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Taiwan 台灣
[Image: Taiwan-Independence.jpg]
Reply
[Image: 250px-908TaiwanIndependence.png]

[Image: Taiwan.jpg]

[Image: Taiwan+Independence+2.jpg]
Reply
[Image: 326protest00.jpg]
Reply
[Image: taiwannotchinataiwangb0.jpg]
Reply
曹長青支持的新觀念 :'台灣獨立, 就是脫離中華民國獨立出去'. 好, 未聽過, 很新穎, 很潮, 很活, 很鮮, 很帥 ... 總之, 很正呀. 希望有進一步的解釋.

支持曹長青的新思維. :a36
Reply
http://www.libertytimes.com/2007/new/jun...day-o2.htm

美國對台灣政策,充滿矛盾與權宜,要探討「台灣關係法」的爭議,應分三個問題看才比較周全。

第一,台灣「是不是」國家?這個問題容易解答。國際法上有「國家」的客觀條件,國家的存在並不以外國承認為要件。台灣具備國家的條件,當然是國家。美國有十六年未承認蘇聯,三十年未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並不表示「中國」、蘇聯不存在。美國外交轉向是「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並非承認它為新國家。

第二,台灣關係法是否把台灣「視同國家」?答案也是肯定的。美國遷就北京,要終止與「中華民國」政府的外交關係,但要維持與「台灣人民」的「非官方關係」,如果不把台灣視同國家,則美國法律上給予「外國」、「外國政府」、「國家」的權益,台灣就不適用,軍售關係便違法。國會制定台灣關係法時,避開界定台灣國際地位問題,認為只要在法律上把台灣「視同國家」,便可以解決美國與台灣沒有外交承認引起的問題。

第三,美國有沒有「承認」台灣是主權國家?這個答案也很明顯。承認是一個國家依其本身政治、利益考量作決定,美國在法律上把台灣視同國家,但並未以建交的方式正式承認台灣是一個國家。當年國民黨政府並未主張「台灣」是國家,而是虛構的自認是「中國」政府。如此立場使美國得以「一個中國」政策,改變外交承認,讓國民黨啞子吃黃連,台灣受害。

台灣依舊金山和約規定和聯合國憲章人民自決原則,自我定位是國家,與中國無涉,這與台灣關係法制定時的情勢及立場完全不同。台灣有理由、也必需爭取美國去除矛盾政策,與台灣關係正常化。「一個中國」是北京併吞台灣的基本策略,國民黨說台灣不能去挑戰這項政策,那真是匪夷所思。(作者為自由作家)
Reply
沒有中國飛彈的威脅 台灣何需「愛國者」防空? 
http://www.etaiwannews.com/etn/news_cont...id=1151844



作者 jimi Liao
台灣英文新聞 記者

Published: 2010-01-10 11:03 AM

美國國防部上星期三晚間批准對台灣先進的「愛國者」防空導彈。這項交易是美台之間65億美元軍售合同的一部分。中國外交部、國防部一連幾天三度表達抗議,要求美國政府糾正錯誤,停止出售武器給台灣。
美國國防部上個星期宣布允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出售愛國者導彈給台灣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接連在星期四和星期五表示抗議,敦促美方認清售台武器的「嚴重危害性」,尊重中國核心利益。

上星期六,中國外交部又發出譴責,指軍售台灣是干預中國內政,同時將危害中美關係的發展。

接著,中國國防部發言人黃雪平也在星期五表示,對此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黃雪平說,美方的一意孤行,將嚴重損害中美軍事互信,為兩軍關係的改善和發展製造嚴重障礙。

中國解放軍少將羅援說,這次軍售違反了美國對中國的承諾,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中國海軍少將楊毅甚至提出要制裁售台武器的美國企業作為報復。

中共智庫方面,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所長余克禮表示,美國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這麼去做,勢必會對中美關係造成非常不好的影響,他覺得美國方面應該高度重視中國政府和人民做出的強烈反響,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破壞中美八一七公報。

余克禮表示,反對售台武器是中國政府的一貫立場,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去年底訪問中國後,以目前中美關係發展的方向和勢頭,美國做出這樣的決定是非常錯誤的。

問題的癥結是,老共不了解,沒有一千多顆飛彈的威脅,台灣何需「愛國者」防空?對此,中國當局「一個字都不提」,連相當了解台灣的社科院台研所長余克禮也顯然忽略了「臺灣人的感受」。 

