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Taiwan 台灣
阿修伯 http://www.nownews.com/2010/04/14/142-2591491.htm

惡性台獨親美媚日反中仇華,斷然否認與中華的深厚淵源。罵華人為「中國豬」「支那豬」,與華人似有不共載天之大仇大恨。

親美媚日並不是壞事,也算是敦親睦鄰無可厚非,但是對一峽之隔的近鄰中國人以及「寄居」臺灣的華人(外省人)如此仇恨終非良策難有善果,必思有以化解之才是。

有礛於正面反獨促統更會激起惡性台獨的敵意,不惜與華人力拼,玉石俱焚見個輸贏,實在大大不利於海峽兩岸的台人華人,阿修伯乃倡議良性台獨以做緩衝。我也是台獨同志,但要走成熟理性溫和務實路線。這近似于蔡英文、林濁水的穩健台獨,近日連基本教義派皇民台獨大老辜寬銘都說要與中國成為兄弟國了。

我深知「良獨「不足以改變「惡獨」,可能有如狗吠火車對牛彈琴,但是人活在世間總要賮那麼一點微薄之力,希望減少一點未來兩岸衝突的損傷。

台語(臺灣閩南話)專家王華南先生也應算是我們良性台獨,他在「臺灣海外網「上發表了許多研究台語(古漢語、商漢語)的文字,以語言學雄辯的科學的充分有力的證實了臺灣人與華人本是同根生的淵源,臺灣人本來就是華人!所有侮辱華人的話就是臺灣人在自我侮辱!

美國十年一次的2010年人口普查已經開始,惡獨人士仍不忘再三再四提醒在美臺灣人,要填寫〝TAIWANESE〞或〝FORMOSAN〞 ,千萬不可填〝CHINESE〞。西岸某臺灣人名人劉某說:臺灣人不是中國人,並不是指種族血統而言,而是指文化而言。臺灣人的文化與中國人大大不同,所以要另外成立一個族裔。臺灣文化與中國文化是否有如此巨大差異姑且不論,但美國人口普查並非文化普查,乃是族裔血統種族的普查分類,劉某人此論完全是故意夾纏胡攪,以為如此就有助於臺灣獨立建國。即使您是哈日達人,食衣住行、興趣嗜好、生活方式、語言文字、思想意識完全是日本式了,但在美國人口普查上,您仍然是華人CHINESE!搞台獨不可惡性一至於此也!將來臺灣國還是要與中國共存共榮下去,要建立兄弟之邦,互助友好以和為貴才是上上策,此乃子孫興旺長遠之計也。

[ 本帖最後由 thetis 於 2010-9-15 21:47 編輯 ]
Reply
阿修伯

http://www.nownews.com/2010/08/24/142-2639238.htm
8月11日民進黨中常會通過「十年政綱」,有關臺灣族群問題部份,「政綱」宣佈說:「戰後中國大陸移民,不應再被視為外來者。」此處「戰後中國大陸移民」無疑是指臺灣光復之後(台獨一向模仿日本說法稱之為「終戰」或「戰後」,絕不稱為光復)自中國大陸來台的各省人,一般通稱為外省人。

60多年來,本土台獨臺灣人,一直不肯接納這一批外省人,二者互相猜忌、對立、爭鬥、排斥,造成嚴重的族群問題,許多人歸咎于蔣家國民黨的眷村政策,實則原因更為FU雜。現在代表本土臺灣人的民進黨正式以「政綱」名義鄭重宣佈,不再視外省人為外來者他者,亦即視外省人為「是我族類」、「咱自己的人」,有如美國聯邦政府宣佈對非法移民的特赦,真是普天同慶萬家歡騰。同時解除了外省人的原罪,蕃薯、芋仔彼此以同胞相待,共謀保台、護台、利台、榮台,無人會害台、賣台了。外省人應該順勢沏底認同歸化臺灣,實行「土斷」以臺灣人自居。只要在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時注明是「華裔臺灣人」(游锡堃語)就可以了。

不過,三個多月前,民進党主席蔡英文還蔑視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否定其合法性。現在跟隨流亡政府來台的外省人已被特赦,這中華民國是否也可被「特赦」被承認合法呢?如果承認中華民國合法,那才可名正言順堂堂正正的競選中華民國五都市長了。

外省人是「華裔臺灣人」,本土臺灣人百分之九十多都是漳裔臺灣人、泉裔臺灣人、客裔臺灣人,極少數是南島裔臺灣人(原住民),漳、泉、客人難道不是華裔嗎?哈哈!繞了一個大圈子,原來都是華裔一家人,來台早晚先後不同而已,以前都是誤會了誤會了。

不過,民進黨有關臺灣的族群「十年政綱」並不能令人盲目樂觀。那些根深柢固拒絕承認他們是華人華裔,自以為是皇民化的高等種族,動輒辱駡華人為外來「支那豬」,今日的惡性台獨「臺灣海外網」仍然如此。此類台獨是不會接受民進黨「政綱」的。沒有「外來者」就失去了鬥爭的对像,革命獨立建國就失去動力了。

像臺灣海外網這樣三天兩頭「照三頓」罵外省人為支那豬,公然徵求「義勇殺手」誅殺「大台奸」吳伯雄!罵中华民國政府是「畜牲政府」,逞一時之爽,引起全體華人的憤怒敵對,喪失了理性智慧跡近瘋狂,大家居然習以為常,認為理所當然。世界日報採訪主任魏碧洲先生就認為,以前外省人欺負臺灣人,今天臺灣人(李登輝當權時)整肅外省人是應該的。難怪外省人被罵為豬,欣然接受。阮銘、曹長青、林保華這些大陸支那豬和陳師孟、金恒煒、謝志偉、王定宇等等臺灣支那豬都在奮勇為台獨建國打拼將功折罪,真是不可思議。

如果哪個外省人膽敢罵臺灣人為「臺灣豬」,那不閙翻了天才怪!臺灣海外網的主持人居然還是現任中华民國僑務委員的蔡明峰先生,其弟乃前中華民國國防部長蔡明憲先生,世間奇事有若此者!
民進黨既然有這樣好的「政綱」,就應該把它落實以造福臺灣。美國處理種族問題是以立法來規範,明白列出「種族仇恨罪」是與性別、宗教、職業等的歧視仇恨同樣有罪的,是違反人權的,比一般的刑事犯罪要加重處罰。一位黑人和白人發生糾紛,如果用語言或文字辱駡「黑豬、白豬」「黑賊、白賊」「黑流氓、白流氓」「黑妓女、白妓女」就是加重種族仇恨罪,很值得臺灣立法參考。

民進黨打鐵要趁熱,「呷米粉趁燒」,應該立刻在立法院提案:「族群平等尊嚴法」或者「防止族群仇恨法」,像臺灣海外網這樣辱駡「支那豬」「畜牲政府」,島內族群互罵:「番仔」「客狗」「福佬屎」「台巴子」等都是族群歧視、族群仇恨,都要受罰。民進黨能在此時提出此案,一定會為五都選舉加分,祝民進党五都全贏!
Reply
評韓寒「說話像放屁」 陳文茜反遭批「潑婦罵街」(2010/08/30 11:56)
http://www.nownews.com/2010/08/30/91-2641336.htm
[Image: i1575207.jpg]陳文茜出席李敖子新書記者會。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大陸「80後」作家韓寒敢於嘲諷時政,深受民眾喜愛。然而,台灣名節目主持人陳文茜卻公然批評他「沒文化」、「說話像放屁那樣輕鬆」,結果慘遭大陸各界圍勦。海外異議人士認為,陳文茜是出於「嫉妒」,「恨自己直到50幾歲也沒有韓寒的名氣大」。網友則反批,陳文茜「說話就像放屁一樣臭氣熏天」。

