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Taiwan 台灣
【辣㷫捷克】不滿中國為打壓台灣出言恐嚇 政界大佬擬要求撤換華大使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china/202...5B2XQB23Y/

中國威脅捷克參議院議長,若訪台灣,將對捷克企業進行報復,引發捷克政界不滿,總理和反對黨領袖紛紛表示,將要求中國撤換大使。

捷克媒體上個月披露,中國駐捷克大使張建敏在寫給捷克總統府的一封信中揚言,如果參議院議長柯佳洛(Jaroslav Kubera)訪問台灣,汽車製造商Škoda、經營消費金融的捷信集團(Home Credit)、佩卓夫鋼琴(Petrof)等仰賴中國市場的捷克企業將付出代價。

柯佳洛原本計劃在2月訪台,不幸在1月底猝逝。

這封語帶威脅的露骨信件,讓捷克政界十分不滿,中國政策頓時成為捷克政界的焦點,捷克總統、總理、參眾兩院議長將在11日討論如何因應。

眾議院反對黨人民民主黨(ODS)黨團主席史坦尤拉(Zbyněk Stanjura)8日在捷克電視台(Czech Television)表示,捷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他預料同屬人民民主黨的參議院議長維特齊(Miloš Vystrčil)將向政府提出建議,要求中國撤換大使。

捷克總理巴比什(Andrej Babiš)也指出,這封信的內容讓人難以接受,他將支持維特齊撤換中國大使的提案。

巴比什昨天在捷克電視台表示,他與中國大使互動的經驗不佳,原因是張建敏在捷克安全單位警告華為及中興通訊產品安全性一事上說謊,宣稱捷克政府已承諾將改正錯誤。
Reply
【博恩夜夜秀】總統來了!史上第一個得到蔡英文浪漫喊話畫面的媒體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LQklUErrFs
[youtube]OLQklUErrFs[/youtube]
Reply
蘇貞昌指邀香港人到台當兵建議要慎重處理
https://std.stheadline.com/instant/artic...5%E7%90%86

反修例示威及社會撕裂引發港人移民熱潮。台灣的行政院長蘇貞昌回應指,讓香港人到台當兵建議要慎重處理。

主張台獨組織基進立法委員陳柏惟上午在立法院質詢時建議,政府應邀香港人來台灣當兵。陳柏惟表示,讓香港人來台灣當兵有三大好處,第一港人比台灣人年輕,第二港人更討厭中國大陸,第三可增加台灣勞工人數。

蘇貞昌則說,「他們爭取自由民主我們是很關心」,但是否要讓香港人來台當兵,「這個我看可能要更慎重」。

特朗普正式簽署「台北法案」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00327.htm

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式簽署「台北法案」,是繼「台灣旅行法」後,另一個以「台灣」命名的美國法律。

「台北法案」要求美國行政部門協助台灣鞏固邦交、參與國際組織並增強雙方經貿關係。根據法案,美國行政部門在適當並符合美國外交政策利益下,對嚴重傷害台灣安全或繁榮的國家,應該考慮改變有關經濟、安全及外交接觸。

美國眾議院早前以415票贊成、0票反對通過法案。

特朗普簽署台北法案 推動台灣參與國際組織
https://hk.on.cc/hk/bkn/cnt/amenews/2020...2_001.html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當地時間周四(26日)簽署《台北法案》(Taipei Act),法案要求美國行政部門以實際行動協助台灣鞏固邦交及參與國際組織,並尋求機會進一步增強與台灣的經貿關係。這是繼《台灣旅行法》之後,美國另一個以台命名的國內法。

該法案最早於去年5月由參議院外委會亞太小組主席、共和黨參議員賈德納(Cory Gardner)以及民主黨議員庫恩斯(Chris Coons)等人提出 ,並於同年9月25日正式向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提出參議院版法案,一個月後經表決一致通過,再交眾議院外委會審議。

眾議院版法案則由共和黨眾議員柯蒂斯(John Curtis)於去年10月18日提出,內容要求美國行政部門支持台灣參與國際事務,並表示當局可在適當情況、符合國家利益下,考慮向採取嚴重或重大行動對台灣造成傷害的國家,降低經濟、安全及外交接觸。

法案在經濟等方面經過修訂,要求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與國會協商,尋求機會進一步增強美國與台灣的經貿關係。法案其後在眾議院外委會壓倒性通過。到本月,該法案再先後經國會參眾兩院通過,同月18日送交白宮,到周四由特朗普簽署生效。

台北法案是繼前年3年生效的《台灣旅行法》後,美國另一項針對強化美台灣關係的法案。目前另一項《台灣保證法》(Taiwan Assurance Act)亦正等候美國參議院的立法程序。

[ 本帖最後由 金大班 於 2020-3-26 21:56 編輯 ]
Reply
【抗中共打壓】《台北法案》生效!美議員力推台灣加入WHA 華外交部:堅決反對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china/202...QHWDZNSJE/
Reply
【520就職】蔡英文25分鐘演說全文 啟動修憲 提升國家安全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china/202...PY6OANVXI/

