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Taiwan 台灣
美國會議員提案支持台灣加入國際民航組織
20100423 11:38:47

(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22日專電)美國聯邦眾議院「台灣連線」4位共同主席昨天聯合提出第266號共同決議案,要求政府相關部門採取行動,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份,有意義參與國際民航組織。

提案指出,台灣管轄的台北飛航情報區涵蓋135萬架次班機、12條國際航線和4條國內航線的航管服務。國際民航組織(ICAO)將台灣摒除在外,極可能使台灣飛航區成為全球飛航安全的缺口。

提案說,美國應該發揮領導力,說服其他國家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參加ICAO。提案並要求國務院就美國行政部門支持台灣成為ICAO觀察員的努力,向國會簡報,或與國會諮詢。

ICAO將於今年9月在加拿大蒙特婁召開3年1度的大會,台灣正積極尋求友邦支持,比照世界衛生大會(WHA)模式,讓台灣以觀察員身份與會。

眾院「台灣連線」」(Taiwan Caucus)目前有140多位成員。提案的4位「台灣連線」共同主席是柏克利(Shelley Berkley、民主黨、內華達州)、康諾里(Gerald Connolly、民主黨、維吉尼亞州)、狄亞士巴拉特(Lincoln Diaz-Balart、共和黨、佛羅里達州)和金格瑞(Phil Gingrey、共和黨、喬治亞州)。

中華民國駐美代表處已發表聲明,對議員們的誠摰友情,代表台灣人民表達由衷感激之意。990422
Reply
兩岸統一 中國網民建議從「台灣民主政府代管大陸」開始
http://www.forum4hk.com/redirect.php?tid...t#lastpost
http://www.etaiwannews.com/etn/news_cont...id=1188706

兩岸統一 中國網民建議從「台灣民主政府代管大陸」開始

Published: 2010-02-25 12:23 PM

新加坡聯合早報近日刊登中國網友文章說,大陸100%熱切期盼兩岸統一,如果十四億中國人都在為民族的未來著想,他建議2016年奪得台灣執政權的政黨「直接代管大陸、香港和澳門」,進而在2020年實現全民普選直接產生總統!

大連的劉姓網友說,其實統一一點也不難,他設想一個方案,在台灣2016年公開、透明的大選中奪得執政權的政黨直接代管大陸、香港和澳門,因為在大陸當局推行的愚民政策多年,執政水平不高,腐敗孳生,民眾沒有經歷民主制度的洗禮,簡單地說就是不成熟,所以在2016年之前不會實現公開、透明、成功的選舉,而香港和澳門已實現了民主選舉制度,這是最短的統一時間表,


他說,從去年開始,兩岸當局表面上看起來像似一對熱戀中的情侶,好得讓人感到作嘔,這並不是我反對兩岸合好,只是感到非常虛偽。想想看,在目前大陸當局沒有放棄武力、台當局宣稱「不統」的情形下談和是多麼的尷尬啊,當局如此嘲弄民眾真是無恥透頂!他要大聲疾呼,不要再繼續推行愚民政策了!


文章說,60是多年來,大陸人想像中的統一的模式,就是大陸吃掉台灣,包括動用武力,在大陸當局的領導下,幾乎沒有人感到這一模式統一是極其荒唐的想法。一國「兩治」已經60-70年了,誰不著急統一呢! 如果十四億中國人都在為民族的未來著想,統一就像1+1=2那樣簡單,如果十四億中國人都不為民族的未來著想,100年、200年以後恐難統一!


他建議,從2016年開始修改台灣、大陸、香港和澳門的憲法,統一法律,到2020年實現台灣、大陸、香港和澳門統一大選,選舉首先產生選舉人票,之後產生總統,選舉人票分配為澳門1票、香港2票,大陸3票,台灣3票,到2024年實現全民普選直接產生總統!極盼到2024年大陸人成熟起來,選出能代表兩岸四地利益的執政黨,最好2028年大選把新加坡也合進大中華圈子。2010/02/25

[ 本帖最後由 Dr.Who 於 2010-5-21 18:27 編輯 ]
Reply
2016年中華民國大陸特別行政區由呂秀蓮管.
其後, 共產黨員可以移民台灣.
歡迎共產黨員退守台灣, 共產黨由民進黨接管, 共產黨協助台灣獨立!