日前在香港書展上,應邀出席的陳文茜召開了記者會,身旁做著「大師」李敖的兒子李戡,原來他是要宣傳自己的新書《李戡戡亂記》。陳文茜不斷誇獎李戡,而被問到同樣是青年,對韓寒怎麼看時,陳文茜說:「韓寒不值得評價…賽車先生的韓寒看起來蠻帥,其實沒有多少文化底蘊。對於上海世博的無知,顯得淺薄和沒文化,說話就像放屁一樣輕鬆。」

陳文茜此話一出,立刻慘遭大陸各界圍勦。台灣評論家曹長青30日在平面媒體的專欄中,引述大陸《南方週末》專欄作家鄢烈山的文章,分析「陳文茜為什麼被痛罵」。根據鄢烈山的文章,陳文茜自視「有文化」,但口裡吐出的「象牙」卻是「說話像放屁」這樣的粗話。鄢烈山說,前年訪台時曾跟文化名人聚會,當他提到「余秋雨在中國文化界不受尊敬時」,有名家勃然大怒,理由是「余秋雨是我們的好朋友」,這種不問是非、只看團夥的文化,讓他「大開眼界」。

另外,前《人民日報》編輯、現流亡美國的異議人士吳學燦,也在美國《自由亞洲電台》上痛斥陳文茜,認為她是出於「嫉妒」,「恨自己直到50幾歲也沒有韓寒的名氣大」,所以才「缺乏起碼的常識和公道,潑婦罵街」。

曹長青在專欄中表示,陳文茜開罵是因為韓寒批評上海世博是用錢堆出來的,苦了百姓。陳文茜強調自己4次深度採訪上海世博,深知世博的「偉大」。不過,香港網路作家梁文道諷刺說:「如果我能像陳文茜一樣,有貴賓通道出入,有專人導遊,還有保安開道;我對上海世博的認知大概就能深刻一點了。」

與這些評論相比,大陸網友的批評更尖刻,有人反批:「陳文茜對於大陸真實情況的無知,顯得淺薄和沒文化,說話就像放屁一樣臭氣熏天。」也有人說:「陳文茜一副貴婦闊太太加小市民的嘴臉,讓人反胃!」在Google用簡體字打上「罵陳文茜」,搜尋出來的資料逾45萬筆。曹長青說,陳文茜在大陸真成了「名人」─臭名昭著!
Reply
[youtube]c6SzLTd29Hs[/youtube]

我為什麼改變了對李前總統的看法

曹長青

李登輝前總統接受《壹週刊》和TVBS的採訪,拋出了一些驚人之語,什麼「我不是台獨教父」,「從來沒有主張過台獨」,「台獨是退步的,危險的」,「台灣應該開放給大陸人觀光」等等,引起台灣一片嘩然,統派媒體除了個別的表示懷疑以外,一片讚揚。海外華文媒體、網絡,中共的媒體等,都對李登輝的「放棄台獨」表示歡迎,連北京國台辦發言人也表示,他們注意到了李登輝的表態。那麼李登輝到底是怎麼回事?

過去這些天來,報紙、電視和網絡上很多綠營人士也都發表了對李先生的評論。大家有目共睹,這些評論大部份是批評的,但也有少部份是為他辯解、辯護的。還有人覺得李登輝只是年紀大了,說話不謹慎,他對台灣民主有貢獻,說幾句錯話,也別太跟他過不去了。但問題是,沒有人想跟李前總統過不去,是他想跟大家過不去,跟綠營過不去。他還要繼續攪政壇的混水,還要影響零八年大選。另外,還有綠營的人認為他的做法是為了再次分裂國民黨,是高瞻遠矚,是真正的大智慧。那麼李登輝到底是智慧還是愚蠢?這個問題如果不弄清楚的話,還是會影響綠營在大是大非問題上的共識,而如果在原則問題上不達成共識,那就真的會直接影響零八年大選。

我最近在《自由時報》和《長青論壇》影視節目上對李前總統的批評都很不客氣。有讀者和觀眾反映說,曹先生你真敢講話呵;也有台北的朋友說,你向李登輝開了第一槍。事實上,未見得是我向李登輝開了第一槍,很多人在我之前已經公開批評他了,而且不少綠營評論家批評得比我深刻,像金恆煒、徐永明等等。至於勇氣嘛,我今天批李登輝實在不需要勇氣,大家都在批嘛。倒是當年我熱烈推崇他,的確需要點勇氣。因為畢竟我是中國人,我背後是十三億痛恨李登輝的中國人,而我的讀者大多數也都是中國人。那時候歌頌李登輝,大概比支持台獨更是「人民公敵」。但正因為我以前曾熱烈地推崇過李登輝,可謂曾給他樹碑立傳,所以今天對他的失望和不滿或許比其他人更強烈一些。

說實話,李登輝實在是被綠營捧壞了。這裡面當然也包括我的責任,我那些文章和演講,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捧殺他的作用。有朋友跟我說,李前總統對你那麼禮遇,你現在這麼批評他,是不是太不顧情意,太不夠義氣了。的確,在過去這幾年來,我多次去台灣,絕大多數都是被李先生任董事長的群策會邀請的。而且這兩年每次去台灣,也都專程去拜訪李先生。去拜訪他的一個原因是,李先生授權我寫一本他的傳記,而且他認為這是他的最後一本傳記,據群策會的人講,他挺看重的。所以我到台灣的時候,就去跟老人家聊一聊,提一些問題等。但最後一次去看他,不是我去提問題,而是反映問題。把我本人和我在海外、在台灣聽到的許多人對他最近發表的言論的不滿告訴他。我看到有人在洛杉磯寫文章說,曹長青給阿扁當說客,去勸李前總統,被老人家罵出來了,所以就開始不斷批評。這是根本沒有的事,首先,沒有任何人讓我當說客;其次,李前總統也沒有把我罵出來。事實是,在台北和一些媒體朋友聚會,大家都對李前總統的做法非常不滿,而且在一個會議上,有人直接點名批評李前總統,贏得一片掌聲。我想這些李先生都不太知道,他已經習慣了人們對他的歡呼和恭維,他周圍的人更是對他恭恭敬敬,誰也不敢在他面前說一個不字。那我就說,我會把聽到的對他的批評全都毫不客氣地告訴他。有人警告我說,他根本聽不進去任何意見,你要那樣做的話,他會把你趕出來。所以我見到李前總統,開門見山就說,我要給你提一些批評意見,有人說你會把我趕出去,你會不會?他說不會啦。

在這種情況下,我就非常坦率對他說,獨裁者的問題就是,大家誰也說不上話,能說上話的人,又都不敢說話。但李前總統,你不一樣,你不是獨裁者。在目前這個局勢下,或釦A也大致知道我的觀點,你肯見我,這樣第一,我們就有了一個交換意見的可能。第二,我敢說話,我不是台灣人,我沒有厲害關係,純粹是從一個長期做政治評論的人的角度,談一些看法。我是局外人,觀察事情可能角度不一樣,或許可供給你參考。第三,我認為你有真心聽取意見的胸懷,因為這是你走向民主之路的條件之一。

