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Taiwan 台灣
台國防部長:台海戰場已無前後方 應盡量避戰
https://hk.news.yahoo.com/%E5%8F%B0%E5%9...33869.html

台灣國防部長邱國正出席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前見傳媒,回應解放軍航艦日前在台灣東部海域、西太平洋軍演時指,不管是漢光軍演或平時的演練都沒有停過,台海戰場已沒有前方、後方之分,應盡量避免戰爭,「一但開打真的很慘」。

對於前國安局長陳明通曾提及中共將「以戰迫台」,邱國正指,相信包括他在內的每任國防部長每天都有這種感覺,他強調備戰不能停,且要有作為,否則光緊張沒有用,因此軍方現在該做的,就是針對相對應緊急事項持續推進。

山東號編隊今午穿越台海 沿中線以西向北航行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30...2_001.html

基辛格談中美關係 台灣問題無法解決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3...2_001.html

周六(27日)是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百歲壽辰,新任中國駐美大使謝鋒周五(26日)在康涅狄格州肯特郡會見他表達中方的祝賀,二人就中美關係和共同關心的國際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基辛格日前受訪時直言,自己視中國為危險的潛在對手,但美國需要求尋對話避免兩國開戰,又形容台灣是「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

基辛格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中美關係發展扮演重要角色,1969年至1975年擔任國家安全顧問,期間1973年至1977年成為國務卿。他1971年訪問中國,促成時任美國總統尼克遜1972年歷史性訪華,為兩國關係正常化鋪路。在《華爾街日報》周五刊登的訪問中,基辛格指現任美國總統拜登的對華政策,幾乎與前朝特朗普政府一樣,都是把中國列為對手,並認為自身可以防止中方實現其「專橫跋扈的意願」。

基辛格形容中美是兩個不同文化、帶有全球歷史性觀點的社會並互相對抗。外界關注中美爆發衝突的機會日增,他指以現今武器及在各個社會高度互相整合的情況下,世界大戰將摧毀文明;美國不能夠輕率地對抗,中美兩國領袖對話現時是最重要,他們將同意各自擁有世上最危險的能力,執行政策時減少爆發軍事衝突的機會。

在台灣問題上,基辛格稱「除了時間外,就沒有解決方法」,所以歡迎一個可以維持現狀多年的方案,例如雙方在此期間不會互相威脅,或限制針對另一方的軍事部署。他認為美國對台的措辭必須謹慎,不要令外界以為美方把台灣視為一個國家;又相信中國領導人對涉台討論持開放態度,但強調「不是我們(美國)向他說,你需要在以下10個領域向我們展示進展,然後我們將獎勵你」,這個做法是不可行。

嘆「中國歷來分合必一戰 馬英九盼兩岸和平民主解紛
https://news.mingpao.com/pns/%e4%b8%ad%e...3%e7%b4%9b

台灣前總統馬英九上月完成12天大陸行返台後,於近日接受新加坡《聯合早報》專訪,其間馬英九兩度哽咽,感嘆在中國歷史中每逢分合必有一戰,希望兩岸能以和平方式、民主過程解決歧見,「對我們的祖先就有交代了」。馬強調其和平論述必須以備戰、避戰與謀和的「三位一體」來完整討論,光備戰無法避戰,必須展現善意避戰,進而謀求和平。他又稱兩岸和平的最大關鍵是如何處理主權爭端,並言「九二共識」不是「一國兩制」。

據《聯合早報》前晚刊出的專訪內容,72歲的馬英九受訪時認為,兩岸和平的最大關鍵是如何處理主權爭端。大陸希望以「一國兩制」方式統一台灣,台灣民意無法接受;台灣憲法認同「一個中國」,但那是領土涵蓋台灣地區和大陸地區的「中華民國」,而非中共統治下、主權主張完全重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對於「一中各表」抑或「一國兩制」,馬英九表示,「這個問題不容易有簡單答案。但不管怎麼解決,重點是兩個要件:第一解決的方式必須是和平的,過程必須是民主的,有這兩個要件得出來的結果,可以接受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九二共識非一國兩制
在馬英九看來,「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這兩者不應畫等號,甚至說明「九二共識」不是「一國兩制」「都是多餘的」。「其實一直把『九二共識』和『一國兩制』扯在一起的,是蔡(英文)總統的努力」,「近來大陸已將『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區分開來,包括大陸國台辦的新聞稿特別還原事實,強調『各自以口頭聲明表述』一中原則的『原汁原味的九二共識』」。馬認為,這說明「大陸官員更有自信,也對兩岸關係大局更有宏觀性的思考」。

兩度哽咽 一提歷史一提祖先
馬英九受訪時兩度哽咽,一次是提到在中國有紀錄約4600年歷史中,統一時間佔七成,分裂時間佔三成,每逢分合必有一戰,「這是中國歷史的鐵律」。如果兩岸中國人能超越歷史格局,以和平方式、民主過程解決歧見,「對我們的祖先就有交代了」。另在提及自家祖先自陝西到江西,再從湖南到台灣的遷居歷程時,馬再次哽咽,「每次看到中華民族的大遷徙,都會很感動」。

談到3月下旬開始的大陸行,馬英九說順便帶台灣的大學生去交流,最大目的是通過年輕人交流,為兩岸埋下和平善意的種子。

台北警以科技執法 交通違規降九成半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30...2_001.html
[Image: bkn-20230602070000995-0602_00952_001_01p.jpg]

台北警方透過科技執法減少交通違規。

台灣台北市啟用34處科技監控執法,交通違規大幅降低95.5%。台行政院長陳建仁周四(1日)在交通部長王國材、警政署長黃明昭等人陪同下,前往台北市警察局及交通局,了解科技執法執行狀況。

台北市警察局指出,目前啟用的34處科技執法中,包括區間平均速率2處、高架道路多功能2處、路口多功能21處、違規停車9處,有效嚇阻違規,降低攔檢風險與警力負擔。為持續推動執法科技化,當地今年再度規劃建置4處路口科技執法,分別為民權東路與舊宗路口、忠孝東路與敦化南路口、港墘路與堤頂大道口及南京東路與建國北路口。

為洗刷「行人地獄」惡名,台灣行政院早前通過「行人優先交通安全行動綱領」,全面檢討目前交通工程、科技執法及交通安全教育等,期望能夠減少交通事故,改善行人安全。

外交部:美方不得與台灣地區商簽具主權意涵的協定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30601.htm

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美方應當停止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來,不得與中國台灣地區商簽具有主權意涵和官方性質的協定,不得借經貿名義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任何錯誤信號。

毛寧在例行記者會回應台灣地區有關部門指,將與美國簽署貿易協議,並希望未來能達成全面的自由貿易協定時又表示,中方一貫堅決反對建交國與台灣地區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美方有關行徑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規定,亦違背美方自己作出僅同台灣保持非官方關係的承諾,中方已經多次就此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

毛寧又批評民進黨當局打著經貿合作的幌子,搞倚美謀獨,注定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台美簽署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 陸斥違反一個中國原則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30...2_001.html

[Image: bkn-20230602023557044-0602_00952_001_01p.jpg]

美國及台灣代表周四(1日)在華盛頓的美國在台協會總部,正式簽署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倡議共有12項議題,首批簽署的協定包括貿易便捷化、中小企業、反貪污、良好法規,以及服務業國內規章5項;另外7項議題,包括勞動、環境、農業、數位貿易、標準、國營事業、非市場政策與做法,即將會展開談判。

台灣總統蔡英文對協定的簽署表示肯定,期待未來台美能建立更緊密夥伴關係,為台灣的經濟與產業爭取更多機會。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表示,協定為台美經貿打下堅實法律基礎,未來極有機會發展為更廣泛的自由貿易協定,有助台灣參加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

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指,美方與台灣簽署貿易協議的行徑,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規定,也違背美方自己作出、只與台灣保持非官方關係的承諾;美方應當停止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來,不得與台灣商簽具有主權意涵和官方性質的協定,不得借經貿名義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任何錯誤信號;民進黨當局打著經貿合作的幌子,搞「倚美謀獨」,注定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面對天災兼兩岸衝突威脅 台盼明年底能應對通訊癱瘓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3...2_001.html

