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Taiwan 台灣
陸退役中將:2020年前武統台灣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0301?chdtv
大陸全國政協委員、解放軍南京軍區前副司令員、退役中將王洪光3日接受《旺報》專訪表示,台灣(台海)情勢現在非常危急,島內台獨勢力已經出現五個不可逆轉的趨勢,因此現在已經到了以武力或武力威脅統一台灣的時候,而且時間就在2020年之前。他強調,以共軍目前的飛彈和長程火箭炮實力,根本就不需要發動傳統兩棲登陸戰,就能夠在幾個小時內摧毀衡山指揮所,讓美日來不及救援。

王洪光指出,台灣島內台獨勢力已出現五個不可逆轉的趨勢:一,台獨已成為台灣主流民意,75%的台灣人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這樣再過1、20年,就是一代人的時間,台灣就沒有人承認自己是中國人。二,蔡英文是一個隱晦、柔性但堅決的台獨分子,她不會更改立場。三,台灣內部制衡台獨的統派力量已經邊緣化,無法制衡台獨勢力發展。四,大陸民意和台灣民意直接對抗,互不相讓。五,台海的主導權已經由大陸掌控。

炸衡山指揮所

王洪光認為,以共軍目前的實力要解放台灣,是小菜一碟,而且,對台動武前,陸方已經把美日干預的因素考量進去;他指出,蔡英文幾天前做了戰時轉移的演練,但共軍的武力解放台灣的行動其實就是炸衡山指揮所,以共軍目前的飛彈及長程火箭炮實力,幾個小時就能摧毀衡指所,根本不需要發動傳統兩棲登陸戰。

航母阻美軍援

王洪光透露,大陸的航母就是在對台動武時,停在台灣東部海面,阻斷來自第二島鏈的美軍救援艦隊;他還警告,如果美國膽敢在台灣部署薩德系統,就是共軍解放台灣之日,這還包括美國出售其他攻擊性武器給台灣,像是F35。

小 檔 案

王洪光

王洪光1949年生,祖籍山東新泰,南京軍區前副司令員,中將。他的父親為大陸開國少將王建青,岳父則為前空軍政委、開國少將高厚良。2005年12月起出任南京軍區副司令員,2012年12月屆齡退役。2011年,王洪光撰寫《絕戰─追思金門戰役》一書,反思金門戰役,分析共軍失利原因,這本專著被譽為「填補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史研究的一個空白點」。退役後,王洪光多次公開主張以武力統一台灣,並認為時間就在2020年之前,而且共軍攻下台灣是「以小時計」。(宋秉忠)

陸退役中將:2020年前武統台灣
http://clo01.hk/120063/

[ 本帖最後由 Chan7 於 2020-1-15 13:34 編輯 ]
Reply
環時總編胡錫進:武統台灣 將意味著中國與美國全面攤牌
https://udn.com/news/story/7331/4283595

中共黨媒「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今天在環球網發文稱,台灣選舉後,武統聲音在網路上聲浪高漲,他認為,武統台灣,從兩岸軍事對比來說毫無問題,會比70年前中共打平津戰役拿下北京城還容易。與此同時,它意味著中國與美國全面攤牌,這是中國必須冷靜面對的風險與挑戰。

胡錫進表示,中國把武統作為一個優先現實選擇,需要兩項戰略上的確定性:第一,中共解放軍在第一島鏈附近形成壓倒性優勢,或者中共能夠很容易地給前來干預的美軍造成不可承受的代價。與此同時,美國不敢對中國實施大規模的戰略報復,不敢對中國進行「核訛詐」。

第二,中美經濟實力對比形勢逆轉,中國的市場規模和綜合經濟競爭力超過美國,使得美國在與中國發生嚴重軍事衝突的時候無力對中國開展全面經濟制裁,也無力聯合西方力量在經濟上圍堵中國。也就是說,武統台灣不會給中國大陸經濟發展造成嚴重的不確定性。

兩個條件缺其一,中國大陸武統台灣就將面臨巨大戰略風險。大陸必須面對這個現實。

然而這不意味著武統台灣的選項就是虛的,就產生不了戰略威懾。中國越壯大實力,意味著美國阻止中國選擇武統付出的代價越大,美國就越需避免將中國逼向那一選擇,從而使自己被迫要為阻止中國武統而付出巨大犧牲。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中國沒有武統的這一終極選項,台灣可能早就走向「法理獨立」了,那樣的話,目前「一個中國」的格局已經坍塌。而實際情況是,這一格局總體來說相當穩定。

胡錫進表示,不輕易選擇武統,不意味著中國大陸對台灣就不能打軍事牌了。大陸對台軍事施壓的手段可以是非常豐富的。而且他支持在必要時使用那些手段,震懾台灣當局,不斷匡正台海局勢的基本走向。

他宣稱,「和平統一的旗幟在任何時候都不能丟,它是中國台海政策的道義高地。就是決心動用武力了,這個旗幟直到導彈發射之前也要高高舉著。和平統一當然是上策,武力選項與它相輔相成。」

胡錫進認為,台灣問題早已不是孤立的,實現統一是中國崛起這盤大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大陸必須有勇氣,有耐心,有戰略定力。統一應盡量以中國社會代價最小的方式實現,但這不意味著大陸不敢付出犧牲。