但是我判斷錯了,李先生完全聽不進去任何意見。大家都知道我說話比較快,除非想起來刻意放慢速度。這次我可顧不得了,就像打機關槍一樣一口氣把外界對他的批評全都告訴了他。但他一點都不接受,只是說我不瞭解情況。我說,那好,你認為我不夠瞭解台灣的情況,我個人的看法也可能是主觀、片面的,那你能不能同意見一見綠營的其他的評論家、名嘴,把大家一起都叫來,聽聽大家的意見。我還特地提醒他一句魏忠告唐太忠李世民的話﹕兼聽則明,偏信則暗。他當時同意了。但後來又用一個健康理由給取消了。他根本不想聽大家的意見。

隨後李先生的一系列公開言論,不僅沒有任何收斂,反而越來越過份,除了支持周玉寇選台北市長,發表公開信指控民進黨腐敗比國民黨有過之而無不及,還支持羅志明打死不退高雄市長選舉,硬要跟陳菊搶票到底。一點也不顧高雄輸了,綠營垮了怎麼辦。這實在太過份了,本來我們大家都很尊敬他,想給他面子,更想維護住綠營團結的形象。許多人做了私下溝通的努力。但他一點都不聽呵。還把大家都當成陳水扁的說客。那我們實在沒有辦法,只有公開批評。作為在大眾媒體上發表言論的人,我們是有一份責任的,不可以因為私人關係和個人情感而回避這麼重大的是非、原則問題。當然同樣,我們也不可以濫用這份話語權力。如果濫用話語權力的話,我們也會像濫用政治權力的政客一樣,被讀者和觀眾淘汰。
Reply
[youtube]kgXZ9ynP4ds[/youtube]
李前總統最近的「我從來沒有主張台獨」一說,當然遭到綠營一片反彈。楊憲宏說,綠營是血腥批李登輝。但是大家並不是抓住老先生的一句口誤,來攻擊他,對他不夠尊重、不夠寬容。而是對他這幾個月來的言行早已憋了一肚子氣,這次實在忍不住了。

由於我一直在寫這部李登輝授權的傳記,所以這幾年來對他一言一行的關注大概超過絕大多數人。以我的觀察,李登輝這次講話,既不是口誤、說走嘴,也不是空穴來風,而是他近來一系列和民進黨切割、和綠營切割的一個高潮,而為這個高潮鋪墊的前奏早就開始了。

李登輝第一次和民進黨的切割,是在2005年的三合一縣市長選舉的時候。那次選舉前我在台灣,當時李登輝手下的人認為陳水扁在制憲正名上軟弱,因此希望深綠的選民不去投票,讓民進黨大敗,以此來懲罰陳水扁。我也曾對民進黨政府在制憲正名等問題上的軟弱寫過批評文章,也在汪笨湖、周玉寇的電視節目上批評過。但選舉是藍綠對決的時刻,這時候就得把批評放一邊,全力支持綠營選舉。

大家都知道,三合一選舉,雙方競爭也是非常激烈,只要綠營少一些人去投票,就輸定了。我當時就和那些支持李登輝觀點的人激烈辯論,並馬上在自由時報寫了文章,題目是「不去投票的四大嚴重後果」。

但結果大家都知道,那次三和一選舉,民進黨大敗。我不知道作為綠營精神領袖的李登輝那種要懲罰民進黨的想法起了多大作用,但起碼,這是他不顧綠營大局、要和民進黨叫勁的第一個較大的舉動。

這裡很清楚的一個例子是台南市長的選舉。當時民進黨候選人是當任市長許添財,結果台聯又推出錢林慧君做市長候選人。當時的情形明顯是許添財勝選的可能性大,而錢林慧君參選的話,只能分許添財的票,搞不好就會把他給拉下來。台聯這樣做明顯是不應該的嘛。但李登輝堅決支持錢林慧君參選。我當時就去勸過李前總統,讓錢林慧君下來,而且民進黨已經把基隆市長候選人讓出來給台聯秘書長陳建銘了,那麼在台南,台聯就合作一下吧。但李先生一點也聽不進去,堅持去給錢林慧君站台。結果是,當時如果錢林慧君再多得一萬多票,許添財就輸了,那麼泛藍就把台南也拿過去了。情形很像這次高雄選舉。

其實我對錢林慧君沒有任何偏見。當年我被愛國同心會圍攻,錢慧君是第一個出來抗議的立法委員之一,帶我到立法院開記者會。後來也在不少活動上見面,我覺得她挺有活動能力的,是女性中的幹將。如果民調顯示她領先許添財,有贏的可能,那我們大家一定支持她。但事實不是嘛,許添財遠遠領先,她明明選不上,為什麼一定要去拆許添財的台呢?但這就是李登輝要做的,就是要給民進黨拆台,至於綠營整體輸不輸,他才不管呢。

李登輝的第二個較大舉動,是在施明德的紅衫軍們倒扁的時候。大家可能都注意到了,當時綠營的主要人物,包括當年因為保護施明德而被判刑的高俊明牧師等,都出來痛斥施明德,但李登輝卻沒有一次,一次都沒有公開站出來批施明德。

紅衫軍倒扁,明顯是泛藍要通過倒扁來倒綠營,但李登輝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僅沒有堅持是非,還不斷出來批評、甚至貶損陳水扁,說陳總統「沒教養,沒品味」。這種話不僅不是政治家的語言,實際上是把自己降格到他罵別人的那個水準上了。

在紅衫軍大鬧天宮的時候,很多綠營的意見領袖,都去勸過李登輝,要他顧全大局,和阿扁聯手,共同對付泛藍的進攻。但李登輝是什麼人的話也不聽,用他自己的話說,「他們要我幫阿扁說好話,我都不買賬!」「我都不買賬!」這像是政治人物說的話嗎?哪個民主國家的政治人物敢這麼說話?我們看看老布什、小布什、克林頓等等美國總統、前總統們,誰會用這種語言說話?當時他給人的感覺就是,他對陳水扁有一種仇恨,而且希望紅衫軍能把陳總統打倒,即使因此整個綠營都垮台,他也根本不在乎。

辜寬敏先生曾說,李登輝心裡只有恨。另外有人說彭明敏先生也感覺到,李登輝聽到陳水扁的名字就是恨。而和李登輝關係相當密切的台獨聯盟主席黃昭堂,據說在李登輝面前提到陳總統,李登輝就用訓斥的口吻說,不要再跟我提阿扁。說實話,一個政治人物,為了泄私忿,能夠偏執到如此地步,實在是太罕見了。這不僅背離他作為台灣人精神領袖的身份和形象,甚至都不像是一個成年人的行為。