美媒周二(30日)刊出台灣數位發展部部長唐鳳的專訪,她希望台灣在2024年底前有能力應對所有通訊癱瘓中斷的可能情況,最低限度能維持基本通訊。

台灣位處地震帶,並面臨與中國大陸衝突的威脅,台灣政府希望加速推動計劃,讓台灣加強應對通訊中斷與數位基礎設施遭直接攻擊的復原力。馬祖的兩條海底電纜曾於今年2月被大陸漁船勾斷,2006年恆春大地震則震斷台灣周邊8條海底電纜,需時數月修復,影響亞洲部分地區的網絡、銀行與跨境交易。唐鳳表示,對台灣來說最糟糕的情況是島上通訊設施受破壞,包括三大電訊商及電力供應,「敵人知道」島上重要設施位置,所以可以假定它們會受干擾或摧毀。

報道認為唐鳳提出的目標難以達成,指出台灣的災害應變計劃需在全台建立700個衞星接收器,部分是固定,部分可移動,必須接收來自低軌與中軌道衞星的通訊。台灣政府早前開放讓研究機構投標,唐鳳透露至今有3間,得標者將開始與衞星服務供應商合作,而英國低軌衞星營運商OneWeb、印度電訊商Bharti Global、日本軟銀集團、美國Project Kuiper都表達興趣。現在只有美國富商馬斯克旗下的星鏈(Starlink)衞星群有能力提供即時網絡覆蓋,唐鳳稱星鏈是可能提供服務的業者,但希望不只一間參與者,以便防範在災難時多個衞星群必須摧毀或中斷。

畢業紀念冊封面現五星旗 台高中回收重印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30...2_001.html
Reply
美陸軍部長:一旦開戰 中國可能不只面對美國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3...2_001.html

美國陸軍部長沃姆思(Christine Wormuth)周二(6日)在國務院轄下紐約外籍記者中心作簡報,表示美國與中國都不希望戰爭,戰爭不符合兩國利益,雙方應讓區域緊張局勢降溫。但美方關切中國在區內脅迫行徑,以聯合盟友與夥伴演練等方式加強阻嚇力,防止北京武力犯台。

沃姆思提到,美方關切中方在區內具脅迫性以及咄咄逼人的行徑,美方試圖確保中國軍方高層認定對台動武時機未成熟。她指出,美方透過在區內展現可恃戰力加強阻嚇力,並藉太平洋通道系列演習讓美國陸軍參與、展現陸空聯合攻擊作戰能力、運用M142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等武器,展現美軍能和區域盟友及夥伴協同作戰,能打贏任何一場可能要打的仗。

沃姆思認為,俄烏戰爭對中國深具啟示意義,一旦爆發戰爭,中國很可能不只面對美國,而是多國組成的聯盟,美國致力拓展區內軍事基地協議,將在印太地區爆發衝突時產生作用。她又指,美中關係十分緊張,如美國防長奧斯汀和中方有暢通溝通渠道,將深具價值。對於美國試圖圍堵中國的指控,她稱中國只要沒提出遭國際法院駁回的廣泛主權聲索,便毋須擔心。

美國在台協會主席今起訪台6天 討論台美關係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30...2_001.html

美助獲北約Link 22技術 料加強與台軍互操作性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3...2_001.html

台媒周日(4日)報道,台國防部戰規司長李世強中將上月25日證實,美國將協助台灣取得北約的Link 22數據鏈系統技術,並為台軍現有的迅安系統「博勝專案」升級準備。報道引述分析師指,這有助加強台灣作為準「主要非北約盟友」的地位,並提升台軍跟美國及其盟友的互操作性。

在台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備詢時,有立委關注Link 22能否與中山科學研究院、台軍裝備等連結。李世強回應,台軍自身裝備間的連結沒有問題,但此升級案的目的就是為了與美方連結。台軍將升級現有迅安系統,並整合由中科院研製的指揮管制系統、導彈及平台,經評估後認為Link 22數據鏈系統技術最合適。

報道指,台灣軍方目前使用美國打造的Link 16來連結美製武器的數據鏈,但與其他國家武器系統沒法連結,甚至已被大陸的XS-3、DTS-03兩套鏈路系統超越。有台灣軍事專家表示,若與北京發生戰爭,Link 22非常重要,能助美供台即時情報和作戰計劃。另有專家指出,此舉將大大改善台軍部隊的戰鬥效能,台海一旦發生衝突而北約選擇助台,台灣將能迅速連上北約系統。


陸學者指美在台海犯每個錯誤 加速兩岸統一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30...2_001.html

針對解放軍機場 台軍萬劍彈合計產量逾200枚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30...2_001.html
[Image: bkn-20230610120941172-0610_00952_001_01p.jpg]?20230610184736
台海局勢緊張之際,台灣各款自製導彈正積極生產。台媒周六(10日)引述軍方人士指,萬劍機場聯合遙攻武器(萬劍彈)的量產作業將在明年達到高峰後結束,連同前期生產數量在內,總數超過200枚,能對解放軍機場及軍隊集結區域產生大範圍殺傷力,並具有源頭打擊能力。

根據台灣立法院通過的海空戰力提升計劃及特別預算案,萬劍彈系統經費達125億元(新台幣‧下同,約32億港元),量產期為2022至2024年度。同時,預算案提出興建3座彈藥庫存放萬劍彈。目前萬劍彈由經國號戰機掛載,駐地為台中清泉崗基地及台南基地,預計彈藥庫將在兩處基地內興建。台灣國防部向立法院提供的資料顯示,萬劍彈年產量為50枚,即3個年度可生產150枚。連同過去以年度預算生產的同型導彈,總數將超過200枚。

有指中科院正在研發增程型萬劍彈,射程由200公里增至400公里。對於增程型萬劍彈是否已接受作戰測試,並納入特別預算中小批量生產,台灣軍方不置可否。萬劍彈為台灣中科院自主研發的空對地視距外彈藥,兼具集束炸彈及巡航導彈特性,主要破壞敵方機場或據點。

與空軍飛行員通話遭解放軍聲音打斷 蔡英文面露尷尬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30...2_001.html

郭台銘指若當總統 將簽訂兩岸和平宣言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30...2_001.html

柯文哲稱台灣人只想在釣魚島捕魚 藍營批放棄主權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30...2_001.html

侯友宜反對台獨及一國兩制 同意加強防禦力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30...2_001.html

政大學生被指開溝女公司實質賣淫 校方調查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30...2_001.html

巴拉圭外長:準備與北京對話 對台關係不變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3...2_001.html

俄媒周二(13日)刊出巴拉圭新任外長拉米雷斯(Ruben Ramirez)的訪問,他指巴拉圭新政府準備好與中國大陸對話,但不會拒絕與台灣合作。

拉米雷斯指,巴拉圭準備好與大陸對話,在不附加任何條件下與北京建立外交、領事和貿易關係,同時與台灣保持不變的關係。拉米雷斯在另一個訪問中指出,保持對台的平衡關係十分重要,將於8月就職的候任巴拉圭總統培尼亞(Santiago Pena)已表明與台灣的外交關係及承認台灣是不會改變。

巴拉圭於1957年與台灣建交,是台灣13個邦交國之一,亦是台灣唯一一個南美洲邦交國。
Reply
持港護照女手撕入台登記表 被起底是校長後關專頁並稱「失業啦」
https://www.hk01.com/article/909857
[Image: 89N9xGWsd-lWi7Zlm5c5w31wQFMC2iEWsevnvLHr...w1920r16_9]

本月10日,一名擁有香港護照的旅客「Macy」搭機到台灣時撕毀「入國登記表」,並在抖音拍攝影片稱「你算哪門子的『國』」,但因她持香港護照不用填表,順利入境台灣。事件引起爭議,Macy被起底18年前從湖北武漢移居香港,是一所補習社的負責人。