台灣總統蔡英文今早正式宣誓,展開她的新任期。她隨後發表25分鐘的就職演說,內容分別是台灣產業發展、社會安定、國家安全、民主深化四大方向。《蘋果》將蔡英文的就職演說全文刊載如下:

相關新聞:【520就職●不斷更新】蔡英文連任台總統演說:不接受北京「一國兩制」矮化台灣

賴副總統、現場的各位貴賓、電視機前跟網路上的朋友、全體國人同胞,大家好。

(一)作為共同體的台灣

相關新聞:【520就職●專題】工業轉型高科技製造中心 成振興台灣經濟出路

今天我站在這裡,以無比感恩的心情,再次承擔台灣人民交付給我的責任。

這是中華民國史上,最特別的總統就職典禮。它特別的地方,不在於典禮的規模,也不在於參與的人數,而在於,我們都知道,這一路走來有多麼不容易。

我要感謝台灣人民,是你們讓這麼不容易的事,在台灣發生。

我要特別謝謝一些人,他們在過去這四個月的防疫期間,很少被人提及。我要謝謝每一位在防疫初期,在藥房門口排隊的台灣人民。謝謝你們的耐心,以及謝謝你們對政府的信任。是你們讓全世界看到,台灣,即使在最不安的時刻,也能保持公民的美德。

我也要謝謝那些居家檢疫、居家隔離的人。你們忍受生活的不便,為的是保護他人的健康。謝謝你們,展現人性中最善良的一面,成就台灣防疫的成功。

國家的光榮感,生死與共的共同體,這一段記憶,將會存在我們每一個人心中。團結的感覺,就是這個樣子。

我們今天現場,有許多各國使節代表,而且我相信,世界上一定有許多國家,也都在關心台灣。

我想藉着這個機會告訴你們,你們看到的國家,有一群善良而堅韌的人民。這一群人民,無論在多麼艱難的環境中,依然能靠着我們的民主、我們的團結,和我們對彼此的責任感,克服挑戰、度過難關,讓台灣在世界上屹立不搖。

(二)空前的挑戰和絕佳的機會

從一月到現在,台灣連續兩次讓國際社會驚豔。第一次是我們的民主選舉,第二次則是我們的防疫成績。

過去這一段時間,因為防疫的成功,「台灣」出現在全世界的各大新聞媒體上。

「台灣」也寫在我們一箱又一箱送往國外的物資上頭。台灣人是世界上最良善的一群人,當我們有能力的時候,一定會向國際社會伸出援手。

我也希望全體國人同胞,除了分享光榮跟喜悅之外,也能體會「自助助人、自助人助」的精神。

疫情還沒有完全結束,我們不能有絲毫鬆懈。就算疫情過去了,衝擊也不會立刻散去。

這次疫情對全球的衝擊既深又廣,它改變了全球政治經濟的秩序,不僅加速、加大了全球供應鏈的重組,重新排列了經濟板塊,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消費型態,甚至也改變了國際社會對台灣和周邊情勢的想像。

這些改變是挑戰,但也是機會。我要請所有的國人同胞做好準備,因為接下來,還有各種考驗和難關在等着我們。

未來四年,誰能從疫情中脫困;誰能針對疫情所帶來的改變,研擬國家的生存發展策略。誰能在疫情過後,複雜詭譎的國際情勢間,掌握機會,誰就能讓國家在世界中脫穎而出。

治理國家從來不能依賴激情,而是要在變局中,保持冷靜、指出方向。過去四年,這一點,我做到了。

我說過,我會留下一個更好的國家給各位。所以,下一個四年,在產業發展、社會安定、國家安全、民主深化,這四大面向上,我也會超前部署,讓台灣脫胎換骨,我會帶領台灣迎向未來。

(三)國家建設工程

1.產業與經濟發展

我知道,台灣人民最關心的,就是我們的產業和經濟的發展。我們在2016年啟動了「經濟發展新模式」,致力讓台灣經濟走向世界。四年來,在國際經濟的巨大變局下,台灣不僅挺了過來,經濟成長更回到四小龍的第一名,股市萬點也成為常態。

因為疫情控制得當,台灣至今,仍然可以維持經濟正成長,這是全球少有的。但我們在紓困以及振興經濟上,必須持續超前部署,全力維持經濟穩定成長。

未來四年,我們面對的,是全球經濟更劇烈變動,和供應鏈加速重整的局面。在整體經濟方面,我們將秉持「穩定中追求成長、變局中把握先機」的政策理念,持續落實前瞻基礎建設、兆元投資等重大計畫,來鞏固未來幾十年的經濟發展。

在產業發展方面,我們更要抓住時機,在5+2產業創新的既有基礎上,打造「六大核心戰略產業」,讓台灣成為未來全球經濟的關鍵力量。

● 六大核心戰略產業

第一,台灣要持續強化資訊及數位相關產業發展。我們要利用半導體和資通訊產業的優勢,全力搶占全球供應鏈的核心地位,讓台灣成為下一個世代,資訊科技的重要基地,全力促進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的發展。