2016年中華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由馬應九管.
其後, 民建聯黨員可以移民台灣.
歡迎民建聯黨員退守台灣, 民建聯由民進黨接管, 民建聯協助台灣獨立!

2016年中華民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由黄毓民管.
其後, 澳門親共人仕可以移民台灣.
歡迎親共人仕退守台灣, 共產黨由民進黨接管, 親共人仕協助台灣獨立!
Reply
原民正名爭議 聯合國回函稱台灣「國家」 【5/23 19:53】

〔自由電子報訊〕台灣平埔族為了正名,一狀告上聯合國,聯合國不但受理,還在回函中稱台灣為「國家」,成為台灣退出聯合國39年以來罕見的現象。

 平埔族代表陳炳宏,出示聯合國回函,說明聯合國已經受理了平埔族希望正名的訴案。這不但是39年來,聯合國首次受理台灣提出的訴案,被告對象包括總統馬英九、行政院長吳敦義等人,更讓外界關注的是,聯合國在回函上以「State」來稱呼台灣,明白承認台灣是一個國家的事實。

 台灣平埔權益促進會,因為不滿歷任政府不重視平埔族身分回復、族群身分登記等問題,因此一狀告到聯合國,獲得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特別調查報告員詹姆斯安奈亞(James Anaya)受理。
=========================


首例 聯國受理平埔族告馬政府案
2010-05-23 中國時報 【楊舒媚/台北報導】
http://www.chinatimes.com/content-images...95230A.jpg
 爭取文化正名▲花蓮縣富里鄉舉行平埔文化節活動時,其中平埔族後裔西拉雅族人的公廨文化非常特別,還能見到女祭司(尪姨)帶領的「牽曲舞蹈」。(中國時報資料照片)


 自一九七一年退出聯合國後,台灣千方百計回不了聯合國。最近台灣「進」去了,卻是被「告」進去。長期以來,台灣平埔族訴求正名,但始終未獲官方認可,於是告上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在國際社會強烈重視族群平等的潮流中,此案已被受理。

 這是聯合國三十九年來首度受理台灣提出的控告案,然而,被告是馬英九總統、行政院長吳敦義、前後任原民會主委章仁香與孫大川。

 指政府不認定平埔族 促聯國調查

 台灣平埔權益促進會今年四月十六日上書聯合國,「要求緊急處理介入調查,有關(中華民國)政府不認定平埔原住民族之案件」。控訴書列出的被迫害事由,是二○○九年六月廿四日,平埔原住民人士到原民會辦公大樓前,遞交請願書、要求族群身分登記及回復平埔族原住民身分時,被官員「拒絕而駁回」;控訴書又稱,「原民會及地方機構並派遣警察隊伍來阻擋平埔抗議人士之行動。」

 平埔權益促進會隨件控告的「迫害者」是前後任原民會主委章仁香與孫大川,同時將馬英九、吳敦義列名於訴狀中,要求二人「即時給予平埔族認定登記為台灣原住民,以遵守該國家的《原住民族基本法》之法規。」

 五月六日,聯合國人權委員會(OHCHR,Office Of The United Nations High Commissioner For Human Rights)特別調查報告員詹姆斯.安奈亞(James Anaya)以正式簽名,回函台灣平埔權益促進會理事長潘紀揚,表示受理此一平埔族控告政府案。

 回函稱,「我會慎重地處理這案件,並慎重地關切通告者的人身安全。」回函還提及,「我們會遵照嚴格的聯合國內部作業程序,以保密及安全為優先之考量,有可能將你們的資料,傳遞給其他負責這領域議題的相關聯合國官員,或聯合國人權委員會部門裡,有專屬責任的相關聯合國官員。」

