一,可以無限期等待。不過,有77%人認同台灣一旦宣布獨立,大陸會即時進攻。


美智庫:大陸預期美會出兵護台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chin...00180_022/

中國大陸早前圍台演訓,令台海局勢升溫。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國力計劃(China Power Project)近日因應局勢,收集64名兩岸相關領域專家的意見。83%人不認為,大陸打算在2027年前對台動武;但所有人都同意,大陸預期攻台時美國會出兵護台。

專家多不認為5年內動武

訪問在上月10日圍台演訓結束至本月8日進行,受訪者包括28名美國高官、23名前美國政府政策和情報分析師及13名來自學界和智庫的專家。84%人認為,大陸願意為統一台灣而等待,但不會永遠接受現狀,但只有20%人相信大陸有一致的戰略實現和平統一。

此外,63%受訪者認為,大陸可能在未來10年內攻台;44%人相信大陸內部已設定死線,在2049年或之前統一台灣;亦有42%人認為只要北京仍有望實現統一,可以無限期等待。不過,有77%人認同台灣一旦宣布獨立,大陸會即時進攻。


中國|習近平:認真總結運用改革經驗 聚焦備戰打仗 開創強軍新局面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4%B8...17395.html

北京今日(21日)召開國防和軍隊改革研討會,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強調,要認真總結運用改革成功經驗,把握新的形勢和任務要求,聚焦備戰打仗,為實現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標提供強大動力。

習近平表示,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和中央軍委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全面實施改革強軍戰略,深入破解長期制約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政策性問題,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取得歷史性成就。

他說,要認真總結運用改革成功經驗,把握新的形勢和任務要求,聚焦備戰打仗,勇於開拓創新,紮實抓好既定改革任務落實,加強後續改革籌劃,奮力開創改革強軍新局面,為實現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標提供強大動力。


大陸軍機3度闖射擊區 九鵬基地火炮試射突叫停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20...2_001.html

大陸填海建新機場 拉近廈門與金門距離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20...2_001.html
[Image: bkn-20220921180607001-0921_00952_001_01p.jpg]
翔安國際機場正在興建。

台灣金門縣議員董森堡近日在網上講座指出,大陸為了在福建廈門大嶝島興建翔安國際機場,近年在金門廈門海峽抽沙填海,致大嶝島面積增加近一倍,令金門與大陸的實際距離愈來愈近,同時對金門的生態環境造成破壞。

董森堡近日出席由一個關注海洋的非牟利組織舉辦的網上講座,分享利用航拍機拍攝大陸抽沙船出現在金門廈門海峽的照片。他表示,兩岸有中線默契,大陸抽沙船在中線邊緣徘徊,台灣要取締執法相對困難。本來大嶝島本島距離金門馬山觀測站約6.8公里,但經過抽沙填海,兩地現在距離僅剩4.21公里,且抽沙情況持續。

董森堡指出,金門的東北角到西北角是重要的石蠔養殖區,抽沙填海致金門沿海留下細碎、粉末化的泥塵,下海採蠔的路泥灘化,以及石蠔養殖品質下降。金門島嶼面積只有153平方公里,環境耐受度跟大陸不可同日而語。董表示,面對抽沙填海造成金門沿海泥化,以及未來翔安機場落成後所帶來噪音、航安等問題,兩岸應成立協商機制,透過民間或政府單位開啟平台討論。大陸民航局和福建省政府本月初聯合批覆翔安國際機場飛行區工程的初步設計,新機場料於2026年落成通航。
Reply
卓慧思:英國決心與盟友合作 確保台灣能夠保衛自己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20926.htm

英國首相卓慧思表示。英美之間的「特殊關係」,在面臨來自俄羅斯的威脅,以及中國日益獨斷的時候,變得越來越重要,她稱決心在未來幾年內,使這種特殊關係更加特別。

卓慧思接受美國傳媒訪問時強調,英國的盟友需要共同努力,對中國和俄羅斯採取一致立場。

在被問到台灣問題時,卓慧思強調,英國決心與盟友合作,確保台灣能夠保衛自己

另外,卓慧思說,俄羅斯總統普京早前簽署在俄局部動員的法令,是因為俄軍在烏克蘭戰場未能取勝。卓慧思說不應被普京的武力恐嚇及威脅嚇到,應繼續支持烏克蘭及對俄實施制裁,強調在烏克蘭問題上保持堅定立場,至關重要。