2020年武統台灣?中國要完成武統的3大條件
https://m.moneydj.com/f1a.aspx?a=a96d3e4...49d4b77590
中國近日藉「遠洋訓練」的名義,頻繁派遣軍艦和軍機繞行台灣。美國智庫的中國問題專家易思安(Ian Easton)認為,中國動用解放軍挑釁台灣的舉動應該是為了造成區域危機恐慌,在蒐集台灣情資的同時,也測試台灣軍方的戰鬥意志,以及美國的態度。

易思安在新書《中國的侵略威脅》中根據中華民國國防部報告書指出,中國解放軍被中共要求在2020年前具備攻台的能力,未來恐將透過各種手段滲透台灣,並以武力統一。然而,易思安也指出,中國要達成武統須有3個前提。

中國確定政治入侵無效,一定得武力統一台灣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相當瞭解兩岸人民在不同的政治體制下已相差甚遠,因此他不會刻意去贏得台灣的民心,而是想利用媒體宣傳、假造歷史、間諜和經濟戰等手法,逐漸滲透台灣的政權,讓台灣人民逐漸陷入絕望。

美國《國防新聞》雜誌專文在2015年指出,台灣在2014年高達399萬的中國觀光客,有可能是中國癱瘓台灣軍事指揮及防空體系的潛伏策略,且來台的11萬1千多名中國商務人士中,有7680人是長期居留,其中有些人透過外商早已成為台灣人的老闆。此外,台灣的一些辦公大樓已成為中國重要企業及達官貴人來台的招待所和業務據點,這些都是台灣潛在的國安威脅。

中國武力完備且橫渡台灣海峽無礙,同時有能力鎮壓台灣的反抗

即使台灣軍隊目前訓練低落,後備軍力的惡化也導致抗敵兵力不足等問題,但中國軍隊要成功登陸台灣仍須克服許多技術挑戰。中正大學戰略所的碩士宋磊認為,中國目前還不具備全面進攻台灣的運載能力,且不論台灣的軍隊士氣再怎麼低落,台灣仍具有高度尖端科技的硬體戰力,足以防阻中國入侵。

中國完成這項「神聖任務」時,國際政治的阻礙必須小於回收台灣的利益

中國與台灣雙向貿易頻繁,若是中國決意侵略台灣,不僅會影響雙方經濟,恐怕還會導致整個亞太地區陷入經濟危機,這是目前經濟成長趨緩的中國無法應對的情勢;且武統引發的經濟危機還有可能使共產黨喪失統治中國的政治正當性,風險極大。

此外,日本、韓國,以及其它亞太國家必然會因爲害怕成為中國的下一個目標而採取行動保護台灣。日本與中國素有島嶼主權的摩擦,若是中國攻下台灣,雙方開戰的可能性也會隨之升高;因此,中國在武統台灣前,除了必須備有佔領台灣的軍事能力,還得準備好對付日本及其它亞太國家的戰力。

回應蔡英文言論 國台辦強調台灣從來不是一個國家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00116.htm
在北京,針對台灣的蔡英文總統日前接受英國廣播公司訪問涉及兩岸關係的談話,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表示,台灣從來不是一個國家,重申台灣是中國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妄圖挑戰這鐵一般的事實,只能碰得頭破血流,落得身敗名裂。

馬曉光表示,國台辦警告民進黨當局領導人,不要自我膨脹,誤判形勢,進一步製造台海緊張動盪,把台灣帶向危險的境地。他又說,大陸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堅如磐石,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

蔡英文在訪問中表示,台灣不需要宣告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國家,而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國家。

[ 本帖最後由 Chan7 於 2020-1-16 07:18 編輯 ]
Reply
美軍巡洋艦穿越台灣海峽 台灣大選後首次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00117.htm

台灣大選舉行後,美軍艦艇首次在台灣海峽航行。

美國海軍證實,巡洋艦「夏洛號」穿越台灣海峽,無透露詳情。

台灣的國防部說,美軍一艘軍艦昨日從台灣西南海域,由南向北航經台灣海峽,執行常規任務,軍方全程監控,期間並無異常情況,呼籲民眾放心。

駐日美軍司令指中國欲改變兩岸現狀
https://news.now.com/home/international/...sId=377249

日本傳媒報道,駐日美軍司令施奈德認為,對美日兩國來說,最大的挑戰來自中國,又指北京處心積慮,想改變或推翻兩岸現狀。

施奈德接受《讀賣新聞》訪問,指中國透過軍事、情報、網絡及外交戰等手段處心積慮企圖改變,或推翻兩岸現狀,情況非常明顯。就長期來看,對美日兩國、區域以至全世界來說,最大的挑戰是來自中國。

他認為中國近年急速擴張軍力,是希望加強軍事攻擊力量,企圖掌控第一島鏈內側及第二島鏈,清除美國在區內勢力以及在印太地區的同盟關係,加強發揮中國的影響力,進而成為世界的主宰國家。

施奈德強調,美國並非想圍堵中國,但必須對中國的惡意及破壞國際秩序行為採取因應措施。

不過,施奈德認為美日現時最迫切的安保挑戰是北韓的威脅,美日兩國已就北韓可能會再次作出挑釁行為做好緊急應變準備。

駐日美軍司令:北京處心積慮想改變兩岸現狀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00119.htm
駐日美軍司令施奈德說,對美日來說,最大的挑戰來自中國,又認為北京處心積慮想改變或推翻兩岸現狀。

