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中國大陸 反間諜法 Counterespionage Law, spy laws
#11
澳洲證實澳籍華裔作家楊恆均被中方以間諜罪起訴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0523.htm
Reply
#12
全國人大常委會本月將審議反間諜法修訂草案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30421.htm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舉行記者會,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將於本月24至26日在北京舉行,議程包括審議反間諜法修訂草案、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草案、無障礙環境建設法草案等。

反間諜法的最新修訂包括完善關於網絡間諜行為的規定,明確間諜組織及代理人等針對國家機關、涉密單位、或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等的網絡攻擊、侵入、干擾、控制、破壞等活動,屬於間諜行為。

修訂亦提及要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現行反間諜法實施中存在的「間諜行為」範圍較窄、安全防範制度不健全、行政執法賦權不足等重點問題,以完善規定。修訂亦包括妥善處理賦權與權限的關係,加強對行使公權力的監督制約,涉及間諜行為的網絡安全風險或信息內容消除後,有關部門應及時恢復傳輸及相關服務。
Reply
#13
央媒《光明日報》主管董郁玉涉間諜起訴 與外交官餐敘帶走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6%E8%B5%B0

美媒:央媒主管董郁玉與日外交官聚餐後被拘一年 面臨間諜罪起訴
https://www.hk01.com/article/891340

據美媒《華爾街日報》等24日報道,中國央媒《光明日報》評論部副主任董郁玉被北京有關部門拘留逾一年後,他的家人近日首次發聲明稱,他因為與日本和美國的外交界和學術界人士交往而面臨間諜罪指控。

《華爾街日報》報道指,61歲的董郁玉的家人近日發表一份聲明,指出在2022年2月,董郁玉與一名日本外交官一同被拘留。當時董郁玉正與該日本外交官在位於北京市中心一家餐廳會面。該名日本外交官受到了盤問,數小時後獲釋,而董郁玉自此則一直被拘。

聲明稱,目前中國檢方已經以間諜罪起訴了董郁玉。董郁玉的家人於2023年3月被告知,該案已交由北京一家法院審理。報道又指,董郁玉一直被關押在北京南部某看守所,目前還不清楚審判將會於何時開始。

美媒《紐約時報》24日的報道則指董郁玉經常撰寫傾向自由主義觀點的評論文章。中國記者被禁止投書海外刊物,但董郁玉先前曾向《紐約時報》中文網投稿了數篇文章。

根據資料,董郁玉並非中共黨員。他在2013年曾在一篇書評中批評,文化大革命被中共黨史敘事定義為黨內事務,「實則掏空了執政黨對國家的政治責任。或者說把執政黨對國家的政治責任,變成了釐清並公布誰是黨內的『好人』、誰是黨內的『壞人』,誰是黨內的『七分好人、三分壞人』,誰是黨內的不折不扣、徹徹底底的『壞人』,誰又是黨內的胸懷『好心』卻不得不辦了錯事、壞事的好人等黨內是非」。該文於2017年被《光明日報》的調查貼上「反社會主義」標籤。

內地擬修《反間諜法》定「網絡間諜」罪:網絡攻擊侵入都屬間諜罪
https://www.hk01.com/article/890254

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將於4月24至26日在北京舉行,議程包括審議《反間諜法》修訂草案、《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草案》、《無障礙環境建設法草案》等。

《反間諜法》在2022年8月第和12月的兩次全國人大常委會議中,進行了兩次審議。最新修訂包括完善關於網絡間諜行為的規定,明確間諜組織及代理人等針對國家機關、涉密單位、或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等的網絡攻擊、侵入、干擾、控制、破壞等活動,都屬於間諜行為。

《澎湃新聞》報道,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4月20日舉行記者會,發言人臧鐵偉表示,《反間諜法》的修正草案,明確規定「網絡攻擊、侵入、干擾、控制與破壞等活動」,都屬於間諜行為。

臧鐵偉表示,根據各方面意見,提請這次常委會會議審議的反間諜法修訂草案三次審議稿擬作如下主要修改:一是,完善關於網絡間諜行為的規定,針對信息網絡的特點,明確間諜組織及其代理人等針對國家機關、涉密單位或者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等的網絡攻擊、侵入、干擾、控制、破壞等活動,屬於間諜行為。

二是,平衡賦權與限權,增加救濟程序,規定經採取相關措施,涉及間諜行為的網絡安全風險或者信息內容已經消除的,有關部門應當及時作出恢復傳輸和相關服務的決定。

臧鐵偉表示,當前反間諜鬥爭形勢極為嚴峻,傳統安全威脅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相互交織,各類間諜情報活動的主體更加複雜、領域更加廣泛、目標更加多元、手法更加隱蔽。在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指導下修訂反間諜法,是新形勢下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和加強反間諜鬥爭的需要,是推動反滲透、反顛覆、反竊密鬥爭,確保國家安全的有力法治保障。

他指出,在此法審議和修改過程中應注重把握幾個重點,包括聚焦現行反間諜法實施中存在的「間諜行為」範圍較窄、安全防範制度不健全、行政執法賦權不足等重點難點問題,完善相關法律規定。

此外,也須妥善處理賦權與限權的關係,加強對行使公權力的監督制約。四是,注重系統觀念,做好相關法律銜接,完善中國特色反間諜法律制度。

臧鐵偉表示,修訂亦提及要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現行反間諜法實施中存在的「間諜行為」範圍較窄、安全防範制度不健全、行政執法賦權不足等重點問題,以完善規定。修訂亦包括妥善處理賦權與權限的關係,加強對行使公權力的監督制約,涉及間諜行為的網絡安全風險或信息內容消除後,有關部門應及時恢復傳輸及相關服務。

《反間諜法》前身是國家安全法

《澎湃新聞》指出,現行「反間諜法」的前身是1993年制定的「國家安全法」,主要規定的是國家安全機關履行的職責,特別是反間諜方面的職責。2014年,在原國家安全法的基礎上,修訂出台「反間諜法」。《反間諜法》於2014年11月1日通過並實施。全國人大常委會2022年曾審議修訂草案二審稿。