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日前同英國外相祁湛明會面時說,英方應該恪守一中承諾,明確反對「台獨」。

退出一帶一路、挺台灣 義大利將出現女總理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067967

義大利保守派領導人梅洛尼(Giorgia Meloni)可望成為義國首位女總理,她週五(23日)對台灣中央社(CNA) 表示,如果由她領導下一任政府,將退出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

週日(25日)大選後,45歲的梅洛尼可能領導中右翼政府執政,成為第一位女總理,也將是二戰以來最右翼的政府領袖,她稱簽署「新絲路」是一個「大錯誤」。

梅洛尼說,義大利有一個中右翼政府,台灣肯定是義大利的根本關注問題。她稱中國對台灣的威脅是「不可接受的」、她「不安地密切關注」中台緊張局勢的最新發展。

意大利國會選舉投票 或誕生二戰結束以來最右傾政府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20926.htm
梅洛尼若當選義大利總理欲加強與台灣合作 陸使館:反對
https://udn.com/news/story/7331/6640387
中國駐意大利使館: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涉台負面言論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20926.htm

美稱未對台灣主權採取立場 一中政策不變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20...2_001.html

[ 本帖最後由 愛新覺羅 於 2022-9-27 11:38 編輯 ]
Reply
中國對美期中選舉認知作戰 Meta:已移除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145801

社群媒體臉書的母公司「Meta Platforms」在27日表示,已切斷目前已知第一個由中國境內發動的網路輿論影響戰,準備在美國於11月舉行期中選舉前,以政治內容影響美國用戶。

Meta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在其社群媒體平臺Facebook和Instagram,以及競爭對手推特(Twitter)上都有假帳戶,但規模較小,並沒有吸引太多追隨者。

但報告中仍指出,這個發現的意義重大,因為這顯示,與之前已知的中國宣傳行動相比,已轉向對美國國內政治進行更直接的干預。

Meta全球威脅情報事務主管尼莫(Ben Nimmo)在記者會上表示:「我們之前下架的中國操作,主要是向全世界談論美國,主要受眾在南亞,而不是向美國人談論美國本身。」

尼莫指出,「本質上,這些資訊是強調『美國壞,中國好』…新宣傳戰則是在墮胎和槍枝權利等分歧問題上,向正反兩方的美國人都發出訊息」。

另一位Meta主管在記者會上表示,Meta沒有足夠的證據來證明誰是中國這項宣傳戰的幕後黑手。

在被問到Meta這項調查結果時,美國司法部長賈蘭德(Merrick Garland)表示,司法部「非常關切外國政府干預選舉的情報報告,從以前一直持續到現在」。

推特發言人表示,該公司知道Meta報告中的資訊,也已刪除了這些帳戶。

根據Meta的報告,中國的假帳戶在不同州冒充自由派和保守派美國人。自2021年11月以來,他們張貼哏圖或在公眾人物的貼文下方留言。

一張螢幕截圖案例顯示,某個假帳號在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盧比歐(Marco Rubio)的臉書貼文下方留言,要求他讓槍械暴力停止,並標上「#殺童凶手盧比歐」(#RubioChildrenKiller)的主題標籤。

報告指出,相同的網路也建立了虛假帳戶,冒充捷克人批評捷克政府對中國的態度。

企圖干預美國選舉!Meta成功阻止中、俄網路行動
https://www.msn.com/zh-tw/news/techandsc...r-AA12kdPI

Meta昨(27)日表示,他們成功阻止了來自中國與俄羅斯的網路行動,他們企圖假冒美國人、發布假訊息、在網上帶風向來影響即將到來的美國中期選舉。

Meta在一份報告中指出,中國透過在臉書、IG和推特上的假賬號,就墮胎和槍枝管制等爭議話題發表了正反方的意見。Meta全球威脅情報負責人Ben Nimmo說:「他們似乎利用美國的焦點議題作為政治討論的窗口,假裝成美國人。」Nimmo表示,這是Meta在美國國會中期選舉前,阻止的首起企圖干預美國政治的行動。他說:「儘管規模不大,但這是一個重要轉變,這就是為什麼應該對此保持高度警惕。」

