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Taiwan 台灣
中華台灣共和國 與 ROC 聯邦
(中華台灣共和國與台灣共和國之比較 )
一個中國原則必須有下台階才能和平解決兩岸問題
http://www.roc-peace.idv.tw/trc-and-roc.htm
WongManTakS
Reply
很有價值的一個專題. 努力, 加油. :a17
Reply
《 告 台 灣 同 胞 書 》 30 周 年   胡 錦 濤 願 協 商
台 國 際 空 間 鬆 綁
http://appledaily.atnext.com/template/ap...d=12037418

今 日 是 大 陸 全 國 人 大 常 委 會 發 表 《 告 台 灣 同 胞 書 》 30 周 年 紀 念 日 。 中 共 昨 日 高 規 格 紀 念 這 個 日 子 , 總 書 記 胡 錦 濤 在 會 上 呼 籲 , 兩 岸 在 尚 未 統 一 情 況 下 , 可 以 開 展 政 治 關 係 務 實 探 討 , 結 束 敵 對 狀 態 , 達 成 和 平 協 議 ; 只 要 在 「 一 個 中 國 」 共 同 認 知 基 礎 上 , 大 陸 願 就 台 灣 參 與 國 際 組 織 , 與 台 「 務 實 協 商 , 做 出 合 情 合 理 安 排 」 , 以 及 探 討 建 立 軍 事 互 信 機 制 。 但 台 灣 陸 委 會 回 應 稱 , 兩 岸 和 平 協 議 與 軍 事 互 信 機 制 , 應 在 兩 岸 關 係 達 到 相 當 程 度 互 信 後 , 再 研 議 推 動 。 而 淡 江 大 學 中 國 大 陸 研 究 所 所 長 張 五 岳 稱 , 台 灣 國 際 活 動 空 間 短 期 內 可 見 進 展 。


胡 錦 濤 昨 在 講 話 中 就 兩 岸 關 係 提 出 六 點 意 見 , 從 政 治 、 經 濟 、 文 化 、 人 員 交 流 、 涉 外 事 務 及 軍 事 互 信 等 方 面 , 對 兩 岸 關 係 作 出 闡 述 。 中 國 社 會 科 學 院 台 灣 問 題 專 家 褚 靜 濤 認 為 , 胡 的 講 話 雖 然 整 體 上 沒 有 超 出 中 共 既 有 對 台 方 針 範 疇 , 但 措 施 更 具 體 , 更 靈 活 務 實 , 一 些 提 法 也 較 有 新 意 , 如 對 兩 岸 關 係 定 位 , 胡 提 出 「 大 陸 和 台 灣 未 統 一 , 是 上 世 紀 40 年 代 內 戰 遺 留 並 延 續 的 政 治 對 立 , 而 不 是 主 權 和 領 土 再 造 」 。


籲 結 束 敵 對   建 立 軍 事 互 信[table][tr][td][table=125][tr][td][Image: 01cb2p.jpg]
[Image: news_pic_zoom.jpg]
上 世 紀 60 年 代 , 大 陸 解 放 台 灣 統 一 祖 國 的 宣 傳 畫 。 資 料 圖 片
[/td][/tr][/table][/td][/tr][/table]對 於 台 灣 境 內 反 對 力 量 的 看 法 , 胡 錦 濤 的 講 話 也 有 突 破 , 歡 迎 主 張 追 隨 過 台 獨 的 人 「 回 到 正 確 方 向 來 」 , 並 稱 「 只 要 民 進 黨 改 變 台 獨 分 裂 立 場 , 我 們 ( 大 陸 ) 願 意 作 出 正 面 回 應 」 。 對 台 耿 耿 於 懷 的 國 際 活 動 空 間 問 題 , 胡 稱 「 只 要 不 造 成 兩 個 中 國 、 一 中 一 台 , 可 以 通 過 務 實 協 商 , 做 出 合 情 合 理 安 排 」 。 褚 靜 濤 指 , 這 是 中 共 最 高 領 導 人 首 次 就 台 加 入 國 際 組 織 公 開 承 諾 , 顯 示 台 加 入 某 些 國 際 組 織 , 如 世 界 衞 生 組 織 , 有 可 能 獲 突 破 性 進 展 。
胡 錦 濤 還 呼 籲 兩 岸 結 束 敵 對 狀 態 , 達 成 和 平 協 議 。 專 家 認 為 , 兩 岸 關 係 雖 已 走 向 和 解 , 但 實 際 上 一 直 沒 有 結 束 敵 對 狀 態 , 因 此 達 簽 署 和 平 協 議 , 顯 得 尤 為 逼 切 和 重 要 , 也 可 以 打 消 台 灣 民 眾 的 不 安 全 感 。 張 五 岳 指 出 , 大 陸 高 規 格 紀 念 「 告 台 灣 同 胞 書 」 發 表 30 周 年 , 是 因 為 它 具 有 劃 時 代 的 意 義 。 30 年 前 兩 岸 關 係 正 式 由 對 抗 走 向 和 解 , 30 年 後 兩 岸 關 係 由 形 勢 嚴 峻 走 向 和 平 發 展 , 「 胡 的 講 話 對 於 開 [Image: FACB.gif] 台 海 和 平 發 展 的 意 義 不 言 可 喻 。 」
國 民 黨 副 秘 書 長 張 榮 恭 表 示 , 胡 錦 濤 對 兩 岸 簽 和 平 協 定 、 建 立 軍 事 互 信 機 制 的 闡 述 , 是 迄 今 最 詳 細 的 一 次 , 顯 示 在 2012 年 馬 英 九 總 統 任 期 結 束 前 , 兩 岸 有 機 會 就 相 關 議 題 展 開 協 商 。 但 台 陸 委 會 昨 午 回 應 稱 , 有 關 兩 岸 和 平 協 議 與 軍 事 互 信 機 制 等 議 題 , 應 在 兩 岸 關 係 達 到 相 當 程 度 互 信 後 , 再 加 以 研 議 推 動 。