李登輝的第三個大動作,就是在國務機要費問題上做文章。國務機要費主要是個政治案,這已經不必多說。檢察官陳瑞仁之所以起訴國務機要費案,明顯地與受到李登輝的支持有直接關係。在台灣二千三百萬人中,最有資格對國務機要費做出解釋的,就是李登輝;最可能保護陳水扁的,也是李登輝。因為他可以清楚地指出制度層面的缺陷和台灣外交的特殊困境和需要。同樣,最能對陳水扁構成威脅的也是李登輝的證詞。因為這事兒以前只有李登輝一個人經過手,清楚其做法。他說東就是東,他說西就是西。但從新聞報導中我們得知,陳瑞仁到李登輝家裡取證,他們談了四個小時,隨後李登輝留他在家裡晚宴。大家要知道,按法律規矩,檢察官不可以接受證人的招待,因為這有偏聽偏信,司法不公的嫌疑;而作為證人的李登輝,也不可以請檢察官在家裡吃飯,因為有賄賂檢察官之嫌。在這裡他們倆兒是雙向的違規。
[youtube]XelrwzXRLt4[/youtube]
據媒體報導和後來李先生的解釋,他和陳瑞仁是初次見面,以前沒有交往。但初次見面,就留在家裡晚宴,實在是不同尋常的。李先生並不是輕易留人在家裡吃飯的。我問過幾個跟李先生關係比較近,交往比較多的人,他們都沒有被李先生留在家裡單獨一起吃飯過。但李登輝為什麼對初次見面的陳瑞仁如此破格熱情款待,而且不顧違背司法檢調規矩,把公事變成私事?明顯的,兩個人談得實在太投機了。就這個問題金恆煒先生也曾在《自由時報》撰文評論。在這頓家宴之後不久,陳瑞仁就起訴了國務機要費案。我推測,隨著國務機要費案的進展,李登輝的筆錄公佈時,可能就是李先生的人格破產之時,因為那個筆錄會顯示,他不僅沒有說公道話,反而很可能是落井下石。從李先生最近這一系列的表現來看,他如果那樣做,是一點也不出乎意料的。

李登輝的第四個大動作,就是讓台聯在第一時間宣佈支持泛藍在立法院第三次提罷免總統案。當時的台聯主席蘇進強說,他和李登輝通了一個電話之後就宣佈了。李登輝為什麼這麼著急,他當時就認定了,國務機要費案一定會把陳水扁打倒。

李登輝的第五個大動作,就是執意支持羅志明選高雄市長。大家都知道,自從零四年立委選舉沒過半之後,綠營士氣就一路低迷。三合一選舉再輸,接下來立法院和紅衫軍倒扁又重創綠營。那去年北高選舉就非常關鍵,如果民進黨又全都輸了,那局面就和今天完全不可同日而語。民進黨內就會有人壓陳水扁下台,游錫堃辭黨主席。然後呂秀蓮繼任總統,再換行政院長,李登輝又要組什麼第三勢力,那就亂套了,簡直不可收拾,民進黨今年的立委和零八年總統就都別選了。

在這種情況下,綠營任何一個稍有一點政治頭腦的人,都會全力支持陳菊,以保住高雄。台北希望不大,是意料之中。但李登輝不僅不支持陳菊,還堅持要羅志明「打死不退」選到底。結果雖然羅志明慘敗,得票還不如當年施明德多,但他還是分了陳菊六千張票,如果他再多得一千多票,綠營就把高雄輸了。就這麼簡單。你看直到現在藍營在高雄鬧著全面重新查票。如果沒有羅志明分去那麼多票,哪還有這些麻煩?

李登輝的第六個動作是支持周玉寇選台北市長。大家都知道,周玉寇的情形更不用說,一點戲都沒有,她連搶謝長廷的票的能力都沒有。但李登輝為什麼支持她選?什麼也不為,就是要攪局。他署名讓周玉寇做廣告發的公開信,說民進黨貪腐比國民黨有過之而無不及,引起公憤之後,又不敢承認了;被記者問道是否支持周玉寇選市長,他說「沒有啦」。而事實是什麼呢?後來周玉寇在自己的部落格寫文章質問李登輝,你不支持我選市長,為什麼請我和我先生到你家去?為什麼送我一百萬競選經費?那封公開信,明明是李登輝看完,並有修改,然後簽名的。說實話,這件事我挺為周玉寇打抱不平的。我當然堅決反對周玉寇參選,認為那簡直是開玩笑,但明擺著如果沒有李登輝支持,周玉寇絕不可能參選。

但當周玉寇的參選惹起眾怒之後,李登輝躲起來了,不敢承認了。你一個大男人,應該好漢做事好漢當。全推給一個小女人,不僅太不象話,連面子都不要了嘛。難怪有人說,他對周玉寇的做法是,始亂終棄。其實他的始亂終棄,不僅是對周玉寇,對台聯前主席蘇進強也一樣。這幾個月,蘇進強不斷代表台聯發話,一路引起綠營憤怒,最後民眾用選票好好地把台聯修理了一頓。但結果呢?全部按李登輝旨意發話的蘇進強下台,李登輝一手指定的黃昆輝上任,繼續對李登輝言聽計從。而台聯一敗涂地之後,李登輝不僅一點責任也沒有,而且好像敗選有理,更加放肆地發表攻擊陳水扁和民進黨的言論。

李登輝這種對陳水扁的恨,簡直到了走火入魔、完全不可思議的程度。你看一件小事,胡志強的夫人發生車禍,李登輝讓他的夫人曾文惠為胡志強夫人祈禱,還讓曾文惠到醫院探望。這些當然都沒錯,是非常應該的。無論誰出了意外,大家都應該有一份超越意識形態的關懷和愛心。但是,當陳水扁夫人吳淑珍在法庭暈倒,被送到醫院後,人們卻沒有看到李登輝要他的夫人為吳淑珍祈禱,更沒有去看望。對藍對綠,李登輝明顯是不同對待。不為吳淑珍禱告、不去探望也罷了,但離譜的是,當台聯立委黃士卓等人召開記者會,手捧玫瑰花,祝福吳淑珍盡快康復之後,李登輝竟在召見台聯立委時,訓斥黃士卓等人慰問吳淑珍的舉動是不顧形象。觀眾朋友們你們說,李登輝心裡的恨,是不是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天呢,以後誰還敢宣稱自己是基督徒了呢?

李登輝的第七個大動作是讓他指定的台聯黨主席黃昆輝在就職演說中對外公佈,台聯要改名字,要走不藍不綠的中間路線。黃昆輝明確表示,台聯不等於台獨,不要把台聯劃到泛綠陣營。而且在他宣佈的台聯今後努力的宗旨裡面,沒有制憲正名這個內容。只是後來李登輝講話引起了公憤之後,他們才不得已而出來辯解,說他們還是堅持正名制憲的。但大家或許還記得,台聯立委羅志明公開表示,不要用台獨來污蔑台聯。這些如果不是李登輝的意思,黃昆輝、羅志明們怎麼敢?

台聯十二個立委,七個是民選的不分區立委,全都是拿的深綠選民的票。今天你說和綠營劃清界線,就劃清界線了。哪個負責人的政治家可以這麼做?現在羅志明說,不要用台獨污名化台聯,黃昆輝說,不要把台聯歸為泛綠,這些難道不都是清清楚楚地要和綠營劃清界線嗎?

誰都清楚,李登輝當年分裂國民黨不是主動的,而是他自己的失誤導致的。但他今天分裂綠營則是清清楚楚刻意去做的。
[youtube]BlCh7wkT-_o[/youtube]
所以,從剛才我談到的這一系列事情來看,李先生這次接受中資的八卦小報《壹週刊》和TVBS的專訪,絕不是偶然的,他的「從來沒有主張台獨」說,也絕不是下意識的口誤。只是把前面這一系列舉動推向一個高潮。

大家都看到了,在李登輝「從來沒有主張台獨」一說引起綠營強烈反彈之後,他先是到處滅火,讓台聯做廣告,接受《自由時報》訪談解釋,譴責《壹周刊》為了商業效果,歪曲他的談話。但你看他現在又出來說什麼,他後來接受日本《產經新聞》專訪,笑著表示,他並不怪罪報導標題引起的曲解;並說,這都是在他的算計之中,他就是想造成騷動,就是想吸引媒體的報導並喚起輿論的關注。你們說他這是怎麼了?