根據Meta的調查結果,該行動涉及81個臉書賬號和少數幾個IG賬戶,但在被阻止之前只吸引了少量網友參與。 Meta補充:「這些賬號大多維持輪班模式,與中國時間的朝九晚五、週一至週五的上班日吻合。這意味著,這些帳號主要是在美國人睡覺的時候發布消息。」

除了中國之外,Meta還破獲了一個似乎是由俄羅斯發起,與烏俄戰爭有關的大型假訊息行動。Meta在該行動接觸大量受眾之前就發現並將其中止。Meta稱,這是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該公司所見過最大規模、最復雜的俄羅斯政治宣傳行動。此事涉及60多個假冒正規新聞平台的網站,俄羅斯在這些假網站上只顯示關於該國的政治宣傳和假訊息,總計超過1600個臉書假賬號被用來向德國、義大利、法國、英國和烏克蘭的受眾傳播這些親俄的宣傳信息,以削弱國際社會對於烏克蘭的支持。

Meta的威脅破壞部門總監David Agranovich說:「有幾次,該行動的內容還被俄羅斯駐歐洲和亞洲國家的大使館官方臉書分享了。」,該行動規模較大且複雜,包括使用多種語言和精心構建的冒牌網站。該網路行動最初是由德國的調查記者注意到的。當Meta開始調查時,已經有許多假賬號被臉書的系統識別並刪除了,當該行動的臉書頁面被停用時,已經累積了數千人關注。

根據《CNN》報導,Meta表示這次的網路行動無法篤定與中、俄政府有關,但這是來自中方首度有針對美國民眾的假訊息行動,操作美國敏感政治議題,在中期選舉之前,Meta會保持高度警戒。

企圖干預美國選舉!Meta成功阻止中、俄網路行動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2-09-28/823515

Meta移除中國宣傳運動,稱其意圖干預美國期中選舉
https://cn.nytimes.com/technology/202209...s/zh-hant/

澳研究:中國網軍嚴重干預外國選舉 台灣受害深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010290097.aspx

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就全球各地選舉和公投遭受外國網軍干預情形進行研究,發現出征規模最大的網軍來源國是俄羅斯和中國。台灣是受害最深的國家之一,總統蔡英文和民進黨是中國網軍最主要的攻擊對象。

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ASPI)昨天發表報告「外國勢力利用網路干預選舉和公投」(Cyber-enabled foreign interference in elections and referendums),針對2010年1月至2020年10月以來,世界各國41場選舉和7場公民投票受到外國網軍干預的問題,提出分析和多項建議。

報告指出,目前俄羅斯是曾發動最大規模網軍干預外國投票行為的國家;不過,緊接在後的中國,在最近兩年來,網軍規模正急速擴大。

除了俄、中兩大網軍強國之外,伊朗和北韓的網軍也曾經於2019年至2020年試圖干預外國投票行為。

而這4個國家均試圖利用網軍干預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

網軍出征並干預外國投票行為的戰術,包括向外國政府架設的網上選民登記或網上投票系統發動阻斷服務攻擊(denial of service,簡稱DoS,即發動駭客或殭屍程式,以癱瘓網路或投票系統)和網路釣魚攻擊(製作假官方網站、假官方郵件,甚至假投票選單等)。

網軍戰術還包括在網上散布假訊息,目標是要擾亂選戰、政治人物、記者和選民的注意力。

報告指出,網軍綜合運用這些戰術,發展出利用網路干預外國選舉的攻勢,進而達到影響外國的選民、操縱資訊並且讓人們對民主程序失去信任的目的。

報告顯示,台灣、美國和英國,是全球遭遇最大模規外國網軍攻擊、干預選舉的3大受害者。其中台灣部分,特別是總統蔡英文和她所領導的民主進步黨是中國網軍最主要的攻擊對象。