據台媒報道,Macy事後不但刪除抖音上的爭議影片,也關閉補習社的專頁,還在向網友回覆時提及「失業啦」、「提早退休」等。不過亦有聲音認為,Macy的話被斷章取義。周六(17日)下午,《香港01》曾聯絡Macy本人,惟對方拒絕作進一步回應。

據早前報道,Macy入境台灣前,在飛機上拿到入境台灣的登記表,但上面寫有「入國登記表」。她表示,看到登記表上「入國」兩字,讓她氣到直接撕毀表格。不過,因Macy持香港護照,不用填表,最後順利入境台灣,展開為期4天的行程,更曬出在高雄遊玩的照片。她又稱,自己喜歡到台灣旅行,即便不認同台灣的體制,「也不影響我熱愛『我們國家』這片美麗的寶島」。

台媒《三立新聞網》報道稱,Macy本姓劉,來自武漢,18年前移居香港,10年前創立教育機構,是機構的創辦人和校長,學歷背景是武漢大學法學士學位,主教科目為小學中文(高年級)、中學中文。此外,她也常在抖音分享四處出國旅遊的影片。

[Image: 5xOXmObxuJMNBRU1QANVQce5MC4BmpBxCSEINAkhCDQ?v=w960]

撕毀登記表的畫面曝光後,Macy引來大量網民撻伐。而隨著身份曝光,她被發現緊急將補習班專頁關閉,只剩私人抖音帳號開放,並刪除了在飛機上撕毀入國登記表的影片。

報道指,對於輿論質疑,Macy也回應,稱覺得做法欠妥的,並承認自己衝動了。但她強調自己沒有說謊,更不靠抖音博流量,也從來不要做網紅,自己拍抖音幾年,一直純分享,沒有賺過錢。她也在回覆中提及「失業啦」,又指自己鬥不過黃絲,「唯有提早退休」,但就堅持撕台灣「入國登記表」的行為沒有錯,「冇計,各人有各人政見」。

然而,對於失業一說,有聲音認為Macy的話被斷章取義,其本意應是如果她是靠流量賺錢的話,她就「失業」了。對此,《香港01》曾聯絡Macy本人,惟對方拒絕作進一步回應。

值得一提的是,就事件,台灣陸委會副主委兼發言人詹志宏日前表示,既然到台灣就要依法規入境,「將來她(Macy)如果不喜歡來,我們也不會歡迎他來」。

台媒《自由時報》則引述知情官員說法稱:「該女侮辱我國國格,未來要再來台灣,無法直接辦理網上簽證,主管機關已將身分予以註記,須以專案方式辦理簽證,政府有權駁回。

內地女遊台機上撕毀「入國申請表」轟:哪門子的國? 揭真身是…
https://www.hk01.com/article/908956
[Image: efG4h59z_AuM6eU0PiFxMvsBdV4UX060KhsQAiob...w1920r16_9]
[Image: atsblO95GJKBO-15jYzL8y4L2rSM9NPMHzsyTB87Mkw?v=w960]

撕台灣入國登記表 居港內地女未來無法網簽入台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3061...2_001.html

一名自內地移居香港多年、擁有香港特區護照的劉姓女子近日乘飛機前往台灣高雄,因不滿台灣「入國登記表」中「入國」二字,在機上撕掉表格,痛罵「你(台灣)算哪門子的『國』?」台灣陸委會發言人詹志宏周四(15日)強調,這種手法非常不可取,「將來如果她不喜歡來,那我們也不會歡迎她來」。

劉姓女子「Macy」把自己乘坐飛機的片段上傳網絡,直呼不滿台灣「入國登記表」,當場撕掉紙張並稱「氣死我了,不填」。事件引發台港網民熱議,有台灣網民起底Macy的身份,聲稱她叫劉熹,來自武漢,擁有武漢大學法學士學位,18年前移居香港後創立一間教育機構並擔任校長,主要教導小學高年級中文、中學中文。

詹志宏在記者會被問及此事,他指劉女士可能因為在香港開補習班,要用這樣一個手段創造聲量,但既然到了台灣就應該遵守台灣規定,「這個是逃不掉的」。有台灣知情官員透露,主管機關已註記劉女身份,對方未來要再來台灣,無法直接辦理「網簽」、即港澳居民申請臨時停留許可,須以專案方式辦理簽證,台灣有權駁回。
Reply
傳英國安全事務大臣與唐鳳會面 打破高層官員互不接觸慣例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3%E4%BE%8B

路透社周五(16日)引述消息報道,台灣數位發展部部長唐鳳日前到倫敦出席科技週活動期間,曾與英國安全事務國務大臣董勤達(Tom Tugendhat)會面,打破英國高層官員避免與台灣官員會面的外交慣例。

其中一名知情人士表示,董勤達是在周三(14日)與唐鳳會面,而會面內容涉及「共同安全利益」。報道指,英國多名官員及政府部門均不願向記者談論二人會面一事,「證明這次會議的敏感性」。

英國內政部發言人表示:「我們不會對部長級官員的私人會面發表評論。」

唐鳳的辦公室亦對報道拒絕置評。

路透社周五(16日)引述消息報道,台灣數位發展部部長唐鳳(圖)日前到倫敦出席科技週活動期間,曾與英國安全事務國務大臣董勤達會面。

由多國議會組成的「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的保守黨議員裴倫德(Luke de Pulford)表示,據他所知,這次可能是出席內閣會議的英國大臣首次與台灣官員會面,形容是創下先例,讓其他官員可以跟隨。

台灣對上一次有官員訪英是在去年6月,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鄧振中到當地討論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一事。在同年11月,時任英國國際貿易部負責貿易政策的副大臣漢茲(Greg Hands)訪問台灣,與台灣總統蔡英文會晤,當時引來了北京方面的不滿。

想用網軍癱瘓大陸 反對一國兩制香港模式:柯文哲為什麼崛起?
https://www.hk01.com/article/909549

[Image: Fy22sZIkMCL2-Y-_xMdBMOUxA8AWiiGzBp_pTgaf6U4?v=w960]

台「國防應變手冊」教識別解放軍卻錯用舊制服 軍方遭批準備不足
https://www.hk01.com/article/909937

[Image: uIVWeEic3nzgjADXMQxMa5-r1amcM8UE04RXs9OE...w1920r16_9]
[Image: zkMGTkwjNtSDR4bYt0yF6DtpTuwdEOl8s-QgcrPkIHI?v=w960]
Reply
5億身家高中生墮斃案 採證顯示與閃婚丈夫不熟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30...2_001.html
億萬家財高中生墮斃 檢喚母釐清案情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30...2_001.html
5億身家高中生墮斃案 驗屍未發現毒物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30...2_001.html

台灣新版防務手冊有關解放軍制服資料內文被指多處出錯
https://news.tvb.com/tc/greaterchina/648...A%E9%8C%AF

台灣近日印製新版防務手冊,但內文有關解放軍制服的資料被指多處錯誤。

台灣傳媒報道,手冊上的解放軍卡通圖片所有制服標示錯誤,其中冬季作訓服屬於已被解放軍淘汰的07式制服。

解放軍2021年冬季起,已全面採用21式作訓服,分成夏冬兩季,特點是不再區分軍種,而是根據地域、環境,採用不同的迷彩圖案。

台灣當局稱,會接受指正並根據需要修正手冊。

5億高中生墮樓案︱殺人罪證不足不起訴 登記同婚涉偽造文書遺產沒份
https://www.stheadline.com/cross-strait/...2%E4%BB%BD
[Image: 20230621_news_%E4%BA%94%E5%84%84_ch.png]

圓山飯店金龍廳迄今68年 地下室兩條秘道再惹議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30...2_001.html

港人移台大減 | 蔡英文政府提高門檻 被批「搬龍門」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D%E9%96%80

港人移台主要依據台灣的《香港澳門關係條例》及《港澳居民進入台灣地區及居留定居許可辦法》等法規,大部分通過「依親方式」(直系親屬或配偶在台有戶籍)或「投資移民」申請。但台方近年「強化風險控管」,不斷提高申請門檻,被質疑「搬龍門」。