施奈德接受日本《讀賣新聞》專訪時重申,反對企圖推翻台海現狀的片面行為。北京處心積慮想改變或推翻兩岸現狀的情況很明顯,包括透過軍事行為、情報和網絡活動,以及企圖切斷台灣與其他國家的外交關係,令台灣更孤立於國際社會。

施奈德表示,長期來看,對美日兩國、對區域或世界來說,最大的挑戰來自中國。中國不單止想掌控第一島鏈內側,也想掌控第二島鏈,最終想趕走美國,在印太地區洋消滅美國的同盟關係,因為中國想在世界成為主宰國家。

台灣一邊一國行動黨宣布解散
https://news.now.com/home/international/...sId=377491

在台灣,一邊一國行動黨宣布解散。

去年8月才成立、倡議台灣獨立的一邊一國行動黨在社交網站,宣布已通過解散決議,即日起停止收取黨費和政治獻金,又說已成立善後小組,進行後續解散工作,除行政會計需處理帳目及支出申報外,所有領薪的工作人員已停止續聘。

將陳水扁前總統視為精神領袖的一邊一國行動黨,在個多星期前的立委選舉大敗,在區域立委全軍覆沒,政黨票得票率只有百分之一,無法進軍立法院,亦拿不到任何補助金,陳水扁在大選翌日已宣布退出政壇。

[ 本帖最後由 Chan7 於 2020-1-20 17:59 編輯 ]
Reply
蔡英文專訪:台灣已是國家,模糊定義空間不再存在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1188679

台灣總統蔡英文在剛剛結束的2020年台灣大選中,以高票贏得連任。她對中國大陸持更加強硬的態度,被視為是她贏得選舉的重要因素。

蔡英文近日接受BBC記者沙磊(John Sudworth)的專訪,這是她在連任後首次接受外國媒體訪問。

南德日報、華爾街日報關注中共阻台參加WHO
http://www.ntdtv.com.tw/b5/20200122/video/262614.html

台灣出現新型冠狀病毒病例,中國排擠台灣參與世衛組織引發關注
https://cn.wsj.com/articles/%E5%8F%B0%E7...1579658416

別再散佈恐嚇!華郵:歷史證明 中共難攻台灣
http://www.ntdtv.com.tw/b5/20180106/vide...0%E7%81%A3
歡迎回來,中共持續散布對台灣的文攻武嚇,不過《華盛頓郵報》前北京分社長潘文,昨天撰文指出,根據學者從歷史角度分析,北京很難打下台灣。潘文詳細列出詳細假設,表示無論包圍策略、戰略轟炸策略,或是派兵入侵台灣,都難取得勝算,台灣海峽只有10%適合進行兩棲登陸攻擊。而且只要美國派出8艘潛艇,就能瓦解共軍約4成的兩棲部隊兵力。

[ 本帖最後由 Chan7 於 2020-1-27 14:22 編輯 ]
Reply
美、日、加支持台灣加入WHO 蔡總統表達感謝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ws/3052611
面對武漢肺炎疫情,美國、日本、加拿大等國近日公開支持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此,總統蔡英文今天下午於總統敞廳發表談話時表達感謝,她重申,希望WHO不要因為政治因素排除台灣,WHO要有台灣參與的空間。

蔡總統表示,她要特別感謝美國、日本、加拿大等國,公開支持台灣加入WHO,也感謝國際友人最近一段時間,對台灣加入WHO的發聲與支持。

蔡總統說,台灣和其他國家一樣,都正面臨全球防疫風險,台灣有能力、有責任為世界盡一份力量,也希望WHO不要因為政治因素排除台灣,WHO要有台灣參與的空間。

蔡總統表示,這次武漢肺炎疫情,讓世人充分理解,台灣在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台灣人也有對於健康的訴求。從現在武漢肺炎疫情看起來,台灣確實是在防疫的第一線,有很大需要成為WHO的參與者,讓我們在防疫第一線上發揮功能,同時台灣人的健康才能確保。

日本及加拿大支持台灣參與世衛組織防疫決策
https://news.now.com/home/international/...sId=378682

武漢肺炎:日本加拿大開腔 支持台灣加入世衞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00...2_001.html

日本共同社周四(30日)報道,首相安倍晉三表示,有必要讓台灣參與世界衞生組織。他指,如果因政治立場把台灣排除在外,將難以防止武漢肺炎擴散。加拿大總理杜魯多亦首度公開表態,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出席世衞會議。

台灣的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表示,在武漢肺炎疫情引發國際高度關注之際,感謝加國總理對台灣正當合理、專業務實的訴求作正面回應。她又指,加拿大政府多次公開支持台灣參與世衞、國際民航組織等國際組織,希望雙方能持續合作,並深化各領域的互利友好夥伴關係。

武漢肺炎》WHO專家會議二度排除台灣 外交部:高度不滿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ws/3052284

英雜誌公布戰機數量排名 大陸排第3台灣第10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191...2_001.html

英國航空雜誌本月公布各個國家地區的戰機數量排名,前3名分別是擁有2657架戰機的美國、1616架的俄羅斯,以及1603架的中國大陸;後面的則是印度、巴基斯坦、北韓等,台灣亦以289架排名第10,待在2024年將採購自美國的F16V全部交付後,其名次料上升至第7。