當年李前總統提出制憲,綠營一片歡呼支持。但由於綠營在立法院不佔多數,而制定新憲法的門坎又太高,所以當時陳水扁總統說「做不到就是做不到」。那時我們大家都批評陳水扁不該這麼說,大家都知道是很難做到的事,但不能說出來嘛,要去努力嘛。當年李登輝猛批陳總統的「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可現在陳水扁政府終於真正動手正名了,中華郵政改成台灣郵政,中國石油改成台灣中油,下一步還要改中華航空為台灣航空。而且表示了要推動制憲的決心。終於行動了,總該給幾句鼓勵、讚揚的話了吧?根本不是,他在接受日本《產經新聞》專訪時還是罵,說陳水扁政府一直在說要制定新憲,可法律的門檻過高,朝野兩黨鬥爭而無法過關,他說陳水扁政府是,「非現實的空論等於是在欺騙人民」。如果陳水扁現在是空喊,欺騙人民,那李登輝幾年前喊制憲正名是不是欺騙人民?他當時不知道法律門坎很高嗎?

更荒唐的是,對政府剛剛完成的台灣郵政等正名,李登輝罵民進黨是為了選舉才做,甚至說只有納粹和共產黨才這樣做。把民進黨和納粹、共產黨相比,他腦袋壞掉了。難怪李登輝學校青年領袖班第一期學員楊斯培氣得在《自由時報》撰文引用台灣俚語說,「麵線摻鹽你也罵,豆簽不摻鹽你也罵」。後來李登輝越罵越凶,竟說「現在的政權已呈死體化」,他要「向民進黨宣戰」。

我曾在「長青論壇」做過一期批評李登輝的節目,題目是「要做第二個施明德嗎?」有人擔心是不是說得過重了?可再看看他後來的講話,我覺得他現在不是要不要做第二個施明德的問題了,而是要不要做第二個李敖了。

作為一個政治人物,作為一個國家前總統,李登輝講話的不負責任已經到了荒唐的地步。在台灣這個極為特殊的歷史和政治環境下,作為台灣人形象代表的李登輝,被台灣人尊崇為「台獨教父」的李登輝,接受了台灣綠營民眾無數的鮮花、掌聲和愛戴的李登輝,過去近兩年的一系列做法,已經完全背叛綠營理念,辜負了台灣人民給予他的巨大榮譽。

我相信絕大多數台灣人,包括藍營的人,都會對李登輝的行為完全不可思議,連《中國時報》社論都說他的「轉變實在太過突兀」。那李登輝到底怎麼了,他並沒有忽然精神失常,怎麼可以忽然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別說完全不顧綠營和台灣的整體利益了,連他自己的個人形象和歷史定位,統統都棄之不顧了?我分析基本是這麼幾個原因﹕

第一個,李登輝做威權人物做慣了,下台以後受不了寂寞。他有過虛榮的輝煌,現在忍受不了實在的平靜。威權人物被前呼後擁,指點江山,你的任何一個想法,下面都有人立刻去執行。那個感覺大概實在太好,李登輝這麼多年已經習慣那種生活了。現在忽然沒有當年那麼可以指點江山了,感覺很難受。

導致蘇聯解體的前蘇共總書記戈爾巴喬夫後來的情形也是一塌糊涂,李登輝和戈爾巴喬夫的例子讓我深刻感覺到,作過威權領導人之後,再做平民,實在很難再適應,很難再有正常心態了,他們和民選領導人離職之後的情形完全不一樣。李登輝雖然當了一屆民選總統,但心態、習慣和思維,還是威權人物的。

第二,是權威人物的盲目自信。我跟李先生的多次談話,一直都有一個強烈的感覺,他說話很坦率,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有時覺得他像個不諳時事的青少年。我以前挺感嘆,在國民黨那種官僚文化的混水裡趟過來的人,能保持這份率真,可真不容易。現在才明白,他不是坦率不坦率,而是做慣了第一把交椅,隨便指點江山慣了,所以現在還是毫無顧忌地隨便放話,根本不清楚自己現在的身份。

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譚若思(Ross Terril)曾跟我說,李登輝已經忘記了他曾經作過總統;我原以為他是稱讚李登輝的平民精神,現在想來,他可能是指他根本忘記了自己的政治人物身份,隨口可以亂說。這就是威權人物曾經可以口無遮攔隨便講話的後遺癥。做國民黨主席、中華民國總統時,周圍沒人敢頂撞他;隨便說話慣了。而失去黨主席、總統這個大權威之後,他不甘寂寞,自己又成立了群策會、台聯和李登輝學校;這個小圈子的人仍然捧著他,寵著他,於是他在這個小圈子裡繼續做權威。這也增加了他的盲目自信、傲慢和霸道。他所以現在敢隨便亂放話,都和做大權威、小權威做慣了有直接關係,習慣由「我」來指點江山。不把民眾、民意看在眼裡。

第三,正因為他不習慣寂寞,想繼續指點江山,所以他要跟陳水扁爭光環。他被光環纏繞慣了,所以對別人把這個光環搶過去很不高興。他當年是真心支持連戰的,根本沒有想過把權力放給陳水扁和民進黨,這點他本人也不否認。明擺著如果連戰當了總統,他就可以繼續影響政局,分享光環。
Reply
[youtube]ynWvB7yfyEI[/youtube]
而陳水扁執政後,沒有像台聯、群策會和李登輝學校的人那樣寵著他,沒有一切都聽他的。所以他就很不高興。我們大家來看,陳水扁第二次選台北市長的時候,李登輝力挺馬英九,陳水扁第一次選總統的時候,李登輝力挺連戰。陳水扁上台後,當然馬上很禮遇地去拜他,因為雖然他沒挺民進黨,但他的推動台灣民主化以及他的政治失誤等,造成了民進黨執政的事實。民進黨雖然尊敬李登輝,但畢竟不能和國民黨執政那樣繼續就國家政策和權力分配等,讓李登輝干預。而做慣了國民黨的大家長的李登輝,認為民進黨也應該像台聯一樣拜他,一樣聽他的指教。民進黨不那麼拜他,他就感覺對政壇的影響力不夠,於是生氣、煩躁。把一切怨氣都發泄在陳水扁身上。

第四,李登輝雖然是台灣人,但無論是日治時代還是國民黨時代,他一輩子都是在精英階層,所以最後還是沒有脫離日本人式的和國民黨人式的統治者的感覺和習慣。李登輝雖然說過「做台灣人的悲哀」,但他的感覺只是政治上的,是抽象的,他本人並沒有多少具體的生活體會。所以他今天可以對台灣人這麼傲慢,可以隨便訓斥民選的本地人總統「沒教養、沒品味」,可以想見他說這話時的那種居高臨下感,給人一種仍是國民黨貴族那種瞧不起台灣人的口氣。

第五,這次他認為國務機要費一案,一定打倒陳水扁。一看沒打倒,火了,孤注一擲。有分析家指出,李登輝現在就是一心一意要讓民進黨失敗,因為只有這樣,才會有他出來籌組什麼第三勢力的機會,由他當年一手提拔起來的王金平組閣,這樣他就又有機會左右政壇。也就是說,李登輝為了自己的私利,不要說不管綠營整體,甚至犧牲台聯,他也在所不惜。在開始的時候,我認為他是要為台聯找出路,後來發現根本不是這麼回事,現在已經很清楚了,他根本不為台聯著想,台聯只是李登輝為了使自己還能對政壇有影響力而拿來使用的工具。台聯就像他手裡的一個煙斗,需要的時候,吸你一口,讓你亮一下,不需要的時候,你就隨便滅吧。他現在全部目的,就是要自己能影響和左右政壇,要我自己頭上的光環繼續閃亮,只要能達到這個目的,什麼民進黨、綠營、台聯,全都滅了,他也根本不在乎。當然他也根本沒有想過,這樣做得到的結果,和期待的正好完全相反。