《聯合報》引述台灣政治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廖元豪表示,台當局未明定需要上繳的申請文件,也未註明審理時間,申請過程高度不確定性,迫使港人處於不穩定狀態。他認為,台灣其實沒準備好要做較高層次的「撐香港」,「與其說是撐香港,不如說是討厭中國更多」。

2019年大批港人移台後,蔡英文政府隨即收緊部分移民條件,有港人在「舊制」時期獲准居留,但申請定居時卻被以「新規」標準溯及既往。例如投資移民原僅需投資600萬元新台幣(約150萬港元),並居留滿1年可申請定居,但「新規」增加投資時長、聘雇台籍員工等規定。此外,2020年後,台灣政府因「國安」考量,嚴審申請人背景,若涉及中國內地及香港公營機構任職經歷,通過機會極低。

《聯合報》分析指出,這背後凸顯的問題是,面對香港變局,台灣當局完全沒有戰略遠見,只有短淺的政治利益(選票)考量,一旦看不到眼前的獲益就將之排拒在外,同時無限上綱到「國家安全」因素。

港人移台大減 | 台媒指民進黨「撐港」變調 港移民人數大減2成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2%E6%88%90

台灣《聯合報》26日頭版報道,蔡英文政府「撐香港」變調,港人移民來台驟減。移民署統計港人赴台「居留」和「定居」人數,在2021年達高峰後驟減,去年居留減少近2成,定居更大降23%。多名港人表示申請被刁難,「國安」審查陰霾籠罩,審查標準不明,補交文件不斷,「雞蛋挑骨頭」,質疑「對港人承諾為何變了調?」「如果不希望港人過來,直接拒絕就好,何必刻意為難?」

2019年香港爆發反修例事件後,正值尋求連任的蔡英文政府高喊「撐香港」,並於2020年7月成立援助港人的「台港服務交流辦公室」,稱「充分展現對港人守護民主自由人權的支持及關懷港人的決心」,吸引許多港人移民台灣。但報道稱,台港交流辦成立即將滿3年,目標不僅沒實現,港人赴台越來越難,有港人直言「台灣早就不是港人優先選項了」。

根據統計,2019年後,香港赴台居留和定居的人數連續兩年增長,2021年達高峰,2022年卻明顯減少,居留降至8945人,年減19.94%;定居驟減至1296人,年減23.09%。許多港人反映因為申請遭刁難、審查期拉長,加上背景調查等,已造成愈來愈多港人不願繼續留台,選擇返回香港,甚至是「二度移民」,轉赴英國、加拿大或澳洲。

報道稱,港人Cathy於2020年以投資移民赴台,卻在申請定居時被不斷要求補交文件,Cathy直言「有被刻意為難、雞蛋裡挑骨頭」感受,最終決定離開台灣,遠赴英國。同樣在台灣讀完大學的港人L小姐也表示,身邊多位香港友人從台灣轉赴他國,都反映等待台灣政府批准定居太難,加上未來兩岸問題變數太多,只好遠赴歐美。

長年協助辦理港澳移民業務的台灣會計師鍾燿聲說,2021年10月前,審查很正常,符合條件一到兩周即通過,後來同樣案件卻要數月之久,很多投資移民案被延展1年觀察期,留學、依親移民也遇到技術性延長審查。他說,其事務所去年經手上百件案子,放棄者超過7成,其中的9成改去英國,「人家花錢、花時間,甚至舉家搬來,卻不知道甚麼時候能通過」。

對於被指拖延甚至刁難,台灣陸委會官員回應說,港人的認知常有誤解,「誤以為居留一定期間即可自動通過定居」。該官員並提到投資移民亂象,例如有港人在取得身分後即撤資,不符政策原意。針對港人指控被要求不斷補交文件,台移民署回應稱,相關案例「多為投資經營實績薄弱、無在台貢獻其專業等情形」,因此要求提交相關證明文件,加以補充說明。
Reply
台軍前參謀總長籲積極備戰 建立志願防衞部隊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30...2_001.html
[Image: bkn-20230630220040859-0630_00952_001_01p...0630160925]

台軍前參謀總長李喜明周四(29日)表示,明年台灣總統選舉不論誰勝出,都無法改變北京統一目標。他呼籲台灣應積極備戰,建立志願防衞部隊。

美國智庫「2049計劃研究所」與美國台灣觀測站(US Taiwan Watch)共同在華盛頓舉辦活動,邀請李喜明、2049計劃研究所資深主任易思安(Ian Easton)及資深媒體人劉致昕出席,探討台灣民情、輿論戰及人民戰鬥意願。李喜明指出,或許有些人仍相信只要台灣不宣布獨立就不會武統,但其實北京不接受永遠維持現狀,現在問題不是北京「是否」會武統台灣,而是「何時」會武統台灣。他建議台灣應建立志願防衞部隊,隨着愈來愈多來加入,便能向外界展現台灣人民堅強的戰鬥意願。

易思安稱,台灣人民不該聽信「只要你票投給北京喜歡的參選人,或避免做某些事,你就不會有事」的說法。他指過去40年來,尤其是近幾年,所有證據都顯示當台灣對事實妥協、美台間保持不必要距離,或避免激怒北京時,只會讓自身變得更脆弱、更無力。

智庫:如大陸封鎖台灣 全球經濟將損失2.7萬億美元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30...2_001.html

澳洲經濟學與和平研究所(IEP)周三(28日)發表2023年全球和平指數(Global Peace Index 2023),報告提及若中國大陸決定封鎖台灣,可能在行動的第一年就導致全球經濟損失2.7萬億美元(約21萬億港元),約是2008年金融海嘯導致損失的兩倍。

報告指出,全球有79個國家的衝突情況加劇,與去年相比,在衝突中喪生的人數增加96%,已達到本世紀目前最高水平。報告又指,雖然目前大陸並未直接參與任何外部衝突,但卻在南海表現得愈發武斷,又加強了在台灣附近的空中活動;若未來大陸封鎖台灣,將導致全球生產總值下降3%,3%中會有六成損失由台灣和大陸各自攤分

報告補充,預計台灣經濟會因大陸的封鎖行動而急劇萎縮近40%,而作為主動方的大陸經濟亦會萎縮7%,其5個主要貿易國美國、日本、南韓、德國和澳洲,都是有軍事聯盟關係的民主國家。
Reply
蔡英文今上任7周年 強調和平是兩岸唯一選項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30...2_001.html
[Image: bkn-20230520110442776-0520_00952_001_01p...0520132132]
蔡英文指出維持台海穩定現狀是重中之重。

台灣總統蔡英文周六(20日)就職7周年,她在總統府召開記者會時發表講話,指出任期剩下最後一年,但不會鬆懈,有兩件事是擘畫未來的重中之重,第一是維持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關鍵地位,第二是維持台海穩定現狀。她重申,和平是兩岸唯一選項,以維持現狀作為最大公約數,就是確保和平之鑰。

蔡英文表示,俄烏戰爭持續,威權主義擴張,衝擊全球文明與民主體制,帶來通貨膨脹壓力和經濟衰退危機,影響國際經貿格局與重組中的供應鏈體系。台灣已經擺脫7年前透過中國大陸走向世界的做法,而是用台灣面貌走向世界,向世界證明台灣是最安全、最有效率的貿易夥伴,讓台灣處於在全球關鍵地位。不過,若干有心人士刻意操作,試圖動搖大家,她承諾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不會受影響,還會持續扮演更關鍵角色。

蔡英文續指,台灣以全球視野處理兩岸關係,台灣問題要用和平解決,堅守四個堅持、信守承諾、維持現狀,以對話化解兩岸分歧是台灣不分黨派及對岸共同責任,也是全球共同期待。台灣雖然身處風險之中,但絕對不是風險製造者,而是負責任的風險管控者。