 聯國首度文件回覆 稱台灣State

 台灣因國家身分遭受質疑無法回到聯合國,過去常有黨外人士想以案件「告上」聯合國,欲藉聯合國「受理」來強調台灣的主權身分;扁政府時代推行「入聯公投」時,也曾循此路徑,希望在聯合國文件中留下任何字眼,彰顯其「承認」台灣,可是從未成功過。沒想到,這次在族群議題的推波助瀾下,聯合國首度以文件回覆受理平埔族控告政府案。

 更特別的是,回函於起頭時稱「有關『台灣』的平埔原住民族群(lowland Ping Pu indigenous peoples of Taiwan)的案件」,後面則提及「可能會要求State提供資料或要求他們的回應。」其中State指的是國家、政府,文中脈絡意即為台灣政府;換言之,聯合國罕見地使用國家字眼看待台灣。此案不但讓馬政府必須因應迫害族群的國際觀瞻,還可能在聯合國介入調查時,因與北京或台灣政府的往來聯絡,衍生主權爭議問題。
Reply
平埔族爭正名 控訴戶籍檔案遭隱匿

〔記者許紹軒、顏若瑾、王涵平/綜合報導〕台灣政府被國內平埔族團體以迫害之名告上聯合國,昨天有幾位平埔族人在立法院前表達心聲,北部凱達格蘭族耆老潘慧安控訴,內政部不開放日治時代戶籍檔案,導致平埔族無從尋根;平埔族權益促進會理事長潘紀揚則說,原民會停止平埔原住民族事務推動小組,平埔族已經快被消滅,這才是國內平埔團體向聯合國控告的原因。

盼聯合國派人來台調查

聯合國已經受理台灣平埔族群的申訴,潘紀揚表示,他已回信給聯合國官員詹姆斯安奈亞,通報台灣政府對平埔族正名一事的態度冷漠並中止談判,還試圖透過強力措施毀滅平埔族的存在事實,「狀況已更為惡化」,希望他能盡快來台調查。

原民會副主委林江義則表示,原住民身分是以原住民身分法規範,目前只有高山族原住民可以擁有原住民身分,沒有擴及平埔族,在尚未修法前,原民會只能依法行政。

對原民會主委孫大川日前聲稱平埔族身分難以認定,潘慧安痛斥是無稽之談,他出示家族在日治時代的戶籍資料指出,當年日本殖民政府認定他的父祖輩是熟番,在種族欄內用毛筆寫「熟」,殖民政府認同平埔族的存在,中華民國政府卻否認?

指追溯戶籍可以證明

潘慧安指出,二戰末期日本徵召平埔族上戰場,為了團結的形象,戶籍資料上不再註明種族,但只要再往上追溯幾代,就知道自己是不是熟番,孫大川的說法根本沒根據,只是怕大量的平埔族認定後,會跟現在的原住民族搶資源。

中部埔里葛哈巫族的蕭愛蓮說,她的族語已經快失傳,雖然最近發現有個四代同堂的家庭會說,但如果政府不出面協助,葛哈巫族就會消失。

西拉雅族陳炳宏要求政府應恢復對平埔族權益的推動,不要連正名都要被告到聯合國,實在太丟人。

台南縣長蘇煥智昨也表示,台南縣政府依法行政,已承認一千多位已登記的平埔族人為原住民,倘若原民會不確認其原住民身分,將提起行政訴訟及聲請大法官會議釋憲,也不排除未來採取國際訴訟途徑,尋求爭取平埔族群的基本人權及身分權。

他說,台灣在國際舞台難得受到重視,如今卻是為了平埔族群正名人權問題。他強調,肯定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受理調查平埔族群正名被欺壓案,也希望人權委員會能為平埔族群的人權發聲,使平埔族群早日獲得正名,確認原住民身分。
Reply
http://news.google.com.tw/news/url?sa=t&...day-p4.htm蔡英文:中華民國 是流亡政府