此前內媒曾報道指,新修訂內容包括將「幫助實施間諜行為」在法律責任中明確予以處罰,並將為間諜組織及其代理人提供針對關鍵資訊基礎設施的網絡安全漏洞等資訊的行為規定為間諜行為。

最高法報告首次點名台灣間諜:曾竊取「秘密級」軍事秘密
https://www.hk01.com/article/875997

新修訂《反間諜法》獲人大常委會通過 7月1日起實施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30427.htm
Reply
#14
修訂《反間諜法》 分析指外資或增在華營商風險
https://news.now.com/home/international/...sId=515664

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新修訂的反間諜法,但同時引起一些外國企業擔心在華營商風險增加,影響正常商業活動。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刑法室主任王愛立強調,新法是聚焦制度的不健全。

修訂後的反間諜法七月一日起實施,是2014年以來首次更新有關法律,將投靠間諜組織及其代理人針對國家機關、涉密單位或者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等,實施網絡攻擊等行為,明確列為間諜行為,同時擴大竊密的對象範圍,包括涉及國家安全和利益的文件、數據、資料和物品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刑法室主任王愛立指出,修法是要解決現行反間諜法中的間諜行為範圍較窄,安全防範制度不健全等問題。但有外資擔心,新法所引起的變化,尤其內地近期以從事間諜活動,危害國家安全等拘捕多人,包括日本藥廠的一名在華日籍高層。

美國顧問公司美思明智集團在北京的辦事處被指涉嫌非法經營,三月時有五名員工被扣查。

美資顧問公司貝恩證實,警方曾到公司的上海辦事處向五名職員問話,但未有透露詳情。

《華爾街日報》引述部分外國企業高層報道,他們憂慮將容許執法部門檢查機構的設施和電子設備,甚至個人智能手機和手提電腦,亦有人擔心擴大間諜行為定義後,正常的商業活動,例如收集當地市場或競爭對手的資料會否被視為間諜活動

有分析指出新法可能增加外資企業及個人在華展開業務的風險

北京突擊搜查駐華美資公司 被拘捕5名當地僱員去向未明
https://www.rfa.org/cantonese/news/cn-ar...80759.html

美國企業盡職調查業者美思明智集團(Mintz Group)周五(24日)向路透社證實,北京辦公室突然遭到搜查,5名中國員工被拘留,目前下落不明。該公司在華業務已即時停止。

路透社報道,中國公安部門本周一(20日)突然搜查了美思明智集團的北京辦事處,5名員工遭拘留,去向未明。美思明智向傳媒發出書面聲明,指北京辦事處僱用的5名中國公民,在未經事先通知的情況下被拘留,該辦事處被勒令關閉。

聲明說:當務之急是考慮我們中國同事的安全和健康,我們已聘請法律顧問與有關部門接觸,並為員工和他們的家人提供支持。

路透社向中國外交部查詢時,對方表示對事件並不知情。

中國監管機構一直視美資調查公司為眼中釘

財經評論人利世民向本台表示,盡職調查一向屬於較為高風險的行業,尤其在北京營運就更高危。他解釋,近年爆出多宗在美上市的中資企業的醜聞,關鍵原因不外乎大陸資訊不流通,導致一些公司需要調查在中國社會內發生的各種近乎經濟罪行的事,結果成為了被當局針對的對象

利世民說:最終如果這些盡職公司得到可靠消息,令這些中資企業在美國上市的公司會有刑責,嚴格來說對中國大陸的監管機構,一路都覺得這些差不多是境外執法,一路都當他們是眼中釘

兩會後中國視金融為國家安全

美思明智駐京辦遭查正好出現在台灣總統蔡英文下周訪美,與及蘋果和輝瑞等跨國公司的高層即將抵達北京,出席周六(25日)開幕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China Development Forum)的前夕。利世民認為不排除事件有關聯,但他認為最主要原因,是中國,尤其在兩會之後,中共將金融看成是國家安全事宜。

利世民說:問題是當黨機器說,要做一些事的時候,可能這一個指令真的由最高層發下來,由兩會到現在都不是太久之前,反而我覺得時機真是,可能要告訴全世界,由現在開始在中國大陸入面,哪怕他有任何金融財經相關要做資訊的事,都會緊緊控制在他們的國家安全的體系內。

評論: 拘捕美資公司顧員無疑加速走資

利世民舉例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安永(Ernst & Young)早前傳出被要求顯示政治忠誠,他覺得中國政府正在接二連三地拒絕國際的經濟秩序常規,反而要世界跟隨他的一套規矩做事,此做法無疑會加速外資撤走。但這也正正有可能是中共的目的——因為中共已經沒有辦法讓窮的地方、窮的人民「富起來」,唯有將問題歸咎於外國說三道四、帝國主義不讓我們上位,或者將矛頭指向有錢人。

利世民說:其實他們(中共)不是不知道自己已經進入經濟低增長,而是不知道怎樣解決而已。當不知道怎樣解決的時候,他就擔心如果你繼續讓一部份地方,可以透過外經貿、透過這些金融財經的活動,賺很多錢的話,你是不是會令到窮人又沒有辦法追上來的那部份人覺得更加氣餒、更加不滿政府呢?那我就不如索性,如果不能「共富」,就「共產」只有「共貧」,我想這可能就是中國未來經濟路向。

今次事件的主角美思明智強調,該公司具備在中國開展業務的法定許可,並且以透明和遵守當地法律的方式運作。但是還沒有收到任何有關針對公司案件的正式法律通知,也無法知道哪個部門負責,更不知道被捕僱員扣留在哪裡。

美思明智強調:我們願意與中國當局合作,解決可能導致這些事件的任何誤解。

根據美思明智官方網站,該公司在全球擁有18個辦事處和數百名員工,業務主要是進行企業背景審查、搜集數據與及進行核實工作

外企大逃亡 過去5天外資撤中近32億美元
https://www.rfa.org/cantonese/news/us-fl...72245.html

駐中國外企近日頻繁被調查以致外資信心動搖。在過去5個交易日,從滬深港通跨境交易機制撤離的外資接近32億美元,這是去年11月以來歷時最長的資金撤出。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據研究公司Exante Data分析,過去5個交易日,全球投資者藉由滬深港通跨境交易機制撤離中國股市的資金高達31億7000萬美元,這是自去年11月以來歷時最長的一輪資金撤離。