另外,有記者問及會否考慮特赦因洗錢案入獄的台灣前總統陳水扁,蔡英文稱還沒開始想,也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執政7週年談話 蔡英文:和平是兩岸唯一選項|20230520 公視晚間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mA1LlmBy4I
[youtube]JmA1LlmBy4I[/youtube]

台反制解放軍艦艇 加速生產反艦導彈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30...2_001.html
[Image: bkn-20230702100029287-0702_00952_001_01p...0702225629]

台灣軍方主要任務包括反制解放軍大型艦艇及船隊進犯,目前加速生產雄風二型及雄風三型反艦導彈,後者的增程型亦量產。台灣軍方近日透露,上述導彈今年的量產經費為155億元(新台幣‧下同,約39.58億港元),將增至2025年最高峰時期220億元(約56.17億港元),建立攻擊力強兼數量多的反艦導彈戰力。

台灣傳媒上周六(1日)報道,現役雄風二型的標準接戰射程是148公里,現正量產的同型號導彈經過改良精進,射程增至160公里至200公里。現役雄風三型標準接戰射程150公里至200公里,最大射程250公里,其增程型的最大射程400公里,大幅提升台方反艦導彈的接戰範圍。報道續指,當上述兩款雄風三型混合搭配部署後,對台灣南北兩端及東部海域的敵軍目標擁有強大的攻擊能力。

台灣目前一年生產最多201枚雄風二型及雄風三型,代表在海空戰力提升計劃採購特別預算案執行的2022年至2026年期間,各款反艦導彈的產量總數超過1,000枚。台灣軍方人士指出,解放軍近年加快建造各款艦艇,並持續在台灣周邊海域演練,所以在台灣各處部署反艦導彈,是最直接及最能夠反制的武器系統。

台軍明兩演習 千枚拖式導彈來年交付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30...2_001.html
[Image: bkn-20230702210930440-0702_00952_001_01p...0702220844]
台軍早前舉行鎮疆操演。

兩岸局勢持續緊張之際,台灣周一(3日)起將進行名為「天馬」和「神弓」的兩場操演,驗證拖式反裝甲導彈、刺針防空導彈等精準彈藥射擊成效。按台軍計劃,陸軍明年將獲得1,240枚更先進的拖式2B RF導彈,可採「頂攻」方式有效打擊敵方坦克和裝甲車。

台媒周日(2日)報道指,上述操演為陸軍年度精準彈藥射擊的一部分,天馬操演驗證拖式反裝甲導彈,神弓操演則驗證刺針防空導彈。另外,陸軍航特部直升機亦會開展實彈射擊的「神鷹」操演,以及陸軍炮兵部隊射擊雷霆2000多管火箭的「雷霆」操演,有時會與天馬和神弓操演同期進行。

台軍2018年至2025年執行高效能反裝甲導彈對美軍購案,採購1,700枚拖式2B RF導彈、100套改良式目標獲得系統以及100輛M1167悍馬車,全案共118億餘元新台幣(約30億港元)。其中定於去年和今年獲得的76套目標獲得系統、76輛悍馬車及460枚新型導彈已陸續抵台,餘下的將於明年交付,前陸軍參謀長章元勳強調不會再延誤。

中國歐盟商會前主席警告 大陸攻台意味全球化終結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30...2_001.html

中國歐盟商會前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在上周六(1日)德媒刊出的專訪中表示,中國大陸的政策愈趨關注自身而非全球化,並警告九成的尖端半導體在台灣生產,大陸一旦武力攻台,將代表全球化的終結。

伍德克認為,當前大陸社會再度意識形態化,政治強調封閉遠多於開放,在某些方面背離西方,西方國家對中國風向也出現逆轉,美中兩國完全缺乏互信。但他指出,關於台灣方面,過去與北京決策者對話時,相關話題從來不會被排除在外。

台媒周日(2日)引述台國防部智庫國防院副研究員黃宗鼎指,大陸繼試圖消滅台灣的「防空識別區」後,下一步將很快突破台灣海域外側的鄰接區。他認為,如果要避戰,美軍必須助台灣將解放軍的活動,推回至台灣「防空識別區」及台海中線東側以外區域。

浙江辦兩岸論壇 陸專家關心台灣大選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30...2_001.html

加拿大眾議院代表團今訪台6天 將晤蔡英文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30...2_001.html

加拿大8名議員明訪台灣 籲無懼大陸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30...2_001.html

加拿大聯邦保守黨眾議員庫珀(Michael Cooper)周二(4日)起,與另外7名議員訪問台灣。庫珀接受台媒訪問稱,加拿大要正視「台灣主權現狀」,和台灣深化關係理所當然,毋須畏懼中國大陸。

今次訪台的加拿大議員代表團中,不少人曾參與「支持台灣參與世界衞生大會」共同聲明,或出席台灣雙十節活動表達支持。庫珀近日再提出涉台法案,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和國際貿易協議,並提到豁免台灣總統及資深官員非因公務訪加的簽證要求,以及促進台加官員在衞生、科技、原住民、數碼治理、人權、民主倡議及對抗假訊息等領域的交流互動。

庫珀受訪指,該法案已獲很多跨黨派議員正面回應。他希望透過法案,可讓更多人討論台灣議題,不只在國會上,社會各界也要多討論,正視台灣的存在,了解為何台灣與加拿大關係如此重要。
Reply
誰更支持「武統」台灣?一份針對中國大陸受訪者的民調說了些什麼?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65745337

今年五月,知名英文期刊《當代中國》(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發表了一份有關近1800多位中國公民針對「武統」台灣的相關民調結果。研究調查顯示,受訪者中表示支持北京「武統」台灣者僅有55%,而且有33%的受訪者不同意動用武力統一台灣,表態希望立即對台灣發動戰爭者則僅有1%,民調結果引發輿論討論。

事實上,有關中國民眾對於兩岸議題的看法,因為議題敏感一直不多見。因此,近年來發表的幾分相關學術民調研究,都引發持續關注。此次發表最新研究的兩位作者分別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劉遙(Adam Y. Liu)助理教授及紐約大學上海分校副教授李曉雋。

民調報告作者之一的劉遙告訴BBC中文說,「最重要的發現是大陸民眾對解決台灣問題的手段有比較大的包容性,並不是像預期的一樣多數都傾向武統。換言之,研究結果顯示,武統並沒有在受訪者間獲得壓倒性的支持。

在兩岸局勢緊張及美中關係不睦的當下,相關調研引發各方關注。兩位作者在論文最後也提到研究結果或可讓美國決策者認識到,對多數中國受訪者來說,並沒有一個立即出兵武統台灣的時鐘正在倒數,美國無須施行強硬的對華政策。

美國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學系助理教授王宏恩在分析該民調結果時對BBC中文表示,這篇文章的結論之一是較高教育程度的中國公民更支持武統,事實上與過去其他學者的研究相同,亦即在社會階層越頂端的中國民眾,越會在民調上跟官方宣傳口徑一致。

長期從事政治民意調查及研究的王宏恩補充說,「但這也有一些隱憂,畢竟55%仍是過半數字,代表就算中國忽然民主化,台灣還是可能處在威脅之下」。

劉遙也對其他媒體強調,該調查對北京中南海傳達了「武力統一」並非多數受訪者認為的唯一選擇,北京也許無須認為對台灣需要採取更強硬的態度,因為對多數受訪者而言,更溫和的兩岸政策也是可以被接受的

「武統」民調
此次劉遙二人的研究調查是透過線上選擇加入(online opt-in panel)形式進行。抽樣受訪者遍及中國大陸各地,從不同年齡、收入及性別的受訪者都有,調查是在2020年底到2021年初進行,一共回收2000多份問卷,再篩選過濾1824份有效問卷後再進行分析。受訪者不包含居住在海外的中國公民。

但是,如同所有的政治民調一樣,因為樣本數、問題導向或分析方法等,皆會影響最後的統計數據分析結果。一般來說,小規模的抽樣研究並不能代表所有人,但是需做到精確統計及分析,從樣本中提供凖確的數字給外界參考。