報告提到,台灣戰機數量會如此多,主要是即將退役的25架F5戰機也被計算在戰鬥序列中,事實上該款機型目前已退至二線地位,僅在緊急時會出動;台戰55架幻影2000戰機,由於缺乏零件保養和升級配套,已封存在花蓮佳山與台東建安的基地內。台軍目前各型號的F16共有142架,經國號(IDF)戰機129架,構成台空防的主要戰力。台方曾否認外界對幻影2000戰機的質疑,堅持其妥善率達到65%左右,但真實情況無人能夠窺探。

另外日本的現役戰機數量為279架,意外地輸給台灣,只排在11名。但日本已向美國訂購大批F35A/B,料數年可以服役,屆時則日本航空自衞隊的戰機數將達到413架。


台智庫︰大陸2030年將擁4個航母戰鬥群 威脅台灣安全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191...2_001.html

台灣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日前公布「2019中共政軍發展評估報告」,預計中國大陸至2030年,將建成4個航空母艦戰鬥群,並有可能為對外軍事行動鋪路,先攻陷台灣作為太平洋的出海口,突破美國的封鎖島鏈。

報告指出,大陸近期無視國際社會的反對,大陸兩艘航母先後服役,又在南海的島嶼上,填海建設軍事基地,目的可能是要從台灣南部,進軍武統,同時提防美軍從背後施襲。報告又指,如果大陸攻陷台灣,將很容易利用台灣東部港口進入太平洋。

報告認為,根據美國海軍上校馬漢(Alfred Thayer Mahan)提出的「海權論」所釋,「誰控制海洋,誰就控制世界」,國家繁榮與國力,有賴海上交通線的控制,控制海洋除了擁有一支強大海軍,同時必須擁海外基地,故台灣將是大陸對外擴展的第一步,增加大陸攻打台灣的風險。

傳大陸為攻台作推演 奪金門澎湖再從南部登島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00...2_001.html

台灣大選後,台海緊張局勢持續升溫。中國大陸有社交網站及討論區周日起,流傳一張解放軍內部運作的照片,顯示陸軍為攻台進行沙盤推演,模擬進軍及登陸本島的路線。台灣的國防部表示,會保持高度警覺,確保台海安全穩定。

照片顯示,涉事解放軍單位是「南部登島作戰群指揮所」,室內牆上掛有一直「南部登島作戰群裝載航渡圖」。其中一張圖則顯示,解放軍會攻佔金門及澎湖,並繼續往台灣南部地區進軍。另一張圖則顯示解放軍登島後的行軍方向,劍指台南、高雄、屏東、台東等縣市。

另外多名官兵在室內使用電腦計算,中央則擺放了台灣南部的3D地形圖,上頭插滿黑色標記,疑為解放軍計畫攻擊地點、部署軍隊的戰略位置,惟陸解放軍暫未就事件回應。

而台灣的軍方周一表示,台軍對陸軍的訓練、機艦動態等有嚴重掌握。台灣三軍部隊已完成相關整備,保持高度警覺,籲台灣民眾可放心。

另外,日方同日公布消息指,解放軍一架TU-154電子偵察機飛台灣海峽。台軍表示,對此已全程監控,並有完整即時應處能力。

台灣戰略協會研究員蘇紫雲教授接受本報記者訪問表示,此次解放軍的舉動是政治宣示大於軍事意義,並強調台方對解放軍防衞作戰一直以來都是有完備的計劃,針對解放軍假想的十四個登陸點,各軍團及後備部隊亦均有預備。

[ 本帖最後由 Chan7 於 2020-1-30 18:30 編輯 ]
Reply
加國議員逼表態!總理挺台入WHA爆歡呼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9xfZEAlhDw
[youtube]J9xfZEAlhDw[/youtube]

兩斷交國欠錢64億 美國判還給台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ObCKVrQ6_0
[youtube]cObCKVrQ6_0[/youtube]

中國打壓台灣無所不在 美國務卿促州政府抵制
https://hk.news.yahoo.com/%E4%B8%AD%E5%9...04481.html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 (Mike Pompeo)今天提出警告,北京政府正對美國地 方政府加強外交戰以打壓台灣,他敦促各州州長對抗中 國的施壓。 蓬佩奧在華府對各州首長的一場演說中指出,川普 政府將加強與各州和地方政府溝通,討論如何和中國打 交道。 他呼籲:「切勿和中國簽訂危及我們國策的各別交 易和協議。」 蓬佩奧指出,中國去年曾威脅密西西比州州長,若 他訪問台灣,中國將取消對密州的投資。 他並提到上月中國一封外交信函,要求美國各州政 府勿致賀台灣總統蔡英文當選連任。此外,芝加哥一所 高中舉辦氣候研討會,因中國施壓而取消對台灣代表的 邀請。 蓬佩奧說:「施壓美國國務卿是一回事,施壓一所 高中校長,卻是相當重要的另一回事…這顯示中國施壓 深化與系統化,顯露中國的意圖。」 他表示:「雖然看來這只是些地方事務,但累積的 效應卻是國家重大事務,並具有國際性意義。」 蓬佩奧也警告,中國還施壓美國地方首長,要他們 別去會見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 蓬佩奧並關切各州政府的財務計畫選項。他說,佛 羅里達州退休基金已經投資一家和新疆監控有關的企業 。中國在新疆地區已拘禁逾一百萬維吾爾人及突厥語系 穆斯林。

[ 本帖最後由 來佬人 於 2020-2-10 07:11 編輯 ]
Reply
美軍機再闖南海 兩日三繞台
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china_wo...8_027.html