路 透 社 : 給 台 灣 的 橄 欖 枝[table][tr][td][table=125][tr][td][Image: 01cb3p.jpg]
[Image: news_pic_zoom.jpg]
1979 年 元 旦 , 大 陸 《 告 台 灣 同 胞 書 》 的 報 紙 版 樣 。 資 料 圖 片
[/td][/tr][/table][/td][/tr][/table]民 進 黨 昨 午 也 發 表 聲 明 稱 , 台 灣 是 主 權 獨 立 國 家 , 台 灣 前 途 須 由 台 灣 人 民 自 己 決 定 ; 當 前 兩 岸 間 最 大 問 題 , 「 不 在 民 進 黨 主 張 甚 麼 , 而 在 台 灣 人 民 對 中 國 的 感 受 是 甚 麼 」 。 聲 明 指 , 大 陸 如 有 誠 意 與 民 進 黨 對 話 , 就 不 應 預 設 立 場 , 更 不 應 要 求 對 方 改 變 立 場 。 民 進 黨 主 席 蔡 英 文 也 強 調 , 要 求 一 個 政 黨 放 棄 理 念 主 張 , 作 為 溝 通 和 互 動 的 開 始 , 不 符 合 民 主 的 原 則 。
國 際 社 會 昨 紛 紛 報 道 胡 錦 濤 的 講 話 。 法 新 社 指 , 胡 呼 籲 兩 岸 進 行 軍 事 交 流 , 是 兩 岸 由 敵 對 關 係 急 速 改 善 的 標 誌 。 路 透 社 稱 , 胡 呼 籲 民 進 黨 放 棄 台 獨 , 同 時 又 給 台 灣 一 個 象 徵 和 平 的 橄 欖 枝 , 就 是 讓 台 參 加 國 際 機 構 。 台 灣 長 榮 大 學 [Image: FCFE.gif] 授 李 憲 榮 指 , 大 陸 過 去 不 斷 阻 止 台 加 入 聯 合 國 , 很 明 顯 , 台 想 以 國 家 名 義 加 入 國 際 組 織 , 大 陸 不 會 批 准 。 但 張 五 岳 說 , 大 陸 對 於 一 中 原 則 的 堅 持 毋 庸 置 疑 , 胡 這 次 的 講 話 , 顯 示 台 用 「 中 華 台 北 」 或 「 台 澎 金 馬 衞 生 實 體 」 等 名 義 參 與 世 衞 大 會 , 都 是 適 當 的 。 本 報 記 者 / 中 評 社 / 中 央 社


胡 錦 濤 6 點 主 張‧ 堅 持 一 中 原 則 是 兩 岸 政 治 互 信 基 石
‧ 兩 岸 可 簽 定 綜 合 性 經 濟 合 作 協 定
‧ 加 強 兩 岸 文 化 [Image: FCFE.gif] 育 交 流
‧ 繼 續 推 動 國 共 兩 黨 交 流 , 只 要 民 進 黨 改 變 台 獨 立 場 , 大 陸 願 做 出 正 面 回 應
‧ 避 免 兩 岸 在 涉 外 事 務 不 必 要 內 耗 , 台 灣 參 與 國 際 組 織 活 動 可 協 商
‧ 兩 岸 可 探 討 未 統 一 情 況 下 政 治 關 係 , 也 可 探 討 建 立 軍 事 互 信 機 制
資 料 來 源 : 新 華 社