第二,台灣要發展可以結合5G時代、數位轉型、以及國家安全的資安產業。我們要全力打造可以有效保護自己,也能被世界信賴的資安系統及產業鏈。

第三,我們要打造接軌全球的生物及醫療科技產業。這次疫情中,無論是試劑製造、或是新藥和疫苗的研發,「台灣團隊」都有足夠的能力,跟全球頂尖技術接軌。我們要全力扶持相關產業,讓台灣成為全球克服疫病挑戰的關鍵力量。

第四,我們要發展軍民整合的國防及戰略產業。除了已經在進行當中的國艦國造、國機國造,我們會更強力推動軍民技術整合,激發民間製造能量,更進一步進軍航空及太空產業。

第五,我們要加速發展綠電及再生能源產業。過去四年,再生能源有飛躍性的發展,台灣成為國際再生能源投資的熱點。在這個基礎上,2025年綠能占整體能源百分之二十的目標,我有信心可以達成,台灣將成為亞太綠能中心。

第六,我們還要建構足以確保關鍵物資供應的民生及戰備產業。面對未來的全球秩序變化,從口罩、醫療及民生用品、能源到糧食供應,我們要把重要的產業鏈留在國內,維持一定的自給率。

在當前的國際局勢中,誰能擺脫依賴,誰就掌握國家生存發展的先機。我要請所有產業界的朋友們放心,政府不會讓產業孤單。在未來幾年,我們有幾個主要的策略,來全力帶動產業發展。

● 產業發展策略

首先,我們要將國內需求,作為基礎能量,來帶動產業發展。尤其是公共部門的需求,以及維持國家安全的基本需求。

像是在這次疫情中,口罩等防疫物資的戰略需求,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就是最好的例子。我們的國防產業和再生能源產業,也都能循着類似的模式,加速發展。

不只有口罩國家隊,未來,我們也會視各產業的規模及條件,組成國家隊。藉由政府對內部需求的保證,建立「台灣品牌」的全球戰略物資製造業,並且拓展到其他市場。

再來,我們知道,金融支援是產業發展最重要的環節。未來,我們會採取更靈活的金融政策,持續改革金融體制,運用更多元的金融手段,來協助產業的資金需求。

我們也會全力打造安全的產業環境。政府將致力於維持完善的公衛體系、堅固的國家安全體系、穩定的社會、良好的法治、以及健全的市場。有了這些保證,全球的高科技和戰略性產業,才會願意選擇台灣,作為生產和研發基地。

接下來,我們也要持續引導產業布局全球。和美、日、歐洽簽貿易或投資保障協定,這個目標我們會繼續努力。

我們持續推動新南向政策的同時,也會積極開拓其他有潛力的市場,鼓勵廠商前往布局,為產業的國際合作,創造更有利的條件。當我們在全球尋找機會時,各地的台商將會是我們最好的夥伴。

最後,則是人才的問題。台灣要成為全球經濟的關鍵力量,就必須匯聚各方的人才。蔡英文的政府,會全力爭取國際上最頂尖的技術、研發和管理人才,讓台灣產業的團隊能夠更加國際化,擁有全球競爭的視野和能力。

未來,台灣更要和國際進一步接軌,我們將在雙語國家及數位領域上,培養更多的本土人才和菁英,讓產業有更強的國際競爭力。

未來四年,更融通的金流、更活水的人流、更強勁的產業實力、更與世界緊密連結的台灣,將開啟嶄新的經濟格局,迎向繁榮新時代。

2.社會安定:醫療健康網、社會安全網,接住每個需要幫助的人

產業發展的同時,我們不會忘記社會安定,也是人民對政府的重要期待。一個更好的國家,政府必須要擔起更多責任,來減輕人民的負擔,減少社會的問題。

過去幾年,我們把長照2.0、幼托照顧、居住正義的問題,一個一個補了起來。未來四年,我的目標,就是要把這張網,做得更綿密,接住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盡量不要讓憾事再發生。

健康防疫安全網

首先,我們要更強化健康和防疫安全網。台灣已經是高齡社會,疫病的流行,對人民的健康是嚴厲的挑戰。因此我們必須強化疫病防治和醫療能量,結合產業,在疫苗和藥物的開發、以及傳染病防治的領域,有更多突破,讓人民可以更健康、受到更好的照顧。

社會安全網補漏網

接着,我們要把社會安全網的漏洞補起來。這幾年來,有幾起跟「思覺失調症」患者相關的治安事件,引起很多討論。不只是「思覺失調症」,其他精神疾病、毒癮、家庭暴力等問題也一樣。

我了解民眾的憂慮,這不只是個人或家庭的事,更是政府的事。當家庭無法妥善照顧這些患者時,政府就有責任介入協助。

我會強化社會照顧體系,提升第一線的社工能量,改善他們的工作環境,讓社工能夠深入最基層,把過去社會安全網沒有接住的人找出來。

另外,對於個案所引發的爭議,我們不能把責任全部推給醫療部門、或個別法官。司法和行政部門,應該要檢討制度、優化制度,該修法的地方,就應該要着手修正。

3. 國家安全:國防事務改革、積極參與國際、兩岸和平穩定

一個更好的國家,也必須重視國家安全。過去四年,我們推動國防事務改革、積極參與國際,維持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希望讓台灣在印太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繁榮,扮演更積極的角色。未來四年,這些政策方向不會改變,我們也會做得更多。