繼美商美思明智集團(Mintz Group)駐北京辦公室被搜查並拘留5人,以及日本安斯泰來製藥(Astellas Pharma)派赴北京的員工被逮捕後,美國管理顧問公司貝恩公司(Bain& Company)駐上海辦公室也被查。

報導引述中國美國商會(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本月調查顯示,約27%受訪者布局投資將優先考慮他國而非中國,但去年僅6%的受訪者有此意。

外國基金管理機構也正重新考慮在中國的投資,像是德克薩斯州教師退休基金去年減半投放於中國股市的金額,佛羅里達州公務員基金也叫停投資中國的新策略。

與此同時,中國政府修訂《反間諜法》,適用範圍擴大至外國威脅,若干外國企業高層說,顧忌《反間諜法》,包括台灣議題、中國人權紀錄及半導體等技術等,許多話題如今成為他們與中國同行討論的禁區

外企拋棄中國!過去5天外資撤中970億元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285738
中國加大對外企施壓 過去5天外資撤中逾970億元
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2304280183.aspx
中國打壓外企掀出逃潮 外資5天內撤出近千億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lNo=171501

國安調查”成為北京對付外企的常規武器,外資和外企信心動搖
https://www.voacantonese.com/a/foreign-c...70494.html

華盛頓 —
中國爭取外國企業加大對中國投資推進中國經濟復甦的努力正在受到來自北京自身的掣肘:由習近平掌控的中國當局以反腐、反間諜等名義加強對中國社會的控制正在給外國投資者造成越來越大的壓力,迫使他們放慢或者放棄對華投資。

本週,美國知名管理公司貝恩諮詢公司證實,中國警方對該公司上海辦事處的工作人員進行了調查。兩週前,中國公安對貝恩公司上海辦事處進行了突擊搜查。金融時報說,在搜查行動中,有手機和電腦被公安拿走,但沒有人被拘留。

貝恩公司表示,“我們正在與中國當局適當合作”。

金融時報說,這個消息加劇了在中國經營的美國企業的擔憂,北京可能針對美國對中國公司的措施,採取報復行動。

上個月,美國企業盡職調查公司美思明(Mintz Group)北京辦公室也遭到搜查,五名中國員工被拘留。中國當局表示,該公司因“非法活動”而受到調查。

幾天后,中國最高網絡安全監管機構對美國記憶芯片製造商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的產品進行“國家安全”審查。

隨著中國與西方國家關係的大幅惡化,這類國家安全調查變得越來越普遍。

本週三(4月26日),中國立法機構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修訂版的《反間諜法》,將間諜行為的定義從竊取國家機密情報擴大至“投靠間諜組織及其代理人”。很多外商對此感到不安,認為這一變化可能使所有為外國公司工作的中國人,甚至外國人隨時都可能因“涉嫌間諜罪”而被中國當局抓捕。

上個月,日本安斯泰來製藥中國分公司的一名高管因涉嫌間諜行為被北京安全部門拘留。日本外相林芳正本月初親自前往中國要求放人未果。

台灣出版集團八旗文化總編輯富察(李延賀)4月20日在上海被中國國家安全機關秘密拘捕。中國官方稱,李延賀因涉嫌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的活動正在接受調查。

美聯社說,中共在加強對經濟的政治控制的同時又在努力點燃投資者的投資興趣。企業團體表示,跨國公司正在調整投資方向,從中國轉向東南亞、印度和其它經濟體。

報導引用中國歐盟商會周五發表的聲明說,“中國正在積極恢復商業信心,吸引外國投資的時候所採取的這些動作發出了非常複雜的信號。”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週五表示,她不掌握關貝恩諮詢公司案子的情況,但對相關問題進行了辯護。毛寧說,中國歡迎外國公司來中國開展經貿合作,並“致力於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任何企業在中國都應守法、合法經營。”

外國公司對中國安全環境的變化感到岌岌可危。不少公司都告誡其員工去中國的時候不要攜帶載有商業機密的電腦或者手機,這些設備有可能遭到中國當局的搜查和扣押,或者成為中國商業間諜的盜竊目標。

華爾街日報週五報導說,在過去的五個交易日里,滬深港通跨境交易機制撤離的外資超過31.7億美元,是去年11月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撤資行動。

中國美國商會本月調查顯示,約27%的受訪者表示它們的投資佈局優先考慮的不是中國而是其它國家。這一數據比去年高出四倍多。

台灣中央社週五的報導說,此舉凸顯中國領導層越來越堅信,外資雖然對中國經濟崛起很重要,但不能完全信任。習近平對外企咄咄逼人,可能會嚇跑外資和外企,不利於中國政府實現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

【外國專欄精選——華爾街日報專欄】新一輪撤資? 中國的拘捕行動和新的反間諜法導致大量企業感到擔憂
https://news.hongkongmetas.com/articles/...%E6%86%82/
[Image: 0428%20cn.jpg]

美企美思明智集團北京分部遭突擊搜查
https://www.hk01.com/article/880977
美企駐京辦公室遭突擊搜查,五名中國籍員工被拘留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230327/ch...d/zh-hant/
美思明智集團北京辦公室被關閉 外交部:涉嫌非法經營
https://www.stheadline.com/china-live/32...3%E7%87%9F

美國企業調查顧問公司、美思明智集團(Mintz Group)位於北京的辦公室被查,遭中國當局關閉,5名中國員工被拘。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向有關部門了解,有關公司涉嫌非法經營罪,相關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美思明智集團早前發聲明,指其在北京的辦事處,上星期遭當局突擊搜查,有5名職員被扣查,北京的業務運作暫時關閉。又指,事前沒有接獲通知北京將採取行動,也沒有收到法律文件指公司涉及案件,「有信心我們和我們的員工沒有做錯任何事情。」聲明強調公司在中國經營合法業務,運作透明,準備與中國當局合作,化解誤會。