李登輝先生,在生命走向顛峰的尾聲之際,卻選擇跳入谷底的自殺。台灣用「跌破眼鏡」來形容「大吃一驚」「目瞪口呆」,實在是太形象了。李登輝這幾個月的言行實在讓太多人跌破眼鏡了。如果哪一天李登輝出來舉著馬英九的手支持他選總統,就像當年支持他選台北市長一樣,呼籲大家投這個「吃台灣米、喝台灣水長大的新台灣人」馬英九一票。我一點都不會奇怪。再也不會跌破眼鏡了。眼鏡都跌破好幾副了,沒什麼好跌的了。

大話新聞主持人鄭弘儀說,李登輝的做法,就像羅馬教皇有一天忽然說,我不信基督教了,我改信佛教了。另一位評論家吳國棟說,他自稱摩西帶領大家走回家園,可正走到最艱難的一段的時候,他說已經走到頭了,他要回埃及去看看了。你說這怎麼辦吧?

本來人們給了他多少榮譽,台灣民主之父、台獨教父、台灣的摩西、未來台灣的建國之父,這一大堆頭銜。所有幾代人的努力、榮譽給了他一個人一大半。他還不滿足。這下可好了,全砸碎了。李先生到現在也沒明白,在民主國家,無論有過什麼光環的人物,只要你違背民意,人們就淘汰你。民眾不拿自己的命運和前途開玩笑。

那麼對現在的這個李登輝,我們怎麼辦呢?我只能套用政論家金恆煒先生的話說,「我們不陪他玩了。」

(2007年2月16日「長青論壇」文字稿。原載台北《當代》雜志2007年4月號)

2007-04-01

http://caochangqing.com/big5/newsdisp.php?News_ID=1536(轉載請指明出處)





© Caochangq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正名證明李登輝 ■ 楊斯棓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day-o4.htm
以前我會用「大錯不犯,小錯不斷」來概括李前總統的眾多作為,但今天,這八個字我將開始改寫。
「大錯不犯」指的是阿輝伯擔任國民黨的黨主席卻接連推動民進黨長期的訴求,所以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選、廢省逐一實現,台灣逐漸邁向正常化國家;「小錯不斷」指的是李前總統當年陪著宋楚瑜競選省長,在屏東高度依賴伍澤元、鄭太吉等勢力(其他縣市想當然耳),任內沒有積極栽培台籍菁英,反而是和這些土霸王相互取暖,各取所需。
上月底李氏一連接受兩家港媒專訪,內容可說轟動全國,統派媒體視如珍寶,獨派人士則議論不斷,掀起可觀的波濤。李對於台灣邁向國家正常化的相關發言,讓數位核心策士辭職。是以李急於「消毒」,遂又接受自由時報專訪,該報於二月四日以「李登輝:制憲正名達成國家正常化」為標題登出,李強調現在政府要做的就是制憲、正名和加入聯合國,以達成國家正常化。
只是,李登輝「正名」言猶在耳,二月九日中華郵政宣佈要正名為台灣郵政後,據報載,李卻在十日群策會的尾牙聚會上表示「不是選舉前才講一聲正名」,還暗批「以前納粹、共產黨就是這樣搞」。試問:若更名的時間點是半年前,當時三個月內要選北高市長;如果是一年後,那一個月內將選總統,兩個時間點更將招致罵名。如果今天這種平常日要推動正名都被李氏批評是到了選舉才如何如何,那真是「麵線摻鹽汝也罵,豆簽無摻鹽汝也罵」。
與李登輝輩份相當的彭明敏教授,二月十日發表了一篇〈什麼是「台獨」?〉,文中重話轟擊「前總統」對「後繼者」所作所為,「事無大小,不時公開嘮叨不休」;並以「一再豹變」形容「前總統」對台灣人民的考驗。
想起去年陳菊苦戰,李登輝要求棄菊,最信仰李登輝的高雄人用選票告訴李:「老帥,我們想打自己的仗」。結果,是李登輝錯?還是高雄人錯?現在,說統獨是假議題,要追求的是正名制憲,卻又在正名運動如火如荼時潑了我們一盆冷水;是李登輝錯?還是台灣人錯?
誠如彭文文末所說:「我們要將自己的命運把握在自己的手裡」,而非一定得聽誰怎麼說;不管誰停下腳步,台灣還要繼續走下去;不管誰向後轉,我們更要加速前進。
(作者為李登輝學校青年領袖班第一期學員)
Reply
反併吞‧護台灣座談會╱反反分裂法 台灣應團結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ay-fo3.htm
〔記者彭顯鈞╱台北報導〕面對中國即將制定反分裂國家法,昨日一場座談會上與會者均認為,此時台灣人民更應該展現團結一致的決心與意志,反對到底,同時堅持以制憲正名,讓台灣成為一個正常的國家。

台灣北社等團體昨日舉辦「反併吞、護台灣」座談會,第二場針對中國的反分裂國家法提出總批判,由台聯黨主席蘇進強主持,與會者包括總統府資政辜寬敏、台獨聯盟主席黃昭堂、國策顧問阮銘、國防大學講座教授廖宏祥、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董立文及受害台商協會理事長高為邦等人。

蘇進強表示,中國的反分裂法就像扁宋會的結論,要把台灣陷入「一個中國」的框架下,雖然該法是中國的國內法,但台灣人民不可忽略心防,更應該展現捍衛台灣的決心與意志,對於部分政治人物態度的轉變,感到遺憾。

他強調,面對侵略時捍衛和平的方式,就是大家團結的站在一起,表達堅決的意志,而不是軟弱,重點是台灣人該怎麼做。

辜寬敏表示,中國制定反分裂法的目的,就是藉以讓台灣和國際社會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在雙方處於「分裂狀態」下,國際社會就無法插手台海事務。

他強調,去年美國國務卿表示台灣不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向中國傳達了錯誤的訊息,導致中國恣意妄為,這部分美國須負極大的責任,台灣人民不能不對反分裂法做激烈的反對和反應。

阮銘認為中國制定反分裂法的意思,就是國民黨的外來政權在台灣傾覆了,有人想要招來另一個外來政權。

他強調,中國原本無意制定反分裂法,兩千年政黨輪替後,包括梁肅戎等人在內,赴中國向中國領導人建議,應該制定統一法,因應台灣日漸走向獨立的傾向。到了去年,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赴歐訪問時,又有華僑和台僑提出制定統一法的建議。阮銘強調,該法之目的在併吞和分裂台灣,台灣人民必須堅守自由民主的道路,持續推動制憲正名,藉以維護台灣的生存發展。

廖宏祥認為,反分裂法一旦通過,將對台灣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等領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他認為,台灣始終生活在中國的框架之下,目前國際社會都在看台灣人民對反分裂法的態度,台灣人民應該在今年的二二八當天站出來,展現團結的意志。
Reply
李登輝為甚麼大轉彎?
◎ 曹長青
http://www.open.com.hk/0703p53.html● 編者按:李登輝嚴厲發表言論否認主張台獨,並再攻擊陳水扁與民進黨,曾在本刊推崇李登輝的本文作者對此作出分析,並以政論家的責任感檢討過去對李的認識錯誤。