國防事務改革

在國防事務改革方面,有三個重要的方向。第一是加速發展「不對稱戰力」。在強化防衛固守能力的同時,未來戰力的發展,將著重機動、反制、非傳統的不對稱戰力;並且能夠有效防衛「網路戰」、「認知戰」、以及「超限戰」的威脅,達成重層嚇阻的戰略目標。

第二是後備動員制度的實質改革。我們要提高後備部隊的人員素質和武器裝備;後備戰力提高,才能有效地跟常備軍隊協同作戰。此外,平常就要建立跨部會的常設後備動員體制,協調人力物力,平戰轉換時,動員才會順利。

第三是改善部隊管理制度。現在的年輕士官兵,都是在民主自由的社會長大,如何讓他們在軍中,發揮更好的戰力和專長,這是必須正視的課題。

年輕人從軍出現適應上的問題,反映出社會轉變和軍中管理制度的落差。我們必須把落差補起來,不要因為制度的不周全,影響了社會對軍隊的觀感,也造成軍人的榮譽和士氣,在一個又一個的個案中,被消耗掉。

因此,我們要在制度上,強化軍中申訴關懷機制、建立公允的事件調查機制、以及滾動檢討人事配置。在教育訓練上,則要提升各級幹部領導統御能力,達成管理的現代化、專業化。

我們要在維持戰力的團隊軍紀,以及社會價值對個人的尊重之間,取得均衡。

積極參與國際社會

在國際層面,過去四年,我們積極參與各項國際重大議題,包括反恐合作、人道援助、宗教自由、以及非傳統安全等重要全球議題。

在這次國際疫情中,我們在能力範圍內,對國際社會展開無私援助,受到了高度肯定。

台灣,已經被國際定位為民主成功故事、可信賴夥伴、世界良善力量,這是台灣人民的共同驕傲。

未來四年,我們會持續爭取參與國際組織,強化和友邦的共榮合作,和美、日、歐等共享價值的國家,深化夥伴關係。

我們也會更積極參與區域的合作機制,和區域相關國家攜手,共同為印太區域的和平、穩定與繁榮,做出實際貢獻。

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

面對複雜多變的兩岸情勢,過去四年,我們盡力為兩岸和平穩定,做出最大的努力,也獲得國際社會的肯定;我們會持續努力,也願意跟對岸展開對話,為區域安全,做出更具體的貢獻。

我要再次重申「和平、對等、民主、對話」這八個字。我們不會接受北京當局,以「一國兩制」矮化台灣,破壞台海的現狀,這是我們堅定不移的原則。

我們也會持續遵循中華民國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來處理兩岸事務。這是我們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現狀的一貫立場。

兩岸關係正處於歷史的轉折點,雙方都有責任,謀求長遠相處之道,避免對立與分歧的擴大。在變局之中,我會堅守原則,並秉持解決問題的開放態度,負起責任,也期盼對岸領導人,能承擔起相對的責任,共同穩定兩岸關係的長遠發展。

(四)國家體制強化及民主深化

未來四年,除了國家建設的工程,政府體制的優化,也非常重要。立法院即將成立修憲委員會,提供一個平台,讓攸關政府制度、以及人民權利的各項憲政體制改革議題,能夠被充分對話、形成共識。

藉由這個民主過程,憲政體制將更能夠與時俱進,契合台灣社會的價值。而朝野都有共識的18歲公民權,更應該優先來推動。

在司法改革方面,上個任期,我實現了「司改國是會議」的承諾,讓「法官法」、「律師法」、「憲法訴訟法」、以及「勞動事件法」陸續完成修法,這都是改善司法體質的基礎工程。

但是司改還在轉型期,現階段的成果,和人民的期待,還有一段距離。我會繼續傾聽各方的意見,不會停下腳步,人民的不滿,就是持續改革的動力。

在未來四年內,國民法官制度一定要上路,讓人民進入法庭擔任國民法官,成為改革的催化劑,讓司法體系與人民的距離不再遙遠,更加符合期待,贏得信賴。

另外,所有憲政機關,都要持續改革的腳步。行政院組織改造工程,將在重新盤點後再次啟動,包括成立一個專責的數位發展部會,還有與時俱進地調整各部會,讓政府的治理能力,更貼近國家發展的需要。

監察院的國家人權委員會,將在今年八月掛牌成立,它將是台灣落實「人權立國」理念的里程碑,也是監察院轉型的起點。

我也會請九月上任的考試院新團隊,提出完整的改革方案,檢討過去的思維,轉型為稱職的國家人力資源部門,培育現代政府所需的治理人才。

(五)結論

各位國人同胞,過去七十年來,中華民國台灣,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戰中,越發堅韌團結。我們抵抗過侵略併吞的壓力、走出獨裁體制的幽谷,也一度走在被世界孤立的曠野之中,但無論甚麼樣的挑戰,民主自由的價值,一直是我們的堅持。「自助助人、自助人助」的共同體意識,也始終是我們的信念。