話 你 知 : 1979 年 停 止 「 解 放 台 灣 」 口 號兩 岸 分 治 近 60 年 來 , 大 陸 先 後 發 表 了 五 次 《 告 台 灣 同 胞 書 》 , 分 別 是 1950 年 2 月 28 日 台 盟 等 民 主 黨 派 的 《 告 台 灣 同 胞 書 》 、 1958 年 10 月 6 日 中 共 國 防 部 《 告 台 灣 同 胞 書 》 、 1958 年 10 月 25 日 中 共 國 防 部 《 再 告 台 灣 同 胞 書 》 、 1958 年 11 月 中 共 國 防 部 《 三 告 台 灣 同 胞 書 》 , 以 及 1979 年 1 月 1 日 全 國 人 大 常 委 會 的 《 告 台 灣 同 胞 書 》 。
其 中 , 1979 年 元 旦 由 時 任 全 國 人 大 委 員 長 葉 劍 英 宣 讀 的 這 版 《 告 台 灣 同 胞 書 》 最 重 要 。 這 是 大 陸 首 次 停 止 使 用 「 解 放 台 灣 」 口 號 , 代 之 以 「 和 平 統 一 」 提 法 。 文 告 以 十 分 感 性 的 文 字 , 發 出 「 結 束 分 裂 , 實 現 統 一 」 呼 籲 ; 正 式 宣 佈 解 放 軍 停 止 延 續 了 21 年 對 台 灣 管 治 下 金 門 等 島 嶼 的 炮 擊 ; 並 提 出 兩 岸 「 盡 快 實 現 通 航 通 郵 , 雙 方 同 胞 直 接 接 觸 」 的 希 望 。 該 文 告 被 視 為 是 兩 岸 分 治 後 , 大 陸 對 台 政 策 發 生 根 本 性 變 化 的 重 要 標 誌 。


兩 岸 關 係 60 年1949 年 10 月 1 日
中 共 在 北 京 宣 告 成 立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 同 年 12 月 7 日 , 蔣 介 石 的 中 華 民 國 政 府 退 守 台 灣 。 兩 岸 自 此 維 持 軍 事 對 立 , 國 民 黨 在 宣 傳 上 主 張 「 反 攻 大 陸 」 , 共 產 黨 則 喊 出 要 「 解 放 台 灣 」
[table][tr][td][table=125][tr][td][Image: 01cb75pa.jpg]
[Image: news_pic_zoom.jpg]

[/td][/tr][/table][/td][td][table=125][tr][td][Image: 01cb76pa.jpg]
[Image: news_pic_zoom.jpg]

[/td][/tr][/table][/td][/tr][/table]

1954 年 9 月 3 日
「 九 三 炮 戰 」 爆 發 , 解 放 軍 向 金 門 發 射 數 千 枚 炮 彈 , 造 成 國 軍 重 大 傷 亡 , [Image: FACB.gif] 動 了 國 共 兩 軍 互 轟 的 連 串 炮 擊 戰 , 而 「 九 三 炮 戰 」 亦 成 了 隨 後 「 八 二 三 炮 戰 」 衝 突 的 起 端


[table][tr][td][table=125][tr][td][Image: 01cb10pa.jpg]
[Image: news_pic_zoom.jpg]

[/td][/tr][/table][/td][/tr][/table]1958 年 8 月 23 日
解 放 軍 突 然 炮 擊 金 門 , 導 致 金 門 軍 民 傷 亡 慘 重 , 雙 方 展 開 一 場 長 期 戰 爭 , 共 軍 在 8 月 23 日 至 10 月 5 日 向 金 門 射 擊 炮 彈 高 達 50 萬 發 , 但 國 軍 其 後 獲 得 美 國 海 軍 護 航 , 維 持 金 門 補 給 線 , 並 開 始 反 擊 位 於 廈 門 的 解 放 軍 。 10 月 25 日 , 共 軍 宣 佈 「 雙 日 停 火 」 策 略 ( 逢 單 日 炮 擊 , 雙 日 不 炮 擊 ) , 此 後 台 海 危 機 逐 漸 冷 卻 下 來


1961 年 4 月 1 日
台 灣 利 用 大 陸 正 面 臨 天 災 人 禍 和 實 力 虛 弱 處 境 , 展 開 「 反 攻 大 陸 」 計 劃 , 屢 派 先 遣 隊 潛 入 大 陸 , 但 均 遭 殲 滅 ; 計 劃 於 在 1965 年 終 止


[table][tr][td][table=125][tr][td][Image: 01cb11pa.jpg]
[Image: news_pic_zoom.jpg]

[/td][/tr][/table][/td][/tr][/table]1971 年 10 月 25 日
聯 合 國 接 納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成 為 成 員 , 中 華 民 國 被 迫 退 出 聯 合 國


1979 年 1 月 1 日
大 陸 全 國 人 大 常 委 發 表 《 告 台 灣 同 胞 書 》 , 宣 佈 停 止 炮 擊 金 門 , 並 放 棄 「 解 放 台 灣 」 口 號 , 提 出 「 和 平 統 一 」 ; 中 美 建 交 , 美 國 通 知 台 灣 「 結 束 外 交 關 係 」 ; 同 年 4 月 4 日 , 台 灣 堅 稱 對 大 陸 「 不 接 觸 、 不 談 判 、 不 妥 協 」 的 「 三 不 政 策 」