物極必反,對於中國的過度反應,也有許多網民表達不同意見。西安的一位網友寫道,「為什麼不讓台灣買呢?」「買的越多越好!」北京的一位知名博主秦全耀對美國媒體表示,售台武器可以確保台灣海峽的軍力平衡。「賣的也是中國人,也沒賣外國人,只有雙方都有武器,才平衡,才不打仗嘛。如果台灣連根槍都沒有,大陸有五百支槍,這不是又打架了嘛」。

至於美國媒體的反應,美國華爾街日報星期六發表評論文章對售台武器大加讚揚。文章說,這項舉措顯示歐巴馬政府與中國改善關係並不是毫無底線的,也會權衡考慮美國的民主盟友。毆巴馬總統批准這些軍售案是明智的,因為他從最近的中國之行了解到,就算他主動對北京表達善意,包括拒絕會見達賴喇嘛,也無法在北韓,伊朗和其他攸關美國利益的事務上取得中國更好的合作。文章還指出,只有當北京了解美國將繼續為民主盟友挺身而出,中國才會變得更加友好。2010/01/10
Reply
台灣人、中國人和支那人

⊙沈潔

  經過五十年外來政權的殖民統治,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民對自己是「什麼人」仍難分難解。民意測驗把這個認同問題分成三類處理:「中國人」、「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台灣人」。

  國民黨敗退到台灣的非自願性新移民,本來就以統治階級自居,高人一等,並不肯認同本土,堅持自己是「中國人」。台灣早期的自願性移民,肯用心思考,有強烈台灣意識者,自然知道自己是「台灣人」。只有那些不知思考,只背殖民教材,或怕爭議,不敢選擇者,才糊裡糊塗認為自己「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

  人民的認同如此,想利用台灣民主謀取大位的殖民政權遺老,便以奸巧之詞,面面俱到,自稱「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其實,這種政客的意思只是「我要中國人的選票,也要台灣人的選票」。不知道自己是「什麼人」的糊塗選民是外來政權遺老的最愛。沒有這些人的支持,他們休想當選大位。

  自稱「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的政客,表現的正是他們的奸巧,和愚弄選民心態。他們利用國民黨殖民、愚民教育灌輸的概念,把含意不明的「中國人」變成「神聖」之詞,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便是「數典忘祖」。但國民黨那些政客「中國人」和「台灣人」的意義都搞不清楚,如果採取同一標準,這些政客不可能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

  什麼是「中國人」,第一個適用的定義是「國籍」。現在歷史、文化、地理上的「中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所統治,世界各國均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因此,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者稱為「中國人」應無爭議,就如各色人等具有美國國籍者均稱為美國人一樣。

  台灣並未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之下,兩千三百萬人民也未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台灣作為主權國家的正式國號,雖然尚未正名,仍沿用「中華民國」,但領土只限於台灣,把台灣的國民稱為「中國人」,顯然是混淆不清的說法。如果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都稱「中國人」,那「國籍」還有什麼意義?還有什麼區別?

  奸巧的政客自稱「我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純粹是文字的障眼法,因為「中國人」有一個「國」字,是一個「國家」,「台灣人」沒有「國」字,因此可說為「地方」。他們說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意思就像說他是「中國人,也是上海人」一樣,存心把「台灣人」當作地方,而不是一個主權國家的人民。

  有的政客把「中國人」包裝為「文化、歷史」的意義,具有中國本土文化、歷史背景者稱為「中國人」。但是,具有英國或法國、德國文化、血統、歷史背景的「美國人」,並不稱為英國人、法國人或德國人,他們只能區分為「安格魯薩克遜族」、「條頓族」。新加坡人多數也有中國本土文化、歷史、血統背景,但他們並不稱「中國人」,而是自認「華人」。 但「華人」也是政治名詞,而非文化、歷史上的名詞。泛藍政客的老祖宗既然是孫中山的「國民黨」,就應該把孫大砲的著作好好讀一下,看他如何強姦民意,創造「中華民族」。在「中原」的漢族看來,蒙古族是「非我族類」,元朝入主中原,漢族是「亡國」、「異族統治」。滿人入關建立清朝,更是孫大砲要革命的對象,他要「反清復明」、「驅逐韃虜」,因為「今之滿洲,本塞外東胡,昔在明朝,屢為邊患。後來中國多事,長驅入關,滅我中國,迫我漢人為其奴隸,有不從者,殺戮億萬。我漢人為亡國之民者,二百六十年於斯。」