今天我們的現場,有很多防疫英雄:口罩國家隊上中下游產業成員、疫情指揮中心的公衛團隊、以及蘇貞昌院長帶領的政府團隊。

還有更多沒有在現場的各行各業防疫英雄們,醫護人員、郵務人員、藥師、便利商店店員、以及運將朋友等等。

容我無法一一叫出各位的名字,但我想要告訴大家,七十年來,台灣可以度過一次又一次的挑戰,依靠的從來不是一兩個英雄;而是像各位一樣,一起轉動歷史巨輪的無名英雄。是因為有你們,台灣世世代代的幸福、安定、繁榮,才得以延續。

我要向你們所有人致敬。所有的台灣人都是英雄。蔡英文跟賴清德,很榮幸能在此,接受各位的託付。

能在這樣艱鉅的時刻,承擔中華民國總統的重責大任,我心中的壓力多過喜悅。不過,我不會退縮,因為我有你們。

未來的路不會一片順遂,挑戰只會越來越多。不過,我們是一個在驚濤駭浪中走過來的國家。我們兩千三百萬人,是生死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過去是這樣、現在是這樣,未來也是這樣。

我由衷期許所有的國人同胞,要記得過去這幾個月,上下一心、緊緊相依、克服難關的感動。中華民國可以很團結,台灣可以很安全,當一個台灣人可以很光榮,可以抬頭挺胸、昂首闊步。

親愛的國人同胞,未來的旅程還很長,台灣的故事,也正在展開下一頁。台灣的故事,屬於每一個人,也需要每一個人。

兩千三百萬的台灣人民,請當我們的導引,請當我們的夥伴,讓我們凝聚智慧與勇氣,一起打造一個更好的國家。謝謝大家。

(完)

差距有多大?中美海軍若開戰 軍事專家:1小時內結束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742339

近來,台海周邊成為中、美軍事活動熱點,不僅中共軍機頻擾我領空、更有遼寧號航行外海大動作挑釁;美國也為部署印太戰略,防止中國在南海騷擾他國及在台海惡意對台灣張牙舞爪,美軍也接連派出軍機巡弋,更有多艘軍艦巡航;不過,有中國軍事專家分析,如果中共航母與90架艦載機的美國航母開戰,1個小時之內戰鬥就會結束了。

綜合外媒報導,近日,美軍的B-1B隱形超音速轟炸機,頻頻在沖繩、南海、台海海域亮相,並進駐關島,把中共嚇壞了。中共內部忽然降調,不但不敢再和美軍叫板,連武力攻台都重新評估了。中共國防大學教授也趕緊出來,給中共海軍趕超美軍的論調降溫。

根據外媒報導,儘管中共改裝了「遼寧號」航母,又仿造了「山東號」,但都需要燒油,因油料限制,不能長時間海上部署,更不能遠行。美軍的羅斯福號航母在中國外海巡航時,中共航母一直不敢出動。羅斯福號航母後來撤離關島後,「遼寧號」才匆匆出動,中途曾遇到美軍的美利堅號兩棲攻擊艦。中國軍事專家分析,美利堅號搭載了11架F-35B垂直起降的第5代隱形戰機,毫不避讓,直接與「遼寧號」對峙。真要發生衝突,中共航母很可能還沒發現F-35B隱形戰機,就被擊中了。

中國軍事專家不諱言,美軍10個核動力航母艦隊,擁有F-18A戰機921架,預警機83架,電戰機266架。這還不算兩棲攻擊艦的F-35B隱形戰機。相比之下,中共的航母確實是燒錢的擺設。美軍的神盾艦,可以防空、反艦、反潛和對地攻擊,還都裝設了神盾戰鬥系統,可以攔截中共軍艦、空中、陸上發射的導彈,中共軍艦卻只能挨打。美、中海軍若真開戰,1小時之內戰鬥結束。

[ 本帖最後由 后太禧慈 於 2020-5-24 04:47 編輯 ]
Reply
王毅:兩岸實現統一是必然趨勢 強調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共識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1%E8%AD%98
Reply
【蔣經國日記曝光】揭台灣政治史內幕 被繼母宋美齡函電批「賣國賊」
https://hk.appledaily.com/china/20200525...UBLAL6SJM/
Reply
解放軍高層: 須保留武力攻台
https://hd.stheadline.com/news/daily/chi...B%E5%8F%B0

內地昨日上午舉行《反分裂國家法》十五周年座談會,廣邀台媒前去與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中共全國人大委員長栗戰書、國台辦主任劉結一等人皆出席,除了重申「九二共識」、「一中原則」,也有解放軍將領提到保留武力攻台的選項。

  座談會提到中方對台獨的取態,雖爭取和平統一,但這絕不代表會給各種形式的台獨活動留任何空間。北京亦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

  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李作成(圖)發言時指出,必須保留和平兼軍事手段以解決台灣問題;如果無法和平統一台灣,解放軍將以所有方法確保領土完整,重申解放軍有充份信心及足夠能力挫敗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圖謀。