1981 年 8 月 26 日
鄧 小 平 表 示 「 和 平 解 決 不 可 能 , 不 排 除 用 武 力 方 式 解 決 台 灣 問 題 」

1981 年 9 月 30 日
大 陸 全 國 人 大 委 員 長 葉 劍 英 發 表 「 葉 九 條 」 , 建 議 國 共 合 作 及 兩 岸 三 通


[table][tr][td][table=125][tr][td][Image: 01cb9pa.jpg]
[Image: news_pic_zoom.jpg]

[/td][/tr][/table][/td][/tr][/table]1986 年 5 月 3 日
台 灣 華 航 貨 機 被 劫 至 廣 州 , 台 派 代 表 與 大 陸 談 判 遣 返 事 宜 , 為 兩 岸 分 治 後 雙 方 官 員 首 次 接 觸


1987 年 10 月 14 日
國 民 黨 中 常 會 通 過 了 台 灣 居 民 赴 大 陸 探 親 的 方 案 , 同 年 11 月 , 台 有 限 度 開 放 台 灣 民 眾 到 大 陸 探 親

1990 年 11 月 21 日
台 灣 成 立 「 海 峽 交 流 基 金 會 」 代 表 官 方 與 大 陸 接 觸 ; 次 年 12 月 大 陸 成 立 「 海 峽 兩 岸 關 係 協 會 」 對 應

1992 年 10 月 30 日
兩 岸 「 兩 會 」 達 成 「 一 個 中 國 , 各 自 表 述 」 的 「 九 二 共 識 」


[table][tr][td][table=125][tr][td][Image: 01cb21pa.jpg]
[Image: news_pic_zoom.jpg]

[/td][/tr][/table][/td][/tr][/table]1993 年 4 月 29 日
海 基 會 董 事 長 辜 振 甫 和 海 協 會 會 長 汪 道 涵 在 新 加 坡 舉 行 兩 會 領 導 人 第 一 次 會 談


1995 年 1 月 30 日
中 共 總 書 記 江 澤 民 發 表 解 決 兩 岸 問 題 八 項 主 張 ( 即 江 八 點 )


[table][tr][td][table=125][tr][td][Image: 01cb7pa.jpg]
[Image: news_pic_zoom.jpg]

[/td][/tr][/table][/td][/tr][/table]1996 年 3 月 5 日
不 滿 李 登 輝 訪 美 , 大 陸 向 台 灣 東 部 海 域 射 導 彈 並 舉 行 大 規 模 軍 演 , 台 海 現 危 機


1999 年 7 月 9 日
李 登 輝 發 表 「 兩 國 論 」 , 兩 岸 關 係 陷 僵 局


[table][tr][td][table=125][tr][td][Image: 01cb6pa.jpg]
[Image: news_pic_zoom.jpg]

[/td][/tr][/table][/td][/tr][/table]2000 年 5 月 20 日
陳 水 扁 當 選 總 統 , 推 行 台 獨 政 策 , 兩 岸 危 機 加 劇


2005 年 1 月 29 日
台 商 春 節 包 機 成 功 ; 同 年 3 月 14 日 大 陸 通 過 《 反 分 裂 國 家 法 》


[table][tr][td][table=125][tr][td][Image: 01cb12pnewa.jpg]
[Image: news_pic_zoom.jpg]

[/td][/tr][/table][/td][/tr][/table]2005 年 4 月 26 日
國 民 黨 主 席 連 戰 率 團 訪 大 陸 , 與 中 共 總 書 記 胡 錦 濤 會 晤 , 國 共 最 高 領 導 人 56 年 來 首 度 握 手


[table][tr][td][table=125][tr][td][Image: 01cb5pa.jpg]
[Image: news_pic_zoom.jpg]

[/td][/tr][/table][/td][/tr][/table]2008 年 5 月 20 日
馬 英 九 就 任 總 統 , 國 民 黨 重 奪 政 權 , 兩 岸 迅 速 和 解 , 大 三 通 全 面 實 現


2008 年 12 月 31 日
中 共 總 書 記 胡 錦 濤 發 表 「 六 點 主 張 」 , 答 應 就 台 灣 加 入 國 際 組 織 協 商 , 「 只 要 認 一 中 , 萬 事 好 商 量 」 等
WongManTakS
Reply
台 灣 《 蘋 果 日 報 》 評 論
胡 錦 濤 講 話 的 軟 與 硬
http://appledaily.atnext.com/template/ap...d=12037420