路透社引用公司匿名消息稱,突擊搜查在3月20日發生,被拘留的工作人員被關押在北京以外的一個地點。

相關新聞:北京突查美國Mintz Group辦事處 5中國員工被拘
Reply
#15
中國用反間諜法係咁禁止外國人查冊 無得做研究無得做盡職審查 外資仲點可能投資中國 習近平為咗援俄援出個大頭佛 黃世澤幾分鐘評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Oj4n82F6XU
[youtube]DOj4n82F6XU[/youtube]

天眼查
https://www.tianyancha.com/
Reply
#16
龍頭諮詢企業「凱盛融英」遭國安執法 被指「淪為境外情報機構幫兇」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B%E5%85%87

蘇州國安部門執法。

內地官方昨天通報,江蘇省蘇州市國家安全局等部門對諮詢企業凱盛融英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蘇州分公司開展聯合執法行動。這家中國龍頭諮詢企業被指「淪為境外情報機構幫兇」,至少有2名專家因為涉嫌爲境外非法提供國家秘密罪被捕。

央視報道,據國家安全機關調查掌握,凱盛融英公司大量接受境外公司對中國敏感行業的諮詢項目,其中一些企業與外國政府、軍方、情報機關關系密切。僅2017年到2020年,凱盛融英就接受上百家境外公司彙款2000多次,金額高達7000多萬美元。

上海及北京等多地同步開展執法行動
[Image: 640%20%287%29.png]

[Image: db5c-8df73ab03a5b905c5843ffab919d3d34.jpg]
[Image: 640%20%288%29.png]

報道稱,此次聯合執法行動在上海、北京、蘇州、深圳等多地同步開展。目前,國家安全機關已對涉事企業依去依規處理,督促企業認真履行反間諜安全防範責任義務。

凱盛融英總部位於上海,在北京、蘇州、深圳、香港、紐約、馬來西亞、新加坡開設分支機構。《華爾街日報》上周報道稱,凱盛的上海總部遭警方多次突訪,警方要求本地員工提供該公司諮詢的中國專家姓名。

央視報道稱,凱盛融英專門圍繞境內政策研究、國防軍工、金融貨幣、高新科技、能源資源、醫藥衞生等重點領域、重要行業物色挑選有影響力的專家。 公司的專家數據庫數目超過30萬人。

由於在涉外咨詢中泄露內部敏感內容甚至國家秘密和情報,部分專家走上違法犯罪道路。包括某大型國企高級研究員韓某某,因為境外竊取、刺探、非法提供國家秘密、情報罪,被判處有期徒刑6年。

雷某某,曾在某重點軍工企業工作,因向境外泄露軍事軍工領域敏感信息,涉嫌爲境外非法提供國家秘密罪。
Reply
#17
旅美「愛國僑領」被中國判間諜罪成囚終身 曾支持《港區國安法》
https://www.rfa.org/cantonese/news/spy-0...01232.html

中國江蘇省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周一(15日)宣判,78歲的美國及香港公民梁成運犯間諜罪罪成,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沒收個人財產50萬元人民幣。

在中國的官方通報指,梁成運(英文名JOHN SHING-WAN LEUNG),男,1945年5月1日出生,另外還詳細列出他的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號碼、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號碼,以及美國護照號碼。

又指梁成運因涉嫌從事間諜活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江蘇省蘇州市國家安全局於2021年4月15日依法對其採取強制措施。

梁成運被控間諜案先前並未披露,相關發布亦未說明他從事哪些「間諜活動」。

梁成運被稱「愛國僑領」 致力中美文化交流

翻查資料,梁成運是美中友好促進會會長、美國德州的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主席,而和統會是中國統戰部旗下組織。美中友好促進會曾在2020年《港區國安法》實施後,發表支持立法聲明。梁成運曾與多位中共高層及政界名人同場合影,包括前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

根據德州休士頓簡體中文媒體《世界名人網》,梁成運被稱為「愛國僑領」,「多年來一直致力於中美文化交流,積極向美國各界傳播中華民族文化,多次邀請中國民族樂團及藝術家來美演出,為傳播中華文化做出了貢獻」。

另根據該媒體,梁成運2015年10月還曾以「美國梁氏文化交流基金會主席」、「著名僑領」之姿,與美國一名華人眼科醫師在江蘇連雲港贊助60名農村貧困兒童治療白內障。

一名持美國護照及本港身分證男子於蘇州被裁定間諜罪成 判無期徒刑
https://news.mingpao.com/ins/%E6%B8%AF%E...2%E5%88%91

據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微信公眾號公布,香港居民梁成運前年涉間諜罪,被江蘇省蘇州市國家安全局拘捕,今日於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宣判,法院認為梁成運犯間諜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50萬元。

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公布梁成運的中英文全名、香港身分證號碼、回鄉證號碼及美國護照號碼,指現年78歲的梁成運前年4月15日被捕,今日宣判。

香港居民梁成運被蘇州法院裁定間諜罪成 判囚終身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30515.htm

香港居民梁成運涉嫌從事間諜活動案,江蘇省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經依法審理,今日一審公開宣判,認定梁成運觸犯間諜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沒收個人財產50萬元人民幣。

內地傳媒報道,現年78歲的梁成運,持有美國護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蘇州市國家安全局在2021年4月15日依法對其採取強制措施,法院在今日公開宣判。

持美國護照港男間諜罪成 蘇州法院判處無期徒刑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30...2_001.html

港人梁成運間諜罪成判終身監禁 身分曝光美國僑領擔任系列社團領導
https://www.stheadline.com/china-live/32...8%E5%B0%8E
[Image: 20230515_NEWS_%E6%A2%81%E6%88%90%E9%81%8B_cy.png]
Reply
#18
兩年前被捕 昨宣判 美籍港人間諜罪成囚終身
https://www.am730.com.hk/%E4%B8%AD%E5%9C...%AB/377231
[Image: 10-01_7.jpg]