建構新的台灣 現階段重要責任

〔記者李欣芳、王寓中、黃維助/台北報導〕有關台灣定位與主體性爭議,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昨首度公開表明,中華民國是一個流亡政府,在(過去)台灣統治的幾十年來,看到威權統治與中國性的合體,如今中國性與台灣性、台灣主體意識發生微妙關係,以前中國性是主體,台灣性是客體,如今主客易位。

蔡英文強調,值此主客易位的關鍵時刻,必須處理更深層的問題,例如族群關係,如果未能認真面對外省族群在台灣本土化經驗或他們的感情與認同,下階段可能就要面對相互對抗與社會對立。

認真面對外省族群的情感與認同

她還指出,如果把六十年來中華民國統治台灣的宰制性慢慢去除,把中國性回歸人文的一種價值,回歸其原始客體而非主體地位,則更能平心靜氣、深層思考大家共同往前走的這條路上,「我們如何來建構共同的國家、共同的新的台灣,這是現階段非常沈重、也是非常重要的責任」。

對蔡英文指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國民黨文傳會主委蘇俊賓回應,質疑民進黨到底認不認同中華民國政權?如果不認同,過去八年民進黨執政是什麼政權?蔡英文和民進黨都要面對自己邏輯不一致的問題。民進黨如果真有心解決族群的問題,就不該縱容黨籍幹部和民代撕裂族群的言論。

行政院也回應說,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經過自由化、民主化與政黨輪替,存在九十九個年頭。需要更多的包容與共識,讓政府與人民持續攜手前進,以促進族群和諧。

藍質疑民進黨不認同中華民國

台教會昨舉辦「中華民國流亡台灣六十年暨戰後台灣國際處境新書發表會」,台教會會長陳儀深、學者薛化元、黃智慧等都出席。

蔡英文透露,她曾想做歷史學家,後來學法律就變成法律學者,她現在是政治工作者,「我知道,我不能用法律學者或歷史學家的角度來看待中華民國的問題」,但這個問題是大家必須面對的,尤其在台灣主體意識不斷成長的今日,台灣意識已成為主流思考。

她表示,必須在成長中的台灣意識來看中華民國這個問題。中華民國是一個流亡政府,在統治的幾十年來,看到威權統治與中國性的合體,中華民國在台灣的統治,其威權體制性與中國性,讓中國文化、中國語言在台灣都變成強勢文化與語言。

她表示,二○○四年總統大選後,台灣主體意識高漲,民進黨當時就看到了這個問題,因此通過一項「族群多元、國家一體」決議文,決議文體現對多元文化、憲政民主體制的價值追求,也表達對外省族群歷史經驗的理解。
http://news.google.com.tw/news/url?sa=t&...ypeSel%3D0
蔡英文:認真面對外省族群認同
20100525 22:39:56

(中央社記者溫貴香台北25日電)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今天針對族群議題首度拋出,必須認真面對外省族群的本土化經驗、認同與情感,否則下階段可能面對互相對抗或對立。

台教會上午舉辦「中華民國流亡台灣六十年暨戰後台灣國際處境新書發表會」,蔡英文致詞表示,中華民國的問題是大家必須面對的,尤其在今天台灣意識已成為主流思考,因此必須在成長中的台灣意識來看中華民國這個問題。

她說,前一階段看待中華民國問題時,中華民國帶給這個社會什麼樣的衝擊?中華民國是一個流亡政府,在台灣統治的幾十年來,可看到威權統治與中國性的合體,也就是威權體制性與中國性結合,中國的思考、文化、語言在台灣變成強勢文化與語言。

蔡英文表示,中國性至今仍一定程度存在,現在也看到一種趨勢,就是台灣主體意識在成長過程中,加上民主發展,中國性與台灣性或台灣主體意識發生微妙關係。

她說,以前中國性是主體,台灣性是客體,如今主客易位的關鍵時刻,必須處理更深層的問題,例如族群關係,如果沒有認真面對外省族群在台灣本土化經驗、情感與認同,下個階段可能就要面對相互對抗與社會對立。