抗衡北京 尋求英法德支持 華府擬草案推動台灣參與世衞
https://hd.stheadline.com/news/daily/chi...6%E8%A1%9E

華人社會最大型合法六四悼念:「台灣人幫港人完成」
https://www.rfa.org/cantonese/news/htm/t...93115.html

中港工程多需求殷切 台海巡查扣盜砂中國船
https://www.rfa.org/cantonese/news/htm/t...63004.html

台軍舉行飛彈實彈射擊操演 美艦六四穿越台海
https://www.rfa.org/cantonese/news/htm/t...71712.html

罷韓投票:同意票逾93萬 韓國瑜成台首位被罷免直轄市長
https://hk.news.yahoo.com/%E7%BD%B7%E9%9...49270.html

【罷韓成功】「台灣民主往前走了一步」蔡英文fb發文:人民賦予權力「當然也能收回」
https://hk.appledaily.com/china/20200606...Q4MDHHANM/
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投票案今天通過,蔡英文晚上在fb發文表示,今天有90多萬名高雄市民,行使民主權利,做出集體決定,讓台灣民主往前走了一步。這結果是給所有政治人物最大警惕,人民可以賦予我們權力,當然也能夠收回。蔡英文也強調,希望各方沉澱心情,不要再彼此攻擊。除了蔡英文,台府各重量級人馬亦相繼對今日的投票結果表態。

蔡英文說,投票已經結束,希望各方都能沉澱心情,不要再彼此攻擊。意見不同,也能和平表達,這是台灣民主最了不起的地方。今晚過後,家人還是家人、朋友還是朋友,彼此尊重、互相依靠,台灣社會就能很快團結起來,迎接新的挑戰。建設高雄是她做過的承諾,不管誰當市長,她都不會忘記這個承諾。高雄加油!台灣加油!

副總統賴清德

副總統賴清德也在fb發文表示,「高雄人的民主實踐,讓我們深刻反省,主權在民的社會裏,不再有百年難得的政治奇才,只有恆久不變的公民力量。」賴清德並提到,政府的權力來自人民,在台灣,不會是一句空虛無力的口號。而今天,高雄人用強烈意志,展現這樣的理想和價值。

前秘書長陳菊

台灣總統府前秘書長陳菊今天表示,高雄人不畏風雨,無懼威脅,用勇氣和智慧決定自己的未來,她向高雄人民致敬。陳菊曾擔任12年高雄市長,2018年改選時,韓國瑜擊敗民進黨提名的陳其邁,拿下高雄市長寶座。

陳菊晚上在Facebook發文引用拉丁名句:「人民的聲音,就是上帝的聲音」。她表示,這顯示人民的聲音高於任何統治者的權力,更是所有領導者的責任,「為台灣的民主感到驕傲,為高雄感到光榮」。

補選熱門人選陳其邁

被視為民進黨角逐高雄市長補選最熱門人選的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今晚透過fb表示,「今天,雖然一早是炎熱的天氣,午後又下起大雨,但高雄人的意志堅定,對自己的城市重新做出決定,展現民主的價值。今天的結果,對於所有政治人物而言,都必須謹記在心,要謙卑面對人民,努力完成人民的託付,不然人民就會把權力收回。」

陳其邁說,高雄人無懼過程中的各種困難與阻礙,仍然用手中的選票,表達對高雄未來發展的看法,即使有不同的意見,但投票之後我們仍會緊密的團結,為了我們的故鄉的進步一起努力。「就像今天的天氣一樣,雨過天晴了,又是陽光普照的一天!」

[ 本帖最後由 無名氏叔叔 於 2020-6-6 13:49 編輯 ]
Reply
蔡英文指「罷韓」結果是最大警惕 民眾賦權亦可收回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00606.htm

台灣軍方稱解放軍多架戰機短暫進入台灣空域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00609.htm

美軍驅逐艦駛經台灣海峽 為本年第七次
http://news.tvb.com/world/5ed9a729335d19d17ee08a09

侯俊偉指香港一國兩制失模範作用 大陸或武統台灣
https://hk.on.cc/hk/bkn/cnt/aeanews/2020...2_001.html

英國前外相侯俊偉周四(4日)在當地報章撰文,指香港的民主運動比預期發展得更快,北京擔心香港的「一國兩制」對台灣失去模範作用。他稱,從香港近來的情況看來,大陸可能放棄和平統一台灣,改為對台動武,觸發全球民主國家的憤怒。

侯俊偉在《泰晤士報》撰文指,從大陸強推「港版國安法」等舉動來看,大陸可能改對台灣採取敵意的軍事手段達至統一,嚴重危害西方民主,更可能破壞二戰以來和平繁榮的全球秩序。他分析指,陸方認為近來的成功都有賴國家統一,故願意冒着受國際譴責的代價,以鎮壓維持統一,又指此情況已出現在西藏、新疆、香港等地。

文中指出,大陸從沒放棄在必要時武力攻台,但並非第一選項,一來《台灣關係法》讓美國能在必要時保護台灣,二來其他民主國家不會漠視台灣議題。侯俊偉指,香港的情況反映大陸已改變方針,原因可能是香港的民主運動發展較預期快很多,亦可能是了解到台灣拒絕「一國兩制」,或會趁不願插手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任期間先下手為強。