今 天 是 中 國 發 表 《 告 台 灣 同 胞 書 》 30 周 年 。 昨 天 胡 錦 濤 在 北 京 發 表 重 要 講 話 , 呼 籲 兩 岸 在 一 個 中 國 原 則 下 , 增 進 在 國 際 、 經 濟 、 軍 事 、 文 化 等 領 域 的 合 作 。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 胡 錦 濤 認 為 , 兩 岸 尚 未 統 一 , 不 是 「 領 土 與 主 權 的 分 裂 」 , 而 是 內 戰 延 續 的 「 政 治 對 立 」 , 但 沒 有 改 變 大 陸 和 台 灣 同 屬 一 個 中 國 的 事 實 。 這 個 說 法 , 與 馬 英 九 的 兩 岸 觀 點 大 同 小 異 , 頗 有 唱 和 挺 馬 之 意 。
更 重 要 的 是 , 因 為 不 是 主 權 領 土 分 裂 , 所 以 兩 岸 問 題 不 適 用 中 國 的 《 反 分 裂 法 》 , 因 此 法 理 上 不 必 動 武 。 這 主 要 是 說 給 中 國 內 部 , 特 別 是 解 放 軍 的 鷹 派 聽 的 。 相 信 這 樣 的 說 詞 , 會 讓 汲 汲 於 推 動 兩 岸 和 平 協 定 的 馬 政 府 頗 感 鼓 舞 。

顯 示 已 選 擇 支 持 馬 的 政 策內 容 方 面 , 胡 對 馬 最 關 切 的 外 交 休 兵 , 國 際 參 與 、 經 濟 合 作 和 軍 事 互 信 機 制 , 都 有 很 正 面 的 回 應 , 是 歷 年 來 所 沒 有 , 顯 示 中 國 已 選 擇 支 持 馬 的 政 策 , 企 圖 使 馬 有 機 會 連 選 連 任 。 但 還 是 卡 在 「 一 中 原 則 」 上 , 將 使 進 度 大 受 限 制 。 中 國 可 能 陷 入 一 種 焦 慮 : 馬 顧 忌 內 部 反 應 , 無 法 接 受 中 國 的 一 中 原 則 , 兩 岸 就 在 各 方 面 難 以 大 規 模 突 破 , 對 2012 年 的 馬 連 任 助 益 不 大 ; 若 給 馬 放 水 太 多 , 馬 卸 任 後 若 民 進 黨 執 政 , 中 國 可 能 賠 了 夫 人 又 折 兵 , 這 當 中 的 分 寸 折 磨 , 相 信 中 方 極 為 神 傷 。 胡 錦 濤 既 放 寬 政 策 又 緊 抓 一 中 , 左 右 思 量 、 沉 吟 琢 磨 , 正 是 顯 示 這 種 焦 慮 。
我 們 支 持 馬 總 統 的 兩 岸 政 策 , 應 該 在 各 領 域 開 放 互 動 ; 但 就 和 中 國 一 樣 , 必 須 服 從 一 個 大 原 則 : 台 灣 主 權 。 維 護 台 灣 主 權 , 主 要 的 目 的 是 維 護 民 主 自 由 的 生 活 方 式 , 亦 即 一 個 保 護 個 體 不 會 被 集 體 吃 掉 的 體 制 。 因 此 , 胡 錦 濤 昨 天 的 說 話 是 在 他 大 原 則 下 , 中 國 歷 來 所 能 做 的 最 大 讓 步 , 善 意 十 分 明 顯 。 馬 英 九 的 難 局 與 胡 錦 濤 類 似 , 對 台 灣 主 權 不 敢 鬆 動 。 兩 岸 人 民 對 民 族 主 義 極 為 敏 感 , 領 導 人 多 少 都 被 民 族 主 義 所 綁 架 , 只 能 在 條 條 框 框 [Image: FA47.gif] 活 動 。
台 灣 最 新 的 民 調 顯 示 , 台 獨 人 口 反 而 上 升 , 表 示 人 民 對 馬 的 兩 岸 政 策 焦 慮 不 安 。 但 是 , 既 然 馬 以 七 百 多 萬 票 勝 出 , 意 味 台 灣 大 多 數 人 支 持 他 的 政 策 , 包 括 兩 岸 政 策 ; 那 麼 我 們 應 該 給 予 馬 在 與 中 國 交 往 上 最 大 的 自 由 , 把 台 灣 主 權 原 則 的 定 義 縮 緊 , 並 監 督 馬 對 主 權 的 基 本 尊 重 與 捍 衞 。 如 果 中 國 也 如 此 , 兩 岸 可 以 發 展 的 前 景 還 是 光 明 燦 爛 的 。
WongManTakS
Reply
結束政治對立, 解散中華人民共和國, 大陸回歸中華民國.
反對大陸回歸中華民國, 就是反對兩岸統一.


胡錦濤又話結束政治對立, 什么事情都好商量, 積極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 實現全民族的團結、和諧、昌盛, 堅持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作為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
咁胡錦濤就要推動解散中華人民共和國, 胡錦濤就要推動大陸回歸中華民國. 胡錦濤不敢, 証明胡錦濤說謊, 胡錦濤逃不了堅持政治對立的假面具.

中共搞政治對立的歴史:
中共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 (在中國領土上另建國家), 中共分裂中國.
中共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 (在中國領土上另建國家), 中共分裂中國.