她指出,2004年總統大選結束後,民進黨曾提出「族群多元、國家一體」的決議文,後未被討論主要是執政面臨困境。如今在民進黨再起過程中,提供一個機會,讓戰後所衍生的中國性與台灣性調和,成為動態的新台灣性想像。

蔡英文說,台灣在鞏固深化民主過程中,在台灣的外省族群對中國的想像、情感、認同如果無法被理解、接納,甚至遭污名化,持續被視為應去除的干擾或雜音,外省族群很難在這個排斥性的台灣安身立命。

她指出,如果把60年來中華民國統治台灣的宰制性慢慢去除,把中國性回歸人文的一種價值,回歸原始客體而非主體地位,則更能平心靜氣、深層思考大家共同往前走的這條路上,「我們如何來建構共同的國家、共同的新的台灣,這是現階段非常沉重、也是非常重要的責任」。990525
http://news.google.com.tw/news/url?sa=t&...41441.html
[Image: 101333571.JPG]
台教會會長陳儀深與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中評社 鄒麗泳攝)

  中評社台北5月25日電(記者 鄒麗泳)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上午參加台灣教授協會新書發表會時稱,“中華民國”是一個“流亡政府”,在台灣威權統治幾十年,“中華民國”是威權性與“中國性”的綜合體,前一個階段“中國性”宰制“台灣性”,近年來台灣意識快速成長,下階段可倒過來變成主客易位的對抗。

  蔡英文稱,如果“中國性”與“台灣性”相互對抗,社會對立將益形惡化,未來更無法心平氣和看待“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問題,“中華民國”未來在台灣政治發展的定位也更難解決。

  李登輝是台灣政治領袖中第一位公開指明“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者,陳水扁及綠營重要人物都說過類似談話,走中間路線的蔡英文之前對台灣或“中華民國”的定位,一直採取迴避態度。她參加台教會活動,說出“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引起側目。

  她今天透露,她曾經想做一個歷史學家,後來學法律就變成法律學者,也有一定程度涉獵國際公法,她現在是政治工作者,“我知道,我不能用法律學者或歷史學家的角度來看待‘中華民國’的問題”。

  蔡英文稱,前一階段我們看待“中華民國問題”時,“中華民國”帶給這個社會什麼樣的衝擊?“中華民國”是一個“流亡政府”,在台灣進行威權統治,幾十年來,“中華民國”是威權性與“中國性”的合體。這使得“中華民國”在台灣的統治,由兩件事變成一件事,也就是威權性與“中國性”,中國文化、中國語言在台灣都變成強勢文化與語言。

  她稱,她看到一種趨勢,就是“中國性”與“台灣性”正在發生微妙關係,以前“中國性”是主體,“台灣性”是客體,今天台灣主體意識正在成長,主客隱然易位,在主客易位的關鍵時刻,必須去處理更深層問題,例如族群關係,若未能認真面對外省族群在台灣本土化經驗或他們的感情與認同的話,下階段可能就要面對相互對抗與社會對立。
[Image: 101333573.JPG]
台灣史研究學者黃智慧與蔡英文。(中評社 鄒麗泳攝)
[Image: 101333575.JPG]
政大教授薛化元,他是台灣史專家。(中評社 鄒麗泳攝)
[Image: 101333580.JPG]
蔡英文所到之處,媒體如影隨行。。(中評社 鄒麗泳攝)
[Image: 101333590.JPG]
蔡英文與台教會成員合影。(中評社 鄒麗泳攝)
Reply
[youtube]8PtoqIyn8F8[/youtube]作者 johnson Chen
台灣英文新聞 記者

Published: 2010-05-26 11:23 AM

決定參選新北市市長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25日首次稱,中華民國是一個「流亡政府」,在台灣「威權統治」幾十年,中華民國是威權性與「中國性」的綜合體。前一個階段是中國性宰制台灣性,近年來台灣意識快速成長,下階段可變成主客易位的對抗。