譬如,劉遙向BBC中文解釋,問卷問題特別強調台灣沒有宣佈「台獨」,「在不發生重大『台獨』事變的情況下」,受訪者並不認為「武統」迫在眉睫。中國政府即使選擇保持現狀也並不見得會失分。」

「我們並沒有在問卷中設計一些特殊的情境,如台灣當局觸碰大陸的《反分裂國家法》。」他補充。

針對問卷結果為何「只有」55%的人支持「武統」,王宏恩對BBC中文表示,這可能跟該問卷設計上的問法有關。他說,因為該調查問卷問的是,「是否要在2024年武統台灣」,而發問卷的時間點是2021年新冠肺炎肆虐之際,「當時很多中國民眾可能覺得沒空、或覺得2024年太近了。我認為假如問的是——是否永遠放棄武力攻打台灣,數字可能會有不同。」

這份調查問卷設計了五種不同的「統一台灣」手段,包含武力攻台或經濟脅迫等方式。結果顯示,只有55%的受訪者支持對台灣發動全面戰爭,但只有1%的最極端選項,亦即直接開戰。其他選項,包括「在台灣外圍發動有限度的軍事行動」有58%的支持率;「對台灣實施經濟制裁」則有57%的支持率。「維持現狀,以強化經濟與軍事實力,直至統一」則有57%。

此外,針對「兩岸可以各自為政,不一定非要統一」的問題,有22%的受訪者表示「接受」,71%表示「不接受」,7%表示「不確定」。香港媒體《南華早報》指出,針對在中國屬於高度敏感的台海議題,竟然有22%的受訪者表示「兩岸不一定要統一」,令人感到意外。

教育程度越高越支持「武統」?
劉遙也告訴BBC中文,此份調查同時發現,大齡、男性及教育程度高的受訪者較支持中南海使用激烈手段處理台灣問題,包含「武統」。

該調查推估出來的其中一個解釋是,或許是年紀較大的中國人耐心逐漸流失,而他們冀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台灣問題以某種方式解決,而非持續地等下去。但是,無論如何,研究者認為,調查結果某種程度上挑戰了北京官方的主流論述,即「收復台灣幾乎是每一個中國人的集體意志。」

王宏恩告訴BBC中文,事實上,近年來在中國研究前沿期刊《當代中國》,不同學者發表的「武統民意」研究具有相似的研究結果。

譬如,2022年,由中國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群組,在2019年透過手機訪問1729位沿海城市的中國公民有關「武統台灣」的意見發現,有58%的受訪者支持武力攻打台灣,而且男性、收入和教育程度較高、跟台灣人有接觸、認為中國經濟比台灣好的受訪者,更支持「武統台灣」。

王宏恩認為,該研究也顯示了北京掌握武統台灣的民意,有一個由上而下的過程,顯現在教育程度上:「而戰狼外交也是呼應了中國比較具有資源的群體人士的看法。」

此外,2017年三位台灣學者發表了與北京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合作的研究顯示,有51.6%的受訪中國民眾支持「越快統一越好」,28.8%的受訪者接受可以「慢慢來談」統一。但僅有6%的受訪者選擇「武統」,82.1%則支持協商

該研究又稱,受訪者中越認為自己住的城市比台北先進、或越覺得台北市落後的群組就越想盡快統一以及對台動武。

該研究是在2013年收取樣本,以電腦輔助電話調查系統,在包含北京、重慶、哈爾濱、深圳、上海等10個城市,抽樣手機號碼訪問了2000名年滿18歲的中國城市居民。

王宏恩教授說,該調查樣本雖然並無法代表全體中國民眾,但已是少數能做到跨省份且是大型的民意調查,受訪者背景多元。

習近平視察東部戰區機關 強調開創備戰打仗工作新局面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30706.htm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視察東部戰區機關,強調要錨定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標,努力開創戰區建設和備戰打仗工作新局面

央視報道,習近平對東部戰區成立以來為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維護祖國統一作出的重要貢獻給予充分肯定。他強調,當前世界進入新的動盪變革期,國家的安全形勢不穩定不確定性增大。要深化戰爭和作戰統籌,建強戰區聯合作戰指揮體系,大抓實戰化軍事訓練,加快提高打贏能力。

習近平又表示,要堅持從政治高度思考和處理軍事問題,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報告:大陸如控制台灣 對美構成災難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3...2_001.html

美媒周四(6日)引述美國海軍情報局(ONI)上月一份分析報告指出,如果中國大陸成功控制台灣,無論有沒有動用武力,對美國來說都是災難。報告指,這將標誌大陸在意識形態上戰勝民主、自由和西方,並得以吸納台灣這個主要經濟體,認為美方應強力反制中國在全球的霸行

ONI指摘,大陸領導層願利用漸進的擴張主義和武力來解決領土問題,犧牲鄰國的利益;而解放軍已成為一支強大、高殺傷力的戰鬥力量,與美軍旗鼓相當。當局認為,台灣陷落可能令大陸有更多國家臣服而影響力大增,而美國影響力與信譽則暴跌,其自由開放印太地區的承諾將受質疑

另外,台灣國防部周六(8日)公布,截至當日早上6時的24小時內,共偵獲解放軍軍機13架次、軍艦6艘次持續在台海周邊活動。其中2架次蘇30戰機、1架次BZK005無人機逾越海峽中線,1架次運8反潛機飛入台西南空域。

美在台協會:不在台選舉選邊站 反對境外干預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30...2_001.html

美國近日批准新一批對台軍售,中國大陸批評製造台海局勢緊張。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羅森伯格周四(6日)強調,美國支持台灣自我防衞,不會因為大陸抱怨而受影響。她又指,美國不會在台灣選舉選邊站,也反對境外勢力干預。

羅森伯格在AIT華盛頓總部與媒體展開圓桌談話,指出大陸知道美國對台軍售長期進行,過去有非常多先例,並非新鮮事,強調台海和平與穩定是美國根本利益。被問及美方延遲通過總統撥款權對台軍援,是否與近期美陸對話有關,羅森伯格則未正面回應。

羅森伯格表示,上任短短3個月已訪台兩次,上月初花了不少時間與台灣總統參選人及他們的幕僚相處,更好了解各參選人政策、優先事項並與他們建立關係。但她駁斥與參選人會面是「面試」的說法,指美國政策不會因誰當選而改變。至於台美避免雙重課稅議題,她指美方十分關切,正尋找可能的解決方案。

美國在台協會擬擴建 被質疑「有軍事用途」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8%E9%80%94
[Image: _2023071316035227561.jpg]
位於台北市內湖區的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中時

在台灣位於台北市內湖區的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上周傳出計畫擴建,將使用鄰近的內湖國中金湖校區用地,旋即引起當地民眾抗議,亦被質疑是否「有軍事用途」。

打造員工休閒中心與停車設施

[Image: %E4%B8%8B%E8%BC%89%20%282%29_1.jpg]
AIT台北辦事處擬擴建納入鄰近的內湖國中金湖校區用地。游淑慧fb

AIT發言人表示,擴建計畫是基於美台間的強勁關係,盼增加人員,以支持美台人民間的商業、文化等各方面關係。AIT計畫整合現有的綠地,利用該土地新建額外的辦公與倉庫空間,及打造AIT員工的休閒中心與停車設施。

AIT指出,毗鄰AIT的空置土地提供了絕佳機會,讓AIT可以在單一、市中心又安全的地點,增進AIT未來的長期發展,同時強化美國對台灣堅若磐石的承諾,因此提出擴建提案。

不過,台北當地居民紛紛表達反對,甚至有人直言不能平白無故把內湖的用地交給外國人。

在台灣位於台北市內湖區的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上周傳出計畫擴建,將使用鄰近的內湖國中金湖校區用地,旋即引起當地民眾抗議,亦被質疑是否「有軍事用途」。

打造員工休閒中心與停車設施
[Image: %E4%B8%8B%E8%BC%89%20%282%29_1.jpg]
AIT台北辦事處擬擴建納入鄰近的內湖國中金湖校區用地。游淑慧fb