美政客玩嘢倡立台灣主權象徵法
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china_wo...8_029.html

台灣的立法院院長游錫堃提出希望美台復交之際,美國共和黨參議員克魯茲周四(13日)提出「台灣主權象徵法案」(Taiwan Symbols of Sovereignty Act),要求華府允許台灣外交及軍方人員在美國執行公務時,可身穿制服及展示青天白日滿地紅旗。

克魯茲表示,希望透過法案推翻前總統奧巴馬於二○一五年頒布、名為「對台交往準則」(Guidelines on the Relationship with Taiwan)的機密備忘錄。該備忘錄禁止台方人員在美國展示青天白日滿地紅旗,限制美國對台方的支持。

指法案已獲8位議員支持

克魯茲指,大陸對台灣及美國在該地區盟友的敵意正與日俱增,美方允許台灣官員能在美國展示他們的旗幟是朝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法案已獲魯比奧、柯頓、霍利等八位參議員支持。

台灣駐美代表處曾於二○一五年在華盛頓雙橡園(Twin Oaks)舉行元旦升旗儀式時,懸掛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引起大陸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

前香港大學中國發展研究所主任趙曉賓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這法案相信是美國競選年的「走偏鋒」的提案,有譁眾取寵之嫌,但通過的機會微。因這法案若通過,有美國「撩中國開戰」的意味,不符合美國的利益。

京再批游錫堃以疫謀獨

台灣輔英科技大學教授蘇嘉宏表示,法案有美國總統特朗普「衝突功能論」的外交套路影子。該法案未必着重於通過,可能藉此在中美關係上「搞對抗」,逼中國協商,再從中獲利。

游錫堃周四向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酈英傑提出,希望美國支持台灣加入世衞,希望美台建交等議題。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周五稱,游錫堃公然鼓吹「台獨」,再次暴露出島內極少數人「以疫謀獨」的妄想;強調「台獨」是一條走不通的死路、絕路,只會給台灣民眾帶來深重災難。

另外,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日前接受美媒採訪時,再次指摘中國對美進行滲透,又指中國駐美使領館均參與滲透行動。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周五表示,蓬佩奧的言論純屬「老調重彈」,充斥冷戰思維和政治偏見,中方對此堅決反對。本報綜合報道

[ 本帖最後由 來佬人 於 2020-2-15 03:07 編輯 ]
Reply
從《印太戰略報告》到《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美國對台灣的戰略定位愈發清晰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27064

台灣在美國的印太戰略當中到底扮演什麼角色?我們是棋子嗎?是商品嗎?是盟友嗎?相信這是很多人的疑問。事實上我們必須要從美國與整個亞洲太平洋的局勢來看,才會比較明朗;從六月份的《印太戰略報告》到兩天前(11月4日)剛出爐的《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促進共同願景》這兩份報告當中,可以看到台灣的戰略角色變得非常明顯而突出。

今(2019)年六月初美國國防部發布的《印太戰略報告》(Indo-Pacific Strategy Report)中,在一開始「印太戰略的趨勢與挑戰」部分,便用三個不同的形容詞定位印太地區的三個國家:「修正主義式強權」的中國、「復甦的惡意行為者」俄羅斯,和「流氓國家」北韓。這樣的定位其實不難理解,因為在2017年,美國就將中俄視為企圖削弱美國領導能力並改變世界秩序的「修正主義強權」,而北韓則仍是柯林頓(Bill Clinton)和小布希(George W. Bush)政府所歸類的,批評國際制裁並具發展毀滅性武器武器野心的國家。

從美國將這些威權國家列為印太地區的挑戰可以判斷,美國「印太戰略」的願景表面上是希望建立「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實際上是試圖維護美國過去忽略並隨中俄近年強大而受威脅的亞洲民主秩序。此外,從美國將印度地位提升至如日本和以色列地位的夥伴關係,不難發現印度在歐巴馬(Barack Obama)政府「亞太地區」轉變為川普(Donald Trump)政府「印太地區」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當然,位於印太地區的台灣是否,又如何能以「與大多數亞洲國家無名義上建交關係」的角色融入美國「印太戰略」的架構是特別值得我們注意的地方。

在美國國防部發布的《印太戰略報告》中,美國一方面視台灣為維護國際秩序強大的民主夥伴,另一方面意識到中國對台灣在國際空間的打壓、未放棄武力統一台灣的意圖和持續發展具威脅性軍事能力的野心,因此,美國再次提及具政策彈性的《台灣關係法》,承諾會依此繼續售予台灣防禦性武器。這樣的說法看似平常,但早在這段內容的一開始,美國便強調印太地區的新加坡、紐西蘭、台灣和蒙古是四個值得信賴、有能力且是美國天生夥伴的「國家」(country),直接表明其將台灣看作是一個國家而非僅是個政治實體的立場。

儘管如此,雖然《印太戰略報告》中關於台灣的部分篇幅近整頁,台灣在「印太戰略」中的角色仍顯模糊,原因在於美國除了提到將會繼續售予台灣防禦性武器之外,並未進一步說明還有哪些可合作的實質合作內容。然而,美國將台灣納入印太戰略的意圖並不是只是說說而已。