台北媒體報導,蔡英文稱,如果中國性與台灣性相互對抗,社會對立將益形惡化,未來更無法心平氣和看待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問題,中華民國未來在台灣政治發展的定位也更難解決。


據報導,李登輝是台灣政治領袖中第一位公開指明「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者。陳水扁及綠營重要人物都有過類似說法。一向走中間路線的蔡英文之前對台灣或中華民國的定位,一直採取迴避態度。如今她說出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引起側目。


蔡英文稱,前一階段我們看待中華民國問題時,中華民國帶給這個社會什麼樣的衝擊? 中華民國是威權性與中國性的統一。中國文化、中國語言在台灣都變成強勢文化與語言。


她稱,她看到一種趨勢,就是中國性與台灣性正在發生微妙關係。以前中國性是主體,台灣性是客體,今天台灣主體意識正在成長,主客已經易位,在主客易位的關鍵時刻,必須去處理更深層的問題。例如族群關係等,如果未能認真面對外省族群在台灣本土化經驗或他們的感情與認同,可能就要面對相互對抗與社會對立。2010/05/26
Reply
蔡英文「流亡政府」掀波 說詞遭渲染


[Image: 20100526abcd005.jpg]

【自立晚報記者郭玉屏台北報導】針對國民黨人士渲染蔡英文主席二十五日在台灣教授協會新書發表會中的談話,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蕭美琴昨(二十六)日表示,蔡主席的說法是陳述當時的歷史事實,國民黨人士的指控是斷章取義、惡意扭曲,是想要藉政治口水來淹沒五都選舉的做法。

國際部主任蕭美琴說,蔡英文主席為該書撰寫的序中,意思其實相當清楚,就是戰後以來,台灣政權的性質一直在「流亡政府」和「本土國家」兩種性格之間辨證發展。
蕭美琴表示,經過台灣人民將近一甲子共同奮鬥的民主化歷程,終於結束外來流亡性質的威權統治,實踐國民主權,而將台灣建立為主權獨立的憲政民主國家。蔡主席的立場與本黨一九九九年台灣前途決議文的立場一致,也就是台灣作為一個具獨立主權的民主國家,依當前憲法叫做中華民國。

蕭美琴指出,蔡主席是在陳述過去的歷史事實,蔡主席的說法亦有其致詞與書序的上下文脈絡,希望外界不要刻意扭曲。

蕭美琴強調,1949年中華民國流亡政府來台後,對台灣主體性的扭曲和對國民認同的壓迫,國民黨政府應共同認真面對「重建台灣主體性」的課題,致力於認同衝突下的國家再造,讓不同族群人民得以真誠相互擁抱,讓台灣成為「族群多元、國家一體」的美麗國家。2010/05/26
[youtube]8PtoqIyn8F8[/youtube]作者 johnson Chen
台灣英文新聞 記者

Published: 2010-05-26 11:23 AM

決定參選新北市市長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25日首次稱,中華民國是一個「流亡政府」,在台灣「威權統治」幾十年,中華民國是威權性與「中國性」的綜合體。前一個階段是中國性宰制台灣性,近年來台灣意識快速成長,下階段可變成主客易位的對抗。


台北媒體報導,蔡英文稱,如果中國性與台灣性相互對抗,社會對立將益形惡化,未來更無法心平氣和看待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問題,中華民國未來在台灣政治發展的定位也更難解決。


據報導,李登輝是台灣政治領袖中第一位公開指明「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者。陳水扁及綠營重要人物都有過類似說法。一向走中間路線的蔡英文之前對台灣或中華民國的定位,一直採取迴避態度。如今她說出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引起側目。


蔡英文稱,前一階段我們看待中華民國問題時,中華民國帶給這個社會什麼樣的衝擊? 中華民國是威權性與中國性的統一。中國文化、中國語言在台灣都變成強勢文化與語言。


她稱,她看到一種趨勢,就是中國性與台灣性正在發生微妙關係。以前中國性是主體,台灣性是客體,今天台灣主體意識正在成長,主客已經易位,在主客易位的關鍵時刻,必須去處理更深層的問題。例如族群關係等,如果未能認真面對外省族群在台灣本土化經驗或他們的感情與認同,可能就要面對相互對抗與社會對立。2010/05/26