我曾在《開放雜誌》發表過長篇文章,讚譽台灣前總統李登輝對推動台灣民主化的貢獻,其中尤其推崇他能夠交出最高權力的境界。但近一年多來,已經卸任多年的李登輝干預台灣政壇的勁頭越來越大,時有大動作出手,最近更放出令海峽兩岸和海外華人全都跌破眼鏡的言論:「我從未主張過台獨」、「我不是台獨領袖」,更批評「台獨是退步的、危險的」。這些舉動,令我不得不檢討以前對他的認識和評價。

李登輝倒沒有撒謊,他的確沒用過「台獨」字眼來推動台灣民主化運動,但民進黨執政後他提出「制憲」(揚棄國民黨在南京制定的憲法,制定一部台灣人的憲法)、「正名」(改中華民國為台灣)、「建國」。這毫無疑問完全是一條台灣獨立之路,因此台灣人民給了他巨大的榮譽,把他當「台獨教父」來歌頌讚美。國民黨和對岸的共產黨也把李登輝當作最大的台獨份子來批判。過去這些年來,李登輝對自己被當作「台獨教父」的推崇,和被當作「最大台獨份子」批判,都心安理得地接受了。

現在他突然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強調字面上他「從未主張過台獨,不是台獨領袖」云云,實足以讓任何精神沒有錯亂的人目瞪口呆。李登輝為什麼會發生這麼大的變化?表面原因是他和陳水扁的個人恩怨,究其深層原因,則和他做過威權人物所形成的心理有關。

被國民黨趕出來而非不要國民黨

李登輝和陳水扁的矛盾,其實早在二千年總統大選時,就已埋下;因為作為國民黨主席的李登輝,當然是支持國民黨候選人連戰,而且認為他一定當選。後來李登輝說,在選舉揭曉的當晚,他無法到國民黨競選總部講話,因為他只準備了勝選致詞,沒有敗選感言。

由於國民黨敗選,連戰和李登輝反目,不僅逼迫李交出黨主席,還把他趕出國民黨。有人形容海外中國民運有兩種人﹕一種是不要共產黨的,另一種是共產黨不要的。對李登輝來說,他屬於被國民黨趕出來的,而不是主動不要國民黨的。而這一點,注定了他和民進黨的關係,和那些一直為台獨而奮鬥的人不一樣。

從前年出版的李登輝與蔣經國談話錄《見證歷史》可看出,蔣經國在晚年已認識到國民黨無法「反攻大陸」,不能再把台灣當跳板或臨時旅店,因而說出「我也是台灣人」,並啟用台籍精英。但這種啟用,不是要把權力交給台灣人,而是用忠於國民黨的台籍精英來「以台治台」。蔣經國所以選擇李登輝做副總統,並在去世時沒說把權力交給其他人,而是順理成章地由副總統接任,很可能就是因為李登輝符合他的這個期待與信任。

李執政十二年,逐步推動政治改革,尤其是總統直選,對台灣民主化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但李也和蔣一樣,並沒有準備把權力交給作為台灣人代表的民進黨,而是想把中國國民黨本土化,繼續由國民黨執政。因而李執政時,確實沒有「主張台獨」,只是提出「中華民國在台灣」,兩岸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最近李登輝還否認這是「兩國論」。而所謂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其實還是固守「兩岸一中」,堅持中華民國的正統性,只不過這個「中華民國」所轄不再是涵蓋中國大陸和外蒙的「大中國」,而只是台澎金馬。

盼民進黨內亂以便組織第三勢力

但李登輝被國民黨趕出來之後,台灣人熱烈地擁抱了他。於是他一個大轉彎,完全脫離國民黨軌道,強烈主張「制憲正名」。因而李登輝一下子從中國國民黨主席,變成了台獨運動精神領袖,台灣人民給了他近乎個人崇拜的歡呼和榮譽。

在民進黨第二次贏得了總統大選後,李登輝開始不斷批評陳水扁在「制憲正名」上軟弱,不敢採取行動。但「制憲」需要國會四分之三通過,而綠營在立法院還沒過半,當然完全沒有可能,因而陳水扁說「做不到就是做不到」,結果引起綠營反彈,李登輝更是嚴厲批評。陳水扁在電視上又反駁並批評了李登輝。由此兩人關係更加惡化。但在這個過程中,李登輝在綠營的人氣持續升高,直到零五年底他訪問美國,其聲望達到任何台灣人都無法企及的高度。

陳水扁和民進黨也多次表示了要和李登輝修復關係的願望,但用李登輝自己的話說,他都「不買帳」。在紅衫軍「倒扁」時,李登輝的言行更明顯是希望陳水扁下台。他不僅從未公開批判施明德,甚至還一度讓台聯附合藍營在立法院提罷免總統案。後來還支持台聯在台北、高雄市長選舉時推出自己的候選人,不惜分民進黨的票,使藍營勝選。在涉及陳總統的國務機要費出來後,李登輝在自己家裡宴請來取證的檢察官,顯然是支持國務機要費案起訴,其目的也是促使陳水扁下台。因陳水扁下台,民進黨就可能內亂,他就有組「第三勢力」,再左右政壇的機會。

做過威權總統不甘寂寞

李登輝和民進黨及綠營切割、分道揚鑣的做法,表面上是他和陳水扁的個人恩怨,但究其深層原因,則是對權力光環的爭奪。李登輝幾十年來一直在國民黨內做官,並做過八年的威權總統。他有過虛榮的輝煌,現在忍受不了實在的平靜。因為威權人物被前呼後擁,任何一個想法,下面都有人立刻去執行,那個感覺大概實在太好。李登輝那麼多年已經習慣那種生活了,現在忽然沒有當年那麼可以指點江山了,感覺一定很難受。

李登輝在做國民黨主席、中華民國總統時,周圍沒人敢頂撞他,隨便說話慣了。而失去黨主席、總統這個大權威之後,他不甘寂寞,自己又成立了群策會、台聯和李登輝學校;這個小圈子的人仍然捧著他,寵著他,於是他在這個小圈子裡繼續做權威。這些都增加了他的盲目自信、傲慢和霸道。他所以現在敢隨便亂放話,都和做大權威、小權威做慣了有直接關係,習慣由「我」來指點江山。不把民眾、民意看在眼裡。

正因為他不習慣寂寞,想繼續指點江山,所以他要跟陳水扁爭光環。他被光環纏繞慣了,所以對別人把這個光環搶過去很不高興。他當年是真心支持連戰的,因為連戰當了總統,他就有可能繼續影響政局。

民進黨雖然尊敬李登輝,但畢竟不能和國民黨執政那樣,讓李登輝干預國家政策和權力分配等。而做慣了國民黨的大家長的李登輝,認為民進黨也應該像台聯一樣拜他,一樣聽他的指教。民進黨不那麼拜他,沒有一切都聽他的,他就感覺對政壇的影響力不夠,於是生氣、煩躁,把一切怨氣都發泄在陳水扁身上。

除了習慣權威人物的指點江山以外,李登輝還表現出一種貴族式的傲慢。他雖然是台灣人,但無論是日治時代還是國民黨時代,他一輩子都是在精英階層,所以最後還是沒有擺脫日本人式的和國民黨人式的統治者的感覺和習慣。李登輝雖然說過「做台灣人的悲哀」,但他的感覺只是政治上的,是抽象的,他本人並沒有多少具體的生活體會。所以他今天可以隨口訓斥民選總統「沒教養、沒品味」,仍是一派國民黨貴族的居高臨下感。