  可見孫大砲造反成功之前,並沒有什麼「中華民族」這種玩意。孫大砲造反成功,便編造故事,強迫漢、滿、蒙、回、藏、苗統稱為「中華民族」,滿人、蒙古人、回族、藏族文化受壓迫,致連原姓都不可考,「中華民族」顯然並不是文化學上的「民族」分類。如論文化、歷史背景,台灣的早期移民,頂多只能說是漢族,談不上所謂「華人」或「中國人」。

  台灣早期移民有漢族文化背景,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民間仍保有「漢語學校」,仍有人學「漢文」。在國民黨接管台灣,進行去日本化教育,要把台灣「中國化」,採取另一套殖民教育,幾十年下來,台灣人把「我們中國人」、「我們中國讀書人」背成口頭禪,而忘了思考「中國人」到底是什麼意思,也忘了「台灣人」才是自己的真正身分。

  有一些把自己定位為「中國人」的台灣人,是受到文字的迷惑,即被語意不清的漢文所愚弄,「族」與「國」分不清,而被「中國」兩個字灌頂五十年,也信以為真自己是「中國人」。如果民意測驗把「中國人」改為「支那人」,問受測者是「支那人」,「是支那人,也是台灣人」,或「台灣人」,則自認「支那人」,「支那人,也是台灣人」的比例一定大減。

  不論是「中國」或「中華」,英文或法文的發音都是支那。大中國主義者把英、法文的 China、Chine,都翻成「中國」,自己飄飄然,發生誤導作用。日語便以音譯就是「支那」,而「支那」國民就是「支那人」。中國對中南半島的稱呼也音譯「印度支那」。孫大砲同盟會出版的民報,第二期也有國民黨革命先賢汪東寫的論文「論支那之憲必先以革命」。

  還在把自己當「支那人」,或「是支那人,也是台灣人」的台灣人民,應該從支那殖民教育醒過來,好好想一想自己到底是「什麼人」?
http://www.libertytimes.com/2003/new/apr/2/today-o1.htm
Reply
2007/4/27
世界衛生組織的歧視弱小政策


mms://mediafile.rti.org.tw/rti/taiwan/1200704261855.mp3


  今年2007年,臺灣將再度向世界衛生組織叩關,希望能成為世衛的成員,以便與世界衛生組織的專家進行充分合作,保障臺灣與世界地區人民的身體健康與安全。總統府因此與衛生署以及外交部召開共同記者會,宣布臺灣將申請成為世界衛生組織的正式會員。

  在過去十年裡,臺灣政府的政策,一直是申請成為世界衛生組織大會的觀察員而已。觀察員在世界衛生組織的權利,就是每一年的五月得以參加為期一週的會員大會。但是臺灣政府這樣自我設限,避免刺激中國的策略,仍然得不到來自中國的善意回應。而今年策略的改變,則是因為臺灣政府必須面臨新的環境衛生挑戰所必須採取的新政策。

  SARS傳染病在二OO三年爆發,給臺灣和全世界帶來經濟上的嚴重衝擊,以及無數寶貴生命的損失。本來,二OO三年以及二OO四年是臺灣成為世界衛生組織大會觀察員最佳的時機,無奈世界衛生組織在中國的壓力之下,採取歧視弱小的政策,仍然拒絕臺灣的求援。世界衛生組織的官員,大都為醫生所組成。醫生的天職是救助受到危難的生命,而不去考慮其不同的政治信仰、種族的差異以及社會經濟地位的高低。然而,世界衛生組織的醫生官員,卻眛於良心,在中國政府的壓力之下,拒絕援助受到SARS侵害的臺灣,並且持續拒絕臺灣與世衛組織的合作。二OO五年與二OO六年,一個新的疾病再度侵襲世界各國,那就是造成重大畜牧業損害的禽流感。幾乎整個歐洲與亞洲都無法倖免,包含先進的日本、韓國與歐洲的英國都遭受到侵襲。醫生專家們警告,如果禽流感轉成人體之間的傳染病,其所造成的生命損失將是人類的浩劫。世界衛生組織持續將臺灣排除在外,正是以政治考量,在世界防疫體系之網開了一個洞,危害世界人類生命之安全。若非臺灣的公共衛生體系完善,並且得到美國、日本專家的協助,以致於臺灣尚可得到完善的保護,世界衛生組織與中國合作的歧視政策,可謂是人類生命安全的罪人。