蔡英文流亡政府說 政壇掀波瀾(影音)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昨天在台教會一場新書發表會上說了,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這樣一段話在今天引發不小反應,包括府院以及國民黨都批評,這樣的說法不但是矮化國格自我否定也否認了民進黨的八年執政。

民進黨發言人蕭美琴則是出面澄清,蔡英文的全文是在陳述,中華民國從過去流亡政府,轉變成現在的民選政府,質疑國民黨是為了五都選舉在政治操作,刻意斷章取義。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 25號出席,台灣教授協會舉辦的,「中華民國流亡台灣六十年暨戰後台灣國際處境新書發表會」,在發言時提到「中華民國是一個流亡政府」。

流亡政府的字眼,引發政壇爭議,府院同聲批評,流亡政府指的是流亡到外國的臨時組織,蔡英文的說法是矮化國格、自我否定。

羅智強也質疑,蔡英文是否打算在五都選舉,操弄族群和國家認同議題?不過民進黨趕緊出面澄清說,引發爭議的流亡政府這四個字,是被斷章取義,民進黨說蔡英文致詞全文是在陳述歷史,說明中華民國從過去的流亡政府,逐漸進步成為民主化的民選政府的過程,民進黨反批,這是國民黨針對五都選舉的政治操作。

還原當時的發言,蔡英文也提到,台灣在逐漸本土化之後,應該要尊重外省族群在台灣的本土化經驗、與情感認同,否則台灣將可能出現社會對立。在五都選舉競爭激烈的氣氛中,蔡英文「流亡政府」的說法,也意外引發政壇風波。

記者 綜合報導

[youtube]W8xGVLUNysc[/youtube]

(2010-05-26 20:00) 公視晚間新聞
Reply
[Image: 20100526_094707_wwwetaiwannewscom_p_1000.png]
[Image: 20100526_094931_wwwpeopoorg_p_996.png]
Reply
[Image: 974972.jpg]
蔡英文小心
2010年05月27日蘋果日報



昨天很多人批評蔡英文為新書作序時所寫:「戰後……政治上,台灣被接收台灣的流亡中華民國政府所統治……。」一句「流亡政府」,惹來無數塵埃。
名嘴斷章取義

其實看完全文會發現,蔡只是指「戰後」台灣被流亡政府所統治,是過去式,不是現在式;文中反而主張族群融合,她說:「對於不同族群無法一同慶賀的事物,我們豈能視為台灣的勝利?」她又重提民進黨的《族群多元,國家一體決議文》,肯定「我們對多元文化、憲政民主體制的價值和追求,並表達了對『外省』族群歷史經驗的理解、尊重與肯定。」這段話有什麼問題嗎?
不是不能批評蔡,而是應該讀完全文或聽完演講再開口;斷章取義是名嘴和小人的伎倆;那些一犬吠影,眾犬吠聲的就更等而下之了。蔡的錯誤不是她承不承認中華民國,而是對流亡政府的定義不同於國際政治的慣例。二戰時的法國戴高樂流亡政府,及至今各式各樣的流亡政府,都是在他國羽翼下存在。戰後國民黨是佔領台灣,可以說是佔領政府,但不是流亡政府。根據《國際法》,一個政權統治某地達一定的長時間,並且沒有大規模長期的反抗,《國際法》即承認該政權具有該地的主權。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符合那些條件,並且經過民主化的洗禮,國民黨已在地化與合法化,不存在外來政權或流亡政府的問題了。蔡英文的身分越來越重要,說話為文都要謹慎小心,莫留破綻讓人作文章,尤其是被沒營養又易招惹是非的歷史與國號問題所傷,最划不來。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5 Guest(s)