給「權力慾」戴上「使命感」光環

對於李登輝卸任後仍積極參政、關注國務,我曾經認為他是出於一種基督徒的使命感和一個曾居高位的台灣人的責任感,但回頭來看,我的認知是有很大誤差的。對此,台灣綠營評論家金恆煒的分析更準確。他認為,李登輝之所以一直想繼續左右政壇,實際上是把「權力慾」和「使命感」混到了一起;或者說,是給「權力慾」戴上了「使命感」這個美麗的光環。說到底,盡管李登輝推動了台灣民主化,但他終究沒能夠真正放下對權力的貪戀。

在國民黨時代,李登輝使用權謀,鞏固了自己的權力;不管他出於什麼動機,其效果是推動了台灣的民主,所以歷史仍將肯定他那一段的貢獻。但今天,李登輝使用權謀,試圖強化自己對台灣政壇的影響力,同樣,無論他出於什麼動機和目的,其效果是阻礙台灣的民主政治,因此無論今天的台灣人民,還是歷史都會否定他今天的舉動。

在獨裁時代,權謀可以成功,因為在「人治」的權力鬥爭中,政客是「跟人」。但在民主時代,權謀只有失敗這一條路,因為在法治和民主的架構中,選票使政治透明化,民意決定一切。但李登輝好像對這點還沒有反應過來。 另外,民主國家還有另一個明顯的通則:無論有過什麼光環的人物,只要違背民意,人們就會立刻淘汰他。李登輝先生在生命走向顛峰的尾聲之際,卻選擇跳入谷底的政治和人格自殺,這恐怕在任何國家的政壇上都是罕見的。

二○○七年二月二十三日
Reply
百多年前是一家,今何反目成仇人?(2010/04/20 00:10)
阿修伯
http://www.nownews.com/2010/04/20/142-2593603.htm
美國人口普查,惡性台獨借題發揮,乘機撕裂華人族群,我們華裔華族可能平白失去了80~100萬同胞(台獨估計在美臺灣人人口),居美臺灣人成了非我族類。今後居美華人莫要表錯了情,熱臉貼人家冷XX,被台人恥笑。這對於華裔華族團結爭取勝選參政及權益福利十分不利,搞不好,形成台、華兩個族裔的對抗,互相抵消力量就是大不幸了。如果劉醇逸也另填「台裔」不填「華裔」,試問華裔選民還會熱情造勢全力動員投票選他為紐約市主計長嗎?

自從今年初開始,阿修伯就提出此一嚴峻問題,寫了數篇文章,可惜多被封殺打壓不能面世。華文媒體不敢得罪惡性台獨,還要登他們宣傳分裂的廣告,賺那廣告費,幫助他們撕裂族群,傷害全體華人權益。悲哉!痛哉!奈何!

臺灣人要搞台獨也沒有什麼錯,但沒必要分裂族群。坦坦蕩蕩承認我們也是華人,要追求崇高的政治理念獨立建國也是堂堂正正的事。獨立後的臺灣國不與中國為敵,兩國沒有仇恨,更由於同文同種,百多年前是一家,因為這點緣份應該相親相愛是兄弟國家,加上新加坡就是三兄弟了。就像許多英裔西裔國家一樣,政治、文化不認同但族裔還是相同的。

對於共同生活在臺灣的外省人及其後裔,不分彼此自然歸化融合,勸導教育包容團結,絕不可罵他們是「支那豬」,逼他們走投無路而「賣台」。這就是我們良性台獨的主張,可惜竟然被惡性台獨嗤之以鼻。

在美台獨人士的活動我參加過大部份,其報紙刊物網頁書籍也極少漏看,我對他們太瞭解了。開口閉口「中國豬」「豬仔」(音敵壓)「支那豬」「支豬」,在臺灣公然拉起「中國豬滾出去!」的布幅,您沒有看見嗎?仇恨心如此之重已是不共載天。紅色T—SHIRT上印著大字「恁爸是臺灣人」「恁祖媽是臺灣人」,您沒看過嗎?多參加一點台獨活動一定能看到。

台獨高達宏先生在Nownews上批判阿修伯,他是高尚的長老教會人士,他不罵「支那豬」,不使用粗鄙下流的語言,但其他惡獨人士卻以此為榮呢,多堅定!多勇敢!

如果真如高先生所言,今日已無此惡劣現象,外省人二代三代四代都被包容了歸化了,不分彼此都是臺灣人了,那就是被我們良性台獨感化了,真太高興了!是真的嗎?為何今日臺灣族群關係還是這樣敏感緊張呢?為何今日美國人口普查台裔非要與華裔劃清界線呢?是華裔照樣可以追求獨立呀!

居美台獨人士高先生承認他是「漢裔臺灣人」,但不是中國人,而且在美臺灣人所需的資源福利也不能與「漢裔中國人」分享,必須分開獨立以免被中國人拿去屬於臺灣人的福利。其實我們都是「漢裔 / 華裔美國人」,在美國根本沒有什麼「漢裔中國人」「漢裔臺灣人」這樣的笑話,難道還有「漢裔廣東人、福州人、溫州人、上海人……」?您完全是在說笑嘛!

美國人說英語當然不一定是英國人,但極有可能是英裔,臺灣人說閩南語,也極可能是閩南裔,何必否認呢?何必說他講的是美語不是英語,我講的是台語不是閩南語呢?高先生這位美國白人朋友在幫高先生辨護什麼?

高先生借其白人朋友之口說:「人口普查尊重個人的自由和權力……全看個人的認同。」於是,黑人可以填族裔為WHITE,白人可以填族裔為BLACK,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自由權力嘛!如此顛倒黑白,難道這就是民主自由人權?人口普查查的到底是什麼?不是查政治認同、文化認同、信仰認同!是要查你的族裔!是漢裔!是華裔!即使你厭惡你的閩南祖先,你也無權自行創造「族裔「 黑白填!

高先生並引用其白人朋友之口問「阿修伯是否共產黨?哈哈!果然紅帽子殺手鐧出來了。告訴你!阿修伯反毛反共主張良性台獨,努力促進中共開放改革修正,放棄馬列史毛教條,高先生沒看過我批毛批共的文章嗎?說理說不過就亂拋紅帽子,很可鄙呀!
Reply
剖析中國霸權 新台灣國策智庫將辦研討會
〔記者蘇永耀/台北報導〕前總統府資政辜寬敏年初創立的「新台灣國策智庫」,將於明後兩天舉行「崛起的中國霸權與對區域的挑戰」國際研討會,邀請包括美國前亞太副助卿薛瑞福等重要學者與會。

研討會並邀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專題演說。另一場演說則由辜寬敏長子、現任日本野村綜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發表對中國經濟前景的看法,屆時也將出現父子一同出席國際研討會的特別現象。

新台灣國策智庫表示,面對中國霸權崛起,國際戰略環境改變,區域內各國應如何應變背後隱藏的危機,顯然已成課題。

參與論文發表及研討的有來自美國、日本、南韓、歐洲、印度、菲律賓及台灣的專家學者。包括日本前大使岡崎久彥、日本前自衛隊艦隊司令金田秀昭、印度地緣政治學者納拉帕特等重量級專家。

智庫表示,兩天的研討會將會從區域整體發展、經濟、軍事、外交等面向,探討中國霸權崛起對區域的影響,以及各國的因應策略。希冀藉由國際觀點的綜整,進一步釐清台灣的區域角色及定位,並從中尋找未來發展的利基。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2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