結束政治對立, 就要解散中華人民共和國, 大陸回歸中華民國.
結束政治對立, 就要解散中共.
WongManTakS
Reply
盡 論 中 國 : 胡 六 點 的 四 大 善 意 一 大 悖 論
http://appledaily.atnext.com/template/ap...id=6453400

中 共 總 書 記 胡 錦 濤 在 元 旦 前 夕 發 表 對 台 政 策 「 胡 六 點 」 , 對 比 他 自 2003 年 以 來 在 不 同 場 合 提 出 的 、 側 重 點 各 有 不 同 的 「 胡 四 點 」 , 以 及 前 總 書 記 江 澤 民 在 1995 年 提 出 的 「 江 八 點 」 , 可 以 看 到 , 胡 錦 濤 除 重 彈 堅 持 一 個 中 國 原 則 、 達 成 兩 岸 和 平 協 議 的 老 調 外 , 也 釋 出 四 大 善 意 , 但 對 政 黨 政 治 不 經 意 流 露 的 一 大 悖 論 , 隨 時 可 將 善 意 淹 沒 , 難 以 得 到 台 灣 朝 野 的 積 極 回 應 。



設 下 民 進 黨 棄 台 獨 前 提
胡 六 點 是 中 共 對 台 政 策 由 武 力 解 放 到 和 平 統 一 , 再 到 和 平 發 展 的 策 略 調 整 , 其 中 的 四 大 善 意 包 括 : 兩 岸 可 簽 署 「 綜 合 經 濟 合 作 協 議 」 ( 簡 稱 CECA , 類 似 香 港 與 大 陸 的 CEPA ) ; 肯 定 愛 鄉 愛 土 的 台 灣 意 識 不 等 於 台 獨 意 識 , 首 次 正 面 論 述 台 灣 本 土 意 識 、 台 灣 文 化 ; 承 諾 協 商 讓 台 灣 參 與 國 際 組 織 活 動 ; 強 調 擴 大 兩 岸 交 流 , 但 未 再 提 兩 岸 領 導 人 互 訪 , 令 馬 英 九 可 迴 避 這 一 尷 尬 問 題 。
北 京 不 願 錯 過 馬 英 九 執 政 的 良 機 , 因 此 勾 勒 出 歷 來 最 寬 鬆 的 兩 岸 和 平 發 展 路 線 圖 。 最 自 相 矛 盾 的 是 , 北 京 聲 稱 願 正 面 回 應 民 進 黨 , 又 設 下 民 進 黨 要 改 變 台 獨 立 場 的 前 提 。 這 不 只 是 為 安 撫 政 界 、 軍 界 鷹 派 , 也 是 中 共 政 治 理 念 的 流 露 。
誠 如 民 進 黨 主 席 蔡 英 文 所 回 應 , 這 是 不 符 合 民 主 原 則 的 。 有 趣 的 是 , 在 胡 六 點 發 表 前 夕 , 大 陸 的 中 國 國 民 黨 革 命 委 員 會 ( 簡 稱 民 革 , 1948 年 由 國 民 黨 反 蔣 派 等 組 成 ) 主 席 、 全 國 人 大 副 委 員 長 周 鐵 農 在 人 民 網 與 網 民 交 流 時 表 示 , 如 果 國 民 黨 擁 護 社 會 主 義 、 擁 護 共 產 黨 領 導 , 民 革 和 國 民 黨 「 就 有 可 能 合 在 一 起 」 。
依 周 鐵 農 的 邏 輯 , 民 革 、 國 民 黨 要 重 歸 合 併 , 就 要 接 受 中 共 領 導 ; 兩 岸 要 統 一 , 民 進 黨 就 不 能 有 自 己 的 立 場 。 這 是 中 共 的 政 治 理 念 有 悖 民 主 社 會 多 元 思 想 、 多 黨 政 治 的 反 映 , 混 淆 了 一 個 中 國 和 一 個 中 共 , 這 種 悖 論 不 只 是 民 進 黨 不 可 能 接 受 , 連 國 民 黨 也 不 敢 呼 應 。 如 此 , 兩 岸 的 和 平 發 展 豈 不 是 多 了 一 重 障 礙 ?
WongManTakS
Reply
「親共」「 反台」 成為了「反中」! 「親中」就要「反共」「 親台」!

「親共」, 維護共產黨執政, 堅持一黨專政
「反台」, 歧視及仇視台灣本土文化及社會情況, 不承認中華民國

「親共」「反台」令台灣人反感, 傷害台灣人民感情, 加深兩岸人民互相敵視, 令兩岸统一更冇希望, 「親共」「反台」成為了「反中」!
所以「親中」就要「反共」「親台」.

「愛國」就要「反共」「親台」.
有人說中國人「愛國」是很自然的事, 那麼中國人「反共」「親台」便是自然事.

「親中」「愛國」更要指責中共的敗政.