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美籍華人梁成運,昨被江蘇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干犯間諜罪成,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沒收個人財產50萬元人民幣。本港保安局長鄧炳強昨指,內地當局已按互通機制通報本港,本港警方已按機制跟進。美國駐華大使館表示知悉情況,並謂國務院會保護海外公民安全。

[Image: 10-02_4.jpg]

新華社昨引述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通報,78歲的梁成運從事間諜活動,蘇州市國家安全局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於2021年4月15日依法對其採取強制措施。通報列出梁的英文名字、香港身份證與美國護照號碼等,惟沒提及梁涉及的案情。

香港出生英國留學美國工作營商
據悉,1945年在香港出生的梁成運,16歲到英國讀書,後在美國紐約聯合國擔任公務員,離職後在美國從商。梁在美國是活躍僑領,出任美國梁氏文化交流基金會主席,既是美中友好促進會會長,也曾任美國德州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華盛頓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理事,與美國各地的促統組織一直支持中國統一,反對台獨。梁成運與美中友好促進會成員,在2020年一同發表聲明,支持《香港國安法》立法及實施。

美籍港人間諜罪成 美國務院拒評是否被錯誤拘押
https://www.am730.com.hk/%E5%9C%8B%E9%9A...%BC/377289

美籍港人涉從事間諜活動內地判囚終身 美方稱會提供援助
https://news.tvb.com/tc/local/6462b2969f...4%E5%8A%A9
美籍港人涉從事間諜活動內地判囚終身 據報在美任僑務組織管理層
https://news.tvb.com/tc/local/64620a649f...6%E5%B1%A4
美籍港人被內地判間諜罪成 李家超:國安風險潛藏社會
https://news.now.com/home/local/player?newsId=517777

[ 本帖最後由 KowloonWalk 於 2023-5-16 07:41 編輯 ]
Reply
#19
諮詢公司凱盛融英被查 一場反間諜運動山雨欲來?
https://www.hk01.com/article/896549

中國官媒星期一(5月9日)高調曝光了一家涉國家安全問題的諮詢公司,為針對諮詢行業的全面調查埋下伏筆,諜影重重的氣氛彌漫整個行業

本文獲新加坡《聯合早報》授權轉載。

據報道,中國國家安全機關近期會同相關部門,對中國諮詢行業龍頭企業凱盛融英(Capvision)展開執法,除了突擊凱盛融英的蘇州分公司,執法行動也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同步進行。

凱盛融英的網站顯示,這家成立於2006年的公司在紐約和上海都設有總部,主打為客戶提供行業專家諮詢服務。

這家公司在投資界頗具盛名,很多專業投資人、企業家在做商業決策時,都會通過該公司獲取資訊;凱盛融英則扮演「中間人」,為客戶對接各行各業專家。凱盛融英的專家人脈雄厚,公司網站稱,它的專家網路有45萬人。

正是這種行業專家諮詢的服務模式,讓這家業務遍佈中國境內外的公司陷入反間諜風暴。

央視《焦點訪談:別有用心的諮詢》報道指,凱盛融英的專家來源並不簡單,公司專門圍繞境內政策研究、國防軍工、金融貨幣、高新科技、能源資源、醫藥衛生等重點領域、重要行業物色挑選有影響力的專家

報道稱,其中一名就職於國有企業的韓姓專家在凱盛融英接受諮詢百餘次,超過六成是境外諮詢。他通過公司內網下載5000份檔資料,當中包括機密級國家秘密一份、秘密級國家秘密兩份、情報13份、商業秘密18份

[Image: 7MDIiYJFPgG83CbL9qlv0TH16iaml9NXLImUViyJlFY?v=w1920]
[Image: yeijmGCmS94fSMZMSY6_kjPyDas7aGmeq_AKnavwCp0?v=w1920]
[Image: M1ExVmPhuWVX4C9Xax2pNNqDlO31OxXu5HCooeRwqKE?v=w1920]

另一名涉案的雷姓專家曾在一家重點軍工企業工作,他被指涉嫌向境外洩露軍事軍工領域敏感資訊、為境外非法提供國家秘密罪。雷姓專家稱,凱盛融英的客戶曾向他詢問「一個軍機型號的保有量」。

報道稱,國安機構調查掌握,凱盛融英大量接受境外公司對中國敏感行業的諮詢專案,「其中一些企業與外國政府、軍方、情報機關關係密切」。

官媒罕見報道這起諮詢行業的反間諜案,相信是為震懾整個行業。報道還措辭嚴厲地把諮詢行業批評了一通,稱有的國內諮詢公司國家安全意識淡薄,為了牟取經濟利益,頻繁遊走在法律邊緣,對國家產業發展和經濟安全造成重大危害,「最終淪為境外刺探、收買、套取國家秘密和情報的幫兇」。

其實在過去幾個月,已頻頻傳出外企的駐華辦事處遭突擊調查,或有工作人員被拘留的消息,牽涉其中的包括美國盡職調查公司美思明智集團(Mintz Group)、諮詢企業貝恩公司(Bain & Co)、日本藥廠安斯泰來製藥(Astellas Pharma)。看起來,一場反間諜運動山雨欲來。

中國現在面對的客觀現實是,外部環境嚴峻,國安問題即便沒有超越拼經濟成為最優先的事項,也已與發展經濟平起平坐。中國與西方摩擦日益頻密,中美更是可能陷入長期性的爭鬥,中國與其他國家相互刺探機密的情況肯定會日益增多,這都促使北京更加小心地保護好國家機密。即使是在美國,國安問題同樣受到高度重視,在科技等中美博弈的場域中,國家安全也是美國對華制裁屢用不膩的理由。

但在國安問題上,如果無法做出清晰的定義、劃出可預測的紅線,確保反間諜的執法行動透明、合法,很容易就產生寒蟬效應。近期北京的一系列動作,以及中國在上月底剛通過的反間諜法修訂草案,已經讓一些在華的外企和外國人感到涼颼颼。