ASPI指出,在過去10年來,中國曾針對7個國家和地區舉行的10場選舉發動網路攻擊;在過去3年以來,中國網軍已擴大針對印太地區的網路攻擊。

報告引用來自美國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資料並獲得Google和微軟(Microsoft)證實的消息指出,在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有來自中國的駭客曾發動魚叉式網路釣魚(Spear Phishing)攻擊,試圖駭入民主黨候選人拜登(Joseph Biden)競選團隊多名職員的個人電子郵箱。不過,中國駭客的相關行動並不成功。

ASPI提醒,目前各民主國家並未發展出清楚的反制措施,即使當局已經偵察出外國網軍的動向,但始終未能阻止這些攻擊。

報告預料,「藉由網路力量干預外國」的網軍,今後將會持續針對各國選舉和公投發動攻擊,而且也將會有越來越多國家發動類似的攻擊。

報告認為,雖然民主國家秉持的開放社會、言論自由和觀念交流等基本原則,讓民主國家成為容易遭受網軍干預選舉的受害者;不過,民主國家要反制外國網軍的攻擊,並不需要推行過度嚴厲且損害民主原則的規範。

報告也建議民主國家可以從辨識、保護、偵測和反應4方面入手,反制外國網軍。
Reply
巴拉圭總統要求台投資10億美元 穩固邦交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20...2_001.html

與台灣有邦交的巴拉圭總統貝尼特斯(Mario Abdo Benitez)在美國接受英媒《金融時報》的專訪周四(29日)刊出。他要求台灣在當地投資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協助他抵抗龐大壓力,避免外交承認北京。台外交部同日回應指,巴方已澄清兩地邦交不存在交換條件。

貝尼特斯受訪時表示,他們正與台灣總統蔡英文協商,讓巴拉圭人民感受到戰略同盟真正的好處。他強調,台灣在非邦交國投資的金額超過60億美元(約468億港元),巴方想要其中的10億美元投資在巴拉圭,直言「那將有助於讓我們主張,和台灣保持戰略同盟的重要性」。

台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回應指,巴拉圭外長阿里奧拉(Julio Cesar Arriola)已向台駐巴代表韓志正說明,巴拉圭政府重視的是兩地邦交與合作,強調雙方關係奠基在價值與理念,不存在交換條件。貝尼特斯的專訪強調巴拉圭投資條件優異,希望台商藉由巴拉圭進軍南美市場,對台同具戰略意義。歐江安強調,貝尼特斯曾表明任內兩地邦交關係不變。


奧斯汀: 中國大陸試圖建立新常態 不會立即入侵台灣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5%A5...09467.html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接受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訪問時表示,他不認為中國大陸會立即入侵台灣,但美國官員正觀察中國大陸是否試圖在台灣周邊進行軍事活動,以建立一種新常態。

奧斯汀指出,看到中國大陸的飛機多次飛越台灣海峽中線,台灣周邊亦看到更多大陸海面船艦及海域相關活動。當被問及美軍是否準備好防衛台灣,奧斯汀說,美軍任何時候都準備好保護自身利益及兌現承諾,強調美國將繼續與盟國和夥伴合作, 確保印太地區維持自由開放。美國海軍一艘軍艦及加拿大一艘巡防艦,上月底例行性通過了台灣海峽。

另一方面,奧斯汀提到,美國正努力重啟與中國的軍事溝通管道,已與中國國防部部長魏鳳和通電話及親自會面進行溝通,魏鳳和同意公開溝通很重要。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今年8月初訪問台灣,隨後中國在台灣周邊進行大規模軍事演習,相關軍事活動仍持續進行。中國當局8月中止了與美國的多項領域合作, 包括高階軍事指揮官之間對話。

[ 本帖最後由 愛新覺羅 於 2022-10-3 08:23 編輯 ]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4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