AIT發言人表示,擴建計畫是基於美台間的強勁關係,盼增加人員,以支持美台人民間的商業、文化等各方面關係。AIT計畫整合現有的綠地,利用該土地新建額外的辦公與倉庫空間,及打造AIT員工的休閒中心與停車設施。

AIT指出,毗鄰AIT的空置土地提供了絕佳機會,讓AIT可以在單一、市中心又安全的地點,增進AIT未來的長期發展,同時強化美國對台灣堅若磐石的承諾,因此提出擴建提案。

不過,台北當地居民紛紛表達反對,甚至有人直言不能平白無故把內湖的用地交給外國人。

台「外交部」指將依法規處理
國民黨港湖區市議員游淑慧亦質疑,AIT若因外交關係有迫切擴建需求,理應全力配合,但AIT目前辦公室佔地面積已達6.5公頃,是否真的不夠AIT員工使用,或擴建是否為了軍事用途,都應釐清。

台灣的「外交部」表示,台美關係近年持續正向發展,雙方在商務、教育、文化、旅遊等方面交流較以往更加密切。發言人劉永健指,提案仍在擬議階段,外交部將依據都市計畫變更的相關法規,協調各有關單位,提供必要協助,不會因為是AIT而有不同待遇。
Reply
美亞太助卿:台海問題非中國內政 美國將竭力為台灣打造國際空間
https://www.hk01.com/article/893993

繼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後,美國亞太助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2日表示,「台海和平穩定全球關切,非中國內政議題」,矢言為達成嚇阻,美國政府除了持續對台軍售,也會「為台灣打造國際空間」,竭盡所能維繫台海和平。

不久前,布林肯曾在俄烏戰爭即將屆滿一年之際,拋出「台海衝突不是中國內政」的說法。康達2日出席參議院外委會亞太小組聽證會,被問到台海情勢時,他重申此論述,並指「全球許多夥伴國家都是如此認為」。

康達首先強調,美國一中政策未變,該政策過去40多年來協助維繫台海和平與穩定,美方支持現狀,反對任何一方改變現狀。

康達表示,很欣慰看到世上許多夥伴國家,皆認知到台海和平與穩定是國際關切的重要議題,而非只是中國內政。全球貿易50%通過台海,90%高階晶片在台灣製造,「若台海發生任何危機或衝突,對全球經濟將有毀滅性影響」。

康達曾任美國駐越南大使,圖為2019年2月時任國務卿蓬佩奧與當時駐越南康達於河內與越南外交部長會面。(Reuters)

康達指出,貿然行事而引發台海衝突,對誰都沒有好處,包括中國在內。他說,華府致力透過嚇阻維繫台海和平穩定,除提供台灣防禦性軍備外,也努力為台灣打造國際空間,確保台灣持續在世界上扮演重要角色。

至於如何加強台灣防衛,康達表示,美國政府竭盡所能加速交付台灣已購買軍備項目,也每天就台灣自己能做些什麼與台灣夥伴協商;並指台灣總統蔡英文已實施一系列防衛改革,包括全民防衛、投資不對稱戰力、延長役期至一年、大幅增加國防經費等。

就在康達做出上述發言的同日,訪美的捷克外長利帕夫斯基(Jan Lipavsky)也與布林肯舉行會談,美捷會後發布聯合聲明,重申會致力維繫台海和平與穩定,並深化對包含台灣在內的區域民主夥伴的支持與合作。針對台灣問題與台海和平發聲,已成過去一段時間以來,美國與盟友政要會面暨發表聲明的標配之一。

郭台銘:若兩岸開戰 私人專機改軍用送前線物資 本人生死不離台
https://www.hk01.com/article/919693
[Image: ky-N72WGVyVq2CSFcBBnwV2KIb-HYCC44DgbwuA4...w1920r16_9]

外界關注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是否會參選2024年總統大選,他周六(15日)被問到有關問題時表示,關心公眾事務人人有責,不管扮演何角色,都會找時機發表政策。對於一旦台海爆發軍事衝突,郭強調,台灣應避戰,但若真打仗,他的私人專機就當運輸機送物資到前線。

郭台銘參加網路直播節目時表示,關心公眾事務人人有責,他有理想、抱負、論述,不管將來扮演什麼角色,他會彙整民眾意見,適當時機發表相關政策;他又指台灣人民需要改變,只有改變才能帶來希望,自己會找機會、適當時機詳細說明。

對於產業發展,郭台銘表示,台灣不能沒有台積電,但也不能只有台積電,強調AI人工智能才是台灣下一座「護國神山群」,政府要有能力制定全球經貿戰略新布局,讓台灣在全球佔有關鍵位置,運用AI人工智慧創造機會、獲利贏者圈,協助中小企業轉型因應變局

郭進一步批評民進黨執政把台灣變火藥庫,台灣經濟及國防安全最大保障,是要以經濟和科技作後盾,成為全球經貿樞紐,提升台灣技術力、經濟力、競爭力、購買力及執行力。

最後,被問到若台海開戰,是否會搭專機先走時,郭台銘回應,其在美國住過11年,但始終只有一本台灣護照,台灣應避戰,但不畏戰。若真的打仗,他承諾其私人專機改成軍用,給前線送物資當運輸機,而他本人無論生死,都會在台灣。

美軍協防台海抵抗中共?美司令坦言:隨時準備
https://def.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355666

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帕帕羅(Samuel Paparo)上將日前在訪談時透露,如果台灣與北京當局爆發武裝衝突,只要美國總統與國會做出相應決定,美國海軍會準備幫助台灣。

面對美軍可能的幫助且近期漢光演習將至,規劃是否會納入美軍支援科目,國防部長邱國正先前在立院答詢時表示,目前還是以靠自己為主,接受幫助但不會為此納入漢光及現期作戰規劃考量,但須做準備。

據《衛星社》報導,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司令帕帕羅,日前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節目訪談時,主持人詢問:如果中國攻打台灣,美國海軍會怎麼做?帕帕羅回答:這個決定最終將由美國總統和國會做出,但他們的職責是會為此做好準備;如果收到幫助台灣抵抗侵略的命令,那麼海軍的主力將被部署到西太平洋,他們會在衝突中保護台灣。

倘若如此,美國海軍將會面對如「下餃子」般的解放軍海軍,以及日以俱增的的飛彈部隊,對此帕帕羅說:他會擔心。如果不擔心,那他就是個傻瓜;當然,他擔心中國人民解放軍飛彈部隊;他每天都在努力想新策略、新技術和程序,繼續發展能夠與之對抗的方式。

而對台灣而言,有幫助是好事,但還是得想辦法靠自己,不能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針對美軍未來「可能」的參與,國防部長邱國正日前在答覆立委質詢時表示,台灣的防衛作戰到目前為止都假定是國軍自己在作戰,靠自己,若是有其他資源來的話,當然是最好,但不將它納入演練的項目之一;不過對於協防方面的配套計畫與接洽,他認為這個必須要做準備。

美海軍軍令部長示警︰中國最快年底侵台 美軍須做好準備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1546886

美國海軍軍令部長(CNO,或稱作戰部長)吉爾迪十九日在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警告,中國最快將在二○二二年底前,對台灣動武!