修訂後的反間諜法,納入了網路間諜、投靠間諜組織及其代理人等行為,也擴大相關主體竊密的對象範圍,還增加了執法機構查閱調取資料、傳喚、查詢財產資訊、不准出入境等行政執法職權。整體來看,打擊範圍和當局的執法權力都擴大了,但反間諜法中的一些核心概念,例如國家安全並沒有明確定義。

一些人因此擔憂,反間諜法執行起來的彈性很大,缺乏充分的透明度。一旦北京有外交等其他方面的需要,反間諜法和國安問題會不會成為一個很方便的藉口?畢竟幾年前在孟晚舟事件後,兩名加拿大公民就是被中國官方以間諜罪拘留。

如果無法做出清晰的定義、劃出可預測的紅線,確保反間諜的執法行動透明、合法,很容易就產生寒蟬效應。

中國希望對外釋放明確的信號,對竊取中國國家機密的行為不會手軟;面對北京大力反間諜,在華外國企業也得更加謹慎,不得越過國安的紅線。每個國家都有保護國家機密的正當性,但這種諜影重重的氛圍還是讓人有些不安,畢竟剛剛走出疫情打開國門的中國,現在正需要展現開放的姿態、重建外部世界的信心。


北京大動作規整諮詢行業 外資憂在華營商「聽不懂中國故事」
https://www.hk01.com/article/898690
[Image: gKQBrS15xVzIBzJLT6Aic-clG0pUJhDIUXDDHlFw...w1920r16_9]

中國國家安全部門近期對諮詢公司龍頭凱盛融英(Capvision)在上海、北京、蘇州和深圳的辦事處進行公開執法。

央視報道稱,凱盛接受境外公司對敏感行業的諮詢,其中一些公司與外國政府、軍方、情報機關關係密切,而部分專家在涉外諮詢中洩露了敏感內容、國家秘密和情報。

對凱盛的調查,引發一些觀察人士對中國把反間諜行動擴大到商業領域的質疑,也讓一些人重新審視諮詢行業的「常規操作」。

諮詢公司這個產業是怎麼運營的?簡單地說,大多數諮詢公司的產品是「解決方案」。小到為某企業解決一個不順暢的內部流程,大到進入一個新興市場,企業都可以尋求諮詢公司的幫助。

但一家諮詢公司不可能擁有各個行業的專業人才,因此諮詢公司要通過組建外部行業專家庫來協助完成研究、調查的過程。

因此,諮詢公司的商業模式,基本涉及兩方。一方是投資者或其他客戶,另一方是掌握中國資訊的專家們,他們是在特定領域擁有專業知識的人士,或供職於客戶感興趣的行業或公司。諮詢公司則類似中間人,為客戶和專家兩方牽線搭橋。

利潤豐厚的商業模式

客戶掏錢、專家拿報酬、諮詢公司從中抽傭,這個簡單的商業模式利潤豐厚。

以凱盛為例,其招股書顯示,專家訪談一小時收費人民幣1000元至4000元不等。《華爾街日報》報道,專家還可憑藉行業情報,最高可獲每小時一萬美元報酬。凱盛融英從中抽傭,收入可觀。根據凱盛招股書,公司2021年頭九個月收入接近1億美元。

專家諮詢是凱盛的主要服務,貢獻了業務營收的八成。根據凱盛招股書,截至2021年,該公司網絡中擁有近40萬來自公司、學術界和其他領域的專家。

凱盛融英成立於2008年,在中國市場賺了15年的「知識付費」錢。近日之所以踢到鐵板,是因為有專家被指,提供了涉及國家機密的資訊給客戶。

央視報道稱,專家當中包括一名之前被判處六年監禁的國有企業前雇員,以及一名從事國防工作的專家。報道也指,凱盛的一些境外客戶與外國政府、軍方、情報機關關係密切。

凱盛的招股書則稱,公司擁有超過1400家客戶,其中一半以上是金融業客戶。其餘的客戶包括諮詢公司以及涵蓋技術、醫療和汽車等多個行業的公司。

《華爾街日報》報道,凱盛一般會通常會主持電話會議把專家和客戶拉到一塊兒,但參會雙方都不知道對方的身份。

專家訪談是諮詢行業中最為常見和常規的操作。中國官方的取締行動引發一些市場人士擔憂,如果沒有對那些專家訪談的物件、行業、內容劃定清晰的標準,影響範圍將非常大。

客戶需求致諮詢公司遊走於灰色地帶

但要劃定標準也非易事,在諮詢過程中,原本的商業性諮詢也可能摻入其他敏感資訊。

一位熟悉科技股權投資的人對《聯合早報》說,「一般來講,純商業的發展不會涉及敏感資訊。但隨著政府對一些行業的監管變得嚴格,更多投資人覺得,應盡可能多瞭解政策風向,尤其當涉及到熱門投資領域,比如半導體,自動駕駛,機器人等,這就「容易觸碰敏感資訊」。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對《上海證券報》表示,付費諮詢模式本身沒問題,但是如果專家所在領域或者能接觸的資訊具有機密屬性,就可能觸及安全問題。「畢竟線上上或線下的交流中,很容易將機密資訊與非機密資訊混雜而洩露。」

路透社報道,一些客戶為爭取一些可能違反保密規定的資訊,而模糊了合法與不合法的界線。

另一位曾經與專家一起參加凱盛電話會議的投資者則說,客戶不會要為了那些容易獲取的公共資訊而支付高價,找諮詢公司就是為了要打聽各種資訊,「這也註定了諮詢公司必須在合法與不合法之間遊走」。

另一位自稱曾在羅兵咸永道工作的線民則表示,為了減少常規諮詢服務中的風險,諮詢公司應該對客戶做詳細的調查,瞭解客戶到底是誰。

「有時候面對一個要求我們提供市場調查服務的新客戶,對客戶背景調查可以持續六個月之久,否則無法知道客戶背後真正受益方是誰。」

外商依賴的資訊供應鏈受威脅

中國諮詢行業近年來大幅增長,中商產業研究院的資料顯示,諮詢行業規模由2016年的10.8萬億美元增加至2020年的21.3萬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8.5%。