在《印太戰略報告》公布後的這短短幾個月中,美國總統川普在八月批准66架F-16V軍售案,台灣空軍直接宣布增設一個聯隊;九月時,首屆「美台印太區域民主治理協商機制」正式啟動,希望台美雙方透過此對話機制一同促進印太區域秩序的安全;在台灣連續失去兩個邦交國之後,美國在台協會於十月初第一屆「太平洋對話論壇」中特別強調將支持台灣「在太平洋地區邦交國的發展需求」。美國幫助台灣鞏固外交關係的用意可見一斑;十月底時,美國參議院通過《台北法案》以強化支持台灣與印太地區及全球其他國家正式外交或非正式的夥伴關係。

而這些挺台作為只是美國將台灣在印太戰略中角色推到更高層次的前奏。以上的前情提要好像就有點過長,但這也顯示最近國際局勢變化速度很快,以及美國的戰略調整幅度不小。

在台灣時間11月4日上午,美國國務院在第二屆印太商務論壇開始的一小時前突然公布《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促進共同願景》報告(A 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 Advancing a Shared Vision)。在這份報告中可發現,隨著美國印太戰略實質內容逐漸明朗,台灣在其戰略中的定位亦有重大突破。以下將就《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促進共同願景》報告分析。

首先,在加強雙邊夥伴關係的部分,美國首次在印太戰略中提到將與台灣的「新南向政策」緊密合作,同樣被列舉在此的還有日本「自由開放的印太概念」、印度「東進政策」、澳洲「印太地區概念」和韓國的「新南方政策」。耐人尋味的是,就日本而言,安倍已在2012年提出類似於此印太概念的「亞洲民主安全之鑽」(Asia’s Democratic Security Diamond),希望聯合美國、澳洲、日本與印度共同對抗中國崛起的威脅;2012年《澳洲在亞洲世紀白皮書》提及「印太」時特別強調了印度在此地區的角色;韓國在2017年提出的「新南方政策」則計畫提升與東協、印度的關係,撇開美國欲與印度的「東進政策」合作對抗中國不談,前三者皆無明確提到台灣的角色,而且他們所提到的印太相關戰略皆與軍事項目有關,唯獨台灣的「新南向政策」主要是以和東南亞國家經濟文化合作為主。因此,特別將台灣的政策與此四國相提並論,不僅凸顯台灣在「印太戰略」中的特殊性,在某程度上來說似乎希望將台灣的「新南向政策」納入「印太戰略」以提升至區域戰略的層次。

第二,美國在提到中國對台灣種種的壓迫行為時加重了語氣。《願景》報告指出,中國透過軍事演習、經濟壓力、壓縮國際空間、挖角外交夥伴來「霸凌」台灣,並提到美國支持台灣發展有效的嚇阻能力,川普政府通過的國防軍售便是一個例子。相較於今年六月初的《印太戰略報告》主要聚焦在台灣的國防安全,美國這次表示透過美國在台協會,百位印太策略專家將與台灣在「公共健康」、「女權」、「媒體假消息」和「數位經濟」的領域中合作。就「數位經濟」的合作部分,報告亦明確表示美國將與澳洲、日本、韓國、紐西蘭、新加坡及台灣共同面對5G發展時可能面臨的網路威脅。

第三,在「捍衛良善治理」的部分,美國強調其堅守宗教、言論、集會基本自由的決心,並公開要求中國停止其對維吾爾、吉爾吉斯、新疆穆斯林少數族群的壓迫暴力行為。《願景》報告亦告誡中國要信守《中英聯合聲明》對香港的自治和公民權利的承諾。此外也提到2018年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所公布的《印太透明倡議》,此倡議將與多國合作對抗反貪腐、促進財政透明、民主援助、青年發展、媒體自由與維護基本人權自由等跨國治理。其中,美國特別將台灣與澳洲、日本、紐西蘭並列為優先合作的夥伴,可見台灣民主自由與人權的發展對於印太地區的良好治理的重要性。

在最後結論的部分,《願景》報告指出美國兩大黨在立法機關所做的努力是驅使美國投入印太事務的關鍵原因。從美國國會通過《2018年善用投資促進發展法》與《2018年亞洲再保證倡議法》(美國曾表示這兩項法案皆涵蓋台灣)可見其對「印太戰略」的優先支持。此外,亦提及美國國會也透過立法的努力來強調美國對於維護台灣「國防」與「國際空間」的保證,而行政部門將會與國會繼續合作來強化政府全體對一個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的承諾(Congress has also …and underscored the U.S. commitment to Taiwan’s defense and international space, among other legislative efforts. The Administration and Congress will continue to work together to strengthen the whole-of-government commitment to a 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 region.)。

從結論可知,支持美國印太戰略持續發展的關鍵動力來自於其國會對立法的推動,而印太戰略對台灣的關注也將漸漸從國防拓展到台灣的國際空間,更特別的是,台灣竟然是在結論中唯一被提到的國家,足以見台灣在這份報告中的獨特性。此外,有別於美國行政部門常與立法部門不同調,《願景》報告更展現出其從2017年印太戰略的構想已發展至國內達成關於「印太戰略」的一致共識。