侯俊偉又稱,世界強國必須決定是否動用武力解決兩岸爭端,雖然大陸不會放棄統一台灣,但可說服陸方動武不合乎利益。他呼籲民主國家團結一致,並稱這是英國尋求與七大工業國集團(G7)等共10個民主國家組成「D10」聯盟的原因。

英國前外相給西方敲響警鐘:「中國敵視台灣威脅全球秩序」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Bisapi%5D

中國與英國因為香港「國安法」問題針鋒相對之際,英國前外交大臣傑羅米·亨特(Jeremy Hunt)公開發出警告:中國敵視台灣威脅世界秩序。

亨特先後在英國廣播公司BBC的時政節目採訪和英國《泰晤士報》刊登的文章中對中國處理台灣問題的可能動向發表看法。

台灣問題
6月3日,亨特在BBC第四廣播電台的《今日》節目中說:中國對統一台灣有長遠的計劃,要在2049年之前完成;而中國總理李克強在5月舉行的全國人大會議工作報告中,沒有提及和平解決台灣問題。

6月4日,亨特刊登在英國《泰晤士報》上的署名文章進一步表示:中國如果放棄和平方式改用武力統一台灣, 「對西方民主國家來說意味著極大的危險,有可能破壞自二次大戰以來確保世界和平與繁榮的全球秩序。」

中國政府工作報告談台灣 「統一」前面沒了「和平」
台灣總統蔡英文宣誓就職:重申不接受「一國兩制」,美國務卿首次公開祝賀
香港問題加深英國與中國裂痕 雙邊關係何去何從
圖片版權EPA
Image caption
台灣總統蔡英文5月20日在連任宣誓就職儀式上重申, 不接受「一國兩制」。
亨特在文章中分析中國有可能孤注一擲武力犯台的原因包括:中國領導人看到香港的民主運動勢頭比預期的要快;中國領導人擔心香港 「一國兩制」現狀已經失去了對台灣的政治示範效應;中國第一次感覺到如果發生武裝衝突,不如先下手為強。而最後一點最為讓人擔心。

亨特警告說,台灣海峽如果出現武力對抗,不僅亞洲和平而且世界和平都將受到衝擊。 「民主社會被鄰近的專制強國納入,會引發全世界支持民主價值所有國家的無比憤怒。」

他說,果真到此地步,要麼與一個核大國進行對抗,要麼默許對民主社會的侵略。後者 「將標誌西方的無能」。

亨特在文章中寫道,西方國家需要拿出強有力的措施來應對中國,但卻不大可能像冷戰一樣,讓對手垮台來爭取勝利。他建議,要讓中國感覺到在西方對手們創造的國際秩序中有自己的位置。

和平統一
在今年5月召開的中國全國人大會議結束時,總理李克強的政府工作報告涉及台灣問題的部分,未提及 「和平統一」和 「九二共識」,曾經引起外界廣泛的注意。

在5月22日李克強的報告中,的確沒有包括 「和平」與 「九二共識」,不過在5月29日中國官方正式公布的報告文本中,卻添加了外界極為關注的這兩個用詞。

經修訂後的政府工作報告文本中包括:我們要堅持對台工作大政方針,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在 「九二共識」基礎上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中國官方媒體報道稱,這是 「吸納修改意見之後的《政府工作報告》」。

儘管中國官方文件中再提 「和平」以及 「九二共識」,然而武裝統一也一直都是沒有放棄的選項。

2019年1月2日,習近平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的講話中也重申了這一點。他說: 「中國人不打中國人。」

中國 「願意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是 「我們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

一國兩制
2016年,蔡英文領導的民進黨在台灣總統大選中獲勝,結束了中國大陸與台灣國民黨營造的熱絡氣氛。

2015年11月,中共最高領導人習近平與執政台灣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在新加坡的歷史性會面,曾受到美國以及歐盟各方的讚賞。

時過境遷,如今的兩岸關係再也不復當年的景象。特別是香港過去一年來所發生的反對《逃犯條例》示威,以及最近中國人大決定在香港實施《國安法》,都使香港的一國兩制現狀與理想產生了巨大差距。

按照中國方面的說法, 「一國兩制」本來就是為了台灣提出的:和平統一後,台灣的社會制度、生活方式將得到充分尊重。

圖片版權EPA
Image caption
亨特(左)曾在2018-2019年擔任英國外交大臣。
英國前外相亨特認為, 「在香港發生的一切都顯示中國共產黨的謀劃正在發生改變」,而西方的決策者們應該對此高度警惕。

就在亨特此番有關台灣的警告發出之前,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6月3日也在《泰晤士報》上刊發文章,對中國人大推出香港《國安法》表明立場:如果中國執意推行, 「英國將別無選擇,只能維護與香港人民深厚的歷史淵源與友誼」,英國政府將改變移民規定,讓持有英國國民(海外)護照的香港人到英國來工作和定居。