凱盛作為擁有中國最大專家網絡的諮詢公司成為中國政府的調查目標,將導致海外投資者、中國銀行業和外商所依賴的資訊供應鏈受威脅。

就在凱盛辦公室被公開執法消息公開之後的第二天,國資背景的中金公司旗下的中金資本,即宣佈全公司停用凱盛的服務。據路透社報道,另外兩家大型私募股權基金,也暫時叫停了和凱盛的合作。

此外,專家作為這類服務裡最重要的「源頭供應商」,也會更加謹慎地作為協力廠商參與諮詢。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高級研究員潘托奇(Raffaello Pantucci)就對《南華早報》說,凱盛專家諮詢洩密的這件事可能會影響整個諮詢行業。「這件事可能會對整個盡職調查行業造成真正的、直接的損害,因為人們會非常謹慎地參與其中。」

受影響甚大的,恐怕還是那些看不懂中國經濟、摸不清套路的外商,諮詢公司長久以來給他們提供了瞭解中國市場、解決資訊差的服務。《紐約時報》形容,這個產業「幫助外界瞭解中國利潤豐厚但往往不透明的經濟」。

《華爾街日報》報道,跨國企業通常會雇用盡職調查公司來分析商業領域,包括確保相關業務符合美國的法規。

除了跨國企業,服務於跨國企業的外資諮詢公司,例如麥肯錫,也需要凱盛這樣的專家網絡公司。在一份上市招股書中,凱盛透露涵蓋客戶不僅包括中國排名靠前的投資機構和科技公司,也包括多家全球頭部的外資諮詢企業,如麥健時、波士頓諮詢、貝恩策略顧問公司、羅兵咸永道、埃森哲等。

凱盛事件牽涉面之廣,加上今年以來此類事件疊加,所以儘管官媒詳細報道凱盛事件,卻無法完全消除外商對中國營商環境的擔憂

3月間,五名在美國盡職調查公司Mintz集團北京辦事處的中國員工被拘留。4月,中國員警突擊搜查貝恩策略顧問公司在上海的辦事處,並對員工進行問話。

不過,外商曾經賴以解決資訊差的工具雖正在被規整,並不代表會消失。麥健時全球研究院最新報告說,中國市場仍然是跨國公司的首選。

如果能像上海美國商會代表呼籲的那樣:清楚界定企業進行盡職調查的領域,或可幫助外資企業和投資人吃一顆定心丸。
Reply
#20
學者何澄輝:中國新版反間諜法 找不到「間諜行為」明確定義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ws/4349844

中國新版反間諜法即將在7月1日實施,黑熊學院舉行講座,學院共同創辦人何澄輝指出,新版反間諜法從原先的40條,肥大近一倍到了71條,細看條文,會發現最關鍵的「間諜行為」卻找不到明確定義,即中共具有對「間諜」的完全解釋權。該法遠遠超出國家對間諜行為的反制或異議者的迫害,包括經濟利益,人身安全,範圍無遠弗屆。

何澄輝指出,中共為擴張其國際野心,持續推動法律戰、輿論戰、心理戰,3戰環環相扣,輿論戰的目的在於改變一般大眾的認知與理解,破壞人民對政府的信任。心理戰則針對特定工作人員,目的為策反、招安、勸降。而法律戰則是要創造未來對台灣進行干涉行動的「法律基礎」,使中共「師出有名」。2005年的反分裂法,即將台灣視為分裂主義份子,列為武統對象。

他說,中共對國際社會滲透野心昭然若揭。2017年通過之情報工作法,即明文列下「任何組織和公民都有義務當依法支持、協助和配合國家情報工作。」凡中國人、中國公司、中國境內外國公司,甚至域外的中國人與中共政府認定的「中國人」都要配合中共情蒐。

何澄輝說,現在反間諜法的擴充,更要求中國境內個人與組織需交出任何敏感、須保密之資料,甚至有主動通報之義務。任何相關資訊、通訊、資料、紀錄,中國政府可以輕易以反間諜法,要求軟體服務商交出個資,並要求前期監管,進行篩選、排查,這樣的行動嚴重侵犯各國主權,包含世界各地公民的人權,其背後就有這樣「法律基礎」。

他指出,除了對人權的蔑視,反間諜法也藉由破壞國際商業監管機制,為中國不公平競爭優勢。在正常的商業環境下,不論中國公司至海外上市,或外國公司至中國合資,都需要受到第三方審計監察的認可。如今,擴增後的反間諜法要求中國國營企業必須解除跟境外會計事務所的審計合約,甚至對設立在中國境內的商業稽查公司進行反間諜法的指控,任何中國國內資料傳往國外,就會觸犯反間諜法,使得商業機制出現混亂與失常。

何澄輝說,反間諜法遠遠超出國家對間諜行為的反制或異議者的迫害,包括經濟利益,人身安全,範圍無遠弗屆。

他還指出,細看條文,會發現最關鍵的「間諜行為」卻找不到明確定義,即中共具有對「間諜」的完全解釋權。舉凡拍照攝影、使用GPS地圖、或於網路搜尋當地官方、企業資訊,與當地人士閒聊、訪談或參加宗教活動等,都可能被中共羅織罪名,並在未經正當程序下進行拘留、逮補。

中國人外國人 你們誰會成為下一個特務?新版“反間諜法”來了
https://www.voacantonese.com/a/on-the-ne...61678.html

中國新版反間諜法7/1上路 媒體憂恐威脅新聞自由
https://www.ftvnews.com.tw/news/detail/2023630I12M1

反間諜法不利對外開放 學者:做法不聰明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172241

中國加辣版《反間諜法》將生效華府發警告 駐華外媒感憂慮
https://www.rfa.org/cantonese/news/anti-...73113.html

中國修訂後的《反間諜法》將於周六(7月1日)生效。美國國家反情報和安全中心周五(30日)發出警告,直指中共修訂後的法律,對於間諜活動的定義含糊其辭,給予政府更多訪問和控制公司數據的權限,並對被認為「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人,實施新的出入境限制,原本被視為正常的商業活動,隨時被當成犯罪行為。亦有駐華外國記者表示,他們擔心加辣版《反間諜法》會影響他們的採訪工作。