總結而言,美國的「印太戰略」並不只是其地緣政治的戰略構想,更是希望聯合意識形態類似的國家來制衡權力移轉論中,不滿現狀的崛起國家,即《印太戰略報告》中所指的中國及俄羅斯,尤其是近年崛起速度飛快的中國。從美中貿易戰到美國「印太戰略」內容的逐漸明朗,其實正反映著美國對於其歐巴馬政府亞洲政策的再調整,原因是美國已經意識到,無論是在經濟層面或是由其所領導的民主自由的國際秩序,皆已受到在資本世界中得利的中國等國家所侵蝕,而隨著這些國家的崛起並不斷的對外輸出其威權的意識形態,美國勢必得聯合各個國家抗衡並維護現有的國際秩序,而在印太地區的國家便是抵抗威權擴散的最前線。也因為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民主發展穩定的台灣,才能在近年屢次與美國有外交上的突破,並能在與大多數國家無邦交的狀況下,在印太戰略中扮演具一定重要性的角色。

儘管有些人會認為台灣不過是大國政治下的棋子,沒什麼值得高興的;同時也不斷有人出來跟大家講說國會的立法都沒有實效,例如馬英九總統在國際場合演講,說國會的立法效力inconsequential。然而,美國行政部門都已經跳出來明白強調,印太戰略並不是只有國會的事,更是行政部門正在進行中的整個戰略調整,重新檢視與各個盟邦之間的關係。在台灣,種種質疑美國的那些論點正說明了,他們都選擇性地忽略目前威權國家與民主價值的對抗。尤其對台灣來說,身為民主國家,我們的國際空間卻不斷受到威權中國的打壓,台灣能做的選擇還有多少?有什麼本錢不去和其他理念相近國家合作呢?想想看,如果我們可以在這國際政治的棋盤上面,當個有用的棋子,為何要只當個塞子呢?
Reply
美國聯同全世界軍事保護台灣, 兩岸統一已經無希望!
中共解放軍根本無能力對抗全世界, 也不想打仗!


桑德斯:若華武力攻台將與其他國家結盟應對
https://hk.on.cc/hk/bkn/cnt/amenews/2020...2_001.html

美國民主黨佛蒙特州參議員、總統參選人桑德斯近日聲勢大增,他周日(23日)受訪時談及對北韓與中國大陸武力攻台的立場。他表示,若當選總統願與北韓領袖金正恩會面;若中國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他也不會袖手旁觀。

桑德斯被問到一旦中國武力攻台將如何應對,他稱會與其他國家結盟應對,並說:「我覺得要向全世界表明,我們絕不會袖手旁觀容許侵略事件發生。」他強調,只有美國人及盟友受威脅時,才會動用軍隊。桑德斯又稱對北約(NATO)有信心,美國應與盟友合作,而非單打獨鬥。桑德斯此前曾表示,軍事行動應被視為最後手段,他最近亦提出草案,主張在未經國會明確批准下應凍結所有政府欲用於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的資金。

桑德斯稱,若入主白宮也會跟總統特朗普一樣,願跟金正恩及其他與美國敵對的人會面。他認為與敵方的人會面不是壞事,但批評特朗普未做好準備就與金正恩會面,例如去年2月破局收場的美朝河內峰會。

軍事同盟「東亞北約」(East Asian NATO)將提升台灣和香港的國際地位, 並會孤立中國大陸! isolating mainland China!

前美司令:大陸若武力攻台 或促成「東亞北約」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00...2_001.html

美國太平洋部隊前司令布萊爾(Dennis Blair)近日表示,中國大陸的軍事力量目前主要仍是震懾台獨,但並非不會改變;又強調若大陸有動武的打算,可能會促成「東亞北約」的形成。布萊爾強調,屆時所有其他國家將加入美國行列,形成軍事同盟,對抗北京當局。

外媒報道指,美國國會下屬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上周四(20日)舉行「中國軍力投送與美國利益」聽證會,布萊爾在會上指出,大陸至今沒有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是因為北京當局仍希望用非武力方式實現統一。他認為,北京不願將敵人破壞得支離破碎,而是在打敗對方的同時,保留其完整性。

布萊爾指出,大陸若軍事侵略台灣,將造成極大的破壞,屆時難以修復。北京當局目前的策略是用經濟和民間往來等方式,實現統一目標,布萊爾認為,不代表北京當局的想法永遠不會改變。

在美方如何防止大陸對台動武方面,布萊爾表示認同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做法,確保駐防東亞美軍的質量,並增加其數量以抵銷中國的軍力。他直言,只有陸方不清楚美方作法,才能讓他們害怕,擔憂是否有承受打擊的能力。

布萊爾認為,若陸方武力攻台,將促成一個強大的軍事同盟「東亞北約」(East Asian NATO),美方要做的是利用陸方對軍事攻台的風險產生疑慮,才可以令北京當局繼續以和平的方式,達成目標。陸方未有對此做出回應。

陸國防部回應桑德斯「以武拒統死路一條」:以台制華注定徒勞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00229/16...z6FHKlYzxU

美國民主黨參議員、總統參選人桑德斯(Bernie Sanders)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絕對不會對大陸武力攻台坐視不管。」大陸國防部28日回應,「以武拒統死路一條,以台制華注定徒勞。」

當時媒體問到中共攻台將如何應對?桑德斯表示,若他當選總統,將與其他國家結盟,「我覺得有必要讓全世界清楚,我們絕不會對侵略事件坐視不管。」但他也強調,只有美國人及盟友遭受威脅,才會動用武力。

大陸國防部發言人吳謙在記者會上指出,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來干涉,任何煽動兩岸敵意、渲染兩岸對抗的行徑,都只會給台灣同胞帶來災難,「以武拒統死路一條,以台制華注定徒勞。解放軍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和足夠的能力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美國眾議院通過「台北法案」促增強雙方關係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00305.htm