反對指責中共的敗政, 就是賣國行為,「反中」行為!
WongManTakS
Reply
Taiwan -- The Raising of the Flag
http://hk.youtube.com/watch?v=JihFLtfAM-...annel_page
WongManTakS
Reply
馬 英 九 催 交 報 告
建 橋 跨 兩 岸   30 分 鐘 互 通
http://appledaily.atnext.com/template/ap...d=12171531

兩 岸 關 係 將 再 度 邁 進 一 步 ! 台 灣 行 政 院 經 建 會 原 本 應 在 去 年 底 完 成 評 估 金 門 與 廈 門 跨 海 大 橋 ( 簡 稱 金 廈 大 橋 ) 興 建 方 案 , 但 相 關 報 告 至 今 尚 未 完 成 , 引 起 總 統 馬 英 九 的 不 滿 。 對 此 , 行 政 院 秘 書 長 薛 香 川 昨 回 應 稱 , 會 緊 盯 進 度 , 並 擇 期 向 馬 作 專 案 報 告 ; 經 建 會 則 稱 , 本 月 內 會 將 規 劃 案 送 行 政 院 。 而 大 橋 一 旦 落 成 , 以 時 速 60 公 里 計 算 , 由 金 門 開 車 到 廈 門 約 30 分 鐘 , 較 目 前 小 三 通 的 70 分 鐘 船 程 , 節 省 逾 半 時 間 。

行 政 院 大 陸 委 員 會 發 言 人 劉 德 勳 昨 日 表 示 , 金 廈 大 橋 是 否 要 興 建 , 不 是 單 純 交 通 便 利 問 題 而 已 , 還 牽 涉 到 經 濟 、 社 會 、 生 活 環 境 與 其 他 因 素 , 需 要 整 體 評 估 。

金 門 廈 門 成 共 同 生 活 圈[table][tr][td][table=125][tr][td][Image: 06ce2p.jpg]
[Image: news_pic_zoom.jpg]
《 廈 門 》
廈 門 與 金 門 僅 一 水 之 隔 。 新 華 社
[/td][/tr][/table][/td][/tr][/table]劉 德 勳 表 示 , 金 廈 大 橋 方 案 是 去 年 8 月 24 日 , 馬 英 九 前 往 金 門 參 加 823 炮 戰 50 周 年 活 動 時 , 金 門 縣 政 府 簡 報 時 所 主 動 提 出 , 總 統 是 在 聽 完 簡 報 後 請 經 建 會 進 行 整 體 評 估 , 並 非 媒 體 所 說 是 由 總 統 提 案 的 。 他 相 信 經 建 會 完 成 整 體 評 估 後 , 會 再 邀 請 相 關 部 門 討 論 , 屆 時 陸 委 會 會 向 經 建 會 說 明 立 場 與 看 法 。 而 總 統 府 發 言 人 王 郁 琦 表 示 , 馬 對 是 否 興 建 金 廈 大 橋 沒 有 任 何 預 設 立 場 , 是 否 支 持 興 建 要 等 經 建 會 評 估 報 告 出 來 再 說 。
金 門 與 廈 門 僅 一 水 之 隔 。 率 先 提 出 興 建 廈 金 跨 海 大 橋 構 想 的 , 是 北 京 清 華 大 學 學 者 吳 之 明 在 1998 年 提 出 。 2003 年 12 月 , 兩 岸 建 築 學 者 也 在 廈 門 舉 行 的 一 次 研 討 會 上 , 討 論 金 廈 大 橋 定 線 , 出 現 了 南 線 、 北 線 和 中 線 方 案 。
馬 英 九 去 年 8 月 到 金 門 考 察 時 說 : 「 今 年 6 月 台 灣 全 面 開 放 小 三 通 人 員 往 來 , 『 兩 門 』 ( 金 門 和 廈 門 ) 之 間 勢 必 進 一 步 形 成 共 同 生 活 圈 。 」 「 近 年 有 一 些 鄉 親 提 到 的 『 金 廈 通 水 』 ( 即 建 金 廈 隧 道 ) 以 及 建 築 『 金 廈 大 橋 』 的 構 想 , 也 都 可 以 討 論 評 估 。 」 並 預 計 大 橋 的 評 估 工 作 在 08 年 底 前 完 成 , 但 未 能 如 期 完 成 , 引 起 馬 的 不 滿 。 他 並 強 調 , 對 於 金 門 未 來 的 經 濟 發 展 , 問 題 不 是 看 眼 前 , 而 是 看 大 三 通 截 彎 取 直 後 金 門 發 展 的 願 景 。