《華爾街日報》周四(29日)報道,美國國家反情報和安全中心周五(30日)即將發布公告,指中國修訂後的《反間諜法》對於「間諜活動」的定義含糊,並給予政府更多訪問和控制公司數據的權限,這些可能會把原本被視為正常的商業活動,轉變為「犯罪行為」。

報道引述美國反情報中心負責人麥金太爾(Mirriam-Grace MacIntyre)表示,修訂後的中共法律擴大了「間諜活動」的定義,但沒有明確界定相關術語,這將「對私營部門公司構成一個嚴重的問題」。麥金太爾說,自4月份以來,該中心的團隊一直在加強為美國商界領袖提供簡報,但她拒絕透露接受建議的企業名單。

中共連串突襲和檢查行動 在華美企人人自危

麥金泰爾在簡報會上表示,她的團隊收到來自美國企業的查詢,希望政府評估現在前往中國是否安全。報道引述麥金泰爾表示:「高管的出差決定是他們個人的事。」她的團隊是希望確保他們了解其中的風險。

今年以來,隨著中美關係進一步惡化,北京對外國企業,特別是美國企業,進行了一系列突襲和檢查行動。美國公司在中國面臨越來越多的審查,最近幾個月,中國當局瞄準5家美國公司展開行動,包括美光(Micron)、德勤(Deloitte)以及諮詢公司貝恩公司(Bain & Company)、凱盛融英(Capvision)和明思集團(Mintz Group)。

在3月,華府官員一直向美企發出「旅行警告」,敦促美國人重新考慮前往中國旅行,原因是中共政府任意執法並使用出境禁令,阻止一些抵華的美國公民出境。

「任何類型訊息均可墮法網」 華府:試圖通過商界施壓美國

此外,該法律還將「間諜活動」的定義從「國家秘密」和「情報」,擴大到所有「與國家安全有關的其它文件、數據、材料或物品」,並對被認為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人實施新的出入境限制,這給美國公司、記者、學者和研究人員都帶來法律風險。

北京一位要求匿名的外國記者告訴美國之音:「我們很多人都擔心那是甚麼,以及它可能意味著甚麼。」美國之音引述無國界記者組織(RSF)的艾瑋昂(Cédric Alviani)表示,這「基本上意味著任何類型的信息」。

反情報中心的公告稱,修訂後的《反間諜法》是中國政府一系列國家網絡安全和數據私隱法律法規之一,這些法律法規共同擴大了北京對在華運營的外國公司的監管。該反情報中心已在2022年警告州和地方政府官員,以及企業高管,隨著北京與華盛頓的關係加加劇緊張,中共政權在試圖遊說或以「其它方式」影響美國商界。

中國新《反間諜法》明生效 華府警告美企或面臨風險
https://china.hket.com/article/3559639/%...8%E9%9A%AA

中國修定後的《反間諜法》明日(7月1日)起生效,美國情報機關向在華美企發出警告,稱該法對間諜行為定義模糊,正常商業活動可能被視作犯罪行為。

美國情報和反情報辦公室向企業發出通報,指中國新的《反間諜法》與一系列國家、網絡安全和數據私隱法律法規一道,擴大了政府對在華運營外企的監督。負責人Mirriam-Grace MacIntyre表示,這部修訂後的法律擴大了對間諜活動的定義,但沒有對術語進行定義,這對公司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MacIntyre提到,自4月起,她的團隊一直加強向美國商界的資訊通報。在通報僧上,有企業向她了解美思明智、凱盛融英等調查公司在中國遭到突擊搜查一事,還希望得知到中國旅行是否仍然安全。她指,企業高層前往中國屬於他們的個人決定,但希望確保他們了解相關風險。

歐盟駐華大使、美國商會等之前曾表達類似擔憂。中國外交部本周回應相關提問時稱,只要是依法依規合法合規,就沒有甚麼可擔心的。

美警告中國新「反間諜法」 讓外國企業面臨風險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350326

美國今天對中國的新「反間諜法」提出警告,表示在中國的美國和其他外國企業恐因正常的商業活動而面臨中國當局的懲罰。

路透社報導,中國今年通過北京反間諜活動立法的廣泛更新內容,並於7月1日起生效,禁止傳輸任何與國家安全有關的資訊並擴大間諜活動的定義。

中國今年嚴打美國諮詢和盡職調查公司,商業遊說人士表示,此舉讓世界第2大經濟體的外國投資者感到不安。

美國國家反情報與安全中心(NCSC)在公告中指出,中國視數據外流為國安風險,新實施和現存法律可能迫使企業在當地僱用中國公民協助中國從事情報工作。

根據美國國家反情報與安全中心,這些法律提供中國政府擴大存取和控制美國企業在中國掌握的數據的法律依據。

美國國家反情報與安全中心指出,「在中國的美國企業和個人可能因傳統的商業行為面臨懲罰,這可能讓北京視為間諜行為、或北京認為有助於外國對中國實施制裁的行為。」

美國國家反情報與安全中心表示,這項法律模糊之處意味「任何文件、數據、材料或項目」都可能被視為與中國國家安全有關,結果導致新聞記者、學者和研究人員身處危險。

中國駐華府大使館未即刻回應置評要求。

美國駐北京大使勃恩斯(Nicholas Burns)說,北京針對美國企業之舉出於政治動機,華府將有所回應。

中國新版反間諜法7/1上路 李明哲:台灣的存在就是對中共最大挑釁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ws/4349796

中國擴展《反間諜法》令外國媒體擔憂
https://www.voacantonese.com/a/expansion...61525.html

中國外交部:沒必要將反間諜法同外國記者採訪活動相關聯
https://www.hk01.com/article/913627

外交部:沒必要將反間諜法同外媒採訪活動相關聯
https://www2.hkej.com/instantnews/curren...C%E8%81%AF

專家解讀:中共7/1實施的「外交關係法」、 「反間諜法」 將造成何影響?
https://www.soundofhope.org/post/734618?lang=b5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1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