針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可能比以前更想要奪取台灣,四星上將吉爾迪是最新一位對此表達擔憂的美國高官。他在該智庫一場討論中強調,無論北京如同美國印度—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戴維森二○二一年三月的評估,可能在二七年入侵台灣,或提前至二三年、甚至就在剩下不到三個月的今年,美軍都必須為此做好準備,因應中國人民解放軍可能的侵台蠢動。

吉爾迪︰無意危言聳聽
吉爾迪被問到,他是否同意戴維森前述說法,以及對習近平十六日在中共廿大開幕式發表政治報告時聲稱,解決台灣問題,「絕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的言論有何看法時表示,不只要對習近平「聽其言」,還要對中國「觀其行」、看北京的行事作風及其作為。

他示警,近廿年來,吾人已目睹中國兌現了此前許下的「一切」(強軍)承諾,還提早達標,「因此就我看來,當我們談到二○二七年(解放軍侵台)的時機時,那一定還有一個二二年的時機,或者可能是一個二三年的時機」。他進一步解釋,自己不能排除那種(就在今年的)可能性,他絲毫無意危言聳聽,只不過我們不能祈禱它消失。

吉爾迪說,關於任何擴大美國海軍艦隊規模的作為,他優先考慮的是「今晚就戰鬥!」的態度,因應我們目睹中國和俄羅斯愈來愈具侵略性的現況。他還說,那些國際安全環境此前已促使美軍加快與英國、澳洲組建「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AUKUS)等同盟的腳步,並提供澳軍核動力潛艦。

吉爾迪還舉十月和日本自衛隊海上幕僚長酒井良,在義大利海軍主辦、逾五十國人士出席的第十三屆「跨區域海權研討會」(T-RSS)中會晤,做為美日深化合作的又一例證。他特別提到,美國與其盟邦及夥伴的關係,「絕對是(應對中俄的)關鍵」,中俄的盟友沒有美國多,美方將此視為我們的一個「不對稱優勢」。

美眾議院通過「誠實地圖案」 禁用將台灣納入中國領土的地圖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364777

美國眾議院表決通過2024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NDAA),其中包括涉及台灣的「誠實地圖案」,禁止美國國防部使用任何將台灣納入中國領土的地圖。

據《美國之音》報導,誠實地圖案規定,國防授權法案所授予美國五角大廈的所有資金,「都不能用來製作、採購或展示將台灣、金門、馬祖、澎湖、烏坵、綠島、蘭嶼納為中國領土的地圖。」

誠實地圖案由威斯康辛州的共和黨聯邦眾議員蒂凡尼(Tom Tiffany)提出,他表示「我們都知道,台灣不是也從未成為共產中國的一部分,任何與之不合的主張都是虛假的。」蒂凡尼強調,這項修正案只是反映出一個事實,亦即「中國是中國,台灣是台灣。」

台灣與中國自1949年開始隔海而治,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稱擁台灣主權,並且恐嚇以武力統一,解放軍這幾十年來一直為此擴張備戰。隨著近年來軍備的提升,中國對台灣的武力恫嚇和威脅日益增加,共機、共艦頻繁在台灣周圍展開大規模軍事演習。

美國雖然和中國保持外交關係,但也和台灣維持相當密切的經貿、安全等方面的聯繫。過去在一中政策的影響下,美國政府單位經常在無意間使用將台灣納入中國版圖的地圖。

對此,蒂凡尼已於去年3月在美國國會提出並通過類似的修正案,禁止美國國務院使用任何將台灣視為中國領土的地圖,如今更將範圍擴大到國防部。
Reply
紐時:美關鍵基礎設施遭植入惡意軟體 以利中國侵台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307300006.aspx

紐約時報今天報導,美國拜登政府相信中國已在美國主要電力和通訊網絡植入堪比「定時炸彈」的惡意軟體,一旦美中因台灣問題爆發衝突,北京很可能藉此擾亂美軍干預行動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援引美國軍方、情報和安全官員說法報導,一旦美中爆發衝突,包括北京在某個時間點動用武力入侵台灣,該惡意軟體可能讓中國人民解放軍有能力擾亂美國軍隊的部署或補給行動

報導指,這個軟體可讓中方切斷美國軍事基地以及各地家庭和企業的水電供應和對外通訊

事實上,早在今年5月底,微軟(Microsoft)就曾警告,國家支持的中國駭客已滲透美國關鍵基礎設施網絡

微軟將美國太平洋領土、重要軍事前哨站關島列為中國攻擊目標之一,但該公司在美國其他地方亦已發現惡意活動。

據報導,本次所發現、自2021年中開始進行至今的秘密攻擊很可能是為了在發生區域衝突時阻礙美國做出即時反應。

澳洲、加拿大、紐西蘭和英國當局也同時警告,稱中國駭客行動可能遍布全球,並可能影響廣泛的基礎設施

美國當局發現這款惡意軟體後,白宮戰情室召開了一系列會議,與會者包括高階軍事、情報和國家安全官員,以努力追查並根除該軟體。

一名國會議員形容,這款惡意軟體本質上就相當於一顆「定時炸彈」。

白宮國家安全會議(NSC)發言人霍奇(Adam Hodge)28日發布聲明稱,「拜登政府正努力不懈,保護美國關鍵基礎設施免受任何干擾,這也包括跨部門協調工作,旨在保護供水系統、管線、鐵路和航空系統等。」惟聲明並未提到中國或美軍基地。

他還說,拜登總統也透過一系列行政命令,「首度強制要求採取嚴格的網路安全措施」。

發現惡意軟體的消息獲公開披露之際,適逢美中關係緊張時刻,中國聲稱台灣是其領土,美國則設法禁止向北京出售先進半導體。

拜登的一名資深幕僚表示,惡意軟體的發現「引發一個問題:他們(中國)到底在為什麼事情預作準備?或這是否是在發出信號?」

報導指出,如果中方的主要意圖是在台海衝突中取得優勢,那麼針對美國的軍事部署行動拖延數天或數週,有助提供中國一個更容易運用武力控制台灣的窗口。

另一派理論則認為,惡意軟體旨在分散注意力。美國情報機構評估,中國官員可能認為,在攻擊台灣或其他行動期間,美國基礎設施的任何中斷都會吸引美國公民的注意力,讓他們無暇顧及海外衝突

《紐時》:中方在美關鍵基礎設施植入惡意軟件 意圖干擾美軍行動
https://news.tvb.com/tc/greaterchina/64c...C%E5%8B%95

中方據報在美國關鍵基礎設施植入惡意軟件,意圖干擾美軍行動

《紐約時報》引述美國軍方、情報,以及國安官員報道,稱中方的惡意軟件相信是植入在美國的電網、通訊及供水系統,旨在在美中爆發衝突,包括中方武力攻台的時候,干擾美軍的部署及補給,形容惡意軟件是「 計時炸彈」,稱拜登政府正加緊檢測這些系統

五月的時候,美國的微軟亦曾經警告,美國關鍵基礎設施網絡已被國家支持的中國黑客滲透。中方則表明堅決反對,並打擊任何形式的黑客攻擊和網絡盜竊行為;又多次批評美國才是全球最大黑客帝國和網絡竊密者。

據報中國在美關鍵設施植入惡意軟件企圖干擾美軍 中方多次否認進行攻擊
https://news.tvb.com/tc/greaterchina/64c...B%E6%93%8A

中方據報在美國關鍵基礎設施植入惡意軟件,意圖干擾美軍行動。中方曾多次否認對美國進行黑客和網絡攻擊。

《紐約時報》引述美國軍方、情報以及國安官員報道,近數個月,中方的惡意軟件引起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國防部,以及國土安全部等國安機構關注,稱相信中方將惡意軟件植入美國的關鍵基礎設施,包括電網、通訊,以及供水系統,旨在在美中爆發衝突,包括中方武力攻台的時候,干擾美軍的部署及補給,令到解放軍有多幾日,以至數星期的時間,可以輕取台灣

有官員形容,這些惡意軟件是「計時炸彈」,普羅美國民眾和企業,亦可能受波及拜登政府正加緊檢測這些系統,並開始就事件通報國會議員、部分州長及公營機構。

不過,報道亦都稱政府內部目前仍在商討中方的真正目標,究竟是針對軍方抑或平民,但檢測初期仍會集中在有美軍基地進駐的地區。

白宮周五發聲明回應報道,稱拜登政府歇力保護美國基建免受干擾,並簽署行政命令,首度強制要求採取嚴格網絡安全措施,但無提及中國或美軍基地。

美國科技公司微軟五月時曾經警告,美國重要的基建網絡已被國家支持的中國黑客滲透。中方則表明堅決反對,並打擊任何形式的黑客攻擊和網絡盜竊行為;又稱美國政府長期對中國實施網絡攻擊,美國才是全球最大黑客帝國和網絡竊密者。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2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