縣 長 倡 鄉 親 公 投 建 橋[table][tr][td][table=125][tr][td][Image: 06ce3p.jpg]
[Image: news_pic_zoom.jpg]
《 金 門 》
金 廈 大 橋 初 定 在 金 門 五 龍 山 興 建 。 陳 向 鑫 攝
[/td][/tr][/table][/td][/tr][/table]金 門 縣 長 李 炷 烽 昨 日 表 示 , 金 門 走 過 戰 爭 烽 火 歲 月 , 縣 政 府 自 2004 年 就 [Image: FBF3.gif] 手 興 建 大 橋 研 究 案 , 現 在 總 統 主 動 關 切 , 希 望 大 橋 早 日 落 成 。 此 外 , 對 於 金 門 縣 烈 嶼 鄉 決 定 在 清 明 節 舉 辦 全 鄉 博 弈 ( 開 設 賭 場 ) 公 投 , 他 對 此 樂 觀 其 成 , 允 諾 全 力 支 持 , 並 可 增 列 公 投 的 議 題 , 包 括 「 金 廈 大 橋 是 否 興 建 」 等 , 讓 鄉 親 決 定 自 己 的 未 來 。
金 門 縣 初 步 規 劃 的 金 廈 大 橋 有 三 種 方 案 , 分 別 是 由 金 門 縣 五 龍 山 經 大 陸 角 嶼 、 小 嶝 島 , 連 接 至 大 嶝 島 , 全 長 10.3 公 里 ; 由 五 龍 山 連 接 連 到 大 嶝 島 , 全 長 8.6 公 里 ; 由 五 龍 山 啣 接 蓮 河 地 區 , 全 長 11.4 公 里 。
中 央 社 / 台 灣 《 聯 合 報 》



金 廈 大 橋 規 劃[table][tr][td][table=125][tr][td][Image: A21_01_a.gif]
[Image: news_pic_zoom.jpg]

[/td][/tr][/table][/td][/tr][/table]路 線 :
綠 線 : 由 五 龍 山 通 過 大 陸 角 嶼 、 小 嶝 、 大 嶝 島 , 全 長 10.3 公 里 , 總 工 程 費 約 25.8 億 港 元

紅 線 : 五 龍 山 直 接 連 接 大 嶝 島 , 全 長 8.6 公 里 , 總 工 程 費 23.3 億 港 元 , 經 費 最 少 、 路 線 最 短 , 被 視 為 最 佳 方 案

藍 線 : 五 龍 山 經 小 嶝 、 蓮 河 、 銜 接 泉 廈 高 速 公 路 , 全 長 11.4 公 里 , 總 工 程 費 30.4 億 港 元

資 料 來 源 : 台 灣 金 門 縣 政 府
WongManTakS
Reply
民 進 黨 轟 : 讓 金 門 成 福 建 一 部 份
http://appledaily.atnext.com/template/ap...d=12171532

對 於 總 統 馬 英 九 指 示 研 議 興 建 連 接 金 門 與 廈 門 的 大 橋 , 民 進 黨 文 宣 部 主 任 鄭 文 燦 昨 強 調 , 馬 政 府 把 所 有 的 心 思 放 在 台 灣 與 大 陸 的 連 結 上 , 造 成 兩 岸 不 設 防 , 也 不 負 責 任 , 這 是 冒 進 的 兩 岸 政 策 , 最 終 讓 金 門 成 為 福 建 的 一 部 份 。 而 藍 營 對 此 亦 意 見 分 歧 。



邱 毅 : 簡 直 是 勞 民 傷 財
鄭 文 燦 昨 日 批 評 , 馬 英 九 倡 興 建 金 廈 大 橋 的 計 劃 , 根 本 有 沒 評 估 台 灣 的 安 全 ? 對 金 門 地 區 造 成 甚 麼 影 響 ? 金 門 的 地 位 如 何 ? 會 不 會 變 成 廈 門 或 福 建 的 一 部 份 ? … … 這 些 問 題 有 沒 有 經 過 討 論 或 政 策 評 估 , 這 種 躁 進 的 兩 岸 政 策 , 令 人 擔 憂 。 他 認 為 , 馬 一 步 一 步 走 向 大 陸 , 現 在 是 興 建 大 橋 , 下 一 步 是 不 是 變 成 台 海 跨 海 隧 道 ? 他 並 認 為 , 台 當 前 最 重 要 的 是 提 振 景 氣 , 不 是 與 大 陸 連 結 , 馬 一 步 步 走 向 對 岸 的 作 法 令 人 遺 憾 , 馬 政 府 將 金 門 當 成 福 建 的 一 部 份 , 實 質 意 義 是 否 等 於 割 讓 , 大 家 可 以 好 好 思 考 。
國 民 黨 立 委 邱 毅 則 認 為 , 目 前 小 三 通 可 節 省 的 時 間 , 和 興 建 大 橋 後 的 時 間 差 不 多 , 有 必 要 花 那 麼 多 錢 興 建 一 座 大 橋 ? 簡 直 是 勞 民 傷 財 ! 但 國 民 黨 立 委 帥 化 民 卻 認 為 , 興 建 大 橋 對 台 灣 的 國 防 安 全 完 全 沒 有 影 響 , 現 在 金 門 已 經 沒 有 甚 麼 軍 隊 , 興 建 大 橋 可 作 為 兩 岸 和 解 的 象 徵 。
中 央 社 / 中 評 社
WongManTakS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2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