不過,約翰遜在文章中強調不希望走到這一步, 「我仍然希望中國記住,與國力和領導力緊密相關的是責任。」

約翰遜表示,「英國並不尋求阻礙中國的崛起,相反我們在所有利益重疊的問題上攜手合作,從貿易到氣候變化。我們希望發展一個現代和成熟的雙邊關係,建立在相互尊重並且承認中國在世界地位的基礎之上。」

衝突熱點
不難看出,英國首相約翰遜與前外相亨特在如何看待中國的世界地位問題上基本一致。而外界輿論對中國所面臨的潛在問題也持基本相同的看法。

總部設在華盛頓的《外交家》雜誌(The Diplomat)6月3日刊登的評論文章談到了中國與美國冷戰可能的三大衝突熱點:香港、南海、台灣。

文章作者丹尼爾·羅素(Daniel Russel) 曾是奧巴馬總統執政期間負責東亞事務的助理國務卿。

他警告說, 「現在有理由相信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的老問題會突然惡化,然而更加有理由讓人擔心的是,美中之間防止局勢升級失控的政治和外交保障措施基本上已經失效。」

[ 本帖最後由 金大班 於 2020-6-9 06:22 編輯 ]
Reply
【兩岸角力】解放軍缺登陸作戰經驗 專家:攻台或失敗收場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china/202...XGZILMWGU/

隨着武漢肺炎疫情全球大爆發,兩岸關係持續冰封,中國可能提前「武統台灣」的說法,近日再度引起討論。《福布斯》(Forbes)專欄作家薩頓(H.I. Sutton)近日撰文指,中國海軍在近20年急遽發展,如今已是一支擁有一定規模的現代化艦隊,然而解放軍缺乏實戰經驗,入侵台灣將面臨「史上數一數二艱難的兩棲登陸戰」與「不具兩棲作戰經驗的軍隊」,最終仍可能以失敗收場。

相關新聞:【兩岸角力】開Twitter打國際線 台陸委會:讓世界更了解兩岸關係

本身是軍事專家的薩頓表示,中國解放軍的海軍實力已今非昔比,像新型軍艦陸續下水,擁有2艘航空母艦,導彈護航軍艦均是模仿美軍神盾艦的現代化防空驅逐艦,再加上世界規模最大的潛艇部隊,實力足以圍堵台灣,派「藍水」海軍從太平洋對台發動間接攻勢的可行性更高。

薩頓相信,解放軍一旦決定侵台,將會以071型綜合登陸艦(Type-071 Yuzhao class)、075型兩棲攻擊艦(Type-075 assault carrier)作為進攻主力。解放軍的驅逐艦與巡防艦數量足以包圍台灣,而且中國也擁有幾乎全世界數量最大的潛艦艦隊,這樣的海軍艦艇數量,台灣很難利用側翼反包圍戰法進攻,但解放軍最後可能還是會因為實戰經驗不足,所以登陸行動將以失敗收場。

薩頓進一步分析,075型兩棲攻擊艦相當於美國的美利堅級(America Class)兩棲突擊艦,具有類似航母的大型甲板平面供飛機起降,而且也有浮動甲板搭載氣墊船,但075型可能只會搭載直升機,像是與UH-60黑鷹直升機(UH-60 Black Hawk)相似的武直-20(Z-20)直升機,進攻初期會以陸軍兩棲突擊旅做為主力部隊,海軍陸戰隊輔助進行作戰,建立灘頭堡讓登陸船靠岸卸下部隊和戰車,不過這些登陸船已相當老舊。

另外,薩頓引述兩棲作戰的軍事分析家弗里德曼(B.AFriedman)的分析指,中國的登陸作戰一定會遭遇「激烈的反抗」。他說:「就算不是最困難,侵台也會是史上最困難的兩棲登陸作戰之一。台灣已為此準備數十年,針對每一個計劃中的登陸點制定詳盡防衞計劃。」

而解放軍實戰經驗很少,兩棲作戰經驗甚至更少,再加上中國還有時間壓力,去20年的資訊環境也有變化,像是社群媒體貼文和衞星照片等開放資源與情報,都讓解放軍難以長時間隱蔽侵台部隊,在全球注目下行動,亦可能導致中方面對龐大的國際輿論壓力,激烈戰鬥和慘重損失也會傳遞錯誤訊息。要是作戰拖長,台灣更有機會爭取到國際介入。特別是解放軍海軍實力和經驗都落後於美國海軍。一旦美軍決定插手,像是派出潛艇獵殺航母,都有可能令整場戰爭出現大逆轉。問題是中國是否願意為武統台灣,付出慘重代價。

不過,薩頓表示中國已打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新型軍艦,又不斷提升作戰能力,快速集結大型兩棲作戰工具的能力已超越不少國家的海軍,都大幅增加軍力犯台的可能性。

【收入減半】大陸漁船越界搶捕 台漁夫辛苦半日僅賺$250
https://hk.appledaily.com/china/20190903...KZD4NVKYA/

捷克民眾集會抗議政府貪腐 支持參議院議長訪台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00...2_001.html

捷克參議院議長將訪台 大陸批評公然支持台獨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00...2_001.html

[ 本帖最後由 金大班 於 2020-6-10 19:51 編輯 ]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2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