美國眾議院通過「台北法案」,要求美國行政部門協助台灣鞏固邦交、參與國際組織並增強雙方經貿關係。

眾議院在415票贊成、無人投反對票下通過法案。根據法案,美國行政部門在適當並符合美國外交政策利益下,對嚴重傷害台灣安全或繁榮的國家,應該考慮改變有關經濟、安全及外交接觸。

眾議院通過的法案,是早前經參議院通過後的修正版本,需要送回參議院再表決,通過後遞交總統特朗普簽署生效。

美眾議院通過《台北法案》 要求行政部門助台鞏固邦交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00...2_001.html

美國眾議院周三(4日)以415票贊成、0票反對,通過稍作修正的《台北法案》(Taipei Act),要求美國行政部門以實際行動協助台灣鞏固邦交及參與國際組織;法案也呼籲,美方應尋求機會進一步增強與台灣經貿關係。

據了解,參議院版本《台北法案》由共和黨籍參議員賈德納(Cory Gardner)於去年5月23日提出,眾議院版本則由共和黨眾議員柯蒂斯去年10月18日領銜提出。該法案呼籲美國行政部門支持台灣參與國際事務,並表示當局可在適當情況,符合國家利益下,考慮向採取嚴重或重大行動對台灣造成傷害的國家,降低經濟、安全及外交接觸。

參議院去年10月29日已通過法案,眾議院外交委員會翌日亦通過眾議院版本。惟因眾議院相關委員會近期決定採用參議院版法案案號,並對法案內容稍作修正,包括移除鼓勵美台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的章節,改以呼籲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進一步增強美台經貿關係等較廣泛文字取代。

知情人士透露,由於參議院版法案被修改,即使法案能在眾議院表決通過,仍須送回參議院表決通過一次才送出國會,由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後生效。

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周四(5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大陸堅決反對美方的對台法案,指嚴重違反「一個中國」的基本原則,違背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敦促美國阻止有關議案成法,慎重妥善處理涉台問題,以免嚴重損害陸美關係和台灣的和平穩定。

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同日斥美國眾議院通過「台北法案」是公然阻撓其他國家與中國建交、助台灣拓展所謂的「國際空間」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干涉中國內政;又指台灣民進黨當局,試圖挾洋自重,破壞台海和平穩定。

[ 本帖最後由 來佬人 於 2020-3-6 07:19 編輯 ]
Reply
【瑞典出招】國會議員要驅逐中國大使出境 聯合國氣候談判首挺台參與
https://hk.appledaily.com/china/20191215...263DWD2Z4/

瑞典兩個在野黨要求將中國大使桂從友驅逐出境,理由是他因「桂民海事件」直接威脅瑞典,評論人士認為這是一個信號,西方社會要放棄對中國外交策略上的「天真」。與此同時,日前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舉行的聯合國氣候會議中,在氣候議題扮演領導角色的瑞典,首度派代表與台灣官員會談,以具體行動支持台灣參與氣候談判。

據自由亞洲電台報道,瑞典兩個在野黨——右翼基督教民主黨(KD)和左派黨(V),周五(13日)在國會辯論中,一致要求將中國駐瑞典大使桂從友列為「不受歡迎的人」,並將其驅逐出境。來自KD的Lars Adaktusson稱,針對桂從友的行動「前所未有」。

本月4日,桂從友在參加哥德堡大學一個活動時宣稱,因瑞典頒獎給香港銅鑼灣書店東主桂民海,中國將對瑞典實施貿易制裁。

瑞典駐歐洲委員會前副主席Göran Lindblad向自由亞洲電台表示,桂從友多次發表侵犯瑞典人權和言論自由堅定立場的聲明,甚至威脅對瑞典實施貿易制裁,是中國不斷對外擴張的具體縮影,但瑞典和其他民主國家對於共產主義中國的政策,一直很幼稚,現在瑞典一些議員可以透過桂從友直接看到中共政權的本質,這是一件好事,是時候「停止天真了」。

獄中作家委員會協調人張裕則稱,桂從友在香港反送中抗爭及桂民海等事件中的所為惡劣,應該被驅逐。「中國大使直接威脅,這根本不是外交官應該做,。這個大使應該被驅逐,就取決於到時候投票了,如果國會決定了,政府就沒辦法,不是太容易,但是可能性很大。」

據悉,「八九學運」後瑞典曾驅逐中國駐瑞的參贊夫婦和一個一等秘書,因為當時中國使館偷錄並威脅在使館前抗議「六四事件」的留學生及聲援人士。

另一方面,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第25次締約方會議(COP 25)於本月2日至13日在馬德里舉行,台灣非巴黎氣候協定締約國,不過仍由環保署長張子敬代表與各國官員會談。駐瑞典代表處表示,在瑞典外交部主管氣候變遷小組、代表瑞典參與氣候談判的Mattias Frumerie,12日與張子敬進行雙邊會談,就兩國氣候政策交換意見。這是瑞典首度在聯合國氣候會議場外與台灣官員會談,以具體行動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的氣候談判機制。

瑞典在全球氣候議題居先驅地位,前年曾立法在2045年前達成零碳排的目標。過去2個月,瑞典共有跨黨派9位議員在國會提出動議和質詢,促請政府採取具體行動,協助台灣參與包括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在內的聯合國相關機構。
自由亞洲電台/中央社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5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