  事實上,臺灣政府期望成為世界衛生組織的成員,不過是世衛憲章所賦於人類最基本的人權保障而已。而這一次,臺灣政府在政策上,從比較謙虛的觀察員改成基本權利的正式會員,無非也是要求世界各國注意到禽流感可能造成的災害、世界衛生組織官員的失職,以及中國共產黨政府為其政治目標草菅人命的事實而已。臺灣要成為世界衛生組織的正式會員,勢必還有很漫長的一段路要走,必須說服更多的人士,期待世界各國衛生醫療專家可以將人類的健康當作其最高追求的目標,而不是做其他的政治考量。期待那一天到來之前,人類的生命健康得以得到最佳的保障,而不會成為那一群不負責任衛生醫療官員錯誤歧視政策之下的犧牲品。




『台灣觀點節目由央廣主筆群共同撰稿製播,台灣民主基金會贊助,歡迎收聽』。
http://www.rti.org.tw/big5/aspx/TaiwanVi...px?id=1618
Reply
2006/7/28
不是省籍問題,而是國籍問題


http://www.rti.org.tw/big5/aspx/TaiwanVi...px?id=1408


  台灣的國家認同問題,糾葛在「省籍」的困擾裡。所謂的「省籍」,就是本省與外省的區別。「本省」意味的是台灣,而「外省」則兼及中國大陸各省。以「台灣」為主題考量及識別,因為台灣是「本省」,而中國大陸各省是「外省」。這是1945年,國民黨政府從日本殖民當局手中接收台灣,設省治理的產物。照理說,1949年中國大陸另易國家之後,「外省」即為他國。如果國民黨政府統治的中華民國早早就在台灣安置,「本省」早就是本國了,哪裡還有「本省」、「外省」之分呢?

  可惜的是,國民黨統治的中華民國一直連帶著中國意理,並宣稱中國大陸為其領土,而讓台灣的「本省」、「外省」問題存留下來。其實,中國大陸的新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早已重新建置行政區域,從前的省份並不盡然是現在新中國的省份。但因為國民黨統治的中華民國未能重新建構自己,以致使中華民國成為「殘餘」、「他者」、「虛構」的存在。殘餘─中國的殘餘;他者─在台灣的外來政權;虛構─宣稱統治中國的意理虛妄。

  中華民國其實可以在台灣成為割捨「殘餘」,擺脫「他者」,走出「虛構」的實體存在論國家,但墨守昔時憲法而無法脫胎換骨。儘管在台灣,經由民主化的變革,所有政治首長和民意代表已經由選舉在台灣產生,但在台灣統治中國的意理消失之後,仍因為以中國意理統治台灣的心態存在,而無法蛻變為全新的國家共同體。國民黨沒有壟斷在台灣的國家統治權力以後,在台灣形成的政黨考驗與挑戰下,國民黨影響下的認同心態成為包袱。或對應在台灣認同與中國認同,成為衝突和矛盾。

  從前,李登輝擔任總統並兼任國民黨主席時,他嘗試帶領國民黨台灣化,並轉型建構中華民國的台灣化。可惜,後來的國民黨領導人並不盡能體會蔣經國時代「我也是台灣人」的政治選擇,對於台灣本土產生政黨的執政有嚴重敵意。影響所及,李登輝時代的「新台灣人」論未被所謂的外省人普遍接受。台灣意識論政黨和中國意識論政黨相互在政權上的非良善競爭,導致台灣國家共同體的認同困難重重。「本省」,「外省」之分在選舉投票行為上被突顯,相互之間互視為他者的存在,歷史的包袱嚴重地壓在生活於台灣這塊土地的人們。

  要知道,台灣豈止是台灣省,台灣,其實是現況上以中華民國為名的國家。這個國家的統治區域包括台灣半島及附屬島嶼,以及金門、馬祖等地。台灣的中華民國已非1949年以前的中華民國,儘管憲法上的包袱仍然存在,但經由民主條件形塑出來的中華民國,實質上是台灣,在世界各國被認知的也是台灣,而非中國。因此,在台灣這個國家共同體,不應以省籍分別彼此,而是以國籍涵蓋全體。不論你來自何方,只要持有台灣這個國家的國民身份,即為台灣這個國家的共同主人。

  更重要的是,台灣這個國家的主人要共同確立自己國家的條件,確實形塑一個不被其他國家併吞的國家條件,擺脫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國共內戰殘餘問題對中華民國主權的非份要求。在台灣,重要的認同是國家認同,而非省籍認同,更不應該是「本省」、「外省」的差異認同。確立台灣認同才能確實建構一個正常的國家。




『台灣觀點節目由央廣主筆群共同撰稿製播,台灣民主基金會贊助,歡迎收聽』。
mms://mediafile.rti.org.tw/rti/taiwan/1200607271855.mp3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11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